有用的技术资料,尽在理工酷
帖子 153897 篇,圈子 30 个,昨日新增帖子 0 篇
热门搜索: 智能汽车推荐系统人脸识别机器人毕业设计
关注推荐最新

热门标签

资源

8月产量增速显著回落,政策调控力度加码

2022年09月21日发布 8月产量增速显著回落,近期政策调控力度加码。(1)产量:8月全国原煤产量3.7亿吨,同比/环比+8.1%/-0.6%;1-8月累计产量29.29亿吨,同比+11%。(2)需求:8月火电/生铁/水泥产量同比+14.8%/-0.5%/-13.1%,1-8月累计产量同比-0.2%/-4.1%/-14.2%。(3)国家发改委公众号:近日天津、河北、辽宁等多地发改委对港口煤炭企业开展专项调查,严格执行已签订的电煤中长期合同价格,严禁以“阴阳合同”等方式额外加价,将煤炭价格保持在合理区间。相关企业已就严格执行有关政策、在价格合理区间内销售煤炭等作出了承诺。我们认为,国内增产保供虽仍持续,但8月产量同比增速较6/7(15.3%/16.1%)月已显著下滑,主因与汛期强降雨、安全检查力度加强及基数较高有关,考虑到21年后半年基数进一步升高,预计产量增速有望继续放缓。需求端环比回升趋势整体仍持续,特别是8月旺季火电发电量环比+7.7%(6/7/8月同比增速分别为-6%/+5.3%/+14.8%)。展望后期,电煤淡季来临,需求端环比或有季节性回落,但考虑到冬储及非电需求,回落幅度或有限。 电厂日耗持续回落,港口煤价或高位震荡。(1)本周秦港煤价1408元/吨,环比/同比+73/125元/吨(增幅5.5%/9.7%)。产地方面,榆林5800、鄂尔多斯及大同5500大卡指数环比上涨21/10/21元/吨。(2)本周(9月9日-15日),沿海八省电厂平均日耗204万吨,较去年同期+3.1%(上周分别为213万吨、-0.1%);平均库存2963万吨,较去年同期+44.5%(上周分别为2972万吨、+35.4%)。(3)截至9月16日,北方四港库存1321万吨,较21/20年同期+292/-73万吨(上周同比+309/-89万吨)。我们认为,高温消退叠加台风过境导致电厂日耗继续回落,部分非电需求迎来消费旺季,总需求整体将季节性减弱。考虑到重要会议前安全检查力度或加大、大秦线秋季检修及冬储需求,叠加本周政策调控力度加码,预计煤价短期仍以高位震荡为主,后续需继续关注主产区供应、政策调控力度及下游需求实际释放情况。 蒙煤出口恢复历史高位附近,煤焦价格暂稳。(1)sxcoal援引蒙古国海关总署:1-8月,蒙古国煤炭出口总量1486万吨,同比+35.3%,其中出口至中国1352万吨,同比+29.7%(8月单月出口365万吨,同比/环比+269%/33.1%)。(2)截至9月16日,供给端,焦化厂开工率78.7%,环比+0.1pct;需求端,Mysteel全国247家钢厂日均铁水产量238万吨,环比/同比+1%/6%(上周同比+3.6%)。我们认为,本周日均铁水产量虽环比继续回升,但终端需求不佳,钢材价格低位震荡,虽然焦炭落实降价后钢厂盈利有所修复,但整体仍较低。而供给端,焦炭落实降价后,原材料成本降幅有限,焦企盈利收缩,生产基本平稳,焦企开工率连续6周环比回升后本周基本持平,焦炭价格短期或难再降,后期仍需观察钢焦企业盈利和终端需求复苏情况。焦煤方面,产业链钢焦企业需求整体持续回升,国际焦煤价格逐步企稳,同时蒙煤通关维持高位,综合来看港口焦煤价格暂稳,但考虑到上游库存持续低位,若需求边际出现改善弹性可期,后期需关注产业链终端需求恢复情况及钢厂补库进度。 投资建议:市场波动加剧,煤炭板块低估值高分红优势凸显,中期业绩中枢上移带动的估值提升逻辑不变。关注转型钠电池储能龙头华阳股份;黑色产业链边际改善带动的焦煤板块机会,关注山西焦煤、淮北矿业、平煤股份;关注受益行业固定资产投资提升的煤机等设备企业郑煤机、天地科技;以及稳健高分红的陕西煤业、兖矿能源、中国神华等。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大幅下滑、保供稳价及限产政策影响需持续跟踪。

资源

机场客流稳定恢复,国际直飞逐步增加

2022年09月21日发布 油汇:8月份,布伦特原油期货均价97.7美元/桶,环比-7%,WTI原油期货均价91.5美元/桶,环比-8.1%。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均值为6.8,环比+0.9%。 民航总体表现:8月份,总体、国内、国际、港澳台民航景气度指数环比-5.7%、-7%、+5.9%、-12.4%,恢复到2019年同期的59.2%、66.3%、91.7%、99.2%;全部、国内、国际、港澳台民航价格指数同比+7.9%、+8.4%、+35.3%、+130.3%,运输量同比+63.7%、66.3%、+7.6%、-44.3%;国内、国际、港澳台民航客座率分别为70.5%、65%、54.2%,环比-1.3pp、+0.9pp、+5.1pp,恢复到2019年同期的79.7%、76.6%、73.2%。 主要航空公司:8月份,中国国航、东方航空、南方航空、春秋航空、吉祥航空ASK环比-5.9%、+10.8%、-10.5%、-2.6%、+13.7%,分别恢复到19年同期的46.9%、51.2%、57.2%、90.2%、88%;RPK环比-4.9%、+10.8%、-11.9%、-3.8%、+12.8%,分别恢复到19年同期的37.1%、40.2%、45.8%、74.5%、69.3%;客座率环比+0.7pp、+0pp、-1.1pp、-1pp、+0.6pp,分别恢复到19年同期的79.1%、78.5%、80.1%、82.6%、78.7%。 主要机场:8月份,首都机场旅客吞吐量为206.9万人,环比+21.3%,为2019年同期的22.9%;起落飞机20286架次,环比+8.3%,为2019年同期的39.3%;货邮吞吐量为7.1万吨,环比-16.7%;虹桥机场旅客吞吐量为210.4万人,同比+10%;起落飞机16935架次,同比+5.2%;货邮吞吐量为1.76万吨,同比-44.5%;浦东机场旅客吞吐量为163.4万人,环比+88%,为2019年同期的48.1%;起落飞机20848架次,环比+72.2%,为2019年同期的64%;货邮吞吐量为26.2万吨,环比-4.4%,为2019年同期的87.6%;深圳机场旅客吞吐量为289.7万人,环比+18.1%,为2019年同期的61.7%;起落飞机26900架次,环比+9.8%,为2019年同期的85.7%;货邮吞吐量为12.6万吨,环比-0.8%,为2019年同期的114.1%;白云机场旅客吞吐量为348.8万人,环比+6.8%,为2019年同期的53%;起落飞机31691架次,环比+2%,为2019年同期的74.9%;货邮吞吐量为15.2万吨,环比-3.3%,为2019年同期的93.6%。 多项政策调整:南航恢复伦敦至广州航班,目前已实现广州伦敦航线的往返直飞;上海、浙江等多个机场受到台风“梅花”影响,多架次航班取消;民航局要求进京航班防控要严之又严、细之又细;香港拟实现入境免隔离。随着多轮民航纾困政策落地及国家疫情防控形势总体向好,我国民航生产运行逐步恢复。 风险提示:汇率、油价大幅波动,疫情持续时间超预期,地缘冲突不断加剧,宏观经济增长乏力等

资源

天然石墨产量稳定,人造石墨作为锂电池负极材料持续高景气(海达石墨、中国石墨、贝特瑞、璞泰来)

2022年09月21日发布 01中国石墨资源区域集中,产量居全球首位 全球石墨矿资源约3.2亿吨,71.74%的储量集中在土耳其、中国和巴西三国,中国是全球石墨产量大国,2021年,中国石墨产量82万吨,占全球总量的79%。中国具有优越的石墨成矿条件,目前中国六大石墨生产及加工基地,占全国总产量80%以上。中国晶质石墨资源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内蒙古、陕西、山东和吉林,占比高达97.85%。 02人造石墨作为锂电池负极材料主流,出货量大幅增长 石墨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锂电池出货量的增长推动负极材料出货量不断上涨。2021年,锂电池负极材料出货量72万吨,同比上涨97%,其中人造石墨出货量60.6万吨,占比84.11%。自2016年以来,负极材料中人造石墨占比持续增加,而天然石墨和其他材料占比逐年下跌。人造石墨材料成本低,其循环能力、倍率性能佳。 03石墨产品深加工提高其附加值,产业低碳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石墨产品价格随加工程度的提高而增加,鳞片石墨加工程度低,价格随碳含量增加而小幅上涨,球形石墨经提纯后价格上涨24.6%。近十年来,石墨生产工艺不断革新,石墨高端深加工是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驱动力。企业坚持不断创新石墨生产工艺,研发高性能产品,从而提高石墨深加工产品产量、降低生产成本、加强企业生产效益。

资源

环境指标解析与企业案例(摘要版)

2022年09月21日发布 温室气体排放与减排规划是当前ESG环境维度最重要的评价议题 随着中国“双碳”目标的提出,以及碳交易市场的建立,各地政府相继出台相关政策要求企业披露碳排放相关数据,以及制订实施碳减排的行动路径与目标规划方案。因此,碳排放信息披露与减排规划成为ESG环境维度评级的核心议题 当前中国上市企业普遍对于生物多样性议题缺乏了解,导致该议题指标的信息披露质量不高 数据显示,2020年仅8%的中国上市企业在其年报或社会责任报告中明确提及“生物多样性”一词,由此表明中国上市企业对生物多样性概念的认识和重视高度不足,导致出现仅极少数企业披露的信息可完整地体现企业自身的生产运营活动对生物多样性造成负面影响并采取相应措施的行动逻辑 在“碳中和”目标驱动下,可再生能源的投入与使用成为ESG评级体系中衡量企业环境绩效的重要指标 该议题通过企业在可再生能源方面的投入水平以评估企业是否具有较高的意愿落实环境保护行动;同时通过企业所制订长期的可再生能源战略规划及行动方案,以评估企业应对未来气候变化所带来的结构化能源转型风险的能力 范围3的碳排放数据核算是当前中国企业普遍所面临的难题 由于范围3的碳数据为企业价值链上下游各项活动的间接排放,涉及到的链条与环节繁多且复杂,多达数十甚至上百项;同时各项活动所运用的碳核算方式和方法均有所不同,加上难度系数大,投入成本高的问题,因此大部分企业尚未有足够的专业人员、预算及能力进行范围3的排放量的数据披露

资源

创维数字PANCAKE产品技术领先,有望受益内容端放量

2022年09月21日发布 Pancake取代菲涅尔成为VR光学主流方案。VR光学的发展经历了从非球面透镜、菲涅尔透镜到折叠光路三个阶段,光学发展主要追求更大的视场角、更短的光学镜头总长(TTL)、更小的畸变,非球面透镜和菲涅尔透镜相比,Pancake具有更好的成像质量与更轻薄的光学组件,可以很好地满足消费者的要求,采用Pancake方案的VR设备可降低厚度50%以上、主机重量普遍在200g以下,且能进行屈光度调节,因此Pancake将成为VR光学主流方案。 创维数字Pancake技术已达国际先进水平,有望快速提升国内市场份额。2022国内外VR新品大部分采用Pancake方案,创维凭借其Pancake技术、重量、分辨率、交互技术、芯片等多款指标已赶超国际主流水平,据IDC统计,2021年全球VR头显出货量达1100万台,VR全球出货量已突破千万大关,2021年中国VR市场出货量为138万台,随着国内厂商竞争加剧,中国市场潜力不断激发,中国VR市场5年复合年增长率(CAGR)将达到43.8%,高于全球市场38.5%的增长率,创维凭借其硬件优势有望在Pancake新品发布后快速提升国内市场份额。 内容生态已多点开花,国内硬件领先企业有望占领风口。从视频到直播,国内VR内容端已尝试全景视频、6-Dof交互视频、影视、UGC直播、演唱会直播、体育赛事直播等方向,实现各场景下的深度交互,吸引各类不同群体。在游戏端,根据Omdia,预计2022年全球VR内容市场的总收入中,VR游戏营收占比大约为89%,游戏仍是消费者的主要兴趣所在,继2020年3月《Half-Life:Alyx》刺激VR活跃用户大幅增长后,VR用户增长进入冷静期,2022年起多款优质3A大作又将提振消费者市场,国内硬件领先企业有望占领风口,率先获取用户。 创维数字硬件端产品力充足,有望受益国内内容端放量。创维硬件端准备充分,公司具有自研和产购一体优势,产品从前端的光学设计到ID设计、结构设计、硬件设计、从软件底层算法到系统上层应用都是团队独立完成的,已申请200+专利,能有效避免专利授权费用以及外包的效率和利润问题;创维在软件端借助VR设备在教育和医疗领域持续为B端客户提供解决方案,有深度积累,现已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云南省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数十个医院落地“VR+医疗”方案,在内容端即将放量前夕,创维作为硬件领先企业与软件成熟企业有望从中受益。 风险提示:(1)竞争加剧风险;(2)VR普及不及预期;(3)行业政策变动风险

资源

新能源8月月报:8月交强险同比+20%,全面看多

2022年09月21日发布 行业景气度跟踪:8月产批同比高增长。乘联会口径:8月狭义乘用车产量实现211.6万辆(同比+41.9%,环比-1.9%),批发销量实现209.7万辆(同比+38.3%,环比-1.7%)。8月行业同比增速较高主要由于去年同期芯片短缺较为严重,基数较低。环比产批下滑原因包括西南部分地区限电影响部分车企生产。交强险口径:8月行业交强险口径销量为182.6万辆,同环比分别+19.6%/+5.6%。中汽协口径:8月乘用车总产销分别实现215.7/212.5万辆,同比分别+43.7%/+36.5%,环比分别-2.4%/-2.3%。出口方面:8月中汽协口径乘用车出口26万辆,再创历史新高,同环比分别为+68.7%/+7.6%。展望2022年9月:我们预计乘联会行业整体产量和批发分别为233/230万辆,同比分别+35.4%/+32.4%;交强险190万辆,同比+15.9%;出口25万辆,同比+85.19%;新能源批发68-70万辆,同比约+94.37%。 新能源跟踪:8月新能源汽车批发渗透率30.14%,环比+3.71pct。乘联会口径,新能源汽车产量65.0万辆(同比+113.4%,环比+12.2%),批发销量实现63.2万辆(同比+103.9%,环比+12.0%)。交强险口径,7月新能源零售实现48.3万辆(同比+110%,环比+10%)。乘用车批发口径8月新能源汽车渗透率30.14%,环比+3.71pct。分地区来看,8月非限购地区新能源车销量占比为75.95%,环比-0.88pct。分价格带来看,8月新能源车10-15、30-40万元价格带销量占比提升,10-15、30-40万元销量占比分别为26.83%、12.61%,环比分别+1.26pct、+3.90pct。分价格带来看新能源车渗透率,多数价格带8月新能源车渗透率提升。8月0-5万元、10-15万元、25-30万元、30-40万元价格带新能源车渗透率环比提升,绝对值分别为99.93%、21.93%、24.72%、38.39%,环比分别+0.10pct、+1.08pct、+0.90pct、+12.76pct(特斯拉影响较大)。 自主崛起跟踪:自主批发市占率环比下降。分车辆类型:8月乘用车整体/轿车/SUV市场自主品牌市占率分别为49.1%/42.3%/54.7%,分别环比-0.7pct/+1.3pct/-3.0pct;分技术路线:8月BEV/PHEV市场自主品牌市占率为81.38%/86.97%,分别环比-4.74pct/+0.95pct。 投资建议:不惧短期干扰因素带来的波动,看好汽车中长期四大逻辑依然成立(总量有底线+新能源高增长+自主份额提升+出口高增长)。继续坚定全面看多汽车板块。展望未来6个月的配置策略:零部件优于整车。主线一:龙头优势依然明确且业绩高增长标的优选【比亚迪+拓普集团+德赛西威】。主线二:优选三大零部件赛道:1)智能化核心部件【华阳集团+经纬恒润+伯特利+炬光科技】;2)一体化压铸【爱柯迪+旭升股份+文灿股份】;3)舒适性部件【继峰股份+保隆科技+中鼎股份】。主线三:布局整车向上突围品种:【理想汽车+吉利汽车+长安汽车+华为(江淮汽车)+长城汽车】。附其他覆盖标的:整车【小鹏汽车+蔚来汽车+广汽集团+上汽集团】,零部件【星宇股份+福耀玻璃+耐世特+岱美股份+中国汽研+华域汽车】等。 风险提示:芯片短缺影响超预期;乘用车需求低于预期等

资源

疫情下的崛起,新基建的支柱

2022年09月21日发布 通信行业整体业绩增速回升,景气度持续改善。需求提升带动上市公司营收稳步增长,龙头公司盈利能力增强提升行业净利率。运营商齐聚A股提升板块配置比例。当前通信板块估值整体处于历史低位,估值与盈利持续背离迎配置机会,持续看好通信行业发展。 支撑评级的要点 新基建支柱之一,行业整体盈利能力稳中有增,各细分板块龙头企业韧性更强。行业风向标三大运营商及中兴通讯营业收入与归母净利润稳步提升;三大运营商CAPEX稳健增长,但5G相关投资稳步下降,三大运营商更着重于完善网络覆盖和容量扩容,实现规模建设,带动行业整体发展。通信行业具体营业数据方面,2022年H1通信行业整体营收稳步增长,龙头公司盈利能力增强带动行业净利率提升;2022年H1上市公司营收与归母净利润波动较大,增长势头略有下滑;22Q2毛利率提升明显,主要在于受到5G催化下影响较大的中兴通讯与三大运营商的积极带动,龙头彰显行业韧性。 行业估值处于历史低位,机构配置有所下降,股价触底反弹可能性增加。2022年上半年配置比例持续攀升,从2021年底1.22%增加到1.29%;同时通信行业整体股价下降11.91%,位列全行业第二十,由于其他成长赛道。上半年经济承压,通信上游企业capex投资加大,带动通信行业成为稳经济的支柱,因此整体业绩表现出色;随着中国电信及中国移动回归A股进程完成,通信行业在A股总市值占比持续缓慢上升,通信板块配置有所提升,但行业仍处于低配状态。重仓股方面,机构投资者偏好持有行业龙头公司和细分行业发展前景相对较好的公司。整个通信板块市盈率在经过十年震荡期后,近两年连续下跌后已处于历史低位。新基建等利好政策推动下,通信行业市盈率有望回暖。 “东数西算”与“跨界转型”两翼齐飞,创新与融合仍是2022年通信行业的主旋律。受东数西算推进影响,网络设备、IDC/CDN/云计算等表现相对较好,行业营收增速均超10%;光纤光缆量价齐升,光通信和网络设备受益;在俄乌危机等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增加的背景下,北斗产业链持续发力,利润增速突破38%;物联网等新兴领域实现较快发展。 重点关注 中国移动、中国电信、星网锐捷、紫光股份、移远通信、广和通、和而泰、拓邦股份、科华数据、英维克、中际旭创、新易盛、华工科技、光迅科技、中天科技、长飞光纤、亿联网络、瑞可达、意华股份。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 5G投资进展不及预期,新冠疫情带来不确定风险,原材料上涨压力持续,全球贸易摩擦加剧。

资源

小鹏G9上市,智能电动再次升级

2022年09月21日发布 事件概述: 北京时间9月21日,小鹏汽车发布全新中大型SUV—小鹏G9。长宽高分别为4,897/1,937/1,680mm,轴距达2,998mm。产品对标蔚来ES6、ES7、理想L9、L8、特斯拉ModelY、问界M5EV。后驱版本售价区间为30.99-34.99万元;四驱版本售价区间为39.99万-46.99万。 分析与判断: G9正式上市打造智能电动标杆 智能电动升级,全方位展示自研成果。G9为小鹏汽车首款中大型SUV,基于全新的EEA3.0电子电气架构打造,支持800V高压快充和Xpliot4.0辅助驾驶系统,强化小鹏汽车科技属性: 1)智能座舱:小鹏G9搭载高通8155芯片和双14.96联体智能屏,采用小鹏自研的Xmart4.0操作系统;支持毫秒级的人机对话,并精准定位音源,在无网状态也可以进行语音控制,增强拟人感优化车机交互体验。在UI方面,G9和Unity3D渲染引擎合作,将车辆的真实世界运行环境投射至车机屏幕,打造全球首个量产3D人机交互系统。 音响方面,G9全系标配22个声音单元的丹拿音响,采用杜比全景声技术,通过空调、香氛和座椅的联动打造5D音乐座舱,大幅提升座舱影音体验,具有强消费感知性,有助提升用户购买意愿。 2)智能驾驶:G9将搭载2颗英伟达Orin芯片,具有508 Tops算力,配备12个摄像头、12个超声波雷达、5个毫米波雷达和2个激光雷达;将支持小鹏全栈自研的Xpilot4.0辅助驾驶系统,具有国内首个支持城市辅助驾驶的XNGP功能,可以实现城市复杂交通场景下的点到点辅助驾驶。该系统目标在23年覆盖中国大部分城市,并在24年实现全场景点对点的打通。 3)电子电气架构:G9是首个搭载小鹏自研X-EEA3.0电子电气架构的车型,采用中央超算(C-DCU)+区域控制(Z-DCU)的硬件架构,中央超算包含车控、智驾、座舱3个域控制器,区域控制器为左右域控制器,分区接管硬件功能,大幅减少ECU数量,缩减线束。X-EEA3.0架构可以实现软件分层解耦,允许系统软件平台、基础软件平台、智能应用平台分层迭代,提升各项功能的迭代效率。在电力架构方面,X-EEA3.0可以实现不同用车场景下的精准按需配电,节省能耗提升续航里程。 4)800V高压快充平台:G9是国内首款基于800V高压SiC平台的量产车,可以实现充电5分钟,补能200公里,电驱系统最高效率可达95%以上。 充电桩方面,小鹏汽车表示已于22年8月开始全面布局拥有480kw高压充电桩的小鹏超快充站,首先聚焦于高速沿线建设。公司预计22年底将建成覆盖全国核心城市的50座充电站;23年建成500座;25年建成2,000座,将大幅缓解纯电车型的里程焦虑。 新品加速推出产品迭代开启 G9作为小鹏新一代产品的首款车型已于8月10日开启预订,并将在10月开启交付。据小鹏表示,预订开放24小时后订单已超过2.2万,大幅超越同期的P7和P5;显示了极强的爆款潜质。据小鹏G9发布会透露,公司希望23年G9的稳态月均销售量超过的奥迪Q5,月均销售目标为1万辆。整体产品布局方面,小鹏表示,23年将推出2个全新平台,分别打造定位于B级和C级的两款产品,同时带来当前销售核心P7的全新改款,由于P7推出时间较早,硬件配置无法匹配小鹏的软件能力,改款将大幅提升产品智能化优势,对其销量带来二次提升。 投资建议 G9智能电动技术领先,赛道扩容竞争加剧。随着多款竞品车型的相继上市,23年中国中高端新能源SUV市场快速扩容、竞争加剧。对比同级竞品,G9拥有行业唯一的城市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和高压快充补能体系。受益标的【小鹏汽车-W】。 智能电动重塑零部件产业秩序,坚定看多零部件。新势力车型带来的增量部件,叠加国内产业链份额提升共振驱动收入高增,将具有较高的业绩弹性。 推荐: 1、智能电动增量:1)智能化主线:优选智能驾驶-【伯特利、经纬恒润-W、德赛西威】+智能座舱-【光峰科技、上声电子、继峰股份】;2)轻量化【文灿股份、爱柯迪】,受益标的【旭升股份、广东鸿图】; 2、新势力产业链:优选【拓普集团、新泉股份、双环传动、上声电子、文灿股份】; 风险提示 新车型销量不及预期;车企新车型投放进度不达预期;芯片短缺影响。

资源

俄乌冲突加剧,原油风险溢价持续

2022年09月22日发布 事件: 2022年9月21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宣布进行部分动员:“只有那些目前在预备役中的公民,首先是那些曾在武装部队中服役、有一定军事专业和相关经验的人将被征召服兵役”。此外,普京也表示俄方将支持顿巴斯地区、扎波罗热州和赫尔松州在全民公投中做出的决定。 点评: 供需偏紧叠加地缘政治局势紧张,油价有望持续上涨:2022H1,地缘政治冲突叠加原油供需偏紧,国际油价高位宽幅震荡,上半年布伦特原油期货均价为104.94美元/桶,同比增长61%;地缘政治背景下欧洲天然气供需持续趋紧,上半年NYMEX天然气期货均价为6.04美元/百万英热单位,同比增长112%。我们认为22H1国际油价维持高位,地缘政治溢价是重要因素之一,下半年地缘政治溢价也将在油价中得到充分体现,此次普京宣布进行部分动员并且宣称支持顿巴斯地区公投,俄方表态意味着俄乌冲突仍将加剧,地缘政治局势或将持续紧张,油价有望持续上涨。原油供需方面,8月以来原油需求指标逐渐复苏,八月前三周EIA公布的原油、汽油库存分别累计下降1034万桶、467万桶,体现出原油需求的复苏;供给方面,虽然近期伊核协议接近达成,但OPEC倾向于在伊朗原油重返市场的情况下减产,综合来看下半年原油供需依然偏紧。考虑到中长期全球上游资本开支不足,长期原油供需仍维持紧平衡,因此中长期油价有望维持高位。 欧洲能源危机愈演愈烈,气价上涨也将支撑原油价格:地缘政治冲突影响下,欧洲天然气供给问题频发,8月31日起“北溪1号”完全停止供气,俄罗斯宣布,停气将持续到对俄制裁结束。9月9日欧盟成员国能源部长在布鲁塞尔召开紧急会议,但关于是否对俄气限价、是否对所有进口天然气限价,与会国家未能达成共识。俄气供给中断风险将严重影响欧洲冬季供暖和发电。北溪一号断气后,22H2俄气退出幅度增大至138.6Bcm/年,而22H2美国新增气源上限为20.4Bcm,LNG供给量的增长将不足以覆盖俄气退出量。我们测算了俄气退出背景下22-23年供暖季欧洲天然气的供需库存情况并编制供需平衡表(22年9月17日发布的《俄乌冲突持续俄气供给大幅下滑,欧洲天然气紧缺或将持续2-3年——能源结构转型系列报告之天然气》),测算结果表明,即便欧洲天然气需求降低15%协议得到强制执行,欧洲天然气供暖季期末库存率中枢也将达22%,低于历史最低值,22-23年供暖季欧洲天然气供需紧张已成定局。若需求降低协议未被强制执行,则欧洲可能陷入库存耗尽危机,必须至少以额外的10.9BcmLNG现货补充,天然气供给出现短缺。在欧洲天然气短缺背景下,天然气价格有望维持高位,也将对其替代能源原油价格有一定支撑。 投资建议:油气价格维持高位,上游及天然气、油服板块有望持续受益,上游板块建议关注中国石油、中国海油、中国石化、中曼石油、新潮能源;天然气板块建议关注新奥股份、九丰能源、广汇能源;油服板块建议关注中海油服、海油工程、海油发展、石化油服、博迈科、通源石油。 风险分析:地缘政治风险,经济衰退致需求大幅下滑风险,原油和天然气价格大幅波动风险。

资源

区块链新能源技术应用发展白皮书

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前沿产物,区块链是一种以链式结构存储数据的分布式账本技术,具有分布式存储、不可伪造和防篡改、透明可信、高可靠性和可追溯等优势,可以满足新能源和分布式能源数字化的需求。 新能源与区块链的结合是一个新兴领域。区块链技术具备自由开放、容错性强、信息保密等特性,适配基于分布式系统 的共享经济模式,与新能源产业的必要条件高度匹配。在新能源产业建设中,区块链作为数字经济的基础设施与行业应用结合, 可形成不可篡改的分布式账本,有望解决交易主体众多、数据信息不透明带来的管理、融资、监管和隐私等问题。通过全产业链数据可信流通共享,在各环节建立信任机制,实现高效监管和新能源产业的健康发展。为达成“碳达峰、碳中和”的节 能减排目标,在区块链技术支持下,现有能源供给体系需要在智能电网、电力交易、系统架构、能源存储等方面做出重大变革。 社会各方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尤其在技术融合创新方面助力国家实现零排放这一远景,并有效推动全链路可持续发展的转型。 为进一步推动区块链技术在新能源行业的应用与发展,中国互联网协会联合蚂蚁集团组织调研新能源领域区块链发展现状,梳理新能源行业区块链应用场景与案例,分析区块链的基因特性、应用价值以及其在新能源领域的挑战与展望,和合作 伙伴一起编制了本白皮书,希望可以为新能源同业以及相关领域从业者提供参考。 发布单位:中国互联网协会、蚂蚁集团

资源

2022中国机器人行业蓝皮书

工业机器人下游应用领域广泛,主要为汽车、电子、金属制品、快消零售、化工、医药等领域。 多关节机器人运动形态多样、负载相对较高,所以应用范围最为广泛; SCARA机器人结构紧凑、速度快,适用于平面定位,所以更多应用于对于快速分拣、精密装配具有较高需求的电子、金属制品行业; 协作机器人由于可与人近距离协同工作,应用场景较为灵活,但其负载较小,主要应用于小型零配件、小型产品的各类场景; 并联机器人拥有高速、负载相对较小的特点,主要应用于电子、快消零售等轻工行业的拆码垛、分拣、拣选环节。 发布单位:灼识咨询

资源

传感器——机器人的感知器官

2022年09月20日发布 本专题系列报告聚焦于机器人领域,旨在介绍机器人核心零部件——传感器的特征及功能,并分析当前市场的竞争格局。 传感器是一种检测装置,能感受到被测量的信息,并能将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规律变换成电信号或其他形式的信息输出,是实现自动检测和自动控制的首要环节。根据检测对象的不同可将机器人传感器分为内部传感器和外部传感器,内部传感器包括位置传感器、速度与加速度传感器、力觉传感器、姿态传感器等,用于感知机器人自身的状态;外部传感器主要包括触觉传感器、视觉传感器、接近度传感器、听觉传感器、嗅觉传感器等,用于检测机器人所处的外部环境。目前,多种前沿传感器技术正推动机器人产业的进步,例如新型触觉传感器、情感识别技术等,帮助机器人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需要。 国产传感器目前与欧美主流传感器仍存在较大差距,传感器芯片高度依赖进口,进口率高达90%以上,国内多数厂商只能在中低端市场“夹缝生存”。海外知名传感器企业包括艾默生、西门子、欧姆龙、基恩士、霍尼韦尔等;部分国内龙头企业也具备在中高端市场上竞争的能力,包括歌尔股份、华天科技、华润微、高德红外、中航电测等。未来随着国内厂商技术持续进步、产品线进一步丰富、市场知名度持续提升,智能传感器市场国产化率有望进一步提高。

  • 1
  • 241
  • 242
  • 243
  • 12997
前往

理工酷 - 工程师的技术圈子

每天 个免积分下载资料

已注册用户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