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

电子 · 圈子

1421 位酷友已加入

电子圈子中包含常用的源代码、电路图、学习教程、产品样本、技术报告等干货资料,加入圈子可以上传、下载资料,也可以使用提问来寻求资料或分享你认为有价值的站外链接~

关注推荐最新

热门标签

资源

高端手机增速创纪录,全球手机厂冲击高端

2022年04月01日发布 核心要点: 高端手机增速创纪录,市场份额达到史上最高 根据CounterpointResearch的手机销量月度报告数据,去年全球高端智能手机(平均批发价400美元以上,约合人民币2540元)的销售额增速达到有史以来最高的24%,远超过整体智能手机市场7%的增速。值得注意的是,高端手机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27%的份额也达到了有史以来的最高。2021年多种因素推动了高端市场的增长,包括对高端手机的更换需求、手机品牌厂商的战略决策、供应链的限制等。 iPhone销售份额创5年新高,OPPO、vivo高端机销售额翻倍 由于iPhone12和iPhone13系列在5G方面进行了大幅升级,iPhone12的延期发布也推迟了部分购机需求,2021年苹果销售份额达到60%,达到自2017年以来的最高水平。2021年,OPPO和vivo在高端市场的销售额增长了一倍以上,分别为116%和103%。2021年初Reno的品牌重塑,帮助OPPO占据了中国的入门级高端市场,OPPO在欧洲市场的表现也稳步上升。vivo的增长主要由中国和东南亚地区发售的X60和X50系列推动的,vivo的iqoo系列和X系列均取得了亮眼的销售成绩。三星高端机的销售额同比增长6%,S21表现出色,尤其是在韩国、北美和西欧地区,2021年下半年推出的GalaxyZFold和Flip系列也表现不俗。 全球手机厂冲击高端,折叠屏手机承载破局希望 高端机不止可以提升手机厂的盈利能力,还可以提升其品牌调性。传音手机和小米手机的毛利率分别为25.54%和11.90%,而苹果的毛利率高达43.76%,除盈利能力外,小米也因为其低端机的品牌认知而遭遇舆论尴尬、用户心理排斥等问题。同时,高端机的品牌认同也可以向低端价位区间拓展市场,比如苹果近几年发布的iPhoneSE系列手机,价位在3000元左右,其意在进军原属于安卓机的中端机市场,而普通手机品牌要向高端手机领域拓展,则难度很大。因此,在当前手机行业整体低迷的背景下,手机厂商向高端手机进军势在必行。OPPO、vivo的高端化之路已经取得初步成效,小米也在不断试水新技术以拓展高端机市场,三星和华为率先推出折叠屏手机拓展高端机市场,目前,三星的折叠屏手机已经成为全球最成功的折叠屏手机,市占率达到88%以上,国内其它手机厂商也纷纷跟进,小米、荣耀、OPPO均已发布折叠屏手机,vivo折叠屏手机将于4月11日发布,由于折叠屏手机技术含量高、升级幅度大,售价均很高,而且有望成为高端机的主流机种,因此,折叠屏手机承载了安卓机厂商抗衡苹果手机的希望。 投资建议 建议关注手机供应链龙头,给予消费电子行业“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低迷;折叠屏手机技术进步、用户接受度不及预期的风险。

资源

ST再发涨价函,功率、模拟、MCU景气度持续

2022年03月30日发布 据OFweek报道,继2月份英飞凌发布涨价函后,3月24日ST再发调价通知函,宣布Q2全线产品涨价,包括现有订单。意法半导体产品主要为功率器件、模拟+MEMS传感、MCU,2020年营收占比分别为32.1%,38.1%,29.7%。 功率半导体景气度无虞,无惧板块短期回调。近日功率半导体板块股价有所回调,市场担忧原厂MOSFET价格下跌,而事实上当下消费类MOSFET价格依旧坚挺,中高压屏蔽栅、超结MOS及IGBT依旧供不应求。就市场空间来看,年内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保守估计500万辆,单车平均1.3只模块,车用IGBT模块最低可达650万只,而我们统计上汽英飞凌、安森美及国内时代电气、斯达半导等模块产量情况看,预计依旧有较大缺口。此外,22年全球光伏装机量预将达230GW,若国内逆变器市占率可达7-8成级别,所需光伏IGBT国内需求可达50亿元,即使英飞凌可供应50%,国内亦留有较大缺口。 模拟IC同样高景气度,看好国产替代加速。此前手机等消费类需求偏弱,市场一度担心模拟IC需求,但事实上手机模拟依旧较为缺货,需求依旧稳健。且手机模拟IC有充足替代空间,目前一部2000元以下的手机模拟芯片价值量在2美金左右;而旗舰机则会飙增至10美金,平均市场空间至少70亿美金+。我们测算21年国产公司在手机模拟IC市占率总计不到10%。同时,当下国内模拟IC加速往工业、汽车等市场布局,我们看好模拟IC“黄金赛道”长期成长。 MCU渠道价格反弹,继续强调汽车工控市场机遇。春节后MCU渠道价格企稳,3月份以来部分主流中高端型号价格开始反弹,ST等部分型号价格已接近甚至超过前期高点,具体来看高端M3、M4核MCU涨幅较大,对应下游汽车、工控等细分市场需求继续向好,但消费级MCU却略显低迷。在国际大厂缺货潮优先保证海外客户需求的情况下,我们看好国产MCU公司的破局机遇。 投资建议:意法半导体再次发布涨价函,预示功率、模拟、MCU等板块景气度仍然高企,当前板块正迎来下游景气与国产替代的共振。功率板块,建议关注士兰微、斯达半导、时代电气、闻泰科技、新洁能、东微半导、扬杰科技;模拟板块,建议关注艾为电子、圣邦股份、思瑞浦、芯朋微、晶丰明源、力芯微等;MCU板块,建议关注兆易创新、中颖电子等。 风险提示:行业景气度波动风险;产能爬坡不及预期风险;研发及产品进展不及预期风险

资源

行业表现分化,重点关注汽车电子和功率半导体

2022年03月28日发布 投资要点: 行业市场回顾:2月以来(2022.2.1-2022.3.24)电子(申万)板块指数下跌10.04%,跑输同期沪深300指数(-6.85%),在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排名倒数第2。子板块方面,2月以来(2022.2.1-2022.3.24)分立器件、电子化学品、模拟芯片设计板块涨幅较大,分别上涨12.52%、4.19%、3.95%;印刷电路板、消费电子零部件及组装、品牌消费电子跌幅较大,分别下跌12.64%、16.46%、19.62%。 集成电路产量负增长,国内手机市场景气度下行: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2年1-2月我国集成电路产量为573.3亿块,同比下降1.2%,自2020年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2022年2月我国集成电路贸易逆差增速放缓。根据海关总署数据,2022年2月,我国集成电路行业进口额为299.5亿美元,同比增长13.4%;出口额为110亿美元,同比增长24.1%,贸易逆差为189.5亿美元,较2021年同期扩大约7.9%,增速下降。2022年2月国内手机出货量1486.4万部,同比下降31.7%。2022年1-2月,国内市场手机总体出货量累计4788.6万部,同比下降22.6%。 面板价格持续下降,印刷电路板进出口量价环比均显著下滑:2022年3月,大尺寸面板较2022年2月略有下降但整体变化不大。中小尺寸面板6.22寸/7寸价格下滑较多,3月价格分别为11/15.5美元/片,较2022年2月分别下降8.3%、6.1%。面板进出口方面,2022年2月,我国印刷电路进口额为7.9亿美元,同比增长6.3%,环比下降30.1%;进口数量为29亿块,同比下降16.7%,环比下降23.7%。2022年2月,我国印刷电路出口额为12.95亿美元,同比增长11.9%,环比下降36.7%;出口数量为28亿块,同比下降9.7%,环比下降51.7%。 维持行业“同步大市”投资评级:截止至2022年3月24日,SW电子板块PE(剔除负值后)为29.4倍,显著低于创业板指估值(44.4X)和科创板估值(42X)。从近三年估值走势看,当前估值低于平均水平(43.2X)。当前二级市场行业热点呈现快速轮动的大背景下,电子行业内子板块表现也较为分化,行业内不乏题材热点,诸如“折叠屏”、“汽车智能化”、“VR的持续渗透”、“半导体的国产替代”,但同时外部环境诸如美国科技制裁、俄乌冲突、美联储加息预期等的风险因素亦在,这种风险偏好收紧预期尤其会对科技类行业产生负面影响。而从长期视角来看5G+AloT、汽车电动化和智能化、VR/AR、智能家居等应用领域需求将持续增长,此外,由于目前国际经济政治形势的复杂变化,芯片、电子元器件、原材料等上游的国产替代存在迫切需求。维持电子行业至“同步大市”投资评级。 投资建议:重点关注半导体、消费电子(VR、折叠屏)、汽车电子三条主线。推荐标的:(1)半导体:中芯国际(688981.SH)、中微公司(688012.SH)、沪硅产业(688126.SH)、华润微(688396.SH)、扬杰科技(300373.SZ)、纳思达(002180.SZ);(2)消费电子:和而泰(002402.SZ)、歌尔股份(002241.SZ);(3)汽车电子:韦尔股份(603501.SH)、欣旺达(300207.SZ)。 风险提示:中美科技领域博弈不确定性;上游原材料成本维持高位;国内厂商先进技术发展可能不及预期。

资源

芯片需求持续旺盛,硅片进入景气周期

2022年03月28日发布 硅片供不应求涨价持续,积极扩产迎长景气周期:据芯智讯消息,目前全球缺芯的问题仍未有效缓解,随着各大半导体制造厂商纷纷扩产,半导体硅片供不应求态势明确。三大半导体硅片厂虽已展开大扩产计划,但新厂最快也要等到2024年才能量产,在此之前硅片都将供不应求并逐年阶段性涨价。根据近期各家硅片厂与客户签订长约状况来看,硅片价格将逐季、逐年调涨到2025年,今年价格平均涨幅超过10%,2023-2024年涨幅仅小幅下调,今、明两年价格累计涨幅可达20~25%,2024年价格还会续涨5~10%;12寸硅片合约均价有望突破200美元,创下新高,价格涨幅及景气成长循环时间均创下新纪录。 汽车芯片供应仍趋紧,晶圆厂扩产力度加大:据集微网,台积电获得IDM总汽车芯片订单的70%左右,包括英飞凌、恩智浦、意法半导体、德州仪器和瑞萨等在内的IDM已将15%的汽车芯片生产(主要是汽车MCU)外包给台积电和其他纯代工厂。台积电宣布扩大产能以满足汽车芯片不断增长的需求,包括南京12英寸厂正在建设中的28nm工艺产线;在去年底与索尼达成协议在日本熊本建立一家合资工厂用于28/22nm工艺制造,此后宣布将通过12/16nmFinFET工艺技术增强该合资公司的生产能力,月产能也从此前的45,000片上调至55,000片12英寸晶圆,计划于2024年投产。除了台积电,联电、世界先进和力晶等也已启动扩产计划,据悉这些代工厂都获得了包括汽车IC供应商在内的客户的长期订单承诺。 ADAS/自动驾驶芯片升级,多厂商推出高算力芯片:据佐思汽研,面向智能驾驶的算力芯片发展呈现出以下三个趋势:一是持续堆算力,自研核心IP是各大SoC厂商的竞争重点;二是跨域融合和中央计算平台芯片将引领整车EEA架构演进;三是SoC厂商加速布局自动驾驶AI数据训练。2022年1月,Mobileye在CES上推出了EyeQ®Ultra™系统集成芯片,采用5纳米制程,单芯片算力176TOPS,虽不如英伟达、高通等竞争对手的算力规划,但其高性价比、高能效比依然可能得到主机厂商的青睐。另外,国外芯片厂商方面:特斯拉推出Dojo超算训练平台,英伟达推出自动驾驶模拟平台,英特尔推出顶级AI芯片PonteVecchio。国内芯片厂商方面:地平线推出“艾迪”数据闭环训练平台,华为推出“华为八爪鱼”自动驾驶开放平台。 新款MacBookPro畅销,MiniLED在高端笔电市场渗透率大幅提升:DisplaySupplyChainConsultants报告显示,2021年Q4全球高端笔记本显示器销量达到480万块面板,季度增长298%,同比增长1717%,其中MiniLED显示屏占比大幅提升至54%。MiniLED市场占有率的显著提升得益于苹果公司于2021年10月发布的新款MacBookPro。MacBookPro2021拥有14.2英寸和16.2英寸两种屏幕尺寸,均配备MiniLED背光技术,约有8000-11000颗MiniLED芯片,形成1000000:1对比度,同时保持了轻薄外型。据苹果公司FY2022Q1财务报告,报告期内公司MacBookPro和MacBookAir产品销售额高涨,Mac业务实现108.5亿美元的净收入,同比增长25%。据DSCC预计,2022年高端笔记本电脑市场中MiniLED和OLED将各自占据50%的市场份额。 上海积塔、华虹无锡新增大量招标:根据机电产品招标投标电子交易平台数据,本周(2022.03.21-2022.03.25)上海积塔本周新增招标设备41台,中标设备17台,上海华虹本周新增招标设备8台,华虹无锡本周新增中标设备562台,福建晋华本周新增招标设备2台。国产设备方面,烁科中科信中标1台中电流离子注入设备。 投资建议:半导体设备材料零部件推荐立昂微、北方华创、至纯科技、万业企业、新莱应材、和林微纳、华兴源创等,关注沪硅产业、中环股份。SiC关注凤凰光学、露笑科技、三安光电等;功率半导体领域推荐斯达半导、闻泰科技,关注时代电气;汽车IC设计关注兆易创新、上海贝岭、圣邦股份、芯海科技等。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国产替代不及预期;疫情影响持续风险

资源

意法Q2全产品线预期涨价,行业景气度超预期

2022年03月28日发布 半导体景气度超预期,设备龙头订单强劲,晶圆厂仍呈现涨价趋势,代工厂持续扩产,意法半导体Q2全线产品预期涨价。根据集微网3月24日报道,意法半导体亚太区已对分销渠道发出通知,半导体市场需求持续强劲以及疫情影的影响,原材料以及物流成本上涨,为持续满足客户需求,公司决定在2022年Q2期间对旗下所有产品线涨价,包括目前积压的订单。在1月26日意法半导体的公开业绩会上,公司曾表示今年资本支出上投资约34亿至36亿美元。其中,约21亿美元用于产能增加和布局产品组合,约9亿美元用于战略投资,公司在业绩会中表示意法半导体积压的订单能见度约18个月,远高于意法目前及已规划的2022年的产能。全球晶圆厂2022Q1毛利率指引普遍环比提升,行业仍有涨价趋势。根据统计,2022年全球主要代工厂capex增速高达42%,代工厂扩产高峰有望超预期。 汽车智能化、电动化进展飞速,智能化新能源汽车进入黄金十年快速增长期。奔驰获得德国KBA批准,旗下S级及EQS两款旗舰轿车获得L3级自动驾驶上路准许。国内我们看到新势力陆续发布新车型,华为打造造车新模式,小米踏入汽车行业,都寓意着智能化、电动化汽车的行业发展大趋势。同时根据Canalys预计2021年,电动汽车将占全球新车销量的7%以上,进一步增长66%,销量将超过500万辆;2028年,电动汽车的销量将增加到3000万辆;到2030年,电动汽车将占全球乘用车总销量的近一半。 车用硅含量持续提升,推动车用半导体市场加速扩容。随着汽车智能化及电动化趋势的提升,车用硅含量有望激增,推动半导体市场持续增长。我们根据Sumco的数据整理可以看到,在2021年车用半导体对于6/8/12寸硅片的需求预计将在40/100/30万片/月,而至2024年有望对于该三种不同尺寸的晶圆每月的需求将达到40/150/40万片,将进一步推动半导体市场加速扩容。 ADAS加速渗透,车载镜头需求旺盛,舜宇光学持续扩产。舜宇近年来连续保持车载镜头全球第一地位,在车载镜头领域提前布局,目前已经完成500万像素玻塑混合舱内检测车载镜头、800万像素自动驾驶车载镜头的研发。公司同时积极挖掘国内新势力新能源车客户各类镜头产品业务机会,拓宽收入基础,持续享受新能源车行业高景气,车载镜头预计2022年能维持在20-30%较快增长。公司去年还完成了多款车载模组的研发和量产,适配地平线、Mobileye以及英伟达平台的800万像素车载模组,获得了10个以上客户定点项目,业务推进顺利。在激光雷达领域,公司也在收发模块、核心光学元件及组件等进行了全面的布局,车载产品线多点开花。我们认为未来伴随着智能汽车销量的稳步提升以及单车车载镜头搭载数量的提升,车载镜头将会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并且将深度利好产业链中的相关公司。 高度重视国内半导体及汽车产业格局将迎来空前重构、变化,以及消费电子细分赛道龙头: 1)半导体核心设计:光学芯片、存储、模拟、射频、功率、FPGA、处理器及IP等产业机会; 2)半导体代工、封测及配套服务产业链; 3)智能汽车核心标的; 4)VR、Miniled、面板、光学、电池等细分赛道; 5)苹果产业链核心龙头公司。相关核心标的见尾页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中美贸易摩擦。

资源

车载光学:ADAS加速渗透,车载传感增长提速

2022年03月28日发布 核心观点 汽车智能化的核心是实现智能驾驶(自动驾驶),预计2025年美国/欧盟/中国三个国家(地区)L2及以上渗透率将达到46%,其中L3~L5渗透率10%。智能驾驶三级架构的感知层依赖摄像头、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等多种传感设备融合进行环境监测。目前,在实现自动驾驶的技术路径上,多传感器融合方案相比纯视觉方案安全性更高、更主流。 车载摄像头: 需求端:1)摄像头单车搭载数量和价值量提升,L4等级配备12颗摄像头,单车价值量410美金,是L2的2.4倍;2)摄像头高清化,VGA向100~300万像素迈进,导入800万高清摄像头;3)架构集中化驱动硬件简化,成本下降提升渗透率;4)全球市场规模超过千亿元,我们测算,全球乘用车车载摄像头市场规模将由2020年的75亿美元增长至2025年的277美元,复合增速29.8%。 供给端:1)国内企业在镜头、CIS等重要产业链环节已掌握话语权,收获全球市场车载镜头快速成长的红利;2)视觉方案本土化加速国产供应商崛起。 激光雷达: 需求端:ADAS领域激光雷达将释放超高成长性。根据Yole预测,2019年全球激光雷达市场规模16亿美元,ADAS占比仅1.5%,2026年全球总规模达57亿美元,ADAS占比44.7%,2019~2026年CAGR超过90%。我们测算,全球车载激光雷达市场规模将由2020年的0.4亿美元增长至2025年的88美元,复合增速187.7%。 供给端:1)国内供应商在全球市场已经表现出迅猛势头,2021年速腾聚创全球市占率第二,达10.4%,仅次于法雷奥;2)降本趋势明确有利于大规模“上车”,MEMS及纯固态技术具备可低成本量产的空间,目前大部分供应商主要集中在从1000美元到500美元的降本竞争赛道。 相关标的:舜宇光学科技、韦尔股份、永新光学、蓝特光学、炬光科技、联创电子、宇瞳光学等 风险提示:1)ADAS渗透不及预期;2)成本下降空间有限;3)竞争格局恶化。

资源

Omdia:2021年折叠屏智能机出货同比增长309%

2022年03月28日发布 电子行业指数本周涨跌幅:截至2022年3月25日,申万电子行业本周下跌3.10%,跑输沪深300指数0.96个百分点,涨幅在申万31个一级行业中位列第27名;申万电子板块2022年3月累计下跌12.21,跑输沪深300指数3.33个百分点;申万电子板块2022年累计下跌23.04%,跑输沪深300指数7.54个百分点。 电子行业二级子板块本周涨跌幅:申万电子板块的6个二级子板块本周全面下跌,跌幅从高到低依次为:SW其他电子(-0.14%)、SW光学光电子(-1.07%)、SW电子化学品(-2.30%)、SW消费电子(-2.82%)、SW元件(-3.05%)和SW半导体(-4.77%)。 本周部分新闻和公司动态:(1)1.小米集团:第四季度调整后净利润44.7亿元同比增长39.6%;(2)Omdia:2021年折叠屏智能机出货同比增长309%;(3)机构:受芯片短缺影响,预计今年全球汽车累计减产188.42万;(4)机构:2021年中国个人电脑市场出货量增长10%(5)消息称高阶显卡报价雪崩,有产品一天跌35%;(6)新洁能:2021年净利增194.55%至4.1亿元,拟10派5.75元;(7)TCL科技:华星光电保持满产满销,库存水平低于行业平均水平;(8)生益电子:2021年净利同比下降39.83%,拟10派1.6元;(9)全志科技:2021年度净利同比增长141.49%,拟10转9派5元。 电子行业周观点:全球电子行业景气度出现分化,一方面,受益于疫情的笔记本电脑、液晶显示面板、驱动IC等细分领域景气度出现回落,手机/PC及安防需求有所放缓;另一方面,以半导体设备、材料为代表的国产替代主线维持高景气,而汽车电子、AR/VR成为行业创新的主要驱动力。建议把握电子行业高景气度的细分领域,关注歌尔股份(002241)、长信科技(300088)、新洁能(605111)、北方华创(002371)、斯达半导(603290)、兆易创新(603986)和三安光电(600703)等个股。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如预期,国产替代不及预期、行业创新力度放缓等。

资源

电动智能化持续深入,持续看好汽车电子板块

2022年03月28日发布 投资要点 本周国内汽车电子板块回调筑底,海外延续上涨行情。本周智能车指数、电动车指数累计跌幅分别为1.7%和2.2%,与沪深300基本持平。具体来看,智能化标的股价继续筑底,IGBT板块持续多周领涨后,本周进入调整行情,建议关注回调后的布局机会。海外方面,本周汽车电子板块涨势延续,纽交所全球电动智能车指数累计上涨2.0%,跑赢标普500指数0.2%,在柏林工厂开业等信息催化下,特斯拉涨势强劲,累计上涨12%。 特斯拉柏林超级工厂开业,英伟达推出新一代自动驾驶平台Hyperion9。汽车电动智能化持续深化:1)电动化方面,原定21年7月投产的特斯拉柏林超级工厂于近日正式开业,成为特斯拉全球第四座超级工厂;比亚迪成为盛新锂能战略投资者,双方的合作将为比亚迪锂产品供应稳定性和成本优势提供保障;小米集团透露首款车将在2024上半年正式量产。2)智能化方面,英伟达推出将于2026年量产的新一代自动驾驶平台Hyperion9,比亚迪将在2023年上半年开始投产搭载英伟达Orin平台的全新车型;极氪发布ZEEKROS2.0正式版,新增多项ADAS功能;蔚来ET7首批量产车已下线,正式交付时间为3月28日;理想L9搭载三大全自研系统,并明确L9将于4月16日正式发布。此外,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发改委等五部门从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等方面介绍了2022汽车产业重点工作部署,我们持续看好汽车电动智能化带来的电子产业链布局机会。 车企涨价潮延续,判断本轮涨价对市场需求整体影响有限。3月以来,特斯拉、比亚迪、小鹏、零跑等多家车企陆续发布涨价公告,特斯拉、零跑部分车型单月最高涨幅高达3万。本周,理想、岚图汽车也加入涨价行列,理想ONE价格上调1.18万元,岚图将在3月31日公布岚图FREE具体价格调整方案。我们认为,本轮涨价为短期因素,主因传导成本压力。一方面,上游成本大幅上涨已经引起行业重视,保供稳价措施已在路上;另一方面,经历补贴退坡涨价后消费者接受度提升,本轮涨价对市场需求整体影响有限,持续看好汽车电子板块。 建议关注汽车电动智能化核心标的,把握“含车量”和“国产替代”两条主线: 1)智能驾驶:韦尔股份、舜宇光学、联创电子、永新光学、蓝特光学等 2)智能座舱:华阳集团、长信科技、隆利科技、水晶光电等 3)电动化:时代电气、斯达半导、扬杰科技、士兰微、世运电路、电连技术等 风险提示:电动车渗透率不及预期风险;汽车智能化发展不及预期风险;研报使用的信息更新不及时风险

资源

风险偏好收紧,静待市场信心提振

2022年03月28日发布 本周电子(申万)板块指数周涨跌幅为-3.1%,在申万一级行业涨跌幅中排名第27。本周电子行业呈现普跌的态势。模拟芯片龙头圣邦股份的表现较稳定。 经过2022开年以来的调整,电子行业(申万一级)的整体PE在本周五降为25.9,2021年三月份PE为40倍左右。电子行业PE处于近五年14.8%的分位点,电子行业指数处于近五年62.5%的分位点。从PE视角观察,本轮行情已处于历史底部,低估值标的具备更强的反弹能量。从基本面视角观察,电子行业整体ROE处于上升通道,在2021年末达到19.2%的增速后,2022年增速有所放缓,上周五ROE较去年同期增长约2.3%。在估值处于历史低位,基本面稳定的情况下,换手率在上周降至日均1%,为近一年的低点。需等待市场信心的提升,以消化造成风险偏好紧缩的外部因素,诸如俄乌冲突、美联储加息等风险。 5G投资周期近尾声,数据中心获资本倾斜。国内三大运营商在年度业绩说明会表示,5G投入将趋于平稳,投资重心转移至云服务和数据中心,运营商的资本开支没有较大的提升预期。我们对比了全球主要云服务供应商,和国内电信运营商的资本开支;服务器和基站的出货增速;以及全球数据流量的增长情况,认为基站市场为存量市场,技术迭代和产品升级的周期为市场带来新的机遇。在5G建设周期临近高峰的时期,数据中心市场更具成长性。在东数西算的政策指引,以及运营商转移投资的趋势下,看好数据中心的产业链机会,建议关注兆易创新、浪潮信息、中际旭创、新易盛等数据中心核心标的。 建议关注:高景气行业的龙头,业绩增长较确定的标的:三安光电、士兰微、扬杰科技、闻泰科技、韦尔股份、江海股份、法拉电子、圣邦股份、瑞芯微、兆易创新、景旺电子等。 风险提示:国际形势恶化的风险、疫情发展超预期、流动性风险

资源

芯片产能紧张向上游传导,关注硅片板块机会

2022年03月28日发布 硅片市场持续增长,呈寡头垄断。硅片是半导体产业链最上游的材料。据SEMI统计,2020年全球晶圆制造材料市场中硅片占比36.64%,是晶圆制造材料市场中占比最高的材料。2021年全球硅片市场大幅增长:市场规模达126.2亿美元,同比增长13%;出货量达141.65亿平方英尺,同比增长14%。全球硅片主要生产商集中于日本、中国台湾、德国、韩国。全球硅片市场呈寡头垄断的局面,排名前五的公司在全球硅片市场的市场份额共占86.6% 硅片供不应求,行业龙头积极扩产。2020年四季度以来,全球芯片紧缺危机持续发酵。作为IC制造的上游材料,硅片供应不足的问题同样严峻,硅片供应短缺的局面预计会持续到2026年。硅片制造商纷纷宣布投资计划,以应对硅片供应不足的现状。SUMCO拟投资2287亿日元(约20.5亿美元)用于先进制程12寸硅片扩产。环球晶圆宣布将于2022-2024年支出共计1,000亿台币(约36亿美元)扩充现有厂区及兴建新厂。SK集团旗下的硅片制造商SK Siltron宣布将在未来三年内投资1.05万亿韩元(约8.6亿美元),以扩建12寸硅片制造厂。 晶圆厂持续扩产,硅片价格存在上涨空间。SEMI预计,2020年至2024年,全球拟新建38个12英寸晶圆厂。中国大陆地区新建工厂释放的产能和市场份额的提升将刺激上游半导体材料行业的市场需求。晶圆厂扩产,拉动上游硅片需求,硅片厂商新建产能释放需要时间,硅片市场或持续面临供不应求的市场行情,硅片价格存在上涨空间,建议持续关注硅片板块。 电子板块行情弱于大盘 3月21日至3月25日,上证下跌1.19%,电子板块下跌3.27%,跑输大盘2.07个百分点。年初至今,上证指数下跌11.75%,中信电子板块下跌23.12%,跑输大盘11.37个百分点。 电子各细分行业涨幅 3月21日至3月25日,电子各细分行业中没有板块上涨。年初至今,电子细分行业均为负收益。 个股涨跌幅:A股 3月21日至3月25日,电子行业涨幅前五的公司分别为力芯微、海洋王、野马电池、南极光、瑞可达,分别上涨了28.12%、14.61%、13.70%、11.69%和9.91%。 投资建议 推荐关注立昂微、沪硅产业、中环股份、江丰电子、北方华创、中微公司、神工股份、华虹半导体等。 风险提示 行业发展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下游需求不及预期。

资源

智能化与电动化方兴未艾,汽车电子全面成长

2022年03月28日发布 特斯拉软件定义汽车,商业模式革新拉开序幕 特斯拉是软件定义汽车的先导者也是电动车智能车的全球领导者,在其软件服务体系中以FSD自动驾驶选装包、OTA付费升级包、高级车联网服务为核心,收费模式除了一次性前装收费,还另外包含订阅服务收费,目前特斯拉车主的FSD搭载率已向市场证明了软件创收的可能性,传统的商业模式得到颠覆,由新车制造与销售转向软件服务授权与OTA升级,逐步从零部件的升级走向服务性的软件开发的商业模式革新拉开序幕。 车载硬件架构升级,单车含硅量提升是大势所趋 硬件预埋支持软件迭代,架构转型倒逼硬件升级,软件数量的激增带来硬件井喷式增量,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计汽车单车所需芯片数量将由传统燃油车的600-700颗/量增长至最高3000颗/辆。 细分来看,受益于自动驾驶升级及智能座舱“一芯多屏”渗透率提升,可支持高算力的车载主控SoC需求释放,市场快速扩容,同时电动化下电池管理系统和整车控制器的增加和智能化下功能应用的丰富带动车载MCU市场需求提升,未来在域控制器逐步应用的趋势下高价值32位MCU占比提升将驱动市场规模稳步增长。 新能源汽车渗透加速将则为功率器件市场带来巨大增量,当前单车功率半导体价值量接近传统燃油车的4-5倍,而随着电动车800v高压平台逐步落地,SiC功率器件在高端汽车市场更具优势迎来上车正当时,预计未来长期将形成Si与SiC方案共存的格局。 电动化、智能化下如动力系统、自动驾驶,车载娱乐、仪表盘、车身电子及照明等领域催生对模拟芯片的需求,包括电机控制器、OBC、DC/DC、BMS等,以及智能驾驶所用的传感器均将推动车载模拟芯片市场发展。 此外,后移动计算时代,车用存储将是未来新兴市场的增长点,汽车智能化升级算力提升下不断增长的数据量要求汽车存储芯片具有更快的数据处理速度、更大的数据存储量,以及更高的稳定性。 我们认为汽车三化趋势之下单车含硅量提升将是大势所趋,其中用以支持海量数据处理的AI芯片、用以环境感知与识别的传感器、保证数据传输速率和可靠性的存储芯片、用以改变电压电频并实现直交流电转换的功率半导体等将成为汽车电子硬件赛道的核心看点。 电动化、智能化趋势下汽车功能层出不穷,传感器、车载屏幕、线束、PCB、被动元件市场持续扩容 2021年全球智能汽车市场规模继续快速增长,智能汽车产业链日益成熟,掀起了车载领域新的发展浪潮,自动驾驶是未来汽车发展的重要方向。 作为汽车自动驾驶环境感知的主要工具,主动感知类摄像头、基于激光与光学技术的激光雷达(LiDAR)与基于无线电波测距的毫米波雷达正被逐步应用于辅助驾驶与无人驾驶技术领域,成为智能驾驶的主要增量市场之一,且伴随汽车自动驾驶程度的提升,车载传感器将实现量价齐升。 此外,汽车电子化率的提高推动汽车再次进入变革时代,消费者对智能座舱和车载娱乐系统升级的需求提升,车载显示屏应用多元化,大屏多屏以及人车交互成为主流趋势。 伴随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的不断普及,汽车对电子部件的依赖程度大幅提升,汽车需要多种类型的PCB来实现日渐复杂的功能,同时需要大量汽车线束在电动系统中承担连接导通、传递信号等功能,从而推动了车载PCB、汽车线束市场规模的增长。同时,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的搭建离不开电容、电阻、电感等被动元件,车用被动元件将成为被动元件市场增长的新动力。 我们认为汽车的大变革将带来供应链的革命,大量供应商切入汽车电子产业,在车载光学、车载传感器、智能座舱、车载PCB、汽车线束、被动元件等领域绽放光彩,率先布局汽车电子赛道的供应商将具有更强劲的成长动力。 行业评级及投资策略 特斯拉重新定义汽车并重塑行业格局,给百年发展史的汽车产业带来巨变,我们认为是历史的必然,原因在于芯片技术和电池技术的发展都已经足够成熟到将汽车实现电动化和智能化。复盘过去科技变革可以看到,智能手机的诞生也是移动电话产业变革的重要节点,在不断升级的芯片技术下(摩尔定律)快速淘汰传统手机。随着数字芯片算力快速提升以及功率半导体器件性能逐步提升,汽车演变成更大的智能终端变得势在必行。随着以特斯拉为首的新造车势力逐步壮大以及行业玩家越来越多,毫无疑问,汽车电动化和智能化趋势也正在给整个产业供应链带来巨大的商业机会。 我们建议把握汽车电动化和汽车智能化两条主线,目前两条主线都已跨过0到1的早期阶段,电动化已进行到10到100的过程,智能化也已开始1到10的进化。汽车电动化带来功率半导体等电力电子器件单车价值量大幅提升,纯电车功率相关芯片价值量是传统燃油车的4-5倍,对应相关的电源管理IC也会大幅增加。随着整车算力提升,智能座舱的应用以及自动驾驶的搭载也会越来越复杂,从而带来相关主控芯片、MCU、存储、车载光学、车载显示、车载PCB、被动元器件等需求快速增加。未来汽车网联化还会带来车身射频类芯片需求快速增长。 汽车电动化和智能化是未来十年确定性的产业大趋势,我们坚定好汽车电子全面成长,建议2022年重点关注汽车半导体和汽车增量电子零部件的产业链核心厂商。维持电子行业“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经济景气度下行、晶圆代工产能不足、新能源车销量不及预期、海外政策风险、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重点关注公司业绩不及预期风险等。

资源

模拟及功率景气依旧,2Q22ST全线产品涨价

2022年03月28日发布 核心观点 短期聚焦模拟、功率半导体景气度,中期关注消费电子低位配置价值。过去一周上证指数下跌 1.19%,电子行业下跌 3.10%,子行业中其他电子下跌 0.14%,半导体下跌 4.77%,年初以来电子下跌 23.01%,跌幅居全行业第 1,板块估值处历史低位。在中美贸易摩擦反复、多边局势动荡的背景下, 短期仍建议聚焦景气度维持高位、 下游受单一市场需求冲击小、业绩兑现确定性高的“模拟、功率、IC 设备”方向龙头。与此同时,结合历史估值表现,考虑“电子+”时代中消费电子企业进行 AIoT 品类扩张的成长潜力,以及以 vivo 折叠屏新机(下周发布)为代表的事件性催化,建议关注消费电子板块的低位配置价值。 22年全球模拟芯片规模将增长12%至832亿美元, ST通知Q2全线产品涨价。据 IC Insights 数据,2021 年模拟芯片销售额增长 30%至 741 亿美元,预计 2022 年增长 12%至新高 832 亿美元,其中出货量增长 11%至 2387亿颗,平均价格增长 1%至 0.35 美元。3 月 24 日意法半导体(STM)宣布由于产品供不应求和上游成本增加,将于 2Q22 上调所有产品线的价格,包括现有未交付订单。在全球性半导体制造成本上涨、产品结构性短缺持续背景下,我们看好模拟芯片市场国产替代进程加速,继续推荐圣邦股份、芯朋微、力芯微、艾为电子、闻泰科技等。 下游新能源汽车需求旺盛,功率半导体持续扩产。我国 2 月新能源乘用车电机电控累计搭载量为 27.1 万台,同比增长 140%;其中以汇川为代表的第三方供应商保持领先,同比增长超 500%。在此背景下,功率半导体企业纷纷扩产:东芝宣布其子公司将在 4 月开始的新财年中投资 8.4 亿美元增加制造设备及一条新的生产线以扩大其功率半导体器件产能;升级后公司产能将提高约 150%。考虑到当前下游需求旺盛,而各功率半导体厂商扩产尚未到位,继续推荐为各大第三方电机电控供应商提供配套且短期有产能持续释放的功率半导体厂商士兰微、闻泰科技等。 2 月国内手机出货量同比下降31.7%,建议关注荣耀、折叠屏产业链。根据中国信通院数据,2 月国内市场手机出货量 1486.4 万部,同比下降31.7%;其中国产品牌出货量同比下降 34.7%,海外品牌出货量同比下降5.1%;1-2 月国内市场手机出货量 4788.6 万部,同比下降 22.6%。受国内新冠疫情反复冲击,在智能手机整体出货量承压的背景下,消费电子板块我们继续推荐近期事件性催化因素频繁, 2022 年具备业绩超预期潜力、处于“量变引发质变”阶段的荣耀、折叠屏产业链,相关公司包括光弘科技、精研科技、科森科技、长信科技等。 三星显示将于2022 年6 月完全关闭LCD面板生产线。根据 The Bell 报道,三星显示(SDC)将于 6 月停止 L8-2 工厂的 LCD 面板生产,标志着其 LCD业务的完全退出。根据测算,我们预计 2022 年全球大尺寸 LCD 产能面积较 2021 年增长 4.17%,其中 1Q22、2Q22、3Q22、4Q22 产能分别环比变动 1.31%、-0.22%、2.58%、2.28%。我们认为,伴随着 LCD 扩产进入尾声,行业将由过去供给端主导转向需求端主导(大尺寸、高端化、多样化),行业周期属性将淡化。LCD 产业链建议关注京东方 A、TCL 科技。 重点投资组合 消费电子:闻泰科技、歌尔股份、光弘科技、东山精密、精研科技、视源股份、立讯精密、易德龙、长信科技、鹏鼎控股、传音控股、海康威视、京东方A、鸿利智汇、世华科技、科森科技、长盈精密、TCL科技 半导体:圣邦股份、晶晨股份、华虹半导体、士兰微、韦尔股份、芯朋微、力芯微、北京君正、晶丰明源、艾为电子、思瑞浦、卓胜微、兆易创新、通富微电、长电科技、赛微电子 设备及材料:北方华创、万业企业、立昂微、安集科技、鼎龙股份、中微公司、沪硅产业、中晶科技;创世纪、燕麦科技被动件:江海股份、洁美科技、顺络电子、风华高科、三环集团、泰晶科技 风险提示:疫情反复影响下游需求;产业发展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

  • 1
  • 59
  • 60
  • 61
  • 120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