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用的技术资料,尽在理工酷
帖子 153897 篇,圈子 30 个,昨日新增帖子 0 篇
热门搜索: 智能汽车推荐系统人脸识别机器人毕业设计
关注推荐最新

热门标签

资源

国内碳酸锂库存连续4周下降

2022年11月03日发布 碳酸锂库存:10月17日当周,百川碳酸锂库存为5058吨,单周环比下降0.33%。 氢氧化锂库存:10月17日当周,百川氢氧化锂库存690吨,单周环比下降10.62%。 智利铜矿产量:2022年8月智利铜矿产量为415500吨,同比下降10.22%,环比下降1.82%。 全球原铝产量:2022年9月全球原铝产量为570.2万吨,同比上升4.28%,环比下降3.22%。 中美欧电动车总计销量:2022年8月中美欧电动车总计销量为953128辆,同比上升60.39%,环比上升7.38%。 中国电网投资额:2022年9月中国电网基本建设投资额为717亿元,同比升65.21%,环比升17.73%。 中国社会融资规模:2022年9月中国社会融资规模为35271亿元,同比上升21.52%,环比上升43.33% 中国新屋开工:2022年9月中国新屋开工面积为5317万平方米,同比上升94.19%,环比上升55.01%。 美国新屋开工:2022年9月美国新屋已开工143.9万套,同比下降7.70%,环比下降8.11%。 全球经济增长不确定性;新能源车销量不及预期。

资源

电力市场建设不断推进,“十四五”期间新能源装机将保持高增

2022年11月03日发布 二十大会议提出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强化能源结构转型,风电光伏装机将维持高增。其中风电:(1)2022年1-9月根据不完全统计,陆上风电中标大约47.8GW(不含竞配),海上风机中标大约19.6GW(不含竞配),远景能源、金风科技中标均超12GW,排名前二,我们预计2022全年新增陆上风电装机50GW,海上风电装机6GW,全年新增56GW装机,同比增加17.7%。光伏:(2)2022年1-9月光伏组件招标总规模超124GW,超过2021年全年招标量的3倍左右,2022年全年预计招标量在150GW左右,1-9月光伏新增装机52.6GW,同比增长106%,我们预计全年新增装机90GW左右,同比增长63.6%。2022年1-9月风电和光伏合计新增装机71.8GW,占新增总装机的比例为62.6%。发电量:风电、光伏的发电量增速分别为11.2%、14.4%,远超发电总量增速2.2%,风光发电量合计占比从2021年底的9.3%提升到当前的10.5%。我们认为国家对于推动双碳目标的实现不会变,对推动能源结构从传统煤电主导向新能源主导的转型不会变,风电、光伏装机将继续维持高速增长。 辅助服务市场交易品种不断丰富,系统调节能力不断提高,2025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140亿元。我国辅助服务市场逐步形成以调峰、调频、备用为交易核心的区域、省级辅助服务市场。区域市场:西南2022年7月正式启动川渝一体化电力调峰辅助服务市场,全国六大区域均引入了调峰辅助服务。华东、华中、东北和南方区域还开展了区域备用辅助服务市场,实现跨省备用资源共享,南方区域开展了调频辅助服务市场。省级市场:国网经营区内除西藏外,其余省份均已开展调峰辅助服务市场运行或试运行,其中山西、山东、江苏、浙江、福建、甘肃、四川共7个省份开展了调频辅助服务,吉林、黑龙江同步建设了省级备用辅助服务市场。我们认为随着大量新能源接入电网,电力系统“双高双峰”和“双侧随机性”特征将越发凸显,对调峰、调频等辅助服务的需求越发强烈,如山东2022年1-8月AGC调频月均补偿1.2亿,同比增274.9%,按照辅助服务市场占全社会用电费用2%测算,2025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140亿元,储能参与各类辅助服务的盈利状况有望不断改善。 特高压输电线路,数字化和现代化电网建设有望提速,“十四五”期间国网、南网电网投资合计超3万亿,同比“十三五”增长10.5%。国网:“十四五“期间计划投资3500亿美元,主要投向特高压输电线路建设,2022年下半年将开工8条特高压,总投资超1500亿元,2022年全年投资有望超5000亿,创历史新高。特高压建设提速将带动上游高压电气开关设备、新材料、换流阀、线缆、变压设备、机械等相关产业规模大幅度增长。南网:“十四五“期间计划投资6700亿元,较”十三五”增加51%,主要投向数字化和现代化电网建设。如提升输电智能化水平,推进输电线路智能巡视和智能变电站建设,推进智能配电站、智能开关站、台架变智能台区建设,推动基础设施智慧融合发展,促进变电站、充换电站、储能站、数据中心、5G基站、北斗基站等“多站合一”融合建设。到2025年,力争多站融合变电站达到100座。我们认为在新能源消纳压力下,特高压建设将提速,数字化、智能化电网建设将会是“十四五”期间重要投资方向。 电力现货市场建设不断推进,推动新能源全面参与电力市场交易,提高新能源电力消纳能力。截至2022年10月广东、山东、蒙西等8个首批现货试点地区已经全部启动结算试运行,第二批6个现货试点省份也在加紧推进,从运行结果来看,由于新能源发电间歇和随机性,晚高峰市场高价时光伏难出力、中午光伏出力高峰时电价过低,导致新能源在市场机制下度电均价整体下降,如山西某光伏电站2022年1-5月平均上网电价为0.1225元/度,较煤电基准电价低63%。我们认为推动新能源全面参与电力市场交易有助于新能源电力消纳,同时新能源企业应该提高自身发电预测能力,制定发电计划,确定年度、月度等各个交易周期的交易电量比例,将保底电量以较高价格锁定,合理制定交易策略,以达到最优结算电费,减少现货市场电价冲击。 投资建议:受政策驱动能源结构转型不断推进,光伏风电装机将继续高速增长,建议关注(1)风电整机制造商金风科技,东方电气,风电运营龙头龙源电力,新能源装机占比不断提升的华润电力;(2)受益于高硅料价格,半年报营收和净利润均创新高的新特能源、协鑫科技。 风险:政策和需求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上涨

资源

卫材热熔胶有望实现国产替代

2022年11月03日发布 核心结论:卫材热熔胶全球市场广阔,海外企业占据主要份额。国内龙头企业聚胶股份经过多年积累,在生产规模、品牌知名度、技术开发、生产工艺改进等方面树立起较高的市场地位,已发展成为国内少数进入国际和国内卫生用品龙头企业采购体系的厂商之一。 卫材热熔胶主要用于卫生用品。吸收性卫生用品专用热熔胶(简称“卫材热熔胶”)主要用于卫生巾、纸尿裤等吸收性卫生用品面层、吸收层、底层等各组成材料的粘合,具有无毒、无味、不含溶剂的环保特点,包括结构胶、橡筋胶、背胶和特种胶等。卫材热熔胶作为无纺布涂层贴合工艺的核心材料,承担着结构粘接的重任,在卫生用品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着用户的使用体验。如果卫材产品结构粘接太弱,会导致材料间粘接不牢固,易起泡、易脱落,出现漏液等不良现象;若强度过高,则容易让纤维结构发硬、变脆、不易渗透。故选择优质的卫材结构胶,并与自身的生产设备与工艺密切配合,才能生产出优质合格的卫生产品。 卫材热熔胶全球市场广阔。卫材热熔胶的市场规模与吸收个护产品应用市场密切相关。根据聚胶股份招股书援引中国造纸协会数据,2019年中国一次性卫生用品市场规模为1165.3亿元,2019年全球一次性卫生用品市场规模大约873亿美元。一般而言,卫材热熔胶占卫生巾和纸尿裤最终售价的2-4%,据此估算,2019年卫材热熔胶国内市场容量约为23.31-46.61亿元人民币,全球市场容量约为113.49-226.98亿元人民币。 下游市场增长稳定,成人失禁用品需求增速较快。中国市场方面,2014-2019年,中国成人失禁用品市场规模的从45.6亿元增至93.9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5.5%。女性卫生用品市场规模从348.5亿元增长至572.4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0.4%。全球市场方面,2019年成人纸尿裤规模达到96亿美元,2010-2019年十年间年复合增长率为8.44%;婴儿纸尿裤零售规模达到460亿美元,2010-2019十年间年复合增长率为5.68%;根据聚胶股份招股书援引Euromonitor,女性卫生用品零售额达到316亿美元,2010年-2019年十年间复合增长率为5.25%。 海外企业占据卫材热熔胶主要份额。卫材热熔胶的进入门槛较高,主要表现在下游市场高度集中于少数知名厂商,前十名厂商占据了绝大部分市场份额,一般企业很难进入该等知名厂商的供应链体系,导致卫材热熔胶的集中度也很高。在国内市场,聚胶股份、汉高、富乐、波士胶四家合计市场占有率达到80%以上,其中聚胶股份市场占有率约15%;在国外市场,汉高、富乐、波士胶三家仍占据主导地位,三家合计市场占有率达到70%以上,聚胶股份占有率则不到2%。

资源

特斯拉单季度交付创新高,看好特斯拉产业链

2022年11月03日发布 1)营收方面,2022Q3特斯拉实现营业总收入214.54亿美元,同环比分别为+56.0%/+27.0%;其中汽车销售总额186.92亿美元,同环比分别为+55.0%/+28.0%,汽车销售业务收入180.71亿美元,同环比分别为+54.8%/+29.0%,汽车租赁业务收入6.21亿美元,同环比分别为+61.3%/+5.6%。2022Q3能源收入11.17亿美元,同环比分别为+38.6%/+29.0%;服务及其他收入16.45亿美元,同环比+84.0%/+12.2%。2)利润方面,2022Q3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32.92亿美元,同环比分别+103.5%/+45.7%,归母净利率15.3%,同环比+3.6pct/+2.0pct。 单季度交付再创新高,单车净利回升:交付维度,2022Q3上海工厂生产恢复,美国/德国工厂正常推进,单季度交付再创新高。2022Q3特斯拉全球交34.38万辆,同环比分别+42.44%/+35.00%;毛利率方面,2022Q3公司整体毛利率25.09%,同环比分别-1.52/+0.08pct;其中汽车销售/租赁毛利率分别为27.51%/38.65%,能源业务毛利率9.31%,服务及其他业务毛利率4.01%。2022Q3毛利率同比降低原因主要系:1)原材料、商品、物流、保修等成本上升;2)汇率波动造成2.5亿元的损失;3)德州、柏林以及4680电池工厂的投产成本上升对利润率产生较大影响。单车平均价格同比上涨,单车毛利保持稳定;费用摊销明显,单车净利润维持于1万美元左右。2022Q3特斯拉单车平均销售收入5.43万美元,同环比分别+4.54%/-4.90%;单车毛利1.57万美元,同环比分别+3.24%/-5.84%,单车净利润为0.96万美元。现金流充裕,造血能力旺盛:2022Q3特斯拉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1.00亿美元,同环比分别+62.06%/+116.93%,当前现金流依然充裕,造血能力旺盛。 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不断提升,2022年零售口径渗透率有望突破29%:2022年全年国内新能源汽车批发口径销量有望达到659万辆,对应渗透率27.1%。特斯拉以“销量及盈利能力持续高增长”领跑全球电动车行业,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提升有望不断加速。我们预计,2022年国内乘用车整体产批量分别为2452/2427万辆,分别同比+17.2%/+15.3%,其中新能源汽车批发销量为659万辆,同比+99.9%,批发口径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为27.1%;交强险零售销量2054万辆,同比+1.6%,零售口径渗透率突破29%,达29.1%。 投资建议:看好三季报行情!零部件好于整车!零部件板块赛道排序:轻量化(含一体化压铸)>线控底盘>域控制器/座椅/线束>汽车检测/玻璃等。优选【拓普集团+文灿股份+爱柯迪+旭升股份】。龙头【拓普集团】依然确定性较强。轻量化(含一体化压铸):低渗透率+理论可100%国产替代。重点推荐【文灿股份+爱柯迪+旭升股份】。线控底盘(制动+转向):低国产替代率+较低渗透率+较高技术壁垒。重点推荐【伯特利+耐世特】,关注【亚太股份】域控制器(座舱+驾驶):L2级别成长性依然强但L3+受芯片制约或有所放缓。重点推荐【华阳集团+德赛西威+经纬恒润】。座椅:低国产替代率+较高技术壁垒。重点推荐【继峰股份】。线束:产品升级+较低国产替代率。重点推荐【沪光股份】。整车板块:技术创新进入成长后期但智能化技术创新仍在导入期导致车企竞争提前进入白热化阶段,【销量-品牌-利润】三者之间必须取舍。优选【比亚迪】,其次华为汽车(赛力斯/江淮/奇瑞)/蔚来/理想/吉利/长安/长城等。 风险提示:芯片短缺影响超预期;乘用车价格战超出预期。

资源

周期成长共振的序幕开启

2022年11月03日发布 当前木浆均价已经达到2017年以来高点。当前国内木浆均价已达2017年以来峰值,并已延续一年。此轮浆价走高主因全球供应链不畅等外部因素扰动所致:1)阔叶浆产能投放不断延期,且意外减产事件频发;2)针叶浆受原料供应紧张,罢工,地缘冲突等产量下滑;3)中欧纸浆价差自21H2起扩大,纸浆发运中国数量减少;4)航运浆船等前期未得到明显好转。 木浆供给扩张临近,拐点信号出现。当前:产地发货量环比增加,根据海关总署,前三季度巴西阔叶浆出口至中国数量612.48wt,同比+19.9%。其中6月以来累计280.48wt,同比+35.2%,8月巴西出口至中国83.43wt,同比/环比分别+32.6%/37.8%,达年内高点。浆船运输逐步缓解;接下来:根据BMA,22-23年新增阔叶浆产能预计446万吨,其中Arauco的156万吨项目有望于22Q4投产并外售,23年UPM210万吨项目预计将于明年一季度释放。根据PPPC,未来5年针叶浆产能CAGR为0.4%,阔叶浆产能CAGR为4%。针叶浆供给仍偏紧,阔叶浆自22年起新增产能有明显增长,明年木浆增量将明显高于需求增长。 特纸、生活用纸木浆成本占比高,压抑一年将迎接盈利弹性。木浆成本占比在特纸企业中约在60%以上,在生活用纸企业成本中约占60-70%。特纸基于良好供需关系及龙头客户优势,浆价下行周期纸价稳定性更高,成本压力松动将带来更大弹性。生活用纸消费属性强,浆价下行对品牌纸企盈利增厚更为明显。 推荐五洲特纸、华旺科技、中顺洁柔,建议关注仙鹤股份。特种纸属于周期成长,基于良好供需关系及龙头客户结构,产能周期与收入周期基本一致,成本端主要受木浆价格影响,2022年木浆高位影响盈利。但22Q4起随海外阔叶浆新产能陆续投产,预期浆价将于2023年步入下行通道,建议关注特纸、生活用纸企业盈利弹性。其中,特纸板块首推五洲特纸,当前处于产能高速释放周期,2022年前三个季度基于产能释放,市场充分消化产能,收入同增69.5%,明年食品卡、格拉辛新产能继续贡献可观产能弹性,在收入规模大幅提升的基础上,有望迎来压抑已久的利润率反弹提升,当前PE-TTM处于历史近30%分位。建议关注仙鹤股份,仙鹤股份首批30wt食品卡预计将于年末投产,23年底广西、湖北首批浆纸产能有望投产。推荐华旺科技,年初5wt产能持续爬坡,23Q3二期8wt装饰原纸预计投产,远期还规划40wt食品、医疗等高景气纸种。建议关注中顺洁柔,木浆约占生活用纸成本比例60%左右,行业盈利承压加速中小产能出清,公司作为生活用纸龙头,不断优化产品渠道,持续深化高端化进程。公司管理团队基本调整到位,预计改革成效将陆续兑现。 风险提示。原材料大幅波动、行业竞争加剧、产能投放不及预期、疫情反复等。

资源

政策加码智能网联汽车,推动商业化落地提速

2022年11月03日发布 行业事件: 2022年11月2日, 工信部与公安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 目的是基于试点实证积累管理经验,支撑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制修订,推进健全完善智能网联汽车生产准入管理体系和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体系。 高级智能驾驶落地需要法律法规、基础设施建设支持 本次《征求意见稿》 意在遴选符合条件的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和具备量产条件的搭载L3和L4自动驾驶功能的智能网联汽车开展准入试点。 一方面L3及以上级别智驾功能需要积累大量路测数据实现算法优化;另一方面也需要出台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各类安全事故责任主体,同时还需建设路侧联网设备实现车路联网。 智驾赛道进入瓶颈期, 顶层设计坚定发展信心 经过前几年的高资本投入后, 智能驾驶产业已经趋于冷静, 尽管部分主机厂已经在技术层面实现L3级别的智驾功能,但消费者仍然无法切实体验到相关功能, 某些程度上削弱了需求。例如小鹏G9的城市NGP,可以在市区内实现A点到B点的智能导航辅助驾驶,但由于高精度地图未开放使得购买该功能的性价比变的较低。我们认为:《征求意见稿》的出台可以让更多符合条件的车型上路测试, 优化高级智驾技术的同时推动相关法律法规的颁布,从政策端加速主机厂布局智能驾驶的脚步。 硬件预埋是趋势,智能化零部件供应商率先受益 汽车电子电气架构由传统的分布式向集中式升级, 主机厂在高级智驾领域倾向将高级智驾功能需要的激光雷达、域控制器、 空气悬架、线控转向和线控制动等硬件预埋上车,后续再通过OTA的方式添加相应功能。 汽车电动化如火如荼进行过程中,智能汽车接力成为下一个蕴藏较多投资机会的细分赛道, 激光雷达、域控制器等硬件渗透率仍处在1-10阶段,具备较大的提升空间,在国内自主品牌逐步崛起的大背景下, 相关零部件企业有望率先受益。 投资建议 智能汽车包括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两部分, 我们认为智能座舱将领先智能驾驶实现大规模落地: 智能座舱领域: 推荐关注对控制器开发理解深刻、成立座舱事业部进入座舱领域的经纬恒润;座舱产品多布局,拥有优质自主品牌客户群的华阳集团;通过新势力进入乘用车座椅市场的继峰股份; 智能驾驶领域: 硬件预埋涉及传感器层面的77GHz毫米波雷达、 4D毫米波雷达和激光雷达等,决策层面的智能驾驶域控制器,执行器层面的空气悬架、线控制动、线控转向等, 我们建议关注布局相关业务的企业,包括德赛西威、华域汽车、保隆科技、科博达和伯特利等。 风险提示 疫情反复等因素造成汽车销量下滑; 政策落地不及预期;智能座舱单品研发不及预期;智能驾驶相关零部件渗透不及预期。

资源

航空航天产业月报:航天强国和建设世界航空强国

2022年11月03日发布 一、航空航天行情回顾: 10月份中航证券航空航天行业指数(+12.59%),军工(申万)指数(+11.63%),跑赢行业0.96个百分点。上证综指(-4.33%),深证成指(-3.54%),创业板指(-1.04%); 涨跌幅前三:超卓航科(+57.33%)、理工导航(+46.93%)、盛路通信(+38.52%); 涨跌幅后三:中兵红箭(-8.05%)、鸿远电子(-6.82%)、航锦科技(-6.57%)。 二、本月主要观点: (一)二十大报告中的“航天强国”相关表述值得关注 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了“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与十九大报告中的“为建设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提供有力支撑”相比,可以看出“航天强国”已经被提升到建设落地阶段,在此之下,我国有望落地更多支持航天产业发展的政策,向航天产业倾斜相对更多的资源,构成航天产业未来五年持续高景气发站的底层逻辑。 (二)航天产业三季报综述 导弹产业方面,上市公司三季度延续了二季度的收入业绩放缓,但主要原因可能更多在于上游供给侧部分环节产能仍存在不足,同时疫情反复等外因影响生产交付验收,而下游需求侧也存在部分型号立项、定型、批产延误等因素,二者叠加造成了全产业发展的阶段性放缓。我们判断导弹产业全行业处于高景气的底层逻辑没有发生变化,上游企业显著提升的存货有望跨周期兑现至2022Q4级2023Q1的利润表中,结合年底前有望切换到明年估值,如若近期导弹产业上市公司出现短期的“杀估值”,将迎来配置良机。 卫星产业方面,核心上市公司整体三季报收入出现提速,由中报增速的12.50%提升至23.99%,从四大细分领域来看,卫星制造上市公司收入增长明显提速,卫星通信应用上市公司收入稳中有升,卫星导航应用上市公司收入增速有所提升,卫星遥感应用领域上市公司收入增速维持在高位。 卫星制造方面,2022年三季报企业收入增速(+24.22%)较2019-2021年(复合增速4.53%)及2022年中报(+6.08%)出现明显提升,合同负债与预收账款(+47.82%)显著增长,可能与我国部分卫星通导遥星座(空间基础设施)逐步开始进入规划建设阶段有关,而“十四五”未来几年,作为二十大报告中“航天强国”建设的重要基础,我国空间基础设施建设有望加速落地,也将驱动卫星制造企业未来中短期收入得到持续提速。 卫星通信方面,2022年三季报企业收入增速(+3.66%)稳中有升,尽管变化幅度不大,但卫星通信产业“十四五”未来几年增长迎来提速的确定性强,主要体现在“直播卫星电视节目高清超高清化”发展红利、应急通信领域系统集成需求有望逐步释放、卫星互联网应用市场发展驱动。 卫星导航方面,2022年三季报企业收入增速(+14.20%)有所回升,从合同负债与预收账款(+33.16%)、存货(+20.43%)等财务数据的增速来看,今年产业的业绩波动更多是疫情等因素带来的短期影响,中长期看,北斗第三代导航系统终端替代更新,以及“高精度导航+”与“+高精度导航”产业融合催生的更多高精度卫星导航应用场景的拓展(如车规级自动驾驶、灾害位移监测、农业等),都将是北斗应用市场发展中重要的驱动力,卫星导航产业下游“十四五”未来几年市场整体收入增速仍有望保持在25%以上。 卫星遥感方面,疫情之下,2022三季报企业的收入同比增速(+59.14%)与归母净利润增速(+39.17%)虽有放缓,但均维持在较高水平,企业合同负债与预收账款(+267.06%)、存货(+118.50%)等财务数据出现持续性加速增长,我们认为与下游数字政府建设、实景三维、灾害监测等市场领域对卫星遥感需求不减密切相关,行业整体仍处于朝阳高速发展阶段,市场需求高速增长态势不减。预计2022年及“十四五”未来几年卫星遥感产业整体市场规模仍将保持高速增长,是卫星产业中相对景气度更高的细分赛道。 (三)航空产业三季报综述 2022年前三季度,航空产业核心上市公司还是实现营业收入1876.15亿元(+15.05%);归母净利润182.61亿元(+19.90%),表现平稳。仅从单季度来看,2022Q3,航空板块核心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加+8.15%,环比-12.70%;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加+12.35%,环比-8.17%,增速均出现了一定的放缓,且环比出现了下滑。一方面军工行业具有“需求免疫”的特点,各大主机厂合同负债陆续到账也印证了需求的高确定性;但另一方面,航空产业链长,涉及环节多,疫情、限电限产等对交付节奏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三季度即有所体现。 从盈利水平来看,整体而言,航空行业的盈利能力是在逐步提升的,一方面技术逐步成熟,附加值增加;另一方面规模效应逐步显现。但同时原材料成本的波动、军品定价的变化、税收政策、研发投入等多因素对盈利水平会持续产生影响。 主机厂2022前三个季度实现营业收986.69亿元(+11.52%),归母净利38.77亿元(-0.97%)。各主机厂的业绩分化仍旧十分明显。航空分系统营业收入增速10.63%,归母净利润增速24.02%,从单季度来看,2022Q3营收87.46亿元(+7.96%),归母净利润7.65亿元(+5.36%),第三季度增速出现了较为明显的放缓。 航空锻造企业2022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22.83元(+34.88%),归母净利润18.69亿元(+60.23%),净利润增速持续高于营业收入增速,且板块内企业表现相对一致,均取得不错营收、净利的增长。 航空零部件加工企业2022前三季度营收增速11.00%,归母净利润增速-2.42%,仅从单季度来看,营收增速-4.55%,归母净利润-11.14%,同比出现下滑。成都区域受疫情、限电限产等多因素影响,业绩表现不如锻造板块。 航空材料企业产能、成本等因素出现动态变化。军用碳纤维主要企业前三季度营收增速13.88%,归母净利润增速30.78%。前期部分企业扩产产能逐步释放,实现了收入、利润的提速。 高温合金主要用于航空发动机的生产制造。2022年前三季度,高温合金核心企业营收增速13.23%,归母净利润增速-29.67%。去年四季度起,原材料价格的快速上涨对高温合金企业造成了一定的成本压力,高温合金板块今年前三个季度归母净利润均出现了一定幅度的下滑。 钛合金核心企业2022年前三季度营收增速24.35%,归母净利润增速35.09%。;航空钛合金企业竞争格局相对稳定,且集中度较高,行业处于成熟运行阶段。随着下游需求的放量,营收保持较高速度增长,高端产品增加,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三)航空航天产业发展展望 1、珠海航展开幕在即,新型号的亮相有望引起市场对航空航天板块的关注和热情。在即将召开的第十四届珠海航展上,多个军工央企将展示大量新型军机、导弹及智能弹药武器装备型号。去年的珠海航展后,中航证券航空航天行业指数出现了一波两月最大18%的涨幅(当然航展并非唯一刺激因素)。 2、第二曲线的发力。军工第二曲线的民机与军贸都与航空航天产业密切相关,民机方面,随着商飞宣布C919完成取证试飞,9月底C919大型客机完成全部适航审定工作后获中国民用航空局颁发的型号合格证,将于2022年底交付首架飞机。这标志着我国具备自主研制世界一流大型客机能力,是我国大飞机事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军贸方面,无人机、导弹及智能弹药在近年来的亚阿冲突以及俄乌冲突等现代信息化战争中表现亮眼,是近年来国际军贸中热度居高不下的细分板块,本次珠海航展亮相的多个新型号,也有望促使国际军贸市场中的“中国制造”关注度进一步提升,军贸“第二曲线”的逐步发力也将充分提升航空航天防务装备产业链上各企业的收入规模及盈利能力。 3、多国加速建设卫星互联网,我国市场空间值得关注。10月22日,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发射了“球体”项目首颗卫星“斯基泰人-D”,未来宽带互联网接入“斯基泰人”系统技术的演示卫星。可以看出,近年来,包括美国SpaceX公司的星链计划、英国一网公司的Oneweb星座计划都已经正式进入卫星宽带互联网密集发射阶段,在此之下,我国低轨卫星互联网星座部署进度较国外存在一定滞后,亟需加速建设低轨卫星互联网空间基础设施以占据频率及轨道,且我国卫星互联网产业整体尚属于发展早期阶段,但作为一片有待拓展的“蓝海”,蕴含着较大的市场空间。 4、行业高景气下,航空航天公司持续上市。2022年,10家航空航天产业上市公司实现上市,如臻镭科技、华秦科技、立航科技、理工导航、观典防务、国博电子、隆达股份等上市公司。(相关上市公司具体投资逻辑分析可以参考中航证券2022年军工上市公司点评系列). 同时,18家航空航天产业的企业申报IPO,其中,十大军工央企所属企业包括航发集团核心材料公司航材股份、航天科工集团预警雷达公司航天南湖、以及包括佳力奇、国科天成、航安型芯、佳驰科技、裕鸢航空以及航天环宇等16家民营航空航天产业中上游材料、机加、元器件配套企业,凸显出近年来航空航天产业高景气发展背景下,一批中上游企业业绩体量得到快速提升。 三、建议关注: 1、军机等航空装备产业链:战斗机、运输机、直升机、无人机、发动机产业链相关标的,航发动力、航发控制(发动机),航天彩虹、航天电子(无人机),光威复材、中简科技(碳纤维复合材料),抚顺特钢、钢研高纳(高温合金),西部超导、宝钛股份(钛合金),爱乐达(航空制造)等。 2、航天装备(弹、星、链等)产业链:航天电器(连接器),天奥电子(时频器件)、海格通信、华测导航、振芯科技(北斗),理工导航、北方导航(导航控制和弹药信息化),雷电微力(弹载雷达制导微系统),盟升电子(卫星导航通信),航天宏图、中科星图(卫星遥感)、中国卫星(卫星制造及应用)、中国卫通(高轨卫星互联网)。 3、其他航空航天电子元器件领域:紫光国微、复旦微电(芯片),富吉瑞(红外),振华科技、火炬电子、鸿远电子、宏达电子(高端电容),智明达(嵌入式计算机)。 四、风险提示 ①疫情发展仍不确定,导致国内宏观经济承压; ②部分地区疫情反复,影响部分航空航天装备研发定型进度,进而影响全产业链市场增速; ③部分航空航天中上游企业产品交付确认收入可能受疫情影响出现延误; ④军品研发投入大、周期长、风险高,型号进展可能不及预期; ⑤随着军品定价机制的改革,以及订单放量,部分军品降价后相关企业业绩受损; ⑥行业高度景气,但如若短时间内涨幅过大,可能在某段时间会出现业绩和估值不匹配。

资源

性价比车型销量表现好于高端车型

2022年11月03日发布 二线新势力销量同比高增长:据各公司官网,部分新能源车企公告了其10月份的销量数据,总结来看,主要结论如下:1)二线新能源车企销量维持了同比高增长的态势;2)造车新势力龙头表现分化,新车型开启交付或驱动销量环比回升;3)以性价比为主要特征的新能源A级车销量表现好于高端车型。 蔚来:10月交付量同比+174.3%。据公司官网,10月蔚来交付新车达10059台,同比+174.3%,环比-8%。1-10月累计交付量9.2万辆,同比+32.0%。10月销量同比大幅提升。蔚来ET7已于10月在欧洲五国开启交付。 理想:10月交付量同比+31.4%。据公司官网,10月理想汽车交付新车10052辆,同比+31.4%,环比-13%,10月销量同比改善。1-10月累计交付量达9.7万辆,同比+54.1%。理想L8将在本月正式交付,L9定单数量依旧强劲。 小鹏:10月交付量同比-50%。据公司官网,10月小鹏汽车交付量达5101台,同比-50%,环比-40%。其中,小鹏P7交付2104台,小鹏P5交付1665台,小鹏G3系列交付709台。2022年1-10月累计交付量达10.4万辆,同比+56%。11月起G9的产量将稳定爬坡,并推动整体交付量持续提高。 其他品牌:二线品牌销量同比高增长。据各公司官网,吉利极氪00110月交付量达10119辆,环比+22%,1-10月累计交付量达5.6万辆,连续三个月创单月交付新高;埃安10月销量达3.0万辆,同比+149%,1-10月累计销量达21.2万辆,同比+134%。二线新势力方面,零跑汽车10月交付量达7026辆,同比+92%,1-10月累计交付9.5万辆。哪吒汽车10月交付量达1.8万辆,同比+122%,2022年1-10月累计交付量达12.9万辆,同比+161%。 投资建议:在行业变革新阶段,我们看好全球新能源汽车龙头比亚迪,智能化和电动化快速转型的长安汽车、长城汽车和吉利汽车。 风险提示:新产品销售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风险;宏观经济下行风险。

资源

出口企业业绩亮眼,关注下游库存拐点

2022年11月03日发布 行情回顾:A股和美股纺服板块表现与大盘基本持平。10月A股和美股纺服板块与大盘持平,台股纺织板块好于大盘,港股纺服板块弱于大盘。 零售与出口:9月零售下降0.5%,10月纺织业小幅回暖,棉价运价下跌,人民币贬值。1)9月服装零售同比下降0.5%;9月天猫旗舰店,安踏/FILA/李宁/特步分别+17%/+13%/+21%/+44%。2)越南纺织出口10月增长22%,比2019年增长2%,相对9月明显好转。9月国内纺织品/服装出口增速下降至-3%/-4%。9月旺季以来,国内纺织开机率和纱布产量得到一定程度恢复,盛泽织机开机率8月/9月上旬/10月分别同比-17/-8/+5pct,9月纱布产量增速降幅收窄至低单位数。3)棉价方面,6月以来国内外棉价快速下跌,10月内棉均价与9月持平,外棉均价比9月下跌13%。10月平均运价环比上月继续下降19%。10月汇率平均7.13,相比9月的6.96进一步贬值。 三季报总结:三季度海外需求较好、汇率贬值和成本下降普遍利好制造出口企业,运动品牌、比音勒芬和报喜鸟在疫情下保持良好韧性,前三季度,华利集团、比音勒芬、百隆东方、鲁泰A、盛泰集团、伟星股份净利润实现20%以上增长。四季度净利润预期实现30%以上增长的公司有稳健医疗(110%)、比音勒芬(30%)、报喜鸟(53%)、鲁泰A(108%)、盛泰集团(120%)。 纺服板块公司公告与行业新闻:双十一重点品牌保持靠前排名;阿迪终止yeezy业务;LVMH、kering、爱马仕、优衣库均有亮眼销售表现和较好预期。 风险提示:疫情反复多次冲击、国际政治风险、汇率与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 投资建议:消费端看好震荡复苏下成长赛道,制造端布局短期业绩弹性,关注下游库存拐点。消费端,6-8月消费势头良好,9-10月小幅承压,本土运动品牌保持较好趋势,看好后续维持震荡复苏下运动赛道保持成长的优势。纺织制造端,10月相比9月小幅回暖,同时成本下行、人民币汇率贬值持续利好,后续还需继续跟踪下游品牌库存拐点,看好短期需求景气、成本回落企业和中长期成长性突出优质龙头。港股重点推荐李宁、安踏体育、申洲国际、特步国际、波司登、滔搏,A股重点推荐华利集团、鲁泰A、盛泰集团、稳健医疗、比音勒芬、报喜鸟、台华新材、伟星股份。

资源

汽车行业混动赛道周动态(2022年11月第1期)

2022年11月03日发布 1、Q3营收1170.81亿元 比亚迪1-9月净利超前三年总和(2022.10.28) 10月28日晚间,比亚迪(002594)发布2022年第三季度报告。报告显示,比亚迪当期营业收入1170.81亿元,同比增长115.5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7.16亿元,同比增长350.26%。比亚迪此前在业绩预告中表示,公司新能源汽车销量保持强劲增长,持续创下历史新高,市场占有率遥遥领先并持续强化,同比和环比均实现大幅增长,推动盈利大幅改善,有效缓解了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带来的盈利压力。 在旺盛的市场需求下,聚焦新能源汽车的比亚迪持续发力。自宣布停止燃油汽车的整车生产,专注于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业务以来,比亚迪便迎来销量腾飞,月销连续突破“10万+”。官方数据显示,今年1-9月,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超118万辆,同比增长249.56%。其中,DM插混车型累计销售约59.3万辆,同比增长307.21%。 2、长安汽车:1月至9月电池成本涨幅近60% 公司电池成本增加(2022.10.31) 10月31日,长安汽车总会计师张德勇在第三季度财报业绩沟通会上表示,受电池涨价影响,公司新能源板块的成本压力较大,其中1月至9月电池从0.68元/千瓦涨至1.0-1.2元/千瓦,涨幅近60%。2022年前三季度,仅电池价格上涨就导致长安汽车成本增加6.5亿元-7亿元。 长安汽车发布的今年三季度业绩显示,公司实现营收287.78亿元,同比增长28.39%;三季度实现净利润10.42亿元,同比减少17.47%。今年1-3季度,公司实现营收853.52亿元,同比增长7.77%;实现净利润69亿元,仍同比增长130.59%,扣非后净利润同比增长120.69%。 3、比亚迪济南设半导体技术新公司 注册资本5000万元(2022.10.31)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济南比亚迪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5000万元,经营范围包含集成电路芯片设计及服务;集成电路芯片及产品销售;半导体照明器件销售;半导体分立器件销售等。该公司由比亚迪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100%控股。 4、理想汽车10月交付新车10,052辆,同比增长31.4%(2022.11.1)11月1日,理想汽车公布10月交付数据。该月理想汽车共交付新车10,052辆,同比增长31.4%。截止今年10月31日,理想汽车累计交付量达到221,067辆。今年8月30日,理想汽车家庭智能旗舰六座SUV理想L9开启交付,9月理想L9单月交付量达到10,123辆,成为首个单月交付量过万且售价在40万以上的中国品牌车型。

资源

减少补贴启动条件,推动民航保安全保畅通

2022年11月03日发布 事件:财政部、民航局发布《关于调整国内客运航班运行财政补贴政策及做好清算工作的通知》。此通知承接财政部、民航局于上半年发布的《关于阶段性实施国内客运航班运行财政补贴的通知》,前通知规定国内航空公司执飞符合条件的国内客运航班,纳入资金支持范围,设定最高补贴标准上限为每小时2.4万元,政策实施期限为2022年5月21日至2022年7月20日,补贴资金由中央和地方财政共同承担。相对于前通知,此通知规定:不再将航班量低于或等于4500班作为启动补贴的条件,补贴清算对象和范围相应调整,补贴标准、期限不变。 补贴政策调整背景:中国民航触底仍未反弹。2022年,国内疫情反复导致需求不振,叠加油汇等不利因素,行业亏损进一步增加。民航总局统计:2020-2021年,全行业分别亏损974亿元、842亿元;2022年上半年,全民航业整体亏损达1,089亿元。2022年第三季度,A股上市航司、机场合计归母净亏损分别为342亿元、9.4亿元(调整后),虽然亏损环比有所收窄,但同比均大幅增加。 补贴政策调整为航司带来额外资金支持。根据前通知规定,航司申请补贴的前提条件包括:日均国内客运航班量低于或等于4500班、每航段平均客座率不超过75%、航班实际收入无法覆盖变动成本。政策实施过程中,航司为满足补贴标准,选择收缩供给,间接导致机票价格提升。在对国内客运航班运行实施现金补贴10天后,5月30日民航局发布通知,政策将在6月4日-10日暂停执行一周。之后随着航班量恢复至日均4500班以上,补贴政策已失去执行前提。此次调整,不再将航班量低于或等于4500班作为启动补贴的条件,并明确航司可以对6月4日至7月20日期间运行的客运航班补充申报补贴。 实际补贴金额较理论上限或有一定差距。根据我们之前测算,假设实施期内国内客运航班刚好达到补贴要求上限(日均4500班),且补贴标准均为上限,另外假设满足补贴要求的所有航班每天的平均飞行小时为2.23小时(21年均值),整个补贴期内国内航司能够得到的补贴上限约147亿元。按调整后规则测算,假设6月4日至7月20日国内客班量为40万班,其他条件不变,该期限内国内航司能够得到的补贴上限约214亿元。但考虑到实际补贴计算标准要求每航段平均客座率不超过75%且只补贴实际收入扣减变动成本后的亏损额,在今年6-7月实际票价较高的情况,航司所能申报的补贴金额较理论上限或有一定差距。 未来或有其他扶持政策出台。通知同时规定,未来将形成国内客运航班运行财政补贴绩效评价报告,并报民航局、财政部。这也意味着在行业极度困难的情况下,监管部门会根据政策执行情况,调整或新增扶持政策,帮助民航业度过难关。 投资建议:国内客运航班补贴政策调整,有助于航空机场公司短期减亏增收,考虑目前行业实际情况,未来或有其他扶持政策出台;长期来看,随着新冠疫苗/治疗技术的不断推进,航空客运需求必将逐步恢复,航司机场价值重估是确定性事件。我们维持行业“增持”评级,推荐中国国航、春秋航空、白云机场,建议关注中国东航、南方航空、吉祥航空、上海机场、深圳机场和华夏航空。 风险提示:新冠疫情持续时间超出市场预期;宏观经济大幅下滑导致行业需求下降;中美贸易摩擦持续发酵,人民币汇率出现巨幅波动;原油价格大幅上涨。

资源

燃料电池汽车密集投放,氢能行业蓄势待发

2022年11月03日发布 核心观点 随着氢能五大示范城市群的推广效应逐步显现,我国燃料电池汽车投放进入密集期,2022年Q3共计1346辆燃料电池汽车交付使用,其中五大示范城市群共投放超1000辆。同时,今年我国氢能领域已完成35起投融资,总金额超过63亿元,资本加速进入。未来随着更多氢能投资项目落地,产业协同效应将逐步凸显,将推动上下游产业链中的研发、制造等环节的进程,拓展更多下游应用场景,建议关注氢能产业布局完善、具备核心竞争力的投资机会。 上月市场表现 2022年10月10日至2022年10月31日,氢能源指数上涨1.14%,上证指数下跌4.33%,沪深300下跌7.78%。10月份涨幅居前三位收益率为正的行业为SW计算机、SW国防军工、SW医药生物。涨幅居后三位的行业依次为SW食品饮料、SW煤炭和SW房地产。截止10月31日,氢能源板块整体PETTM为15.76,历史分位值为22.06%,处在历史较低水平。 2022年10月10日至2022年10月31日,氢能源板块月涨幅前五的个股为皖仪科技、陕鼓动力、汉缆股份、ST龙净和南网科技,涨幅分别为48.76%、38.95%、27.58%、25.40%和25.23%。跌幅前五的个股为华特气体、富瑞特装、金博股份、九丰能源和卫星化学,跌幅分别为-21.84%、-18.26%、-17.33%、-17.24%和-16.83%。 重点公司动态 德龙汇能(000593.SZ)10月10日,德龙汇能集团与西南化工研究设计院于德龙汇能总部所在地成都市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重点围绕氢能产业链综合开发应用开展深度合作,助力实现“双碳”目标。德龙汇能总裁吕涛、西南院副院长王键等相关领导出席并见证签约。(iFinD) 明阳智能(601615.SH):10月13日,全球最大单体碱性水电解制氢装备在广东成功下线。全新下线的碱性水电解制氢装备单体产氢量为1500-2500Nm3/h,单体产氢能力全球最大,由明阳智能自主独立设计并生产制造,具备10%-110%宽频调谐制氢能力,在消纳可再生能源波动性方面实现了技术突破;该装备可实现一键式操作,无人值守。与同等级设备相比,电解槽长度缩小50%,产氢能损更低;在大规模制氢项目的应用中,单位产能设备投资可以减少30%,为平价绿氢的实现奠定了坚实的装备技术基础。(北极星氢能网) 雄韬股份(002733.SZ):深圳市雄韬电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深圳市氢瑞燃料电池科技有限公司与深圳深科鹏沃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氢燃料电池电堆销售合同》,合同金额为人民币7,960,032元。(公司公告) 厦门钨业(600549.SH):10月18日厦门钨业发布公告称,厦门钨业股份有限公司控股子公司厦门厦钨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拟投资1亿元设立全资子公司厦门厦钨氢能科技有限公司;公司拟向氢能公司以人民币约1.65亿元协议转让公司所持有的贮氢合金材料相关业务资产。(公司公告) 东宏股份(603856.SH):10月20日,东宏股份披露定增方案,公司拟募资5.85亿元,投资于年产7.4万吨高性能复合管道扩能项目、新型柔性管道研发(氢能输送)及产业化项目等。同日公司发布公告,与浙江大学、东海实验室签订共建协议,积极开拓高性能非金属管道的应用市场,特别是输氢管道在可再生能源制氢、氢储能、氢化工、氢交通、氢冶金以及氢进万家等领域或场景的应用。(公司公告) 河钢股份(000709.SZ):河钢(佳华)制氢项目正式通过政府审批,项目建设规模3万Nm3/h,共分三期实施,一期规模1万Nm3/h,现已进入施工建设阶段。该项目是河钢工业技术落实河钢打造京津冀地区氢能产业聚集区高地部署的具体举措,年产氢气2.1万吨,项目建成后将辐射200公里范围内氢气市场。河钢工业技术不断加快在京津冀地区的制氢网络布局,计划到2025年建设不少于10座制氢工厂。(iFinD) 风险提示 供应链瓶颈导致需求量不及预期、氢能市场推广不及预期等。

  • 1
  • 57
  • 58
  • 59
  • 12997
前往

理工酷 - 工程师的技术圈子

每天 个免积分下载资料

已注册用户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