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报告

研究报告 · 圈子

7254 位酷友已加入

本圈子收集技术类研究报告、白皮书等资料,学术类、产业类的都可以,上传时请尽量注明研报的概述信息~加入圈子可以上传、下载资料,也可以使用提问来寻求资料或分享你认为有价值的站外链接~

关注推荐最新

热门标签

资源

人形机器人迎产业化机遇,建议关注核心零部件环节

2022年07月20日发布 特斯拉拉开人形机器人产业化序幕,千亿级市场未来可期 2021年8月,特斯拉CEO马斯克于“人工智能日”首次公开展示人形机器人TeslaBot。2022年6月,马斯克再次于推特称,将于2022年9月30日公布人形机器人原型机。考虑到特斯拉强大的产业化能力与市场影响力,我们认为其有望拉开人形机器人产业化序幕。而深层次来看,我们认为短期内实现产业化仍有许多困难需要克服,例如缺乏拥有刚需的应用场景;售价高昂,性价比较低;实际应用场景中技术仍不够完善等等。 尽管存在诸多问题,我们仍十分看好并期待特斯拉人形机器人的发布,若其能够明确市场需求,并且在成本控制和技术水平之间形成有效平衡,就有望实现商业化的落地和规模化的量产。且根据Marketsandmarkets的预测,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仅考虑单机)将从2022年15亿美元提升至2027年的173亿美元(人民币兑美元6:1计算得1038亿元),千亿市场未来可期。 产业链视角:核心零部件重要性凸显 人形机器人产业链主要包括上游核心软硬件(硬件包括伺服电机、减速器、控制器、传感器等;软件包括机器视觉、人机交互、机器学习、系统控制等);中游本体制造商和下游应用(包括迎宾接待、高校科研等)。其中核心零部件重要性十分突出,一方面高性能的零部件是实现机器人感知与运动的基础;另一方面核心零部件成本占比较高。以传统工业机器人为例,核心零部件占据了工业机器人整机70%以上的成本。 ①减速器:主要包括谐波减速器和RV减速器,目前仍主要被日本企业所垄断,近年来在绿的谐波和双环传动等国产龙头的带领下国产化率逐步提升。考虑到人形机器人将为减速器市场需求带来较大增量,根据测算2025年全球谐波减速器市场空间有望达147.5亿元,2022-2025年CAGR=59.5%。 ②控制器:主要控制机器人在工作空间中的运动位置、姿态和轨迹,近年来机器人控制器市场需求稳步增长。竞争格局方面由于机器人控制器多为本体厂商自制,竞争格局与本体类似,国外企业占据主导地位,国内外差距主要体现在软件算法,近年汇川、埃斯顿等国产机器人龙头正逐步追赶。 ③伺服系统:主要包括驱动器和伺服电机。相较于通用伺服、机器人用伺服对响应速度,负载能力,体积质量等要求更高,因此国内外差距也更大。近年来汇川、埃斯顿等国产品牌迅速发展,在中低端伺服领域已实现大规模量产,并不断投入研发向高端伺服系统迈进。 主要公司介绍: (1)绿的谐波(688017.SH):国产谐波减速器龙头,受益于国产替代&产能扩张,业绩高速增长,2017-2021年收入和归母净利润CAGR分别为26.0%和40.5%。短期来看,根据测算全球谐波减速器市场到2025年仍存在供需缺口,产能扩张下绿的市场份额有望快速提升。此外绿的也正在拓展非机器人应用,包括机床、半导体等新领域,而正在加速推进的人形机器人产业也有望在长期为谐波减速机行业带来较大的市场增量。(2)埃斯顿(002747.SZ):国产工业机器人领军企业,布局工业自动化全产业链,业绩持续稳定增长,2016-2021年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速达34.8%和12.2%。相较于传统机器人,人形机器人关节更多,运动形式更复杂,对伺服、控制器及机器视觉等诸多技术融合度要求更高,埃斯顿坐拥自主研发的伺服系统、TRIO高端控制技术和Eculid先进的机器视觉技术,三位一体下将充分受益于人形机器人发展机遇。(3)双环传动(002472.SZ):专注汽车齿轮箱生产,2013年布局RV减速器率先打破国外垄断自主生产。目前公司RV减速器性能达国内领先水平,未来随着产能进一步释放,国产替代加速,有望开启第二成长曲线。 投资建议:重点推荐绿的谐波、埃斯顿、汇川技术(东吴电新组覆盖);建议关注双环传动。 风险提示:人形机器人产业化不及预期,核心零部件国产化不及预期,人形机器人或存在舆论阻力。

资源

关注产业链库存修正与下游需求恢复速度

2022年07月20日发布 市场行情回顾:2022年6月1日至2022年7月14日,申万半导体指数涨跌幅为1.56%,半导体指数在6月份整体表现弱于大盘指数,弱于电子板块整体与创业板。各细分子板块方面,受益于产能扩张与国产化率提升的半导体设备涨幅靠前,集成电路制造涨幅靠后。申万半导体板块整体法估值PE(TTM,剔除负值)为43.45倍,估值处于历史后9.20%分位;中值法估值PE(TTM,剔除负值)为52.73倍,估值处于历史后16.60%分位。 需求端:下游需求转入去库存阶段,影响开始向产业链扩散。从产业链公司月度营收以及第三方数据跟踪来看,消费电子需求疲软,而消费政策刺激存在时滞与倾向性,去库存成为行业关注焦点。服务器产业链上半年表现较好,但宏观与产业形式严峻导致市场对下半年看法偏负面。BMC服务商信骅6月营收5.05亿新台币,同比+53.67%,环比+8.54%;光模块企业中际旭创与新易盛2022Q2环比增长,侧面验证上半年云计算厂商的资本开支投入。但宏观经济层面上的通胀和产业上IntelSapphireRapids服务器的延迟让市场担心下半年云计算厂商的资本开支情况,资本市场反映平淡。 产能端:5月为2022年由上半年向下半年切换的月份,消费电子的需求不振带来了年度手机出货量预测的不断下修,而产业同时需要承担代工企业的涨价压力,包括半导体材料如SUMCO等宣布硅片长约价格上涨30%。从成本结构上,晶圆代工企业制造费用占比超过80%,硅片成本占比约为4%,因此Fab厂稼动率重要性高于原材料成本,该部分对上游IC设计公司影响较小。 投资建议:按照投资周期框架,销售额同比增速下滑/库存周转天数高位符合行业由景气末期向下行初期变化的特征,同时具有一定指引意义的存储器价格提前一个季度,自3月高点持续回落,这也意味着预期的下修和库存调整等噪声会陆续出现并被放大。在渠道“追涨”和“杀跌”带来的“牛短熊长”特性下,短期我们关注核心企业库存修正的幅度,中期我们将关注下游需求的恢复速度。我们调整行业评级至“同步大市”。认为在看到半导体周期性的同时,也应关注国内半导体企业体量与巨大需求之间的差距,而上一轮周期中以兆易创新为代表的国内NorFlash的崛起路径将在部分行业中再演绎。展望后市,随着下游需求回归存量市场,行业内企业业绩存在分化的可能性,因此既需要区分行业景气度变化,也需要把握个股2021年业绩增长是由产品/客户拓展带来的销量/ASP增长还是单纯结构性短缺带来的涨价效应。建议关注:1.“国产替代”逻辑逐步兑现,直观表现为营收和在售产品数快速增长的模拟芯片赛道,建议关注圣邦股份、思瑞浦;2.由流量推动的服务器需求依然在2022年保持增长,同时硬件层面上的服务器更新以及时隔六年推出的Windows11等也将带来创新机会,建议关注DDR4向DDR5切换中受益的澜起科技和聚辰股份;3.受益下游行业渗透率提升,需求爬升的车用领域,建议关注闻泰科技和北京君正。 风险提示:贸易摩擦加剧,需求不及预期,国产替代放缓。

资源

智能电动汽车赛道深度一:一体化压铸

2022年07月20日发布 一体化压铸是什么? 压铸技术是一种特种铸造技术,目前压铸铝合金制品在汽车用铝中约占54%~70%。一体化压铸技术是压铸技术的新变革,通过将原本设计中需要组装的多个独立的零件经重新设计,并使用超大型压铸机一次压铸成型,直接获得完整的零部件,实现原有功能。汽车的传统制造工艺,主要包括冲压、焊装、涂装、总装等4个环节。一体化压铸技术是对传统汽车制造工艺的革新,可以让车身轻量化,节省成本,提高效率,缩短供应链,整车的制造时间和运输时间缩短,减少人工和机器人,提升制造规模。 一体化压铸为什么是发展趋势?①减轻重量: 双碳背景下,轻量化是汽车行业发展的大趋势。一体化压铸的应用有助于轻量化的实现,特斯拉 Model Y后地板总成采用一体压铸后重量降低了30%。 ②提高效率: 与现有生产工艺相比,一体化压铸通过简化生产工序提升节拍,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③降低成本: 一体化压铸技术的应用可以降低生产、土地、人工等成本。特斯拉率应用一体化压铸的后地板,制造成本相比原来下降了40%。 一体化压铸的国内市场空间有多大? 目前特斯拉已将一体化压铸技术作为标准工艺进行布局,多家主机厂跟进布局一体化压铸技术。未来除外覆盖件外,其余车身结构件的冲压和焊接环节均可能被压铸工艺替代。一体化压铸零部件的ASP有望持续提升。我们预计从2023年开始一体化压铸的市场空间将迎来快速提升。据我们测算,国内一体化压铸的市场空间到2025年预计将达300亿以上的规模, 2022-2025年的CAGR达238%。 一体化压铸有什么技术壁垒?①材料方面: 一体化压铸技术依赖于免热处理铝合金材料。 ②设备方面: 一体化压铸对压铸机的锁模力有较高要求,压铸机有定制设计与开发的技术壁垒以及相对较高的资本支出。 ③工艺方面: 由于一体化压铸技术正处于起步阶段,需要压铸商在生产工艺上有丰富的经验和技术积累才能保证量产的良品率。 ④模具方面: 一体化压铸的零件,结构复杂、制造费用高、准备周期长,对于压铸模具的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投资建议: 我们认为,一体化压铸技术是对传统汽车制造工艺的革新,相比较现有生产技术能够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以及减轻重量。目前特斯拉已将一体化压铸技术作为标准工艺进行布局,其他各主机厂也纷纷跟进布局一体化压铸技术。我们预计从2023年开始一体化压铸的市场空间将迎来快速提升,国内一体化压铸的市场空间到2025年预计将达300亿以上规模。(1)建议关注布局一体化压铸赛道的压铸商【广东鸿图、文灿股份、拓普集团、旭升股份、泉峰汽车、爱柯迪】等;(2)上游供应商有望随着一体化压铸渗透率提升而受益,建议关注上游材料供应商【立中集团】以及压铸设备供应商【力劲科技】。 风险提示: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不及预期、新技术推广应用不及预期、 测算有一定主观性存在偏差风

资源

国产化率持续提升,Q2业绩开始兑现高速增长

2022年07月20日发布 投资要点 晶圆制造环节景气度较高,半导体设备行业景气度有望延续 2022Q2台积电实现营收181.6亿美元,同比+36.6%,接近指引值上限(182亿美元),同时Q3营收指引为198-206亿美元,将创单季度历史新高,足以验证全球半导体行业较高的景气度。短期来看,新能源等需求持续快速放量,2022年本土半导体行业景气度不必悲观。2022年6月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产量分别达到59.6和59.0万辆,分别同比+133%和+138%;2022年1-6月累计销量、产量分别为259.1和265.3万辆,分别同比+117%和+118%,市场需求加速放量,对半导体需求持续大幅提升。 对于半导体设备,高基数背景下,市场普遍担心下游客户资本开支下降。然而,我们认为,晶圆产能东移背景下,本土晶圆厂开工率依旧较高,2022Q1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产能利用率均超100%,产能吃紧。2022年下游客户资本开支仍有保障,本土半导体设备行业景气度有望延续。 晶圆厂招标追踪:下游招标快速推进,1-6月国产化率约35% 我们以近期规模化公开招标的华虹无锡、积塔半导体、福建晋华、华力集成和华虹宏力为统计标本。1)整体来看,2022年1-6月5家晶圆厂合计完成招标588台,其中6月份68台,主要来自积塔半导体(55台)。2)细分设备来看,2022年1-6月份薄膜沉积设备、刻蚀设备、检测/量测设备、炉管设备招标完成量较大,占比分别为16%、14%、12%和16%。 国产化率方面,2022年1-6月份5家晶圆厂合计完成国产设备招标205台,国产化率约35%。1)细分设备来看,涂胶显影设备、刻蚀设备、CMP设备、炉管设备、去胶机、剥离设备、刷片机等环节国产化率较高,分别为37%、50%、45%、35%、86%、60%和56%。2)细分供应商来看,2022年1-6月北方华创、中微公司、芯源微、拓荆科技、华海清科在上述5家晶圆厂分别完成中标55、21、12、14和8台,表现突出。特别地,6月份积塔半导体完成9台清洗设备招标,全部来自捷佳伟创。 行业进入业绩兑现期,国产替代长期存在&空间广阔 短期来看,本土半导体设备企业已经进入业绩兑现期。中微公司和北方华创率先发布中报业绩预告,均超出市场预期,我们判断Q2半导体设备板块业绩有望延续高速增长。1)中微公司:2022H1营收约19.7亿元,同比约+47%;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4.1-4.5亿元,同比+565%-630%,真实盈利水平大幅提升;2)北方华创:2022H1实现营收50.5-57.7亿元,同比+40%-60%;实现归母净利润7.1-8.1亿元,同比+130%-160%,利润端超市场预期。截至2022Q1末,十家半导体设备企业存货和合同负债合计为208和95亿元,均达到历史最高值,将保障2022全年业绩延续高速增长。 中长期来看,晶圆产能东移&国产替代逻辑长期存在,行业需求景气度有望长期延续。1)晶圆产能东移:集微咨询预计中国大陆未来5年还将新增25座12英寸晶圆厂,总规划月产能将超过160万片,本土对半导体设备需求有望长期维持高位;2)国产替代:2020年中国大陆晶圆设备国产化率仅7.4%,大部分环节不足10%。在半导体行业增速放缓的背景下,设备进口替代逻辑将日益凸显。中长期来看,半导体设备企业的业绩驱动力更多来自市场份额提升,有望表现出高于行业平均的业绩弹性。 投资建议:下游需求旺盛,叠加国产替代驱动,2022年本土半导体设备龙头业绩有望延续高速增长。重点推荐【拓荆科技-U】、【华海清科】、【长川科技】、【芯源微】、【至纯科技】、【北方华创】、【中微公司】、【华峰测控】、【盛美上海】。建议关注【万业企业】、【精测电子】。 风险提示:下游资本开支不及预期、设备国产化不及预期等。

资源

基建投资持续发力,地产环比大幅改善

2022年07月20日发布 事件:2022年7月15日,国家统计局公布2022年1-6月宏观投资数据。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7.14万亿元,同比增长6.1%,相较1-5月份回落0.1个pct;6月份固定资产投资额(不含农户)约为6.55万亿元,环比(季调)增长0.95%。1-6月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不含电力)同比增长7.1%,较1-5月增幅扩大0.4个pct,铁路运输业投资同比下降4.4%,较1-5月份降幅扩大1.4个pct;道路运输业投资同比减少0.2%,降幅缩小0.1个pct。 2022年1-6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6.83万亿元,同比下降5.4%,降幅扩大1.4个pct;其中,住宅投资完成额约5.18万亿元,同比下降4.5%。1-6月份商品房销售面积共计约6.89亿平方米,同比下降22.2%,跌幅较1-5月份缩小1.4个pct。房屋新开工面积累计6.64亿平方米,同比下降34.4%,降幅较1-5月份扩大3.8个百分点。房屋施工面积累计84.88亿平方米,同比下滑2.8%,降幅较1-5月份扩大1.8个百分点。房屋竣工面积共计完成约2.86亿平方米,同比下降21.5%,降幅较1-5月份扩大6.2个百分点。1-6月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共计完成0.36亿平方米,同比下降48.3%,较1-5月份降幅扩大2.6个pct。 2022年1-6月,全国累计水泥产量9.77亿吨,同比下降15.0%,较1-5月份降幅缩小0.3个百分点,其中6月全国单月水泥产量1.96亿吨,同比下降12.9%。1-6月份平板玻璃产量5.15亿重箱,同比增加0.4%,较1-5月份增幅下降0.1个百分点,6月份平板玻璃产量8730万重箱,同比下降0.1%。 6月地产数据环比改善明显,22H2政策效应有望持续传导。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6月份地产开发投资、住房施工/新开工/竣工、土地购置面积同比跌幅进一步扩大,然而商品房销售面积和商品房平均售价同比跌幅收窄。单月数据方面,6月商品房销售、地产开发投资、施工/新开工/竣工面积和土地购置面积环比均在5月增长上实现进一步扩大,各项分别环比+65.8%/+24.7%/+34%/+24%/+58%/+99%,较5月环比增幅分别+40/+10.7/+29/+4/+51/+53pct,6月单月商品房销售、地产竣工、施工面积和土地购置面积改善较为明显,30个大中城市数据显示6月份成交面积约1850万平方米,环比增长约73.9%。据世联评估不完全统计下,6月各地发布调控政策仍超130次,适逢毕业季,多个热门一二线城市放松落户限制,包括上海、杭州、温州和武汉等地,青岛和蚌埠表示可以通过购房实现落户;在实际购房成本上,据贝壳研究院监测,已有约58个城市首套房贷利率降至4.25%下限。在各地地产放松政策以及疫情改善的正面影响传导下,6月份销售数据大幅好转,销售回暖对开发商回款和市场信心有较大积极影响,土地购置和竣工面积大幅增长则分别受益于6月第二轮核心城市土拍规则放松/预售资金监管优化。7月初,河南、湖南、云南等地的“停工停贷”事件下挫了部分6月销售好转提振的市场信心,7月14、17日银保监会两次表示问题关键为“保交楼”,并将积极推进“保交楼,保民生”工作,我们认为此事件多涉及资金周转/债务偿付出现问题的开发商,并非新的开发商信用风险问题暴露,央行、银保监会涉入对解决“问题房企”的资金问题将产生积极作用,而在个人收入预期企稳、刚性需求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群体购房成本持续下降等因素共同作用下,下半年房地产市场情绪与预期有望恢复,房地产投资有望触底企稳。在中央坚定支持“保交楼”的背景下,我们看好22H2地产链下游消费建材需求好转,尤其是竣工端标的投资机会。 基建投资继续发力,新增专项债基本发行完毕。6月基建投资继续保持正增长,起到重要经济拉动作用。截至6月末,各地发行新增专项债券3.41万亿元,2022年用于项目建设的新增专项债券额度基本发行完毕,按照财政部年初“积极财政政策靠前发力要求”较往年大幅提前,专项债发行加速对各地形成基建实物工作量有较大助推作用。1-6月,各地已发行的新增专项债券共支持超过2.38万个项目,其中在建项目约1.08万个,新建项目约1.3万个,优先支持重大项目建设,其中保障性安居工程依然是今年各地基建重点项目之一。1-6月,各地共安排超过2400亿元专项债券资金用作重大项目资本金,有效发挥政府投资“四两拨千斤”的撬动作用,此外,1-6月专项债券项目市场化配套融资超过5300亿元,对带动扩大有效投资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投资资金逐步到位,22H2基建有望增速提高,持续拉动经济增长。 水泥:华东熟料价格率先提价,7月中下旬水泥价格有望触底企稳。6月份全国水泥产量1.96亿吨,同比下降12.9%,环比下降3.6%,需求依旧延续弱势。据数字水泥网,7月中旬,长三角沿江熟料价格上调20元/吨,出厂价恢复到360-370元/吨,价格有望触底反弹。我们认为,随着疫情影响边际减弱,复工复产加速,基建稳增长逐步发力,叠加各地开启的错峰生产,供需平衡或逐步改善,7月份中下旬水泥价格有望迎来触底;根据前期的计划,2022年新增专项债券须于6月底前基本发完,水利、铁路、公路等重点项目加速落地,同时地产因城施策,多地进行实质性放松,购房端利率进一步下调,6月份地产销售环比回暖,地产需求也有望触底反弹;地产与基建链仍是稳经济的重要一环,疫情使得需求推迟但不会缺席,后续压制的需求有望集中释放,水泥价格或迎来新一轮上行,低估值、高分红的水泥板块依旧最受益。建议关注龙头海螺水泥、华新水泥及弹性标的上峰水泥。 玻璃:价格低至成本线,行业冷修线逐步增多。根据我们测算,6月份玻璃表观需求增速为-4.3%,环比跌幅明显收窄。由于前期价格持续下行,部分区域价格已跌至企业成本线以下,进入7月份,行业冷修生产线逐步增多。我们认为,当前纯碱、燃料等价格高企,进一步抬升企业生产成本,同时随着冷修产线的增多,供给收缩对价格有所支撑,因此整体价格继续下行空间有限。而政策端各地政府关于地产政策的持续放松,地产因城施策的效果或随着疫情好转逐步显现,6月份以来地产销售数据快速回暖,疫情好转后玻璃仍有望迎来新一轮量价齐升;从宏观层面来看,地产竣工需求韧性依旧,18-21年地产销售面积超过17亿平,随着交房周期到来以及保交房的背景下,新开工加速向竣工传导支撑需求;同时龙头企业产业链延伸渐露端倪,成长性业务占比逐步提升,逐步平滑周期波动(建议关注旗滨集团、信义玻璃、亚玛顿)。 投资建议:短期受地产“停贷”风波的影响,市场对地产需求下滑的担忧加剧,叠加近期部分消费建材企业中报业绩预告明显承压,短期板块有所调整。我们认为,随着此轮调整或提供新的配置良机,一方面随着停贷风波的解决,地产至暗时刻或将过去,6月销售环比快速回暖,下半年地产有望逐步回暖;另一方面近期大宗原材料回落,下半年有望迎来毛利率改善,地产链望迎来修复窗口期,而消费建材龙头抗风险能力更强,有望走出α特征,加速提升市场份额,建议关注防水龙头东方雨虹、科顺股份,消防龙头青鸟消防,石膏板龙头北新建材等;其次,受益风电回暖及锂电隔膜盈利改善,关注低估值的风电叶片龙头中材科技,以及收购原片资产解决痛点,签订1.6mm超薄光伏玻璃大订单引领差异化竞争,未来产能扩张支撑盈利弹性的亚玛顿。 风险提示:固定资产投资低于预期;地产政策传导力度低于预期;环保督查边际放松,供给收缩力度低于预期;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带来成本压力。

资源

利空出尽,曙光乍现

2022年07月20日发布 2022 上半年原材料与预期支撑钢价: 2022 上半年钢铁市场交易主要可分为三个阶段。阶段一( 1-2 月): 稳增长预期使得淡季市场对于需求保持乐观情绪,同时俄乌战争增加了供应的不确定性,钢价在需求向好和供应收缩的预期推动下表现坚挺。 阶段二( 3-5月): 疫情悄然而至却来势凶猛,原本市场期望看到的旺季需求验证被扰乱,但前期市场预期疫情在短时间内就将得到控制, 需求也将随之转强,钢材产量也延续攀升态势,原材料需求旺盛拉高价格。后期随着疫情逐步发酵, 需求长时间处于偏弱状态,吨钢盈利水平的急转直下,原材料价格成为了支撑钢价的根本原因。 阶段三( 6 月至今): 6 月初上海全面解封,但需求却持续偏弱,前期市场所预期的疫情后补偿性爆发并未立刻出现,市场信心不足,钢价在失去成本端有利支撑的情况下,跌价节奏加快,持续亏损下长短流程钢厂不同程度减产。 2022 下半年——供给顺势压减: 今年四月,国家发改委明确提出将继续开展 2022 年全国粗钢产量压减工作。与去年不同的是,去年为逆势压减而今年是顺势压减。因此今年的行政限产虽未提出严格要求,但在需求羸弱的情况下, 1-5 月粗钢产量已同比减少 8.7%。为实现全年压减目标, 6-12 月产量仍需较目前水平减少 3.7%。实际上,即便没有行政限产,钢厂在持续亏损下仍具备主动减产的动机,因此下半年供应减量的可能性较高。 2022 下半年——需求触底反弹: 钢铁需求在 2021 年 6 月开始见顶回落进入负增区间,驱动力主要来自地产的下行, 地产在长期繁荣后累积了较大均值回归压力。根据我们测算, 2014-2020 期间累计透支量 46329 万平方米,若假设 2022 年完成回调,增速回归合理区间,那么 2022 年销售面积同比增速需在-19%水平。 1-5 月累计同比增速为-23.6%,单月最低-39%,因此下半年地产虽仍有下行空间,但增速有望触底回升。 此外,若地产端贡献-19%的需求增速,那么需要基建与工业增长 10-15%才可以将需求总量拉至正增长,这是一个不容易实现的增速。尽管全年需求负增格局较难扭转,但可以看到下半年基建与工业的边际改善。总体上,我们认为目前需求筑底基本完成,下半年将触底反弹。 铁矿供需趋松,价格具备下行空间: 铁矿石供应方面,铁矿石刚性增量主要来自四大矿山。 2022 年四大矿山预计总量为 10.84-11.27 亿吨,取中位数增量预计为 2850 万吨。受疫情以及极端天气影响,一季度四大矿山整体发运及生产情况低于去年同期水平。随着各矿山在建项目陆续在下半年投产,预计下半年铁矿石供应将有所增加。 国内矿山在基石计划助推下,增产的可能性进一步提升。 需求方面, 国内铁矿石需求将因下半年粗钢月均产量收紧而减弱, 海外在美联储加息缩表的背景下,钢铁产量预计同样较难实现增长。全球钢铁需求收缩叠加铁矿石刚性供给小幅增加以及下半年发运节奏加快,预计下半年铁矿石基本面趋于宽松,矿价仍有下行空间。 投资策略——供需基本面好转,吨钢盈利修复: 在严禁新增粗钢产能以及限产的背景下,钢铁供给失去弹性,因此一旦需求端出现改善,价格和盈利将显示出更大的增长空间。上半年疫情催化下需求加速探底,市场信心也随之减弱,但至暗时刻已经接近尾声。下半年行业吨钢盈利水平将从不同层面获得改善。短期吨钢盈利改善的主导因素是需求的负反馈,原因在于目前钢企盈利水平仍多处于亏损期间,但 7-8 月份处于需求淡季,需求启动相对缓慢,因此短期内钢企通过减产将压力向上游传导可行性更强,钢价短期多震荡。中长期,随着经济稳增长的集中发力,需求触底修复,钢厂盈利将进一步回暖。建议关注受益于行业议价能力提升的行业龙头宝钢股份以及一些具备市占率提升逻辑或需求受益于新兴行业的个股,如甬金股份、广大特材、抚顺特钢、久立特材、永兴材料等。 风险提示: 地产在周期下行和政策对冲作用下的不确定性、海外经济波动风险、钢铁供应端限产政策的不确定性、行业测算偏差风险、历史规律失效风险。

资源

6月电力数据点评:用电量增速由负转正,太阳能投资力度远超预期

2022年07月20日发布 事件: 国家能源局和国家统计局发布了能源生产情况以及电力工业统计数据: 1-6 月全社会用电量累计 40977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9%, 6 月全社会用电量 7451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4.7%; 1-6 月发电量 3.96 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0.7%, 6 月发电量 7090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1.5%。 用电量增速由负转正, 看好电力需求持续复苏 6 月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 4.7%,增速由负转正,较上月大幅增加 6 个百分点。 随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企业加快复工复产,加上受高温天气影响,拉动用电量快速恢复。 近期复工复产加速推进叠加高温天气持续, 我们预计第三季度用电量将延续企稳回升的态势。 火电降幅收窄,长协比例提升促进盈利能力改善 6 月火电同比下降 6.0%,降幅比上月收窄 4.9 个百分点。 截至 6 月底,火电累计装机容量 13.05 亿千瓦,同比增长 2.9%。 从303 号文正式执行的两个多月以来,国家及地方不断加大煤炭中长期合同签约履约监管,确保长协稳定供应且价格不超出规定的区间。我们认为二季度火电企业长协覆盖比例将超过一季度,且二季度入炉标煤单价有望较一季度大幅下降。 考虑到煤电电价最高可上浮 20%,且高耗能行业涨幅不受此限制,预计火电盈利能力有望持续改善。 水电增速加快,上半年来水显著偏丰 6 月水电同比增长 29.0%,增速比上月加快 2.3 个百分点;截至 6 月底, 水电累计装机容量 4.00 亿千瓦,同比增长 5.9%。 受气候影响, 2022 年我国多地流域水资源较为丰富,与去年同期相比,大部分大型水库水量有一定幅度上升,整体水量偏丰。 1-6 月水电利用小时数 1691 小时,同比增长 13.0%。 风电 6 月增速较高, 装机平稳高速增长 6 月风电同比增长 16.7%,增速比上月加快 17.4 个百分点;1-6 月风电利用小时数 1154 小时,同比下降 4.8%。 考虑到 21 年底海风抢装导致 22 年海风占比提升,而海风利用小时数明显高于陆风,因此上半年风况明显偏弱。 1-6 月风电新增装机 1294 万千瓦,同比增长 19.4%; 截至 6 月底, 风电累计装机容量 3.42 亿千瓦,同比增长 17.2%,保持平稳高速增长。 太阳能投资力度远超预期, 上半年新增装机同比接近 140% 6 月太阳能同比增长 9.9%,增速比上月加快 1.6 个百分点; 1-6月太阳能利用小时数 690 小时,同比增长 4.5%。 1-6 月太阳能发电投资 631 亿元,同比增长 283.6%。 1-6 月太阳能新增装机 3088 万千瓦,同比大幅增长 137.4%;截至 6 月底,太阳能累计装机容量 3.37 亿千瓦,同比增长 25.8%。国家能源局此前预计今年光伏新增并网装机达到 1.08 亿千瓦左右,同比增长 95.9%,据此推算 2022 年底太阳能累计装机将达到 4.15 亿千瓦,同比增长 35.2%。 建议关注: 电力需求端看, 6 月用电量增速由负转正,随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稳增长措施落地见效,电力需求有望持续复苏;电力供给端看,上半年水资源较好,风资源偏弱,但“双碳”目标指引下新能源装机增长确定性高,因此仍然看好新能源长期发展空间。 此外, 303 号文正式执行两个多月以来,国家及地方不断加大煤炭中长期合同签约履约监管,预计火电企业燃料成本有望下降,火电盈利有望企稳回升。我们建议关注:( 1)新能源运营商:三峡能源( 600905.SH)、龙源电力( 001289.SZ)、太阳能( 000591.SZ)、中闽能源( 600163.SH)、江苏新能( 603693.SH)、金开新能( 600821.SH);( 2)火电+新能源互补发展:华能国际( 600011.SH)、国电电力( 600795.SH)、协鑫能科( 002015.SZ) ;( 3)水电+新能源互补发展:华能水电( 600025.SH)、川投能源( 600674.SH)。 风险提示: 政策支持力度不及预期;经济下行导致用电需求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等。

资源

原材料降价叠加收益率优势,风电行业迎量利齐升

2022年07月20日发布 行业事件: 一季度以来,风电核心原材料价格持续下跌,截至2022年7月15日当周,钢材价格指数环比-4%,一季度至今-19%;受益于钢材价格下跌,风电零部件板块表现强劲, 申万风电零部件指数一季度至今累计涨幅达31.38%。 招投标价格下跌+原材料价高, 21年零部件企业盈利承压 收入端, 2021年全年风机招投标价格下跌26%,主机厂将降价压力部分传导至上游的零部件厂商,导致零部件厂商整体的产品均价下滑;成本端, 21年下半年,钢材、铜、铝锭、生铁等风电产业链的核心原材料价格达到了近年来的高点,导致零部件厂商整体的单吨成本提升。在收入端和成本端的双重压力下, 2021年零部件厂商的毛利率呈现不同程度的下滑。 投资逻辑切换: 原材料价跌+装机释放,零部件厂商迎接盈利拐点 2021年,受益于海风抢装潮、陆风需求透支以及风机招投标价格下行,风电产业链“含海量”更高的环节表现突出,是市场关注的热点。今年海风需求透支,我们预计新增风电装机量将切换至陆风; 一季度至今,生铁、废钢累计跌幅为14%/36%,零部件厂商较整机厂,交付周期更短,原材料价跌的盈利弹性更强。我们认为零部件厂商有望率先受益于原材料价格走低以及下半年装机需求释放的行业红利。 1) 成本维度:压力趋缓,下半年盈利有望改善。塔筒/铸件/主轴等核心风电零部件的直接材料成本在50%-90%之间,本轮原材料价格下跌,有望促使零部件成本压力放缓,结合3-6个月的存货周转周期, 我们预计下半年,零部件环节的盈利能力有望逐季改善。 2) 装机维度: 规模释放助推盈利水平提升。展望下半年,随着疫情缓解以及原材料价格持续下跌,上半年限制风电装机的因素将逐渐解除,再结合近期光伏组件价格高企,风电项目经济性凸显,我们预计下半年风电装机规模将显著提升,全年新增装机量有望突破50GW,带动风电零部件环节盈利水平提升。 中长期逻辑: 钢材价跌与“含海量”并行 今年海风招标强势反弹,截至2022年7月15日当周,海风招标规模达16.6GW,预计全年招标规模有望突破25GW;未来海风增速快于陆风,预计市场关注热点将重回“含海量”,我们认为钢材价格走势依然值得重点关注,根据GWEC披露,钢材占海风项目原材料总用量的90%,较陆风项目提升66pct,是海风项目的核心原材料。 投资建议:建议关注盈利弹性较大的塔筒/铸件/主轴/法兰环节 近期部分零部件厂商发布中报业绩预告,受疫情以及钢材价格高企影响,二季度业绩均出现较大幅度的下滑; 我们认为今年二季度为风电零部件公司的业绩底部, 随着下半年下游主机厂需求回暖与钢价下跌, 盈利能力有望逐季改善, 零部件企业有望率先受益。我们推荐重点关注风电塔筒龙头天顺风能、大金重工; 风电主轴双寡头金雷股份、通裕重工; 风电铸件龙头日月股份;法兰龙头恒润股份。 整机方面, 今年陆风装机量有望显著回升,推荐关注盈利能力突出的风机厂商三一重能。 风险提示: 1)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 2) 风电装机不及预期; 3)风电招标规模不及预期。

资源

组件招标大功率化趋势明显 N型电池市场化带来设备端需求放量

2022年07月20日发布 行业回顾 报告期内(2022/7/1-2022/7/15)机械设备行业下跌 5.75%,跑赢沪深 300指数 0.68pct,二级子行业中通用设备、专用设备、轨交设备、自动化设备、工程机械分别变动 2.01%、-0.01%、-1.34%、-4.01%、-8.77%。重点跟踪的三级子行业中,光伏加工设备、锂电专用设备、工控设备、半导体设备、激光设备分别变动 9.40%、0.32%、-1.20%、-1.49%、-5.50%。 年初至今的行业表现中,机械设备的五个二级子行业全部下跌,专用设备板块跌幅最小,为 11.61%,工程机械板块跌幅最大,为22.01%,重点跟踪的五个三级子行业光伏加工设备上涨 10.95%,其余均为下跌,其中激光设备跌幅最大,下跌 37.09%。 个股方面,报告期内江苏北人、祥鑫科技、同飞股份、大连重工、泰嘉股份涨幅居前,分别上涨 83.8%、79.8%、66.2%、50.1%、46.2%。估值方面,截至 2022年 7月 15日,机械设备行业动态市盈率为27.77倍,处于历史 40.6%的分位水平,较 2022年 7月 1日的 28.33倍下降 0.56,估值位于申万一级行业第 13名的水平。二级子行业中,自动化设备估值水平最高,为 38.53倍。重点跟踪的三级子行业中半导体设备和锂电专用设备估值水平较高,分别为 103.23倍、60.07倍。 本期观点 组件招标大功率化趋势明显,N型电池市场化带来设备端需求放量。2022年 1-5月,国内光伏组件招标量为 78.7GW,远超 2021全年 45GW的招标规模。从招标情况看,在今年 1-5月的组件招标中,500-580W的大功率组件占比为 71.1%,580W以上的超大功率组件仅占招标总量的 7.5%。相同的版型下,大功率组件可以减少系统的初始投资成本,因此大功率组件成为市场主流。 组件功率提升主要依靠电池转换效率的提升。目前 PERC电池转换效率已经接近理论上限,N型电池产业化速率加快。根据我们的统计,截至 2022年 6月 30日,国内 TOPCon电池产能为30.55GW,在建/待建产能为 157.8GW,国内 HJT产能为 8.1GW,在建/待建产能为 142.7GW。我们认为 2022-2024年是国内 N型电池产能建设的高峰期,对电池设备的需求将快速增长。 目前 N型电池的工艺路线尚未形成统一意见,TOPCon和 HJT均有多种工艺路线,行业的竞争格局有望发生变化。我们认为工艺路线之争的核心在于找到提升转换效率和降低设备成本的平衡点,以最大化电池片的性价比。我们推荐技术研发能力强,设备在产业端得到验证的相关设备公司。

资源

“国家云”概念引爆云市场,满足企业上云需求

2022年07月20日发布 7月12日,国务院国资委召开中央企业深化专业化整合工作推进会,其中提到中国电信引入多家中央企业战略投资者打造国家云公司,“天翼云是全球最大的电信运营商云,作为国家云的框架基本成型,在2021年全面升级为分布式云基础设施、操作系统和产品能力。本次合作深化央企合作,引领中国数字化转型步伐,引爆云市场。云赋能千行百业发展,行业上云需求旺盛。云计算产业链主要包括云平台解决方案、云应用解决方案和综合云厂商。我国综合云厂商主要经营主体包括运营商和大型互联网企业。建议持续关注云计算产业链投资机会。 本周观点: 题材面:7月12日,国务院国资委召开中央企业深化专业化整合工作推进会,其中提到中国电信引入多家中央企业战略投资者打造国家云公司。中国企业上云需求增加,上云成本阻碍数字化步伐。本次合作深化央企合作,引领中国数字化转型步伐。我们认为:在中国云企业市场广阔、高速发展背景下,更多地是加快企业数字化转型步伐,发挥央企在数字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引领作用,降本增效,满足企业上云需求。“天翼云是全球最大的电信运营商云,作为国家云的框架基本成型,在2021年全面升级为分布式云基础设施、操作系统和产品能力。云赋能千行百业发展,行业上云需求旺盛。云计算产业链主要包括云平台解决方案、云应用解决方案和综合云厂商。我国综合云厂商主要经营主体包括运营商和大型互联网企业。建议持续关注云计算产业链投资机会。 建议关注:光通信(中天科技、天孚通信)、IDC(科华数据、英维克)、连接器(瑞可达、意华股份)、物联网(移为通信、广和通)、网络设备(亿联网络)、半导体(唯捷创芯)、电子仪器(普源精电)。 行情回顾: 上周(0711-0717)通信板块价值重估开启,二级子行业中,从大板块来看,通信传输设备和终端设备分别上涨0.65%和0.18%,通信运营和通信配套服务略有下跌,分别下跌了0.42%和2.99%。市场回暖迹象明显,建议持续关注通信板块发展。全周(0711-0717)建议关注标的组合表现良好,按照流通市值加权平均值数计算组合周涨幅为4.88%,大幅跑赢通信(申万)(0.02%)、上证指数(-3.81%)、沪深300(-4.07%)和创业板指(-2.03%)。 风险提示: 中美贸易摩擦造成的不确定性因素,5G建设速度未达预期,疫情反复导致国内经济承压,“东数西算”项目推进进度受疫情影响,政策落地不及预期。

资源

电力IT:研究框架

2022年07月20日发布 核心观点 双碳背景下,清洁能源为大趋势,电网投资确定性强。低碳发展为全球转型主要方向,各国目标明确,我国“双碳”目标在国家多项重要会议和文件中被反复强调。“十三五”期间,我国新能源累计新增3.6亿千瓦,年均增长超过7000万千瓦,是“十二五”的2.5倍。在此背景下,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均加大了“十四五”期间电网投资规划:国家电网计划投入3500亿美元(约合2.23万亿元);南方电网计划投入6700亿元,较十三五增加51%。 电力IT是电网投入重点,前景广阔。数字化和智能化将提升能源系统整体效率和安全性,是电网投资的重点。2009-2020年国家电网规划智能化投资占国网投资总额比重不断提升,三个阶段占比分别为6.2%、11.7%和12.5%。智能化数字化也是南方电网6700亿投资的主要方向之一,南网计划2025年全面建成数字电网。南网将推进智能输电、配电、用电领域升级,例如无人巡视、智能配电台区、多站融合变电站(2025年达100座)等,到2025年,35千伏及以上线路实现无人机智能巡检全覆盖。 电力IT各环节均会受益:(1)发电侧:随着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逐步成为主力,风电、光伏电站建设基建软件、设计软件、运营管理软件、功率预测、智能并网等需求有望快速释放;(2)输变配侧:一方面随着电力在社会终端能源消耗中的占比不断提升,以特高压电网为代表的输配电网建设将会增加,相关硬件和软件需求将增加;另一方面,在分布式发电引入后,分布式电源和微电网将成为现有能源供给体系的有力补充,电网的调度压力将会加大,需要更为智慧的电网调度与管理系统;(3)用电侧:一方面,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不断提升,用电服务核心系统、电能采集核心系统、市场及销售分析软件、电力大数据系统等需求均会增大;另一方面,随着“分时电价”政策深入,针对B端和C端用户节能节电需求的智能用电和服务需求将会增加;同时由于分布式发电的产生,微电网间的新型的电力交易需求也将会产生;此外,随着电动车等新兴电力终端的出现,电力的应用场景不断增多,终端电力运营服务需求(充电、运营、收费)预计会增多。 用电侧改革可能成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重心。我们认为下一阶段用电侧改革可能会成为电力系统改革的重心,通过推动用电侧市场化、数字化、场景化需求,倒逼智能电网建设,进而满足发电侧新能源化带来的更高更复杂的要求。 投资建议:重点推荐朗新科技、安科瑞、南网科技、远光软件、东方电子等,推荐关注国能日新、恒华科技、国电南瑞、国网信通、智洋创新、容知日新、煜邦电力、映翰通等。 风险提示:电网投资不及预期;新能源并网不及预期;电价改革推进不及预期;宏观经济下行,投资不及预期。

资源

6月乘用车销量大幅改善,新能源产销继续高增长

2022年07月20日发布 6月沪深300指数上涨9.6%,申万汽车指数上涨14.6%,表现优于沪深300指数。6月汽车销售250.2万辆,同比增长23.8%、环比增长34.4%;其中乘用车销量222.2万辆,疫情缓解及购置税减半政策实施效果明显,同比增长41.2%、环比增长36.9%;商用车销售28.1万辆,同比下降37.4%、环比增长17.4%,卡车、客车同比均有下降。6月新能源汽车销量59.6万辆,同比增长129.2%,延续了高速发展的态势,批发、零售渗透率分别为26.1%和27.4%。7-8月是传统淡季,受高温天气等影响,预计7月汽车销量同比有望增长,但环比或将回调。 主要观点 6月乘用车批零销量同比、环比均快速增长。据乘联会数据,6月狭义乘用车批发销量218.9万辆,同比增长42.3%、环比增长37.6%,零售销量达194.3万辆,同比增长22.6%、环比增长43.5%。乘用车需求依然旺盛,批发和零售走势较好。目前上海等地复产,汽车消费刺激政策持续落地,后续产销量有望持续增长。6月国内豪华品牌乘用车销量31.0万辆,同比增长26.0%,环比增长74.0%,消费升级带来的高端换购需求仍旧旺盛,京沪等地疫情缓解改善明显。主流合资品牌同比增长12.0%,预计和芯片短缺影响相对较大、品牌吸引力下降、新能源发展较慢有关。自主品牌同比增长35.0%,表现优于行业,自主头部企业产业链韧性强、有效化解芯片短缺压力,此外新能源销量表现较好。比亚迪等车企表现相对较好,建议持续关注。 6月商用车产销短期持续承压。据中汽协数据,6月商用车销售28.1万辆,同比下降37.4%。其中卡车销售24.6万辆,同比下降37.8%;受国六排放2021年7月全面实施影响,部分需求提前透支,因此销量短期承压。长期来看,“大吨小标”治理将导致原有轻卡超标车型的单车运力下降,有望带来合规轻卡及中卡的销量提升。客车销售3.4万辆,同比下降34.3%,大客、中客和轻客同比下降46.9%、38.3%和31.9%。随着国内疫情好转及经济复苏,预计后续大中客车销量有望逐步恢复。 6月新能源汽车销量延续高增长。6月新能源汽车销售59.6万辆,同比增长129.2%,延续了高速发展的态势。新能源乘用车销量53.2万辆,同比增长130.8%,批发、零售渗透率高达26.1%和27.4%;其中比亚迪秦/汉/唐/宋/元PLUS、ModelY/3、五菱宏光Mini等车型热销使得比亚迪、特斯拉中国、上汽通用五菱等表现较好,相关车企及产业链有望受益。新能源商用车销量2.8万辆,同比增长88.4%;6米以上新能源客车销售4310辆,同比增长12.8%,其中宇通客车、金旅客车、海格客车销量位居前三。新能源汽车后续有望延续高增长,建议持续关注相关产业链投资机会。 1-5月汽车行业收入及利润均有所下降。据中汽协数据,2022年1-5月汽车工业重点企业集团实现营业收入13807.6亿元,同比下降19.7%;实现利润总额776.6亿元,同比下降34.7%。随着车市逐渐回暖,后续营业收入及利润总额有望恢复增长。 投资建议 整车:乘用车销量回暖但车企分化加剧,推荐长安汽车、长城汽车,关注广汽集团。 零部件:近期汽车销量回暖,原材料价格有所缓和,看好优质企业长期发展,建议布局产品升级、客户拓展以及低估值修复的个股,推荐银轮股份、精锻科技、福耀玻璃、宁波华翔,关注继峰股份、保隆科技、泉峰汽车等。 新能源:新能源汽车销量2022年有望持续爆发,后续高增长确定性强。推荐国内龙头比亚迪,以及受益新技术、特斯拉及大众MEB国产的拓普集团、均胜电子,关注旭升股份、三花智控等。 智能网联:ADAS及智能座舱快速渗透,华为小米等加速产业发展。推荐拓普集团、伯特利、均胜电子,关注华阳集团、经纬恒润、光庭信息、湘油泵等。 风险提示 1)汽车销量不及预期;2)原材料短缺及涨价;3)产品大幅降价。

  • 1
  • 583
  • 584
  • 585
  • 3218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