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

电子 · 圈子

1421 位酷友已加入

电子圈子中包含常用的源代码、电路图、学习教程、产品样本、技术报告等干货资料,加入圈子可以上传、下载资料,也可以使用提问来寻求资料或分享你认为有价值的站外链接~

关注推荐最新

热门标签

资源

数通周期+产业东移:国产光模块行业快速增长

2022年05月19日发布 行业规模:光模块全球市场规模增长,国产份额持续提升 Lightcounting预测,2022-2024年全球光模块市场规模分别为107.65/119.56/132.62亿美元,同比增长16.09%/11.06%/10.92%。根据Lightcounting2021年1月份数据,2010-2021年国产光模块全球市场份额平均每年增长3.1%,2021年突破50%。我们根据Lightcounting相关数据测算,2022-2024年国内光模块行业规模分别为54.27/63.64/74.32亿美元,同比增长分别为22.95%/17.25%/16.78%,高于全球市场规模增速。 市场结构:高端模块驱动数通市场快速增长,电信市场增长趋稳 根据Lightcounting统计和预测数据,2021年以太网、CWDW/DWDM、AOC/DAC三个细分市场规模同比增长21%,2022-2024年全球以太网光模块市场规模分别达到56.32/62.58/68.14亿美元,其中100G及以上合计份额分别达到89%/91%/93%。400G及以上合计份额分别达到34%/40%/48%。而电信运营商主导的5G和有线接入市场增长乏力,Lightcounting预测2022-2024年电信接入光模块市场同比增速分别为1.71%/0.87%/-4.39%。 国内企业:定增扩产强高端产能,并购自研补芯片短板 2020年以来,中际旭创、新易盛、华工科技、博创科技等国内光模块厂商分别进行扩产,合计新增高端光模块年产能超700万片,超过2020年全球以太网光模块出货量的10%。国内光模块企业通过自研或收购的方式,完善上游光芯片设计能力,优化产业布局,提升供应能力和盈利水平。新易盛、光迅科技等企业受益高端光模块业务占比提升和产业布局优势,2020年以来毛利率水平持续提升。 投资建议 2022-2024年,受益于200G和400G光模块需求放量,800G光模块规模部署,全球光模块市场有望持续增长。国内光模块企业经过100G-400G技术积累,800G光模块研发生产初具先发优势,市场份额有望持续增长。我们看好国产光模块行业成长性,短期看头部厂家订单充足,业绩增长兑现;中期看国内高端产能达产,市场份额提升;长期看国内厂商产业布局日趋完善,盈利水平提升。我们推荐的公司包括:中际旭创、新易盛、光迅科技、华工科技、博创科技。 风险提示 系统性风险,数通市场不及预期风险,光电芯片供应链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资源

市场信心呈回升态势,重点地区疫情消退加速

2022年05月18日发布 川财周观点 上周电子行业止跌转涨,表现强于大盘,细分板块全线上涨。涨幅领先的是半导体设备、半导体材料、分立器件等板块,均属于国产替代属性强劲或市场增长预期高企的板块。当前上海等重点地区疫情逐渐呈消退之势,半导体、汽车电子等领域有望加速复苏,市场对产业增长的信心呈现回升态势。本轮疫情对消费电子、汽车电子、半导体、显示面板等重点领域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前期市场表现已反映了整体预期变化,当前上海等地防疫成效逐渐显现,未来相关重点产业有望加速复苏,市场重回积极增长跑道。 市场一周表现 上周申万电子行业上涨 3.80%,上证指数下跌 2.76%,沪深 300 指数上证 2.04%。各子板块中,面板板块上涨 4.18%,其他电子Ⅲ板块上涨 4.21%,印刷电路板板块上涨 5.20%。个股方面,电子行业周涨幅前三的公司为:台基股份(300046.SZ,31.14%)、索菱股份(002766.SZ,36.10%)、华控赛格(000068.SZ, 34.77%);周跌幅前三的公司为:博创科技(300548.SZ, -31.90%)、南大光电(300346.SZ, -16.57%),*ST 长方(300301, -11.93%)。 行业动态 5 月 10 日,《重庆市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应用试点工作方案》发布,目标到 2023 年建成换电站 200 座以上,推广换电模式新能源汽车 1 万辆以上。(腾讯网)据中国台湾经济日报报道,台积电计划在 2023 年 1 月起将其晶圆代工报价上调 6%,本次提价为该公司在一年内的第二次提价。(中国台湾网)近日海关总署发布数据显示, 1-4 月集成电路累计进口量 1860.8 亿个,同比下降 11.4%,进口金额达 9037.6 亿元,同比增长 10%。(搜狐网)5 月 12 日,IDC 最新数据显示,第一季度中国平板电脑市场出货量约 676 万台,同比增长 8.1%;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约 3913 万台,同比下降 2.1%。(国际电子商情)根据 TrendForce 研究数据显示,第一季全球智能手机生产量为 3.1 亿支,季减 12.8%,主要受各品牌持续调节各渠道库存及适逢周期性淡季影响。(TrendForce)中汽协发布数据显示,4 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达到 31.2 万辆和 29.9 万辆,环比下降33.0%和 38.3%,同比增长 43.9%和 44.6%,市场占有率达到 25.3%。(中汽协) 公司公告 中芯国际:公司发布第一季度财报,多项经营指标创历史新高,一季度营收达 18.419 亿美元,同比增长 67%;毛利达 7.503 亿美元,同比增长 200%,毛利率首超 40%。理想汽车:公司发布第一季度财报,实现营收 95.6 亿元,同比增长 167.5%,毛利为 21.6亿元,同比增加 259.9%,理想 ONE 第一季度交付 31716 辆,同比增长 152.1%。沪硅产业:其全资子公司芬兰 Okmetic 将投资扩大 200mm 半导体特色硅片生产规模,预计投资金额约 3.88 亿欧元。 上汽集团:公司公告称 4 月整车销量达 16.66 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 3.78 万辆,同比降低 25%。 澜起科技:公司发布全球首款 CXLTM 内存扩展控制器芯片,可大幅扩展内存容量和宽带,满足高性能计算、人工智能等数据密集型应用的需求。 广汽集团:公司公告称 4 月新能源汽车销量 11365 辆,同比增长 14.94%;1-4 月累积销量 64184 辆,同比增长 103.99%。 风险提示: 疫情蔓延影响超过预期、通胀上行影响超过预期、 产业复苏进度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

资源

功率的进击,看新能源主线下国产厂商崛起之路

2022年05月18日发布 功率器件行业高景气持续,产品快速升级,国产替代酝酿机遇。全球能源变革带动新能源汽车、光伏、风电等下游需求快速提升,功率半导体高景气持续。1Q22英飞凌、意法半导体等海外龙头相继发布涨价函,英飞凌功率器件交货周期最高攀升至65周,达到2020年以来最高水平,更彰显行业高景气。 当前国内功率器件国产化率仍处于较低水平,2021年国内主要上市公司营收占比仅22%。而目前功率器件正在持续产品升级迭代,IGBT、SiC等高端器件国产化率更低,成长增速更快,国产替代机遇凸显。 至2025年国内IGBT市场空间有望达到591亿元,国内厂商快速追赶。IGBT在功率器件的市场空间仅次于MOSFET,且增长最快,国产化率较低,国内外厂商差距正在快速缩小,因此具备极佳的产业前景。据我们测算至2025年国内IGBT市场空间有望达到591亿元,其中新能源车、风/光/储能、工控、家电领域的市场空间分别为231亿元、183亿元、85亿元和66亿元,新能源有望成为IGBT下游应用领域中占比最大,增长最快的行业。同时新能源车、光伏、风电等领域由于对IGBT产品要求较高的功率、稳定性等,毛利率相较工控和家电领域更高,已成为功率器件厂商的“必争之地”。 就进展来看,如时代电气、斯达半导、士兰微、宏微科技等厂商IGBT产品已在新能源车用领域实现量产;头部厂商在光伏、风电领域亦实现批量出货,业绩有望实现快速增长。 重视国内厂商的产品高端化,下游应用领域优化以及晶圆产线升级。行业景气之外,当前国内厂商正在经历几大的重要变化: 1)产品结构高端化:MOS领域,诸如新洁能等厂商的超结和屏蔽栅MOS器件营收占比快速提升;IGBT和SiC方面,当前国内闻泰科技、时代电气、士兰微等厂商均在不断推进产品开发和升级节奏,高端产品性能已能够对标海外龙头。 2)下游市场持续优化:新能源汽车、光伏、风电等需求高增长,且性能要求高、竞争格局相对较好,当下行业缺货更是加速国内功率器件厂商向新能源市场加速突破,而新能源营收占比的提升也将推动厂商的业绩加速增长。 3)晶圆产线向大尺寸升级:相较于6英寸和8英寸,12英寸产线具备更低的成本,更优质的工艺和更好的产品性能,当前国内闻泰科技、士兰微、华润微等厂商纷纷布局12英寸产能,其他Fabless厂商也基于12英寸平台加快产品及工艺开发,晶圆产线升级有望进一步推动厂商成本优化,产品性能改良。 投资建议:当前功率器件行业持续高景气度,行业公司业绩快速增长,产品升级和下游结构优化的过程中,功率器件厂商的成长天花板正在不断打开。估值来看,功率赛道经过调整后已进入攻守兼备的位置,重点关注功率赛道的投资机会。建议关注:士兰微、时代电气、斯达半导、闻泰科技、新洁能、东微半导、扬杰科技等优质国产功率器件厂商。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增速放缓的风险;产能扩张节奏不及预期风险;行业竞争格局恶化的风险。

资源

电子反弹,如何配置

2022年05月18日发布 市场回顾:本周(5.9-5.13)电子板块涨跌幅为5.67%,相对沪深300指数涨跌幅-3.7pct。其中半导体设备、分立器件、LED、半导体材料涨幅领先,分别为9.92%、9.53%、9.25%、7.66%。 智能化/电动化:复工复产有序推进,把握汽车电子投资主线:我们前期发布汽车电子月报,强调复工复产投资机遇,同时亦整理了新车发布计划。其中蔚来ES7预计于5月发布,Q3交付;而小鹏G9和理想L9等预计于6月发布,智能化是上述高端车型的核心看点,激光雷达从数目到规格均有突破,如理想L9新车将搭载速腾聚创的2颗激光雷达。而电动化方面缺芯持续,据财联社报道,安森美内部人士透露,车用IGBT订单已满且不再接单,功率半导体景气度可见一斑。 超跌白马:业绩为王,把握不确定中的确定性:3月以来疫情扰动,深度回调后,诸多白马已至极具性价比的位置,且业绩悲观预期或已充分反应。以手机市场为例,据高频数据跟踪,全球智能机销量Q2望环比持平,后续伴随疫情受控,三季度旺季值得期待。此外特种芯片、工控市场、海外市场受疫情影响不大,需求依旧稳健。 半导体设备:产线持续突破,设备确定性高:设备板块年初至今回调幅度较大,但业绩依旧强势。设备板块Q1营收增速39%,位居电子各细分板块首位。且5月12日,华虹、中芯国际披露1Q22业绩,收入均超历史新高,且展望二季度,中芯/华虹分别给出了收入环比增长1-3%和3%的指引,龙头超预期的业绩彰显设备需求景气。 就CAPEX来看,1Q22中芯国际资本开支8.69亿美元,维持全年50亿美元资本开支指引,华虹资本开支1.24亿美元,其中1.08亿美元用于华虹无锡12寸产线。中芯京城/深圳/临港三个新厂已经启动建设,华虹无锡扩产的同时,二期亦在规划之中。此外国内长存FAB2、积塔、长鑫二期等产线扩充均有序进行中,半导体设备板块需求确定性凸显,产线陆续招标有望引领设备板块行情。 投资建议:复工复产有序推进,随后新车型的陆续发布有望催化汽车电子板块,建议把握电动化+智能化投资主线:IGBT--时代电气、扬杰科技;汽车光学--永新光学、联创电子;前期超跌的电子白马,已至性价比凸显的位置,悲观预期或已充分反应,建议关注超跌龙头韦尔股份、兆易创新、思瑞浦、艾为电子等,而圣邦股份、晶晨股份、中颖电子长线投资价值依旧凸显;此外,华虹、中芯国际高CAPEX持续,且产线扩充均有序进行中,产线陆续招标望引领设备板块行情。建议关注北方华创、拓荆科技、芯源微、万业企业、盛美上海、至纯科技、华海清科(拟上市);零部件龙头--江丰电子、富创精密(拟上市)。 风险提示:外围环境引发需求波动;疫情持续时间超预期的风险等。

资源

上海分阶段推进全面复产 关注企业复工进度

2022年05月18日发布 核心要点: 近两周(5月2日-5月13日)大盘V型反转,电子行业触底反弹 过去两周(05.02-05.13)大盘持续V型反转,上证综指、深证成指、创业板指分别上涨1.22%、1.26%、1.68%,沪深300下跌0.69%。从申万三级行业来看,电子行业全面上涨,半导体材料、品牌消费电子、LED板块涨幅较大,分别为9.26%、8.00%、7.86%。截至5月13日,申万电子行业市盈率(TTM,整体法,剔除负值)为25.65倍,处于历史底部位置,各细分行业估值均处于历史底部位置。 行业高频数据跟踪:电视面板跌至现金成本价,IT面板价格持续下跌 电视面板很多尺寸已经跌至现金成本价,但是由于终端需求不好,面板厂减产幅度有限,供过于求的压力仍然较大,造成5月电视面板价格跌幅扩大。IT面板处于传统淡季,价格持续下跌。 根据IDC的数据,2022年第一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下降了14.1%,为7420万台,主要因为去年同期的销量较高。由于国内疫情影响了消费者的消费情绪,海外部分重点市场前景不明朗以及核心元器件成本持续高企导致众多手机厂商采取更加稳健、保守的运营策略,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将持续冲击国内手机市场的表现。若没有额外正向刺激因素的出现,2022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容量或将跌破3亿台大关。 本周观点:上海分阶段推进全面复产关注企业复产进度 自3月起上海采取分区管控,邻近上海的电子业生产重镇-昆山市也受影响。上海、昆山为全球电子产业重镇,涉及电子产业包括ODM、面板、PCB、连接器等。在人力与物流受管制,交通运输几近停摆的情形下,上海及周边的OEM、ODM厂仅能依赖厂内库存来低度满足产线需求,长短料问题进一步加剧。 长三角地区疫情封控措施严重影响了电子供应链的正常运转,导致相关企业停止生产或降载生产,随着长三角地区逐步复工复产,相关企业将逐步恢复正常运营,电子行业有望触底反弹。上海防疫已取得阶段性成效,全市实现社会面清零,上海自16日起将分阶段推进全面复商复市,和硕上海厂宣布自5月16日起以闭环方式复工,上海已在4月公布两批复工企业白名单,近日还将公布第三批白名单,昆山也已在5月6日全面解封,随着上海疫情的好转和复工复产措施的落地,相关企业的运营将大幅改善。 投资建议 建议关注消费电子、被动元件行业龙头个股,目前悲观预期已充分反应,随着疫情向好,反弹行情有望持续。给予消费电子和被动元件行业“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供应链恢复进度低于预期;长短料严重情况高于预期。

资源

手机销量短期承压,折叠屏新品不断发布

2022年05月18日发布 消费电子需求放缓,折叠屏或引领创新突破手机销量瓶颈:受宅经济效应减弱、疫情反弹对供需两侧的冲击、美联储加息导致的资金回流、国际局势紧张等影响,加之迈入传统淡季,智能手机出货量不断下降。2022Q1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3.14亿台(YoY-9.09%);3月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2146万部(YoY-39.15%);4月中国智能手机产量9614万部(YoY-3.8%)。折叠屏或引领创新突破手机销量瓶颈,4月11日vivo发布首款折叠屏手机XFold,4月28日华为发布第五款折叠屏手机MateXs2,价格下沉至万元以下,有利于折叠屏机型渗透率的提升。DSCC预计Google也将入局折叠屏市场,其折叠屏手机将于22Q3量产。 4月消费电子指数下跌11.5%,26日后迎来触底反弹:22年4月,沪深300指数上涨-4.89%,电子(中信)指数上涨-13.22%,消费电子(中信)指数上涨-11.5%,消费电子组件(中信)指数上涨-10.29%,消费电子设备(中信)指数上涨-20.52%。自年初至今(截至5月13日),沪深300指数上涨-19.27%,电子(中信)指数上涨-33.39%,消费电子(中信)指数上涨-37.25%,消费电子组件(中信)指数上涨-36.58%,消费电子设备(中信)指数上涨-42.58%。4月消费电子(中信)指数成分股中,涨幅为正的共5家,涨幅为负的共84家;自年初至今,涨幅为正的共1家,涨幅为负的共88家。4月陆股通净买入额前三为联创电子(1.46亿元)、欣旺达(1.14亿元)、欧菲光(0.78亿元),净卖出额前三为立讯精密(10.76亿元)、歌尔股份(6.23亿元)、电连技术(2.10亿元)。我们认为随着疫情得到控制,前期被压制的消费得以逐步释放,消费电子景气度有望回升。 估值处于历史低位,过去10年PE百分位为5.10%:截至5月17日,消费电子(申万)指数PE为27.68倍,过去10年PE百分位为5.10%,消费电子板块处于历史低估区间。 投资建议:推荐下游需求确定程度高的歌尔股份、奥海科技、欣旺达,关注光弘科技、舜宇光学科技(港股);推荐上游芯片韦尔股份、恒玄科技、圣邦股份等。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原材料及运输成本上涨风险;疫情反复风险。

资源

汽车电动化、智能化驱动行业成长,关注汽车半导体投资机遇

2022年01月28日发布 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快速提高,推动汽车电子市场规模扩张。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推动下,以电动汽车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是未来汽车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渗透率不断提高。与燃油车相比,新能源汽车中汽车电子成本占比更高,推动汽车电子市场规模快速扩张。中汽协预计到2022年,全球汽车电子市场规模达到21,399亿元,我国汽车电子市场规模将达到9,783亿元。 汽车电动化、智能化带汽车半导体需求,功率半导体、车规MCU和CMOS等领域受益。汽车的智能化、网联化带来的新型器件需求主要在感知层和决策层,包括摄像头、雷达、IMU/GPS、V2X、ECU等,直接拉动各类传感器芯片和计算芯片的增长。根据Omdia统计,2019年全球车规级半导体市场规模约412亿美元,预计2025年将达到804亿美元;2019年中国车规级半导体市场规模约112亿美元,占全球市场比重约27.2%,预计2025年将达到216亿美元,市场规模不断扩张。2022年下半年以来,受疫情影响,车企芯片库存不足叠加下游需求旺盛,全球车企缺“芯”危机凸显,加速车规级半导体的国产化进程,功率半导体(IGBT、SiC器件)、车规级MCU和CMOS图像传感器等细分半导体领域迎来增量机遇。 投资策略: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不断提升,在5G、人工智能引领下,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发展趋势成为必然。汽车“三化”的持续推进,叠加智能驾驶的不断发展,有效拉动汽车芯片的市场需求。相比消费电子和工业芯片,车规级半导体对可靠性、一致性、安全性和稳定性等方面要求较高,具有更高的行业门槛,目前行业话语权被欧、美、日企业主导,国内厂商在技术、规模上与国际领先企业存在一定差距,国产替代空间广阔。投资建议方面,重点关注汽车“三化”给功率半导体、MCU、CMOS传感器带来的投资机遇,建议关注相关受益企业。 风险提示:新能源汽车渗透不及预期,国产替代不及预期等。

资源

苹果手机销量登顶,半导体与汽车电子维持高景气

2022年01月28日发布 半导体:台积电营收超预期,看好半导体结构性机会台积电2021Q4营收超预期,资本开支、毛利率指引继续上调,公司认为2022年产能紧张将贯穿全年,全球半导体行业(除存储器)增速将达到9%,公司资本开支指引将达到400-440亿美元,同比增长33%-47%。我们认为,台积电的强劲业绩及乐观展望反映了半导体景气度仍然保持高位,半导体板块经过前期调整目前估值已经具备较高性价比,台积电资本开支再创新高将拉动对半导体设备、材料需求,我们持续看好半导体国产替代以及汽车芯片等高景气赛道投资机会。 汽车电子:2022年美国消费电子展(CES)回归线下,汽车智能化成最大亮点多家企业发布支撑自动驾驶算力需求高性能芯片。英伟达与高通分别发布基于Orin和SnapdragonRide的自动驾驶平台;Mobileye推出EyeQUltra系统集成芯片,预计2025年实现车规级量产。座舱智能化成重要趋势,高通发布骁龙数字底盘提供智能汽车整体解决方案。我们认为,汽车智能化趋势将加速渗透,去年12月奔驰L3级自动驾驶系统获德国联邦交管局上路许可,正式开启全球L3自动驾驶上路的先河,2025年全球L3渗透率将达到12% 消费电子:苹果手机2021Q4销量登顶,看好苹果产业链考虑到iPhone13系列性价比提升和华为高端机缺位,我们看好苹果手机在高端市场的优势,我们认为2022H1苹果有望推出5GiPhoneSE系列,补充其中低价位5G手机的空白,有望进一步刺激5GiPhone的换机需求,预计2022年iPhone出货量将有望达到2.45亿部。我们持续看好苹果产业链核心标的的业绩表现 投资建议:5G终端及汽车电动化需求旺盛的推动下,电子行业盈利端有望维持快速增长。目前,电子行业估值水平已接近中长期负一标准差水平,仍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维持“推荐”评级。半导体维持高景气,建议关注图像传感器龙头韦尔股份(603501.SH)、车规级半导体领先企业闻泰科技(600745.SH),晶圆代工企业中芯国际(0981.HK)等。消费电子建议关注VR龙头制造商歌尔股份(002241.SZ)以及精密制造龙头立讯精密(002475.SZ)等。LED行业迈入新一轮景气周期,建议关注LED芯片龙头三安光电(600703.SH)、下游显示龙头利亚德(300296.SZ)、以及国内LED固晶机龙头新益昌(688383.SH)等。 风险提示:新产品需求不及预期,国内厂商技术突破不及预期的风险。

资源

手机大厂纷纷入局折叠屏,国产供应链蓄势待发

2022年01月28日发布 核心要点: 事件: 荣耀、 OPPO 发布折叠屏手机, OPPO Find N 预定量超百万台 2022 年 1 月 10 日,荣耀发布首款折叠旗舰荣耀 Magic V,售价 9999 元起;2021 年 12 月 15 日, OPPO 发布旗下首款折叠屏旗舰 OPPO Find N, 售价7699 起。 2022 年 1 月 10 日, OPPO 在官方微博宣布, OPPO Find N 全网预约量破百万。 荣耀的入局、 OPPO 折叠机的热销,说明折叠机在产业和消费者端均受到了更多的关注。 手机厂商纷纷入局折叠屏, 三星公司独领风骚 2019 年 2 月 21 日,三星发布全球首款折叠机 Galaxy Fold, 售价为 1980 美元, 同年 2 月 24 日,华为发布全球第二款折叠机 Mate X, 售价约 2500 美元, 华为与三星相继发布折叠机, 拉开了折叠机市场的序幕。 但是由于折叠机产业链尚不成熟,手机价格较高,导致 2019 年折叠机出货量仅有 50万台。 2020 年主流手机厂商中仍然仅有三星与华为推出折叠机。 至 2021 年,其它手机厂商纷纷跟进发布折叠机, 3 月份,小米发布首款折叠机, 12 月, OPPO 发布首款折叠机, 2022 年 1 月,荣耀发布首款折叠机,三星和华为的折叠机也在稳步迭代, CINNO Research 表示,预计 vivo 将在2022 年初发布其首款折叠机。 目前三星折叠机一家独大, 全球折叠机应用适配都以三星为主, 三星折叠机采用自家面板、 盖板材料、 驱动芯片等核心元器件,拥有技术优势及成本优势,目前折叠机中仅有三星使用了性能更优的 UTG 玻璃。 三星的POLED 产线折旧将在 2022 年结束, 其折叠机成本有望进一步下降。 根据Counterpoint 的数据,三星目前在折叠机行业市占率超过 88%,预计到 2023年市占率约为 75%。 折叠机迎来高成长期, 国产供应链积极布局 经过两年的发展,折叠机在使用体验和技术方面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 2019年的 Galaxy Fold 和 2020 年的 Galaxy Fold 2,屏幕折痕都很明显,而到了 2021年的 Galaxy Z Flip3,正面视角的折痕已经基本消失。 铰链是折叠机最核心的组件之一, 起到连接折叠屏的作用,会显著影响到屏幕的折痕和耐用性,铰链技术在过去两年时间里有了明显的提升,荣耀 Magic V、 华为 P50 Pocket和 OPPO Find N 均采用了水滴铰链技术,相较上一代 U 型铰链技术, 水滴铰链消除折痕的效果要好于 U 型折痕,而且还会减少屏幕磨损,三星 GalaxyZ Fold3/Flip3 则采用了升级后的自研铰链。 折叠机显示屏则实现了多层次的进步,包括折叠次数的提升、功耗的降低以及成本的下降等。 在技术进步的同时,折叠机的价格也在不断下降, Galaxy Z Flip3 售价 1000美元起, P50 Pocket 售价 8988 元起, OPPO Find N 售价 7699 元起, 相比前两代折叠机,价格已经大幅下降。 技术的进步、 售价的降低、 主要手机厂商的集体入局推动折叠机销量快速增长,根据 CINNO Research 的预测,2022 年全球市场折叠机销量有望达 1569 万部,同比增长 107%, 2025 年全球折叠机销量有望达 5740 万部, 2022-2023 年复合增长率 CAGR 达 54%。 目前,国内手机供应链厂商也在积极布局折叠机相关产品,京东方已经向荣耀供应折叠 OLED, 长盈精密主要涉及折叠屏中的铰链集成部分, 并独家供应 OPPO Find N 边框产品,公司折叠机相关产品目标客户主要是三星、OPPO 和 vivo。长信科技已具备 UTG 玻璃的量产能力, 新纶新材已有 CPI膜产品。随着折叠机市场的快速增长,国内供应链厂商相关业务有望迎来高成长。 投资建议 在技术进步、 售价降低、 主流手机厂商纷纷入局的推动下,折叠机市场迎来高成长期。 看好国内折叠屏手机供应链相关厂商,给予折叠屏手机行业“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技术迭代不及预期的风险; 折叠机销量不及预期的风险

资源

机构持仓电子占比第一创新高

2022年01月29日发布 近期各基金公司陆续披露了21年基金年报,我们统计了全市场主动开放式基金重仓持股及沪深股通持股数据。基于电子板块、子行业、个股三个维度对电子板块基金持仓进行分析。 电子持仓占比位居第一创新高,超过食品饮料、电新板块。2019年三季度起,主动开放式基金对电子板块配置比例大幅提升,从2019年二季度5.01%的底部提升至2020年三季度的11.62%。2020年四季度起受市场减配消费电子影响,电子持仓占比有所下滑,不过随着21Q2的半导体景气度高涨以及21Q4机构加仓显示零组、PCB、被动元件和消费电子,2021年四季度电子持仓占比创新高,达14.41%,位列CS一级行业分类第一,超过食品饮料板块、电新板块。 21Q4显示零组、PCB、被动元件、消费电子获机构青睐,半导体设备和材料持仓下降。我们基于CS电子行业分类,将电子细分为半导体、元器件、光学光电、消费电子及其他五大类。其中半导体又有集成电路、分立器件、半导体材料、半导体设备四大子板块。具体来看,显示零组、PCB、被动元件、消费电子设备和组件获机构一定幅度增持,增持金额分别达27.11亿元、66.42亿元、82.51亿元、267.89亿元,在电子板块持仓占比分别环比增长0.71、1.77、2.27、7.45个百分点。同时,受板块情绪影响,21Q4安防、半导体设备、其他电子零组件和面板遭机构减仓较多,分别净减少273.64亿元、90.68亿元、60.59亿元和55.58亿元。 前十大重仓集中度略有下降,半导体为电子“主力军”。我们统计了21Q4机构持仓市值前十大公司,分别为立讯精密、海康威视、紫光国微、韦尔股份、歌尔股份、三安光电、北方华创、圣邦股份、兆易创新、欣旺达,其中6家为半导体板块公司。前十大公司持仓总市值为2204.21亿元,占电子板块总体持仓市值的54.62%,前十大持仓总市值下降86.81亿,且较Q3重仓集中度继续下降。相较于Q3,前十大持仓除排序有所变化外,卓胜微跌出前十,欣旺达冲入前十。同时,我们也统计了21Q4电子板块基金加仓幅度前十大公司(按机构持仓占流通股比例的增加值排序),排名前列的分别为芯原股份-U、纳思达、三利谱、东山精密、长川科技、瑞芯微、瑞可达、中熔电气、长信科技、江丰电子,可见机构配置中的多样性开始体现。 沪深股通资金略有流出,21Q4三环集团进入沪深股通持仓市值前十。2021年Q4沪深股通电子板块总持仓市值2045.66亿元,环比增加81.85亿元。持仓市值前十大公司分别为立讯精密、韦尔股份、歌尔股份、大族激光、兆易创新、北方华创、京东方A、卓胜微、圣邦股份、三环集团,合计持仓市值1206.23亿元,环比减少67.58亿元。和2021年Q3相比:三环集团入列,大华股份出列。 投资建议:过去数年间,电子板块作为硬科技的中流砥柱,在机构投资者配置占比中逐季提高,于21Q4登临板块第一。展望后市,我们认为国产化、汽车电动化、汽车智能化是驱动电子板块长期成长的三大主线,国产半导体设备材料设计全面突破,汽车电子“赛道“长坡厚雪,我们长期看好电子板块投资价值。 风险提示:中美贸易纠纷、半导体景气度下行、技术渗透不及预期风险。

资源

HPC、车用芯片大好,关注新一代ICT投资机遇

2022年01月17日发布 半导体行业观点:台积电一季度法说上将2022年营收同比增长预期从20%上修到25-30%,将长期营收复合增长率从10-15%上修到15-20%,上修今年资本开支从360亿美元到400-440亿美元,上修长期毛利率从至少50%以上到至少53%以上。公司将这一连串上修,归因于晶圆代工涨价,高速运算,车用芯片需求大好。虽然台积电也预估全球半导体增长9个点,全球晶圆代工同比增长20%,但我们认为台积电过去对全球市场及同业预测都过于保守。公司上修资本开支同比增长33-46%,远高于彭博分析师预期,其中70-80%给7nm及以下先进制程工艺,10%给封测及光掩膜设备投资,剩下的10-20%给8“/12”成熟制程特殊工艺。我们因此预期全球半导体设备投资应该有15-20%同比或以上增长(高于SEMI预测的10%),国内晶圆代工及IDM厂设备投资至少有30%同比增长(vs.彭博分析师预期中芯,华虹2022年资本开支同比衰退)。建议重点关注台积电国内设备跟材料商如中微,北方华创,江丰,盛美,华峰测控,屹唐股份,雅克科技,沪硅产业,南大光电。虽然有投资人担心台积电大幅提升8“/12”特殊制程工艺投资会造成特殊制程供过于求,但我们评估以台积电持有近50%此市场份额,20-25%的资本开支对营收比跟同业的40-45%比较还算保守。 电子行业观点:台积电2021年Q4智能手机芯片的销售额收入比例从2020年第四季度的51%下降到2021年第四季度的44%。用于PC、服务器、超级计算机和游戏机(台积电称之为高性能计算HPC应用程序)从2020年第四季度的31%上升到2021年第四季度的37%。台积电预测2022年第一季度驱动力主要来自于HPC相关需求、汽车领域的持续复苏以及智能手机季节性的需求支持。乘联会预测,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有望突破600万辆,电动汽车的发展也积极带动汽车智能化渗透率快速提升。新能源及智能汽车应用方向重点看好碳化硅、薄膜电容、智能驾驶(摄像头、激光雷达)及连接器等领域;消费电子方向主要看好AR/VR、折叠手机创新,被动元件等领域;PCB方面主要看好车用、服务器等方向。 通信行业观点: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明确提出2025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0%。通信行业相关指标中,2025年IPv6活跃用户数要达到8亿户,千兆宽带用户数达到6000户,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普及率达到45%。ICT已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我们重申通信产业价值链向新一代ICT产业转移的观点,建议从两条主线把握相关投资机会。一是高成长赛道里的细分行业龙头,建议关注物联网模组领域的移远通信、广和通,智能控制器领域的和而泰、拓邦股份;以及智能汽车领域增量空间大、单车价值高的细分赛道中,已经建立起竞争壁垒的行业龙头。二是传统通信领域竞争格局改善或者基本面出现反转的行业龙头,包括具备全球化扩张能力的主设备商如中兴通讯,估值上看处于全球洼地、基本面出现趋势性好转的运营商板块如中国移动等,以及受益于元宇宙推进22年海外云计算巨头资本开支有望继续高增的数通光模块龙头,如中际旭创、新易盛等。 推荐组合:澜起科技、闻泰科技、三安光电、兆易创新、法拉电子、联瑞新材、瑞可达、移远通信、科华数据、和而泰。 风险提示:新能源车/手机销量低于预期、智能化配置不达预期、估值偏高

资源

台积电能否代表全行业

2022年01月17日发布 台积电发布21Q4财报,预计2022年产能依然保持紧张 台积电2021年Q4营收157.4亿美金,毛利率52.7%。营收略超指引,毛利率水平符合预期。公司预计2022年产能依然保持紧张。 台积电主攻先进制程,但全球先进制程占比只有20% 台积电2021年Q4先进制程5nm、7nm占超50%,且台积电的产能逐年向先进制程倾斜。但全球先进制程占比只有20%。 全球最缺产能并非先进制程 2021年产能紧缺前三是MCU、驱动IC、电源管理,均为成熟制程。MCU集中于40nm及以上工艺,部分采用28nm。2021年MCU产能紧缺主要是恩智浦、英飞凌、瑞萨电子、ST等主要供应商停产影响。7nm和5nm工艺主要应用AP、HPC,缺货情况并没有这么严重。 先进制程以高性能计算为主,研发费用较高,短期内新增客户有限 台积电先进制程的客户主要有苹果、高通、三星、MTK、英伟达、AMD等高性能计算客户。随着工艺制程逐渐缩小,IC设计费用越来越高。例如7nm、5nm芯片设计成本3亿美元、5亿美元,能够支付如此高昂的研发设计费用的设计公司较少。 超70%供应以IDM厂商为主,台积电产能对全球产能影响有限 虽然台积电是全球半导体代工龙头,但不对全球半导体供应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因为全球半导体供应中,有超过70%来自IDM模式的供应商。且台积电以高性能计算客户为主,产能向先进制程倾斜。目前全球最缺产能均为成熟工艺,因此台积电不能代表全行业供需情况。 电子板块行情强于大盘 1月10日至14日,上证下跌1.63%,电子板块下跌1.47%,跑赢大盘0.16个百分点。年初至今,上证指数下跌3.26%,中信电子板块下跌7.05%,跑输大盘3.79个百分点。 电子各细分行业涨幅 1月10日至14日,电子各细分行业中只有PCB板块上涨,涨幅为0.21%。其中,安防、面板、光学光电、LED和消费电子设备板块跌幅最大,分别下跌了4.23%、3.17%、3.13%、2.56%和2.42%。 个股涨跌幅:A股 1月10日至14日,电子行业涨幅前五的公司分别为亚世光电、盛洋科技、永新光学、聚辰股份和力鼎光电,分别上涨了31.84%、21.41%、21.30%、17.98%和15.97%。 投资建议 推荐关注华虹半导体、斯达半导、宏微科技、江丰电子、鼎龙股份、四方光电、天岳先进、翱捷科技、三安光电等。 风险提示 先进制程发展不及预期、晶圆产能供需不匹配风险。

  • 1
  • 43
  • 44
  • 45
  • 120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