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报告

研究报告 · 圈子

7254 位酷友已加入

本圈子收集技术类研究报告、白皮书等资料,学术类、产业类的都可以,上传时请尽量注明研报的概述信息~加入圈子可以上传、下载资料,也可以使用提问来寻求资料或分享你认为有价值的站外链接~

关注推荐最新

热门标签

资源

基础云服务行业数据报告

2022年07月07日发布 云服务市场增长平缓,由高速增长期逐步进入稳步发展期 2021年,中国整体云服务市场规模达到3280.2亿元,增速为45.4%。虽然疫情期积压及延后的项目加速交付,云服务在除政务、金融等典型传统行业外的其他传统行业中加速渗透带动了中国整体云服务市场增速反弹,但内外部宏观环境的不确定性影响了云服务市场的进一步回暖。由市场突变带来的非理性增长因素,依伴随市场环境的变化更多成了昙花一现,难以提供长期、稳定的增长动能。云服务目前在供给端已形成较为稳固的市场格局,上云、用云亦成为需求侧的广泛共识。但云市场已经过了“概念变现”阶段,要从“能力变现”角度出发去探寻多元增长曲线,用长时间的技术能力升级、生态能力构建换取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云资源为市场规模底座,云能力为市场增长驱动 2021年中国整体IaaS市场规模达到2201.4亿元,增速34.3%,PaaS市场规模达到420.7亿元,增速约为55%。在基础云领域,IaaS资源已从云市场的增长动力转变为市场稳定的坚实支撑,成为产业互联网时期的“数字日用品”。整体IaaS市场增速放缓,在于IaaS产品结构的调整,从早期着重在CDN等能提供营收增长的“面子产品”向算力倾斜,以匹配未来数字经济建设更庞大的基础诉求。此外,PaaS市场已逐步成为基础云市场的增长动力。从产品结构看,短期内数据库、大数据仍是PaaS市场增长主导,人工智能贡献较弱。但伴随人工智能与数据能力的更多融合,人工智能产品应用场景的逐步拓展,长期看AI有望成为支持PaaS市场进一步发展的增量因素。 公有云服务市场增速放缓,行业积极探寻新增长曲线 公有云服务市场规模在2021年达到2290.5亿元、增速为52.7%。2021年,中国公有云服务市场虽在后疫情阶段迎来回暖,但宏观发展环境的快速变革亦对公有云服务市场发展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基础云领域(IaaS和PaaS),一方面,音视频和文娱内容的行业热度相较于复工复产前略有衰退,另一方面,泛互联网行业的游戏和在线教育产业面临发展转型。受以上因素叠加影响,占据公有云服务市场主体的泛互联网行业在2021年对市场增长贡献有限。在云应用领域(SaaS),虽然SaaS在近几年市场热度高涨,但存在“叫好不叫座”的局面。在复工复产后,由于云应用厂商数量远高于能力,“量变未能达到质变”,市场焦点转向买方市场,多数云应用厂商亦面临潜在生存压力。因此,处在发展“十字路口”的公有云服务行业需积极探寻多条增长路径以实现行业整体稳定高速增长。

资源

新兴赛道高速发展,布局细分领域“隐形冠军”!

2022年07月07日发布 1.“ 新型烟草” 板块:海外市场重回高增长, 国内许可证牌照陆续下发 2021年新型烟草市场增速在疫情后重回上升通道。 2021年全球新型烟草销售规模达到545.7亿美元, 在全球疫情逐步得到管控的背景下, 同比增速达到30.0%。 各国监管不断完善, FDA审批速度加快, 过去数月FDA相继审批通过了日本烟草Logic、 NJOY、 英美烟草Vuse Solo、 Vibe与Ciro等品牌的23个电子烟产品上市销售。 国内:供给侧改革进行中, 电子烟生产许可证牌照陆续下发中。 截止6月30日, 共有35家电子烟相关企业拿到了烟草专卖生产许可证。 随着国内外监管的相继明朗化, 将有效推高行业门槛,集中度提升, 利好行业上下游龙头企业, 行业将有望进入新的合规化发展阶段。 1) 雾化产业链:重点推荐-思摩尔国际(全球雾化设备生产商龙头) ;建议关注:雾芯科技、 金城医药、 润都股份。 2) 烟草供应链:建议关注:中烟香港、 劲嘉股份、 华宝国际、 中国波顿、 集友股份、 顺灏股份、 东风股份。 2.“ 生物经济” 板块: 2022上半年国家发布首个生物经济发展规划, 下半年继续关注生物质替代相关公司业绩拐点来临 2022年5月10日, 国家发改委印发《“ 十四五” 生物经济发展规划》 , 重点关注“ 生物质替代” 领域, 主要涉及三大替代:生物质能替代化石能源、 生物基材料替代传统化学原料、 生物工艺替代传统化学工艺。 A股中已有多个公司在上述领域布局, 其业绩拐点有望随全球减碳趋势发展相继到来。 生物经济标的同源异曲, 22下半年各有看点:1) 北清环能:我国餐厨垃圾资源化龙头, 向欧盟供应可持续航空燃料原料; 2) 卓越新能:我国生物柴油龙头, 产能持续释放带动业绩增长; 3) 嘉必优:我国母婴营养添加剂龙头, 静待新国标打开下游市场需求; 4) 中粮科技:我国粮食深加工龙头, 向生物经济综合性企业稳步迈进; 5) 莱茵生物:替糖行业隐形冠军, 战略布局CBD打造第二增长极。 3.“ 智能驾驶” 板块: All In 智能化时刻来临, 继续推荐智能驾驶产业链! 电动智能化轮番开启汽车革命:电动化方面, 低碳出行已步入新常态, 全球政府均针对汽车产业出台“ 碳中和政策” , 国际主流车企也纷纷提出各自的碳中和目标(均在2050年之前) 。 电动与混动加速渗透, 继续看好汽车零部件板块增量机会;智能化方面, 智能汽车整车架构和商业模式被重新定义, 汽车核心竞争要素围绕智能座舱与自动驾驶展开, 看好智能座舱、 自动驾驶、 整车落地三条投资逻辑。 2022年建议重点关注“ 智能驾驶” 系列标的: 双环传动(齿轮行业重塑者, 新能源时代全球供应商龙头)【与汽车组联合覆盖】、 万里扬(国内自主变速器龙头, 再添储能业务“ 新羽翼” 双轮驱动开启向上成长空间) 【与汽车组联合覆盖】、 好利科技(聘请院士团队+股权激励绑定骨干, GPU及ADAS未来可期) 【与电新&电子组联合覆盖】、 箩筐技术(高精度地图服务领导者, 智能驾驶业务渐入佳境) 等智能驾驶产业链公司。 4.“ 博彩” 板块:新博彩法获立法会通过, 看好疫情好转需求复苏 6月21日, 澳门立法会就《修改第 16/2001 号法律〈娱乐场幸运博彩经营法律制度〉》 进行细则性讨论并获表决通过, 新博彩法自翌日起生效, 现6家博企的博彩经营期限均获延长至2022年12月31日, 牌照竞投工作有望于下半年展开及完成。 我们认为, 新博彩法重点在于完善监管, 使澳门博彩业可充分发挥联动效应, 带动澳门经济多元可持续发展, 短期澳门地区疫情反复或使前往旅客数量呈下降趋势, 中期来看待疫情得到有效管控, 内地赴澳门机器签证重启以及港澳恢复通关有望成为客流催化剂, 带动板块复苏。 投资建议: 1) 金沙中国-中场及非博彩业务龙头, 澳门伦敦人扩建成新业绩增长驱动力; 2) 银河娱乐-综合优势凸显, 广泛业务布局打开长期成长空间。 风险提示:新型烟草政策变动, 销售/企业发展不及预期, 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疫情反复风险, 竞争加剧风险, 宏观经济波动风险, 新业务扩张不及预期风险

资源

行业技术迭代产生新机遇

2022年07月07日发布 碳中和成全球共识,全球政策支撑光伏成长。随着近些年全球气候问题越来越严峻,比如美洲飓风、欧洲夏天高温、海平面上升导致沿海国家陆地面积减少等现象频发,在世界上有影响力的大国的倡导下,许多国家积极响应碳中和的号召,2015年12月,世界各国在巴黎气候大会上通过了《巴黎协定》,各国陆续公布了碳减排、碳中和的目标和时间表,其中德国、法国、英国、瑞士计划在2050年前实现碳中和。中国计划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光伏技术迭代加快,技术路线的迭代促使新一代设备的更新带来设备端价值的提升。硅片向大尺寸方向发展,硅片朝薄片化方向发展,大尺寸硅片设备逐步会迎来大量更新。电池片会逐步向高校电池片方向发展,TOPCon和HJT未来会向逐步成为主流,尤其是HJT会带来整条产线设备的更换,产生很大的设备投资空间。 核心指标对比,行业龙头更具看点。我们从成长能力、盈利能力、研发实力、客户结构以及订单情况五个维度对光伏设备公司进行对比。以营收与人员扩张衡量,上机数控、迈为股份、帝尔激光成长能力突出;盈利能力上,晶盛机电和奥特维在过去四年毛利率保持稳定,晶盛机电和奥特维毛利率的稳定得益于不断有新产品推出;研发实力上,上机数控、晶盛机电、迈为股份更优;客户结构方面,晶盛机电和迈为股份的产品受到行业龙头的认可;订单方面,晶盛机电、迈为股份的在手订单超过2021年的营收总和;综合来看,行业龙头更具有看点。 投资建议。推荐晶盛机电(300316.SZ)、迈为股份(300751.SZ)、奥特维(688516.SH)。晶盛机电是长晶设备龙头,深度绑定硅片龙头中环股份,在手订单超2021年营收的三倍;迈为股份是电池片异质结路线的技术领先者,目前在手异质结订单充足,异质结渗透率低,随着异质结成本的不断降低,迈为股份未来可期;奥特维是串焊机龙头,中短期多主栅串焊机的渗透率不断提升为公司提供业绩保证。 风险提示:光伏装机不及预期,技术降本不及预期,下游需求不及预期。

资源

轮胎行业云消雾散,国产企业乘风而起

2022年07月07日发布 轮胎行业市场向亚太企业倾斜。我国作为一个主要的轮胎生产国,产量占据全球产量近一半,其中60%的轮胎用于出口全球各地。21世纪以来,全球轮胎的市场份额向东亚企业倾斜趋势明显。国际轮胎巨头企业例如米其林、普利司通的市占率有逐年降低的趋势,行业头部公司的市场集中度因亚太地区轮胎公司的兴起在逐步弱化:行业CR3从2002年的56%下降到2017年的37%;行业CR6从2002年的70%下降到51%。尽管近年来亚太地区轮胎企业市占率增速受美国“双反”政策以及高端市场替代“深水区”的影响有所放缓,但随着亚太地区品牌力的不断提升和海外建厂的策略推进,其低成本优势将进一步突出,有望在未来持续提升市场份额。 国产轮胎长期竞争优势牢固。轮胎公司是传统的制造型企业,其盈利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成本的控制,我国轮胎企业在成本控制上有着显著的优势,这种优势主要体现在人工成本和规模效应上。其次,回顾国际轮胎企业的发展历史,大多数都是伴随所在国家汽车产业发展起来的。我国汽车品牌近年来发展迅猛,尤其是在新能源车领域已经占据全球领先地位,新能源车对于轮胎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新需求的发展有望带领国产轮胎企业步入红利期。并且,近年来国内头部轮胎企业凭借其在产品研发、科技创新、品牌建设以及高性价比等方面的不断努力,相对较少的研发投入让多项新技术落地,使得产品品质与国际一线的差距不断缩小,甚至性能更优,侧面反映出了国内企业在研发上具备优势。 轮胎行业短期基本面边际改善。2020-2021年期间,原材料天然橡胶、顺丁橡胶、炭黑等价格大幅上涨,近期叠加俄乌战争带来的原油价格走高,给国内外轮胎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成本负担,盈利能力普遍走弱。进入2022年第1季度后,天然橡胶、丁苯橡胶等原材料价格有所回落,有所缓解企业成本的开支。同时,为应对原材料价格上涨带来的成本压力,国内轮胎企业在2022年上半年通过多轮提价实现了成本压力向消费端的传导。另一方面,自2022年初起,海运费有所回落,其中波罗的海集装箱由中国/东亚至北美东西海岸的运费指数均有明显下降,预计将有效改善我国轮胎企业出口业务的利润水平。 估值与投资建议。从行业近年的估值水平、与汽车零部件企业的估值对比、与国际轮胎企业的估值对比三方面来看,国内优质的轮胎企业可以给予中枢利润水平20-25倍的PE估值。随着行业短期不利因素的消退,行业龙头企业未来有望迎来业绩中枢上移所带来的市值提升。建议关注:玲珑轮胎(601966.SH),公司是国内率先布局国内配套业务的品牌,同时公司重点建设国内零售销售渠道,未来有望实现乘用车替换市场业务的快速增长;赛轮轮胎(601058.SH),公司成功研发“黄金液体”轮胎,实现了产品多性能的同步提升,打破了行业的“不可能三角”。公司在青岛规划了3000万条/年的新产能基地,产品有望逐步走向高端市场;森麒麟(002984.SZ),公司布局大尺寸高性能轮胎市场,在国内外均建立了良好的产品口碑。公司整体产能仍处于快速扩张阶段,西班牙基地有望成为公司新的成长极。 风险提示:欧美经济加息力度过高,导致欧美轮胎消费不及预期;国内疫情反复,导致国内轮胎需求不及预期。

资源

产销规模恢复,新能源汽车彰显韧性

2022年07月07日发布 6月汽车产销规模恢复, 新能源汽车强势复苏。 中汽协预计6月份汽车销量244.7万台, 同比增长20.9%。 6月全国共减征车辆购置税71亿元惠及110万台车。 预计购置税减半刺激政策效果将逐季增强, 并于4Q22达到高峰, 我们维持全年汽车销量2800万台, 同比增6.6%的销量预测。 6月份多家新能源车企销量创新高, 乘联会预计6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达到54.6万台, 我们预计上半年新能源车累计销量255~260万台, 目前新能源汽车需求强劲, 交付量更多受供给端影响。 A00级新能源车销量表现超预期, 插电式混动增速较高, 预计全年新能源车销量为590万台。 年初受电池原材料价格上涨、芯片短缺以及积分价格预期下降的影响, 我们此前判断A00级新能源车市场会受到较大冲击, 但目前A00级新能源车销量超过我们预期, 此外新能源车龙头比亚迪随着产能释放, 销量爬坡较快。 因此我们上调2022年新能源车销量预测为560~620万台之间, 中性预测全年新能源车销量为590万台。 插电式混动表现亮眼, 1-5月插电式混动车型销量达到41.6万台, 同比增长166.7%, 我们认为在新能源车销量结构逐步向纺锤形过渡的过程中, 插电式混动车将更加受益, 下半年随着比亚迪和其他自主车企推出的插电式混动车型的放量, 我们预计全年插电式混动销量将在120~140万台之间, 同比实现翻番。 投资建议: 混动车基数小, 空间大, 民营自主车企先发优势明显, 看好新一代混动技术布局迅速、 智能化转型速度快的车企, 强烈推荐长城汽车(2333.HK), 推荐吉利汽车(0175.HK)、 小鹏汽车(9868.HK)、 理想汽车(2015.HK)、 上汽集团、 广汽集团。 软件定义汽车加速, 域控制器、 软件服务需求将快速增长, 强烈推荐中科创达, 推荐德赛西威、 经纬恒润。 推荐规模优势突出, 且单车搭载价值上升空间大的传统汽车配件细分龙头福耀玻璃、 华域汽车。 电池材料方面, 强烈推荐宁德时代、 杉杉股份。风险提示: 1)芯片短缺及疫情等不确定因素影响汽车产销规模; 2)汽车促消费政策落地效果不及预期; 3)动力电池价格上涨导致新能源汽车销量不及预期; 4)自主车企的新一代混动车型销量不及预期; 5)新一代智能车销量不及预期。

资源

板块轮动加速,聚焦优质个股

2022年07月07日发布 板块轮动加速,聚焦优质个股 从本周的行情来看,智能汽车、网络安全、电力IT都有短暂的盘面表现,背后看,或是热点乏力、中报业绩预期紊乱等因素扰动。关注下半年预期向好与估值有吸引力的标的。 本周恒生电子发布员工持股计划,α+β共振的投资机会 重点强调关注恒生电子。员工持股计划表达公司对于外来业务发展信心、当前价值存在低估的判断。我们也关注到两个变化:1)金融创新预期,虽有部分预期已打入,但考虑当前科创板做市商制度与养老金入市仍在试点阶段,力度与推进速度仍有超预期可能;2)公司自身的α也在强化,我们关注到恒生的中标情况,2019年下半年华金证券恒生产品打包项目中标金额为1200万元/半年。而在2022年,公司中标约6840万元华金证券恒生产品打包项目,是券商加大IT投入以及对恒生产品依赖度的体现。α+β共共振下,叠加当前对应2022年不到40倍的PE,重点关注。 国产化推进,从中下游到上游基础工具链电子测量仪器 我们在上周周报提到,关注电子测量仪器的国产化趋势。检测仪器当前海外占比超过95%,国内相关厂商鼎阳、普源占比不到5%,并且国内厂商在近几年中实现了产品高端化的突破,是产品竞争力与客户接受度拐点的表现。全年来看,一二季度虽受到疫情影响,全年景气度仍然高涨。重点关注:鼎阳科技、普源精电。 电力IT的全年确定性越发明显 “十四五”期间,国网南网投入规划明确,智能电网投资有望达4000++亿元,产业链下游支付能力强、疫情影响有限。对比之下,相关标的全年都具有较高的业绩确定性。建议关注:朗新科技、远光软件、南网科技、东方电子、智洋创新。其中,朗新科技,短期或受解禁减持影响,长期看,或是增配的良好时间窗口。 数据泄露风险频发,API安全等细分领域空间广阔 近期国内机构的大规模数据泄漏事件频发,黑帽黑客可通过身份认证和API接口存在的漏洞来窃取数据。此类事件表明,目前网安部分下游对于数据安全、API安全及DevSecOps等软件产品及服务重视性不足,未来相关市场空间非常广阔。根据IDC预测,2025年我国网安市场有望达188亿美元,其中安全软件五年复合增速或达21.2%。建议关注:奇安信、深信服、安恒信息。 风险提示 1)疫情加剧降低企业信息化支出;2)财政与货币政策低于预期;3)供应链波动加大,影响科技产业发展。

资源

云服务行业动态及热点研究月报-2022年6月

2022年07月07日发布 本报告长期监测数据中心、基础云、SaaS、行业云等赛道动态,基于对2022年6月各行业的观察,得出以下观点: 在政策新闻梳理中,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指导意见》,推进政府数字化进程。在重点新闻扫描上,低碳数据中心的建立及标准技术发布是热点、行业云中发布多项新平台或解决方案,布局逐步完善。此外,腾讯对外宣布内部海量自研业务已实现全面上云,阿里“动物园”新增“瓴羊”聚焦数智化服务均为本月行业重点关注方向,各龙头云厂商纷纷发布自家产品升级或获奖现状,硬技术能力的提升与产品升级创新仍是竞争壁垒构建的炽热点。在投融资事件梳理中,对于6月新增的投融资事件,SaaS仍然是备受青睐的投资焦点,在投融资笔数、金额上仍领先,其余赛道投资事件冷淡,除数据库有2笔外,其余赛道均无投资发生。 本月艾瑞重点研究内容: 1.跨境电商SaaS:2021年中国跨境电商SaaS市场规模达73亿元,增速约75.8%。经过疫情带来近一年的爆发式增长,目前的跨境电商SaaS现在正处于短时调整期,但不改变行业增长的本质。 2.数字化采购:随着企业对采购精细化管理的要求,数字化采购开始由ERP时代迈向SRM时代。2021年中国数字化采购市场规模达到16亿元,同比增长17.9%,预计到2024年市场规模将达到32亿元,其中SaaS收入将成为市场增长的主要动力。 3.费控管理平台:处于工业化中后期阶段的企业对更灵活的财务管理系统进行精细化管理的需求日益迫切,费控报销最终将发展为“无需报销”。费控管理平台的发展方向为不断强化广泛连接的能力,从而提供费控管理领域的综合解决方案,关键词包括数据赋能、协同、智能化等。 关键词:数字政府;跨境电商SaaS;数字化采购;DaaS;

资源

景气度持续,关注产业链价差增加环节

2022年07月07日发布 投资要点: 光伏需求旺盛,硅料供给偏紧,涨价逐级传导。需求端,2022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需求中枢在220GW(+30%),国内光伏新增装机需求中枢在80GW(+45%),今年前5个月新增装机量及出口量增幅接近翻倍,持续印证旺盛景气度。供给端,主产业链各环节均加大扩产力度,但硅料环节实际供给量依旧是下游各环节产量增长的制约因素。随着硅料产量环比增长,下游电池片等环节稼动率上升。上半年光伏持续涨价,但价格的涨幅逐级递减,上游环节的价格传导较为顺畅。 报表反映高景气周期,新一轮资本开支加速,行业进入分化期。回顾近5年的财务表现,报表业绩充分地反映了行业景气周期的持续性,约50%的营收和利润增速给行业估值提供了较好的支撑。报表现金流则从另一角度说明,行业进入新一轮资本开支的加速上行期,供应链波动和产能竞争在一定程度上消耗了自由现金流,经营效率和稳健性值得赋予更多的评价权重。近3年,公司个体与行业整体的财务表现分化加剧,随着固定成本占比的下降,关注后续行业出清和格局优化的契机。 硅片硅料环节价差增加,关注二季度盈利能力变化。按照单瓦价值,扣除主链上游原材料成本,硅料环节价差达到0.68元(较年初上涨19%)、硅片环节价差达到0.14元(+22%)、电池片环节价差为0.31元(-2%)、组件环节价差为0.74元(-8%)。预计二季度盈利能力变化分别是:硅料环节毛利率将增加5pcts-6pcts,单瓦毛利增加约5-6分钱;硅片环节毛利率增加1pcts-1.3pcts,单瓦毛利增加约2-3分钱;电池片环节基本持平。 投资建议。建议关注:产量增幅较大的硅料龙头企业通威股份(600438.SH),以及受益于硅料涨价的大全能源(688303.SH)、特变电工(600089.SH);硅片环节产量增幅较大的TCL中环(002129.SZ)、隆基绿能(601012.SH)、双良节能(600481.SH);受益石英坩埚供给受限持续涨价的石英股份(603688.SH)、菲利华(300395.SZ);受益于硅片放量和硅片减薄的金刚线制造商美畅股份(300861.SZ),以及高测股份(688556.SZ)、恒星科技(002132.SZ)。 风险提示:需求不及预期、国际贸易争端、流动性收缩

资源

刻蚀设备国产替代空间广阔,看好长期发展前景

2022年07月07日发布 技术层面,干法刻蚀是目前主流,原子层刻蚀为未来方向 刻蚀技术按工艺分类可分为湿法刻蚀和干法刻蚀,由于在刻蚀率、微粒损伤等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干法刻蚀是目前主流技术。按被刻蚀材料特性不同,目前常用的方法可分为离子束刻蚀、等离子体刻蚀和反应离子刻蚀,其中电容性等离子体刻蚀(CCP)和电感性等离子体刻蚀(ICP)两种刻蚀设备基本覆盖目前主要的刻蚀应用。不过随着半导体制程的不断缩小,受光波长限制,关键尺寸无法满足要求,必须采用多重模板工艺,重复多次薄膜沉积和刻蚀工序以实现更小的线宽,使得薄膜沉积和刻蚀次数显著增加,10纳米工艺和7纳米工艺所需刻蚀步骤更是超过100次。原子层刻蚀能够精密控制被去除材料量而不影响其他部分,能较好解决等离子刻蚀刻蚀速率差异与下层材料损伤等问题,未来有望发展为新一代主流刻蚀技术。 市场层面,刻蚀设备行业集中度高,发展空间广阔 2021年中国大陆以296亿美元设备销售额连续第二年成为全球半导体设备最大市场,目前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主要被国外企业占据,2021年全球前十五大半导体设备厂商排名中仅有ASMPacificTechnology来自中国香港,排名第14位。设备投资额方面,刻蚀设备在晶圆加工设备投资中占比22.14%,是半导体产业中“第一大设备”。目前全球刻蚀设备行业的龙头企业仍然为泛林半导体、东京电子和应用材料三家,2020年三家企业合计市场份额占到了全球刻蚀设备市场的90%以上,其中泛林半导体独占44.7%的市场份额。根据SEMI的预测,2022年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规模将达到1140亿美元,我们预计2022年全球刻蚀设备规模将达到250.8亿美元,国内刻蚀设备市场规模将达到75.24亿美元。 未来看点:先进制程不断突破,国产替代未来可期 2014年9月成立的大基金一期经过5年投资布局目前已进入回收期,在大基金助力下,国内刻蚀设备企业已实现部分先进制程突破,涌现出一批技术领先的龙头企业。大基金二期成立于2019年10月22日,注册资本为2041.5亿元,接力一期进行投资布局,我们预测,其重点可能倾斜设备和材料方向,将对包括光刻机、刻蚀机、薄膜设备、测试设备等领域企业提供进一步支持,帮助龙头企业巩固自身市场地位。预计将会带动万亿级别社会投资。从下游应用来看,目前我国5G建设仍处于高速发展阶段,考虑到“双碳”政策下锂电、光伏需求长期向好,看好国内先进制程闭环供应加速建设,我们认为刻蚀设备具备较大投资价值,建议关注中微公司(688012)、北方华创(002371)。 风险提示:疫情全球蔓延风险;宏观经济增速低于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全球贸易摩擦风险。

资源

智驾芯片群雄并起,自动驾驶方兴未艾

2022年07月07日发布 核心观点 智能驾驶芯片群雄逐鹿,大算力成为行业新品芯片标配。全球智能驾驶发展处于早期,产业革新下硬件发展先行,芯片厂商群雄逐鹿,大算力已成标配。顺应智能驾驶浪潮发展,芯片厂商的旗舰款芯片出货已普遍突破100TOPS,智驾芯片算力发展速度快于智能驾驶的应用侧。 英伟达占据先发优势,高通、Mobileye凭借差异化竞争各显神通。全球主要的智驾芯片商包括:英伟达、高通、Mobileye、特斯拉。从产品算力、量产节奏、合作车企等角度,目前英伟达在智驾芯片中占据先发优势;高通、Mobileye的发展路径分别为座舱起家、全栈式方案出货,与英伟达形成差异化竞争,在车企合作中也较为广泛;特斯拉芯片则自研自用,路径较难复制。 华为、地平线、黑芝麻的算力已追平龙头,国产芯片商前景可期。中国主要的智驾芯片厂商包括华为、地平线、黑芝麻。华为依托自身强大的Tier1能力已有多款车型披露量产在即;地平线、黑芝麻作为国内创业公司,在大算力芯片研发上也有所突破,其中地平线的已披露合作更加多元。 投资建议:智能驾驶行业处于发展早期阶段,发展速度快,同时硬件发展先于下游应用造成了整车厂的“囚徒博弈”,未来5年将是智能驾驶高速发展黄金期。建议关注在智驾芯片厂商合作中具有卡位优势的合作伙伴,包括德赛西威(002920.SZ)、中科创达(300496.SZ)、经纬恒润(688326.SH)、天准科技(688003.SH)等。 风险提示:全球智能驾驶行业发展不及预期风险;全球智能驾驶产业支持政策不及预期风险;智能驾驶行业竞争格局出现重大变革风险;宏观经济下行风险。

资源

半导体激光芯片国产替代:光纤激光器芯片进入加速期,光通信芯片长期空间广阔

2022年07月07日发布 半导体激光芯片主要应用在低功率的光通信市场以及高功率的光纤激光器市场。我国半导体激光芯片技术基础薄弱,在光通信芯片市场替代率仍处于较低水平,长期替代空间广阔;在高功率光纤激光器市场,下游光纤激光器厂商不断追赶海外巨头,带动背后国内激光芯片厂商进入国产替代的加速期。 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器芯片:国产替代进入加速期。高功率半导体激光芯片主要是由西方发达国家所垄断,如美国的II-VI、Lumentum、nLight、IPG、Coherent,德国的Dilas、Jenoptic、Osram等。表观上我国低、中、高功率光纤激光器国产化率分别为98%、52%、60%,但从其中的半导体激光芯片观察,虽然我国光纤激光器芯片市场有15亿元(占全球约60%),国内第一梯队的长光华芯、武汉锐晶合计市占率仍不到20%(占全球不到10%)。随着以锐科、创鑫、飞博、大科、光惠等为代表的下游激光器厂商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激光芯片产业进入国产替代的加速期已成必然趋势,以长光华芯、武汉锐晶、瑞波光电为代表的国产激光芯片厂商有望迎来发展的黄金机遇期。 光通信芯片:下游需求方兴未艾,≥25G国产替代空间广阔。LightCounting预计22-27年全球光模块市场CAGR可达12%,同时根据Yole测算,19-26年全球光模块器件磷化铟衬底市场CAGR约13.94%。随着下游需求驱动,中国光通信芯片市场规模有望从2020年的6.7亿美元迅速增长到2025年11亿美元,CAGR将达到17.4%。全球主要光器件厂家均积极布局有源光芯片、器件与光模块产品,并达到100Gb/s速率及以上的水平。在中兴、华为等通信设备的强势助攻下,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光器件消费大国,市场占比约为35%。国内企业在无源器件、低速光收发模块等中低端细分市场较强,然而以高速率为主要特征的高端光芯片技术,还掌握在美日企业手中(美/日全球50%以上、占我国90%以上市场),我国高速率光芯片国产化率仅3%左右。国内企业只掌握了≤10Gb/s速率的激光器、探测器、调制器芯片,以及PLC/AWG芯片的制造工艺以及配套IC的设计、封测能力,25Gb/s的工艺能力及产能配套都无法形成规模。受益于中国25G光模块的规模招标应用,国产化25G激光器芯片正逐步突破,源杰半导体、海信宽带、光迅科技、敏芯半导体、中科光芯、三安集成、光安伦、芯思杰、华芯半导体、长瑞光电、博升光电、仟目激光等厂商已开始崭露头角。 风险提示:1)国内光通信芯片企业技术进步不及预期的风险;2)国内高功率激光芯片企业技术进步不及预期的风险。

资源

L3立法首落地,自动驾驶迈入新阶段

2022年07月07日发布 事件概述: 7月5日,深圳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发布公告,《公告》指出,深圳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了《深圳经济特区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条例》,自2022年8月1日起施行。 分析与判断: 国内首部L3法规落地,开放L3准入,明确事故权责认定。 1、明确L3、L4、L5级自动驾驶认定:L3即有条件的自动驾驶,是指自动驾驶系统可以在设计运行条件下完成动态驾驶任务,在自动驾驶系统提出动态驾驶任务接管请求时,驾驶人应当响应该请求并立即接管车辆。 2、扩大路测范围:(1)法规内容:市人民政府可以选择车路协同基础设施较为完善的行政区全域开放道路测试、示范应用,探索开展商业化运营试点。在全域开放的行政区开展道路测试、示范应用的具体办法由所在区人民政府另行制定,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实施。政策解读:扩大路测范围为行政区全域,具体办法需要后续单独制定;为算法训练提供更多长尾场景数据,L3技术进化有望加速。(2)完全自动驾驶的智能网联汽车可以不具有人工驾驶模式和相应装置,可以不配备驾驶人。但是,无驾驶人的完全自动驾驶智能网联汽车只能在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划定的区域、路段行驶。政策解读:规定测试区域可不设置现场安全员。 3、设置准入产品名录:法规内容:市工业和信息化部门应当根据智能网联汽车产品生产者的申请,将符合深圳市地方标准的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列入深圳市智能网联汽车产品目录,并向社会公布。列入国家汽车产品目录或者深圳市智能网联汽车产品目录的智能网联汽车,并取得相关准入后,可以销售,可以上道路行驶。违规路测、销售的,处扣押、没收、罚款等处罚。市工业和信息化部门可以对准入的智能网联汽车产品设置使用范围、应用场景等限制性措施。政策解读:设置“深圳市智能网联汽车产品目录”为准入,准许L3级别网联车销售、备案升级,并可以在规定的使用范围内使用脱手行驶功能。 4、安全角度完善上路行驶细则:法规内容:有条件自动驾驶和高度自动驾驶的智能网联汽车在自动驾驶模式下行驶时,驾驶人应当处于车辆驾驶座位上,监控车辆运行状态和周围环境,随时准备接管车辆。智能网联汽车产品生产者应当为车辆配置自动驾驶模式外部指示灯,智能网联汽车在自动驾驶模式下行驶时应当开启外部指示灯,向道路上的其他车辆和行人发出明显的安全提示。政策解读:从安全角度出发完善了行驶细则,有条件自动驾驶下驾驶人有义务监控车辆及准备随时接管;智能网联汽车上路行驶时需具备明显辨识性;为后续其他省份提供了借鉴模板。 5、发展车路协同基础设施:法规内容:市人民政府可以选择车路协同基础设施较为完善的行政区全域开放道路测试、示范应用,探索开展商业化运营试点。鼓励有条件的智能网联汽车相关企业建设道路和交通场景仿真模拟平台,对智能网联汽车的自动驾驶系统进行仿真测试和技术验证。政策解读:带动车路协同基础设施建设、智慧交通平台建设加速。 6、网络安全和数据保护备受关注:法规内容:协调网联汽车产品、服务及其供应链的网络安全风险监督管理工作,建立网络安全评估和管理机制,制定数据安全管理制度和隐私保护方案。政策解读:车载相关数据安全问题始终备受重视。 7、事故权责认定:有驾驶人的智能网联汽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属于该智能网联汽车一方责任的,由驾驶人承担赔偿责任。完全自动驾驶的智能网联汽车在无驾驶人期间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属于该智能网联汽车一方责任的,由车辆所有人、管理人承担赔偿责任;因智能网联汽车存在缺陷造成损害的,可依法向生产者、销售者请求赔偿。 智能驾驶产业加速迎来标志性节点,有望实质性推动产业加速。 深圳条例为我国L3准入及立法提供了标准和样板,后续其他地区有望加速跟进。智能驾驶汽车市场被进一步激活,有望形成L3功能开启→真实驾驶数据收集→长尾场景完善→算法进化迭代→自动驾驶功能体验改进→促进L3进一步推广的正循环。目前头部新势力等车企已经做好城市NOA布局,相关车型已蓄势待发,我们预计产业将在2-3年内完成由L2+到L3、L4的飞跃。 投资建议: 智能驾驶产业加速,相关车路协同/软件搭建/驾驶域控/激光雷达/高精地图/数据合规等产业链公司均有望受益,核心推荐中科创达、德赛西威、四维图新,其他受益标的包括光庭信息、虹软科技、东软集团、道通科技、千方科技等。 风险提示 智能驾驶技术发展不及预期、相关政策推进不及预计、全球汽车芯片供应紧张风险、宏观经济下滑风险等。

  • 1
  • 659
  • 660
  • 661
  • 3218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