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报告

研究报告 · 圈子

7254 位酷友已加入

本圈子收集技术类研究报告、白皮书等资料,学术类、产业类的都可以,上传时请尽量注明研报的概述信息~加入圈子可以上传、下载资料,也可以使用提问来寻求资料或分享你认为有价值的站外链接~

关注推荐最新

热门标签

资源

数字身份证,是一片新蓝海

2022年07月26日发布 身份证电子化有望在年内实现 2022年3月11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记者会上表示今年要实现身份证电子化。随后,公安部在5月印发了2022年推进行政管理服务改革优化营商环境重点措施,要求建立完善居民身份证电子证照服务机制,扩大居民身份证电子证照在政务服务领域中的应用范围。 数字身份证应用场景丰富,可实现“多码合一,一码通行” 数字身份证的概念之前已应用于高铁动车、景点查验、酒店入住等场景。总理提到的今年要加速建设身份证电子化将进一步推动数字身份证生态建设,未来可扩展至访客系统、民生防疫、金融支付、租房管理等场景,实现“多码合一,一码通行”的数字身份证目标。 CTID平台是数字身份证的核心 "互联网+"可信身份认证平台(CTID平台)是为支撑国家“互联网+”行动计划,在中央网信办、国家发改委和科技部的支持指导下,公安部领导下组织建设的“互联网+”重大工程基础保障类项目,为各行业提供权威、可信、安全、便捷的网络身份认证服务。CTID平台通过集中的发码、验码以及安全二维码体系,实现“网证二维码”防篡改、防抵赖、防伪造等特性,为“网证二维码”提供信息安全保证。 百亿市场空间 数字身份证在建设初期,不仅需要在研发端大量投入,为实现医疗、高铁动车、景点、网吧、防疫、金融支付等场景落地,用户端的身份核验、二维码身份核验、移动应用等也需要相应的终端设备、手机应用的支持才能实现生态完整性。未来市场空间或将达到259亿元。 投资建议:随着数字身份证未来设备需求上涨,建议关注与CTID平台相关供应商有望受益。建议关注:新大陆、美亚柏科、民德电子、数字认证、南威软件、神思电子等。 风险提示:数字身份证需求不及预期;网信推广不及预期;设备降价风险;技术进步风险;本文对数字身份证市场空间测算是基于一定前提假设,存在假设条件不成立、市场发展不及预期等因素导致市场空间测算结果偏差。

资源

碳纤维板块大涨,稀土原料价格继续调整

2022年07月27日发布 核心要点: 上周碳纤维板块大幅上涨,除面板材料外各板块均跑赢大盘。上周碳纤维、磁材及光伏材料估值(市盈率 TTM)上升,锂电、半导体材料及面板材料板块 PE 估值有所回落 上周碳纤维板块大幅上涨,周涨幅为 8.09%,跑赢基准(沪深 300) 12.16个百分点;磁材和光伏材料板块分别上涨 0.07%和 0.38%,分别跑赢基准指数 4.14 个百分点和 4.45 个百分点。上周磁材、碳纤维、光伏材料板块估值水平(市盈率 TTM)分别回升 0.03x、 4.6x 和 0.2x,而锂电材料、半导体材料及面板材料板块估值水平(市盈率 TTM)分别回落 1.1x、 1.9x 和1.1x。上周位于长期历史中位水平之上的为磁材和光伏材料板块,半导体材料板块估值回落至长期历史中位水平之下,碳纤维、锂电材料和面板材料板块仍位于长期估值中位水平之下。 镨钕价格持续下跌, 氧化镨钕行业周平均毛利持续回落。重稀土镝、铽价格持续下滑,钆铁及钬铁合金价格大幅下跌。钴现货价格平稳,硼铁及金属镓价格平稳, 铌铁合金略回落。烧结钕铁硼磁材毛坯价格跟随原料调整 镨钕: 上周镨钕价格持续下行,全国氧化镨钕均价至 83.8 万元/吨,周环比下跌 6.37%;镨钕金属均价至 103 万元/吨,周环比下跌 5.94%。上周氧化镨钕产量 1308 吨,周环比降低 0.91%,上游矿端和废料增量有限,整体产量受限。 除此外,氧化镨钕短期价跌量跌,反映终端磁材企业对上游原料订单不足,金属厂出货不畅,因而氧化物采购放缓,但氧化镨钕供应正常,导致工厂库存增加。上周氧化镨钕工厂库存 3415 吨,周环比略增0.26%。上周氧化镨钕行业平均毛利周环比减少 1.11 万元/吨至 3.03 万元/吨;金属镨钕行业平均毛利周环比降低 1.78 万元/吨至-0.58 万元/吨。 重稀土: 上周镝价持续下滑,全国氧化镝及镝铁均价均至 2350 元/公斤,周环比均下跌 3.29%。 由于终端订单支撑不足,下游采购减弱,氧化镝报价持续下调;镝铁跟随氧化物价格调整,下游磁材厂询单补货减少,镝铁出货不畅。全国氧化铽均价周环比下跌 2.17%至 13550 元/公斤;金属铽均价为 17440 元/公斤,周环比下跌 1.16%。上周钆铁合金国内均价下跌9.09%至 44 万元/吨;国内钬铁合金均价环比下跌 6.11%至 123 万元/吨。其他原料: 上周 LME 钴期货价格下跌 8.27%至 55445 美元/吨;长江有色钴现货价格周环比持平。硼铁及金属镓(99.99%)价格均保持平稳,铌铁合金(60-A)价格周环比略回落 0.36%至 27.35 万元/吨。 烧结钕铁硼: 上周钕铁硼价格跟随稀土原料调整,毛坯烧结钕铁硼 N35 和H35 全国均价均回落 11 元/公斤,分别至 264.5 元/公斤和 333.5 元/公斤,周跌幅分别为 3.99%和 3.19%。 正极钴原料价格续跌, 硫酸钴下跌, 锂源价格稳定, 三元前驱体价格持续下跌, 三元正极材料持续调整,磷酸铁锂正极保持平稳。电解液环节六氟磷酸锂平稳, DMC 价格续涨, 各类电解液保持平稳。负极材料平稳, 隔膜维持价稳量升, 铜箔价格及加工费持续调整正极材料: 上周三元正极原料端电池级电解钴略降 0.55%至 36.05 万元/吨,硫酸钴价格周环比下跌 1.99%至 7.4 万元/吨,镍、锰硫酸盐价格分别持平于 3.7 万元/吨和 0.75 万元/吨。三元前驱体 NCM111、 NCM523 及NCM622 价格分别下跌周环比下跌 1.99%至 12.1 万元/吨、 12 万元/吨和13 万元/吨。电池级碳酸锂持平于 46.9 万元/吨,氢氧化锂持平于 46.75 万元/吨。三元正极材料 NCM523 价格周环比下跌 0.6%至 33.05 万元/吨,NCM622 价格周环比略跌 0.4%至 37.3 万元/吨;前驱体正磷酸铁价格持平于 2.43 万元/吨,磷酸铁锂正极价格持平于 15.5 万元/吨。 电解液: 上周六氟磷酸锂价格持平于 25 万元/吨, DMC 国内厂家出厂均价周环比续涨 6.06%至 7000 元/吨。磷酸铁锂、锰酸锂和三元圆柱 2.6AH电解液价格分别持平于 6.25 万元/吨、 5 万元/吨和 7.25 万元/吨。 负极材料: 上周国产中端人造石墨和天然石墨价格分别持平于 5.3 万元/吨和 5.1 万元/吨。 隔膜: 上周国内隔膜价格平稳,各类隔膜价格周环比均持平。隔膜周产量22346 万平米,周环比增加 0.41%;行业开工率 74.78%,周环比增加 0.31个百分点。锂电池隔膜厂家库存持平于 4230 万平米。 电池级铜箔: 上周铜箔价格维持弱势运行。根据百川盈孚数据,上周 8μm 和 6μm 主流市场均价分别为 8.94 万元/吨和 10.09 万元/吨,周环比分别下跌 3.56%和 3.17%。 8μm 电池级高端铜箔加工费下降 2000 元/吨,均价至 26000-33000 元/吨, 6μm 高端铜箔加工费下降 2000 元/吨,均价至37000-46000 元/吨。需求韧性依旧强劲,但基于铜箔“原材料+加工费”的定价模式,铜箔企业在与下游电池厂绑定合作的模式下,下游议价能力更强,基于目前仍然看空铜价的预期,下游对铜箔加工费持续压价。 半导体材料下游 DRAM 价格下跌,闪存价格基本平稳 上周台湾和费城半导体行业指数周环比分别回升 3.72%和 2.89%; DIX 指数周环比下降 1.58%。 DRAM 方面,下游 DDR3 4Gb(1600MHz)价格下跌 1.41%至 2.235 美元。 NAND Flash 64Gb 价格略升 0.15%至 4.032 美元,32Gb 价格持平于 2.159 美元。 投资建议 继续看好稀土永磁板块, 短期看上游稀土原料持续调整有利于减缓成本压力,当前板块估值仍处于合理区间, 已公布中期业绩预告的两家头部公司中报业绩大幅增长, 且 Q2 增速进一步加大, 有望提振行业景气度延续预期, 支撑行业成长逻辑。 中长期看需求端风电及新能源车等新兴产业高景气延续有望拉动稀土永磁材料需求快速增长,并为其提供长期需求发展空间,而节能领域及伺服电机领域需求边际改善有望持续,并长期提供平稳需求支撑;供给端行业放量增长, 头部企业加快扩产步伐。 维持中期策略观点,看好下游需求快速增长前景下, 头部企业能够在消化成本压力、稳住盈利能力前提下行业放量增长的机会。另外,继续看好光伏装机长期增长前景下对碳碳基复合材料需求的拉动, 以及新能源车高景气以及长期发展空间对锂电材料需求提升带来机会。 风险提示 价格下跌风险,景气度变动风险,政策变动风险, 原材料价格超预期上涨风险。

资源

通信“之光”

2022年07月27日发布 1.联通启动5G专网服务产品项目一期建设,预算2047万 根据C114通信网7月26日报道,中国联通智网创新中心宣布正式开启5G专网服务产品项目一期建设,总预算达2047万。据了解,启动该项目旨在提高专网服务水平,更好地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本项目主要内容为开发5G专网能力组件,包含高可靠专网能力、大带宽能力及低时延能力三大能力组件,提升联通的5G专网产品能力。此外,还将扩大5G专网运营平台和5G专网自服务平台的容量。 2.5G四连冠,华为助力LGU+网络评测持续领先 根据通信产业网7月26日报道,全球网络评测机构RootMetrics公布了韩国5G网络评测年度报告:LGU+5G网络因其速率最快、时延最短、频谱效率最高,为用户提供了最佳5G网络体验,已连续四年获得冠军。其冠军的背后,离不开华为的助力:华为利用行业内最先进的软件和算法为LGU+装备了第三代MassiveMIMO设备,极大提高5G网络性能。 3.LG、SK和三星将获得2万亿韩元补贴,以供投资北美电池厂 根据BUSINESSKOREA7月26日报道,LG新能源、SKOn和三星SDI因其在北美建设电池厂,将共享不低于2.1万亿韩元(约人民币109.2亿元)的补贴。据了解,该补贴包含了税收优惠政策,其中LG新能源计划投资10万亿韩元于北美建设6家电池工厂,将获得超过1万亿韩元的补贴;SKOn公司在北美的电池工厂建设中总共投资了8.1万亿韩元,但并未透露其获得的补贴金额;三星SDI联合Stellantis在北美建立了一家电池单元模块合资企业,将投资25亿美元。

资源

汽车行业动态

2022年07月27日发布 一、汽车行业一览 二、行业新闻 1.广汽集团与商汤科技达成战略合作 7月26日,广汽集团官方宣布,其已于日前同商汤科技在广州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根据协议,双方将发挥各自优势、实现资源互补,结合广汽集团在汽车整车生产和研发技术的实力,以及商汤科技在人工智能技术的领先优势,在智能驾驶、智能车舱、智能网联、汽车元宇宙、AI工具链、超算中心等领域深入挖掘合作机会,开展全面业务合作。 截至目前,商汤已和众多汽车行业巨头达成了合作。在传统车厂中包括上汽集团、长城汽车、比亚迪、奇瑞汽车、奥迪;造车新势力中包括如威马、合众、天际;Tier1中包括如伟世通,华域视觉,佛吉亚歌乐等。 2.五菱核酸采样车投入市场首批车辆8月运抵上海 自跨界生产口罩之后,五菱又要造核酸采样车了。7月26日,五菱汽车宣布其打造的核酸采样车将于8月正式投入市场使用,首批车辆将投入上海。 据介绍,五菱核酸采样车分2座、4座不同车型版本,最高可实现日采样量约1.7万人次。此外,采样车还配置了可拓展采样窗口,用于紧急情况下有效提升采样效率。 通过五菱核酸采样车,核酸检测从“人找点”变成“点找人”,尤其是针对学生、老人等特殊群体的核酸检测需求,以及小区、乡镇和农村等不同检测地点,车辆可直接开到居民家门口,灵活移动到需要的地方,快速完成采样检测。 目前,第一批五菱核酸采样车将于8月抵达上海,用于上海交通大学的校园日常核酸检测。 3.丰田计划暂不要求供应商降低价格 据外媒报道,丰田的一位高管在7月25日表示,该公司不会单方面向供应商施压,要求其在下半财年中降低价格,并且丰田还在考虑为供应商的能源支出提供支持。 作为全球销量最高的汽车制造商,丰田此举显示出,在全球供应链困境持续和能源成本飙升的情况下,该公司正在试图分担供应商所面临的负担。 与其他汽车制造商一样,丰田一直在遭受全球半导体短缺和疫情封锁的打击,这些因素导致车企们一再削减产量,从而使供应商也因为订单减少而感到沮丧。 4.下岗电池再就业!大众开设海外电池储能试点,总净容量达570kWh 日前,大众汽车做了一个电池储能装置的试点——储能容器,简称为“PSC”。该装置中包含预生产的大众ID.3/ID.4电池,共由96个MEB单元模块组成,总净容量为570kWh(平均每个模块约5.94kWh),如果试验成功,以后纯电动车换下的旧电池将迎来下岗再就业的可能。 大众汽车将此次试验的装置安装在了德国的Zwickau工厂,该工厂共生产了六辆基于MEB的纯电动汽车,本次试验的主要目的是为容量有所褪色的旧电池开发可再次使用的解决方案,因为在进入回收之前,这些旧电池仍然可以用作储能装置,并有一段相当长的使用寿命。 5.工信部: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规模化发展 7月2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召开“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夯实实体经济根基”新闻发布会,介绍我国制造业十年间发展成就。工业和信息化部规划司司长王伟表示,要抓好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实施质量品牌提升行动,加快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应用,提升传统产业质量、效益和效率。同时,努力扩大增量,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规模化发展,打造新的增长点。

资源

基建对减隔震行业的影响与驱动

2022年07月27日发布 减隔震应用于需求领域或不止八类 隔震及减震技术可适用于各类建筑房屋,包括公共建筑、住宅、工业建筑等,包括新建建筑与抗震加固。日本应用减隔震的建筑类型包括公共建筑、住宅、超高层等,其中超高层抗震方案应用上争论较多,主要关于隔震建筑面临的倾覆及自振周期等问题,因此自2000年开始日本每年建设的超高层建筑中,约40%左右采用减震,约20%左右采用隔震。此外,抗震加固领域使用减隔震既能够节省造价,同时不妨碍建筑物正常使用,尤其是隔震技术进行抗震加固时,施工主要在地下,无论对于建筑立面还是内部空间影响都很小。 国内减隔震行业现有需求结构及近年需求主力主要为公共建筑,住宅类目前较少。我们参考龙头震安科技2018年收入结构,其中学校医院占比68%,商住地产占比不到5%,其他公共建筑占比27%。 国令第744号文《建设工程抗震管理条例》要求应当采用减隔震技术的范围为地震高烈度区及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八类建筑包括学校、幼儿园、医院、养老机构、儿童福利机构、应急指挥中心、应急避难场所、广播电视等建筑。同时规定这些建筑应当按照不低于重点设防类的要求采取抗震设防措施。因此八类建筑后的“等”字或可理解为不止这八类建筑应当采用隔震减震技术,而是抗震设防分类中不低于重点设防的建筑均应采用,我国重点设防以上建筑类型涵盖多种人口密集的公建及防震要求较高的厂房。 短期节奏:基建,既是动力又是风险? 基建开复工节奏阶段性影响减隔震行业的产值提振。隔震安装在开工端,因此在承重支柱安装隔震产品之后,即可进行专项验收,而减震产品安装随着整体建筑施工而进行。以建筑减隔震龙头震安科技来看,当前隔震占比约70-80%,同时隔震订单转化周期较短,一般3-6个月即可确认收入,因此项目开工端节奏至关重要。 今年基建是“稳增长”最有力抓手,政策工具频出促进基建加紧开工。我们预计随着施工淡季度过,三季度有望迎来旺季更旺趋势,基建项目开工及赶工节奏预计将会加快。 根据历史情况来看,经济发达程度较高的地区或率先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政府业主方对于建设资金敏感程度与地方经济实力息息相关。对于经济发达程度不高的高烈度区,隔震应用带来的经济性有望促使业主方主动使用。此外,若经济发达地区如江浙沪等地区,地震烈度相对较低,但国令第744号文(《条例》)执行之后,这些地区响应或将更快,“十三五”装配式建筑在经济发达地区的快速推广已得到印证。业主在初设审批阶段知悉减隔震设计方案,审批通过后进入招标阶段不应随意增加投资或调整方案,总包方支付减隔震材料款项。同时,国企偿还民企欠款工作持续进行,国央企总包方“兜底”。机关、事业单位从中小企业采购货物、工程、服务,应当自货物、工程、服务交付之日起30日内支付款项,合同另有约定的最长不得超过60日;大型企业从中小企业采购货物、工程、服务,应当按照行业规范、交易习惯合理约定付款期限并及时支付款项。同时,在今年国新办一季度与上半年的央企发布会中均强调中小企业欠款动态清零。因此,对于减隔震企业来说,在设计方案之后,资金端的压力大概率已转移至国央企总包单位。 下半年疫情对于开复工影响逐步消除,高频数据或已筑底回暖,预计后续旺季更旺,基建赶开工预期下,减隔震签约有望提速。综合来看,减隔震行业发展趋势不断向好,基建赶开工对位于开工端的隔震材料及施工进度中的减震需求拉动具备年内提振作用,但同时对于产业链中可能面临的基建投资资金到位情况无须过分担忧,一方面目前多数属于隔震应用,发货或安装后即可收取60-80%款项,另一方面下游客户主要是央国企采购,综合风险较低。 长期趋势:基建,需求放缓or结构性抬升? 中长期我国基建补短板节奏继续,目前教育医疗资源紧缺,仍然具备较大建设空间。在此次疫情中,各省纷纷率队驰援疫情重点地区,方舱建筑数日而起,尽管再一次彰显了中国速度,但同时也再次印证我国民生基建补短板的方向的重要性凸显。我国是人口大国,与临近发达国家日本相比,每千人医院卫生院床位数仅为日本的一半,另外,我们通过对比各省人均校舍建筑面积与高烈度区占比,发现很多高烈度地区人均校舍面积相对较低。 基建增速放缓属新常态事件,但不影响中长期减隔震需求,多样化需求将带来结构性抬升。其一,当前行业处于快速扩容阶段,当前渗透率仅0.4%左右,假设需求建筑类型占全部建筑的比重不变,渗透率仍然是从千分之四向百分之四扩大的过程中,基建增速的变化与目标渗透率的变化对于行业空间的扰动并不大。其二,中长期来看,如LNG储罐、核电站、交通枢纽、轨交、有动力或精密仪器的企业厂房等功能性需求领域也将随着行业发展而更加广泛地应用隔震减震。 减隔震行业空间测算敏感性分析 本文提及的行业空间测算仅针对《建设工程抗震管理条例》驱动下的强制执行部分推演而来,在中性预测下,我们测算得2022-2024年每年行业空间约64.1亿、129.36亿、219.32亿。 当2020-2024年新开工面积CAGR为-2%~2%时,当2024年渗透率假设为3.04%~4.64%时,2022年行业空间将在50-79亿之间波动,2023年行业空间将在99-163亿之间波动,2024年行业空间将在166-280亿之间波动。 风险因素:基建投资大幅下滑,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

资源

错位的供给侧改革红利,制约的海外产能扩张

2022年07月27日发布 市场普遍担心船舶制造行业虽然需求端持续向好,但仍存在大量周期底部暂时休眠的船厂产能。这种供给端产能的高弹性将压制行业中长期盈利中枢、以及本轮复苏周期的长度。但我们认为,本轮周期船舶行业供给端将长期趋紧,实际存在“错位”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红利”。 一方面,十多年来周期下行使得中小船厂被动出清、行业公司扩产意愿仍偏谨慎。另一方面,自2015年底以来,国内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了“三去一降一补”实际也长期改变了船舶行业的业态。在环保等政策压力下,大量中小船企已刚性出清出局。供给侧政策指引下,龙头船企也通过整合重组、减量置换等手段大幅降低了行业产能。此前由于需求尚未复苏、产能利用率长期低位,从而使得效果尚未完全显现。我们认为,行业正迎来“迟到”的供给侧改革“红利”。 此外,我们判断船舶行业本身固有的行业特点也将制约本轮周期船舶产业向海外低成本区域如东南亚等转移,使得全球产能实际也将有限扩张。船舶行业本身有着区域地带限制、多产业配套、资本密集、劳动密集等要求。这使得本轮周期很难出现能够承接产能转移的后来者。全球角度看,本轮周期产能或将长期趋紧,行业盈利中枢与持续性有望显著超过上一轮周期。 投资建议:错位的供给侧改革红利正持续释放,行业长期盈利中枢有望持续上行,龙头公司有望持续受益。推荐【中国船舶】、【亚星锚链】,关注【中国重工】、【中船防务】、【杭齿前进】、【潍柴重机】。 风险提示:新接订单低于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汇率波动风险。

资源

如何看待虚拟电厂投资价值?

2022年07月27日发布 本周专题: 近日新能源汽车巨头特斯拉宣布与太平洋燃气电力公司联合推出虚拟电厂试点项目,引发市场对于虚拟电厂的高度关注。本周我们就虚拟电厂进行分析。 核心观点 电力“平时充裕、尖峰紧张”矛盾凸显,虚拟电厂为经济性最优方案 伴随中国用电结构中三产和居民消费比重的不断增加,二者的时段性需求模式会使得用电负荷呈现“峰值拉伸式”的增长特征,电网用电峰值负荷连创新高,电力供需“平时充裕、尖峰紧张”矛盾日益凸显,虚拟电厂或为经济性最优解决方案。根据国家电网测算,通过火电厂实现电力系统削峰填谷,满足5%的峰值负荷需要投资4000亿;而通过虚拟电厂,在建设、运营、激励等环节投资仅需500-600亿元。 虚拟电厂核心在于“聚合”和“通信”,现阶段侧重于需求侧响应 虚拟电厂是一种通过先进信息通信和监测控制技术,实现对海量分布式能源、储能系统、可控负荷(电动汽车)等的聚合和协调优化,有利于充分挖掘系统灵活性调节能力和需求侧资源。目前中国虚拟电厂建设尚未形成成熟的成套解决方案,处于概念验证和试点阶段:“十三五”时期,江苏、上海、河北、山东等地相继开展了VPP试点,且以需求侧响应模式为主。伴随政策陆续出台,中国虚拟电厂市场有望跑步进入成熟期。 多领域企业纷纷布局,客户资源开发能力构筑核心竞争力 虚拟电厂作为资本、资源和技术高度密集型行业,具有一定进入壁垒,但由于行业发展潜力大,吸引了众多领域企业入局,包括电网领域信息化板块企业、智慧能源/IT领域方案提供商、新能源/新型储能等领域企业。 我们认为对于虚拟电厂参与者,在虚拟电厂发展初期,用户侧与发电侧资源参与意愿均不强,且商业模式不够清晰,因此虚拟电厂参与者的核心在于“做大”,核心竞争要素在于客户资源的开发;而随着市场的成熟,虚拟电厂开始与电力市场实现对接,运营商的竞争力将逐步由客户资源开发向运营实力切换。 投资建议:电网最高用电负荷连年攀高,电力供需“平时充裕、尖峰紧张”矛盾日益凸显,虚拟电厂成为经济性最优解决方案,满足5%的峰值负荷仅需投资500-600亿元,仅约为火电投资的1/8。伴随政策助力,中国虚拟电厂市场有望跑步进入成熟期,多领域企业纷纷布局,客户资源开发能力、运营实力或将构筑虚拟电厂行业壁垒。建议关注【国能日新】【国网信通】【恒实科技】【中国天楹】【清大科越】(拟上市)。 风险提示:政策推进不及预期,用电需求不及预期,电价下调的风险,行业竞争加剧,来水情况不及预期、煤价波动的风险等。

资源

当升科技重磅推出6款战略新品,能源局就产业链涨价提出建议

2022年07月27日发布 行业数据 锂电池:碳酸锂46.90万元/吨(0.21%);三元622前驱体12.55万元/吨(-7.47%),磷酸铁锂前驱体2.43万元/吨(0%);三元622正极37.1万元/吨(-0.54%);六氟磷酸锂26.75万元/吨(7%)。 光伏:特级致密硅料296元/千克(0.34%);单晶166硅片6.08元/片(0%);单晶PERC166电池片1.25元/W(0.81%);单晶PERC组件1.96元/W(0%);镀膜玻璃3.2mm27.5元/平方米(0%);EVA胶膜16.5元/平方米(0%)。 行情走势 电新指数本周涨幅-0.9%,行业排名第28。银河股票池年初至今绝对收益+0.75%,相对收益+7.30%。 重点公告 隆基绿能/天奈科技/厦钨新能/天合光能/海优新材2022年半年度预告 鹏辉能源披露公司2022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的预案 欣旺达参股子公司金恒旺整合阿根廷锂矿资源的进展 晶澳科技关于投资建设公司一体化产能的公告 德方纳米拟发起设立产业投资基金,主要投资新能源领域 宁德时代拟投资建设济宁新能源电池产业基地项目 天顺风能关于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预案(修订稿) 东方电缆中标海缆产品及敷设施工项目的公告 投资建议 新能源车方面,1)当升科技重磅推出6款战略新品;2)比亚迪宣布正式进入日本市场;3)北京将正式开放国内首个无人化出行服务商业化试点;4)理想试驾车急刹空气悬架断裂;5)福特汽车新方案确保公司产量目标。 新能源发电方面,1)硅料价格延续小幅涨势;2)晶科能源推出1+2+3+N分布式全场景战略;3)能源局就产业链涨价等问题提出三大建议;4)北京推进新能源开发利用;5)协鑫科技10万吨颗粒硅产能正式投产;6)山东省能源局:建设双千万千瓦级海上光伏基地。 投资策略:临近中报季,“业绩为王”是当前市场主线。从短期博弈角度来看,1)光伏:地缘政治以及大宗商品涨价,新能源价值凸显。2022年国内光伏装机维持高增长,海外需求共振。硅料下跌周期即将开启。建议把握“逆变器、辅材、新技术”3条主线,推荐隆基绿能、晶澳科技、阳光电源、晶科能源、通威股份、福斯特等。2)锂电:2022年电动车维持高景气度从而拉动锂电池需求。6月电动车销量超预期再次验证了全年乐观预期。产业链各环节的价格博弈以及利润分配需要持续关注。推荐电池龙头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等;材料环节把握2条主线:海外拓展新客户,推荐当升科技、璞泰来、中伟股份等;供需偏紧议价能力强,恩捷股份、德方纳米、杉杉股份、中科电气、天奈科技、嘉元科技等。从长期价值角度来看,1)电网:“稳增长”拉动电力新基建,电网数字化转型将深度拥抱新技术、新模式。关注信息化自动化领域龙头国电南瑞、许继电气等。2)储能:能源转型的关键一环,推荐派能科技、禾迈股份等。

资源

2022Q2基金持仓分析:持仓市值回升,光伏设备保持高位

2022年07月27日发布 核心观点: 2022Q2机械板块基金持仓规模回升,持仓占比略有提高。选取截至2022年6月30日全市场主动偏股型公募基金,包括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灵活配置性、平衡混合型人民币基金共6225支公募基金作为研究对象,合计总规模8.82万亿元,分析公募基金前十大重仓股中机械行业公司的变化情况。今年二季度,随着全国疫情防控形势的逐步好转和企业复工复产的持续推进,供应链快速畅通,此前受到抑制的市场需求加速释放,6月份制造业PMI重回扩张区间,制造业景气不断修复,光伏和锂电等细分行业保持较高景气水平。2022Q2偏股型基金重仓机械行业持仓市值合计1204.94亿元,环比上升23.66%;在基金总规模中占比2.96%,环比增加0.29pct。 持仓板块更加集中于光伏设备等高景气赛道。2022Q2持仓市值排在前五的细分子行业为光伏设备、基础件、其他专用机械、仪器仪表和其他通用机械,持仓市值占机械板块持仓总市值的比例分别为23.76%、12.47%、12.08%、10.82%和8.44%。前五大细分子行业持仓市值占机械板块持仓总市值的比例继续提升,达到67.57%%。起重运输设备、工程机械、3C设备三个细分子行业持仓市值迅猛增长,环比分别增加239.15%、228.85%、180.71%;持仓市值下降幅度排名前三的细分板块是叉车、工业机器人及工控系统、纺织服装机械,环比分别下降95.00%、72.97%和66.93%。 2022Q2基金大幅加仓光伏、工程机械等相关个股。2022Q2共有164只机械个股得到偏股型公募基金重仓,相比2022Q1增加8只个股;前十大重仓机械个股市值合计626.07亿元,环比增加7.13%。从持仓占总规模比例变化情况来看,2022Q2基金加仓明显的有迈为股份(+4.16pct)、三一重工(+3.59pct)、双环传动(+1.71pct)、高测股份(+1.71pct)、海目星(1.25pct)、奥特维(+0.99pct)、中国船舶(+0.96pct)、晶盛机电(+0.85pct)、美畅股份(+0.80pct)、时代电气(+0.75pct);减持较多的包括先导智能(-4.54pct)、埃斯顿(-1.24pct)、青鸟消防(-1.24pct)、江苏神通(-1.16pct)、新莱应材(-0.60pct)、杰瑞股份(-0.59pct)、英维克(-0.40pct)、杭氧股份(-0.38pct)、凌霄泵业(-0.32pct)、杰克股份(-0.31pct)。 投资建议。长期看好具备较高投资价值的景气赛道优质个股,重点细分方向包括光伏设备(N型电池片产业化带来的设备投资)、新能源汽车相关装备(锂电、氢能、储能、充换电等方向设备投资)、工业机器人、工业母机、专精特新等领域。

资源

深交所发布上市公司信披等级,ESG披露作用凸显

2022年07月27日发布 ESG(Environmental(环境)、Social(社会)、Governance(公司治理))是一种关注企业环境、社会责任、环境保护和可持续性发展而不仅仅是财务指标的投资理念,涵盖ESG信息披露、评级和投资等多个维度。旨在推动公司把社会和环境治理等外部要素融入到企业内部业务管理中去,降低风险,发挥企业的社会责任,实现企业的更大价值。华宝证券研究创新部旨在ESG领域长期跟踪,释放ESG高频信号,打造ESG领域研究成果,探讨国内ESG评价体系的指标量化方法,帮助各产业企业和投资更加深刻全面认识ESG评价体系、ESG信息披露以及ESG投资。 研究观点 ESG事件聚焦:国内:《绿色云端2022》发布。互联网的基础设施-数据中心的耗电属性极大,因此数据中心的碳中和是互联网行业的绿色行动重要环节之一。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互联网企业存在绿色电力消纳比低、企业间差距大、2030年前实现碳中和与100%可再生能源目标设置不充分等情况。国内:深交所公布2021年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等级。本次年度信息披露考核,深交所结合监管实践和投资者关切,进一步加大对上市公司现金分红及股份回购、投资者关系管理、履行社会责任等情况的考核力度,强化信息披露考核正向引导作用。同时,也保持了负面指标及减分项的警示效果。国际:《2022年全球性别差距报告》发布。7月13日,世界经济论坛《2022年全球性别差距报告》发布。报告显示,在全球新冠疫情持续的第三年,距离全世界实现性别平等还需要132年,同比去年缩短了四年。中国在146个国家中综合排名第102位,相较于去年(107位)提高了五位。 可持续投融资:截至2022年6月底,沪深300ESG基准指数、中证500ESG基准指数自2017年7月以来的累计收益分别比母指数高1.23%和6.74%。反映了ESG基准指数相对母指数在ESG方面的优异表现。 全球GP的ESG实践发展:ESG作为负责任投资重要的决策因素,是负责任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投资目的是帮助投资者来识别能有长期可持续发展潜力的企业或投资组合。随着负责任投资、可持续发展理念越来越多的受到国内外投资者的认可,作为两者的集中体现,ESG投资迎来“爆发式”增长的同时,也为GP的募资带来机遇和挑战。在当前竞争格局下,如何利用ESG获得投资者的青睐成为GP们首要关注的问题。 风险提示:1.国内外ESG政策推进不及预期;2.宏观经济下行超预期。

资源

Q2建材持仓环比下滑,传统建材和新材料是重点

2022年07月27日发布 核心观点 2022Q2基金重仓建材板块比例相对于2022Q1小幅下滑。截至目前公募基金2022年2季报披露完毕,以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平衡混合型、灵活配置型4类主动偏股类基金(开放式及封闭式)为样本,2022Q2末建材板块基金重仓比例为1.05%,环比2022Q1下滑0.12pct,是自2021Q3以来触底回升后首次下滑;同期建材板块标配比例为1.48%,低配幅度达到0.43%。 “传统建材”和“新材料”仍是机构重仓建材板块的主线。从Q2末基金重仓建材市值前10的个股情况看,基金延续2022Q1配置思路,即“传统建材”和“新材料”双轮驱动。与Q1相比,Q2基金持仓前10名新增科顺股份、坤彩科技和中材科技,相应的,2022Q1位于前10的鲁阳节能、洛阳玻璃和四川双马持仓总市值下降至10名以外。其中,“传统建材”标的主要包括防水行业龙头企业东方雨虹、科顺股份、北新建材,零售管材龙头伟星新材、拥有完善五金平台的坚朗五金、水泥龙头海螺水泥和浮法玻璃龙头旗滨;而“新材料”标的主要包括珠光材料龙头坤彩科技,新能源产业链的玻纤龙头中国巨石以及叶片龙头中材科技。 从持股数目来看,“传统建材”和“新材料”链条的个股持仓均出现分化。相较于Q1末,受益于地产政策边际改善的坚朗五金、科顺股份和旗滨玻璃分别增加459.45、5624.25和2761.88万股,同时地产需求的疲软和原材料价格的高位也使传统建材企业业绩承压,东方雨虹、北新建材、伟星新材和海螺水泥基金持仓分别减少2926.07、844.69、1399.66和961.33万股。而风电产业链景气度较高,下游叶片龙头中材科技和玻纤龙头中国巨石得到加仓,分别环比增加895.84,1170.94万股。 市值排名前10重仓持股占流通股比分别为:东方雨虹(14.88%/0.24pct)、中国巨石(2.87%/-0.93pct)、旗滨集团(5.72%/1.04pct)、伟星新材(5.17%/1.39pct)、海螺水泥(1.25%/1.04pct)、坚朗五金(6.32%/-3.66pct)、科顺股份(8.40%/5.49pct)、北新建材(0.87%/-3.42pct)、坤彩科技(1.20%/0.16pct)、中材科技(0.68%/0.22pct)。 机构重仓占流通股比例总体不高,东方雨虹、志特新材相对领先。总体来看,行业基金重仓股数占其流通股比例不高,但东方雨虹和志特新材较为例外,分别达到14.88%和12.24%,显著高于其他个股。排名3-10的个股机构重仓占流通股比例分别为:科顺股份(8.40%)、坚朗五金(6.32%)、旗滨集团(5.72%)、长海股份(5.34%)、伟星新材(5.17%)、中铁装配(5.04%)、四方达(4.82%)、中国巨石(2.87%)。 风险提示:1、基建投资增速不及预期;2、地产需求超预期下滑。

资源

运营商篇

2022年07月27日发布 1、运营商通过部署通信网络,向客户提供信息服务实现盈利。收入端的主要业务包括移动业务、家庭宽带业务、政企业务,成本端主要包括支撑通信网络运行的各项网络成本以及由员工薪酬、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构成的业务成本。近些年,移动互联网产业红利结束,产业互联网开始兴起,运营商正从2C业务向2B业务转型。 2、运营商投资具有以下特点:(1)每一代技术周期后期是较好的投资阶段;(2)基础网络资源决定竞争力和用户数;(3)2C业务收入关注ARPU值提升,用户数已趋于稳定;(4)2B业务关注市场开拓和业务创新能力;(5)成本侧分析资本开支变动与结构变动;(6)运营支撑成本有不断走高趋势;(7)近年来强调研发和管理、弱化渠道竞争;(8)核心关注ROE的变动趋势;(9)增速稳健背景下关注分红率提升。 3、运营商一般成长逻辑包括:(1)移动业务:增长动力较弱,格局稳定;(2)宽带业务:千兆网络升级提升ARPU,宽带渗透率尚有提升空间;(3)政企业务:产业数字化前景广阔,关注解决方案能力与盈利能力。 4、三大运营商PB估值处于历史低位,且低于全球同行水平。随着盈利能力增强,资产规模逐步减小,ROE正呈现现企稳回势头,PB有望修复。从业务规模看中国移动较为领先,从云网资源看中国电信优势明显,从盈利弹性看中国联通有较大空间。 风险提示:5G业务发展不及预期的风险;政企市场开拓不及预期;新技术研发进展不急预期;市场竞争加剧;疫情反复等外部环境变化风险。

  • 1
  • 538
  • 539
  • 540
  • 3218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