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报告

研究报告 · 圈子

7254 位酷友已加入

本圈子收集技术类研究报告、白皮书等资料,学术类、产业类的都可以,上传时请尽量注明研报的概述信息~加入圈子可以上传、下载资料,也可以使用提问来寻求资料或分享你认为有价值的站外链接~

关注推荐最新

热门标签

资源

资源为王:全球锂矿22年二季报更新

2022年08月30日发布 2022Q2锂资源生产情况汇总:澳矿产销环比大增,精矿及锂盐价格持续提升 Q2澳矿产销环比大幅提升,销售价格增幅明显 (1)量:2022年Q2西澳地区锂精矿产销环比明显上升。2022年Q2西澳地区主要锂矿山生产锂精矿合计约30万吨(不含Greenbushes),同比上升17.92%,环比增长28.24%;销售锂精矿合计31.13万吨(不含Greenbushes),同比上升3.94%,环比上升29.48%。 (2)价:2022年Q2澳洲锂精矿平均销售价格大幅上升,预计2022年Q3价格将持续上行。其中2022年Q2MtMarion锂精矿平均售价环比上涨35.5%;Pilbara锂精矿销售均价环比涨幅为61%;MtCattlin锂精矿平均售价环比增长129.2%。此外,Pilbara锂精矿第8次拍出6350美金/吨(FOB,5.5%氧化锂)高价,拍卖价格重启涨势,精矿供给依旧紧张,预计年内锂精矿价格将进一步上涨。 南美盐湖:售价均明显提升,雅保等上调全年业绩指引 (1)量:2022年Q2Allkem的Olaroz锂工厂生产碳酸锂3445吨,同比增长4%,环比增长15.9%,碳酸锂销售量为3440吨,同比增长35%,环比增长9%。2022年Q2Livent锂销量稳定,产品定价升高。2022年Q2SQM锂及衍生品销量为3.42万吨,同比增长41%,环比下降10%,得益于市场强劲需求,公司预计今年全球锂市场需求将至少增长30%左右。 (2)价格方面,盐湖锂盐售价均大幅上涨:雅保预计今年其锂产品的销售价格将同比上升200%-225%。2022年Q2Allkem锂产品平均售价41033美元/吨,环比增长51%。2022年Q2SQM锂及衍生品销售均价为54000美元/吨,同比增长701%,环比增长42%。 (3)业绩方面均明显提升:2022年Q2雅保锂业务销售收入为8.9亿美元,同比增长178.3%,环比增长62%。2022Q2Allkem旗下Olaroz锂工厂碳酸锂产品营业收入1.41亿美元,同比增长553%,环比增长64%。2022年Q2SQM锂业务营收18.47亿美元,同比增长1033%,环比增长28%,占公司总营收71.07%。2022年Q2Livent营收2.19亿美元,同比上升114%,环比上升52%。 (4)业绩指引:Allkem方面,2022年Q2得益于对所有锂产品价格提升的预期,公司大幅提升全年业绩指引,预计全年营收将在8.00亿至8.60亿美元之间。雅保方面,雅保再度上调全年财务指引,2022年销售收入预计为71-75亿美元,高于之前58-62亿美元的指引,调整后的EBITDA为32-35亿美元,高于之前22-25亿美元的指引。Livnet方面,预计全年营收将在8.00亿至8.60亿美元之间,调整后EBITDA将在3.25亿至3.75亿美元之间,中值分别较上次指引增长4.4%、9.4%,同比增长97%、404%。 矿企调整定价机制,年内供给增量有限下锂价或维系高位 Allkem:2022年Q2长单报价已达到4992美元/吨(CIF),预计Q3报价将继续提升。 IGO:预计2022年H2Greenbushes化学级锂精矿销售价格为4187美元/吨(FOB)。 Pilbara:合同定价都以锂盐价格为定价基准,Ngungaju产能充分释放后,届时大约3周进行一次拍卖,除长协外的所有产量都将以现货销售。 SQM:据其公告,70%的合同锚定报价平台的可变价格,15%的合同以固定价格或者价格区间的方式签约,另有15%的合同仍在商议。 ALB:电池级产品收入占比及可变价格订单比例有所提升,预计2022年电池级产品收入占比将达到85%,此前指引为70%-80%。电池级产品中15%为现货销售,另外65%来自具有价格可变机制的合同(设有最低价和最高价,此前预计为60%),滞后行业指数价格3个月左右,剩下的20%来自固定价格合同,滞后行业指数价格6-12个月左右。 投资建议:供给端年内增量有限,而新能源需求预期良好,目前锂价呈现温和上涨趋势,受限电影响,产业链上下游均存在减量,由于四川锂盐产能规模较大,短期锂价存在催化,年内从供需基本面来看,亦有上行动力。建议关注天齐锂业、赣锋锂业、中矿资源、融捷股份、永兴材料、盐湖股份、西藏矿业、雅化集团、天华超净、盛新锂能、蓝晓科技等。 风险提示:需求不及预期,锂价大幅波动,项目进展不及预期

资源

2022年中国物联网平台行业概览

2022年08月30日发布 物联网未来是平台为王。 2009年中国政府提出「感知中国」理念,物联网被正式列为国家五大新兴战略产业之一,过去10余年,能够联网的设备数量和种类越来越多,物联网解决方案正在不可避免地变得更加复杂与动态,在大众熟知的物联网感知层、网络层、平台层、应用层四大层次里,平台层将作为物联网从设备连接到场景应用的关键“桥梁”而发挥作用。 云平台是物联网体系的重要组成。物联网平台起源于物联网中间件的形式,其目的是在硬件层和应用层之间起到中介作用,管理二者之间的所有交互。同时物联网平台解决应用碎片化,提高物联网效率。物联网,应用行业覆盖面广,专注于不同应用的厂家多,造成应用碎片化严重,产品开发周期长上市慢的问题。 物联网平台规模。物联网平台下游应有工业制造、智慧生活、公共事业以及环保能源等场景,自2017年起中国物联网平台行业增长迅速,并迎来了一波投资热潮,目前头部企业阿里云、华为云、腾讯云以及电信天翼云占据整个中国市场约70%的市场份额,预计到2026年中国物联网平台行规模将达到1581.3亿元。 未来,PaaS市场将成为头部云服务商竞争的焦点所在。谁能够为用户提供更丰富的PaaS服务,谁能够让用户对云的应用更加深入.

资源

上海疫情对汽车行业冲击几何?

2022年08月30日发布 头豹谨此发布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系列研究报告之《上海疫情对汽车行业冲击几何?》。 上海是。此篇报告旨在分析上海疫情对于中国汽车产业的冲击,并对未来新能源汽车市场未来发展情况进行研判。 本报告共分为四章,主要内容包括: 1.疫情对汽车产业影响概况梳理 2.上海汽车产业梳理 3.疫情下出台的汽车产业刺激政策梳理 4.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产销情况 观点提炼: 上海是中国汽车产业的核心,在全国汽车产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近期上海爆发的疫情对汽车产业影响重大。上海是中国汽车销售长期维持第一的市场,疫情爆发前乘用车销量稳居全国首位,疫情后销量严重受挫,对汽车行业的影响重大。上海疫情防控政策总体上分为四个时期八个阶段,四个时期分别以精准防控、全员普查、持续攻坚、向常态转换为主要特点。Wind汽车指数和新能源汽车指数受政策和市场带动,自2010年以来波动上升,本轮疫情期间指数下挫严重,但疫情后期又迅速恢复。 上海拥有很多整车厂和零部件厂商,上海的正常运作对保障汽车产业链完整性至关重要。上海在中国汽车产业地位高,主要体现在办公地为上海的中国汽车产业上市公司的数量多、市值高、员工数量多和营收占比高等方面。 为控制疫情扩散同时维持经济稳定,上海一边坚持动态清零,一边推动企业复工复产,推动了汽车产业有序复工复产,以维持汽车产业链的复苏及稳定发展。上海疫情以来,各大地区为了进一步释放新能源汽车的消费潜力,提振消费信心,陆续出台了若干促进消费的措施或政策。 随着上海疫情6月逐步控制、复工复产稳步推进,供需来自疫情的影响边际减弱,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进入复苏通道。6月中国新能源车市超预期增长,新能源汽车销量创历史新高。上海疫情以来,消费刺激政策政策叠加疫情缓解后供需集中释放,加速了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不断上升,传统燃油车的销量逐渐下行。据头豹研究院预测,2022年中国新能源乘用车销量有望达到641.9万辆,至2026年有望上升至1006.8万辆,销量有望首次突破千万辆级别,2022–2026年复合增速有望高达11.9%。

资源

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系列研究——汽车智能化下OTA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2022年08月30日发布 20世纪以来,汽车的电子电气架构也不断演进,单车价值构成发生变化了巨大变化,汽车软件架构也向SOA转型升级。软硬件架构的升级为OTA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提供了基础,OTA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又进一步推进了软件定义汽车的进程 目前大部分车企的新车型都已实现OTA技术应用,但目前各主机厂的OTA技术应用深度确有不同,新势力和个别传统厂商能够实现全领域的OTA,但是多数主机厂还只覆盖了座舱娱乐域和智能驾驶域的应用 在智能网联汽车时代,汽车OTA也或将会经历从零部件级OTA、整车级OTA再到企业级OTA和产业级OTA。汽车OTA将不局限于汽车功能的升级迭代,而是全产业链模式的革新

资源

双碳驱动能源革命,储能迎历史性发展契机

2022年08月30日发布 投资要点 顶层设计加码,储能迎超级风口 双碳战略下,全球能源结构调整势在必行,风光电高比例接入电网,为电网安全造成冲击,储能可平抑风光电不稳定性,已渐成刚需。因此,全球政策对储能装机高度倾斜,以保障电力系统安全性:欧洲国家石油、天然气等自然资源受限,故大力发展新能源, 并对储能进行相应补贴,现户用储能已率先起量;美国通过税收减免、财政补贴、强制配储等方式支持储能,现已成为全球最大储能市场;国内 2021 年出台储能顶层政策,随后不断完善实施细则,推动行业发展。投资角度看,欧洲户储行情已率先演绎,美国针对分布式项目延长 ITC 税收减免,有望接棒欧洲户储,维持户储高增速;大型储能方面,美国加州、德州等地区新能源发电占比高、电力系统成熟,需求确定性强,中国则在发电侧要求强配储能,亦有较高确定性。相对而言,大型储能量级高于户用储能,下阶段应重点关注受益于美国、中国大型储能放量标的,户储则将维持较高增速,具持续性投资机会。 多场景刚性需求,储能经济性迎拐点 储能在不同场景下发挥作用,需求渐趋刚性。发电侧,储能与风光电配合装机,解决新能源消纳问题,并平抑其波动性;电网侧,储能参与辅助服务市场,维护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用电侧,工商业用户利用储能进行峰谷价差套利,同时可协助电力系统实现削峰填谷。 储能经济性由度电成本与发电收益共同决定,度电成本方面,应重点关注储能系统降本情况及循环次数提升情况;发电收益方面,应重点关注新能源发电占比情况及电力市场建设情况,新能源发电占比高的地区,储能利用率将更高,电力市场成熟度则决定了储能能否以公允价值足量上网。目前,国内储能度电成本显著低于海外,但由于电力市场不成熟,储能商业模式较差,仍无法实现经济性;欧美地区新能源发电占比高、电力市场成熟,叠加补贴政策影响,储能已具备良好经济性。 展望未来,钠电池、钒电池等新技术百花齐放,锂电池持续降本,运营商可在不同应用场景下选择最优技术路径,降低度电成本。收益方面,国内新能源发电占比稳步提升,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完善储能商业模式,增厚经济效益,储能经济性边际向好,渐迎拐点;海外储能补贴不断加码,叠加完善的电力市场机制,储能经济效益将维持高水平,装机规模爆发在即。 行业高速推进,开启万亿级蓝海市场 在全球友好政策叠加产业链蓬勃发展的加持下,储能万亿级市场已悄然而至。美国、中国、欧洲作为最大储能市场,仍将保持优势地位,预计 2025 年三地电力系统储能需求分别为84、 76、 27GWh, 2021-2025 年 CAGR 分别为 68%、 111%、77%。叠加其他地区储能、便携式及基站储能等,预计 2025年全球储能需求将达 288GWh, 2021-2025 年 CAGR 达 53%。根据 BNEF,预计 2025 年储能系统成本将为 1.4 元/Wh 左右,则届时全球储能市场空间将达 4032 亿元。 电池、 PCS 价值量大,凸显投资价值 电池、 PCS 为储能产业链中价值量及壁垒最高的两个环节,分别占系统成本 70%、 6%,对应 2025 年全球市场空间分别为2822 亿元、 242 亿元。 目前,储能电池主要玩家为动力电池厂商, PCS 主要参与者为光伏逆变器厂商,中国企业凭借技术、产能、渠道等优势占据较高市场份额,展望未来有望持续提升。储能为我国动力电池、光伏逆变器厂商带来极佳的第二曲线,受储能行业高增速带动,储能业务占比较高的企业将拥有更高的业绩弹性与较高的估值溢价,凸显投资价值。 行业评级及投资策略 在政策推动和产品技术不断完善下,储能经济性日益提升,迎来了产业成长初期爆发式增长,有望成为续力新能源汽车的超级风口,给予储能行业“推荐” 评级。 建议布局主线: 1)锂电池产业链:龙头企业宁德时代、比亚迪、德方纳米、亿纬锂能,弹性品种派能科技、 鹏辉能源、 国轩高科、 欣旺达、博力威等; 2) PCS:建议关注阳光电源、锦浪科技、固德威、德业股份、禾迈股份、昱能科技、盛弘股份、科华数据等(电力设备组覆盖); 3)受益于液冷渗透率提升,有望迎来量价齐升的温控系统:建议关注英维克、同飞股份; 4)新国标出台在即,即将规范化发展的储能消防环节:建议关注青鸟消防、国安达; 5)系统集成商:建议关注金盘科技、新风光、林洋能源等(电力设备组覆盖) ; 6) 新技术路线:钠电池重点推荐鼎胜新材、红星发展,钒电池重点推荐攀钢钒钛。 风险提示 储能电池安全性事故风险;电力系统市场化改革不及预期;上游原材料价格持续高启; 风光电装机不及预期; 推荐公司业绩不及预期; 大盘系统性风险。

资源

政策再加码:能源电子指导文件出炉

2022年08月26日发布 事件概述 8月25日,工信部发布《关于推动能源电子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推动能源电子产业发展,全面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核心观点: 支持推动能源电子产业发展,全面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光、储、端、信全面发展,剑指3万亿年产值。文件指出,能源电子产业是电子信息技术和新能源需求融合创新产生并快速发展的新兴产业,是生产能源、服务能源、应用能源的电子信息技术及产品的总称,主要包括太阳能光伏(光)、新型储能电池(储)、重点终端应用(端)、关键信息技术及产品(信)等领域。根据《意见》,到2025年,能源电子产业年产值达到3万亿元;到2030年,产业集群和生态体系不断完善,5G/6G、先进计算、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能源领域广泛应用,能源电子产业成为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力量。 重点终端应用方面,支持重点领域的融合发展,并加大智能微电网、虚拟电厂等新兴领域应用推广。鼓励建设工业绿色微电网,实现多能高效互补利用等。探索开展源网荷储一体化、多能互补的智慧能源系统、智能微电网、虚拟电厂建设,开发快速实时微电网协调控制系统和多元用户友好智能供需互动技术,加快适用于智能微电网的光伏产品和储能系统等研发,满足用户个性化用电需求。 关键信息技术方面,一方面发展关键信息技术产品,另一方面促进能源电子产业智能制造和运维管理。突破智能制造核心技术,建立健全能源电子生产运维信息系统;推动建设能源电子产业数据平台,开展平台基础能力、运营服务、产业支撑等运行数据自动化采集,研发平台运行监测及行业运行分析模型,提升数据汇聚、分析、应用能力。支持能源电子领域建立多类型的国家级公共服务平台,培育特色工业互联网平台和监测分析数据平台发展面向新能源的关键信息技术产品。 变化催生需求+政策不断加码,持续看好能源IT高景气 新型电力系统持续加速推进,能源供需关系紧平衡,电力系统的数字化、智能化是在解决能源消纳问题、促进供需平衡过程中的必然趋势。供给端,清洁能源持续替代,且速度边际提升,电力系统波动性及不可控性提升,亟需电力系统增强全息感知及自主调节能力。需求端,今年入暑以来,多个省份能源电力保供形势复杂严峻,纷纷强化电力需求侧管理,制定有序用电方案,部分地区陆续出现实质限电。因此,我们认为通过发展虚拟电厂、智慧能源系统、智能微电网等技术增强源网荷储一体化互动、提升电力负荷弹性、挖掘分布式资源的灵活调控能力也将成为下一阶段的一个主流趋势。电网侧,促消纳是重点,智能化是必要手段。另外,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进程加速,电力市场参与主体将急速扩容,交易电量快速增加,催生广阔的电力交易信息化市场。我们判断,政策加码下,新型电力系统数字化、智能化建设进程必将踏入加速通道,新业态将持续演进,相关投资有望边际扩大,能源IT产业链公司将持续受益。 关注能源IT产业链 伴随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能源IT行业龙头将跑出行业β+龙头α,我们重点推荐能源IT链条智能化领军企业: 1、国能日新:新能源发电功率预测龙头,电力交易辅助决策系统助力新能源场站直接增效。公司借助其在发电侧出力分析和市场预测方向的优势,充分发挥发电侧出力数据价值,打造电力交易辅助决策系统产品,从解决客户刚需到助力客户降本增效、提升价值,有望大幅提升SaaS产品客单价,打开第二成长曲线。 2、朗新科技:售电信息化龙头,直接受益于新型电力市场建设。1)深耕售电信息化,统一电力市场带来的负荷端相关平台的模块改造需求等朗新将率先受益。2)此外,朗新科技受新能源建设的刺激,在充电桩聚合平台、光储充一体化充电平台、能耗管理、分布式光伏云等方面均有布局,新兴业务将为朗新带来广阔空间。 3、东方电子:新能源建设推动配网市场格局或走向集中,智能化龙头受益。1)新能源建设的发展对配网智能化需求提升,我们认为配网市场格局将从分散走向集中,而东方电子作为调度配网环节智能化的先头兵,市场份额有望提升,走出行业alpha。2)新业态方面,公司综合能源、虚拟电厂能力强,已获得多项示范项目奖项;积极布局储能业务,EMS在工业园区项目储能领域中已应用,PCS核心技术方面已经通过了第三方测试,具备产品化能力,目前正在进行储能BMS核心技术的研发。新业务将为公司带来新增量。 投资建议 变化催生需求+政策不断加码,持续看好能源IT高景气,继续核心推荐:新能源SaaS【国能日新】、用电端能源信息化+能源互联网核心标的【朗新科技】、配网调度先头兵【东方电子】。其他受益标的包括:远光软件、国网信通、国电南瑞、南网科技、科达自控、泽宇智能、能辉科技、智洋创新、纬德信息等。 风险提示 1)新能源发展不及预期风险;2)政策落地不及预期风险;3)信息化建设不及预期风险;4)宏观经济的下行的风险。

资源

渗透率提升+国产芯片崛起双重驱动,掩膜版行业进入高速增长通道

2022年08月26日发布 掩膜版是光刻工艺的“底片”,市场规模稳步提升:掩膜版是微电子制造过程中的图形转移工具或者母版,承载着图形设计和工艺技术信息,被应用于半导体芯片(IC)、平板显示(FPD)、触控(TP)、电路板(PCB)等行业。根据SEMI的数据,全球半导体材料市场规模从2017年469亿美元增长至2021年643亿美元,其中掩膜版占比约12%;由此推算,我们认为IC掩膜版市场空间约77.16亿美元。根据Omdia的研究报告,显示面板行业掩膜版全球需求2021年预计大约为60亿元,中国大陆占比约52%。 掩膜版行业具备逆产业周期行业特性,芯片产业创新促进行业高速发展。掩膜版行业具有部分逆产业周期的特性,类似于机械制造业的模具,产品需求主要依赖下游行业的产品创新,跟下游产品的销量和价格没有直接联系。因此随着我国半导体芯片行业的国产替代推进,芯片公司将会不断推出新的产品料号,对于掩膜版的产品需求不断增加。 下游客户扩产进程顺利,掩膜版需求水涨船高:半导体芯片方面,SEMI预计从2021年下半年到2024年,将有25家新建的8英寸晶圆厂以及60家12英寸晶圆厂投入运营。随着中国大陆地区晶圆厂的快速扩产,预计IC掩膜版的份额将快速提升,完成市场空间与国产替代的双重增长。平板显示方面,根据路维光电招股书预计,2023年中国大陆有18条8.5/8.6代高精度TFT产线,以及22条6代及以下高精度线完成建设并投产。预计平面显示精细化、大尺寸化的发展趋势将稳定贡献市场增量。 IC掩膜版行业国际龙头仍占据绝对优势,国产替代任重道远。截止2019年,全球前三大的IC掩膜版市场依次是中国台湾(37.92%)、韩国(20.91%)、北美(19.33%),中国大陆仅占比0.6%。随着国内掩膜版厂商能力的不断增长和下游晶圆厂的话语权的不断增加,国产替代的节奏有望提速。 投资建议:我们建议关注掩膜版制造领域的领先企业路维光电、清溢光电,以及具备石英材料供货能力的菲利华、石英股份。 风险提示:光刻技术路径变化,全球贸易摩擦,原材料涨价,疫情反复风险

资源

行业复苏待节日助力,政策实施促信心恢复

2022年08月27日发布 上周(2022.8.22-2022.8.26)行情回顾:上周沪指首日高开后高位震荡至第二日收涨,第三日高开低走大幅下探收跌,第四日低开后略微回升至第五日收涨。深指首日高开后窄幅震荡至第二日收涨,第三日高开后下探至第四日收跌,第五日低开后小幅下探收跌。上证综指累计下跌0.67%,报收3,236.22。上周社会服务子板块及旅游零售板块中2个下跌,涨跌幅由高到低分别为:酒店餐饮(+5.51%),旅游及景区(+3.04%),旅游零售(+2.35%),专业服务(-0.51%),教育(-3.51%)。上周申万(2021)31个一级行业中12个上涨,涨幅最大的五名是煤炭、农林牧渔、石油石化、交通运输、社会服务,其中社会服务板块上涨1.13%,在申万一级31个行业排名中位列第5。社会服务行业跑赢沪深300指数2.18pct。住宿业恢复向好,中高端酒店备受欢迎;主题出行引领行业回暖,文旅融合推动长期发展;餐饮业保持复苏,数字化转型成为行业趋势。我们认为服务业发展态势清晰,将迎来长期回暖,维持行业强大于市评级。 高星酒店间夜量上涨,住宿消费趋于品质化。据飞猪发布的暑期旅游消费观察,7月1日至8月24日高星酒店间夜量同比增超40%,平均消费金额保持双位数增长。此外,中高端酒店在同程旅行上线的“新开业酒店榜TOP30”中占比超七成。随着国内旅游业稳步恢复,同时酒店业加速国内布局,中高端等性价比、舒适度较高的酒店订单量快速上升,预计酒店行业将保持长期复苏态势。 开学季延续出行热,家庭出游热度不减。据携程平台数据,近一周本地旅游订单环比增长20%,其中亲子订单占比近三成。同时,近两周“大学”关键词搜索量环比增长超过一倍,00后乘客占比同比提升超过一成。尽管8月份旅游市场受疫情扰动,但随防控措施逐步优化,公众出行意愿与信心持续提升,大量需求亟待满足,同时中秋节、国庆节在即,期待旅游业在疫情稳定前提下快速回暖。 政策推动文旅融合,打造历史名片,坚定文化自信。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关于贯彻落实全国文物工作会议精神的通知》,提出要推进文旅融合,依托文物资源建设一批世界级旅游景区、一批特色旅游目的地,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当前主题游、特色出行备受欢迎,在政策助力下结合历史底蕴,打造文化创意品牌,有利于文旅市场积极复苏,迎来新的增长点。 投资建议: 国内外酒店企业加速国内布局,中高端酒店消费占比持续提升,预计酒店业将保持回暖;亲子游、研学游延续暑期出行热度,政策推动红色旅游发展有望成为行业新亮点,看好旅游业保持长期增长;8月份各地疫情逐步稳定,预计餐饮业将随酒旅行业有序复苏。我们认为国内出游半径仍然较小,周边游、近郊游持续升温,推荐布局重点经济区域周边游景区的中青旅、天目湖;乡村旅游受政策支持,推荐已在民宿业态提前发力的丽江股份,避暑胜地长白山;入境政策边际放宽,推荐众信旅游、岭南控股等优质出境旅游服务商;推荐首旅酒店、锦江酒店、宋城演艺等酒店及演艺行业龙头企业;疫情趋稳增加餐饮消费需求及企业灵活用工需求,推荐加快餐饮也布局的豫园股份及综合人服领军企业科锐国际。建议关注民宿露营、预制菜以及邮轮旅游等行业标的发展。 风险提示: 新冠病毒疫情反复,行业复苏不及预期、政策落地及执行不及预期。

资源

多重因素助推发展,海内外储能风驰电掣

2022年08月28日发布 本周观点:多重因素助推发展,海内外储能风驰电掣 国内:商业模式探索深入,大型储能建设加速。8月21日河南省发改委下发《河南省“十四五”新型储能实施方案的通知》,提出到2025年力争新型储能并网装机220万千瓦,2030年实现新型储能全面市场化发展的目标,并针对独立/共享储能项目提出了建立容量租赁制度、参与辅助服务市场等一系列保障措施,国内大型储能项目商业模式有望在探索中逐步走向成熟。随着大量新能源配套储能项目逐步进入落地阶段,二季度以来国内储能招标量较年初大幅度提升,其中7月单月达到10GWh以上。随着大型风光项目的持续推进以及新型储能电力市场参与机制的日趋完善,我们认为下半年起国内储能项目建设节奏有望明显加快。 海外:欧洲天然气价格再创新高,逆变器出口额高速增长。持续紧张的电力供需形势导致近期欧洲能源价格再创新高,8月22日伦敦洲际交易所天然气期货价格达到了2861.8美元/立方千米,欧洲基准天然气价格TTF同样攀升至290欧元/兆瓦时的高位,7月绝大部分欧洲国家电力批发价格亦环比大幅上涨。在国际能源价格持续攀升的情况下,海外户用光储市场的景气度进一步上行。根据海关总署的统计数据,今年二季度以来中国逆变器出口增速不断提升,7月出口总额达到人民币59.11亿元,环比/同比分别增长25%/128%,其中欧洲地区占比达到55.4%,出口额增速达到175.7%。随着供暖季的临近,我们预计欧洲能源价格仍将居高不下,旺盛的装机需求有望延续。 本周行情回顾:2022年第33周电力设备板块调整幅度较大 本周电力设备板块下跌5.1%,跑输沪深300指数4.1%,其中其他电源设备板块表现最好(+0.7%),风电设备(-8.6%)、电机(-8.9%)板块表现相对较差。 产业链跟踪:本周锂电产业链价格企稳,硅料、电池片及组件价格上行 锂电:本周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与湿法隔膜价格均趋于稳定。上游金属方面,本周碳酸锂、电解钴及电解镍价格不同幅度上涨。 光伏:本周硅料价格环比上涨0.3%,电池片及组件价格稳中有升,硅片及玻璃价格保持稳定。海外需求持续向好,国内政策发力推动大型项目建设提速,短期内四川限电影响8月硅料实际产出,后续待硅料产能逐步投放后装机有望加速增长。 风险提示:新能源产业政策变动、供应链瓶颈导致需求量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导致行业盈利能力下滑等。

资源

短期关注游客恢复,长期产业链价值重构为重要看点

2022年08月28日发布 2022 年 8 月 24 日文旅部发布《2022 年第二季度全国旅行社统计调查报告》。22Q2 旅行社数量增速放缓,疫情冲击下行业加速出清,组织接待国内游客均下降,旅行社渗透率也有所降低。疫下周边游等模式成为主力品类,中长期下产品创新升级是旅企实现增长的重要推力,长期恢复逻辑可期,维持行业强于大市评级。 核心内容: 旅企数量增速放缓,区域分布不均衡。文旅部数据统计显示,截至 22Q2 我国旅行社总数为 43,225 家,同比增 3.46%,较 2021 年末增长 1.87%。自 2017 年起文旅部旅行社统计数量逐年逐季增长,疫情下仍保持逆势上行,但整体增速放缓,部分中小旅企在疫情中抗风险能力较弱而倒闭,行业加速出清。从 22Q2 数据来看,旅行社数量 top10 的省市总量占全国总量的 56%,且多集中于经济发展较为活跃、旅游资源较丰富的地区。 国内游客组织接待受阻,疫后应专注产业链价值重构。 22Q2 我国旅行社分别组织和接待国内游游客人次、人天同比均下滑。自 21Q3 起,国内疫情出现局部地区反弹,旅行社国内游组织和接待人次进入下降通道,并随着疫情散发影响逐渐深化。此外,旅行社组织和接待人次在国内游客人次中占比持续走低,21 年末达 5.28%,22H1 降至 1.97%。一方面,游客人次反弹仍取决于疫情管控;另一方面,旅行社在出游产业链中的地位逐渐式微,疫情更是加速了产业链的价值重构。各旅行社应当积极推进产品升级,响应游客日渐多元化和个性化的需求。在本地周边游较为流行的当下,推出目的地特色行程,针对游客推出定制化服务等;中长期来看,向更多垂直特色品类延伸,抓住自媒体时代的流量效应,增强产品的传播度也有助于旅行社提高渗透率。 经济发达地区游客出行需求旺盛,旅游市场成熟地区为热门目的地。22Q2 国内旅行社组织游客 top10 地区多位于一线城市及长江沿线经济带,地区收入水平较高,居民出行度假需求旺盛。 22Q2 国内旅行社接待游客top10 地区多位于旅行资源丰富、旅游市场成熟地区。 投资建议: 疫情影响下旅行社运营停摆受挫较严重,经营情况及信心皆受影响,行业加速出清进程。暑期热门旅游省市旅游人次大幅回升,但各地疫情仍有散发,跨省游等长途旅行仍面临较大不确定性。短期内周边游仍为旅行社营收主要支撑;中长期来看,消费者需求更加多元化的基础上看好旅行社积极布局产品迭代创新。考虑到旅游需求仍存,预计疫情恢复或出境政策边际放松后旅行社业务或将快速回归正轨,叠加国内游新产品不断兴起,行业恢复逻辑向好。我们维持行业强于大市评级。继续推荐文旅恢复中的酒店、景区、旅游服务优质标的以及快乐生活服务标的。 评级主要面临的风险提示: 新冠病毒疫情反复,行业复苏不及预期、政策落地及执行不及预期。

资源

光伏设备龙头中报业绩均超预期;晶圆厂加大资本开支利好国内半导体设备商

2022年08月28日发布 1.推荐组合:三一重工、晶盛机电、先导智能、迈为股份、恒立液压、杰瑞股份、奥特维、华测检测、柏楚电子、金博股份、杭可科技、奥普特、利元亨、高测股份、芯源微、联赢激光、瀚川智能、新锐股份。 2.投资要点: 光伏设备:龙头设备商中报业绩兑现度高,晶盛机电、迈为股份、奥特维、高测股份均超预期晶盛机电中报业绩偏预告上限,Q2 单季净利率创新高。2022Q2 单季度归母净利润 7.7 亿元,同比+140%,环比+73%;单季度净利率为 32.3%创新高,同比+9.0pct,环比+8.7pct。公司第五代单晶炉于 2023 年推出,技术迭代下设备商充分受益。 迈为股份规模效应下 Q2 单季净利率创新高。 2022Q2 单季度归母净利润 2.2 亿,同比+64%,环比+20.4%,超市场预期;单季度净利率 22.7%,同比+1.4pct,环比+1.8pct,创 2018 年以来新高。截至 2022H1 末合同负债 28.2 亿,同比+32%;存货 36.6 亿,同比+24%,在手订单充足。 奥特维业绩&订单持续超预期,规模效应下盈利能力创历史新高。2022Q2 单季度归母净利润 1.9亿元,同比+109.5%,环比+80.3%;单季度净利率为 21.3%,同比+5.0pct,环比+5.1pct。2022 年1-6 月公司新签订单 32.7 亿元(含税),同比+75.5%,Q2 单季度新签 18.3 亿元,同比+70%,环比+27%,新签订单充足保障短期业绩高增。在半导体键合机、光伏单晶炉拓展顺利基础上,奥特维子公司旭睿科技获润阳 N 型电池丝印整线设备 1.3 亿订单,平台化布局再下一城。 高测股份中报业绩超预期,2022Q2 单季度归母净利润 1.4 亿元,同比+272.5%,环比+44.7%;单净利率创新高为 17.98%,同比+6.3pct,环比+0.5pct。 2022H1 切片代工出货 3GW,单 GW 净利润约为 2200 万元,看好切片代工业务产能爬坡释放高业绩弹性。投资建议:硅片环节推荐晶盛机电、高测股份;电池片设备推荐迈为股份;组件设备推荐奥特维;热场环节推荐金博股份。 机器人行业:小米率先发布人形机器人 CyberOne,建议关注核心零部件环节 8.11 日晚,小米于秋季新品发布会推出首款全尺寸人形机器人 CyberOne,领先于特斯拉 Opitmus率先亮相。运动方面 CyberOne 身高 177cm、体重 52KG,最高行走速度达 3.6km/h。其全身拥有21 个自由度,且每个自由度都能够实现 0.5 毫秒级别的实时响应,运动能力突出。人形机器人产业链中,核心零部件重要性尤为突出,CyberOne 再次验证该逻辑。在小米的披露中,其上肢配备了一枚重量仅为 500g,额定输出扭矩达 30Nm 的伺服电机,能在小体积的前提下爆发出强大的运动能力,而其全身最大峰值扭矩能够达到 300Nm,对伺服&减速器&控制器性能要求均非常苛刻。目前 Cyberone 的成本约 60-70 万/台,尚无法量产,但也能够充分说明国产厂商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的积累。后续若其能够明确市场需求,并且在成本和技术间形成有效平衡,就有望实现规模化量产。投资建议:推荐绿的谐波、埃斯顿、汇川技术(东吴电新组覆盖);建议关注双环传动。 半导体设备:中芯国际拟投资 75 亿美元建 12 寸晶圆厂,利好半导体设备板块 中芯国际 8 月 26 日公告,拟投资 75 亿美元建设 12 英寸晶圆代工生产线项目,产品主要应用于通讯、汽车电子、消费电子、工业等领域,规划建设产能为 10 万片/月,可提供 28 纳米~180纳米不同技术节点的晶圆代工与技术服务,我们此前强调中国大陆晶圆产能自给缺口依旧较大,未来晶圆厂的资本开支具有较高的确定性,中芯国际此次新建晶圆厂进一步验证了先前观点,利好设备板块。另一方面美国国会参议院当地时间 7 月 27 日,美国《芯片与科学法案》通过,对美国半导体行业的发展给予补贴和激励,旨在限制中国快速发展的芯片产业,故市场对半导体设备板块持续关注。近期公开招标的华虹无锡、积塔、福建晋华、华力集成和华虹宏力为统计标本,1-7 月 5 家晶圆厂合计完成招标 646 台,其中 7 月份 58 台,主要来自华虹无锡(36 台);国产化率方面,1-7 月份 5 家晶圆厂合计完成国产设备招标 230 台,国产化率约36%,持续提升。国产晶圆厂加速国产替代,使设备环节业绩有更大的弹性。重点推荐拓荆科技、长川科技、华海清科、芯源微、北方华创、至纯科技、中微公司、华峰测控、盛美上海。 风电设备:海风招标加速,继续看好下半年风电投资机会 随着第一批风光大基地陆续投产,2022 年下半年风电装机有望大幅提升,我们预计 2022 年我国风电装机有望超过 55GW。截止 8 月 19 日,我国风电公开招达 59.6GW,其中 8 月新增公开招标量 3.5GW,其中陆上风电 1.7GW,海上风电 1.8GW,海风加速放量,2022 全年招标有望超过100GW,将支撑 2023 年风电大规模装机。中长期来看,第二批风光基地规划已经落地,“十四五”时期规划建设 200GW,“十五五”时期规划建设 255GW,风电行业景气度有望延续。此外,成本&需求边际改善,零部件环节盈利拐点出现,下半年风电投资机会值得关注。重点推荐新强联、东方电缆,恒润股份、中际联合,建议关注大金重工、海力风电。 工程机械:7 月挖机销量同比+3%拐点转正,看好下半年行业回暖,建议关注 2022 年 7 月挖机行业销量 17,939 台,同比+3.4%转正,其中出口销量预计 8689 台,同比+73%维持高增,占行业销量升至 48%近一半。经历 5 个季度下滑,工程机械行业于 7 月转正。随着下半年至明年行业基数进一步下降,看好三季报起重点公司收入端重回正增长,钢材价格回落释放利润弹性,国际化有望成为后续最大看点,重点推荐:上游核心零部件【恒立液压】业绩触底回暖【三一重工】【徐工机械】【中联重科】。 风险提示:下游固定资产投资不及市场预期;行业周期性波动;疫情影响持续

资源

正极产能快速扩张,磷酸锰铁锂和高镍三元是未来主流技术方向

2022年08月28日发布 行业视点 正极材料是锂电池最为关键的材料。正极材料是锂电池电化学性能的决定性因素,直接决定电池的能量密度及安全性,进而影响电池的综合性能。正极材料在锂电池材料成本中占比最大的,所占比例达45%,其成本也直接决定了电池整体成本的高低,因此正极材料在锂电池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并直接引领了锂电池产业的发展。 正极材料市场增长空间大,产能快速扩张。2021年中国正极材料的产值达到1419.1亿元,同比增长123.1%。2022年,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主要生产企业产能将达到162.65万吨,三元正极材料主要生产企业产能将达到97.66万吨,根据各企业产能规划,2025年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产能将超过417.75万吨,三元正极材料产能将超过195.91万吨。根据我们测算,2022-2025年全球锂电池正极材料(主要为磷酸铁锂、三元材料)需求量分别为133.1万吨、202.3万吨、287.4万吨、408.6万吨,复合增长率48.9%, 上游原材料短期制约正极材料供给。2022年上半年由于上游原材料钴、镍、锂等价格快速上涨,同时下游新能源汽车销量持续向好,部分环节产能供应紧张的局面仍没得到有效缓解,导致市场仍处于供给紧平衡的状态。锂盐供需错配导致锂矿价格维持高位,预估2023年价格会有一定的松动。中国锂、镍资源较为匮乏,对外依存度高,需大量从国外进口,2020年底,中国锂矿储量仅占全球6.31%,镍储量仅占全球4.39%。 磷酸锰铁锂和高镍三元是正极材料发展方向。随着下游对锂电性能要求不断提升,正极材料将迎来一轮新的技术迭代和升级,磷酸锰铁锂和高镍三元为代表的两条技术路径最为明确。高能量密度是磷酸锰铁锂相较磷酸铁锂的核心优势,随着国内多个磷酸锰铁锂材料项目的建成投产,预计最晚2023年国内会稳定批量生产。高镍三元电芯的能量密度已达到300-400Wh/kg,相较于其他正极材料技术壁垒更高,可以更好地满足新能源汽车轻量化、智能化的发展要求。国内真正能够实现高镍三元材料批量出货的企业并不多,出货量较高的企业主要为容百、巴莫、贝特瑞以及邦普。容百高镍产量占比70%左右,处于高镍三元行业龙头地位。 投资建议:随着下游对锂电性能要求不断提升,正极材料将迎来一轮新的技术迭代和升级,磷酸锰铁锂和高镍三元为代表的两条技术路径最为明确,磷酸锰铁锂电池预计明年开始商业应用,高镍三元在三元电池中的占比也将持续提升。长期来看,正极材料行业技术开发将不断迭代,技术壁垒将不断加大,我们认为以头部电池企业为主要客户,技术方面保持优势且有不断技术迭代能力的正极材料企业将更具竞争力。建议重点容百科技、当升科技、德方纳米、湖南裕能、华友钴业、厦钨新能、长远锂科、振华新材等。

  • 1
  • 349
  • 350
  • 351
  • 3218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