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报告

研究报告 · 圈子

7252 位酷友已加入

本圈子收集技术类研究报告、白皮书等资料,学术类、产业类的都可以,上传时请尽量注明研报的概述信息~加入圈子可以上传、下载资料,也可以使用提问来寻求资料或分享你认为有价值的站外链接~

关注推荐最新

热门标签

资源

特斯拉单季度交付创新高,看好特斯拉产业链

2022年11月03日发布 1)营收方面,2022Q3特斯拉实现营业总收入214.54亿美元,同环比分别为+56.0%/+27.0%;其中汽车销售总额186.92亿美元,同环比分别为+55.0%/+28.0%,汽车销售业务收入180.71亿美元,同环比分别为+54.8%/+29.0%,汽车租赁业务收入6.21亿美元,同环比分别为+61.3%/+5.6%。2022Q3能源收入11.17亿美元,同环比分别为+38.6%/+29.0%;服务及其他收入16.45亿美元,同环比+84.0%/+12.2%。2)利润方面,2022Q3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32.92亿美元,同环比分别+103.5%/+45.7%,归母净利率15.3%,同环比+3.6pct/+2.0pct。 单季度交付再创新高,单车净利回升:交付维度,2022Q3上海工厂生产恢复,美国/德国工厂正常推进,单季度交付再创新高。2022Q3特斯拉全球交34.38万辆,同环比分别+42.44%/+35.00%;毛利率方面,2022Q3公司整体毛利率25.09%,同环比分别-1.52/+0.08pct;其中汽车销售/租赁毛利率分别为27.51%/38.65%,能源业务毛利率9.31%,服务及其他业务毛利率4.01%。2022Q3毛利率同比降低原因主要系:1)原材料、商品、物流、保修等成本上升;2)汇率波动造成2.5亿元的损失;3)德州、柏林以及4680电池工厂的投产成本上升对利润率产生较大影响。单车平均价格同比上涨,单车毛利保持稳定;费用摊销明显,单车净利润维持于1万美元左右。2022Q3特斯拉单车平均销售收入5.43万美元,同环比分别+4.54%/-4.90%;单车毛利1.57万美元,同环比分别+3.24%/-5.84%,单车净利润为0.96万美元。现金流充裕,造血能力旺盛:2022Q3特斯拉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1.00亿美元,同环比分别+62.06%/+116.93%,当前现金流依然充裕,造血能力旺盛。 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不断提升,2022年零售口径渗透率有望突破29%:2022年全年国内新能源汽车批发口径销量有望达到659万辆,对应渗透率27.1%。特斯拉以“销量及盈利能力持续高增长”领跑全球电动车行业,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提升有望不断加速。我们预计,2022年国内乘用车整体产批量分别为2452/2427万辆,分别同比+17.2%/+15.3%,其中新能源汽车批发销量为659万辆,同比+99.9%,批发口径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为27.1%;交强险零售销量2054万辆,同比+1.6%,零售口径渗透率突破29%,达29.1%。 投资建议:看好三季报行情!零部件好于整车!零部件板块赛道排序:轻量化(含一体化压铸)>线控底盘>域控制器/座椅/线束>汽车检测/玻璃等。优选【拓普集团+文灿股份+爱柯迪+旭升股份】。龙头【拓普集团】依然确定性较强。轻量化(含一体化压铸):低渗透率+理论可100%国产替代。重点推荐【文灿股份+爱柯迪+旭升股份】。线控底盘(制动+转向):低国产替代率+较低渗透率+较高技术壁垒。重点推荐【伯特利+耐世特】,关注【亚太股份】域控制器(座舱+驾驶):L2级别成长性依然强但L3+受芯片制约或有所放缓。重点推荐【华阳集团+德赛西威+经纬恒润】。座椅:低国产替代率+较高技术壁垒。重点推荐【继峰股份】。线束:产品升级+较低国产替代率。重点推荐【沪光股份】。整车板块:技术创新进入成长后期但智能化技术创新仍在导入期导致车企竞争提前进入白热化阶段,【销量-品牌-利润】三者之间必须取舍。优选【比亚迪】,其次华为汽车(赛力斯/江淮/奇瑞)/蔚来/理想/吉利/长安/长城等。 风险提示:芯片短缺影响超预期;乘用车价格战超出预期。

资源

周期成长共振的序幕开启

2022年11月03日发布 当前木浆均价已经达到2017年以来高点。当前国内木浆均价已达2017年以来峰值,并已延续一年。此轮浆价走高主因全球供应链不畅等外部因素扰动所致:1)阔叶浆产能投放不断延期,且意外减产事件频发;2)针叶浆受原料供应紧张,罢工,地缘冲突等产量下滑;3)中欧纸浆价差自21H2起扩大,纸浆发运中国数量减少;4)航运浆船等前期未得到明显好转。 木浆供给扩张临近,拐点信号出现。当前:产地发货量环比增加,根据海关总署,前三季度巴西阔叶浆出口至中国数量612.48wt,同比+19.9%。其中6月以来累计280.48wt,同比+35.2%,8月巴西出口至中国83.43wt,同比/环比分别+32.6%/37.8%,达年内高点。浆船运输逐步缓解;接下来:根据BMA,22-23年新增阔叶浆产能预计446万吨,其中Arauco的156万吨项目有望于22Q4投产并外售,23年UPM210万吨项目预计将于明年一季度释放。根据PPPC,未来5年针叶浆产能CAGR为0.4%,阔叶浆产能CAGR为4%。针叶浆供给仍偏紧,阔叶浆自22年起新增产能有明显增长,明年木浆增量将明显高于需求增长。 特纸、生活用纸木浆成本占比高,压抑一年将迎接盈利弹性。木浆成本占比在特纸企业中约在60%以上,在生活用纸企业成本中约占60-70%。特纸基于良好供需关系及龙头客户优势,浆价下行周期纸价稳定性更高,成本压力松动将带来更大弹性。生活用纸消费属性强,浆价下行对品牌纸企盈利增厚更为明显。 推荐五洲特纸、华旺科技、中顺洁柔,建议关注仙鹤股份。特种纸属于周期成长,基于良好供需关系及龙头客户结构,产能周期与收入周期基本一致,成本端主要受木浆价格影响,2022年木浆高位影响盈利。但22Q4起随海外阔叶浆新产能陆续投产,预期浆价将于2023年步入下行通道,建议关注特纸、生活用纸企业盈利弹性。其中,特纸板块首推五洲特纸,当前处于产能高速释放周期,2022年前三个季度基于产能释放,市场充分消化产能,收入同增69.5%,明年食品卡、格拉辛新产能继续贡献可观产能弹性,在收入规模大幅提升的基础上,有望迎来压抑已久的利润率反弹提升,当前PE-TTM处于历史近30%分位。建议关注仙鹤股份,仙鹤股份首批30wt食品卡预计将于年末投产,23年底广西、湖北首批浆纸产能有望投产。推荐华旺科技,年初5wt产能持续爬坡,23Q3二期8wt装饰原纸预计投产,远期还规划40wt食品、医疗等高景气纸种。建议关注中顺洁柔,木浆约占生活用纸成本比例60%左右,行业盈利承压加速中小产能出清,公司作为生活用纸龙头,不断优化产品渠道,持续深化高端化进程。公司管理团队基本调整到位,预计改革成效将陆续兑现。 风险提示。原材料大幅波动、行业竞争加剧、产能投放不及预期、疫情反复等。

资源

政策加码智能网联汽车,推动商业化落地提速

2022年11月03日发布 行业事件: 2022年11月2日, 工信部与公安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 目的是基于试点实证积累管理经验,支撑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制修订,推进健全完善智能网联汽车生产准入管理体系和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体系。 高级智能驾驶落地需要法律法规、基础设施建设支持 本次《征求意见稿》 意在遴选符合条件的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和具备量产条件的搭载L3和L4自动驾驶功能的智能网联汽车开展准入试点。 一方面L3及以上级别智驾功能需要积累大量路测数据实现算法优化;另一方面也需要出台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各类安全事故责任主体,同时还需建设路侧联网设备实现车路联网。 智驾赛道进入瓶颈期, 顶层设计坚定发展信心 经过前几年的高资本投入后, 智能驾驶产业已经趋于冷静, 尽管部分主机厂已经在技术层面实现L3级别的智驾功能,但消费者仍然无法切实体验到相关功能, 某些程度上削弱了需求。例如小鹏G9的城市NGP,可以在市区内实现A点到B点的智能导航辅助驾驶,但由于高精度地图未开放使得购买该功能的性价比变的较低。我们认为:《征求意见稿》的出台可以让更多符合条件的车型上路测试, 优化高级智驾技术的同时推动相关法律法规的颁布,从政策端加速主机厂布局智能驾驶的脚步。 硬件预埋是趋势,智能化零部件供应商率先受益 汽车电子电气架构由传统的分布式向集中式升级, 主机厂在高级智驾领域倾向将高级智驾功能需要的激光雷达、域控制器、 空气悬架、线控转向和线控制动等硬件预埋上车,后续再通过OTA的方式添加相应功能。 汽车电动化如火如荼进行过程中,智能汽车接力成为下一个蕴藏较多投资机会的细分赛道, 激光雷达、域控制器等硬件渗透率仍处在1-10阶段,具备较大的提升空间,在国内自主品牌逐步崛起的大背景下, 相关零部件企业有望率先受益。 投资建议 智能汽车包括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两部分, 我们认为智能座舱将领先智能驾驶实现大规模落地: 智能座舱领域: 推荐关注对控制器开发理解深刻、成立座舱事业部进入座舱领域的经纬恒润;座舱产品多布局,拥有优质自主品牌客户群的华阳集团;通过新势力进入乘用车座椅市场的继峰股份; 智能驾驶领域: 硬件预埋涉及传感器层面的77GHz毫米波雷达、 4D毫米波雷达和激光雷达等,决策层面的智能驾驶域控制器,执行器层面的空气悬架、线控制动、线控转向等, 我们建议关注布局相关业务的企业,包括德赛西威、华域汽车、保隆科技、科博达和伯特利等。 风险提示 疫情反复等因素造成汽车销量下滑; 政策落地不及预期;智能座舱单品研发不及预期;智能驾驶相关零部件渗透不及预期。

资源

航空航天产业月报:航天强国和建设世界航空强国

2022年11月03日发布 一、航空航天行情回顾: 10月份中航证券航空航天行业指数(+12.59%),军工(申万)指数(+11.63%),跑赢行业0.96个百分点。上证综指(-4.33%),深证成指(-3.54%),创业板指(-1.04%); 涨跌幅前三:超卓航科(+57.33%)、理工导航(+46.93%)、盛路通信(+38.52%); 涨跌幅后三:中兵红箭(-8.05%)、鸿远电子(-6.82%)、航锦科技(-6.57%)。 二、本月主要观点: (一)二十大报告中的“航天强国”相关表述值得关注 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了“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与十九大报告中的“为建设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提供有力支撑”相比,可以看出“航天强国”已经被提升到建设落地阶段,在此之下,我国有望落地更多支持航天产业发展的政策,向航天产业倾斜相对更多的资源,构成航天产业未来五年持续高景气发站的底层逻辑。 (二)航天产业三季报综述 导弹产业方面,上市公司三季度延续了二季度的收入业绩放缓,但主要原因可能更多在于上游供给侧部分环节产能仍存在不足,同时疫情反复等外因影响生产交付验收,而下游需求侧也存在部分型号立项、定型、批产延误等因素,二者叠加造成了全产业发展的阶段性放缓。我们判断导弹产业全行业处于高景气的底层逻辑没有发生变化,上游企业显著提升的存货有望跨周期兑现至2022Q4级2023Q1的利润表中,结合年底前有望切换到明年估值,如若近期导弹产业上市公司出现短期的“杀估值”,将迎来配置良机。 卫星产业方面,核心上市公司整体三季报收入出现提速,由中报增速的12.50%提升至23.99%,从四大细分领域来看,卫星制造上市公司收入增长明显提速,卫星通信应用上市公司收入稳中有升,卫星导航应用上市公司收入增速有所提升,卫星遥感应用领域上市公司收入增速维持在高位。 卫星制造方面,2022年三季报企业收入增速(+24.22%)较2019-2021年(复合增速4.53%)及2022年中报(+6.08%)出现明显提升,合同负债与预收账款(+47.82%)显著增长,可能与我国部分卫星通导遥星座(空间基础设施)逐步开始进入规划建设阶段有关,而“十四五”未来几年,作为二十大报告中“航天强国”建设的重要基础,我国空间基础设施建设有望加速落地,也将驱动卫星制造企业未来中短期收入得到持续提速。 卫星通信方面,2022年三季报企业收入增速(+3.66%)稳中有升,尽管变化幅度不大,但卫星通信产业“十四五”未来几年增长迎来提速的确定性强,主要体现在“直播卫星电视节目高清超高清化”发展红利、应急通信领域系统集成需求有望逐步释放、卫星互联网应用市场发展驱动。 卫星导航方面,2022年三季报企业收入增速(+14.20%)有所回升,从合同负债与预收账款(+33.16%)、存货(+20.43%)等财务数据的增速来看,今年产业的业绩波动更多是疫情等因素带来的短期影响,中长期看,北斗第三代导航系统终端替代更新,以及“高精度导航+”与“+高精度导航”产业融合催生的更多高精度卫星导航应用场景的拓展(如车规级自动驾驶、灾害位移监测、农业等),都将是北斗应用市场发展中重要的驱动力,卫星导航产业下游“十四五”未来几年市场整体收入增速仍有望保持在25%以上。 卫星遥感方面,疫情之下,2022三季报企业的收入同比增速(+59.14%)与归母净利润增速(+39.17%)虽有放缓,但均维持在较高水平,企业合同负债与预收账款(+267.06%)、存货(+118.50%)等财务数据出现持续性加速增长,我们认为与下游数字政府建设、实景三维、灾害监测等市场领域对卫星遥感需求不减密切相关,行业整体仍处于朝阳高速发展阶段,市场需求高速增长态势不减。预计2022年及“十四五”未来几年卫星遥感产业整体市场规模仍将保持高速增长,是卫星产业中相对景气度更高的细分赛道。 (三)航空产业三季报综述 2022年前三季度,航空产业核心上市公司还是实现营业收入1876.15亿元(+15.05%);归母净利润182.61亿元(+19.90%),表现平稳。仅从单季度来看,2022Q3,航空板块核心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加+8.15%,环比-12.70%;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加+12.35%,环比-8.17%,增速均出现了一定的放缓,且环比出现了下滑。一方面军工行业具有“需求免疫”的特点,各大主机厂合同负债陆续到账也印证了需求的高确定性;但另一方面,航空产业链长,涉及环节多,疫情、限电限产等对交付节奏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三季度即有所体现。 从盈利水平来看,整体而言,航空行业的盈利能力是在逐步提升的,一方面技术逐步成熟,附加值增加;另一方面规模效应逐步显现。但同时原材料成本的波动、军品定价的变化、税收政策、研发投入等多因素对盈利水平会持续产生影响。 主机厂2022前三个季度实现营业收986.69亿元(+11.52%),归母净利38.77亿元(-0.97%)。各主机厂的业绩分化仍旧十分明显。航空分系统营业收入增速10.63%,归母净利润增速24.02%,从单季度来看,2022Q3营收87.46亿元(+7.96%),归母净利润7.65亿元(+5.36%),第三季度增速出现了较为明显的放缓。 航空锻造企业2022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22.83元(+34.88%),归母净利润18.69亿元(+60.23%),净利润增速持续高于营业收入增速,且板块内企业表现相对一致,均取得不错营收、净利的增长。 航空零部件加工企业2022前三季度营收增速11.00%,归母净利润增速-2.42%,仅从单季度来看,营收增速-4.55%,归母净利润-11.14%,同比出现下滑。成都区域受疫情、限电限产等多因素影响,业绩表现不如锻造板块。 航空材料企业产能、成本等因素出现动态变化。军用碳纤维主要企业前三季度营收增速13.88%,归母净利润增速30.78%。前期部分企业扩产产能逐步释放,实现了收入、利润的提速。 高温合金主要用于航空发动机的生产制造。2022年前三季度,高温合金核心企业营收增速13.23%,归母净利润增速-29.67%。去年四季度起,原材料价格的快速上涨对高温合金企业造成了一定的成本压力,高温合金板块今年前三个季度归母净利润均出现了一定幅度的下滑。 钛合金核心企业2022年前三季度营收增速24.35%,归母净利润增速35.09%。;航空钛合金企业竞争格局相对稳定,且集中度较高,行业处于成熟运行阶段。随着下游需求的放量,营收保持较高速度增长,高端产品增加,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三)航空航天产业发展展望 1、珠海航展开幕在即,新型号的亮相有望引起市场对航空航天板块的关注和热情。在即将召开的第十四届珠海航展上,多个军工央企将展示大量新型军机、导弹及智能弹药武器装备型号。去年的珠海航展后,中航证券航空航天行业指数出现了一波两月最大18%的涨幅(当然航展并非唯一刺激因素)。 2、第二曲线的发力。军工第二曲线的民机与军贸都与航空航天产业密切相关,民机方面,随着商飞宣布C919完成取证试飞,9月底C919大型客机完成全部适航审定工作后获中国民用航空局颁发的型号合格证,将于2022年底交付首架飞机。这标志着我国具备自主研制世界一流大型客机能力,是我国大飞机事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军贸方面,无人机、导弹及智能弹药在近年来的亚阿冲突以及俄乌冲突等现代信息化战争中表现亮眼,是近年来国际军贸中热度居高不下的细分板块,本次珠海航展亮相的多个新型号,也有望促使国际军贸市场中的“中国制造”关注度进一步提升,军贸“第二曲线”的逐步发力也将充分提升航空航天防务装备产业链上各企业的收入规模及盈利能力。 3、多国加速建设卫星互联网,我国市场空间值得关注。10月22日,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发射了“球体”项目首颗卫星“斯基泰人-D”,未来宽带互联网接入“斯基泰人”系统技术的演示卫星。可以看出,近年来,包括美国SpaceX公司的星链计划、英国一网公司的Oneweb星座计划都已经正式进入卫星宽带互联网密集发射阶段,在此之下,我国低轨卫星互联网星座部署进度较国外存在一定滞后,亟需加速建设低轨卫星互联网空间基础设施以占据频率及轨道,且我国卫星互联网产业整体尚属于发展早期阶段,但作为一片有待拓展的“蓝海”,蕴含着较大的市场空间。 4、行业高景气下,航空航天公司持续上市。2022年,10家航空航天产业上市公司实现上市,如臻镭科技、华秦科技、立航科技、理工导航、观典防务、国博电子、隆达股份等上市公司。(相关上市公司具体投资逻辑分析可以参考中航证券2022年军工上市公司点评系列). 同时,18家航空航天产业的企业申报IPO,其中,十大军工央企所属企业包括航发集团核心材料公司航材股份、航天科工集团预警雷达公司航天南湖、以及包括佳力奇、国科天成、航安型芯、佳驰科技、裕鸢航空以及航天环宇等16家民营航空航天产业中上游材料、机加、元器件配套企业,凸显出近年来航空航天产业高景气发展背景下,一批中上游企业业绩体量得到快速提升。 三、建议关注: 1、军机等航空装备产业链:战斗机、运输机、直升机、无人机、发动机产业链相关标的,航发动力、航发控制(发动机),航天彩虹、航天电子(无人机),光威复材、中简科技(碳纤维复合材料),抚顺特钢、钢研高纳(高温合金),西部超导、宝钛股份(钛合金),爱乐达(航空制造)等。 2、航天装备(弹、星、链等)产业链:航天电器(连接器),天奥电子(时频器件)、海格通信、华测导航、振芯科技(北斗),理工导航、北方导航(导航控制和弹药信息化),雷电微力(弹载雷达制导微系统),盟升电子(卫星导航通信),航天宏图、中科星图(卫星遥感)、中国卫星(卫星制造及应用)、中国卫通(高轨卫星互联网)。 3、其他航空航天电子元器件领域:紫光国微、复旦微电(芯片),富吉瑞(红外),振华科技、火炬电子、鸿远电子、宏达电子(高端电容),智明达(嵌入式计算机)。 四、风险提示 ①疫情发展仍不确定,导致国内宏观经济承压; ②部分地区疫情反复,影响部分航空航天装备研发定型进度,进而影响全产业链市场增速; ③部分航空航天中上游企业产品交付确认收入可能受疫情影响出现延误; ④军品研发投入大、周期长、风险高,型号进展可能不及预期; ⑤随着军品定价机制的改革,以及订单放量,部分军品降价后相关企业业绩受损; ⑥行业高度景气,但如若短时间内涨幅过大,可能在某段时间会出现业绩和估值不匹配。

资源

性价比车型销量表现好于高端车型

2022年11月03日发布 二线新势力销量同比高增长:据各公司官网,部分新能源车企公告了其10月份的销量数据,总结来看,主要结论如下:1)二线新能源车企销量维持了同比高增长的态势;2)造车新势力龙头表现分化,新车型开启交付或驱动销量环比回升;3)以性价比为主要特征的新能源A级车销量表现好于高端车型。 蔚来:10月交付量同比+174.3%。据公司官网,10月蔚来交付新车达10059台,同比+174.3%,环比-8%。1-10月累计交付量9.2万辆,同比+32.0%。10月销量同比大幅提升。蔚来ET7已于10月在欧洲五国开启交付。 理想:10月交付量同比+31.4%。据公司官网,10月理想汽车交付新车10052辆,同比+31.4%,环比-13%,10月销量同比改善。1-10月累计交付量达9.7万辆,同比+54.1%。理想L8将在本月正式交付,L9定单数量依旧强劲。 小鹏:10月交付量同比-50%。据公司官网,10月小鹏汽车交付量达5101台,同比-50%,环比-40%。其中,小鹏P7交付2104台,小鹏P5交付1665台,小鹏G3系列交付709台。2022年1-10月累计交付量达10.4万辆,同比+56%。11月起G9的产量将稳定爬坡,并推动整体交付量持续提高。 其他品牌:二线品牌销量同比高增长。据各公司官网,吉利极氪00110月交付量达10119辆,环比+22%,1-10月累计交付量达5.6万辆,连续三个月创单月交付新高;埃安10月销量达3.0万辆,同比+149%,1-10月累计销量达21.2万辆,同比+134%。二线新势力方面,零跑汽车10月交付量达7026辆,同比+92%,1-10月累计交付9.5万辆。哪吒汽车10月交付量达1.8万辆,同比+122%,2022年1-10月累计交付量达12.9万辆,同比+161%。 投资建议:在行业变革新阶段,我们看好全球新能源汽车龙头比亚迪,智能化和电动化快速转型的长安汽车、长城汽车和吉利汽车。 风险提示:新产品销售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风险;宏观经济下行风险。

资源

出口企业业绩亮眼,关注下游库存拐点

2022年11月03日发布 行情回顾:A股和美股纺服板块表现与大盘基本持平。10月A股和美股纺服板块与大盘持平,台股纺织板块好于大盘,港股纺服板块弱于大盘。 零售与出口:9月零售下降0.5%,10月纺织业小幅回暖,棉价运价下跌,人民币贬值。1)9月服装零售同比下降0.5%;9月天猫旗舰店,安踏/FILA/李宁/特步分别+17%/+13%/+21%/+44%。2)越南纺织出口10月增长22%,比2019年增长2%,相对9月明显好转。9月国内纺织品/服装出口增速下降至-3%/-4%。9月旺季以来,国内纺织开机率和纱布产量得到一定程度恢复,盛泽织机开机率8月/9月上旬/10月分别同比-17/-8/+5pct,9月纱布产量增速降幅收窄至低单位数。3)棉价方面,6月以来国内外棉价快速下跌,10月内棉均价与9月持平,外棉均价比9月下跌13%。10月平均运价环比上月继续下降19%。10月汇率平均7.13,相比9月的6.96进一步贬值。 三季报总结:三季度海外需求较好、汇率贬值和成本下降普遍利好制造出口企业,运动品牌、比音勒芬和报喜鸟在疫情下保持良好韧性,前三季度,华利集团、比音勒芬、百隆东方、鲁泰A、盛泰集团、伟星股份净利润实现20%以上增长。四季度净利润预期实现30%以上增长的公司有稳健医疗(110%)、比音勒芬(30%)、报喜鸟(53%)、鲁泰A(108%)、盛泰集团(120%)。 纺服板块公司公告与行业新闻:双十一重点品牌保持靠前排名;阿迪终止yeezy业务;LVMH、kering、爱马仕、优衣库均有亮眼销售表现和较好预期。 风险提示:疫情反复多次冲击、国际政治风险、汇率与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 投资建议:消费端看好震荡复苏下成长赛道,制造端布局短期业绩弹性,关注下游库存拐点。消费端,6-8月消费势头良好,9-10月小幅承压,本土运动品牌保持较好趋势,看好后续维持震荡复苏下运动赛道保持成长的优势。纺织制造端,10月相比9月小幅回暖,同时成本下行、人民币汇率贬值持续利好,后续还需继续跟踪下游品牌库存拐点,看好短期需求景气、成本回落企业和中长期成长性突出优质龙头。港股重点推荐李宁、安踏体育、申洲国际、特步国际、波司登、滔搏,A股重点推荐华利集团、鲁泰A、盛泰集团、稳健医疗、比音勒芬、报喜鸟、台华新材、伟星股份。

资源

汽车行业混动赛道周动态(2022年11月第1期)

2022年11月03日发布 1、Q3营收1170.81亿元 比亚迪1-9月净利超前三年总和(2022.10.28) 10月28日晚间,比亚迪(002594)发布2022年第三季度报告。报告显示,比亚迪当期营业收入1170.81亿元,同比增长115.5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7.16亿元,同比增长350.26%。比亚迪此前在业绩预告中表示,公司新能源汽车销量保持强劲增长,持续创下历史新高,市场占有率遥遥领先并持续强化,同比和环比均实现大幅增长,推动盈利大幅改善,有效缓解了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带来的盈利压力。 在旺盛的市场需求下,聚焦新能源汽车的比亚迪持续发力。自宣布停止燃油汽车的整车生产,专注于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业务以来,比亚迪便迎来销量腾飞,月销连续突破“10万+”。官方数据显示,今年1-9月,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超118万辆,同比增长249.56%。其中,DM插混车型累计销售约59.3万辆,同比增长307.21%。 2、长安汽车:1月至9月电池成本涨幅近60% 公司电池成本增加(2022.10.31) 10月31日,长安汽车总会计师张德勇在第三季度财报业绩沟通会上表示,受电池涨价影响,公司新能源板块的成本压力较大,其中1月至9月电池从0.68元/千瓦涨至1.0-1.2元/千瓦,涨幅近60%。2022年前三季度,仅电池价格上涨就导致长安汽车成本增加6.5亿元-7亿元。 长安汽车发布的今年三季度业绩显示,公司实现营收287.78亿元,同比增长28.39%;三季度实现净利润10.42亿元,同比减少17.47%。今年1-3季度,公司实现营收853.52亿元,同比增长7.77%;实现净利润69亿元,仍同比增长130.59%,扣非后净利润同比增长120.69%。 3、比亚迪济南设半导体技术新公司 注册资本5000万元(2022.10.31)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济南比亚迪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5000万元,经营范围包含集成电路芯片设计及服务;集成电路芯片及产品销售;半导体照明器件销售;半导体分立器件销售等。该公司由比亚迪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100%控股。 4、理想汽车10月交付新车10,052辆,同比增长31.4%(2022.11.1)11月1日,理想汽车公布10月交付数据。该月理想汽车共交付新车10,052辆,同比增长31.4%。截止今年10月31日,理想汽车累计交付量达到221,067辆。今年8月30日,理想汽车家庭智能旗舰六座SUV理想L9开启交付,9月理想L9单月交付量达到10,123辆,成为首个单月交付量过万且售价在40万以上的中国品牌车型。

资源

减少补贴启动条件,推动民航保安全保畅通

2022年11月03日发布 事件:财政部、民航局发布《关于调整国内客运航班运行财政补贴政策及做好清算工作的通知》。此通知承接财政部、民航局于上半年发布的《关于阶段性实施国内客运航班运行财政补贴的通知》,前通知规定国内航空公司执飞符合条件的国内客运航班,纳入资金支持范围,设定最高补贴标准上限为每小时2.4万元,政策实施期限为2022年5月21日至2022年7月20日,补贴资金由中央和地方财政共同承担。相对于前通知,此通知规定:不再将航班量低于或等于4500班作为启动补贴的条件,补贴清算对象和范围相应调整,补贴标准、期限不变。 补贴政策调整背景:中国民航触底仍未反弹。2022年,国内疫情反复导致需求不振,叠加油汇等不利因素,行业亏损进一步增加。民航总局统计:2020-2021年,全行业分别亏损974亿元、842亿元;2022年上半年,全民航业整体亏损达1,089亿元。2022年第三季度,A股上市航司、机场合计归母净亏损分别为342亿元、9.4亿元(调整后),虽然亏损环比有所收窄,但同比均大幅增加。 补贴政策调整为航司带来额外资金支持。根据前通知规定,航司申请补贴的前提条件包括:日均国内客运航班量低于或等于4500班、每航段平均客座率不超过75%、航班实际收入无法覆盖变动成本。政策实施过程中,航司为满足补贴标准,选择收缩供给,间接导致机票价格提升。在对国内客运航班运行实施现金补贴10天后,5月30日民航局发布通知,政策将在6月4日-10日暂停执行一周。之后随着航班量恢复至日均4500班以上,补贴政策已失去执行前提。此次调整,不再将航班量低于或等于4500班作为启动补贴的条件,并明确航司可以对6月4日至7月20日期间运行的客运航班补充申报补贴。 实际补贴金额较理论上限或有一定差距。根据我们之前测算,假设实施期内国内客运航班刚好达到补贴要求上限(日均4500班),且补贴标准均为上限,另外假设满足补贴要求的所有航班每天的平均飞行小时为2.23小时(21年均值),整个补贴期内国内航司能够得到的补贴上限约147亿元。按调整后规则测算,假设6月4日至7月20日国内客班量为40万班,其他条件不变,该期限内国内航司能够得到的补贴上限约214亿元。但考虑到实际补贴计算标准要求每航段平均客座率不超过75%且只补贴实际收入扣减变动成本后的亏损额,在今年6-7月实际票价较高的情况,航司所能申报的补贴金额较理论上限或有一定差距。 未来或有其他扶持政策出台。通知同时规定,未来将形成国内客运航班运行财政补贴绩效评价报告,并报民航局、财政部。这也意味着在行业极度困难的情况下,监管部门会根据政策执行情况,调整或新增扶持政策,帮助民航业度过难关。 投资建议:国内客运航班补贴政策调整,有助于航空机场公司短期减亏增收,考虑目前行业实际情况,未来或有其他扶持政策出台;长期来看,随着新冠疫苗/治疗技术的不断推进,航空客运需求必将逐步恢复,航司机场价值重估是确定性事件。我们维持行业“增持”评级,推荐中国国航、春秋航空、白云机场,建议关注中国东航、南方航空、吉祥航空、上海机场、深圳机场和华夏航空。 风险提示:新冠疫情持续时间超出市场预期;宏观经济大幅下滑导致行业需求下降;中美贸易摩擦持续发酵,人民币汇率出现巨幅波动;原油价格大幅上涨。

资源

燃料电池汽车密集投放,氢能行业蓄势待发

2022年11月03日发布 核心观点 随着氢能五大示范城市群的推广效应逐步显现,我国燃料电池汽车投放进入密集期,2022年Q3共计1346辆燃料电池汽车交付使用,其中五大示范城市群共投放超1000辆。同时,今年我国氢能领域已完成35起投融资,总金额超过63亿元,资本加速进入。未来随着更多氢能投资项目落地,产业协同效应将逐步凸显,将推动上下游产业链中的研发、制造等环节的进程,拓展更多下游应用场景,建议关注氢能产业布局完善、具备核心竞争力的投资机会。 上月市场表现 2022年10月10日至2022年10月31日,氢能源指数上涨1.14%,上证指数下跌4.33%,沪深300下跌7.78%。10月份涨幅居前三位收益率为正的行业为SW计算机、SW国防军工、SW医药生物。涨幅居后三位的行业依次为SW食品饮料、SW煤炭和SW房地产。截止10月31日,氢能源板块整体PETTM为15.76,历史分位值为22.06%,处在历史较低水平。 2022年10月10日至2022年10月31日,氢能源板块月涨幅前五的个股为皖仪科技、陕鼓动力、汉缆股份、ST龙净和南网科技,涨幅分别为48.76%、38.95%、27.58%、25.40%和25.23%。跌幅前五的个股为华特气体、富瑞特装、金博股份、九丰能源和卫星化学,跌幅分别为-21.84%、-18.26%、-17.33%、-17.24%和-16.83%。 重点公司动态 德龙汇能(000593.SZ)10月10日,德龙汇能集团与西南化工研究设计院于德龙汇能总部所在地成都市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重点围绕氢能产业链综合开发应用开展深度合作,助力实现“双碳”目标。德龙汇能总裁吕涛、西南院副院长王键等相关领导出席并见证签约。(iFinD) 明阳智能(601615.SH):10月13日,全球最大单体碱性水电解制氢装备在广东成功下线。全新下线的碱性水电解制氢装备单体产氢量为1500-2500Nm3/h,单体产氢能力全球最大,由明阳智能自主独立设计并生产制造,具备10%-110%宽频调谐制氢能力,在消纳可再生能源波动性方面实现了技术突破;该装备可实现一键式操作,无人值守。与同等级设备相比,电解槽长度缩小50%,产氢能损更低;在大规模制氢项目的应用中,单位产能设备投资可以减少30%,为平价绿氢的实现奠定了坚实的装备技术基础。(北极星氢能网) 雄韬股份(002733.SZ):深圳市雄韬电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深圳市氢瑞燃料电池科技有限公司与深圳深科鹏沃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氢燃料电池电堆销售合同》,合同金额为人民币7,960,032元。(公司公告) 厦门钨业(600549.SH):10月18日厦门钨业发布公告称,厦门钨业股份有限公司控股子公司厦门厦钨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拟投资1亿元设立全资子公司厦门厦钨氢能科技有限公司;公司拟向氢能公司以人民币约1.65亿元协议转让公司所持有的贮氢合金材料相关业务资产。(公司公告) 东宏股份(603856.SH):10月20日,东宏股份披露定增方案,公司拟募资5.85亿元,投资于年产7.4万吨高性能复合管道扩能项目、新型柔性管道研发(氢能输送)及产业化项目等。同日公司发布公告,与浙江大学、东海实验室签订共建协议,积极开拓高性能非金属管道的应用市场,特别是输氢管道在可再生能源制氢、氢储能、氢化工、氢交通、氢冶金以及氢进万家等领域或场景的应用。(公司公告) 河钢股份(000709.SZ):河钢(佳华)制氢项目正式通过政府审批,项目建设规模3万Nm3/h,共分三期实施,一期规模1万Nm3/h,现已进入施工建设阶段。该项目是河钢工业技术落实河钢打造京津冀地区氢能产业聚集区高地部署的具体举措,年产氢气2.1万吨,项目建成后将辐射200公里范围内氢气市场。河钢工业技术不断加快在京津冀地区的制氢网络布局,计划到2025年建设不少于10座制氢工厂。(iFinD) 风险提示 供应链瓶颈导致需求量不及预期、氢能市场推广不及预期等。

资源

光伏技术和氢能各有5项技术上榜国家能源局《“十四五”能源领域科技创新规划》

2022年11月03日发布 能源产业及碳市场动态 【国内碳市场交易情况】 一周碳交易概述。碳排放配额总成交量共942516吨,环比上周上涨4.84%。福建碳市场交易量最高181896吨。碳排放配额总成交额共56564210.5元,比上周上涨0.42%。北京碳排放配额成交额最多16918125.6元。北京碳市场碳排放配额收盘价最高,最高达122.17元/吨,较上周上涨4.91%,其他较平稳。福建的收盘价持续最低,最低至27.91元/吨。 【双碳政策】 国家能源局:《“十四五”能源领域科技创新规划》。文件提出:“建立能源领域科技创新项目库。根据《规划》总体目标,明确重点任务。榜单外确有重大创新意义的项目经评估后也可纳入实施监测项目库。实施监测项目库采用常年推荐、分批入库、定期发布的方式管理。项目推荐实行常态化的方式,国家能源科技资源平台常年开放接受推荐项目。“十四五”期间,原则上不再另行发布项目征集通知,根据行业发展需要适时发布调整通知。”从附件1的文件可以发现,在先进可再生能源发电及综合利用技术领域,水电、风电、光伏和氢能四大领域各有不同技术上榜重点任务榜单。其中光伏技术和氢能各有5项技术上榜。 国家发改委:《关于以制造业为重点促进外资扩增量稳存量提质量的若干政策措施》。《若干政策措施》提出:加快外商投资绿色低碳升级。引导外资积极参与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实施工业低碳行动和绿色制造工程,支持开发绿色技术、设计绿色产品、建设绿色工厂,打造绿色供应链,创建绿色设计示范企业。支持外商投资企业平等参与绿色低碳领域相关标准制修订,科学确定国家重点产品能效能耗限额要求。支持外商投资企业参与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鼓励外商投资企业做能效、水效等方面的“领跑者”。 【双碳市场】 《2022中国100家海外上市公司碳排名分析报告》。上市公司作为我国企业践行ESG理念的先导者,也是推动“碳中和、碳达峰”战略实现的重要责任主体,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关键作用。该报告聚焦纽约证券交易所、纳斯达克交易所、香港交易及结算所市值前100的中国上市公司,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各公司发布的2019至2021三年的社会责任ESG(或可持续发展)报告以及各公司的碳排放披露信息。 苹果公司呼吁全球供应链2030年前实现碳中和。近日,苹果公司将加紧与生产制造伙伴的合作以推动苹果公司相关生产的去碳化,并在中国启动新的碳中和合作。自2020年,苹果公司在全球的公司运营已实现了碳中和,计划于2030年供应链碳中和的目标。 香港交易所推出香港国际碳市场Core Climate,支持全球净零转型。Core Climate作为一个高效和透明的平台,为亚洲以至全球提供自愿碳信用产品及工具交易。新推出的碳市场反映香港交易所锐意建立本地的碳交易社群和生态圈,提供一站式交易、托管及交收服务。

资源

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速回升,天猫首次在抖音开启直播

2022年11月03日发布 核心观点 指数情况: 10 月第四周, 恒生科技指数下跌 8.98%。 本周恒生科技指数整体仍然呈现下跌趋势, 主要受到美元汇率走强、 中美息差走阔、 外资流出的消极影响。 同期, 纳斯达克互联网指数下跌 1.46%。 截至 2022 年 10 月 28 日,恒生科技指数 PS-TTM 为 1.29x, 处于恒生科技指数成立以来最低值。 个股方面, 互联网板块多数股票股价下跌。 港股方面, 金蝶国际、 微盟集团、金山软件为本周表现最好的股票, 单周涨幅为 11.3%、 8.0%、 5.8%, 跑赢恒生科技指数 20.3pct、 17.0pct、 14.7pct。 美股方面, SEA 为本周表现最好的股票, 单周涨幅为 7.3%, 跑赢纳斯达克指数 5.0pct。 资金流向: 腾讯为南向资金净流入第一。 在恒生科技指数成分股中, 南向资金净流入前五的公司分别为腾讯控股、 美团-W、 快手-W、 金蝶国际、 小米集团-W; 非南向资金净流入前四的公司分别为阿里巴巴-SW、 京东集团-SW、 携程集团-S、 网易-S。 互联网板块重点新闻: 行业新闻: 1)央行、 外汇局: 加强部门协作, 维护股市、 债市、 楼市健康发展; 2)9 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37745 亿元, 同比增长 2.5%。 公司动态: 1) 腾讯: 微信支付升级渠道商申请流程; 2) 阿里巴巴: 天猫首次在抖音开启直播; 3) 京东: 京东自有品牌发起“百大质造工厂计划” ; 4)拼多多: 出海一个月日均 GMV 突破 150 万美元; 5) 其他: 抖音经办负责人朱时雨转任生活服务负责人, 抖音战略团队或部分分拆。 投资建议: 建议重点关注腾讯、 美团、 拼多多。 互联网公司即将披露 Q3的业绩, 整体来看, 多数互联网公司在 7、 8 月取得了较为良好的恢复,9 月受疫情反复影响, 消费、 广告等行业表现有所下滑。 去年 Q3, 部分互联网公司已经进入收入、 业绩的低基数, Q3、 Q4 业绩预期呈现持续复苏走势, 有望与降本增效形成共振。 我们认为, 基本面的复苏是股价的核心驱动力, 外部环境是股价的“放大器” 。 从业绩恢复及估值修复角度, 重点推荐腾讯、 美团; 从成长性角度, 重点推荐拼多多。 风险提示: 政策风险, 疫情反复的风险, 短视频行业竞争格局恶化的风险,宏观经济下行导致广告大盘增速不及预期的风险, 游戏公司新产品不能如期上线或者表现不及预期的风险等。

资源

解决消费者核心需求,寻找动力电池发展的主旋律

2022年11月03日发布 换购需求的增长带来新能源车渗透率提升的新动力,补短板是新能源车后续放量的重要逻辑。目前中国已经进入存量乘用车的大规模置换周期,处于换购需求加速增长的前夜。按照燃油车10~15年的使用寿命来看,2010-2017年购置的乘用车即将进入置换期,其间年平均销量达到1700万辆,是2005-2009年平均规模的近3倍,因此未来5年乘用车换购需求将加速增长。相比首购用户,换购用户对新能源车的接受度更高,2022年至今的购买比例达到33%,远高于首购用户的15%,换购需求的增长将带动新能源车销量的持续提升。对于首购与换购用户,看重车辆的全面性,对各场景的应用上的短板更加敏感,未来对电动车短板的补齐是新能源车放量的关键驱动因素。 实际续航600km,10min补能续航300km,同时兼具高安全性和高性价比是消费者对新能源车的普遍需求,现有车型性能还有较大提升空间。考虑各级别车型的差异化,我们认为各级别车型的真实需求及现有差距如下:在续航里程方面,实际续航远不及需求,冬季续航达成率是硬伤,A00~C级车的实际续航需求分别为200km以下、300km,500km,600km,600km,夏季实际平均续航为250km,310km,410km,450km,480km,冬季实际平均续航为130km,190km,210km,230km,270km;在充电倍率方面,现有车型普遍在1C左右,需提升至2~4C:A00~C级车实际需求的充电倍率为1C,1C,2C,3C,4C,现有车型典型平均充电倍率分别为0.6C,0.7C,0.9C,1C,1.2C;在价格方面,电动车直接购买价格仍高于燃油车,但考虑运行成本优势,已具备性价比竞争力,A0~C级车型电动车中位价格分别高于燃油车4.7万元,2.7万元,4.4万元和0.8万元,最低价格则分别高于燃油车1.2万元,2.1万元,4.7万元和6.8万元,考虑能源成本燃油车和电动车的成本平衡点在6年左右;在安全性方面,电动车对标燃油车需继续降低起火概率,并降低起火速度减小事故损失。 满足消费者需求需要进一步提升动力电池性能。对于续航,我们测算得到不同级别车型满足实际续航需求的典型带电量为A00级24kWh,A0级44kWh,A级80kWh,B级112kWh,C级120kWh,现有车型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提升带电量的主要约束是空间和成本,提高电池的体积能量密度和质量能量密度是关键。对于补能速度,满足需求需要达到3C以上的电池充电倍率,在电芯层面的优化是主要难度所在。提高安全性,需要在电芯层面做到避免热失控,在电池系统层面做到预警热失控和减缓热蔓延。 投资建议与投资标的 换购需求的增长带来新能源车渗透率提升的新动力,我们认为补短板是电动车后续放量的重要逻辑,消费者在实际续航、快速补能、高安全性方面的需求会继续推动电池产品的迭代升级,孕育新的投资机会,利好动力电池板块。 我们建议关注提升电动车带电量、快充性能、安全性的动力电池细分领域。如超高镍、单晶化、方形叠片、4C电芯、高性能电解液等。 风险提示 新能源汽车销量不达预期 技术迭代速度不达预期 钴镍锂价格居高不下,产业链盈利存在不确定性 假设条件变化影响测算结果

  • 1
  • 32
  • 33
  • 34
  • 3218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