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

电子 · 圈子

1422 位酷友已加入

电子圈子中包含常用的源代码、电路图、学习教程、产品样本、技术报告等干货资料,加入圈子可以上传、下载资料,也可以使用提问来寻求资料或分享你认为有价值的站外链接~

关注推荐最新

热门标签

资源

2021年第四季度苹果智能手机出货量全球第一

2022年01月24日发布 电子行业指数本周涨跌幅:截至2022年1月21日,申万电子行业本周下跌1.15%,跑输沪深300指数1.43个百分点,涨幅在申万31个以及行业中位列第11名;申万电子板块2022年1月累计下跌8.57%,跑输沪深300指数5.31个百分点;申万电子板块2022年累计下跌8.57%,跑输沪深300指数5.31个百分点。 电子行业二级子板块本周涨跌幅:截至2022年1月21日,申万电子板块的6个二级子板块除半导体外,其他5个子板块全部下跌。涨跌幅从高到低依次为:SW半导体(0.76%)、SW消费电子(-0.76%)、SW元件(-1.61%)、SW光学光电子(-3.33%)、SW其他电子(-3.34%)和SW电子化学品(-5.51%)。 本周部分新闻和公司动态:(1)手机DDI供应链未砍单测试代工价格将再调涨;(2)机构:2021年第四季度苹果智能手机出货量全球第一;(3)机构:2021年全球个人电脑出货量超3.4亿台;(4)小米成立智能技术公司,雷军任执行董事;(5)鼎龙股份:预计2021年净利润2.08亿元-2.38亿元扭亏为盈;(6)华润微:2021年净利同比预增129%-132%;(7)京东方A:2021年净利同比预增410%-416%;(8)中微公司:2021年扣非净利同比预增1101%-1315%。 电子行业周观点:全球电子行业仍处于较高景气时期,一方面把握半导体设备/材料、功率半导体、IC载板等领域的国产替代进程,另一方面关注AR/VR、汽车电子和MiniLED等下游创新对供应链企业的业绩拉动作用。建议关注歌尔股份(002241)、联创电子(002036)、长信科技(300088)、电连技术(300679)、北方华创(002371)、鼎龙股份(300054)、士兰微(600460)、斯达半导(603290)、鹏鼎控股(002938)、东山精密(002384)、兴森科技(002436)、胜宏科技(300476)、三安光电(600703)、国星光电(002449)、利亚德(300296)等相关受益企业。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如预期,国产替代不及预期、行业创新力度放缓等。

资源

电子2022年度策略(一):聚焦底层国产化与电车智能化!

2022年01月24日发布 投资要点 底层国产化:以IC设备国产化为基础,锚定设备零部件+材料端国产加速的投资机会。 2022年为半导体设备零部件/材料国产化加速元年。产业调研及跟踪判断,历经2019~2020年半导体设备国产化初期加速及国产线推进,设备零部件及材料端将于2022年开启国产化加速元年!2022年国内晶圆及代工厂如中芯国际、长江存储、ICRD等将继续深化上游设备及材料端国产化进度,28nm国产线有望逐步落地,我们预计14nm国产线已在日程之中。零部件与材料端来看,PVD/CVD腔体/结构件、KrF/ArF光刻胶、重掺/轻掺硅片等材料及耗材类产品在下游晶圆厂验证及导入有望同步提速。建议继续重点关注半导体设备/零部件及材料端各环节核心标的。 电车智能化:以汽车电动化为基础,锚定三电增量+驾驶智能/座舱升级的产业机遇。 新能源+产业升级推动车风光储产业链芯片/元器件增量需求,我们认为高压快充及智能化升级为2022年电车升级主线。①电动化方向,续航里程需求推动高压平台/快充/三电集成化升级,SiC/IGBT/磁性元件等增量价值体现。②智能化方向,驾驶智能与座舱升级为2022年起点主线;单车光学芯片/器件价值量继续明显提升,激光雷达/Ar-Hud在部分中高端车型开始逐步渗透;座舱升级方面,类比此前智能手机迭代历史路径,围绕车载显示/娱乐等零部件进入新一轮创新周期。建议重点关注三电增量元器件及智能升级趋势下的核心受益标的。 风险提示 下游需求发展不及预期;技术研发不及预期;晶圆厂代工风险。

资源

折叠屏手机2022年销量料将进一步增长

2022年01月24日发布 行业核心观点: 上周电子指数(申万一级)下跌,跌幅为2.21%,跑输沪深300指数3.32个百分点。从子行业来看,二级子行业中电子化学品Ⅱ跌幅最大,跌幅为7.44%。上周行业动态中,在半导体板块,智能手机市场的相对低迷或将促使图像传感器价格一季度有所下降;在消费电子板块,机构预计折叠屏手机2022年销量或将进一步增长,产业要素的成熟度进一步升级。建议投资者关注电子行业重要景气赛道,推荐图像传感器、折叠屏手机等高景气度细分领域。 投资要点: 图像传感器价格一季度或将有所下降:近日市场研究机构Sigmaintell预计图像传感器的高、低像素产品一季度价格均将有所下降。根据其最新调查数据,在低像素产品里,8M像素产品受前期涨价、供应链竞争加剧及需求被暂时抑制等影响,厂商价格呈下降趋势以期获得更多市场份额,Sigmaintell预计其一季度价格将下降3-5%。64M等高像素产品受库存升高、新品挤压等影响,市场有所萎缩,促使价格下降以延缓市场下滑趋势,Sigmaintell预计其一季度价格下降约5%。病毒变异、疫情苗头再起等因素导致原本缓慢恢复的消费需求再度被压抑,智能手机整体需求维持低迷。图像传感器另一大市场,即智能汽车的终端销售虽高速增长,但整体规模体量相对手机而言仍然较小,对出货需求的拉动难以完全抵消手机市场需求的相对低迷。 折叠屏手机2022年销量料将进一步增长:CINNOResearch近日发布报告称,预计2022年全球市场折叠屏智能手机销量有望达1569万部,同比增长107%。其中,三星仍将占据主导地位,市场份额预估超七成。报告还指出,未来随着折叠机成本下降、技术革新、产品丰富及软件升级,市场规模料将持续扩大,到2025年全球折叠屏智能手机销量有望达5740万部,CAGR达66%。折叠屏智能手机以其时尚新颖、便捷高效、高端大气等特点受到消费者喜爱,在经历了柔性屏技术革新、厂商产能扩张、产品良率提高、边际成本下降等要素变化后,市场品牌覆盖不断丰富,价格不断下移,出货量日益上涨,预计未来随着推广力度加大,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行业估值水位仍旧不高:SW电子板块PE(TTM)为41.83倍,仍显著低于4G建设周期中的峰值水平88.11倍。 上周电子板块表现走弱:上周申万电子行业359只个股中,上涨54只,下跌300只,持平5只,上涨比例为15.04%。 风险因素:技术研发跟不上预期的风险;同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

资源

汽车电动智能化发展,引领电子行业新机遇

2022年01月21日发布 此前,我们发布2022年年度策略报告《把握信息&能源技术变革,引领新十年机遇》,强调当前时点信息与能源两大技术变革已处于增长拐点,电子行业迎来新十年黄金发展期。其中受信息技术变革驱动,汽车有望成为新的人机交互平台,且渗透率提升带来创新迭出。一方面,汽车电动化先行,全球电动车渗透率超过10%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三电系统”带来大量电子零部件需求;另一方面,汽车智能化跟随,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相关的新技术、新产品百花齐放。未来十年,汽车电动智能化将成为电子行业的“主赛道”和“关键词”,产业链加速布局带来催化剂不断,需求持续渗透提供成长动力,相应的投资机遇层出不穷。为此,我们将策略报告中的汽车电动智能化内容重新梳理,以飨读者。 渗透率视角下,汽车电动化加速发展,智能化迎来风口。参考智能手机的发展历史,终端设备的渗透率在10%~50%时,行业进入高速发展的“甜蜜期”。2021-2022年中国和全球的电动车渗透率将先后超过10%,行业进入快速增长期,在本土整车品牌崛起,以及汽车电动化下传统供应链体系将被打破重塑的背景下,国内上游电子零部件厂商迎来高成长机遇。此外,2022年是L2向L3跨越的窗口期,多款可支持L3及以上自动驾驶级别的车型将量产落地,带动整个智能汽车产业链兴起,智能驾驶感知层和智能座舱率先爆发。 下游终局未定,但在“硬件预埋”趋势下,上游零部件具备高弹性与确定性。汽车电动智能化浪潮来袭,站在当前时点,我们认为终端厂商同时存在竞争格局的不确定性与技术路径的不确定性,但在终端厂商“硬件预埋”的趋势下,上游零部件拥有更高的业绩确定性和弹性。因此,我们自下而上从新兴的终端需求出发,挖掘核心增量部件带来的确定性投资机遇。 2022年牢牢把握“含车量”和“国产替代”两条主线,建议关注: 电动化: 1)IGBT&SiC:时代电气(车IGBT龙头)、宏微科技(光伏、车爆发)、斯达半导(综合能力强)、士兰微(产能是王道)、三安光电(SiC一体化布局)、天岳先进(SiC衬底)、凤凰光学(SiC外延)。 2)连接器:电连技术(国内最具竞争力),瑞可达(产品布局全)等 3)PCB:世运电路(车载PCB占比最高),景旺电子(动力锂电龙头国内FPC供应商),东山精密(特斯拉FPC供应商),沪电股份(特斯拉一级供应商),胜宏科技(供货特斯拉和德赛西威) 4)被动元件:法拉电子(国内薄膜电容龙头),江海股份(国内薄膜电容龙二);三环集团(国内MLCC龙头),顺络电子(车载电感快速放量) 5)电池:欣旺达(动力电池规模化增长,布局储能电池) 智能驾驶: 1)摄像头:韦尔股份(车载摄像头芯片国内龙头)、舜宇光学(车载镜头&模组全球龙头)、联创电子(车载镜头&模组潜力公司); 2)激光雷达:永新光学(核心元器件),炬光科技(元器件+发射模组),腾景科技(元器件),蓝特光学(元器件),福晶科技(元器件),万集科技(整机稀缺标的),长光华芯(拟上市,布局发射端芯片)等 3)MCU:兆易创新(车规进展大陆领先),芯海科技(从智能座舱域切入),中颖电子(从车身域切入)等 智能座舱:长信科技(触控&显示模组),隆利科技(背光显示模组),伟时电子(背光显示模组),莱宝高科(触摸屏),水晶光电(HUD),欧菲光(智能中控)等。 风险提示:研发进度不及预期风险;电动车渗透率不及预期风险;研报使用的信息更新不及时;场需求/规模测算不及预期风险

资源

电子工业的重要基石

2022年01月21日发布 产能东升西落,国内玩家占比持续提升:2008年,中国PCB产值占全球的31%;至2017年起,中国地区(大陆和台湾)PCB产值占全球产值50%以上,全球PCB产值正逐步向中国移动,国产化节奏进程逐渐加快。根据PRNewswire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大陆PCB市场份额保持在50%以上,在2020年稳步提升至53.80%。 PCB下游应用领域广泛,建议关注高景气细分赛道:PCB作为电子元器件的主要支撑体,下游应用广泛,主要包括通信设备、工控医疗、航空航天、汽车电子、计算机等细分领域。我们建议关注赛道和技术卡位:首先从赛道选择来讲,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持续提升,汽车PCB板需求稳步提升,未来高景气持续可期。其次从技术卡位来讲,持续看好HDI、SLP以及IC载板等板块,建议关注有产能、技术以及产品布局的国内玩家。 成本压力环节,需求改善,PCB厂商业绩逐步改善:2021年前三季度,PCB玩家业绩显著改善,在IC载板、汽车板需求的带动下,崇达、兴森以及深南等玩家业绩稳步向上。我们认为,随着原材料成本压力的逐步缓解,汽车、服务器、IC载板等需求将带动PCB厂商业绩稳步向上。 风险提示: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风险、产能释放及爬坡不及预期风险。

资源

技术的轮回

2022年01月21日发布 核心观点 为什么难把握科技股的投资机会。为什么会在 2020 年之前认为电动车只不过是重复多年前的产品?为什么会在 2016 年前认为英伟达不就是做游戏显卡的?什么样的技术衰落后又会再度发展? 技术在螺旋式创新中轮回发展。 技术创新是对已有技术的新组合。原始技术被作为现在的创新技术的组成部分,现在的创新技术又成为构建更新技术的基础组成部分。 纵观技术演进史,不论是计算模式、通信方式、船舶技术、汽车动力系统,还是如今我们要讨论的手机形态,均经历了技术“轮回过程”。 技术轮回本质,就是红玫瑰与白玫瑰的故事。 技术具有递归性,是由不同等级的技术构建而成,但包含相似的组件,这些相似的组件可能会在不同的时间内呈现。在某项技术出现瓶颈后,另一条技术序列的技术被重新考量、改进创新,从而出现技术轮回、交替演进的现象。这种现象在各个领域都有出现。 产生技术轮回的原因:1)技术具有路径依赖,创新时常是原有技术的组合。 2)市场需求倒逼创新,易从历史中挖掘灵感。 3)时间点的问题,创意领先基础设施和大众认知,有些好创意“操之过急”。 4)经营策略的问题,好技术未必来自好公司,有些好产品被公司拖累。 技术是组合进化的,投资不宜追求技术的绝对创新。 技术一直在根据当下需求与其他技术点不断结合,投资的方向与需求的变化方向具备一致的趋势。 当我们知道了技术是螺旋式进化的、技术是原有技术的组合创新之后,就不会对技术追求绝对的创新。 就不会认为“这个东西、这个技术很多年就有人做了,没前途,没投资机会”。拥有对技术轮回创新的认知之后, 我们就不会拿“1834 年托马斯·达文波特就制造出电动车了, 1990 年福特、雷诺与丰田就研发电动汽车了,结果现在还不是燃油车的天下”这样的逻辑干扰投资。 技术的下一个轮回出现在何处?1)手机个性化需求日益强劲,自研芯片大势所趋。2)横向折叠屏不温不火,纵向折叠屏和折叠平板未来可期。3)万物互联时代到来,模拟 IC 迎来需求上升期。4)技术和标准阻碍逐步破除,电力线载波通信迎来重生。5)半导体 IDM 模式将再次兴起。全球地缘政治竞争、产能紧缺、摩尔定律发展遇阻倒逼自建产线走 IDM 模式。 投资建议:基于上述 5 大方向,推荐关注立讯精密、歌尔股份、长信科技、凯盛科技、思瑞浦、圣邦股份、创耀科技、力合微、斯达半导体、华润微、比亚迪半导体、士兰微、三安光电。 风险提示:配套设施不完善,导致旧技术再应用的推广受阻。当下“轮回”到位的技术有可能被下一个“轮回”的技术替代。

资源

旭日东升,振芯铸魂

2022年01月21日发布 旭日东升,振芯铸魂:G2时代下的国产替代和智能创新。中美G2的大国博弈下,展望未来,我们认为国产替代和创新浪潮将是未来科技行业的核心主轴。(1)国产替代:随着美国对于华为、中兴、中芯国际等中国企业的持续打压,以华为为首的中国科技企业正在逐步在零部件供应链、半导体供应链、操作系统等方面推进国产替代。(2)智能创新:未来5G时代是万物智能的时代,5G+AICDE(AI、IoT、Cloud、Data、Edge)将激发产业级互联网海量的应用空间,VRAR和智能汽车趋势渐起。 半导体:国产化浪潮经久不衰,持续关注高景气细分赛道。(1)设备材料:在华为和中芯国际被制裁的背景下,半导体设备和材料国产化成为迫切需求,在巨大的市场需求、国家政策的扶持和大量的研发投入下,国内设备材料企业的市场份额将不断提升,国产替代浪潮将经久不衰。(2)AIoT:鸿蒙加速背景下,物联网终端需求不断上涨,联网终端数量不断攀升,作为物联网终端的大脑“SOC”环节显著受益。(3)IGBT:受益清洁能源的大幅推广,新能源汽车销量和光伏发电功率不断提升,IGBT作为以上两个领域的核心芯片,具有长期成长性,短期来看,21年IGBT仅在部分领域小幅涨价,22年价格端安全边际较高。(4)射频:未来5G升级、模组集成、国产替代将驱动中国国产射频前端公司快速成长。(5)光学:光学作为手机终端的重要方向,创新不断,双主摄/三主摄将成未来主流,单颗CIS的像素数仍在提升,光学单机价值量有望继续增长。(6)军工半导体受益“十四五”规划也将持续处于高景气度中。 消费电子:VR/AR和智能汽车是未来最重要的创新方向,成品组装是消费电子龙头未来N年成长的核心主轴。(1)长期看新能源汽车和VRAR宏大空间:VRAR有望成为继智能手机之后的消费电子热点,VR产业高速成长,AR产业空间宏大;汽车电子空间巨大仍处渗透早期,智能汽车供应链业务将成为消费电子供应链企业未来重要成长驱动力。(2)智能机零组件的龙头向下游代工延伸的趋势明显,AirPods、AppleWatch、iPhone、安卓TWS和IoT等产品的成品组装业务将驱动消费电子龙头营收和利润快速增长。 元件:MLCC国产替代进行时。(1)MLCC:全球MLCC市场规模约百亿美金,目前全球MLCC厂商主要集中于中国台湾及日韩。目前三环、风华、宇阳等众多大陆MLCC厂商均在扩产,国产替代加速进行。(2)电感:根据Paumanok统计,2021年全球电感市场规模达到42亿美元,未来网络通信、车载、电力及工业将持续推升电感的需求,顺络和麦捷未来有望持续成长。 投资建议:聚焦半导体、消费电子、元件、高端装备龙头。推荐:澜起科技、卓胜微、韦尔股份、歌尔股份、立讯精密、中颖电子、立昂微、顺络电子、长信科技、聚辰股份。建议关注:1、半导体:(1.1)半导体设计:晶晨股份、紫光国微、圣邦股份、北京君正、力芯微;(1.2)半导体设备:北方华创、中微公司、万业企业、至纯科技、芯源微、长川科技、华峰测控、华兴源创;(1.3)半导体材料:雅克科技、彤程新材、晶瑞电材、鼎龙股份、安集科技、上海新阳;(1.4)半导体制造:中芯国际(A/H)、华虹半导体(H)等;(1.5)功率半导体:闻泰科技、斯达半导等。2、消费电子:鹏鼎控股、蓝思科技、领益智造、水晶光电、联创电子等。3、元件:三环集团、风华高科、洁美科技、麦捷科技、法拉电子、江海股份。4、高端装备:创世纪。 风险分析:半导体下游需求不及预期;中美贸易摩擦反复;疫情复发、加剧风险。

资源

Meta将推出首款手表产品,智能手表产业有望加速成长

2022年01月20日发布 主要观点 Meta手表产品进度情况跟踪:据旭日大数据消息,Meta正计划推出首款智能手表,我们预计有望在2022年10月的FacebookConnect大会上发布,2023年可能还会发布第二代。 Meta手表硬件配置预测:预计Meta手表将搭载蜂窝通信功能,可不依赖智能手机独立运行,满足隐私保护。SOC方案我们推测或将采用高通Wear4100。由于定位社交智能硬件,Meta手表还将搭载摄像头,且屏幕具备可旋转、翻转和拆解,满足语音、拍照、录视频和社交分享等功能,同时我们预计可能会搭配自家定制版Facebook、Instagram、WhatsApp社交应用以便探索更高效率的社交;Meta手表或还将搭载健康传感器,以便收集用户的健康信息,在未来可能会对核心广告业务产生协同作用;Meta手表还能与自家OculusVR硬件进行交互,实现可视频通话、流媒体等功能。 Meta手表软件/生态展望: 1)操作系统方面:预计第一代可能直接采用安卓Wear,但23年第二代有望改用定制版RTOS系统,实现内容独家和生态闭环,并与OculusVR全面打通。 2)产品定位&内容生态:Meta手表定位可类比小天才儿童手表,小天才手表的成功依赖于精准定位于封闭场景下的社交刚需满足品,核心竞争力正是基于儿童社交需求所打造的社交系统,并且凭着儿童社交领域的垄断地位(800万月活用户),小天才占据国内三分之一的儿童智能手表市场,并且在国内中高端蜂窝儿童手表领域占据主导地位。Meta手表售价预测和销量推测:结合对Meta手表硬件配置的预测,我们推测其BOM成本在千元左右,售价方面可能会采取OculusVR的补贴模式控制在400美金以内;参考小天才的月活数据,2020年9月月活用户数接近800万,对应销量小天才儿童手表900万台,而Meta旗下Facebook、Instagram、WhatsApp、Messenger月活用户数2020年4月已接近30亿,且在海外(欧美亚)社交应用领域接近垄断,我们认为Meta手表未来完全可以成长为“大天才”,出货量级有望做到亿级乃至十几亿量级。 投资建议 我们认为智能手表产品持续迭代将充分利好智能手表产业链相关标的,推荐恒玄科技(智能手表SoC方案进展超预期),建议关注歌尔股份(Meta核心供应商和智能手表组装代工厂)。 风险提示 产品迭代低于预期、下游需求不及预期等

资源

上海发布集成电路新政,多项举措为产业保驾护航

2022年01月20日发布 事项: 1 月 19 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印发了《新时期促进上海市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下称《政策》) ,明确了总则及人才、企业培育、投融资、研发和应用、长三角协同创新、行业管理等各方面的支持政策。 平安观点: 《政策》更加注重对集成电路产业链生产、装备、材料、 EDA 等核心环节的专项资金支持力度。《政策》 提出对于符合以下条件的项目,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资金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一)对于零部件、原材料等自主研发取得重大突破并实现实际销售的集成电路装备材料重大项目,支持比例为项目新增投资的 30%,支持金额原则上不高于 1 亿元;(二)对于 EDA、基础软件、工业软件、信息安全软件重大项目,项目新增投资可放宽到不低于 5000 万元,支持比例为项目新增投资的 30%,支持金额原则上不高于 1 亿元;(三)对于符合条件的设计企业开展有利于促进本市集成电路线宽小于 28 纳米(含)工艺产线应用的流片服务,相关流片费计入项目新增投资,对流片费给予 30%的支持,支持金额原则上不高于 1亿元。 同时《政策》 还提出要加强集成电路中小设计企业产能保障, 建立机制优先服务承担国家技术攻关任务或研制重要产品的中小设计企业产能需求。 《政策》进一步完善了上一轮政策的部分内容,新增条款加强了统筹和联动支持力度。 在投融资支持政策方面,《政策》 提出创新信贷支持和软件行业融资方式,同时表示支持保险机构参与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政策》指出加强适合集成电路产业特点的保险产品供给,探索建立集成电路保险共保体及大灾风险分散机制,支持自主安全可控装备、材料、 EDA 上线验证,研究制订重点领域和重点项目保险费补贴支持政策, 该项创新举措有利于增强集成电路产业链上下游共同发展的信心。 在研发和应用支持政策方面,《政策》围绕集成电路装备材料等重点领域布局科技重大专项, 强调优化集成电路产品首轮流片政策, 重点支持中小设计企业、重要创新平台利用本市集成电路生产线和中试线开展工程产品首轮流片。此外, 加大对自主安全可控装备材料的验证和应用支持力度, 对本市集成电路产线和中试线为本市集成电路首台套装备、首批次新材料验证服务的,给予一定研发补贴。其中,单台装备验证最高不超过 100 万元,每批材料验证最高不超过 50 万元。 《政策》除了持续加大对本市的扶持, 还注重支持长三角的协同发展。《政策》表示要依托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集成电路关键零部件和材料、核心算法技术攻关“揭榜挂帅”需求信息发布平台,服务企业技术研发和产业链发展合作需求,重点吸引长三角各类创新主体参与揭榜。 对于本市处于示范应用阶段的集成电路重大装备在长三角区域集成电路产线首次应用的,按照专项资金“制造商—用户”双向支持政策给予一定支持,以促进长三角区域集成电路装备行业联动发展。 同时举办长三角软件算法、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和 EDA大赛, 吸引全球创新算法、信息技术创新成果在上海应用落地。 投资建议: 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是战略性、基础性产业,是引领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的关键力量。《政策》 是《国务院关于印发新时期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 (国发〔2020〕8 号)的深化、落实和延续,覆盖上海市符合有关条件的集成电路生产、装备、材料、设计(含 IP、 EDA)、先进封装测试、 软件产品开发和信息技术服务的企业及机构,并且将集成电路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表明了上海市将集成电路产业作为经济发展一大重心的决心,为上海市集成电路及软件行业未来发展铺平了道路。 上海市作为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先锋地区,其产业集群优势仍将延续并保持蓬勃发展的趋势,我们认为相关半导体上游材料、设备以及设计、 EDA 等细分领域的公司未来均将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推荐韦尔股份,建议关注中微公司、上海新阳、 概伦电子。 风险提示: 1)政策支持和落地力度不及预期; 2)宏观经济下行风险; 3)中美贸易关系博弈加剧。

资源

产业利好政策大力推进,持续看好半导体材料国产化率提升

2022年01月20日发布 事件:1 月 19 日,上海市人民政府网站发布了《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新时期促进上海市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以下简称“《政策》”)。根据政府网站信息,该《政策》于 2021 年 12 月 21 日印发,并于 2022年 1 月 1 日开始实施。 《政策》条文梳理: (1)企业产品研发相关:“对于零部件、原材料等自主研发取得重大突破并实现实际销售的集成电路装备材料重大项目,支持比例为项目新增投资的 30%,支持金额原则上不高于 1 亿元。”“围绕集成电路装备材料等重点领域组织市级科技重大专项。鼓励企业牵头承担国家技术攻关任务,本市按照有关政策,予以配套资金等支持。” (2)企业融资相关:“本市国有投资平台企业、相关园区开发平台联合增加对上海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集成电路装备材料基金募资支持。” “实施本市集成电路优惠利率中长期信贷专项贴息政策,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并购贷款、债券融资,以及企业为参与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和装备材料基金出资而发行的债券,给予长期优惠利率信贷专项贴息。” (3)企业产品验证相关:“加大对自主安全可控装备材料的验证和应用支持力度。对本市集成电路产线和中试线为本市集成电路首台套装备、首批次新材料验证服务的,给予一定研发补贴。” “将支持自主安全可控装备材料应用与验证作为本市新建集成电路产线项目获得政府资金支持的基本条件。” (4)企业产能建设相关:“加快建设上海电子化学品专区。支持上海电子化学品专区建设,优先布局集成电路材料领域重大产业项目,建设集成电路专用电子化学品公共仓储设施,打造上海电子化学品创新研究院和校企联合实验室。上海化工区专项发展资金进一步聚焦集成电路材料制造、研发、仓储项目,给予一定补贴。” 解读: 全过程给予政策补贴,有效缓解企业资金压力。对于半导体材料企业而言,在其研发、验证、产能建设过程中均需要有大量的资金投入。但是由于以光刻胶为代表的半导体材料的验证周期较长,相关企业难以快速取得产品销售收入,因此在各环节中半导体材料企业都将面临着不小的资金压力。而上述《政策》在研发、验证、产能建设多个阶段均给予了半导体材料企业政策补贴,从而有望有效缓解半导体材料企业在各个阶段内的资金压力,也有利于相关企业对于产品的验证、生产进度的推进,促使相关企业早日取得产品销售收入,实现企业发展的正反馈循环。 加大产业基金支持、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出台专项贴息政策降低企业融资压力。我们在 1 月 12 日所发布的《大陆晶圆代工厂成熟制程快速扩建,国产光刻胶企业迎来重大机遇——中国化工新时代系列报告之半导体光刻胶》中提及,以国产光刻胶企业为例,当前相关企业的经营性现金流难以支撑其资本开支的快速增长,因此多数企业考虑通过融资手段来解决资金问题。上述《政策》中所提及的产业投资基金的募资支持以及对企业中长期信贷的专项贴息政策,一方面拓宽了企业的融资渠道,另一方面降低了企业的融资成本。有利于半导体材料企业通过融资手段解决自身研发和产能扩张过程中的资金问题。 政策与市场需求共同作用下,长期看好半导体材料企业快速发展。上述《政策》符合我国“十四五”规划中所提及的“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方针,有利于我国半导体材料企业早日突破“卡脖子”壁垒,避免受制于人的局面再度出现。此外,从市场需求端来看,根据 SIA 和 BCG 的预测,2020-2030 年期间中国大陆的晶圆代工产能增速将为全球最高,2030 年中国大陆的晶圆代工产能占比将达到全球第一。而从晶圆代工产能的制程结构来看,中国大陆现有的晶圆代工产能和中短期内新增的晶圆代工产能均以成熟制程为主。因此,我们认为中国大陆的晶圆代工产能的制程结构和我国半导体材料企业的产品结构较为匹配。在当前全球集成电路产业链仍然呈现供给紧张的局面下,国产半导体材料企业产品向晶圆代工厂供应链的导入进度将会明显加速,伴随着相关企业产品市场渗透率和产品产能的同步提升,国产半导体材料企业将迎来快速发展期。 投资建议:行业利好政策的出台与落地,将有利于国产半导体材料企业加速进行产品研发、产品验证及量产线建设,进而持续推动半导体材料国产化率的不断提升,促进国产半导体材料企业快速发展。我们建议关注:(1)光刻胶领域:彤程新材,晶瑞电材,雅克科技,南大光电;(2)湿电子化学品:晶瑞电材,江化微;(3)电子特气:华特气体,昊华科技,南大光电;(4)光敏剂:久日新材,七彩化学(上虞新利)。 风险分析:产业政策落地风险,产品研发风险,产品验证风险,新增产能建设不及预期。

资源

智能手表有望保持30%增速 CES展进一步确认Mini LED产业趋势

2022年01月20日发布 核心要点: 近两周(12 月 27 日-1 月 9 日),大盘先涨后跌,面板大幅跑赢大盘 过去两周(12.27-01.09)大盘先涨后跌,上证综指、沪深 300、深证成指、创业板指分别下跌 1.06%、2.01%、2.49%、6.07%。申万电子行业下跌 4.79%,从申万三级行业来看,面板行业涨幅较高,为 2.39%,品牌消费电子、光学元件、分立器件、半导体设备行业跌幅较大。截至 1 月 7 日,申万电子行业市盈率(TTM,整体法,剔除负值)为 34.48 倍,处于历史底部位置,各细分行业估值均处于历史底部位置。 行业高频数据跟踪:IT 面板价格跌幅扩大,智能手表持续快速增长 根据 Witsview 最新公布的价格,电视面板跌幅全线持续收敛,其中,各尺寸面板价格已接近现金成本,因此再跌机会不大,预计 3、4 月整体电视面板价格将落底。随着产业进入淡季,笔电、显示器等 IT 面板跌幅扩大。Digitimes Research 预估 2022 年入门款智能手表功能大幅提升后,新兴市场对智能手表的需求将快速增长,并成为推升 2022~2023 年全球智慧手表出货量的最大动能。Digitimes Research 认为 2022~2023 年全球智慧手表出货量成长率将维持疫情以来接近 30%的高水平,2023 年突破 1.5 亿支。 本周观点:Mini LED 迈入大规模量产期 CES 展出多款新品 苹果在 2021 年发布了搭载 Mini LED 背光屏幕的 MacBook Pro 和 iPad Pro,根据集邦咨询的预测,2021 年搭载 Mini LED 背光的笔记本电脑出货量将达到 165 万台,2022 年将达到 500 万台,2021 年搭载 Mini LED 背光的 iPadPro 将达到 500 万台,苹果系 Mini LED 产品的大量出货标志着 Mini LED产业已经进入成熟期。根据集邦咨询的预测,Mini LED 市场规模(包含背光和直显)将从 2020 年的 0.18 亿美元增长至 2025 年的 14.27 亿美元,2020-2025 年复合增长率为 139.79%。在 2022 CES 大会上,国内电视品牌商多以 Mini LED 等新显示背光技术作为电视新品推展的主力,三星和 LG也将 Mini LED 做为重点技术参展,中国与韩国公司藉由各自具备的显示技术与 Mini LED 结合,强化自家 Mini LED TV 特色。此外,日本 TV 品牌Sony 也首次推出 Mini LED 背光 LCD TV。全球主流 TV 厂商均将 Mini LED作为重点技术,显示了业界对于 Mini LED 技术的看好,未来 LCD TV 背光显示技术向 Mini LED 发展已成趋势。 投资建议 建议关注 Mini LED 行业相关个股。给予 Mini LED 行业“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智能手表销量不及预期;Mini LED 量产进度不及预期。

资源

2021年12月国内市场手机出货量3340.1万部,同比增长25.6%,其中5G手机占比81.3%。

2022年01月19日发布 国内手机市场总体情况 2021年12月,国内市场手机出货量3340.1万部,同比增长25.6%,其中,5G手机2714.5万部,同比增长49.2%,占同期手机出货量的81.3%。 2021年全年,国内市场手机总体出货量累计3.51亿部,同比增长13.9%,其中,5G手机出货量2.66亿部,同比增长63.5%,占同期手机出货量的75.9%。 2021年12月,国内手机上市新机型56款,同比增长14.3%,其中5G手机24款,同比下降7.7%,占同期手机上市新机型数量的42.9%。 2021年全年,上市新机型累计483款,同比增长4.3%,其中5G手机227款,同比增长0.9%,占同期手机上市新机型数量的47.0%。

  • 1
  • 70
  • 71
  • 72
  • 120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