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5G 定位能力开放产业白皮书
5G定位是5G移动通信网络通过测量无线信号来确定UE地理位置信息的技术。5G定位服务使用户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获得基于定位信息的地理信息服务,满足无线世界中“何人、何事、何时、何地”的确定位置的要求。通过和垂直行业的深度融合,5G高精度定位可以在不同领域实现灵活多样的业务创新,加快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升级,为企业用户带来安全、效率和商业等方面的价值。 发布单位:中移(上海)产业研究院、华为
1422 位酷友已加入
电子圈子中包含常用的源代码、电路图、学习教程、产品样本、技术报告等干货资料,加入圈子可以上传、下载资料,也可以使用提问来寻求资料或分享你认为有价值的站外链接~
5G定位是5G移动通信网络通过测量无线信号来确定UE地理位置信息的技术。5G定位服务使用户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获得基于定位信息的地理信息服务,满足无线世界中“何人、何事、何时、何地”的确定位置的要求。通过和垂直行业的深度融合,5G高精度定位可以在不同领域实现灵活多样的业务创新,加快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升级,为企业用户带来安全、效率和商业等方面的价值。 发布单位:中移(上海)产业研究院、华为
从 2020 年开始,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5th Generation, :5G)的运 营将全面展开。与目前使用的 4G 和 LTE 相比,5G 可以大幅提升传 输速度和容量并降低延迟。不仅是在通信领域,还有望在 IoT、汽车、 娱乐、工厂自动化、医疗等广泛的领域中发挥作用。 随着高速和大容量通信的普及,新服务陆续出现,市场瞬息万变,所 需的产品性能亦逐年提高。在制造业,部件的数量越来越多,并且对 更快、更低成本的部件制造需求越来越大。随着 5G 的普及,变化的 速度必将进一步提高,因此需要立即采取行动。 发布单位:基恩士
“传感器”是现如今为了提高生产效率所不可或缺的仪器。 虽然统称为传感器,但类型繁多,均拥有各自的优点和缺点。本资料 从 " 检测原理 " 出发,以各种传感器 / 测量仪为例进行系统性讲解。 发布单位:基恩士
自2020年起,第五代(5G)无线通信网络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大规模部署,更多的关键能力正在标准化的进程中,例如大规模连接、高可靠性和有保障的低时延。但是,5G并不能满足2030年及之后的未来网络需求,第六代(6G)无线通信网络的研究正在全球兴起。 与5G无线通信网络相比,6G无线通信网络期望引入新的性能指标与应用场景,例如提供全球覆盖、更高的频谱/能量/成本效率、更高的智能化水平与安全性等。为了满足这些需求,6G无线通信网络将依赖于新的使能技术,并将出现新的四大范式转换。新颖的空口与传输技术、网络架构至关重要,包括波形设计、多址接入、信道编码、多天线技术、软件定义网络、网络功能虚拟化以及云/雾/边缘计算等。四大范式转换可以概括为“全覆盖、全频谱、全应用、强安全”。为了满足全球覆盖的需求,6G无线通信网络将不仅仅局限于陆地无线通信网络,需要通过卫星、无人机(UAV)等非陆地网络作为有效补充,构建空天地海一体化网络。全频谱资源将被充分挖掘来进一步提升数据传输速率和连接数密度,包括sub-6GHz、毫米波、太赫兹、光频段。由于超异构网络、多种通信场景、大量天线单元、大带宽、新的服务需求的出现将产生海量数据,6G将借助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实现一系列智能化应用。网络安全在建设6G网络之初就要被考虑在内并加强,称为强安全或内生安全。 基于上述研究背景,由紫金山实验室首席科学家、东南大学移动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尤肖虎教授领衔,紫金山实验室、东南大学移动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特聘专家王承祥教授负责组织起草,联合紫金山实验室、东南大学、上海科技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中国移动研究院、华为等国内优势科研院校及公司,并邀请英国南安普敦大学、曼彻斯特大学、爱丁堡大学、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萨里大学、加拿大滑铁卢大学、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瑞典林雪平大学、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普林斯顿大学、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等国际知名大学的顶尖学者参与编写,最终完成本文的英文版文稿,被《中国科学:信息科学》录用并在线发表,将于2021年1月正式刊出。为便于国内6G无线通信网络领域的研究团队与从业人员参考,特将原英文文稿整理后翻译成本中文文稿。 发布单位:紫金山实验室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促进智能电网发展的指导意见》(发改运行〔2015〕1518 号),明确指出“智能电网是在传统电力系统基础上,通过集成新能源、新材料、新设备和先进传感技术、信息技术、控制技术、储能技术等新技术,形成的新一代电力系统,具有高度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等特征,可以更好地实现电网安全、可靠、经济、高效运行。 ”智能电网的概念涵盖了提高电网科技含量,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效率,提高电网供电可靠性,促进节能减排,促进新能源利用,促进资源优化配置等内容,是一项社会联动的系统工程,最终实现电网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代表着未来发展方向。智能电网以包括发电、输电、配电、储能和用电的电力系统为对象,应用数字信息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实现从发电到用电所有环节信息的双向交流,系统地优化电力的生产、输送和使用。总体来看,未来的智能电网应该是一个自愈、安全、经济、清洁的并且能够提供适应数字时代的优质电力网络 发布单位:南方电网、中国移动、华为
汽车电子是安装在汽车上所有电子设备和电子元器件的总称,是电子信息技术应用到汽车领域所形成的行业。从功能层面来看,汽车电子主要可以分为车身电子控制系统和车载电子装置两大类别。 车身电子控制系统是利用半导体等芯片,通过和汽车机械系统有机结合在一起,对汽车的各个子系统进行控制,是保证汽车完成基本行驶功能不可或缺的控制单元,具体分为动力控制系统、底盘控制系统、车身控制系统等;车载电子装置是利用单独的电子设备,独自承担并实现其功能,对车辆的行驶性能并不会产生过多直接的影响,主要用于提升汽车舒适性和便利性,具体可分为信息系统、导航系统和娱乐系统等。 在智能网联趋势下,汽车逐步由传统的代步工具向同时具有交通、娱乐、办公、通信等多种功能的新一代智能移动空间和应用终端升级,实现车联智能网联功能的驾驶辅助系统、车联联网系统以及智能座舱系统相关电子设备逐步成为汽车电子产业研发应用的重点。 、汽车电子产业涉及上游车规级电子元器件生产、中游系统集成以及下游整车应用集成。在新的升级趋势下,汽车电子在整车中的成本占比将逐步提高,产业将进入快速增长期。同时,产业链下游向基于汽车电子的运营服务业延伸,形成新的触达关系,成为产业新的发展模式。本报告重点关注在智能网联趋势下,中国汽车电子产业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发布单位:汽车电子产业联盟
为规范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确保电子信息系统设备安全、稳定、可靠地运行,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中、节能环保,制订本规范。
赛迪智库的2021年中国汽车电子产业发展形势展望
5G将提供至少十倍于4G的峰值速率、毫秒级的传输时延和千亿级的连接能力。开启万物广泛互联、人机深度交互新时代,是支撑信息通信技术革命的关键基础设施。 发布单位:中国信通院
本文件主要规定了广州市车联网先导区的整体目标、技术架构、建设内容及其技术要求等。本文件共分7章,分别为总则、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及定义、缩略语、总体要求、基础设施建设技术要求、应用场景建设技术要求等。本文件适用于广州市车联网先导区建设,其它地区可参照执行 发布单位:广州市
智慧医院解决方案,覆盖了从医院管理和临床的信息化到相关基础设施(网络、数据中心等)的建设。针对医院不同的应用场景,华为通过构建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综合信息平台,提供了移动医疗,远程医疗,基层医疗信息化,慢病管理,综合医疗云等智慧医院解决方案,服务于医疗卫生行业。 发布单位:华为
中国经济已进入中速增长平台。在国际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的背景下,要在“十四五”期间持续保持经济平稳增长,必须充分释放前沿数字技术创新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和带动作用。 在众多前沿数字技术中,5G以划时代的技术能力、广泛的应用前景以及对其他技术的带动作用,有望成为启动新一轮技术革命的关键支点。与世界其他主要国家一样,中国深刻认识5G发展的重要意义,在技术产业创新上走在了世界前列。 2019年6月,中国颁发5G牌照,成为全球第一批进行5G商用的国家。尽管2020年遭受新冠疫情冲击,中国5G产业发展仍逆势上扬。在一年多的商用时间里,网络建设快速推进,手机终端加速渗透,融合应用开始落地,技术产业持续创新,多方面实现“从0到1”的突破,初步展现了其庞大的潜在市场空间和助力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巨大潜能。5G将正式开启产业互联网变革的新篇章。 在本报告研究中,我们深切感受到,5G正在切实推动ICT产业从消费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转型。在疫情加速数字化进程的大背景下,一方面5G的高知名度提高了产业用户对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接受程度,吸引产业用户探索与之有关的行业级应用场景,另一方面,电信运营商、设备供应商、云服务供应商等正集结力量,以5G为驱动,推动基础设施的重构和变革,探索新的产业互联网产品和服务模式,在此基础上构造全新的产业生态体系。 与4G产业生态限于移动通信领域不同,5G产业生态需要促进移动通信产业与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5G商用的进程不仅仅是应用的创新进程,还是元器件、终端、网络、平台甚至制度的联动创新进程,其创新的复杂度和难度要远高于4G,开启的创新空间广度和深度也将远远超过4G。2020年,将是一个全新时代的开始。未来2-3年5G产业发展将进入关键期。 这一时期,既是5G应用生态的培育期,也是各厂商积蓄实力、加速转型成长的重要窗口期。产业转型之风已起,需产业界同仁齐心努力。鉴于此,本报告以向社会各界和业界展示5G商用发展趋势为核心内容,客观梳理了5G商用一周年以来,产业的进展、成绩、经济社会影响及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2-3年发展趋势进行研判,希望能为社会各界深入了解5G产业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白皮书仍有很多不足之处,望各界批评指正。 发布单位:中国信通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