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用的技术资料,尽在理工酷
帖子 153897 篇,圈子 30 个,昨日新增帖子 0 篇
热门搜索: 智能汽车推荐系统人脸识别机器人毕业设计
关注推荐最新

热门标签

资源

9月电力数据点评:火电盈利能力有望改善,太阳能投资维持高增长

2022年10月25日发布 事件: 国家能源局和国家统计局发布了能源生产情况以及电力工业统计数据:1-9月全社会用电量累计6493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0%,9月全社会用电量709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9%;1-9月规模以上发电量6.3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2%,9月规模以上发电量6830亿千瓦时,同比下降0.4%。 用电量增速环比回落,看好四季度电力需求复苏 9月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0.9%,增速较上月回落9.8个百分点,预计与全国高温天气减退以及疫情影响有关。随着近期疫情得到部分缓解,以及二十大后续稳增长政策发力,我们预计第四季度用电量有望企稳回升。 火电增速环比回落,长协比例提升促进盈利能力改善 9月火电同比增长6.1%,增速比上月回落8.7个百分点,主要与9月用电量增速下降有关。从303号文正式执行的半年以来,国家及地方不断加大煤炭中长期合同签约履约监管,确保长协稳定供应且价格不超出规定的区间。根据10月13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政策例行吹风会,央企带头多签中长期合同,努力稳定市场价格,国家能源集团和中煤集团两家中央煤炭企业中长协合同兑现率超过90%,向下游企业让利超过500亿。我们认为四季度火电企业长协覆盖比例有望明显提升,入炉标煤单价较前三季度有望大幅下降。考虑到煤电电价最高可上浮20%,且高耗能行业涨幅不受此限制,预计火电盈利能力有望持续改善。 水电三季度由丰转枯明显,后续增速有望回升 9月水电同比下降30.0%,降幅比上月扩大19.0个百分点;截至9月底,水电累计装机容量4.06亿千瓦,同比增长5.8%。三季度以来,持续高温干旱天气造成全国来水普遍偏枯,也直接影响了水电运营商的业绩表现。随着四季度以来高温干旱缓解,后续水电增速有望回升。 风电装机平稳高速增长,多地发布海风建设规划 9月风电增长25.8%,增速比上月放缓2.4个百分点;1-9月风电新增装机1924万千瓦,同比增长17.1%;截至9月底,风电累计装机容量3.48亿千瓦,同比增长16.9%,保持平稳高速增长。近期潮州、汕头、唐山等地发布海上风电建设规划,其中潮州初步规划总容量43.4GW。随着产业链持续降本,以及市场化竞价的悲观预期减退等因素,后续海风有望带动风电装机维持高景气度。 太阳能投资维持高增长,全年新增装机有望达到85-100GW 9月太阳能发电增长18.9%,增速比上月加快8.0个百分点;1-9月太阳能利用小时数1063小时,同比增加57小时,光照资源整体较好。1-9月太阳能发电投资1328亿元,同比增长352.6%,维持高景气度。1-9月太阳能新增装机5260万千瓦,同比大幅增长105.9%;截至9月底,太阳能累计装机容量3.59亿千瓦,同比增长28.8%。根据光伏协会预测,2022年全年光伏新增装机有望达到85-100GW,同比增长55%-82%左右。 建议关注: 电力需求端看,9月用电量增速有所回落,随着近期疫情得到部分缓解,以及二十大后续稳增长政策发力,电力需求有望持续复苏;电力供给端看,三季度来水由丰转枯,水电供给缺口主要由火电填补,对火电的利用小时数和电价都有提振作用。此外,303号文正式执行半年以来,国家及地方不断加大煤炭中长期合同签约履约监管,预计火电企业燃料成本有望下降,火电盈利有望企稳回升;“双碳”目标指引下新能源装机增长确定性高,仍然看好新能源长期发展空间。 我们建议关注:(1)新能源运营商:三峡能源(600905.SH)、龙源电力(001289.SZ)、太阳能(000591.SZ)、中闽能源(600163.SH)、江苏新能(603693.SH);(2)火电+新能源互补发展:华能国际(600011.SH)、国电电力(600795.SH)、协鑫能科(002015.SZ);(3)水电+新能源互补发展:华能水电(600025.SH)、川投能源(600674.SH)。 风险提示: 政策支持力度不及预期;经济下行导致用电需求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等。

资源

本周订单交付企稳,第四周有望加速冲刺

2022年10月25日发布 1.2022年10月新能源车订单跟踪 2022年10月周订单跟踪:10月第3周(10.15-10.21)8家车企新增订单5.5-10万辆,较第2周(10.8-10.14)微增,较上月同期-13%至-3%,4家车企增速低于整体水平。本周订单数较上月同期有些许下降,较第2周有所增长,主要系周末贡献,本周无调休且周末客流量较大,整体需求平稳。 10月前三周(10.1-10.21)8家车企新增订单19.5-33.5万辆,新增订单较上月同期-4%至+6%,4家车企增速高于整体水平。 订单结构:10月第3周(10.15-10.21)的新增订单中,A00级新增订单0.4-0.8万辆,A0级新增订单1.2-1.5万辆,A级新增订单3.8-4.3万辆,B级新增订单0.8-1.4万辆,C级新增订单0.6-1.0万辆。A00-A级车新增订单共计5.4-6.6万辆。 2022年10月订单预测:9家车企10月新增订单有望达到37.5-45万辆,环比9月+10%至+20%。 2.2022年10月新能源车销量前瞻预测 2022年10月周交付跟踪:10月第3周(10.15-10.21)8家车企交付合计5.5-10.0万辆,相比9月同期-1%至+9%,3家车企交付环比增速低于整体水平,交付量相比第2周(10.8-10.14)持平。 10月前三周(10.1-10.21)8家车企交付13.5-28.0万辆,相比9月同期-8至+2%,3家车企交付环比增速低于整体水平。 交付结构:10月第3周(10.15-10.21)的交付车型中,A00级交付0.4-0.8万辆,A0级交付0.8-1.1万辆,A级交付3.8-4.3万辆,B级交付0.7-1.3万辆,C级交付0.8-1.2万辆。A00-A级车交付共计5.0-6.2万辆。2022年10月销量预测:9家车企10月交付有望达到33-41万辆,环比9月+5-15%。 3.投资建议 马上进入十月下旬,新能源或将再次迎来新车型上市重要节点,近期有超过20款新车型上市,四季度各车企为完成年度交付目标陆续进入交付冲刺阶段,加速消化在手订单,新增订单以及交付量有望再创新高。我们看好10月下旬以及四季度国内新能源车市场的订单及交付表现。 看好国内自主品牌【比亚迪】、【广汽集团】、【长安汽车】、【吉利汽车】、【长城汽车】,造车新势力【理想汽车】;建议关注【小鹏汽车】、【蔚来汽车】。 风险提示:调研样本有限不代表行业全貌;调查问卷获取订单及销量预测数据仅供参考;行业景气度不及预期;零部件供应不稳定;疫情形势不及预期影响生产销售;新产品推出不及预期。

资源

鉴以往知未来之房地产周期底部特征研究

2022年10月25日发布 1、复盘2008-09年、2014-15年行业拐点前后政策:流动性政策放松刺激需求出现趋势拐点最显着 1)2008-09和2014-15两轮房地产政策周期共性明显,房贷利率7折+首付比例下调至20%后房价环比指数出现趋势性拐点,2008年政策释放时间更集中 2)70大中城市环比价格指数出现趋势性上涨和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速出现趋势性回升基本一一对应。我们认为房地产作为实物资产,“买涨不买跌”是购房意愿回升的核心因素。根据复盘,我们发现与行业流动性相关的政策、降低买房前期支付成本和持有期间月供成本的相关政策,对拉动购房意愿、促进房地产量价回升影响显着。2008年10月房地产放松政策集中释放,包括房贷利率打折、“认房不认贷”、首付比例降低等。2014年行业放松政策略微分散,6-12月四十六个城市陆续取消限购,9月央行再次开启贷利率打折和“认房不认贷”的优惠政策。从两轮周期来看,央行释放流动性+降低买房成本政策力度打足对房地产销售量价回暖产生拐点的直接作用更加显着。 2、如何评估政策有效性(探讨) 1)本轮地产周期中,销售面积同比增速和房地产投资额同比增速下行时间较以往周期更长、降幅更大。我们认为本轮周期行业出现拐点,政策力度应不弱于2008年。 2)对比2008、2014年房地产相关政策放松力度来看,本轮多方面政策还有放松空间,例如:①降息:还有130-180BP下调空间;②降准:还有125-225BP下调空间;③公积金贷款利率:还有110-120BP下调空间;④房贷利率打折空间,二套房利率下限还未放松;⑤需求端交易税、限购政策、首付比例超过200个城市未优化;⑥供给端房企融资仍无大力度政策出台。 3)我们认为,虽然可放松政策很多,但是降低购房成本相关政策对需求提振影响大小不同。对此我们以月供占家庭月收入比重变化这一指标进行单因素敏感性分析。横向对比来看,房贷利率下调1个百分点对月供占家庭月收入比重降低影响最大,可减少3-5个百分点;其次是贷款年限在目前基础上延长5年,可减少1-3个百分点。首付比例降低10个百分点则会显着提升月供压力,月供占家庭月收入比重增加4-5个百分点。最后,交易环节税费减免对二手房影响更大,可释放成本在房价的6%左右。二手房活跃度的提升,我们认为根据二手房和新房较强的联动效应,后续也会带动新房成交量的回暖。 3、地产板块在周期拐点之前收益靠政策Beta,拐点之后绝对收益仍然可观 房地产政策放松,房地产板块投资机会先于基本面修复,当基本面出现拐点时,房地产板块绝对收益在2008-09年和2014-15年均维持长达半年以上,直至房地产政策再次收紧。2008-2009年板块启动到基本面修复结束,SW房地产指数PE和PB的最高值分别为43倍和4.7倍;2014-2015年PE和PB的最高值分别为14倍和4.2倍(龙头公司2倍PB估值)。本轮周期截止10月20日SW房地产指数PE和PB的最高值分别为10倍和1.1倍,行业基本面拐点还未出现,地产板块投资收益和估值上修还没有结束。 4、投资建议:考虑到本轮周期供给侧结构优化特点,政策放松和需求修复均会出现分化,我们认为1)流动性政策还有释放空间,促进行业基本面拐点生成;2)行业基本面拐点生成后,头部优质地产公司和地方小而美的公司受益于分化行情会逐步兑现个股Alpha,实现公司基本面和估值双重修复。继续看好浙商地产一大四小:保利发展、华发股份、滨江集团、越秀地产,以及加推标的招商蛇口和万科A。二手房交易率先回暖,利好贝壳中介龙头,短期股价回调不改中介公司中长期发展机会,继续看好。 5、风险提示:局部城市疫情反复影响房地产销售。

资源

化工新材料行业-新材料,化工行业迈向高端的必然选择

2022年10月25日发布 投资要点: 2022年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报告亮点纷呈,其中多处提到能源安全、加快新能源新材料发展等。报告更是强调“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在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后,并结合当前化工行业的发展特点,我们认为未来中国将会在减少能源消耗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尤其是出口产品的溢价,化工新材料将成为重点发展方向。 化工新材料是新能源、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生物技术等战略新兴材料的重要基础材料,与传统材料相比,化工新材料具有性能更优、附加值更高、技术难度更大等特点,细分领域包括工程塑料、特种橡胶及弹性体、高性能纤维等传统合成材料的高端产品,以及高性能膜材料、电子化学品、新能源和生物化工领域高性能专用和精细化学品等。 从全球格局看,过去十年,中国化工品销售额在全球占比快速提升。根据CEFIC数据,2010年中国化工品销售额占全球份额仅25.8%,2020年中国化工品销售额达1.5万亿欧元,占全球的份额提升至44.6%;预计2030年中国销售额将达3万亿欧元,占全球份额为48.6%。 同时,我们观察到,中国化工品研发投入也在不断加大,中国将进入化工品高附加值区。根据CEFIC数据,在化工品研发投入方面(R&Dexpenditure),2020年中国为140亿欧元,在全球占比为29.4%;而2010年的投入仅为43亿欧元,在全球占比为14.7%。 从国内行业发展看,近年来,在国家政策引领及企业技术进步等推动下,我国化工新材料行业发展已具备一定基础。根据石化联合会数据,2020年,我国化工新材料产业规模约6500亿元,消费规模约9600亿元,消费量约3770万吨,自给率约71%。 随着国内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半导体、电子电器、新能源、信息通信、航空航天等相对新兴领域发展势头良好,有望带动上游化工新材料需求持续增长。预计“十四五”末我国化工新材料消费量将达到5700万吨,自给率上升到75%,占化工行业整体比重超过10%。 我们认为,未来我国化工新材料发展可关注两条路线:一是积极开拓突破目前自给率较低领域,例如自给率最低的为高端聚烯烃,仅有47%;工程塑料和电子化学品自给率在62%左右;高性能合成橡胶和高性能膜材料为68%;二是通用化工材料、传统材料的产品升级与高性能化,如聚乙烯、聚丙烯等通用合成树脂材料,通过新的聚合技术(如茂金属聚合)实现高性能化,以及与己烯共聚、辛烯共聚制成聚烯烃弹性体等;我国大炼化在EVA已经形成突破,未来在POE等方面有望形成新的增长点。 化工新材料领域是化工行业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核心的竞争壁垒为研发能力、产业链验证门槛、服务能力等,我们认为在政策引领及产业资本投入增长等驱动下,国内化工新材料产业链迎来布局良机,已具备产能规模或技术储备的相关企业有望充分受益。 风险提示:原油价格大幅波动风险;化工产品需求不达预期风险;政策落地不及预期风险。

资源

关注二十大和11月医保谈判,推荐创新药及中药板块

2022年10月25日发布 行情回顾:2022年10月17-21日,申万医药生物板块指数上升1.3%,跑赢沪深300指数3.9%,医药板块在申万行业分类中排名第9;年初至今申万医药生物板块指数下跌21.5%,较沪深300指数跑输赢2.8%,在申万行业分类中排名21位。本周化学试剂、中药细分子板块表现突出,分别上涨5%、3.6%,本周涨幅前五的个股为华森制药(+61.2%)、双成药业(+58.2%)、心脉医疗(+35.8%)、戴维医疗(+35.6%)、德展健康(+35.1%)。 本周专题:医药制造、科技和消费或将依次崛起,关注设备、创新药和中药投资机会。医药行业经过1年半的调整,在医保政策边际改善以及政府在医疗领域投入加大影响下,医药板块表现明显改善。我们判断医药行情预计可持续,有两大基础(估值低和配置低,均创近15~20年来大底),有两大基本面催化(2023年医疗活动复苏或逐步明确,叠加政策对行业的影响正从医保逐步过渡到医疗),我们认为医药制造、科技和消费或将依次崛起,特梳理了各细分板块的盈利预测及估值。我们认为当前重点可关注医疗设备、创新药和中药板块投资机会。 投资策略及配置思路:医药板块已显著反弹,行业关注度提高,医药基金加仓和全基配置意愿逐步提高。受疫情、集采等因素影响,年初以来,医药板块指数跌幅最高超30%,居各行业跌幅前三,非医药基金持仓比例创2018年以来新低;在板块估值底部、配置底部和情绪底部的三重催化下,近期大幅反弹,医药与非医药资金均在积极配置中。随着未来疫情防控预期不断明朗,以医药为代表的大消费板块有望迎来持续的上涨周期,当前为板块战略配置起点,在医保接连释放积极信号下,市场对医药板块关注度逐步增加,有望持续获得非医药资金积极配置:1)三重底部已现:21M7至今已调整1年多,幅度达40%,目前申万医药板块整体估值(TTM法)为23.4倍,持续处于估值底部;非医药主题基金(即全基)对医药持仓已从2020Q2的13.7%降至2022Q2的6.6%,创近5年新低,从近10年维度看也是很底部区域,全基配置底部;受政策、疫情等因素影响下,资金对板块的关注度持续处于底部,整个市场对医药处于情绪底部。2)医保并非一直压制,近期接连释放积极信号:1、医保谈判续约规则清晰可预期,非无止境降价,2、IVD、高值耗材集采规则趋于更科学化,不再强调“唯低价中标”,3、创新药械不纳入DRGs和集采,4、口腔种植服务价格温和,非一刀切,鼓励优质优价;3)疫情防控:国内疫情虽有所散发,但随着防疫政策和抗疫工具包(检测、疫苗、药物和医疗)的完善,国内就诊和消费复苏较为明确。当前我们认为医药仍处于底部震荡区间,值得全基战略性重点配置。我们建议重点方向具体如下: 一、器械设备板块关注贴息政策受益及中长期逻辑强的个股:疫情后医疗新基建医疗如火如荼,贴息贷款支持购买医疗设备政策更是进一步强化了新基建逻辑,重点关注显著受益的影像设备、内窥镜,建议关注:联影医疗、开立医疗、海泰新光、澳华内镜和迈瑞医疗等;同时,建议关注自身业绩加速释放、估值较低的理邦仪器和新华医疗等。 二、困境反转板块关注IVD、高值耗材:近期骨科集采、生化集采、电生理集采的结果或者规则较前期其他品种集采更加趋于温和、更加科学化,政策环境趋于稳定可预期,IVD板块建议关注:迈瑞医疗、普门科技、安图生物、新产业以及浩欧博等;高值耗材板块建议关注:电生理龙头微创电生理、惠泰医疗等;骨科领域建议关注:威高骨科、三友医疗、大博医疗、爱康医疗、春立医疗等。 三、消费医疗为后疫情明确主线:消费复苏为下半年明确主线,重点关注:1、眼科医疗服务及产品:爱尔眼科、通策医疗、三星医疗、普瑞眼科、兴齐眼药、何氏眼科、欧普康视和爱博医疗;2、布局医美的医药公司:华东医药、长春高新;3、家用器械:三诺生物、鱼跃医疗;4、快速增长的成人疫苗:智飞生物、万泰生物和百克生物;5、其他:泰恩康和九典制药等。 四、中药板块国企改革和中药现代化投资机会:中药为民族瑰宝,政策环境好,传承与创新为重点方向,我们看好中药企业国企改革激活活力,以及通过配方颗粒和中药新药的中药现代化方向:1)国企改革:同仁堂、太极集团和千金药业;2)中药现代化:建议关注红日药业、中国中药和华润三九;3)中药新药:建议关注以岭药业和康缘药业。 五、创新药及产业链:创新为永恒方向,板块已深度调整、同时海内外二级市场回暖有望带动一级投融资复苏,创新药建议关注:恒瑞医药、百济神州、信达生物、荣昌生物、康方生物、再鼎医药、海思科和海创药业等;CXO建议关注:阳光诺和、百诚医药、药明康德和药明生物等。 本周投资组合:华润三九、以岭药业、红日药业、太极集团、海思科、康方生物。 十月投资组合:联影医疗、药明生物、爱尔眼科、智飞生物、一心堂、太极集团。 风险提示:行业需求不及预期;上市公司业绩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资源

水泥产量首次同比转正,玻璃冷修增加

2022年10月25日发布 9月水泥产量2.09亿吨,同比增长1.0%,年内首次正增长;玻璃产线冷修转产增加,在产产线减少。地产仍然维持低迷,基建保持高增长。 水泥:单月产量同比转正,同增1.0%。2022年1-9月,全国水泥产量15.63亿吨,同比下降12.5%。9月全国单月水泥产量2.09亿吨,同比增长1.0%。第一,去年同期能耗双控等原因水泥产量基数较低;第二,9月广义基建投资增速达16.3%,带动固定资产投资及水泥需求相对上行;第三,相较于8月的高温天气,9月天气条件明显好转,工地施工条件与水泥厂电力供应均恢复正常。华东、中南地区表现相对较好。分区域看,进入九月全国水泥价格缓慢上行。其中华东、华中、华南三大区域能够看到水泥价格呈现上涨趋势,但均低于往年同期。华北地区价格维持相对平稳,处于近年相对高位水平。东北地区在8月全面错峰生产时价格上涨较好,但9月供应恢复后价格下滑明显。西北地区受疫情影响,多地仍在静默,水泥需求受影响显著。 玻璃:产量小幅上升。9月全国平板玻璃产量8954万重量箱,同比增加1.4%。在保交楼的政策执行下,地产竣工表现相对优于开工,但降幅环比8月仍有扩大。玻璃价格和库存也基本持平,行业景气表现相对一般,但玻璃价格已在85元/重量箱附近运行将近两个月,行业底部或能得到确认。冷修加速产能出清。截止10月18日,我们统计全国共有250条产线在产,较8月30日的258条产线已减少8条。玻璃产线合计日熔量约16.4万吨,较高位16.9万吨也已有所下降。我们预计此时玻璃产线冷修后,进一步复产的难度相对较大,或意味着产能的实质性出清。但冷修仍然存在阻力,一方面,受环保限制,老旧产线有较强的燃料环保改造等需求,停产后产线改造投入将较大;另一方面,玻璃企业会有坚持生产等待同行率先冷修减少供给改善行业景气度的预期,容易形成恶性循环;再者,去年的玻璃景气高位也为玻璃行业带来了充足的现金,抗亏损能力较往年有增强。 重点推荐 首推兼顾低估值与基本面弹性的水泥行业,个股推荐兼具成长与价值属性的华新水泥、重组后治理改善的冀东水泥、低PB的行业龙头海螺水泥。管材行业重点推荐伟星新材与公元股份。推荐中硼硅产品加速布局、业绩稳健增长的山东药玻,关注正川股份与力诺特玻。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 地产复苏不及预期;玻纤需求不及预期,产能投放节奏加快;基建实物工作量持续滞后;地产复苏不及预期;原材料成本居高不下;疫情干扰。

资源

销售复苏节奏缓慢,开发投资延续低迷

2022年10月25日发布 事项: 统计局公布9月房地产投资和销售数据。2022年前9个月,商品房销售额99380亿元,同比下降26.3%;商品房销售面积101422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2.2%;房地产开发投资103559亿元,同比下降8.0%;房屋新开工面积94767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8.0%;房屋竣工面积40879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9.9%。 国信地产观点:1)销售复苏节奏缓慢,销售均价环比回落。虽然单月销售降幅收窄,但有低基数原因。从绝对值上看,受居民收入和房价上涨预期减弱、担忧期房交付等因素影响,销售回暖动能仍显不足。2)开发投资延续低迷,到位资金降幅略有收窄,修复的关键是销售回暖、回款加速。3)新开工受销售表现低迷、房企投资意愿较弱的影响持续恶化,竣工有待底部修复。4)投资建议:本轮周期,政策放松节奏已明显加速,但压制销售复苏的三大因素(居民收入和房价上涨预期减弱、担忧期房交付)仍未消散,市场信心恢复和销售复苏仍然缓慢,开发投资延续低迷,地产链持续承压。相比08/15年的放松力度,未来仍可以期待需求端更大力度且效果更好的政策,静待政策生效后,销售复苏可期。从个股角度,经营稳健、具备优秀品质的房企将更快从行业低谷中脱颖而出,推荐万科A、保利发展。5)风险提示:政策放松不及预期;疫情等因素致行业基本面超预期下行;房企信用风险事件超预期冲击。 评论: 销售复苏节奏缓慢,销售均价环比回落 销售复苏节奏缓慢。2022年1-9月商品房销售额累计99380亿元,同比-26.3%,较前值收窄1.6个百分点;销售面积累计101422万平方米,同比-22.2%,较前值收窄0.9个百分点。单月值同比降幅收窄,2022年9月商品房销售额13510亿元,同比-14.2%,较前值收窄5.7个百分点;销售面积13532万平方米,同比-16.2%,较前值收窄6.4个百分点。销售均价环比回落,2022年1-9月,商品房销售均价为9799元/㎡,累计同比-5.3%,较前值收窄1.0个百分点;但单月环比-4.0%,降幅较前值扩大3.4个百分点。虽然单月销售降幅收窄,但有低基数原因。从绝对值上看,受居民收入和房价上涨预期减弱、担忧期房交付等因素影响,销售回暖动能仍显不足。 开发投资延续低迷,到位资金降幅略有收窄 开发投资延续低迷。2022年1-9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累计为103559亿元,同比-8.0%,降幅较前值扩大0.6个百分点。9月单月,开发投资完成额为12750亿元,同比-12.1%,较前值收窄了1.7个百分点。开发投资表现较差主要有两方面因素:一是房企资金压力较大,施工活动的开展受到波及,导致建安投资支撑减弱;二是房企投资意愿不足,土地市场热度仍然较低,土地购置费也对开发投资造成了拖累。 到位资金降幅略有收窄。2022年1-9月房企到位资金累计为114298亿元,同比-24.5%,较前值收窄0.4个百分点。9月单月到位资金为13481亿元,同比-21.3%,较前值收窄0.5个百分点。拆解房企资金来源,可见销售回款(即按揭贷款、定金及预收款两项之和)占比有所提升,对房企的拖累稍有好转,反映到位资金修复的关键是销售回暖、回款加速。 新开工持续恶化,竣工有待底部修复 新开工受销售表现低迷、房企投资意愿较弱的影响持续恶化。2022年1-9月,新开工面积累计94767万平方米,同比-38.0%,降幅较前值扩大0.8个百分点;9月单月新开工面积9705亿元,同比-44.4%,较前值收窄1.3个百分点。竣工有待底部修复。2022年1-9月,竣工面积累计40879万平方米,同比-19.9%,较前值收窄1.3个百分点;9月单月,竣工面积4018万平方米,同比-6.0%,降幅较前值扩大3.5个百分点。 投资建议 本轮周期,政策放松节奏已明显加速,但压制销售复苏的三大因素(居民收入和房价上涨预期减弱、担忧期房交付)仍未消散,市场信心恢复和销售复苏仍然缓慢,开发投资延续低迷,地产链持续承压。相比08/15年的放松力度,未来仍可以期待需求端更大力度且效果更好的政策,静待政策生效后,销售复苏可期。从个股角度,经营稳健、具备优秀品质的房企将更快从行业低谷中脱颖而出,推荐万科A、保利发展。 风险提示: 1、政策放松不及预期;2、疫情等因素致行业基本面超预期下行;3、房企信用风险事件超预期冲击。

资源

二十大报告强调能源安全,煤电、燃气定位更积极,多地出台海风规划

2022年10月25日发布 市场回顾:本周沪深300指数下跌2.59%,公用事业指数下跌1.92%,环保指数下跌0.76%,周相对收益率分别为0.67%和1.83%。申万31个一级行业分类板块中,公用事业及环保涨幅处于第18和第12名。分板块看,环保板块下跌0.76%;电力板块子板块中,火电下跌4.75%;水电下跌3.39%,新能源发电上涨0.10%;水务板块上涨0.04%;燃气板块下跌5.37%。 重要事件:二十大第一场记者招待会上,国家能源局领导表示“十四五”以来全国新投产各类电源装机超过了2.7亿千瓦,新增向中东部送电能力在2000万千瓦以上。二十大第五场记者招待会上,生态环境部领导围绕“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主题交流时表示坚决贯彻落实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专题研究:二十大报告强调注重“双碳”目标有序推进,坚持能源发展“先立后破”。能源安全保供背景下,煤电、燃气的政策定位更为积极。近期,广东省下属多地出台海上风电装机规划,新增装机规模可观,同时十四五期间广东省将大力推进风电、光伏、气电等电源开发建设,看好广东省电力装机高增带来的投资机遇。 投资策略:公用事业:1、新型电力系统中,必将大力推进电力现货市场交易,促进辅助服务发展,“新能源+辅助服务”将成为其中重要交易模式,推动储能,特别是抽水蓄能发展;2、政策推动煤炭和新能源优化组合,煤价限制政策有望落地,火电盈利拐点出现。推荐分布式光伏运营商芯能科技;有较大抽水蓄能和新能源规划,估值处于底部的湖北能源;有抽水蓄能、化学储能资产注入预期,未来辅助服务龙头南网储能;推荐“核电与新能源”双轮驱动中国核电;推荐积极转型新能源,现金流充沛火电龙头华能国际、华润电力、中国电力等;有资金成本、资源优势的新能源运营龙头三峡能源、龙源电力。 风险提示:环保政策不及预期;用电量增速下滑;电价下调;竞争加剧。

资源

涉房(非主业)企业融资放宽,提升资金参与“保交楼”项目积极性

2022年10月25日发布 投资要点 要闻点评:10月21]日,《中国证券报》刊发文章指出,证监会允许部分存在少量涉房业务但不以房地产为主业的企业在A股市场融资。这意味着非地产上市公司参与“保交楼”项目后,可以继续在资本市场融资,不再受到监管部门对涉房业务的上市公司融资的限制。此举将鼓励社会资金参与到对出险楼盘项目的收并购中,鼓励非房企上市公司推动“保交楼”进一步落实,有利于“烂尾楼”事件的解决,推动地产销售等基本面复苏。 核心观点:新材料板块:推荐OCA胶国产替代龙头斯迪克;以及下游需求为新能源等高景气领域的铂科新材。建材板块:在地产基本面悲观预期见底,刺激政策密集发布后,竣工端建材市场有望率先回暖。我们建议关注前期调整较大、坏账计提较为充分的竣工端建材标的,如坚朗五金、蒙娜丽莎;以及前期估值回调较多的旗滨集团、东方雨虹。 装修建材:9月30个重点城市商品房成交数据回暖,同比降幅连续5个月持续收窄,“保交楼”政策效应持续改善地产交易市场表现。在地产悲观预期充分释放情况下,地产政策密集发布,竣工端建材市场有望迎来基本面和估值的双修复。相关标的:坚朗五金、蒙娜丽莎、北新建材、东方雨虹、伟星新材。 水泥:近期全国水泥价格持续上涨。从供给看,水泥供应压力缓和,仍然存在很多省份进行阶段性的错峰生产;截止到10月21日,最新全国水泥价格达到每吨392.5元(YoY-36.8%),较上周提升1.4%,最新全国水泥开工率为47.4%(YoY-2.3%),较上周下降7.5%。库容方面:最新水泥库容比为70.5%(YoY+53.4%),较上周增长2.7%,熟料库容比为67.9%(YoY+27.8%),较上周下降0.3%。成本方面:燃料成本持续高位维持,但价格变动逐渐回到供需影响为主的状态。相关标的:华新水泥、上峰水泥。 玻璃:近期浮法玻璃市场价格零星上涨,整体态势基本走稳,表现不温不火。截止到10月21日,全国浮法玻璃价格为84.4元/重量箱(YoY-32.5%),较上周提升0.4%。库存方面:最新浮法玻璃库存较上周增加8万重量箱,达到6137万重量箱(YoY+63.9%),较上周提升0.1%。近期国内光伏玻璃市场整体交投情况尚可,主流价格维稳。截止到10月21日,光伏玻璃最新价格为25.4元(YoY-0.1%),较上周没有明显变化。从需求端看,国内部分地面电站项目启动,海外订单尚可。相关标的:旗滨集团、信义玻璃、南玻A、信义光能。 玻纤:本周无碱池窑粗纱市场价格局部出现小幅上涨,整体上产销尚可。截止到10月21日,全国无碱玻纤纱均价为每吨5045.2元(YoY-33.2%),较上周下跌0.4%。电子纱市场整体供需表现相对平稳,多数池窑厂仍自用织布为主,少量货源外售,整体各厂库存增速较慢。当前中下游老客户提货为主,多数池窑厂短期或维持偏稳运行。相关标的:中材科技、中国巨石。 风险提示:地产复苏低于预期、基建投资低于预期、原材料大幅上涨、新冠疫情反复。

资源

9月社零增速回落,竣工初现企稳家居需求有望修复

2022年10月25日发布 疫情扰动拖累9月社零增速,同比+2.5%。2022M9社零总额3.77万亿元,受局部疫情拖累,增速较上月回落,同比+2.5%(2022M8同比+5.4%);除汽车以外消费品零售额3.4万亿元,同比+1.2%。2022M1-9社零总额累计同比0.7%,其中除汽车以外消费品零售额同比+0.7%。分渠道看,2022M9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为9960亿元,同比+14.5%;2022M1-9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为8.24万亿元,同比+6.1%。2022M9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社零总额的比例为26.4%,同比+2.8pp。分品类看,2022M9增速前三的品类有:汽车类(同比+14.2%,2022M1-9同比+0.4%)、石油及制品类(同比+10.2%,2022M1-9同比+14.0%)、中西药品类(同比+9.3%,2022M1-9同比+9.4%)。 地产销售降幅收窄,竣工初现企稳,家具需求有望好转。家具类:2022M9同比-7.3%(2022M8同比-8.1%)。地产方面:2022M9住宅销售面积同比降幅收窄,保交付政策下竣工数据在M8大幅回暖后保持稳定。2022M9住宅销售面积同比-17.9%(2022M8为-24.5%);住宅竣工面积同比-6.2%(2022M8为-5.2%)。家具类社零仍有承压,但降幅环比收窄+0.8pp,龙头企业与行业的分化态势延续。后续来看,保交付下竣工有望持续修复,家具行业需求有望好转。开学季推动下文化办公用品类保持上行态势:2022M9同比+8.7%(2022M8同比+6.2%),环比+15.7%。日用品类增速回升:日用品类2022M9同比+5.6%(2022M8同比+3.6%)。金银珠宝类:2022M9同比+1.9%(2022M8同比+7.2%)。 保交付下竣工回暖有望带动家具景气度,关注双十一大促,必选首推【中顺洁柔】。必选消费方面,首推管理改善,浆价有望回落利润弹性或于2023年释放的【中顺洁柔】;以及2022Q2受上海疫情影响较大,2022H2低基数下有望实现较快增长的文具龙头【晨光股份】。家具方面,房地产竣工销售数据回暖或将释放新一轮家具需求,我们重申:1)家具行业持续分化,龙头凭借较强的零售能力,快速布局整装、拎包等渠道获取碎片化流量;2)头部企业增长稳健,疫情期间凭借多元化流量获取方式及较强的供应链管理能力受损程度小于行业,疫后修复阶段行业集中度有望加速提升;3)从中长期角度看,存量房占比持续提升,存量房二次更新需求有力支撑家居行业稳健增长。竣工回暖叠加“金九银十”销售旺季,行业景气度有望修复。推荐标的:【欧派家居】、【顾家家居】、【索菲亚】、【喜临门】;建议关注:【江山欧派】、【志邦家居】。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地产调控超预期,行业景气度下降等。注:估值截至2022/10/24。

资源

风电与半导体设备具备估值性价比,自动化环比微幅改善!

2022年10月25日发布 核心观点: 风电:原材料价格显著下行,9月钢价环比小幅下降。受益标的为轴承链条,国产替代过程有望加速:新强联、五洲新春、长盛轴承,建议关注:海力风电、华伍股份、润邦股份等。 锂电:锂电板块重点系锂电贝塔有望回升。建议关注:先导智能、利元亨、联赢激光。 光伏:光伏设备未来增量空间大,明年有望成为topcon扩产高峰,异质结+金属化设备持续高增。我们认为TOPCon以及HJT有望成为两年主流。建议关注:迈为股份、高测股份、帝尔激光、奥特维、京山轻机。半导体设备及零部件板块:1)美国最新芯片限制法案发布,半导体板块迎来调整,考虑到后道设备非限制重点,且核心数字测试机技术是与国内大客户联合研发,建议关注长川科技;2)全球视角下将会减少一定的设备需求,考虑到半导体设备及零部件交期较长,传导至零部件需较长时间,今明年零部件需求仍有望持续,建议关注富创精密(电子组覆盖)、新莱应材。中长期核心组合回顾(建议关注): 【光伏设备】迈为股份、高测股份、帝尔激光、奥特维; 【风电设备】新强联、五洲新春、长盛轴承、亚星锚链、华伍股份; 【半导体】拓荆科技、新莱应材、长川科技、富创精密(电子组覆盖); 【自动化】欧科亿、华锐精密、柏楚电子、锐科激光、伊之密、杭氧股份; 【锂电设备】先导智能、联赢激光、利元亨、道森股份、东威科技; 【其他】春风动力、奕瑞科技、华测检测、苏试试验、安达智能、广电计量等 本周重点板块跟踪点评 本周涨幅前五子行业:据申万分类,机械子行业周涨幅较大的有:叉车(+12.37%),高空作业车(+11.28%),机床设备(+9.6%),船舶制造(+8.02%),塑料加工机械(+6.94%)。 本周机械板块行情表现 机械板块较上周上涨2.67%,沪深300指数较上周下降3.03%。机械板块跑赢大盘1.76个百分点,涨幅居于所有板块第3位。本周机械涨幅居前十的个股有:世嘉科技(+49.54%),优利德(+41.84%),赛腾股份(+38.35%),新莱应材(+29.43%),陕鼓动力(+26.47%),正业科技(+23.65%),海天精工(+22.5%),华东数控(+22.48%),东华测试(+20.6%),长川科技(+19.77%)。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风险;设备订单不及预期;新冠疫情导致需求不及预期风险等。

资源

光伏主链及辅材价格保持稳定,风电有望开启海陆共振放量

2022年10月25日发布 事项: 本周光伏主产业链成交均价(M10):硅料307元/KG,约合0.848元/W,环比持平;硅片7.54元/片,约合1.016元/W,环比持平;电池片1.367元/W,环比持平;单玻组件1.99元/W,环比持平。按静态成交价格计算,各环节单瓦毛利为0.623/0.036/0.158/-0.042元/W,环比上周变动分别0/0/0/0元/W。光伏辅材成交均价:正银4,892元/kg,环比上周上涨150元/kg;背银2,753元/kg,环比上周上涨88元/kg。单面铝和双面铝价格50/115元/KG,环比持平。坩埚12000元/个,环比持平。3.2mm玻璃26元/平,环比持平;2.0mm玻璃19.5元/平,环比持平;背板10元/平米,环比持平;焊带85元/KG,环比持平;EVA胶膜13.5元/平,环比持平;POE胶膜16.5元/平,环比持平。 本周风电原材料价格:本周铸造生铁价格环比上周持平,炼钢生铁价格环比上周上涨11元/吨。本周中厚板价格环比上周下降45元/吨,废钢价格环比上周下降67元/吨。本周玻纤成交价为3950元/吨,环比上周持平;环氧树脂成交价为19500元/吨,环比上周下降900元/吨。本周铜成交价为65130元/吨,环比上周上涨2350元/吨,铝成交价为18710元/吨,环比上周上涨360元/吨。 国信电新观点: 光伏:本周光伏产业链价格稳定,主链各个环节的成交均价都是环比持平。辅材方面,除银浆价格有小幅下降外,其他辅材价格环比均为持平。未来硅料价格进入下行区间,一方面推动市场空间扩大,另一方面带来下游环节的盈利改善,其中电池环节议价能力较强,组件环节签单周期具备期货属性,有望更加受益。我们看好一体化组件商量利齐升的基本面表现,对于组件商和电池商环节,我们更加看好当前具备TOPCon先发优势的企业,一体化厂商推荐晶科能源,以及晶澳科技、天合光能,专业化电池片厂商推荐钧达股份。看好胶膜环节的盈利改善,三季度受到主产业链价格压力的影响,胶膜和粒子价格持续下降,未来硅料价格下降减轻组件环节盈利压力,并且明年EVA粒子供给相对紧张,胶膜、粒子价格有望显著回升,具备供应链管理优势和资金规模优势的头部企业有望受益,推荐海优新材。 风电:本周原材料价格稳中有跌,其中环氧树脂、铜价格上周上涨后本周跌幅较大,预计年底前各类大宗商品价格维持振荡走势,为明年整机和零部件的毛利率修复奠定基础。全国风电招标维持高景气,截至目前陆风累计招标容量62.48GW,海风招标容量13.73GW,合计招标容量76.21GW,我们预计全年陆风公开招标容量有望突破75GW,海风公开招标容量有望突破20GW。装机方面,今年1-8月由于各地散发疫情、机型设计变更、项目手续延后等原因行业交付相对疲弱,9月下游电站已进入密集的设备交付和吊装,四季度即将迎来阶段性抢装。今年前三季度受疫情、风机设计定型等因素影响的装机将递延到2023年,明年陆风和海风新增装机容量增速有望分别超过100%。我们长期看好风电行业景气度,建议关注优质海缆企业汉缆股份、东方电缆,关注订单量持续上行、成本具有突出优势的整机企业三一重能,关注后续供给紧张的大兆瓦轮毂底座环节和海上塔筒/管桩环节。 评论: 光伏产业链周度价格变化:硅料、硅片、电池价格小幅上涨,组件价格稳定 本周光伏主产业链成交均价(M10):硅料307元/KG,约合0.848元/W,环比持平;硅片7.54元/片,约合1.016元/W,环比持平;电池片1.367元/W,环比持平;单玻组件1.99元/W,环比持平。按静态成交价格计算,各环节单瓦毛利为0.623/0.036/0.158/-0.042元/W,环比上周变动分别0/0/0/0元/W。硅片、电池端辅材:正银:4,892元/kg,环比上周上涨150元/kg;背银:2,753元/kg,环比上周上涨88元/kg。单面铝和双面铝价格50/115元/KG,环比持平。坩埚12000元/个,环比持平。 组件端辅材:3.2mm玻璃26元/平,环比持平;2.0mm玻璃19.5元/平,环比持平;背板10元/平米,环比持平;焊带85元/KG,环比持平;EVA胶膜13.5元/平,环比持平;POE胶膜16.5元/平,环比持平。 组件价格细分市场表现 组件细分市场价格整体也比较稳定。海外市场方面,欧洲组件价格下限环比小幅下降0.003美元/W,除此以外欧洲、美国、澳洲组件价格均无变化;而印度组件价格(印度本土生产)价格有下降,均价下降0.01美元/W,价格下限环比下降0.02美元/W,价格上限环比下降0.005美元.W。国内组件价格方面,仅分布式市场组件价格的上限环比下降0.01美元/W,其他价格指标环比持平。 9月硅料环比提升超过20%,全年硅料供给接近90万吨 由于四川限电和企业停产检修的影响,8月份硅料产出增加有限。根据硅业分会数据,8月份国内多晶硅产量约6.17万吨,环比小幅增加5.5%。9月份限电影响基本消除,各企业检修也将基本结束,叠加新产能的投产及爬坡,估算产量约7.6-7.7万吨,环比提升23%以上。四季度硅料产出将进一步增加,全年硅料供给有望达到90万吨左右,我们判断在目前的组件价格下,硅料供给会超过硅料需求,因此产业链价格有可能出现调整,通过降价来刺激一部分下游需求的释放,达到供需平衡。 全球新增光伏装机展望 预测2022-2024年全球新增光伏装机245/342/418GW,同比增加44.9%/39.6%/22.2%。其中分布式光伏117/162/293GW,占比分别为46.8%%/47.4%/48.6%。 风电产业链周度价格变化:钢铁类、玻纤、铜、铝价格环比小幅波动,环氧树脂价格有所下降 钢铁类价格:本周铸造生铁价格环比上周持平,较年内高点下降892元/吨;炼钢生铁价格环比上周上涨11元/吨,较年内高点下降1036元/吨。本周中厚板价格环比上周下降45元/吨,较年内高点下降1169元/吨;废钢价格环比上周下降67元/吨,较年内高点下降729元/吨。7月以来钢铁类原材料价格维持振荡走势,整体变动幅度不大。 叶片原材料价格:本周玻纤成交价为3950元/吨,环比上周持平,较年内高点下降2650元/吨,今年以来玻纤价格已经历八连降。本周环氧树脂成交价为19500元/吨,环比上周下降900元/吨,较年内高点下降9800元/吨。 有色金属类价格:本周铜成交价为65130元/吨,环比上周上涨2350元/吨,较年内高点下降10640元/吨;铝成交价为18710元/吨,环比上周上涨360元/吨,较年内高点下降5160元/吨。 国内风电招标及吊装规模展望 预计2022-2024年国内风机招标容量达到97/100/85GW,其中陆上风机80/80/65GW,海上风机17/20/20GW。近五年来看风电行业在国内市场是装机进展最为确定,经济性最具吸引力的新能源品种,预期装机规模逐渐稳步提升。2022年上半年由于疫情影响出货节奏,大宗材料从2021年下半年开始上行,给行业盈利空间带来压力。预期2022年下半年,出货量、招标价格、材料成本三个维度全面加速改善。 投资建议: 光伏:未来硅料价格进入下行区间,带来下游环节的盈利改善,其中电池环节议价能力较强,组件环节签单周期具备期货属性,有望更加受益。我们看好一体化组件商量利齐升的基本面表现,推荐具备N型量产领先优势的晶科能源,以及晶澳科技、天合光能。看好胶膜环节的盈利改善,EVA粒子供给相对紧缺,在硅料供给释放后光伏粒子和光伏胶膜价格有望提升,具备供应链管理优势和资金规模优势的头部企业有望受益,推荐海优新材。此外,在主产业链各环节中,我们更加看好未来电池片环节,由大尺寸和N型迭代带来的结构性紧缺,相关企业盈利能力未来有望进一步提升,推荐钧达股份。风电:海上风电将迎来为期十年的国内外景气共振,其中海缆环节壁垒高、格局好,建议关注优质海缆企业汉缆股份、东方电缆;此外塔筒/管桩/法兰环节明年有望随着需求大幅增长迎来量利齐增,建议关注天能重工、恒润股份。整机环节今年下半年将经历短暂的盈利承压期,明年随着技术迭代和大宗商品降价作用的逐步释放,行业盈利能力将迎来修复,建议关注订单量持续上行、成本具有突出优势的整机企业三一重能。2024年开始大兆瓦风机轮毂底座产能供给可能出现紧张,建议关注积极扩产的行业龙头,包括日月股份、金雷股份。 风险提示: 疫情等宏观因素对生产经营的影响,国际贸易形势变化的影响,硅料供给释放不及预期的影响,电池技术迭代风险,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的风险,四季度各地散发疫情可能影响光伏风电装机进度的风险。

  • 1
  • 90
  • 91
  • 92
  • 12997
前往

理工酷 - 工程师的技术圈子

每天 个免积分下载资料

已注册用户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