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二十大和11月医保谈判,推荐创新药及中药板块
2022年10月25日发布 行情回顾:2022年10月17-21日,申万医药生物板块指数上升1.3%,跑赢沪深300指数3.9%,医药板块在申万行业分类中排名第9;年初至今申万医药生物板块指数下跌21.5%,较沪深300指数跑输赢2.8%,在申万行业分类中排名21位。本周化学试剂、中药细分子板块表现突出,分别上涨5%、3.6%,本周涨幅前五的个股为华森制药(+61.2%)、双成药业(+58.2%)、心脉医疗(+35.8%)、戴维医疗(+35.6%)、德展健康(+35.1%)。 本周专题:医药制造、科技和消费或将依次崛起,关注设备、创新药和中药投资机会。医药行业经过1年半的调整,在医保政策边际改善以及政府在医疗领域投入加大影响下,医药板块表现明显改善。我们判断医药行情预计可持续,有两大基础(估值低和配置低,均创近15~20年来大底),有两大基本面催化(2023年医疗活动复苏或逐步明确,叠加政策对行业的影响正从医保逐步过渡到医疗),我们认为医药制造、科技和消费或将依次崛起,特梳理了各细分板块的盈利预测及估值。我们认为当前重点可关注医疗设备、创新药和中药板块投资机会。 投资策略及配置思路:医药板块已显著反弹,行业关注度提高,医药基金加仓和全基配置意愿逐步提高。受疫情、集采等因素影响,年初以来,医药板块指数跌幅最高超30%,居各行业跌幅前三,非医药基金持仓比例创2018年以来新低;在板块估值底部、配置底部和情绪底部的三重催化下,近期大幅反弹,医药与非医药资金均在积极配置中。随着未来疫情防控预期不断明朗,以医药为代表的大消费板块有望迎来持续的上涨周期,当前为板块战略配置起点,在医保接连释放积极信号下,市场对医药板块关注度逐步增加,有望持续获得非医药资金积极配置:1)三重底部已现:21M7至今已调整1年多,幅度达40%,目前申万医药板块整体估值(TTM法)为23.4倍,持续处于估值底部;非医药主题基金(即全基)对医药持仓已从2020Q2的13.7%降至2022Q2的6.6%,创近5年新低,从近10年维度看也是很底部区域,全基配置底部;受政策、疫情等因素影响下,资金对板块的关注度持续处于底部,整个市场对医药处于情绪底部。2)医保并非一直压制,近期接连释放积极信号:1、医保谈判续约规则清晰可预期,非无止境降价,2、IVD、高值耗材集采规则趋于更科学化,不再强调“唯低价中标”,3、创新药械不纳入DRGs和集采,4、口腔种植服务价格温和,非一刀切,鼓励优质优价;3)疫情防控:国内疫情虽有所散发,但随着防疫政策和抗疫工具包(检测、疫苗、药物和医疗)的完善,国内就诊和消费复苏较为明确。当前我们认为医药仍处于底部震荡区间,值得全基战略性重点配置。我们建议重点方向具体如下: 一、器械设备板块关注贴息政策受益及中长期逻辑强的个股:疫情后医疗新基建医疗如火如荼,贴息贷款支持购买医疗设备政策更是进一步强化了新基建逻辑,重点关注显著受益的影像设备、内窥镜,建议关注:联影医疗、开立医疗、海泰新光、澳华内镜和迈瑞医疗等;同时,建议关注自身业绩加速释放、估值较低的理邦仪器和新华医疗等。 二、困境反转板块关注IVD、高值耗材:近期骨科集采、生化集采、电生理集采的结果或者规则较前期其他品种集采更加趋于温和、更加科学化,政策环境趋于稳定可预期,IVD板块建议关注:迈瑞医疗、普门科技、安图生物、新产业以及浩欧博等;高值耗材板块建议关注:电生理龙头微创电生理、惠泰医疗等;骨科领域建议关注:威高骨科、三友医疗、大博医疗、爱康医疗、春立医疗等。 三、消费医疗为后疫情明确主线:消费复苏为下半年明确主线,重点关注:1、眼科医疗服务及产品:爱尔眼科、通策医疗、三星医疗、普瑞眼科、兴齐眼药、何氏眼科、欧普康视和爱博医疗;2、布局医美的医药公司:华东医药、长春高新;3、家用器械:三诺生物、鱼跃医疗;4、快速增长的成人疫苗:智飞生物、万泰生物和百克生物;5、其他:泰恩康和九典制药等。 四、中药板块国企改革和中药现代化投资机会:中药为民族瑰宝,政策环境好,传承与创新为重点方向,我们看好中药企业国企改革激活活力,以及通过配方颗粒和中药新药的中药现代化方向:1)国企改革:同仁堂、太极集团和千金药业;2)中药现代化:建议关注红日药业、中国中药和华润三九;3)中药新药:建议关注以岭药业和康缘药业。 五、创新药及产业链:创新为永恒方向,板块已深度调整、同时海内外二级市场回暖有望带动一级投融资复苏,创新药建议关注:恒瑞医药、百济神州、信达生物、荣昌生物、康方生物、再鼎医药、海思科和海创药业等;CXO建议关注:阳光诺和、百诚医药、药明康德和药明生物等。 本周投资组合:华润三九、以岭药业、红日药业、太极集团、海思科、康方生物。 十月投资组合:联影医疗、药明生物、爱尔眼科、智飞生物、一心堂、太极集团。 风险提示:行业需求不及预期;上市公司业绩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