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用的技术资料,尽在理工酷
帖子 153897 篇,圈子 30 个,昨日新增帖子 0 篇
热门搜索: 智能汽车推荐系统人脸识别机器人毕业设计
关注推荐最新

热门标签

资源

9月碳酸锂进口量为1.25万吨,进口均价参考意义有限

2022年10月26日发布 9月碳酸锂进口量环比增长10.9%,进口均价达41.65万元 根据中国海关总署数据,9月我国碳酸锂进口量12526.51吨,同比增长250.97%,环比增长10.90%,进口量较8月小幅回升,仍处于正常水平。1-9月,中国碳酸锂合计进口量10.45万吨,同比增长76.49%,月均进口量1.16万吨。9月,碳酸锂进口均价41.65万元/吨,环比减少13.47%,我们判断,9月价格下滑最主要原因还是SQM出售了价格较低的硫酸锂原料,根据SQM在9月16日投资者交流日表示,其计划在四川购买2万吨产能的氢氧化锂加工厂,使用硫酸锂为原料,为SQM在中国提供氢氧化锂精加工。其中智利9月出口给中国的锂盐均价为45344.14美元/吨,折人民币32.65万元/吨,环比减少20.45%。 9月份智利出口往中国的碳酸锂量为0.89万吨,出口中国均价为4.53万美元/吨 根据智利海关数据,9月份智利共出口碳酸锂18230.15吨,环比增长8.77%,9月智利碳酸锂出口给中国约8894.10吨,环比增长7.22%,同比增长7.03%,占智利总出口量的比例为49%,环比不变。9月,智利出口给美国、日本、韩国的碳酸锂量分别为554.03吨、1399.72吨、6166.24吨,分别占比3%、8%、34%,基本维持不变,目前中国仍是智利碳酸锂出口量最大的国家。9月,智利碳酸锂出口均价为37413.36美元/吨,折人民币26.2万元/吨(汇率1:7),环比减少17.33%,同比增长416.75%,其中智利出口给中国的碳酸锂均价为45344.14美元/吨,折人民币31.74万元/吨,环比减少23.66%,同比增长475.83%。我们判断,9月智利碳酸锂出口价格环比大幅下滑,主要系9月份SQM向中国出口硫酸锂原料,故导致出口均价显著下降,实际碳酸锂成交价并无扰动。9月出口给美国、日本、韩国的碳酸锂均价分别为19500.30美元/吨、47741.14美元/吨、26720.78美元/吨,分别环比变动-10.77%、+2.58%、-10.83%,出口中国价格仍然为全球最高。 9月国内三元材料产量环比大增,内销导致氢氧化锂出口近乎持平 9月份,中国氢氧化锂出口量为7723.28吨,同比增长3.22%,环比减少0.96%。9月氢氧化锂出口均价为32.05万元/吨,环比上涨5.79%。9月份氢氧化锂出口量环比略有降低,基本与8月持平,据SMM统计,9月份国内三元材料产量达67,392吨,环比增长15%,我们判断国内氢氧化锂产量或多销售于国内市场,导致氢氧化锂出口量近乎持平。1-9月,中国氢氧化锂合计出口量5.83万吨,同比增长25.84%,维持稳定增长态势。9月份国内氢氧化锂进口233.35吨,同比减少41.09%,环比减少45.45%。1-9月,国内氢氧化锂合计进口2609.90吨,同比增长14.42%。 投资建议 9月我国碳酸锂进口量1.25万吨,同比增长250.97%,环比增长10.90%,1-9月,我国碳酸锂合计进口量10.45万吨,月均进口量1.16万吨,9月进口量小幅回升但仍处于正常水平。9月份,智利出口给中国的碳酸锂为11458吨,小幅提高但仍然处于正常水平。步入Q4,国内盐湖因天气原因已经开始减产,而下游新能源厂商仍为年底冲量热火朝天地备货赶工,需求端热度不减反增,供不应求局面愈演愈烈,我们认为2022Q4/2023Q1价格将持续上涨。此外,上周盐湖锂三角智利、玻利维亚及阿根廷宣布欲打造“锂业欧佩克”,高度重视锂资源的战略地位,目前阿根廷完全处于外国资本主导、国家扮演次要角色的状态,若锂三角协议达成,阿根廷将极有可能倒向智利和玻利维亚的政策主张,届时全球锂盐供给增量的释放将进一步延缓,锂盐价格高位运行的时间将进一步后延。在此背景下,在国内拥有自主可控的锂资源的企业价值凸显,建议大家关注上下游一体化企业,推荐关注提前实现锂精矿收入,阿坝州李家沟锂辉石矿即将投产的【川能动力】;捌千错盐湖2000吨/碳酸锂装置全线打通的【金圆股份】;134号脉在产、甘孜州康-泸产业集中区总体规划(2021-2035)环境影响评价报批前公示的【融捷股份】;矿端采选积极扩产,原料自给率有望进一步提高的【永兴材料】;正在办理茜坑锂云母矿探转采的【江特电机】。受益标的有格林布什矿山未来5年一直在增产且可以通过代工实现产量放量的【天齐锂业】和Bikita矿山扩产进行中、锂盐自给率有望持续提高的【中矿资源】。 风险提示 1)锂精矿开发进度不及预期; 2)锂盐供需明显改善,锂盐价格快速回落 3)澳洲锂精矿供应产能快速扩张。

资源

便携式储能市场分析(摘要版)

2022年10月26日发布 近年来随着大众对绿色电力需求的增加,基于锂电池等清洁电力能源技术衍生出的便携式储能行业正逐步兴起,其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在户外活动、应急备用等场景。新冠疫情改变了大众进行休闲活动的习惯,户外活动的渗透率在新冠期间大幅提升,因此便携式锂电储能作为户外露营的配套产品,其下游需求增长势头强劲。而在应急备用市场中,便携式锂电池作为更清洁、便携的电能供应源同样正逐步取代传统柴油应急发电机。在两大应用场景高增的加持下,便携式储能出货量连续5年保持高速增长,深耕便携式储能赛道的优质龙头将获得较高的利润弹性,发展前景可期。 便携式储能产品是一种采用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来提供稳定电流输出的小型储能系统 便携式储能作为小型的电能输出电源系统,其容量通常在0.3-3kWh区间,市面上常规充电宝的带电量一般低于0.4kWh,而主流燃油发电机的带电量均在3kWh上,便携式储能的出现正好填补充电宝及燃油发电机的市场空白。另外,受益于电动车产业蓬勃发展带来的锂电池能量密度增长,近几年同体积便携式储能的携电量突破原有瓶颈,使得便携式储能在户外应用、应急避险等场景的使用更为方便、灵活。 锂电池成本在商业化大规模运用及技术进步的共同推动下持续下行,便携式储能在此背景下被更多的下游用户接纳 根据BNEF的数据显示,锂电池组的加权均价已由2014年的606$/kWh下降至2021年的132$/kWh,单位价格下降幅度达到80.7%,锂电池加权平均单位成本呈持续下滑态势,主要系受益于电池集成系统技术的提升及生产工艺往自动化方向发展。而锂离子电池成本大幅下降,也为锂电池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提供坚实的基础。 全球便携式储能产业主要以中国厂商生产出口为主导,其中头部5家厂商的市场占比达35.9%,中尾部厂商规模呈分散状态 据中国物理与化学电源协会的数据显示,全球便携式储能市场的头部厂商分别为华宝新能、正浩科技、GoalZero、德兰明海、安克创新,其市场份额比重分别为16.6%、6.3%、5.6%、5.3%、2.2%。

资源

通信“之光”

2022年10月26日发布 1.闻泰科技拟投资30亿元扩建封测厂 根据C114通信网10月25日消息,闻泰科技昨日晚间发布公告称,孙公司安世半导体(中国)有限公司与东莞市黄江镇人民政府签署了《安世半导体(中国)有限公司封测厂扩建项目投资协议》。本次项目投资总额约为人民币30亿元。本次投资的项目为安世半导体(中国)有限公司封测厂扩建项目,从事产业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分立器件、模拟&逻辑ICs、功率MOSFETs。 2.中国移动欲采购2272.48万件无源器件产品,总预算11.004亿元 根据C114通信网10月25日消息,中国移动今日发布公告称,启动2023年至2024年无源器件产品集中采购。公告显示,本次采购的主要内容为:无源器件6类44种产品,采购规模预估总量2272.48万件。该次采购最高总预算11.004亿元(不含税)。 3.GSMA:全球已有234家移动运营商商用5G,年底连接数将达10亿 根据C114通信网10月25日消息,GSMA首席营销官Lara Dewar今日在第十三届全球移动宽带论坛(MBBF2022)上表示,目前全球已有81个国家的234家移动运营商发布了商用5G业务,到今年底将有10亿5G连接遍布全球。到2025年,GSMA预计5G将占全球移动连接的1/4,亚太各国将是5G发展的领先者,预计届时区域内5G连接将达到4.3亿,在中国这个数字将接近9亿。

资源

CentOS停服催生国产操作系统重大机遇

2022年10月26日发布 CentOS有广泛的行业用户基础,停服将导致操作系统迁移浪潮。1)Linux是服务器操作系统的主流。以Linux为主的开源操作系统占据服务器操作系统主流,CentOS是Linux生态下的优秀开发版本,在我国各行业均具有较大使用份额。2)CentOS停服趋势已定,国产替代紧迫性强。CentOS将于2024年6月30日停止服务,将对现行操作系统的安全性造成重大打击,势必造成服务器操作系统的迁移浪潮,合规要求、迁移成本、安全性需求将成为重要考虑因素,国产替代已经是势在必行。3)针对CentOS的停服,国产操作系统厂商已经具备相对完善的解决方案。麒麟软件旗下的麒麟V10操作系统基于openEuler生态,在业务系统的新建扩容迁移的场景下助力企业客户自主安全迁移;在原有业务系统无法替换的场景下提供安全接管解决方案,技术支持原有CentOS的稳定运行。 国产厂商积极奋进,国产化未来具有广阔前景。1)国产操作系统龙头业绩高增验证行业景气度。国产操作系统龙头麒麟软件2019-2021年营收复合增速达到141%,2021年净利润增速达到67%。2)中国首个桌面操作系统根社区openKylin成立,生态不断完善。麒麟软件联合众多合作伙伴共同成立中国首个桌面操作系统根社区openKylin,从底层保障社区安全,进而进一步为完善生态打下坚实基础。3)openEuler是面向企业级的开源全国产化操作系统,社区不断繁荣,是未来国产操作系统产业发展的重要底座。从openEuler的贡献量来看,在合并请求、需求&问题、评审3个维度,麒麟软件都是除华为自身和个人贡献者外,贡献排名第一的厂商。 CentOS存量替代空间超百亿,海外厂商总替代空间近五百亿。1)分行业看:国内运营商/金融/政府/其他类行业CentOS存量替代空间有望达到14/5/43/86亿元;如果考虑所有海外厂商的替代,运营商/金融/政府/其他类行业整体替代空间有望达到63/31/77/276亿元。2)整体空间:国内整体CentOS存量替代空间有望达到148亿;如果考虑所有海外厂商的替代,国内整体的可替代存量空间有望达到447亿元。 投资建议:“二十大”报告强调“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在信创产业推进大趋势下,CentOS停服或进一步加速操作系统国产化,继续建议重点关注国产操作系统龙头中国软件。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技术路线变革风险;国产化采购进度、价格等具有一定不确定性。

资源

碳化硅专题报告-SiC材料特性优异,新能源汽车、光伏驱动行业成长

2022年10月26日发布 SiC电气特性优越,有望成为最具前景的半导体材料之一。半导体材料位于半导体产业链最上游,属于芯片制造与封测的支撑性产业,是半导体产业链中细分领域最多的环节。近年来,全球半导体材料市场规模稳健增长,而从被研究和规模化应用的先后顺序看,半导体材料发展至今已经历了三个阶段。其中,以SiC为代表的第三代半导体,具备耐高压、耐高温和低能量损耗等优越性能,可以满足电力电子技术对高温、高功率、高压、高频及抗辐射等恶劣工作条件的新要求,有望成为半导体材料领域最具前景的材料之一。 碳化硅下游应用广泛,新能源汽车、光伏等驱动行业成长。SiC产业链包括上游SiC衬底材料的制备、中游外延层生长、器件制造以及下游应用市场。从下游应用看,SiC衬底可分为半绝缘性衬底和导电性衬底,其中半绝缘SiC衬底主要用于制作微波射频器件,用于5G通讯、雷达等高频需求领域,导电型衬底则用于制作功率器件,用于新能源汽车、光伏发电等高压需求领域。近年来,SiC功率器件在下游应用中崭露头角,应用范围已从传统的消费电子、工业控制、电力传输、计算机、轨道交通等领域,扩展至新能源汽车、风光储、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新兴应用领域,其中新能源汽车、光伏等领域的快速发展给SiC带来增量需求,驱动碳化硅行业不断成长。据Yole预测,到2025年,全球SiC市场规模将达到25.60亿美元,2019-2025年复合增速高达29.53%。 政策支持+成本下降,碳化硅国产替代有望加速。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政策鼓励SiC行业发展与创新,叠加SiC衬底向大尺寸演进,有效提升材料使用率,以及晶棒、衬底良率持续提升,未来碳化硅器件的生产成本有望持续下降,预计在高电压场景中将先具备替代优势。目前海外厂商在碳化硅领域占据先发优势,国内企业仍在起步阶段,技术不断追赶同时产能尚在爬坡,随着国内企业产品得到验证进程加速,下游厂商认可程度不断提升,海外企业与国内企业差距相对缩小,国产替代具备广阔的市场空间。 投资策略:碳化硅电气特性优越,下游新能源汽车、光伏等领域驱动行业成长,目前海外龙头企业具备先发优势,国产厂商正加速验证,国产替代空间广阔。建议关注国内碳化硅产业链各环节布局领先的企业,如晶盛机电、天岳先进、三安光电、时代电气、斯达半导等。 风险提示:成本下降不及预期导致渗透放缓,行业竞争加剧等。投资要点:

资源

前三季度用电量增长4%,太阳能发电设备利用小时同比提升

2022年10月26日发布 事件: 近日中电联发布《2022年1-9月份电力工业运行简况》。 点评: 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全社会用电量为6493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0%。9月,我国全社会用电量为709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9%,连续4个月实现同比正增长;其中,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分别为105亿千瓦时、4676亿千瓦时、1234亿千瓦时、1077亿千瓦时,分别同比变动4.1%、3.3%、-4.6%、-2.8%。9月我国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3%,连续5个月实现同比正增长,在稳经济政策带动下,工业生产持续恢复,用电需求较为旺盛。 截至9月底,我国发电机组装机容量为24.8亿千瓦,同比增长8.1%;其中,火电、水电、风电、核电、太阳能发电机组装机容量分别为13.1亿千瓦、4.1亿千瓦、3.5亿千瓦、0.6亿千瓦、3.6亿千瓦,分别同比增长2.4%、5.8%、16.9%、4.3%、28.8%。其他类型发电机组装机容量同比增速均快于火电,发电装机延续绿色发展趋势。新能源发电方面,随着我国积极推进能源结构转型,风电、太阳能发电机组装机容量快速增长。 今年前三季度,我国规模以上电厂发电量为6286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2%。9月,我国规模以上电厂发电量为6830亿千瓦时,同比下降0.4%;其中,火电、水电、风电、核电、太阳能发电量分别为4839亿千瓦时、990亿千瓦时、476亿千瓦时、324亿千瓦时、202亿千瓦时,分别同比变动6.1%、-30.0%、25.8%、-2.7%、18.9%。新能源发电方面,我国风电、太阳能发电机组装机容量快速增长,带动了风电、太阳能发电量大幅提升。水电方面,9月29日中国气象局介绍,9月全国平均降水量47.2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24.1%,为历史同期第三少,极端干旱天气导致水电发电量同比大幅下降。 随着发电机组装机容量大幅提升,我国发电设备利用小时有所下降,今年前三季度发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为2799小时,同比减少87小时。细分来看,火电、水电、风电、核电、太阳能发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分别为3295小时、2729小时、1616小时、5576小时、1063小时,分别同比变动-49小时、-64小时、-24小时、-267小时、57小时,其中太阳能发电设备利用小时同比提升。 投资建议:用电端:在稳经济政策带动下,我国工业生产持续恢复,用电需求较为旺盛。发电端:随着我国积极推进能源结构转型,风电、太阳能发电机组装机容量快速增长,带动风电、太阳能发电量大幅提升。同时,今年前三季度太阳能发电设备利用小时同比提升。继续建议关注有望受益于能源结构转型持续推进的太阳能发电行业重点企业金开新能(600821),风电行业重点企业三峡能源(600905)、节能风电(601016)。 风险提示:政策推进不及预期;经济发展不及预期;上网电价波动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等。

资源

电子烟消费税落地,政策风险基本出清

2022年10月26日发布 投资要点 事件:10月25日,财政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发布关于对电子烟征收消费税的公告,将电子烟纳入消费税征收范围,自2022年11月1日起执行。电子烟实行从价定率的办法计算纳税,其中生产(进口)环节税率为36%,批发环节的税率为11%。出口电子烟,适用出口退(免)税政策。 电子烟消费税符合行业预期,政策风险基本出清。本次电子烟消费税落地,税率及推出时间符合行业预期,同时标志着行业核心监管政策已尽数出台,政策风险基本出清。1)税额方面,生产环节税率对标传统卷烟乙类(每条调拨价70元以下)税率,与此前行业预期一致。按照出货价7-8元、批发价15元左右测算,单颗烟弹征税约4-5元,占当前零售价(约33元/颗)的15%左右。2)税负分担方面,我们认为后续税负主要将由终端渠道和品牌端共同承担:①终端渠道看:传统卷烟终端渠道毛利率约15%,当前电子烟终端渠道毛利率约50-60%,相比传统卷烟有较高溢价。②品牌端看:在当前监管体系下,头部品牌先发优势明显,仍具有较高的议价权;但考虑到国标切换期终端渠道压力较大,品牌方或需承担部分税负以保证终端渠道积极性。③制造端看:制造端在产业链价值链中占比相对较低(根据我们此前测算约10-15%),但在国标审评较为严格的背景下,制造端对产品过审及产品竞争力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我们判断制造端不是税负的主要承担方。 政策及口味切换期行业需求承压,不改中长期渗透率提升逻辑。短期来看,口味限制导致行业短期需求受到冲击,后续需求修复核心关注社会库存去化(我们判断需要1-2个季度)及新国标口味迭代。我们认为新国标口味后续仍有较大的迭代和提升空间:1)初期品牌以过审为首要导向,产品口味研发较为保守,产品差异化程度低;后续随着过审SKU增加,口味差异化将成为核心竞争要素之一,品牌方对于口味研发的投入将持续增加。2)烟草提取物与果味香精颗粒大小有一定差异,适用于果味雾化液的雾化芯与烟草提取物适配性不高(与孔隙率相关),对于口感产生一定影响;随着雾化芯的迭代,烟草口味会有更好的释放。3)原料端看,烟草提取物对于口味有重要影响,此前烟草提取物在电子烟领域应用较少,尚需时间对上游产业链配套进行提升。中长期看,电子烟监管利好集中度提升,新国标不改变电子烟渗透率提升的核心逻辑(更便捷、安全的尼古丁摄入方式),23H2行业需求有望逐步修复。 投资建议:建议关注品牌优势稳固,合规性强,行业规范化后份额有望进一步提升的【雾芯科技】;推荐估值处于低位,技术储备领先行业的【思摩尔国际】;同时建议关注:【劲嘉股份】、【顺灏股份】等。 风险提示:行业需求下滑,竞争加剧,海外政策及需求变化等。

资源

继续首推钼涨价,推荐云海金属

2022年10月26日发布 投资要点 行业观点:继续首推钼涨价。宏观层面,部分美联储官员表达大幅加息的忧虑,讨论放缓激进加息步伐,基本金属、贵金属价格有所回涨。1)基本金属。矿端秘鲁智利两国罢工扰动不间断,持续减产,电网基建拉动铜杆消费良好,且库存持续低位,铜价有望震荡运行。电解铝方面,俄铝制裁事件仍为落地,叠加需求弱预期下,铝价偏弱运行。2)贵金属:加息预期放缓的情况下,贵金属价格有望率先上行。3)小金属:钼价持续上涨至3340元/吨度,持续创新高;钢招量、价齐升,矿端和钼铁生产企业库存均维持低位。中周期来看,海内外钼资源供应量难有增长,合金、特钢、风电及军工需求稳步增长,钼价持续看涨。4)碳酸锂:需求持续火热,原矿紧张下碳酸锂价格持续创新高,电碳、工碳价格高达55/52万元/吨;5)稀土需求进入旺季,价格持续回升,10月下旬价格较9月下旬回涨接近10%,看好稀土后市运行。推荐低估值高成长的新材料、小金属标的,推荐金钼股份、云海金属、三祥新材、华宏科技等,建议关注融捷股份、赤峰黄金、索通发展,神火股份、天山铝业等。 行情回顾:上周(10月17日—10月21日),沪深300指数下降2.69%,收于3,742.89点。有色金属(申万)指数下降3.57%,收于4655.75点。有色金属细分子行业中,按申万三级指数:铜、铝、铅锌、黄金、小金属、金属新材料分别收于501.13、684.04、496.54、870.62、1,191.57和1,158.64点,涨跌幅分别为-2.14%、-3.68%、-2.16%、-2.98%、-4.17%和-0.23%。个股涨幅前五的公司为合金投资、利源精制、博威合金、金贵银业和中洲特材。 行业跟踪: 稀土磁材:上周稀土主流产品价格呈现阴跌行情,下跌过程中废料价格仍倒挂明显。 锂:上周磷酸铁锂价格较上上周维持稳定,锂源货紧价高局面短期难改,铁锂涨价预期偏强。 钴:电解钴方面,氢氧化钴折扣系数下调,且现货市场可流通货源暂少,多数品牌钴货源紧张叠加下游需求未有明显改善,市场看空心态强。 铝:上周预焙阳极价格持稳运行,主产区生产企业运行稳定,受疫情影响,部分地区交通运输受限,影响企业原料与成品运输。 铜:上周,再生铜杆与期铜的价差有所收窄,市场再生铜杆与期铜价差持续在平水一线反复,对于再生铜杆的投机商交易来看,相对有利。 贵金属:美联储加息担忧持续,金价承压触及两年半低位。 其他金属:上周锌价前弱后强,合金消费维持弱势,预计后期消费还将偏弱。 风险提示:经济增长不及预期,美国流动性转向。

资源

电子烟消费税落地,国内行业风险释放

2022年10月26日发布 本期内容提要: 事件:10 月 25 日,财政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对电子烟征收消费税的公告,将电子烟纳入消费税征收范围,在烟税目下增设电子烟子目。电子烟实行从价定率的办法计算纳税,生产(进口)环节的税率为 36%,批发环节的税率为 11%;征税将于 2022 年 1 1 月 1 日正式实施。 公告明确国内电子烟征税对象及适用纳税人,烟弹及烟具均纳入征税对象,品牌商承担 36%消费税。 1)适用税率: 电子烟实行从价定率的办法计算纳税。生产(进口)环节的税率为 36%,批发环节的税率为11%。2)征税对象:在烟税目下增设电子烟子目,包括烟弹、烟具以及烟弹与烟具组合销售的电子烟产品。 3)纳税人: 生产环节纳税人为取得烟草专卖生产企业许可证,并取得或经许可使用他人电子烟产品注册商标的企业,通过代工方式生产电子烟的,由持有商标的企业缴纳消费税;电子烟批发环节纳税人,是指取得烟草专卖批发企业许可证并经营电子烟批发业务的企业。 4)计税价格: 电子烟生产环节纳税人采用代销方式销售电子烟的,按照经销商(代理商)销售给电子烟批发企业的销售额计算纳税;电子烟生产环节纳税人从事电子烟代加工业务的,应当分开核算持有商标电子烟的销售额和代加工电子烟的销售额;未分开核算的,一并缴纳消费税。 国内电子烟行业政策风险释放,我们预计品牌商、生产商毛利率有所下降,具体降幅取决于多方博弈结果,中长期看好政策规范下行业有序发展。随着消费税征税公告出台,国内电子烟监管阶段性落地, 国内电子烟在生产规范、流通销售、税收等方面均与传统卷烟看齐,行业风险显著释放。短期看,征税公告将于 2022 年 1 1 月 1 日生效,根据公告细则,电子烟品牌方如悦刻、柚子等将承担 36%消费税,税基一般以品牌方出货价销售额计;悦刻 22 年中报显示公司毛利率为 41.4%,若品牌方全额承担生产端消费税则品牌方毛利率将有较大幅度压缩,而实际情况不排除通过各环节的提价,品牌方可将消费税向包括生产端、 消费者端的上下游传导; 我们认为,议价能力较强、技术水平较高的上游核心部件厂商的让利幅度可能较小,当前毛利率较高的品牌商的让利幅度可能较大,最终实际税收承担及各环节毛利率的变化取决于多方博弈的结果。 长期看,传统烟草趋势放缓,电子烟作为传统卷烟的减害替代品,纳入我国监管后行业有序发展,产品仍有渗透率提升空间。 投资建议:建议关注内销风险逐步消化、外销成长性突出的雾化科技龙头思摩尔国际;深度服务中烟、新型烟草全产业链布局的劲嘉股份。 风险因素:监管风险,原材料大幅上涨风险。

资源

拼多多出海业务靓丽,下周关注双十一及疫情防控

2022年10月24日发布 重点推荐:拼多多、美团、华康股份、中国中免、紫燕食品、达达集团、海伦司等,建议关注:锦江酒店、华住酒店、首旅酒店、海底捞、三元生物、百龙创园、君亭酒店、中青旅、广州酒家、同庆楼、亚朵酒店等 电商: 1)拼多多Temu的下载排名持续攀升。截至10月18日,Temu超过亚马逊和SHEIN,在苹果AppStore购物类软件下载排名位列第1,在整体应用类下载排名第7。 2)京东超市发布的《2022年前8个月快消、生鲜行业消费趋势洞察》显示,快消、生鲜行业品质化、精细化、高性价比、便携化及悦己属性提升等消费趋势并未改变。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咖啡、咖啡液、云南咖啡、预制菜等33个品类增速均超过30%,最高增速达96倍,成为快消、生鲜行业增速最高的品类。 3)京东于近期推出“东咚团”小程序,逐步探索社群团购领域。该小程序具有商品发布、分享、收单、统计等功能,提供优质的供应链解决方案和丰富的营销服务,助力使用者在微信生态内更好地进行人货匹配,实现业绩增长。目前小程序仍在内测阶段。 4)美团闪购联合苏宁易购迎战双11,开启家电行业即时零售新业态:美团与苏宁达成合作,首批175城600余家苏宁门店已入驻并开启双十一促销。苏宁易购线下高质量私域流量,叠加美团线上交易便捷性和本地配送运营能力,家电即时零售新业态优势明显。 5)抖音本地生活新建成都大本营,试水团购和外卖;直播电商借力今日头条,多渠道引流提振GMV:抖音本地生活新建成都大本营,同时成立外卖和团购配送业务,并将在上海、北京、成都成立外卖试点。10月20日,今日头条上线购物频道,商品由抖音电商提供,用户在今日头条App搜索商品关键词将看到购物频道入口,可跳转至抖音直播间完成交易,抖音直播间也会在今日头条的信息流中进行分发。 代糖: 我国玉米成本优势继续强势,出口替代继续演绎。国庆后我国玉米成本优势强势走高,与此同时,10月19日起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升至7.111,8月木糖醇出口平均单价3.38美元/千克(即2.29万元/吨),均创年内新高。多方继续利好我国代糖制造产业的出口替代。 餐饮: 节后多地疫情反复,餐饮企业普遍承压。我们以暂停营业率为标准,将餐饮类企业按受疫情影响从重到轻排序,依次为酒吧类、餐厅类、茶饮类、熟食类。将其分别以海伦司、海底捞、蜜雪冰城、紫燕食品为例,目前暂停营业率分别为11.8%、7.8%、4.1%、3.1%。目前熟食类受困幅度较小,修复角度下酒吧类餐厅类的反弹空间较大。 旅游及景区: 热点聚焦“赏秋+温泉”,内容种草+直播带货助力交易额增加。双11预售开启,购物节消费心智成熟+OTA平台强大流量+套餐大幅优惠折扣+预约期放宽降低购买顾虑,“屯旅游”的先屯后约的模式预期大幅拉升秋冬旅游淡季订单量,提振旅游出行链供需端双重信心。中免海口店开业倒计时,预期投入近6千万优惠券助消费回暖。日韩入境政策放开加速,利好秋冬季跨境游复苏。 1)据携程数据,立秋后温泉内容发布量同比+117%,赏秋内容发布量同比+97%。本地和周边用户的预订占比超64%,一线城市占比超80%。10.12携程直播间推出多款温泉酒店预售套餐,当日预售交易额环比前日增长10%以上。 2)飞猪将于10.24晚开始双11预售,随心飞,酒店套餐,乐园门票产品逐步上线。万达将推出20+款产品,除去年同款长白山,三亚板块,今年追加西双版纳,大理,江浙特色板块;24座方特主题乐园,5家主题酒店参与本次双11预售;部分民宿品牌双11套餐均价达到5折。双11加码助力旅游出行链提升品牌知名度,提振秋冬旅游淡季订单量,增强用户粘性的时机。 3)中免海口免税城10.28开业,开业期针对免税运营主体发放400万免税消费券,同步叠加商家优惠,同时10月下旬开始面向全省游客发放5300万优惠券,涵盖省内所有景区和酒店。 4)日本宣布10.11撤销每日入境人数上限,恢复部分国家的短期访客的免签政策。韩国10.1宣布境外访客的免疫政策均被撤销,韩国10.24开始允许游轮外国游客入境并且下船旅游。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下行导致消费力偏弱;疫情扰动,消费场景缺失; 通货膨胀上行,CPI超预期。

资源

本周轮胎板块跌幅居前

2022年10月24日发布 投资要点: 行情回顾。截至2022年10月21日,中信基础化工行业本周下跌2.45%,跑赢沪深300指数0.14个百分点,在中信30个行业中排名第24;中信基础化工行业月初以来上涨0.06%,跑赢沪深300指数1.69个百分点,在中信30个行业中排名第20;中信基础化工行业年初至今下跌20.35%,跑赢沪深300指数3.89个百分点,在中信30个行业中排名第19。 具体到中信基础化工行业的三级子行业,从最近一周表现来看,涨幅前五的板块依次是改性塑料(5.08%)、氟化工(3.05%)、涂料油墨颜料(1.85%)、其他化学制品Ⅲ(1.22%)、涤纶(0.65%),跌幅前五的板块依次是轮胎(-11.04%)、聚氨酯(-6.45%)、磷肥及磷化工(-5.75%)、复合肥(-5.69%)、钾肥(-5.21%)。 化工产品涨跌幅:重点监控的化工产品中,最近一周价格涨幅前五的产品是烧碱(+5.15%)、氨纶(+4.35%)、纯MDI(+2.66%)、苯胺(+2.11%)、制冷剂R134A(+2.08%),价格跌幅前五的产品是双酚A(-9.52%)、醋酸(-9.09%)、三氯乙烯(-6.89%)、ABS(-6.35%)、顺丁橡胶(-5.77%)。 基础化工行业周观点:近期轮胎板块调整明显,或与美国渠道库存走高、国内需求下降有关,市场担忧轮胎企业业绩受损,但轮胎需求仍具有相对刚性的特点,后续需要继续关注美联储加息的力度和节奏,欧美经济衰退程度,美国渠道库存以及海运费的变化情况。当前化工行业大部分品种价差处于历史较低水平,短期海外经济衰退或逐步从预期变成现实,国内疫情反复,整体来看需求端较弱,是压制化工板块的核心原因。 在需求较弱的情况下,需要关注供给端可能有更大程度收缩的细分领域以及需求端相对刚性的领域。供给端可能更大程度收缩的方向指向欧洲能源危机背景下欧洲产能占比高的化工品,需求相对刚性的领域指向以农业、养殖等为下游的化工品,因此建议关注聚氨酯和维生素。 中长期角度来看,若欧洲能源与俄罗斯彻底脱钩,则欧洲化工业的廉价能源成本优势将消失,欧洲化工行业或遭受重大打击,有利于中国承接欧洲化工产能转移,以及龙头企业抢占相关市场份额。当前阶段,行业基本面处于底部,部分化工龙头估值也处于相对低位,进入左侧布局区域,中长期角度可关注行业白马股华鲁恒升(600426)等。 风险提示:俄乌冲突不确定性对能源价格造成的波动风险;美联储加息超预期导致经济衰退风险;油价剧烈波动导致化工产品价差收窄风险;宏观经济若承压导致化工产品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风险;部分化工产品新增产能过快释放导致供需格局恶化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部分化工品出口不及预期风险;房地产、基建、汽车需求不及预期风险;天灾人祸等不可抗力事件的发生。

  • 1
  • 85
  • 86
  • 87
  • 12997
前往

理工酷 - 工程师的技术圈子

每天 个免积分下载资料

已注册用户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