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报告

研究报告 · 圈子

7254 位酷友已加入

本圈子收集技术类研究报告、白皮书等资料,学术类、产业类的都可以,上传时请尽量注明研报的概述信息~加入圈子可以上传、下载资料,也可以使用提问来寻求资料或分享你认为有价值的站外链接~

关注推荐最新

热门标签

资源

中国物流地产行业研究报告

2022年07月01日发布 中国物流地产行业仍处于上升期,高端物流地产设施缺口仍然较大 近几年基于国内物流行业的稳健增长,拉动物流仓储费用逐年提升。2021年中国物流保管费用达到了5.6万亿元,同比增长了8.8%,占物流行业总费用规模的33.5%,但高端物流地产设施缺口仍然明显。目前物流地产领域的投资规模整体成上升趋势,但涨幅逐降,物流地产正由“增量时代”迈入“存量时代”。 政策红利逐渐显现,经济大环境持续向好,制造业、消费、科技等助力物流地产腾飞 物流地产作为服务于实体经济生产经营活动的产业地产,近年来受到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国务院联合多部门出台多项红利政策,推动物流地产的高速发展。同时,我国高端制造业强势发展,高技术产业投资规模持续扩大,后疫情时代,国内经济的逆势增长,带动消费总量攀升,共同为物流地产行业的发展提供动力。 物流地产逐渐成为资本追逐的热点,探索出更多元化的盈利模式 国内物流地产行业由于其资产的稀缺性,正逐渐成为资本圈内炙手可热的赛道。在资产壁垒、规模经济和网络效应的共同作用下,行业形成稳固的行业护城河,后发者难以超越。同时,物流地产基金走上前台,为企业融资、盘活资金、提升盈利提供更多机会。 “一超多强”格局初显,多领域企业开始迅猛发力 普洛斯作为最早开始在中国布局的物流地产企业,占据着30%以上的市场,并逐渐由“跑马圈地”模式迈向功能性经营的生态系统模式。同时,传统房地产商、电商巨头、金融机构等来自不同领域企业同时发力,强势布局物流地产。 行业迈向集约化、协同化发展,规模效应显著,衍生出更多的经营特性 物流地产强者恒强,现在已经入局且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公司具有规模上的先发优势,已经持有的资产形成壁垒,后发者难以替代,庞大的规模同时可以形成规模经济。此外,行业正由传统的单一仓储功能向多经营性功能转变。

资源

预锂化:正极易于负极,铁酸锂目前为经济性最优选择

2022年07月01日发布 行业观点 我们通过多重维度系统分析补锂剂整个产业链演化,得出主要结论如下:1.正极预锂化能否取代负极预锂化或二者能否共存取决于1)负极预锂化能否实现技术突破2)经济性。2.正极补锂剂铁酸锂及镍酸锂已实现工业化,随着高镍三元正极搭配硅碳负极放量,补锂剂将迎来放量契机。3.正极补锂剂先发头部公司竞争能力得到强化有望获得超额收益,其核心来自于进入壁垒。 经济性与工业化:正极补锂剂铁酸锂最优,负极需观察产业链变化。由于正极添加剂可在正极浆料匀浆过程中添加,无需额外生工艺改进,且铁酸锂及镍酸锂满足完美正极补锂材料4点要求,虽其生产仍存在难点,但龙头企业已解决,因此最先实现工业化生产,根据我们计算,铁酸锂较镍酸锂经济性更优,并且预锂化与锂价高度相关,未来伴随锂价格下降,降本空间较大;负极化学法或为实现工业化最有希望和现实意义的方法,虽存在反应不可控、可能形成枝晶、化学不稳定以及使用条件苛刻等问题,但目前已有专利已解决;电化学法预锂化后需要频繁电池拆卸及重新组装,工业化难度较大。 正极补锂剂如何迭代:镍酸锂迈出第一步,更经济的铁酸锂为第二代。对于市场:为追求高能量密度,硅基负极及高端动力/储能电池对补锂的需求都将推动补锂剂的渗透率快速提升;对于产品:镍酸锂已实现量产,经济性更好的铁酸锂放量在即;对于行业:高镍三元配硅碳负极、高端储能及动力电池放量在即,补锂剂迎来放量契机。 进入壁垒:正极补锂剂壁垒主要体现在验证壁垒、工艺壁垒、与经济性壁垒。验证壁垒:根据产业链通常情况,预锂化验证周期短则半年长则1-1.5年,先通过测试且量产的企业抢占市场,巩固其拥有的生产专利先发优势,客户转换成本高,从而拥有较强护城河。工艺壁垒:各企业通过其专利解决生产难点及问题形成工艺壁垒,工艺摸索通常需1-1.5年时间。如制备铁酸锂,工艺know-how主要在于冰浴条件、搅拌速度以及加热处理等方面。经济性壁垒:不同预锂化方式的经济性差别较大,产品差异化程度较高,如正极补锂剂铁酸锂较镍酸锂经济性更好。对于企业来讲,生产出经济性更好的预锂剂将构筑较高经济性壁垒。 未来格局:补锂剂:两超多强,研一已量产,德方预计于22Q4-23Q1量产,先发企业将享受2-3年超额收益。负极补锂:取决于电池厂研发能力,目前如比亚迪、亿纬锂能、国轩高科等已布局大量补锂相关专利。 投资建议 随着硅基负极逐渐放量及高端动力/储能电池补锂需求,预锂化或将成为锂电池未来一大发展方向。随着预锂化行业在21、22年迅猛发展,产业商业化&规模化在即,我们建议关注已在该行业完成突破拥有先发优势的企业。重点推荐:德方纳米、深圳研一;建议关注:比亚迪、亿纬锂能、国轩高科等。 风险提示 新能源汽车销量不及预期;硅基负极放量不及预期;产能建设不及预期。

资源

回溯清洁电器的发展进程,如何把握其成长红利

2022年07月01日发布 投资要点: 拖地为我国地板清洁核心环节,劳动替代需求强烈:我国以硬质地板材质为主,和居家内外环境区分明确的生活习惯,共同促使我国形成了以拖地为主,扫地为辅的地板清洁习惯。拖地作为一项中度家务活,过程繁琐费时费力,对消费者来说劳动替代需求强烈,随清洁电器市场品类推陈出新,逐渐重视拖地功能的应用,洗地机和扫地机器人就同时满足了较好的清洁效果跟便捷性,逐步走进大众视线。 2020年自清洁功能引起供需双端同频共振,产品迭代升级为主要驱动力:2020年疫情元年清洁电器市场规模达到240亿元,同比+20%,重回高增速,需求端居民因宅家时间变长,清洁频次变高,家务痛点被放大;供给端瞄准痛点适时推出了自清洁的洗地机和扫拖机器人,极大程度解放了双手。回顾我国的清洁电器发展历史则会发现市场的每一次增速加快都伴随着当时技术的革新和价格的下降,技术和功能的迭代才是刺激行业快速发展的根本动力。 扫地机器人长期成长性更强,洗地机中短期普及速度快:1)扫地机行业价增量减:2021年线上销量434.83万台,同比-6.7%,线上均价2296元,同比+40.17%,均价提升驱动线上销额为103.8亿元,同比+32.3%。价格带的走高体现出产品结构的升级,以及对消费者的准确定位,即“高收入的品质要求者”。参考洗地机“清洁刚需+自清洁+免人工”的类似属性,我们认为扫地机也有望经历从可选到必选消费品的过程。2)洗地机行业呈价减量增新趋势:2021年线上销量154万台,同比+306%,均价3130元,同比+5%,但2022年4月的均价同比-5.74%,开始出现了价减的新趋势。随洗地机玩家加快进入,行业竞争加剧,中低端产品价格带份额在补足,中短期下洗地机有望更快的普及。3)根据我们测算,扫地机和洗地机的2030年市场规模分别有望达到383亿元和355亿元,清洁电器总体市场规模有望超过1400亿元。 投资建议:目前扫地机器人和洗地机在我国的渗透率不足10%,21年清洁电器市场规模309亿元,增速较快达到28.7%,随玩家不断涌入,行业景气度佳,产品推新速度加快和价格带的拓宽将有利于推进产品的渗透普及,建议关注行业龙头科沃斯(603486)和石头科技(688169) 风险提示: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芯片短缺风险,终端需求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疫情反复风险

资源

销售拐点确立,下半年复苏延续

2022年07月01日发布 事件 2022年6月30日,克而瑞发布百强房企销售榜单,全国百强房企1-6月累计全口径销售金额34706亿元;6月单月全口径销售金额8311亿元。榜单前五房企为碧桂园、保利发展、万科地产、中海地产和华润置地。 评论 百强整体销售有复苏迹象,房企分化表现突出。2022年上半年整体看房地产行业销售处于相对低迷状态,百强房企1-6月全口径销售金额同比-51%,半年破千亿房企8家(2021年上半年为19家);但从变化视角看,百强房企6月单月全口径销售金额环比+60%,同比-43%(降幅较5月单月收窄17pct),整体销售出现改善。从房企端看,不同梯队房企复苏有分化,头部房企销售复苏更为明显,TOP10、11-30、31-50和51-100梯队单月同比分别为-36%、-41%、-51%和-54%;不同类型房企复苏也有分化,改善产品占比高的房企弹性更大且行业排名持续提升,TOP30房企中华润置地、滨江集团、华发股份、越秀地产、远洋集团5家单月全口径销售金额同比转正,绿城中国(不含代建)、金地集团新晋前十,滨江集团、建发房产、华发股份和越秀地产跻身前二十。我们在外发《步入良性循环正轨》等报告中对销售将持续回暖的预判,目前正得到验证。 销售的复苏主要由高能级城市、改善型需求带动。从高频数据看,wind40城新房成交面积连续两周环比增速超过10%,2022年6月(截至24日)同比-21%,17城二手房销售面积6月(截至24日)同比-16%,降幅较5月的-28%也有收窄。高能级城市反弹势能强劲,上海自6月逐步解封以来,销售实现V型反转,北京、苏州、成都等城市反弹力度也相对较大,单周销售已与2021年同期相当;而部分三四城市即使有宽松政策出台,目前对市场销售的影响仍然较弱。改善需求的释放率先启动,上海、杭州等城市核心区的改善项目开盘去化首日即售罄,且摇号中签率较低,而外围板块的刚需项目开盘去化情况仍然较低。因此,我们认为6月份优质房企销售回暖的主要原因为:一是由于其一二线城市和改善项目占比高,去化率有所提升;二是在去化表现好转的情况下,加大推货力度。 预计市场复苏将延续,2H21和1H22积极拿地的房企销售复苏力度更大。我们在2022年中期策略报告和专题报告《三问房地产市场销售复苏情况》中判断了本轮市场弱复苏的走势,而由于去化率和供货能力的不同,2021年下半年以来积极拿地的房企销售复苏力度更大:房企新推项目去化率通常较存量项目的去化率高,尤其是在2021年二三批次和2022年一批次供地中,地方政府出让高素质地块占比增加,这类项目去化更有保障,而2022年下半年新面市的项目则主要是2H21和1H22成交的地块。因此预计改善产品占比较高且积极拿地的房企下半年将有更好的销售表现,而大部分民营房企仍处于现金流吃紧状态,且自2021年下半年以来少有拿地补货,可推优质项目较少,其销售复苏力度预计较弱。 投资建议 我们认为本轮市场复苏为弱复苏,调控政策基调仍将以宽松为主,基本面好的高能级城市将率先企稳复苏,改善需求是市场回暖的牵引。首推重点布局优质城市、主打改善产品,且2021年下半年以来积极获取高素质土地的房企,其下半年的推货量和去化率都有保障,如绿城中国、建发国际、滨江集团。头部的国企央企凭借自身的现金流优势,也保持了较高的拿地强度,在销售逐步复苏阶段能加大推货,如保利发展、中国海外发展。 风险提示 宽松政策对市场提振不佳;三四线城市恢复力度弱;多家房企出现债务违约

资源

能源转型下,欧洲炼化乙烯行业的现状与趋势

2022年07月01日发布 1.欧盟是全球第二大化学品市场。过去几年,受制于成本竞争力等因素,发展处于停滞状态。但欧洲化工业仍有其亮点,偏高端的特种化学品和消费化学品拥有竞争优势,是净出口。 2.炼油方面:过去十年,欧洲炼厂是全球格局迁移的受损者,受疫情和碳中和影响,产能净淘汰。未来几年,俄乌战争将给欧洲炼厂带来更大难题。 第一、欧洲成品油消费结构柴油占比高,且依赖俄罗斯,第六轮制裁落地可能加大欧洲成品油尤其是柴油的供给缺口。 第二、由于欧洲减少采购俄罗斯的Ural原油,不得不面临溢价采购中东或其他油种,提升了加工原油成本。一些炼厂按照加工俄罗斯油种设计,寻找替代油种,炼厂也需要对二次加工做出调整,提高了加工难度。 第三,氢气是炼厂主要的辅料,用于加氢裂化和加氢精制。而欧洲天然气价格飙升,抬升了制氢成本。 3.乙烯方面:竞争力弱、产能萎缩,但产业集群效应较强,下游精细化工以及低碳领域保有一定竞争力。 欧洲乙烯由于其原料结构石脑油为主,成本竞争力偏弱。但存量加工能力仍较大,欧洲乙烯生产和消费基本自给自足,PVC有一定出口。另外,欧洲乙烯工业和下游衍生物的特点是,管网非常发达,产业集群效应比较强。以安特卫普产业园为例,炼油和乙烯呈现减量发展,未来增量投资或更偏向于精细化工品、氢能、二氧化碳回收利用等领域。 风险提示:俄乌冲突加剧风险;高能源成本引起石化产业开工率下降风险;石化产能退出加快风险

资源

N型电池片技术迭代拉开序幕,引领行业降本增效

2022年07月01日发布 核心观点 电池片是光伏发电的核心部件,其技术路线和工艺水平直接影响光伏组件的发电效率和使用寿命。电池片是通过将硅片加工处理得到的可以将太阳的光能转化为电能的半导体薄片,决定了光伏系统的发电能力,原理是光生伏特效应和PN结。电池片上游主要包括原材料硅片(占电池片总成本约74%-75%)和核心辅材银浆(占电池片总成本约8%);电池片下游为光伏组件制造商,电池片约占组件总成本50.1%。 N型电池片接棒P型电池片,成为下一代主流技术。P型电池片仍是主流技术路线,2021年PERC电池市占率达91.2%,但单晶PERC电池量产效率已达23.1%,逼近24.5%的极限效率,难取得大幅提升。N型电池由于成本较高,量产规模较小,2021年市占率3%,较2020年基本持平。N型电池具有少子寿命高、光致衰减低、温度系数绝对值低、弱光响应好等优点,极大提升电池开路电压和转换效率,有望成为下一代主流技术。 TOPCon产线接轨PERC产线,短期内凭借成本优势产业化进度最快。TOPCon采用隧穿氧化层钝化接触技术,在电池背面制备超薄氧化硅后再沉积掺杂硅薄层。从转换效率来看,TOPCon理论极限效率28.7%,量产效率24%~24.5%,最高实验室效率高达25.7%,效率提升空间大。从成本来看,TOPCon产线兼容PERC产线,增加约0.5-0.8亿元/GW即可完成升级;新建TOPCon产线设备投资成本约2.2亿元/GW,较其他N型技术更具经济性。截至2021年底,TOPCon的非硅成本已经能低于0.3元/瓦,对比PERC仍然有0.18-0.22元/瓦的差距。从产能规划来看,预计2022年TOPCon落地产能有望超50GW,TOPCon总产能规划约162GW。 HJT电池降本路径清晰,是中期最有优势的技术方向之一。HJT电池由掺杂不同的两种不同材料(晶体硅和非晶硅)组成,硅片和非晶硅组成PN结,减少载流子复合。从转换效率来看,HJT电池理论极限效率为28.5%,量产效率24%~24.5%,最高实验室效率达26.5%。从成本来看,我们测算HJT生产成本较PERC每瓦高0.18元,降本路线包括:1)设备国产化;2)低温银浆国产化;3)工艺改善(多主栅、银包铜、激光转印)降低银浆耗量;4)靶材国产化,AZO替代;5)硅片薄片化。从产能规划来看,预计2022年新增产能在20-30GW,HJT总产能规划超150GW。 IBC电池优势与挑战并存,叠加其他技术潜力大。IBC电池正面无金属栅线,发射极和背场及对应的正负金属电极呈叉指状集成在电池背面,该结构最大程度减少了光学损失。从转换效率来看,传统IBC电池的效率并没有与TOPCon和HJT电池拉开差距,而IBC电池技术作为一种平台型技术,叠加TOPCon/HJT电池技术,即TBC/HBC电池,量产效率分别为24.5%~25.5%/25%~26.5%。从成本来看,IBC电池目前成本高,精简工艺步骤,降低制造成本是降本核心。从产能规划来看,头部厂商布局,预计今年将有少量产能落地。 投资建议 在电池片技术快速迭代背景下,我们看好1)能进行全产业链配套同时技术储备丰富的一体化组件龙头企业,相关标的:隆基绿能、晶科能源、晶澳科技、天合光能;2)电池片龙头相关标的:通威股份、爱旭股份。 风险提示 上游原材料价格波动;政策落地不及预期;N型电池片研发不及预期。

资源

网络安全板块下半年或迎来改善

2022年07月01日发布 国内网络安全市场潜力巨大。《2022中国网络安全市场与企业竞争力报告》显示,2021年,我国网络安全市场规模约为614亿元,同比增长15.4%,近三年行业总体保持增长态势;《数据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陆续发布,则进一步激发了数据安全市场需求,预计未来三年将保持15%以上的增速,到2024年市场规模预计超过1000亿元。Gartner数据显示,中国在2020年的网络安全支出占IT支出比例仅为1.08%,相对于全球平均水平还有较大差距。与全球市场比,我国网络安全支出比例较低,市场潜力巨大。 21年以来受疫情以及费用影响,网安公司业绩表现疲软。上市公司收入、净利润增速表现不佳,且收入与利润增速不匹配,主要因疫情影响下,收入增速不及预期,以及各公司管理费用、研发费用投入较多,6家公司21年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平均增长5.38、4.19个百分点,部分公司的毛利率也因行业竞争加剧有所下滑。 费用拓展期结束,下半年有望迎来改善。随着疫情缓解,经济逐步复苏,政府及企业财务状况有望好转,拉动网安公司收入端增长,网络安全行业将持续恢复景气;此外,网安公司结束费用扩张期,费用率将明显改善,今年下半年有望迎来业绩改善。 云计算、物联网的发展带来网络安全新需求。人工智能、区块链、5G、量子通信、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具有颠覆性的战略性新技术突飞猛进,网络安全问题日趋多样化的同时,也为网络安全的攻防手段和管理提供了新的技术和需求思路。云计算的进步将引发新的网络信息安全问题,驱动云安全市场的高速增长。而伴随物联网市场规模的快速增长,物联网设备、网络、应用也面临严峻的安全挑战,物联网安全将成为万亿规模市场下的蓝海“潜力股”。 投资建议:建议配置网络安全龙头深信服、奇安信、安恒信息、天融信、启明星辰、绿盟科技及转型政企安全的三六零等。 风险提示:政策推进不及预期;政府财政预算不及预期。

资源

锂电负极材料:一体化构筑新壁垒,先行者迎来收获期

2022年07月01日发布 国内产能供给全球,充分受益于锂电需求高景气 锂电负极材料的生产流程较长,能耗较高,中国厂商凭借极具优势的能源和人工成本,以及出色的制造工艺,占据了全球负极86%以上的市场份额,直接受益于世界范围内对锂电池的旺盛需求。我们预计2026年全球锂电池需求将达到3467GWh,对应433万吨的负极需求,需求量5年CAGR为43.85%。 能耗政策导致石墨化产能紧缺,预计紧平衡情况将维持至2023年底 石墨化是人造负极生产的关键工序,其加工费占负极成本的40%以上。石墨化耗电量约为1.3万kWh/吨,21年下半年受能耗双控政策影响,大量石墨化产能无法开工,供给严重不足,导致21年初至今国内加工费上涨了86%。我们统计了负极行业前七大厂商的扩产规划,以及其他厂商的40余个建设项目,预计石墨化供需紧平衡的情况将维持至2023年底。 龙头一体化布局保障利润空间,行业集中度有望提升 负极行业一线企业大都提前布局了包括石墨化及碳化等工序在内的一体化产能,近两年多家头部企业还规划了产能为20万吨/年,投资规模达80亿的大体量一体化基地建设项目,提高了行业门槛。根据我们的测算,以当前的市场价进行生产和销售,石墨化自给率较高的龙头厂商预计将维持20%-30%左右的毛利率,而完全依赖外协加工的中小厂商利润空间极小,甚至可能出现亏损。随着中小产能出清,我们认为行业集中度有望提升。 新型硅基负极产业化加速,带动碳纳米管需求增长 随着锂电池化学体系向更高能量密度的趋势进化,硅基负极凭借4000mAh/g以上的极高理论克容量,是当前产业化前景较明确的下一代新型负极材料。21年国内硅基负极出货量为1.1万吨,目前我们统计到的各厂商规划产能在13万吨以上,预计在中短期内可实现规模化放量。由于硅材料存在充放电体积变形较大、循环性能较差、导电性欠佳等问题,未来硅基负极的普及还将带来以碳纳米管为代表的导电剂材料需求提升。 投资建议 我们重点推荐天然、人造、硅基负极多元发展的行业龙头贝特瑞(835185.BJ);石墨化自给率高,一体化布局带来稳健盈利能力的一线厂商璞泰来(603659.SH)及杉杉股份(600884.SH);绑定下游电池龙头,积极扩产的中科电气(300035.SH);受益于硅基负极放量的碳纳米管龙头天奈科技(688116.SH)。风险提示: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新能源车产销量不及预期的风险;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的风险;能耗及环保政策影响开工率的风险。

资源

跨省游相继恢复,大考后或迎出游旺季

2022年07月01日发布 上周行情回顾: 上周(06.20-06.24)社会服务板块(申万)上涨3.06%,上证综指上涨0.99%,深证成指上涨2.88%,沪深300上涨1.99%,社会服务板块上周跑赢上证综指2.07个百分点,在申万34个一级子行业周涨跌幅中排名第8位。 核心观点: 跨省游相继恢复,大考后或迎出游旺季。据旅榜消息,6月20日至21日,湖北、青海、宁夏三省相继宣布恢复旅游企业的跨省游团队业务,截至6月23日,已有近30个省区官宣恢复跨省游,全国有超过50%的景区推出了打折优惠或免票促销政策。据宁夏机场公司消息,银川机场已恢复57个同行城市的航线航班,7月1日起,公司将陆续新增银川至茅台、丽江等热门旅游城市的航线航班,加密至北京、重庆等重点城市的航线航班,适时恢复上海航班。据海南省卫健委网站消息,6月22日起,严重涉疫区和重点涉疫区双双清零,除静安宝山普陀三区和中风险地区,上海到海南取消管控措施。根据携程数据,暑期跨省酒店预订周环比增长151%,出行需求回补叠加大考后出游旺季,板块信心或将持续恢复。 公司公告及行业信息: 金陵体育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证书:江苏金陵体育器材股份有限公司于近日收到江苏省科学技术厅、江苏省财政厅、国家税务总局江苏省税务局联合颁发的《高新技术企业证书》,发证日期:2021年11月30日,证书编号为:GR202132009999,资格有效期三年。本次系公司原高新技术企业证书有效期满后再次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根据国家对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的相关规定,公司自本次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后,将连续三年享受国家关于高新技术企业的相关优惠政策,即按15%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黄山旅游2021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本次利润分配以方案实施前的公司总股本729,379,440股为基数,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102元(含税),共计派发现金红利74,396,702.88元。暑期前跨省游近乎全线恢复,跨省跟团游增长291%跨省酒店增长151%:从6月21日0时起,湖北省全面恢复旅行社及在线旅游企业经营跨省团队旅游及“机票+酒店”业务。接连三日,青海、宁夏、湖北相继恢复跨省游,全国跨省游市场进一步被打通。跨省游开放的利好消息为各地旅游复苏注入“强心剂”。携程数据显示,截至6月21日,近一周暑期跨省跟团游预订量周环比增长291%;暑期跨省酒店预订周环比增长151%;携程“机+酒”订单量自6月以来飞速提升,6月日均订单量已赶超去年同期。目前北京、上海等城市仍存在中高风险地区,机+酒产品还没有恢复销售,根据历史数据推测,随着疫情的恢复出行需求会持续增长,机+酒产品还会迎来更大的增长空间。6月15至21日,海南各大机场航班量同比恢复超过八成:6月正值暑期到来之际,伴随疫情防控形势的好转和中高考陆续结束,海南旅游市场迎来加速恢复,海口、三亚、琼海等地机票预订量呈上升趋势。据航旅纵横大数据分析,过去七天(6月15日至21日)海南省各机场民航旅客量超过40万人次,环比高考前一周增长35.23%,航班量与2021年同期相比已恢复超过八成。 投资建议: 建议关注在疫情转好,客流恢复下受益确定性较强的免税龙头中国中免。在商旅及休闲旅游修复的趋势下,具备规模及管理优势的相关标的有:锦江酒店、首旅酒店、华住集团、君亭酒店。餐饮与旅游业可关注拓店节奏良好,同店收入具备边际恢复的头部餐饮企业,相关标的有:海底捞、呷哺呷哺等。 风险提示: 疫情恢复缓慢影响海南客流量;海南免税运营商竞争加剧;酒店加盟低于预期;宏观经济波动;政策监管风险。

资源

国常会进一步支持汽车消费,板块景气度进一步上升

2022年07月01日发布 核心观点 国常会确定进一步支持汽车消费政策,2022年或将增加汽车及相关消费大约2000亿元。根据新华社消息,国务院总理李克强6月22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上确定加大汽车消费支持的政策,进一步释放汽车消费潜力:(1)活跃二手车市场,促进汽车更新消费;(2)支持新能源汽车消费;(3)完善汽车平行进口政策,有序发展汽车融资租赁,支持停车场等建设。根据新华社,政策实施预测今年增加汽车及相关消费大约2000亿元。 当前多地已出台针对汽车消费的鼓励政策,预计将有力提振汽车消费。当前从中央到地方多地已出台对于汽车消费的扶持政策,根据财政部文件,国内对购置日期在2022年6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期间内且单车价格(不含增值税)不超过30万元的2.0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将减半征收车辆购置税,即购置税由10%下降至5%。多地也已出台针对汽车消费的扶持政策,时间多集中在2022年下半年,补贴力度多在1万元左右,预计本轮大规模的汽车消费补贴可较为明显地提升汽车消费热情。根据乘联会数据,6月中旬,国内乘用车总体市场折扣率约为13.3%,整体价格相比上月(12.8%)扩大,随着汽车消费市场不断回暖,乘联会推算6月狭义乘用车零售市场在183万辆左右,同比增长15.5%。 鼓励消费政策效果显著,乘用车、汽车零部件、汽车服务板块首先受益。此前汽车大规模补贴主要有两轮,第一轮鼓励汽车消费发生在2007年年底至2009年年末,第二轮鼓励汽车消费发生在2015年三季度至2017年年底,补贴形式均为中央减征购置税+地方补贴消费。通过复盘2015年-2017年鼓励汽车消费期间板块的业绩变化,我们发现在鼓励汽车消费政策的推出期间,汽车板块营收改善明显,且整体沿着“乘用车→汽车零部件→商用车→摩托车及其他”的顺序进行改善,汽车服务板块在整个政策期间均有较为明显的改善且持续时间最长。本轮鼓励汽车消费政策的推出,细分板块或将继续沿着此条路径出现业绩改善,乘用车、汽车零部件、汽车服务板块或将首先出现业绩改善。 投资建议 随着鼓励汽车消费政策的进一步出台以及落地,我们预计汽车板块相关公司将会出现显著的业绩改善,当前汽车板块景气度仍处于上升区间,当前节点建议重点关注乘用车、汽车零部件、汽车服务板块业绩改善状况。相关标的:(1)乘用车:比亚迪、长安汽车、广汽集团、小康股份、长城汽车、上汽集团等;(2)汽车零部件:万向钱潮、今飞凯达、万通智控、雷迪克、福耀玻璃、星宇股份、华域汽车等;(3)汽车服务:中汽股份、大东方、中国汽研、西上海等。 风险提示 政策落地不及预期;供应链芯片短缺;上游原材料大幅涨价;物流受阻;汽车产销不及预期。

资源

政策暖风徐徐来,技术革新创未来

2022年07月01日发布 顶层设计:“双碳”提供长期指引 我国宣布到2030年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25%左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 到2025年,建成一批农村能源绿色低碳试点,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占农村能源的比重持续提升,农村电网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展壮大,绿色低碳新模式新业态得到广泛应用,新能源产业成为农村经济的重要补充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绿色、多元的农村能源体系加快形成。 到2025年,光伏行业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产业技术创新取得突破。新型高效太阳能电池量产化转换效率显著提升,形成完善的硅料、硅片、装备、材料、器件等配套能力。智能光伏产业生态体系建设基本完成,与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水平逐步深化。智能制造、绿色制造取得明显进展,智能光伏产品供应能力增强。 持续推动智能光伏创新发展,大力推广建筑光伏应用,加快提升居民绿色电力消费占比。充分发挥价格机制作用。进一步完善居民用水、用电、用气阶梯价格制度。完善分时电价政策,有效拉大峰谷价差和浮动幅度,引导用户错峰储能和用电。逐步扩大新能源车和传统燃料车辆使用成本梯度。 风电、光伏发电发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达到12.2%左右;风电、光伏发电利用率持续保持合理水平;大力发展风电光伏。加大力度规划建设以大型风光基地为基础、以其周边清洁高效先进节能的煤电为支撑、以稳定安全可靠的特高压输变电线路为载体的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积极推进水风光互补基地建设;继续实施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建设,加强实施情况监管。充分利用油气矿区、工矿场区、工业园区的土地、屋顶资源开发分布式风电、光伏;扎实推进在沙漠、戈壁、荒漠地区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中,建设光热发电项目。 到2025年,初步建立以工业副产氢和可再生能源制氢就近利用为主的氢能供应体系;燃料电池车保有量约5万辆;部署建设一批加氢站;可再生能源制氢量达到10-20万吨/年,成为新增氢能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二氧化碳减排100-200万吨。到2030年,形成较为完备的氢能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清洁能源制氢及供应体系,产业布局合理有序,可再生能源制氢广泛应用。到2035年,形成氢能产业体系,构建涵盖交通、储能、工业等领域的多元氢能应用生态。可再生能源制氢在终端能源消费中比重明显提升,对能源绿色转型发展起到重要支撑作用。 风险提示 新冠等疫情加剧的风险; 新能源车销量不及预期的风险; 电力需求下滑或新能源发电消纳能力不足的风险; 资源品或零部件短缺导致原材料价格暴涨、企业经营困难的风险; 竞争加剧导致产品价格持续下行的风险; 海外政局动荡、海外贸易环境恶化带来的政策风险。

资源

新能源景气不改,源金属强势成长行情仍将延续

2022年07月01日发布 周期后仍有结构,行业估值底部紧抓新能源赛道高景气下的金属成长与估值回归行情。2022年下半年通胀对有色金属价格支撑作用开始弱化,国内疫情防控下经济增长的压力与海外以美联储为首的央行持续加息下经济动能的减弱,市场担忧有色金属周期顶部风险,行业估值降至历史底部。但周期之后仍有结构,在国内经济稳增长的政策要求推动下,新能源汽车成为稳住经济大盘的最大亮点,新能源在疫情下展现出极强的景气度。在有色金属行业估值处于历史最低位已反应未来业绩大幅下滑悲观预期的情况下,下游新能源汽车等细分领域景气超预期,有望结构性催化产业链上游材料端锂、稀土磁材、锂电铝箔需求扩张、业绩持续强劲所带动的估值回升行情。 锂价仍有上行动力,未来成长空间持续拓宽、愈发明确。新能源汽车景气下游需求火热开启产业链补库存,预计2022年下半年锂价将维持在50万元/吨以上的高位运行。在2022年下半年锂价仍将强势冲高确保业绩,而行业整体估值处于低位的情况下,公司产能产量有显著确定性增量与扩产空间,且锂资源尤其是锂精矿紧缺成为产业链痛点,行业利润向产业链上游资源端转移下拥有锂矿资源或锂资源自给率高的企业将有估值修复升级的投资机会,建议关注赣锋锂业(002460)、天齐锂业(002466)、中矿资源(002738)、盛新锂能(002240)、永兴材料(002756)、西藏矿业(000762)、西藏珠峰(600338)、融捷股份(002192)、江特电机(002176)。 价格拐点确立触底反弹,新能源需求强劲支撑稀土磁材行情回归强势。2022年国内稀土供应配额增长有限,疫情下海外进口矿减少危机逐步浮现。疫情后全面复工复产,供需共振价稀土价格5月迎来拐点。2022年下半年在传统汽车、新能源汽车、风电需求超预期的拉动下,稀土磁材价格有望持续上行。新能源周期强劲需求变革稀土行情格局,呈现价格更平稳的上涨趋势,且行情持续时间更长,更有利于稀土磁材企业业绩的释放。在前期的大幅调整后,目前稀土板磁材块估值已处于低位,下半年在价格上行有望催化估值回归行情,建议关注北方稀土(600111)、盛和资源(600392)、五矿稀土(000831)、广晟有色(600259)、中科三环(000970)、金力永磁(300748)、宁波韵升(600366)、正海磁材(300224)。 下半年供需更为紧张,锂电铝箔景气上行。在新能源汽车与储能的强劲拉动下,动力锂电池铝箔需求快速增长,未来增长空间广阔。而供应因投产周期较长短期内无法跟上需求扩张步伐,2022年下半年新能源汽车继续景气,动力锂电池铝箔供需缺口或将进一步拉大,动力锂电池铝箔加工费有继续上涨可能。我们看好在新能源汽车动力锂电池铝箔赛道上可持续扩产并率先落地的龙头企业,可尽享行业需求与加工费双增长的红利,建议关注鼎胜新材(603876)、万顺新材(300057)。

  • 1
  • 698
  • 699
  • 700
  • 3218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