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报告

研究报告 · 圈子

7254 位酷友已加入

本圈子收集技术类研究报告、白皮书等资料,学术类、产业类的都可以,上传时请尽量注明研报的概述信息~加入圈子可以上传、下载资料,也可以使用提问来寻求资料或分享你认为有价值的站外链接~

关注推荐最新

热门标签

资源

浙江推进“隔墙售电”落地,建议关注分布式光伏运营商

2022年10月17日发布 核心观点 市场回顾:本周沪深300指数上涨0.99%,公用事业指数上涨5.64%,环保指数上涨4.69%,周相对收益率分别为4.65%和3.70%。申万31个一级行业分类板块中,公用事业及环保涨幅处于第6和第8名。分板块看,环保板块上涨4.69%;电力板块子板块中,火电上涨11.66%;水电上涨2.13%;新能源发电上涨6.09%;水务板块上涨4.33%;燃气板块上涨4.49%。 重要事件:1-9月,全社会用电量累计6493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0%。分产业看,第一产业用电量85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4%;第二产业用电量4236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第三产业用电量1137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9%;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1033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5%。9月,全社会用电量709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9%。分产业看,第一产业用电量10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1%;第二产业用电量467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3%;第三产业用电量1234亿千瓦时,同比下降4.6%;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1077亿千瓦时,同比下降2.8%。 专题研究:浙江出台《浙江省电力条例》,推动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隔墙售电”逐步落地,有助于提升分布式发电消纳水平和自发自用比例,更多销售渠道一定程度上增强电价议价权,利好分布式发电运营商。对电力板块公司2022年三季度业绩披露情况进行梳理发现,火电第三季度盈利修复,水电业绩表现分化,新能源发电持续增长。 投资策略:公用事业:1、新型电力系统中,必将大力推进电力现货市场交易,促进辅助服务发展,“新能源+辅助服务”将成为其中重要交易模式,推动储能,特别是抽水蓄能发展;2、火电盈利拐点出现,推荐防御性板“’火转绿”;3、能源问题凸显,推荐工商业屋顶光伏。推荐分布式光伏运营商芯能科技;推荐有较大抽水蓄能和新能源规划,估值处于底部的湖北能源;有抽水蓄能、化学储能资产注入预期,未来辅助服务龙头南网储能;推荐“核电与新能源”双轮驱动中国核电;推荐积极转型新能源,现金流充沛火电龙头华能国际、华润电力、中国电力等;有资金成本、资源优势的新能源运营龙头三峡能源、龙源电力。 风险提示:环保政策不及预期;用电量增速下滑;电价下调;竞争加剧。

资源

寒潮来袭,今年有哪些保暖“黑科技”?

2022年10月17日发布 核心观点 10月多地气温骤降,利好冬装放量。今年国庆以来我国多地出现大范围强降温,黑龙江、吉林、河南、湖北等地区降温幅度达18℃以上,10.1-10.14上海/北京/沈阳分别日均最低气温分别达到17.1/8.6/5.0摄氏度,为2016年以来最低水平,黑龙江省大部分地区已提前入冬。据中国天气网,此次降温主要受到冷空气干扰,导致中东部地区气温1-3℃低于常年同期,而北方部分地区降温剧烈,最低气温将创入秋以来最低。参考去年暖冬导致冬装销售不畅,低基数影响叠加今年温度剧烈冷热切换为公司旺季开启创下较好的外部条件,利好服饰品牌冬装放量。 锁温科技加码冬装,服饰品牌蓄势待发。今年运动户外品牌在冬装面料使用、缝制手法中加入最新科技,其中1)波司登:设计方面将羽绒与针织、卫衣等元素结合,并独创羽绒拼接技术以同时保证时尚轻盈与保暖性能;科技方面搭乘“五大轻暖科技”,采用超轻裸肤、多层保温空气层等面料,叠加700+高蓬松鹅绒,含绒量高达90%。2)李宁:重磅推出“气动系列”新品,空气锁温、气流散热、空气弹力三大科技相结合,锁温性能提升10倍且保障优越回弹性,保障冬日运动穿着需求。3)安踏:国家队科技作为支撑,并加入热返科技、石墨烯印花、无缝工艺以及三防面料技术,户外御寒性能提升的基础上有效防泼水、防油、防污,提升实用性与耐穿度。 投资建议 品牌服饰端建议关注品牌势能领先、疫后预计率先复苏、当前估值处于历史低位的李宁,流水强劲恢复、疫情期间表现领先同业的比音勒芬,以及发力薄款羽绒新品以拓宽穿着场景、份额有望再提升的波司登。另外,在疫后消费、出行复苏大背景下,建议关注免税龙头中国中免,业绩逐季提升、显著受益于海外出行恢复的新秀丽。 数据及公告跟踪 行情回顾:上周(2022年10月10日~2022年10月14日)上证综指、深证成指、沪深300分别涨1.57%、涨3.18%、涨0.99%,纺织服装板块涨3.04%,其中纺织板块涨3.12%,服装板块涨3.08%。 原材料价格:328级棉现货15986元/吨(3.19%,周涨跌幅);美棉CotlookA 102.65美分/磅(1.33%);内外棉价差-1889元/吨(-19.4%)。 行业新闻:1)蕉下更新招股书,上半年营收超22亿元;2)波司登重启伦敦旗舰店;3)优衣库截至2022年8月31日财年营收2.3万亿日元。 风险提示 疫情反复风险、汇率波动风险、越南人力成本上涨、提价不及预期风险。

资源

夏季用电高峰结束,用电量环比下降16.8%;同比增速明显放缓

2022年10月17日发布 核心观点 多地疫情反弹,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速明显放缓;叠加夏季用电高峰结束,全社会用电量环比下降16.8% 10月13日,国家能源局发布1~9月全社会用电量等数据。 1~9月,全社会用电量累计6493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0%。分产业看,第一产业用电量85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4%;第二产业用电量4236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第三产业用电量1137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9%;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1033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5%。 9月份,全社会用电量709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9%。分产业看,第一产业用电量10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1%;第二产业用电量467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3%;第三产业用电量1234亿千瓦时,同比下降4.6%;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1077亿千瓦时,同比下降2.8%。 煤价、电价新常态下火电资产有望迎来底部反转 火电基本面已处至暗时刻,煤价、电价新常态下有望释放较大业绩弹性。“市场煤”和“计划电”的长期错位在政策引导下预计将逐步修正,届时火电周期性弱化、回归公用事业属性,有望以稳定的ROE回报,创造充裕的现金流,并支撑转型发展的资本开支或可观的分红规模。其生命周期的最后一轮现金流将助力火电企业的“二次创业”,看好昔日的火电龙头可能最有潜力成为未来的新能源巨擘。 风光装机高速增长,看好抽水蓄能行业加速发展机遇 抽水蓄能是兼具经济性、可靠性的电网侧灵活性资源主力。中国抽水蓄能装机规模占风电、光伏发电装机比重由2014年的18%下降至2021年的6%,未来随着风电光电大规模并网,电力系统对抽水蓄能的需求缺口较大。根据《抽水蓄能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2025年抽水蓄能投产总规模6200万千瓦以上;到2030年,投产总规模1.2亿千瓦左右。 投资建议与投资标的 建议关注资产优质、效率领先,且新能源转型步伐较快的华能国际(600011,买入)、国电电力(600795,未评级); 建议关注核电+新能源双轮驱动的中国核电(601985,未评级),核电高端制造标的景业智能(688290,未评级)、江苏神通(002438,未评级); 建议关注通过资产重组成为南网储能运营平台的南网储能(600995,未评级),抽水蓄能产业链标的东方电气(600875,未评级)、中国电建(601669,未评级); 建议关注定位“风光三峡”和“海上风电引领者”目标的三峡能源(600905,未评级); 建议关注国网旗下配电网节能上市平台涪陵电力(600452,未评级),以及三峡集团旗下的核心配售电及综合能源平台三峡水利(600116,未评级)。 风险提示 新能源发电的增长空间可能低于预期;火电基本面可能继续恶化;新能源运营的收益率水平可能降低;电力市场化改革推进可能不及预期。

资源

关注白电及传统小家电,盈利改善有望继续兑现

2022年10月17日发布 核心观点 Q3家电上市公司有望延续Q2的良好增长态势,在高温天气和各地促消费政策的助力下,预计收入有望保持稳健增长,盈利持续改善。分板块看,预计白电及小家电板块收入表现更为稳固,利润弹性更大;而新消费家电受制于宏观环境、厨电受制于地产景气度及疫情,整体表现预计有所分化。 白电:量价表现稳健,原材料成本回落。白电7-8月出货量维持稳健。7-8月空调出货量同比-0.9%,其中内外销分别+3.4%/-9.7%;冰箱销量增速为-12.5%,其中内外销分别-0.4%/-23.8%;洗衣机销量增速为-0.6%,其中内外销分别-5.3%/+6.0%。价格方面,Q3空调线上线下均价分别-3.2%/+7.6%,冰箱线上线下均价分别-5.6%/+12.1%,洗衣机线上线下均价分别-0.4%/+10.0%。原材料价格方面,铜、铝、钢铁及塑料等原材料价格环比、同比普遍出现10%以上降幅。考虑到白电终端均价依然稳固,预计白电企业盈利有望保持改善的趋势。核心推荐:海尔智家、美的集团、海信家电、格力电器。 厨电:地产压力仍存,费用拖累盈利。Q3疫情虽有所好转,但地产压力依然较大,7-8月我国住宅竣工面积同比下滑22%。1-9月我国油烟机线上线下销额增速分别为+2.8%/-23.1%,燃气灶线上线下销额同比-1.6%/-18.4%,集成灶同比分别为+10.8%/-5.8%,洗碗机同比为+8.2%/-0.1%。新兴厨电集成灶及洗碗机的销售表现相对较好,传统厨电销售依然承压。成本方面,Q3板材等钢铁材料价格持续回落,同比及环比均出现下降。但考虑厨电企业在集成灶、洗碗机等新品类的费用投入较大,且盈利较低的下沉渠道等结构变动拖累,预计厨电企业的盈利水平仍处于低位。核心推荐:火星人、老板电器。 小家电:传统小电回暖,新兴家电分化。随着基数回归正常,小家电行业已重回增长通道,1-9月小家电在天猫及京东平台GMV同比增长4%。考虑到抖音的分流效应,预计增速或接近双位数。Q3新消费家电进入大促蓄势期,新品密集发布,折扣力度降低,整体销售表现较为平淡。且新消费家电品类刚需属性偏弱,单价偏高,部分受到宏观经济的扰动。7/8月智能投影线上销售额同比分别+13.0%/-13.2%,整体略有下滑;扫地机器人7-8月销售额同比下滑4.6%。核心推荐:佛山照明、光峰科技、小熊电器、新宝股份。 重点数据跟踪:市场表现:9月家电板块月相对收益+1.84%。原材料:9月LME3个月铜、铝价格分别月度环比-2.08%、-6.83%,铜、铝价格高位回落;冷轧板价格月环比-0.9%。集运指数:美西/美东/欧洲线9月环比分别-23.99%、-12.56%、-13.45%;资金流向:重点公司陆股通持股比例上升,9月美的/格力/海尔陆股通持股比例月环比+0.16%、+1.31%、+0.10%。 核心投资组合建议:当前时点我们重点推荐照明+车灯龙头佛山照明、外销高景气的空气源热泵赛道;白电推荐效率持续优化的海尔智家、B端再造增长的美的集团、渠道改革成效初显的格力电器;厨电推荐高增长强激励的火星人、亿田智能;小家电推荐2B、2C齐头并进的光峰科技。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加剧;需求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

资源

关注低轨卫星产业发展

2022年10月17日发布 核心观点 行业要闻追踪:亚马逊计划2023年初发射其卫星互联网服务首批2颗卫星。星链、亚马逊等海外低轨卫星计划建设持续推进,由于频谱和轨道资源的稀缺性,空间资源争夺将越发激烈。基于信息安全等因素,我国低轨卫星建设有望加速落地。由于相控阵天线将成为低轨卫星通信载荷标配,其核心零部件T/R芯片及组件有望核心受益。建议关注T/R组件厂商如【国博电子】等。IDC发布2022上半年国内超融合市场跟踪报告。据IDC数据,22H1国内超融合市场规模达8.28亿美元,同比+13.1%。数字经济要求产业数字化、公共服务数字化,将进一步推动云计算在各行业应用,叠加外部环境变化,国内超融合市场有望迎来增长。建议关注领先的ICT设备商如【紫光股份】等。行业重点数据追踪:1)运营商数据:据工信部数据,截至2022年8月,我国5G移动电话用户达4.92亿户,渗透率达29.4%;2)5G基站:截至2022年8月,5G基站总数达210.2万个;3)云计算及芯片厂商:22Q2,BAT资本开支合计163亿元(同比-20%,环比-10%);22Q2,海外三大云厂商及Meta资本开支合计369.95亿美元(同比+20%,环比+4%)。2022年9月,信骅实现营收4.76亿新台币(同比+55.6%,环比+18.4%)。 行情回顾:本周通信(申万)指数上涨6.74%,沪深300指数上涨3.27%,板块表现强于大市,相对收益3.47%,在申万一级行业中排名第6。在我们构建的通信股票池里有158家公司(不包含三大运营商),本周平均涨跌幅为7.22%,各细分领域中,各版块普遍上涨,其中光器件光模块、IDC、专网、可视化、光纤光缆等领涨,涨幅分别为10.81%/9.33%/8.58%/8.05%/7.52%。 投资建议:在内外部经济环境不确定性较大背景下,我们建议关注明年确定性增长的赛道,当下迎来较好配置时点:(一)新能源方向:海上风电,空间较大,明年招标景气度高,下半年相关公司业绩弹性大,受益标的有中天科技、亨通光电等;储能温控,明年国内大储有望加速建设,温控作为重要配套环节,迎来发展良机,受益标的有英维克、申菱环境等;(二)卫星通信&北斗:低轨卫星明年进入落地发展阶段,相关产业链配套估值有望提升,同时在军工市场景气度高背景下,相关标的业绩有较好支撑,北斗在民用端的发展受益国内基建的复苏,受益标的有华测导航、国博电子等;(三)东数西算:算力网络是后续运营商资本开支的重要方向,配套设备明年有望迎来景气提升,如光纤光缆、ICT设备,受益标的有长飞光纤、紫光股份等。 2022年10月份的重点推荐组合:中国移动、中天科技、亨通光电、英维克、申菱环境、鼎通科技、华测导航。 风险提示:疫情反复风险、5G投资建设不及预期、贸易摩擦等外部环境变化。

资源

复合集流体降本增效大趋势,产业化迎来曙光

2022年10月17日发布 当前锂电池正极和负极分别使用金属铝箔和铜箔作为集流体,用于汇集电流的结构或零件;其中负极所采用的传统铜箔厚度通常为6um-12um,占电池质量比例约9%,占成本比例约8%-10%。考虑到铜材本身密度较大,并且价格相对较高,因此铜箔的轻薄化可有效降低电池质量和成本,为当前集流体创新研发的主流方向。铜箔需要保持一定机械强度,不可能无限减薄,因此复合铜箔成为轻薄化的新思路——可具备存在高安全性,高能量密度以及低成本优势。 目前复合铜箔的结构主要为三层,上层和下层分别为厚度2um的铜层,中间层为4um的高分子层。复合铜箔的优势在于:1)高安全性,复合铜箔因铜层薄产生毛刺较少,同时高分子层添加阻燃剂有助于防止热失控;2)高循环寿命,复合铜箔有效缓解锂枝晶问题,同时库伦效率较高,循环寿命得到提升;3)高能量密度,6um复合铜箔较较传统铜箔减重57%,相应减少电芯质量约5.4%,电芯质量能量密度提升约5.6%;4)低成本,按当前60%良率测算,目前复合铜箔单位成本为4.11元/平米,随着良率提升,未来复合铜箔成本将进一步低于传统铜箔。 复合集流体工艺难度较高,且与传统集流体有显著区别。复合铜箔的基材可分PI/PET/PP等高分子材料,综合性能以及成本看,目前行业内主要选用PET(耐高温聚酯薄膜)为主。生产工艺方面,传统铜箔生产流程主要为溶铜电解—水电镀,而复合铜箔生产过程可分为两步法(磁控溅射—水电镀)和三步法(磁控溅射—蒸镀—水电镀),其中磁控溅射环节对设备要求较高,是影响产品良率和性能的关键。 创新技术带动产业链变化。目前相关企业正在积极推进产业化。1.设备端:东威科技、骄成超声为代表的设备企业均开始供应下游客户。2.产品端:重庆金美、厦门海辰、万顺新材、宝明科技以及传统铜箔企业中一科技、嘉元科技、诺德股份等均在积极布局复合铜箔的研发及生产。我们预计2025年悲观/中性/乐观情况下6um复合铜箔需求量为9.7/19.38/38.76亿平,对应6um复合铜箔市场空间为50.4/100.8/201.6亿元;设备投资方面,预计至2025年磁控溅射与水电镀设备累计投资额达到294.9亿元,23-25年行业新增设备投资额为56.7/100.3/131.6亿元。 产业链相关公司:东威科技、骄成超声、宝明科技、万顺新材、中一科技、嘉元科技、光华科技 风险提示:复合集流体研发和产业化进展不及预期、下游需求不及预期、行业进入者竞争加剧

资源

重申最坏时候已经过去,积极布局优质企业

2022年10月17日发布 核心观点 政策支持持续落地,基建项目加快批复和开工。今年6月,国常会决定调增政策性银行8000亿信贷额度,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同时运用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通过发行金融债券等筹资3000亿,用于补充重大项目资本金。根据农发行披露,截至10月12日,农发基础设施基金完成全部2459亿元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投放任务,全部用于支持国家明确的市政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交通基础设施、农业农村基础设施等八大领域。根据基建通大数据统计,9月下旬以来,重大公路、铁路、轨交工程等项目批复项目总投资约2680亿元,部分项目已确定相关工程中标单位,同时,9月下旬多个交通项目密集开工,总投资约4158亿,后续实物工作量有望加快形成,为稳定宏观经济大盘做出积极贡献。 9月金融数据出炉,社融表现较好。9月新增社融3.53万亿,同比多增6274亿,社融存量同增10.6%,较上月高0.1pct,新增人民币贷款2.47万亿,同比多增8108亿,M2同比增长12.1%,较上月回落0.1pct。整体来看,随着货币和财政政策持续发力,基建端增长带动企事业部门贷款需求表现良好,居民购房意愿改善仍不明显,预计随着近期密集出台的多项重磅政策传导,后续地产相关投融资活动有望逐步企稳。 最差时候已经过去,积极做多地产链头部企业。当前各子行业跟踪及投资建议如下: 水泥:节后大部分地区水泥需求恢复到节前水平,局部地区受疫情反复和二十大会议召开影响,出货略有下降,区域间水泥价格涨跌互现。截至10月14日,全国P.O42.5高标水泥平均价为436.2元/吨,环比节前略增0.3%,库容比为70.3%,环比增加1.2pct。近期部分地区开启错峰生产或增加错峰计划,同时煤炭生产成本增加,预计价格延续上涨态势,推荐海螺水泥、华新水泥、上峰水泥、万年青、塔牌集团、冀东水泥、天山股份; 玻璃:本周浮法玻璃价格稳中有涨,成交较节前小幅放缓,持续补货动力略有不足;光伏玻璃订单跟进尚可,主流价格稳定,部分实际成交价格稍低。根据卓创资讯,本周国内浮法玻璃主流均价1724.54元/吨,环比上涨1.18%,重点省份生产企业库存4723万重箱,环比降低0.96%;3.2mm光伏玻璃原片主流价格18.17元/平米,环比下降4.39%;3.2mm镀膜主流价格为26.34元/平米,环比下降0.53%,库存天数约20.77天,较节前一周下降9.49%,同比增加61.04%。短期建议关注浮法玻璃需求释放情况;中长期玻璃行业科技升级依旧是看点,推荐旗滨集团、南玻A。 其他建材:①本周国粗纱市场价基本走稳,节后近期市场走货稍有回暖,电子纱供应端变动不大,下游库存较少,价格小幅提涨。中长期来看,玻纤行业有望进入产能高质量有序扩张新阶段,需求端拉动成长,供需格局有望持续优化,龙头企业未来竞争优势有望进一步巩固,现价仍可继续做多,推荐中国巨石,中材科技;②其他建材:地产托底政策仍在持续加码,最差时候已经过去,积极做多地产链头部企业,推荐东方雨虹、科顺股份、三棵树、坚朗五金、伟星新材、兔宝宝、光威复材、海洋王、铝模板行业。 风险提示:基建地产运行低于预期;成本上涨超预期;疫情反复

资源

9月乘用车销量同环比稳步提升,比亚迪、奇瑞同比增幅领先

2022年10月17日发布 核心观点 主流车企9月销量同环比稳步增长,比亚迪、奇瑞同比增幅领先 1)上汽集团9月销量为51.7万辆,同/环比分别+0.25%/+1%。其中上汽大众/上汽通用分别销售13.0万/11.2万辆,同比分别+4%/-10%;上汽乘用车/上通五分别销售7.5万/16.4万辆,同比分别-8%/+9.5%;1-9月上汽集团累计销售377.0万辆,同比+4%;2)广汽集团9月销量为23.7万辆,同/环比分别+44%/+9%。其中,广汽丰田/广汽本田分别销售9.6万/6.9万辆,同比分别+99%/-4%;广汽乘用车/广汽埃安分别销售3.3万/3.0万辆,同比分别+46%/+121%;1-9月广汽集团累计销量为182.5万辆,同比+22%;3)长安汽车9月销量为21.5万辆,同/环比分别+14%/+55%。其中重庆/河北/合肥长安分别销售9.3万/0.7万/1.9万辆,同比分别+30%/+1%/+18%;1-9月长安汽车累积销量为168.1万辆,同比-3%;4)比亚迪9月销量为20.1万辆,同/环比分别+151%/+15%。其中,新能源乘用车销量为20.1万辆,同比+187%,其中纯电/产电混动车型分别销售9.5万/10.6万辆,同比分别+162%/+214%。1-9月比亚迪累计销量为118.5万辆,同比+162%;5)奇瑞集团9月销量为14.5万辆,同/环比分别+92%/+3%。其中,奇瑞汽车销售11.3万辆,同比+113%;1-9月累积销量68.0万辆,同比+55%;6)吉利汽车9月销量为13.1万辆,同/环比分别+26%/+6%。其中吉利/领克品牌分别销售10.2万/1.6万辆,同比分别+15%/+160%;极氪/睿蓝分别销售0.8万/0.5万辆,环比分别+15%/+4%;1-9月吉利汽车累积销量为99.0万辆,同比+7%;7)长城汽车9月销量为9.4万辆,同/环比分别-6%/+6%。其中哈弗/坦克/WEY品牌分别销售5.4万/1.3万/0.2万辆,同比分别-1%/+57%/-50%;欧拉品牌/长城皮卡分别销售0.8万/1.3万,同比分别-40%/-14%;1-9月长城汽车累计销量为80.2万辆,同比-9%。 车市:9月乘用车批零同环比均稳步提升,新能源车维持同比高增。1)批发销量。据中汽协,9月份我国汽车批发销量为261万辆,同/环比分别+26%/+10%。其中乘用车9月批售233.2万辆,同/环比分别+33%/+10%;1-9月乘用车累计批发销量为1698.6万辆,同比+14.2%。2)零售销量。据乘联会,我国主要车企乘用车9月零售销量为192.2万辆,同/环比分别+21.5%/+2.8%。1-9月主要车企累计零售销量为1487.5万辆,同比+2.4%。3)新能源车维持高同比增速。据中汽协,9月我国新能源车批售70.8万辆,同/环比分别+94%/+6%;其中,纯电动/插电混动汽车分别销售53.9万/16.9万辆,同比分别+77%/+178%;1-9月新能源车累计销量为456.7万辆,同比增长1.1倍,渗透率达到23.5%。 投资建议:整车方面推荐产品周期上行的长安汽车、长城汽车、上汽集团,关注比亚迪、广汽集团、江淮汽车、江铃汽车。汽车电子相关零部件供应商充分受益智能化进程加速,推荐拓普集团(智能底盘tier0.5供应商)、伯特利(EPB+线控制动)、星宇股份(智能车灯)、中鼎股份(空悬)、德赛西威(智能座舱系统)、科博达(灯控)。 风险提示:政策效果不及预期,缺芯缓解进度不及预期,需求复苏不及预期,汽车电动化、智能化发展不及预期。

资源

燃料电池汽车迎来交付投运密集期

2022年10月17日发布 川财周观点 2022年9月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均完成200辆,同比分别增长18.1%和16.8%,1-9月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分别完成0.24万辆和0.2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70.7%和130.7%,燃料电池汽车销量延续高增长趋势。在全年销量高增和各地政策稳步推进的背景下,国内燃料电池汽车交付、投运亦迎来密集期,2022年Q3共计1346辆燃料电池汽车交付使用,其中五大示范城市群共投放超1000辆。整车作为现阶段氢能应用中较为成熟的领域,其产业效应正在逐步显现,建议关注燃料电池产业链布局完善、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企业。 市场一周表现 本周氢能源指数上涨5.32%,上证指数上涨1.57%,沪深300指数上涨0.99%。个股方面,氢能行业周涨幅前三的公司为:皖仪科技(688600.SH,42.10%),水发燃气(603318.SH,32.14%),同飞股份(300990.SZ,27.20%);周跌幅前三的公司为:华特气体(688268.SH,-17.54%),金博股份(688598.SH,-10.57%),航锦科技(000818.SZ,8.20%)。 行业动态 2022年10月1日,为了大力推进交通绿色低碳发展,重庆交通开投公交集团两江公交公司的6辆氢燃料974路公交车正式投入运营。此次投入运营的氢燃料公交车为全新一代智能网联燃料电池低地板公交车,该车车身长10.5米,具有无污染、低噪声、高效率、高续航等特点。同时拥有多项先进技术及便民设计,包括驾驶员行为监测、无障碍设施等。(北极星氢能网) 10月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委托工业和信息化部通信清算中心开展了2018-2020年度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助资金清算审核和2020-2022年度补助资金预拨测算工作。2018-2020年间,共有10家车企就2317辆燃料电池汽车进行推广应用补贴申报,其中2317辆全部通过了专家审核,补助金额合计102410万元,平均每辆补贴金额为44.20万元。(北极星氢能网) 10月9日,深圳首个国际氢能产业园在盐田区正式揭牌。国际氢能产园区将分两期建设,一期总用地约9569平方米,拟打造为盐田区国际科技零碳城的核心区和启动区;二期总用地6284平方米,拟建设复合能源站。(北极星氢能网) 10月9日,国家能源局印发《能源碳达峰碳中和标准化提升行动计划》,其中氢能方面提出:加快完善氢能技术标准。进一步推动氢能产业发展标准化管理,加快完善氢能标准顶层设计和标准体系。开展氢制备、氢储存、氢输运、氢加注、氢能多元化应用等技术标准研制,支撑氢能“制储输用”全产业链发展。(北极星氢能网) 10月9日,国家能源局印发《能源碳达峰碳中和标准化提升行动计划》,其中氢能方面提出:加快完善氢能技术标准。进一步推动氢能产业发展标准化管理,加快完善氢能标准顶层设计和标准体系。开展氢制备、氢储存、氢输运、氢加注、氢能多元化应用等技术标准研制,支撑氢能“制储输用”全产业链发展。(北极星氢能网) 10月10日,唐山市政府发布唐山市海上风电发展规划(2022-2035年),其中氢能方面指出:探索培育“海上风电+氢储能”一体化开发应用新模式,在风电消纳、电网调峰等方面形成示范。积极培育储能、氢能、可再生能源海水淡化、综合智慧能源等新业态,加快构建完善风电及相关产业体系。(北极星氢能网) 10月11日,中汽协会发布2022年9月汽车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其中,2022年9月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均完成200辆,同比分别增长18.1%和16.8%。1-9月,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分别完成0.24万辆和0.2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70.7%和130.7%。(中汽协) 10月11日,辽宁省人民政府发布《辽宁省加快推进清洁能源强省建设实施方案》,其中氢能方面指出:着眼清洁能源装备制造业、区域能源交易中心、氢能储能技术、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等比较优势与发展潜力,推动清洁能源市场化、规模化发展壮大。到2025年,风电光伏、储能、氢能、输变电、空气压缩机、燃气轮机、绿色交通等清洁能源装备制造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00亿元。全力支持风电、光伏、核电、储能、氢能等装备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探索风光氢综合能源智慧港建设。(北极星氢能网) 近日,全球最大煤制氢PSA装置在陕西榆林清水工业园的一次开车成功。工程配套的特大型PSA制氢装置,是整个流程中的重要环节,由中国中化旗下西南化工研究设计院提供专有技术、全套设计及关键设备,原料气总处理能力达57万Nm/h,产氢总能力为48万Nm/h,建成后将是迄今全球最大的煤制氢PSA装置。该项目采用了“大型化变压吸附技术开发与工业应用”技术,与采用国外技术的同类装置相比,氢气回收率提高约3%,每小时增产氢气约1.6万方,按年操作时间8000小时计算,每年将增产氢气1.28亿方、减少煤炭消耗约8.96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22万吨。(北极星氢能网) 公司动态 德龙汇能(000593.SZ)10月10日,德龙汇能集团与西南化工研究设计院于德龙汇能总部所在地成都市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重点围绕氢能产业链综合开发应用开展深度合作,助力实现“双碳”目标。德龙汇能总裁吕涛、西南院副院长王键等相关领导出席并见证签约。(iFinD) 明阳智能(601615.SH):10月13日,全球最大单体碱性水电解制氢装备在广东成功下线。全新下线的碱性水电解制氢装备单体产氢量为1500-2500Nm3/h,单体产氢能力全球最大,由明阳智能自主独立设计并生产制造,具备10%-110%宽频调谐制氢能力,在消纳可再生能源波动性方面实现了技术突破;该装备可实现一键式操作,无人值守。与同等级设备相比,电解槽长度缩小50%,产氢能损更低;在大规模制氢项目的应用中,单位产能设备投资可以减少30%,为平价绿氢的实现奠定了坚实的装备技术基础。(北极星氢能网) 雄韬股份(002733.SZ):河南省第六期“三个一批”项目建设活动郑州分会场成功举办,郑州市第六期“三个一批”共确定签约项目46个,总投资额841.7亿元,涵盖先进制造、战略新兴产业、数字经济、总部经济等多个领域,其中包含深圳雄韬电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氢燃料电池全国总部项目(投资规模35亿元)。(北极星氢能网) 风险提示:供应链瓶颈导致需求量不及预期、氢能市场推广不及预期等。

资源

新能源车销量亮眼,充电桩建设需提速

2022年10月17日发布 川财周观点 本周是 2022 年 10 月第 2 周,本周市场探底回升,周三触及 2934.09 创近期新低后实现较强反弹。本周生物医药、电力设备、农林牧渔等板块表现居前,食品饮料、煤炭、银行等板块表现较差。同花顺概念数据安全、信创、微信小程序、华为鲲鹏等板块周涨幅较大,中芯国际概念、国家大基金持股、白酒概念等板块表现不佳。从两市成交额来看,量能逐步温和放大,场外增量资金流入,叠加周末重大会议顺利召开进一步巩固市场信心,下周大盘有望延续上涨。 基本面投资,我们建议优选确定性强、行业景气度持续板块,重点配置基本面良好超跌个股。建议重点关注增长与估值匹配的成长型制造业企业的投资机会,如双碳背景下的新能源装机持续保持高增长对整个产业链的带动逻辑(重点关注海风、储能、线缆),以及新能源汽车销售超预期对相关基础设施未来增长预期形成支撑的逻辑(重点关注充电桩、换电站)。 相关标的:明阳智能、金风科技、中天科技、东方电缆、金龙羽、万马股份、许继电气、特锐德、盛弘股份等。 市场一周表现 2022 年 10 月 14 日周五,截止收盘,本周上证指数上涨 1.57%,收 3071.99 点,深证成指上涨 3.18%,创业板指上涨 6.35%。板块方面,上涨前三为生物医药、电力设备、农林牧渔,分别上涨 7.54%、7.33%、7.18%;下跌前三为食品饮料、煤炭、银行,分别下跌 4.73%、2.32%、1.87%。申万 31 个一级行业分类中,基建产业链相关的有建筑装饰、建筑材料、电力设备、机械设备、通信 5 个一级指数,涨跌情况分别为建筑装饰上涨2.53%、 建筑材料上涨1.33%、 电力设备上涨7.33%、 机械设备上涨5.68%、 通信上涨5.03%。 行业动态 重庆市发布了《重庆市推进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建设及服务行动计划(2022-2025 年)》,《计划》提出到 2025 年底,重庆市建成充电桩超过 24 万个,新建小区充电桩覆盖率达到 100%,中心城区具备条件的公共车位实现充电桩全覆盖,超快充网络、换电网络寻站半径原则上不超过 5 公里,高速公路服务区实现充电桩全覆盖,其中,超级充电桩覆盖率超过 20%。(新华网) 风险提示:经济下行超预期;疫情反复超预期等。

资源

思摩尔国际披露2022Q3业绩,看好家居板块修复

2022年10月17日发布 投资要点 上周行情:轻工制造板块指数下降。2022/10/10 至 2022/10/16,上证综指上涨 1.57%,深证成指上涨 3.18%,轻工制造指数上涨 1.29%,在 28个申万行业中排名第 21;轻工制造指数、细分行业涨跌幅由高到低分别为:造纸(3.80%)、包装印刷(2.19%)和家用轻工(-1.25%)。 家具: 保交付下竣工有望企稳关注家居需求修复。 截至 10 月 14 日, 据统计局公布 70 个大中城市中,共有 23 个城市符合阶段性放宽首套住房贷款利率下限的条件, 其中天津市和石家庄市的首套房贷利率下限分别从即日起将至 3.9%和 3.8%,全国至少 14 个城市首套房商贷利率下调。本周三十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套数 25986 套,周环比上升 244.1%,成交面积 291.84 万平方米,周环比上升 285.9%。地产方面,政策托底力度持续增大,地产交易有望逐步企稳。同时保交付强政策下竣工复苏可期,部分家居龙头工程端已有修复迹象。外销方面,截至 10 月 14 日,CFETS 本周五早盘美元兑人民币 7.1088,周环比贬值 90pips; 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 2026.26 点,月环比-13.0%,人民币贬值利好出口企业收入及盈利能力上行。家居板块前期受地产断贷和疫情反复影响较大,地产政策持续加码及“金九银十”旺季来临,22Q4 家居消费需求有望复苏。首推零售大家居战略稳定推进,高管增持继续、估值性价比较高的【顾家家居】 (PE15x);2022H1 业绩表现亮眼,渠道布局及门店扩张进程稳步推进的【喜临门】(PE16x);同时推荐大宗业务增长迅速的【欧派家居】 (PE23x) ;整家战略加速落地,客单值提升明显的【索菲亚】(PE11x);长线推荐【敏华控股】(PE8x),建议关注【江山欧派】 (PE15x)、 【志邦家居】 (PE13x)、【金牌厨柜】 (PE11x)。 造纸: 造纸板块上涨成品纸价小幅度提升,看好中期浆价回落利润弹性释放。本周造纸子板块上涨 3.80%,木浆、废纸周环比分别上涨 41 元/吨、32 元/吨;成品纸价均小幅度上升,其中双胶纸、白板纸周环比分别上涨 113 元/吨、50 元/吨。短期来看,浆价高位下成品纸盈利压力较大,中小纸企部分出清促进行业集中度提升, 10 月新一轮提价落地后成品纸企盈利压力有望缓解。中期来看, 2022Q4 至 2023Q1 纸浆新增产能较多,包括 Arauco156 万吨阔叶产能(公司预计于 2022 年 10 月下旬投产)、UPM230 万吨阔叶产能(公司预计于 2023Q1 投产,2022Q3 已进行试产),同时国内方面 2023 年新增自给浆产能较多,我们判断 2023年国内纸浆供给较为宽松, 继续看好新产能投产后浆价中枢下行。首推管理层磨合进入正轨, 份额扩张关注后续弹性的【中顺洁柔】 (PE24x) ,建议关注业绩稳健增长、 装饰原纸龙头的【华旺科技】 (PE12x) 、【仙鹤股份】 (PE18x)、【五洲特纸】 (PE12x);长线推荐林浆纸一体化优势凸显的【太阳纸业】(PE10x)。 必选:疫后加速新业务发展推荐晨光股份。晨光股份 2022Q2 受上海疫情影响较大, 但传统业务降幅低于市场预期体现较强韧性;同时经过上海疫情压力测试后,公司供应链能力进一步提升,可更好应对散发疫情扰动。中长期看,产品结构升级+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本册等高潜品类发力为传统业务提供充足增长动力。 电子烟:思摩尔国际发布 2022Q3 业绩;RELX 悦刻国标产品幻影 Pro上新。1)公司 2022Q1-3 实现净利润 20.89 亿元,同比-49.0%;经调整后的净利润 21.57 亿元,同比-48.9%。其中 2022Q3 实现净利润 7.04 亿元,同比-42.2%;经调整后的净利润 7.21 亿元,同比-42.3%。 2) RELX悦刻第二批国标产品已经在一些地区上市,本次上新系列为幻影 Pro 侠行山林雾化杆和幻影 Power 雾化弹红运滚滚岩烤 30、相印彩云溪烟 18,三款产品已上线全国统一电子烟交易管理平台供各省市持证电子烟零售户订购; 我们认为基于减害性与合法背景下、 以及后续产品迭代的发展,国内市场需求有望修复。首推拥有陶瓷雾化芯创新技术 FeelmMax的全球雾化科技龙头【思摩尔国际】(PE15x);建议关注:【雾芯科技】 (PE10x) 、【盈趣科技】 (PE15x) 、【顺灏股份】 、【润都股份】 、【金城医药】(PE21x)。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波动,中美贸易摩擦加剧,下游需求偏弱。

资源

各细分领域政策迎来边际改善,关注“预期修复+业绩成长”两大主线

2022年10月17日发布 各细分领域政策迎来边际改善,医药板块悲观情绪得到修复。我们认为,医药板块自2020年8月起持续回调,主要是由于:1.估值过高;2.政策压制因素持续,集采从化学药向生物药、中药、高值耗材、IVD甚至消费医疗等“政策免疫”领域拓展,市场预期一再被打破。近期医药板块市场表现良好,我们认为主要是由于:1.药品集采(包括化学药国家带量采购、中成药地方集采)、种植牙服务价格调整、关节/脊柱集采、生化试剂集采在规则演变、最终中标价格等均好于预期;此外医疗设备采购贴息贷款政策有望加速医疗新基建需求释放,创新药医保准入谈判/续约细则的进一步明确也有助于市场对创新药的销售金额形成明确预期,各项政策利好和边际改善带动医药行业估值迎来整体修复;2.医药板块经过回调之后,目前估值已经处于历史低位,安全边际充足,同时兼具较好的业绩成长性,性价比突出;3.药明生物被移除UVL清单后,市场对于地缘政治因素的担忧得到一定程度解除。 建议关注“预期修复+业绩成长”两大主线。截至2022年10月14日,SW医药指数估值为23.12倍,在大幅上涨后估值仍处于近年来底部区域。在“预期修复”方面,我们建议关注:(1)药品领域虽然总量增长空间有限,但我们认为仍存在结构性机遇,包括:1.创新药进入商业化阶段并开始放量,现金流充沛的biopharma型公司;2.部分竞争格局好,潜在市场空间大的特色专科药;3.存量产品在集采后出清较为彻底,有望迎来“第二曲线”的公司;4.部分经营趋势向好的OTC中药、处方中药和API企业;5.竞争格局好,对下游议价能力强,客户粘性高的药用辅料、药用包材类公司;6.创新药收入占比持续提升,增长动能迎来转换的bigpharma型公司。(2)IVD领域各细分龙头。在“业绩成长”方面,我们建议关注:(1)医疗新基建:(2)科研服务行业细分龙头;(3)具有全球竞争力的CXO龙头。 风险提示:医保/药品集采政策发生变化,严厉程度超预期;全球制药产业链分工发生重大不利变化;疫情影响公司业绩等。

  • 1
  • 119
  • 120
  • 121
  • 3218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