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用的技术资料,尽在理工酷
帖子 153897 篇,圈子 30 个,昨日新增帖子 0 篇
热门搜索: 智能汽车推荐系统人脸识别机器人毕业设计
关注推荐最新

热门标签

资源

稀土永磁业绩增长与估值匹配仍佳,锂源强势上行增大下游材料成本压力

2022年10月21日发布 核心要点: 上周光伏材料板块反弹幅度最大,半导体材料及碳纤维板块下跌。上周碳纤维及半导体材料板块估值(市盈率TTM)回落,全部细分板块估值维持在长期中位水平之下 上周光伏材料板块反弹幅度最大,周涨幅为6.45%,跑赢基准(沪深300)5.47个百分点;半导体材料和碳纤维板块下跌,周跌幅分别为3.77%和1.62%,分别跑输基准4.76个百分点和2.61个百分点。上周碳纤维及半导体材料板块估值水平(市盈率TTM)回落,其余板块回升。从估值水平历史分位来看,上周磁材、碳纤维、锂电材料、光伏材料、半导体材料和面板材料板块估值分位数分别为20.1%分位、20.2%分位、3.8%分位、47.8%分位、33.1%分位和2.8%分位。 上周镨钕价格由升转弱,氧化镨钕行业周平均毛利回落至低位。重稀土镝价稳中有升、铽价逐步上行,钆铁、钬铁价格持续坚挺。钴期价稳、现价涨,硼铁、铌铁合金平稳,金属镓延续下跌。烧结钕铁硼毛坯价格保持平稳 镨钕:上周镨钕价格由升转弱,全国氧化镨钕均价至68.7万元/吨,周环比上涨0.88%;镨钕金属均价至83.3万元/吨,周环比上涨2.21%。上周氧化镨钕产量1236.4吨,周环比持平;氧化镨钕工厂库存3241吨,环比略降0.15%。氧化镨钕行业平均毛利同期环比回落0.29万元/吨至1.24万元/吨。 重稀土:上周镝价稳中有升,全国氧化镝和镝铁均价分别至2320元/公斤和2320元/公斤,环比分别上涨0.87%和1.31%。上周铽价逐步上行,全国氧化铽均价至13155元/公斤,周环比上涨1.19%;金属铽均价周环比略涨0.24%至16410元/公斤。上周钆铁价格坚挺,钆铁合金国内均价环比上涨2.56%至36.1万元/吨;国内钬铁合金涨后企稳,均价上涨3.52%至73.5万元/吨。 其他原料:上周LME钴期价持平于51955美元/吨;长江有色钴现货价格回升3.71%至36.3万元/吨。硼铁(18%)维持平稳,铌铁合金(60-A)持平于26.85万元/吨,金属镓(99.99%)价格周环比下跌3.19%至2425元/公斤。 烧结钕铁硼:上周钕铁硼价格保持平稳,毛坯烧结钕铁硼N35和H35全国均价分别持平于197.5元/公斤和269.5元/公斤。 上周正极钴原料价格回升,前驱体钴、镍硫酸盐价格上涨,硫酸锰价格持平。锂源价格继续强势,三元前驱体价格上涨,三元正极材料稳中略升,磷酸铁锂正极上涨。电解液环节六氟磷酸锂微涨,DMC价格回落,各类电解液小幅上涨。负极材料弱势下跌,隔膜维持价稳量升,铜箔价格及加工费均下跌 正极材料:上周三元正极原料端电池级电解钴回升3.71%至36.3万元/吨,硫酸钴及硫酸镍价格周环比分别上涨2.5%和1.57%至6.15万元/吨和3.88万元/吨,硫酸锰价格持平于0.69万元/吨。三元前驱体NCM111、NCM523及NCM622价格分别上涨1.4%、0.92%和0.83%至10.85万元/吨、10.95万元/吨和12.1万元/吨。锂源价格继续上涨,电池级碳酸锂环比上涨2.53%至52.6万元/吨,氢氧化锂环比上涨2.99%至51.75万元/吨。三元正极材料NCM523价格周环比略涨0.31%至32.88万元/吨,NCM622价格持平于37.65万元/吨。前驱体正磷酸铁价格持平于2.33万元/吨,磷酸铁锂正极价格周环比上涨0.92%至16.4万元/吨。 电解液:上周六氟磷酸锂价格微涨0.33%至30.6万元/吨,DMC国内厂家出厂均价周环比回落1.41%至7000元/吨。同期磷酸铁锂、锰酸锂、三元圆柱2.6AH电解液价格周环比分别略涨0.47%、0.39%和0.14%至6.37万元/吨、5.11万元/吨和7.35万元/吨。 负极材料:上周锂电负极材料市场价格下调,国产中端人造石墨负极材料价格周环比下跌3000元/吨至55000元/吨。 隔膜:上周隔膜市场价格维持稳定,企业保持高开工率,库存压力较小。隔膜周产量26556万平米,环比增加3.03%;行业开工率达到88.86%,周环比增加2.61个百分点。隔膜供需存在一定的缺口,企业正加紧建设产线缓解供给压力。但由于隔膜企业议价权较弱,预计短期内仍将持稳运行。节前企业集中备货导致的原料上涨并未影响到隔膜本身,上周隔膜企业毛利小幅上行,维持在近年高位。 电池级铜箔:上周锂电铜箔市场价格及加工费维持回落态势。8μm和6μm主流市场均价环比分别下降2.22%和1.95%至8.8万元/吨和10.05万元/吨,8μm及6μm电池级铜箔加工费均价周环比均下降2000元/吨。 半导体材料下游DRAM价格下跌,闪存价格基本平稳 上周台湾和费城半导体行业指数环比分别下跌5.2%和8.25%;DIX指数环比下跌1.45%。DRAM方面,下游DDR34Gb(1600MHz)价格下跌1.66%至1.595美元。NANDFlash64Gb价格微跌0.08%至3.949美元,32Gb价格环比持平于2.148美元。 投资建议 建议继续积极关注磁材板块。磁材板块估值维持在历史底部区间,仍具备较强的估值安全边际。部分头部公司三季报预告显示第三季度业绩仍然维持较高增速,表明当前行业景气度仍较高。看好下新兴领域需求持续拉动下,头部企业持续放量增长的机会。另外继续看好前期大幅调整后高景气延续下,光伏装机长期增长前景下对光伏材料、碳碳基复合材料需求的拉动。 风险提示 价格下跌风险,景气度变动风险,政策变动风险,原材料价格超预期上涨风险。

资源

直播电商竞争白热化,多直播机构加码布局淘宝直播,双十一开启新增量

2022年10月21日发布 事件: 多直播机构表示将加码布局淘宝直播,并在双11开启首播。1)星期六:遥望网络新增“遥望梦想站”入驻淘宝直播。2)世纪睿科:交个朋友旗下主播罗永浩将在2022年“双11”进行淘宝平台首播;3)新东方在线:10月31日晚,俞敏洪将现身“新东方迅程教育专营店”淘宝直播间。 直播电商平台竞争白热化,淘宝直播开启新增量 近年来直播电商作为电商赛道新业态增长迅猛,2021年网经社预计中国直播电商交易规模达2.35万亿,同比增长82.87%,3年CAGR达158.9%,直播电商渗透率(直播电商交易规模/网络零售交易规模)由2018年的1.6%提升至10.15%。“淘抖快”作为直播电商三大平台格局稳固,据星图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9月的抖音平台GMV份额达40.5%,快手和点淘分别为32%和27.5%。2021年快手电商GMV达到6800亿,抖音GMV为8000亿元,其中闭环6000亿元。 淘宝直播起步于2016年,依托最大的淘系电商平台(淘宝+天猫)逐步成为国民级消费类直播平台。淘宝直播具有天猫数十万品牌商家优势,为品牌商家直接提供店播工具。达人直播方面,在李佳琦等超头主播行业领先的情况下,注重对中腰部主播的扶持,据36氪消息,激励计划下22年1-9月淘宝直播累计产生近200个GMV破亿直播间,5-9月腰部主播每个月的GMV都保持同比50%以上增长。 随着直播电商平台竞争趋于白热化,我们认为淘宝直播在本身运营机制迭代升级的同时,或以一定的资源倾斜吸引抖音、快手平台上成熟的直播机构加盟,这有利于淘宝直播优化主播结构、盘活货盘及流量,为淘系电商在直播领域的长期成长注入活力并实现GMV的再增长。 李佳琦归回淘宝直播,双十一加持平台流量、品牌商家 淘宝直播平台主播李佳琦作为直播电商行业超头部主播,为淘宝直播激活流量、赋能品牌商提供强劲支持。李佳琦直播间21年双十一预售首日达到106亿元,双十一期间销售额为217.6亿元,占到当年天猫双十一总销售额4%(不同口径或略有误差);22年618预售首日直播间在线观看量超过1亿。李佳琦于9月20日重回淘宝直播,复播当日同时在观看人数突破6000万。长期以来,李佳琦凭借超头部流量在商家端具有较强议价能力为消费者提供实惠,同时为商家实现品牌与销量的双赢。22年双十一李佳琦直播间继续发力加持平台流量、商家,10月初李佳琦团队原创网络综艺《所有女生的offer2》开启预热,截止10月19日B站播放量达到2338.9万,约为第一季B站播放量的8倍(去年非独播),品牌数量约为第一季的3倍。我们预计李佳琦个人强品牌力下今年双十一仍会有亮眼表现。 服饰非标、多平台布局品牌IP号或为星期六贡献可观增量 星期六2019年并购遥望网络,目前已经成为抖音、快手双平台头部电商MCN机构。主播端,公司依托赛马机制实现主播孵化可复制,截至1Q22签约艺人/达人/主播数量达229位;供应链端,公司合作品牌资源丰富(近2万个);运营端,公司21年四季度上线“遥望云”中台系统,实现直播全流程的标准化、系统化。22年开始公司探索服饰非标、品牌IP号等新增量,星期六积极布局品牌IP号“遥望未来站”9月19日抖音首播,GMV达3688万,次日GMV破亿,直播运营能力进一步验证。此外,公司在抖音上线遥望DUDUTIME、遥望酒馆、遥望星选等等垂直领域独立直播间,在快手上线遥望幸福站,并推出遥望梦想站首次入驻淘宝直播。我们预计未来公司品牌IP矩阵将持续完善,贡献可观的GMV增量。 “交个朋友“进军淘宝直播开启多平台运营,世纪睿科成长空间扩容 世纪睿科于2022年8月29日公告与“交个朋友”签订为期5年的独家运营合作协议。交个朋友直播间前期通过与明星主播“罗永浩“深度合作打下夯实基础,22年以来交个朋友逐步转型成为“1+N”垂类机构化直播平台。2020年至2022年4月,交个朋友总GMV已达到100亿,直播间合作品牌数超6500家,商品数量达4.3万+,SKU品类超10万。交个朋友直播间在抖音平台稳居头部位置,继而发力布局淘宝直播,多平台战略验证公司运营能力的同时,或为交个朋友成长空间扩容,但具体对公司收入、利润的贡献还需要进一步观察。 投资建议: 疫情缓和下消费呈复苏态势,双十一大促来临,关注电商平台【阿里(10月24日开启预售,淘宝直播展现新动力)、京东(10月20日开启预售)、拼多多】及直播电商新动力【抖音、快手(10月20日开启预售)】的表现,以及对产业链【星期六(“艺人+品牌IP”双线并行)、世纪睿科(罗永浩双十一淘宝首播)】等积极带动。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下行,消费增长不及预期,电商行业竞争加剧、直播电商政策监管风险等。

资源

特斯拉:全球产销创新高,三季度营收净利润同比高增

2022年10月21日发布 全球工厂产量创新高,三季度营收及净利润同比高增。 2022Q3 特斯拉实现营业收入 214.5 亿美元,同比+56.0%,同比增速较 2022Q2 上升 14.3pct; 2022Q3 公司实现净利润 32.9 亿美元,同比+103.5%,同比增速较 2022Q2 上升 5.7pct。公司全球所有工厂的产量均创下历史新高,上海工厂在经历二季度生产放缓之后,恢复正常生产水平。 三季度交付量同比上升,刷新历史纪录。 2022Q3 特斯拉交付量为 34.4万台,同比+42.4%,环比+35.0%;分车型来看, Model 3/Y 二季度交付 32.5 万台,同比+40.1%,环比+36.3%; Model S/X 二季度交付 1.9万台,同比+101.0%,环比+15.5%。 2022Q1-Q3 特斯拉共交付 90.9万台,同比+44.8%;分车型来看, Model 3/Y 共交付 85.9 万台,同比+39.8%; Model S/X 上半年共交付 5.0 万台,同比+275.2%。 Q3 销量环比上升主要因上海工厂产能逐渐恢复,特斯拉中国 Q3 销量共 18.8万台,环比 Q2 增加 7.6 万台,单月销量来看, 2022 年 7 月/8 月/9 月特斯拉中国销量为 28217 台/76965 台/83135 台, 9 月单月销量创历史新高。 单车均价同比上行,受原材料价格影响毛利率同比下降。 2022Q3 特斯拉汽车业务营业收入达 186.9 亿美元,同比+55.0%;单车均价为 5.4万美元,同比+8.8%,环比-5.2%,主要因 22Q3 相比 21Q3,售价较高的 Model S/X 车型占比提升。毛利方面,受到上游原材料涨价影响,Q3 汽车业务毛利率为 27.9%,同比-2.6pct,环比保持不变。 披露产能超 190 万台, Semi 电动卡车即将交付。 特斯拉目前全球已建成投产的工厂包括上海、加利福尼亚、德克萨斯州、柏林四大工厂,合计规划产能超 190 万辆。 “全球出口中心”上海超级工厂已累计下线100 万辆产品,持续供应亚太、欧洲等地区;柏林超级工厂单周产量已突破 2000 辆;德克萨斯超级工厂持续推进 Cybertruck 等车型的量产工作,计划在 Model Y 产能爬坡后启动; Semi 电动卡车预计于 2022年 12 月完成首批交付。特斯拉不断提升生产制造效率,将来几年中,期望汽车年均交付增长率持续达到 50%以上。我们预计随着新产能达产,以及未来 1-2 年新车型投产放量,特斯拉全球交付量将保持高速增长。 投资建议: 上海工厂经历二季度生产放缓之后, 三季度恢复正常生产水平。 随着新产能扩产和新品投放,特斯拉将延续高增长。在特斯拉的带领下,国内汽车产业链也将加速智能电动化转型。 我们建议关注相关产业链标的【拓普集团】、【旭升股份】、【福耀玻璃】、【常熟汽饰】、【文灿股份】、【均胜电子】、【岱美股份】、【卡倍亿】、【保隆科技】、【新泉股份】、【宁波华翔】 风险因素: 芯片供给短缺制约汽车产业链复苏; 疫情反复致经济复苏不及预期;汽车促消费政策效果不及预期。

资源

宁德时代公布钙钛矿电池相关专利,关注钙钛矿产业落地进展

2022年10月21日发布 事件:10月下旬,宁德时代“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用电设备”专利公布。(资料来源:索比光伏网、天眼查) 宁德时代钙钛矿专利公布,标志钙钛矿电池技术产业化进程进一步提速。(一)本次专利主要亮点为通过密封腔内填充气体提高钙钛矿材料化学稳定性,进而提高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效率及使命寿命。M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包括背板、透明基板,透明基板与背板之间形成有密封腔,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器件位于密封腔内,密封腔内含有体积分数为10-100%的氨气和余量的惰性气体。10-100%的氨气能够提高钙钛矿材料的化学稳定性,从而提高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器件的热稳定性,进一步提高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效率和使用寿命。氨气及惰性气体环境可以抑制有机组分挥发,提升整体稳定性,进而延长使用寿命。该专利表明了宁德时代对钙钛矿电池寿命问题的重视,体现了公司的相关技术储备。(二)宁德时代自2020年开始积极布局钙钛矿。2020年,董事长曾毓群通过控股子公司瑞庭投资参投协鑫光电pre-A轮融资,正式入局钙钛矿领域。在2022年5月份的业绩说明会上,曾毓群称公司钙钛矿光伏电池研究进展顺利,且已进入中试线搭建阶段。 降本增效主逻辑下钙钛矿电池潜力大,叠层模式下电池效率可达40%以上,GW级产能下钙钛矿电池组件成本可降至0.6元/W。钙钛矿电池(PSCs)是第三代太阳能电池的代表,光电特性优势明显,单结理论最大效率超30%。由于钙钛矿材料可设计性的特点,电池效率提升速度较快,在13年的时间实验室效率从3.8%达到25.7%,速度快于晶硅。目前产业化效率在16-18%,2023年中试组件效率预计达19.3%。工艺流程短、低原料成本、低能耗、放大优势等因素铸就钙钛矿电池低成本基因,随着电池效率、寿命提升,度电成本有望持续下降 钙钛矿组件已实现出货,标志着产业化进入落地阶段,同时央企积极参与布局。目前,在建及规划产能近30GW,十四五期间设备需求预计175-263亿元。2022年7月,纤纳光电用于工商业分布式光伏的钙钛矿组件出货;华能集团、中国三峡集团积极参与钙钛矿布局;目前在建产能约0.8GW(不完全统计);单GW电池产能建设投资约5亿元,按单GW产能3-4条生产线计算,对应设备价值量3-4亿元,其中镀膜设备价值量占比超50%。随着钙钛矿电池技术发展日益成熟,十四五期间在建及规划产能有望到达50-75GW,设备需求预计175-263亿元。 投资建议:钙钛矿电池制备工艺流程较晶硅电池简化,涉及涂布、磁控、蒸镀、激光等设备,具体根据每层的材料略有差异。建议关注钙钛矿规模化进程中设备投资机会,包括价值量大的PVD/RPD设备(捷佳伟创、京山轻机等)、确定性需求强且主流电池片环节渗透率提升的激光设备厂商(大族激光、迈为股份、帝尔激光、杰普特、德龙激光等)、蒸镀设备(京山轻机,子公司晟成与头部钙钛矿企业协鑫绑定较深) 风险提示:电池技术进展不及预期;扩产节奏低于预期。

资源

特斯拉单季度交付创新高,看好特斯拉产业链

2022年10月21日发布 1)营收方面,2022Q3特斯拉实现营业总收入214.54亿美元,同环比分别为+56.0%/+27.0%;其中汽车销售总额186.92亿美元,同环比分别为+55.0%/+28.0%,汽车销售业务收入180.71亿美元,同环比分别为+54.8%/+29.0%,汽车租赁业务收入6.21亿美元,同环比分别为+61.3%/+5.6%。2022Q3能源收入11.17亿美元,同环比分别+38.6%/+29.0%;服务及其他收入16.45亿美元,同环比+84.0%/+12.2%。2)利润方面,2022Q3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32.92亿美元,同环比分别+103.5%/+45.7%,归母净利率15.3%,同环比+3.6pct/+2.0pct。 单季度交付再创新高,单车净利回升:交付维度,2022Q3上海工厂生产恢复,美国/德国工厂正常推进,单季度交付再创新高。2022Q3特斯拉全球交付34.38万辆,同环比分别+42.44%/+35.00%;毛利率方面,2022Q3公司整体毛利率25.09%,同环比分别-1.52/+0.08pct;其中汽车销售/租赁毛利率分别为27.51%/38.65%,能源业务毛利率9.31%,服务及其他业务毛利率4.01%。2022Q3毛利率同比降低原因主要系:1)原材料、商品、物流、保修等成本上升;2)汇率波动造成2.5亿元的损失;3)德州、柏林以及4680电池工厂的投产成本上升对利润率产生较大影响。单车平均价格同比上涨,单车毛利保持稳定;费用摊销明显,单车净利润维持于1万美元左右。2022Q3特斯拉单车平均销售收入5.43万美元,同环比分别+4.54%/-4.90%;单车毛利1.57万美元,同环比分别+3.24%/-5.84%,单车净利润为0.96万美元。现金流充裕,造血能力旺盛:2022Q3特斯拉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1.00亿美元,同环比分别+62.06%/+116.93%,当前现金流依然充裕,造血能力旺盛。 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不断提升,2022年零售口径渗透率有望突破29%:2022年全年国内新能源汽车批发口径销量有望达到659万辆,对应渗透率27.1%。特斯拉以“销量及盈利能力持续高增长”领跑全球电动车行业,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提升有望不断加速。我们预计,2022年国内乘用车整体产批量分别为2452/2427万辆,分别同比+17.2%/+15.3%,其中新能源汽车批发销量为659万辆,同比+99.9%,批发口径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为27.1%;交强险零售销量2054万辆,同比+1.6%,零售口径渗透率突破29%,达29.1%。 投资建议:看好三季报行情!零部件好于整车!零部件板块赛道排序:轻量化(含一体化压铸)>线控底盘>域控制器/座椅/线束>汽车检测/玻璃等。优选【拓普集团+文灿股份+爱柯迪+旭升股份】。龙头【拓普集团】依然确定性较强。轻量化(含一体化压铸):低渗透率+理论可100%国产替代。重点推荐【文灿股份+爱柯迪+旭升股份】。线控底盘(制动+转向):低国产替代率+较低渗透率+较高技术壁垒。重点推荐【伯特利+耐世特】,关注【亚太股份】域控制器(座舱+驾驶):L2级别成长性依然强但L3+受芯片制约或有所放缓。重点推荐【华阳集团+德赛西威+经纬恒润】。座椅:低国产替代率+较高技术壁垒。重点推荐【继峰股份】。线束:产品升级+较低国产替代率。重点推荐【沪光股份】。整车板块:技术创新进入成长后期但智能化技术创新仍在导入期导致车企竞争提前进入白热化阶段,【销量-品牌-利润】三者之间必须取舍。优选【比亚迪】,其次华为汽车(赛力斯/江淮/奇瑞)/蔚来/理想/吉利/长安/长城等。 风险提示:芯片短缺影响超预期;乘用车价格战超出预期。

资源

完美世界:《幻塔》贡献业绩,多款产品将开测

2022年10月21日发布 完美世界(002624.SZ) 发布 2022 年前三季度业绩,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 57.11亿元,同比-15.3%;归母净利润 14.42 亿元,同比+80.3%。 22Q3 营业收入 17.88亿元,同比-29.4%;归母净利润 3.04 亿元,同比-43.9%。完美世界持续强化研运实力,重点产品《幻塔》贡献主要业绩,多款在研产品将在 Q4 开测。 主要业绩点评及展望 重点游戏进入回报期,助力业绩释放。分业务看,前三季度游戏业务营收 54.48 亿元,由于已售出的欧美子公司不再并表,扣除该影响后,游戏收入同比增长 4.5%。游戏业务实现盈利 15.47 亿元,同比增长约 100%。22Q3 公司游戏业务收入 17.12 亿元,实现盈利 3.64 亿元,内地《梦幻新诛仙》进入稳定期,但流水相较去年 6 月上线初期下滑;同时部分游戏由于生命周期影响,流水同比回落;但《幻塔》等新游业绩贡献部分抵消上述影响。影视及其他业务方面,前三季度营收 2.63 亿元,《昔有琉璃瓦》《仙琦小姐许愿吧》等精品剧集取得不错口碑,但相对去年同期上线项目较少,收入下滑;影视业务仍保持谨慎投入。 内地经典产品表现稳定,海外《幻塔》成绩亮眼。内地方面,《幻塔》《梦幻新诛仙》等新游流水表现较为稳定,根据七麦数据,Q3《幻塔》在 iOS 畅销榜中基本稳定前 150 名,活动期排名提升幅度大,最高来到第 10 名;《梦幻新诛仙》基本稳定在畅销榜前 60 名,前三季度最高位居第 6 名。港澳台及海外方面,公司半年报披露 8 月《幻塔》上线海外市场,登顶近 40 个国家和地区 iOS 免费榜,最高来到近 30 个国家和地区畅销榜 TOP10;根据 Sensor Tower,截至 9 月 30 日,《幻塔》海外流水达 1.3 亿美元。该游戏在海外主要地区均授权腾讯发行,在收入分成款外还将产生版权金收入,预计《幻塔》海外版权金已在 Q3 确认完毕。 拓宽题材品类,待测产品储备丰富。目前公司产品还储备有经典 MMO类型的《天龙八部 2》《诛仙 2》《完美新世界》,二次元 IP 改编产品《朝与夜之国》《一拳超人:世界》《百万亚瑟王》等;端游产品储备有《诛仙世界》《Perfect New World》, Roguelike 类型的《Have a Nice Death》等。以上几款游戏完成度已相对较高,将陆续在 22Q4 开展测试。 毛利率大幅提升,研发费用率升高。前三季度公司毛利率 69.7%,同比+10.27pcts ; 销售 / 管理 / 研 发费 用率 分别为 14.1%/9.1%/28.5% , 同比-7.2/+1.6/+8.4pcts。22Q3 公司毛利率 73.6%,同比+6.4pcts,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为 16.3% /9.5%/32.3%,同比-4.6/+3.1/+11.9pcts。由于高毛利的游戏业务本期收入提高,公司毛利率大幅提高。费用结构方面,销售费用率降低,主要因为 2021 前三季度《梦幻新诛仙》《旧日传说》等游戏上线及后续营销销售费用基数较高;在研游戏进入测试密集期以及对研发环节的持续投入导致了更高的研发费用率。 投资建议 我们认为,完美世界持续强化研运实力,重点新产品《幻塔》市场反馈较好,其他经典产品表现稳定,影视产品投入注重效率。多款产品有序推进测试,等待版号下发即可尽快上线,部分游戏将在海外先行上线。前三季度毛利率大幅改善。建议持续关注。 主要风险 游戏监管超预期;宏观经济下滑;新游表现不及预期。

资源

9月乘用车销量持续大幅改善,新能源延续高增长

2022年10月21日发布 9月沪深300指数下跌6.7%,申万汽车指数下跌10.5%,表现落后于沪深300指数。9月汽车销售261.0万辆,同比增长25.7%、环比增长9.5%;其中乘用车销量233.2万辆,同比增长32.7%、环比增长9.7%,疫情缓解及购置税减半政策实施效果明显;商用车销售27.9万辆,同比下降12.5%、环比增长7.9%,客车同环比增长,卡车同比下降环比增长。9月新能源汽车销量70.8万辆,同比增长93.9%,延续高速发展态势,批发、零售渗透率分别为29.4%、31.8%。随着金九银十旺季到来,汽车终端需求较为旺盛,预计10月汽车销量同环比均有望增长。后续随着政策持续刺激消费、芯片供应短缺问题缓解,预计汽车销量有望实现较快增长。 主要观点 9月乘用车批零销量同环比均增长。据乘联会数据,9月狭义乘用车批发销量229.3万辆,同比增长32.0%、环比增长9.4%;零售销量达192.2万辆,同比增长21.5%、环比增长2.8%。乘用车需求依然旺盛,批发和零售走势较好。后续芯片短缺有望逐步缓解,汽车消费刺激政策持续落地,有望推动产销量稳步增长。9月国内豪华品牌乘用车销量29万辆,同比增长45%、环比增长15%,消费升级带来的高端换购需求仍旧旺盛。主流合资品牌同比增长8%、环比下降4%,预计和芯片短缺影响相对较大、品牌吸引力下降、新能源发展缓慢有关。自主品牌同比增长28%、环比持平,表现优于行业,自主头部企业产业链韧性强、有效化解芯片短缺压力,此外新能源销量表现较好。比亚迪等车企表现相对较好,建议持续关注。 9月商用车销量持续承压,但环比增长。据中汽协数据,9月商用车销售27.9万辆,同比下降12.5%。其中卡车销售23.9万辆,同比下降14.4%;受疫情及宏观经济等影响,卡车销量持续承压,预计后续有望逐步回暖。长期来看,“大吨小标”治理将导致原有轻卡超标车型的单车运力下降,有望带来合规轻卡及中卡的销量提升。客车销售4.0万辆,同比增长1.1%,大客和中客同比分别增长41.4%和11.3%。随着国内疫情好转及经济复苏,预计后续大中客车销量有望逐步恢复。 9月新能源汽车销量延续高增长。据中汽协数据,9月新能源汽车销售70.8万辆,同比增长93.9%,延续了高速发展的态势。新能源乘用车销量67.5万辆,同比增长93.8%,批发、零售渗透率高达29.4%、31.8%;其中比亚迪秦/汉/唐/宋/元PLUS、ModelY/3、五菱宏光Mini等车型热销使得比亚迪、特斯拉中国、上汽通用五菱等表现较好,相关车企及产业链有望受益。新能源商用车销量3.3万辆,同比增长95.9%;6米以上新能源客车销售6137辆,同比增长87.3%,其中中车电动、宇通客车、苏州金龙销量位居前三。新能源汽车后续有望延续高增长,建议持续关注相关产业链投资机会。 1-8月汽车行业收入降幅收窄,利润增速由负转正。据中汽协数据,2022年1-8月汽车工业重点企业集团实现营业收入26110.0亿元,同比下降4.4%;实现利润总额2265.3亿元,同比增长2.5%。随着车市逐渐回暖旺季到来,后续营业收入及利润总额有望持续改善。 投资建议 整车:乘用车销量回暖但车企分化加剧,推荐长安汽车、长城汽车,关注广汽集团。 零部件:近期汽车销量回暖,原材料价格有所缓和,看好优质企业长期发展,建议布局产品升级、客户拓展以及低估值修复的个股,推荐银轮股份、精锻科技、福耀玻璃、宁波华翔、文灿股份、广东鸿图、保隆科技、中鼎股份,关注继峰股份、泉峰汽车等。 新能源:新能源汽车销量2022年有望持续高速增长,后续高增长确定性强。推荐国内龙头比亚迪,以及受益新技术、特斯拉及大众MEB国产化的拓普集团、均胜电子,关注旭升股份、三花智控等。 智能网联:ADAS及智能座舱快速渗透,华为小米等加速产业发展。推荐拓普集团、伯特利、均胜电子、华阳集团、经纬恒润,关注光庭信息、湘油泵等。 风险提示 1)汽车销量不及预期;2)原材料短缺及涨价;3)产品大幅降价。

资源

底部布局机遇凸显

2022年10月21日发布 本期内容提要: 消费电子探底历史低位,汽车架构演变把握结构性机会。消费电子年初以来领跌申万一级, 9 月跌幅仅次于传媒。估值方面,消费电子市盈率不断试探 2018 年低位,迎来左侧布局良机。手机市场存量博弈,宏观经济承压引导消费降级,逆全球化趋势加速产业链转移,细分方向龙头或将受益。VR 方面,头显出货逐渐起量,但行业仍处发育期,资本开支巨大铸就行业壁垒,短期强者恒强逻辑主导,大厂深度绑定厂商具有成长潜力。汽车电子方面,汽车整车集成核心从物理架构转化为电子架构,汽车电子占整车制造成本 2030 年将达 49.55%。电动化进入平稳渗透期, 智能化登台主唱。感知层面,摄像头确定性最强,激光雷达单车价值量最高。决策层面,芯片算法是关键。建议关注手机市场实力强劲的立讯精密、东山精密、长盈精密; VR 行业布局领先的歌尔股份;受益于汽车智能化潮流的炬光科技、长光华芯、水晶光电、联创电子。 手机跟踪:全球市场跌幅收窄,荣耀出货翻倍式增长。 全球市场方面,根据 Omdia 的数据,2022 年 Q2 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 2.94 亿部,同比-3.2%,相较于一季度跌幅收窄。其中,三星、苹果、荣耀二季度出货量分别为 62.2、48.9、15.1 百万部,分别同比+8.7%、+12.9%、+125.4%。三星低端机型表现良好,苹果在高端市场需求平稳,荣耀出货翻倍增长。国内市场方面,市场持续低迷。7 月智能手机出货量1990.8 万部,同比-30.58%。8 月智能手机出货量同环比双跌,跌破2015 年以来最差 8 月单月记录。但荣耀在国内市场表现亮眼,8 月出货 3.6 百万部,同比-14.4%,环比+4.3%,TOP5 厂商环比唯一正增长,获得单月销冠。 汽车电子跟踪:乘用车市场产销两旺,激光雷达车型逐步上市。据乘联会统计,2022 年 9 月国内乘用车产量为 236.2 万辆,同比+37.3%;零售为 192.3 万辆,同比+21.6%。上半年疫情影响已经出清,汽车市场产销两旺。电动化方面,9 月新能源车销量超预期,共计销售 61.1万辆,同比+83.1%。9 月是传统销售淡季,购置税减半政策并未严重影响新能源车市场,油价上涨持续,地方政府激励出台, 9 月电车销量超出预期。厂商方面,比亚迪领跑 9 月销量,哪吒、几何、理想等在新势力中销量靠前。智能化方面,激光雷达车型不断推出,9 月小鹏G5、上汽飞凡 R7 陆续上市,10 月将上市 5 款新能源车型,其中,吉利旗下路特斯将发布首款纯电 SUV 路特斯 ELETRE,该车型搭载了 4颗激光雷达。 AR/VR 跟踪:软硬件共振,投融资步调平稳。硬件端二季度全球及中国 VR 头显分别出货 230 万、 33 万台,分别同比+30.68%、 +371.43%。Meta 龙头宝座稳固,PICO 成长迅猛,份额分别为 78.1%、11.2%。新机发布方面,9 月共发 6 部新机,其中 4 部 AR 产品,PICO 4 海外亮相。9 月融资并购步调平稳,据 VRPina 统计,9 月 XR 行业共发生17 笔融资并购,其中,Meta 并购触觉反馈公司 Lofelt。 投资评级:看好 风险因素: 新冠疫情扩散加剧风险;新车渗透不及预期风险;激光雷达上量不及预期风险;VR 出货下滑风险。

资源

2022年中国云计算行业系列研究――laas行业研究报告

2022年10月21日发布 发展历程 2007年,中国首次提出laas概念,2009年阿里云创立,开始提供laaS服务,随着移动互联网、智能终端的普及和大数据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多的腾讯云、华为云等互联网大厂的云平台开始搭建,云生态成为发展重点,随着云计算技术发展成熟,传统企业和互联网公司纷纷选择将业务迁移至云端,如今laas市场已经成为主流的云产品部署方式,市场格局超于稳定 市场规模 中国laas市场规模增速快,22021年,中国aas市场规模达1,107.5亿元,随着laaS带来的企业互联网发展和转型,laaS技术将不断成熟与落地并应用于更多中小企业中发展潜力巨大 产业链分析 中国laaS行业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产业链长,上游组件供应稳定,中游为云服务厂商,形成以互联网厂商为主的宴头竞争格局,下游主要为SaaS厂商、PaaS厂商和各类客户 发展超势 随着企业用户的需求从基础资源向云平台、云应用延伸,中国laas行业未来将呈全栈化超势发展。同时,中国政府密切出台多项云服务安全政策与条款,明确未来laaS安全化发展的规划

资源

中国衣物护理机行业展望

2022年10月21日发布 中国衣物护理机行业自2021年开始快速发展 2021年,中国衣服护理机行业进入高速发展期,线上销售衣服护理机的品牌数量迅速增多,在2021年第四季度达到34个品牌。东仕、卡萨帝、西屋、科驭等品牌在2021年纷纷入局中国衣物护理机行业。2021年,衣物护理机的线上零售量出现激增,同比增长384.4%,实现衣物护理机进入中国市场以来首次零售量破万 中国高资产家庭群体的高档衣服护理需求驱动行业发展 有47%的中国高资产家庭群体会购买高档服饰、配饰等日用奢侈品,而高档奢侈服饰的护理要求普遍高于普通衣服,催生了衣物护理的消费需求。衣物护理机作为新兴的清洁类家电,其热泵类的高端产品价格普遍高于8.000元,烘干功能对衣物的伤害小,适合高品质的衣物。8.000元及以上的中高端衣物护理机的热泵系统对衣物的损害小,适合护理山羊绒、羊驼毛、桑蚕丝等高品质织物面料,满足了高资产家庭群体的衣物护理需求 中小品牌拓展衣物护理机低端市场 高端衣物护理机的产品附加值高、着重体现品牌价值,而低端衣物护理机市场的开发有利于培养消费者的使用习惯。东仕、天骏等品牌的衣物护理机市场均价不超过3.000元。2020年,中国衣物护理机行业开拓了3.000元以下的低端市场。2021年,低端衣物护理机的线上零售额突破性增长,占比为15.3%,上涨11.7个百分点

资源

格局初定,精选个股

2022年10月21日发布 核心观点 回顾:无惧压力,逆周期释放业绩 2021Q4-2022Q3是中国快递行业定价能力修复的红利期。上半年快递行业在供需两弱(疫情限制供给、电商需求偏弱)的压力环境下逆周期提价释放业绩,其中圆通速递、申通快递充分受益格局改善逻辑,股价显著跑赢消费与交运指数。 展望:资本开支达峰,供需再平衡 格局改善逻辑始于政策催化,成于供需关系。1H2022快递企业资本开支同比下滑明显,资本开支达峰逻辑初步验证。预计2023-2025年顺丰控股、中通快递、申通快递、圆通速递、韵达股份与极兔速递6家企业新增供给150亿票、116亿票、106亿票,而需求有望保持年化150亿票以上增长,供需进入再平衡阶段。 投资策略:格局初定,精选个股 格局逻辑验证后,快递从周期成长逐渐切换为价值成长属性,投资方法也应从买格局切换为精选个股。自上而下看,2022下半年主要关注旺季,往年旺季看点在需求超预期,今年旺季看点在抗通胀涨价持续验证格局。自下而上看,精选个股的思路存在4类潜在机会:管理改善(圆通速递、韵达股份,逐季验证)、产能爬坡(中通快递、韵达股份、顺丰控股,2022Q4旺季验证)、后发优势(申通快递,2023年逐季验证)、第二曲线(顺丰控股,快运格局改善、国际打开空间),值得把握节奏积极布局。 鉴于快递行业多条主线均存在布局的机会,维持行业“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景气度不及预期、价格战重启、监管政策变动、加盟网络不稳定、人工成本快速通胀、油价持续上涨、疫情封控冲击企业运营、互联网企业再度强制介入、重点关注公司业绩不达预期。

资源

近期市场表现平淡,静待四季度各车型交付

2022年10月20日发布 行业整体跟踪 本月美股汽车行业整体表现比较平淡,整体受到美联储加息影响,股价出现不同程度的回调,另外特斯拉于日前披露了2022年三季度交付量,共交付34.3万辆汽车,不及市场预期的35.79万辆,交付不及市场预期导致特斯拉近期出现较大回调。我们认为伴随着全球加息,需求端出现一定程度萎缩是导致特斯拉交付不及预期的主要原因。 整体来看港股汽车与汽车零部件板块由于近期的汽车消费淡季而承受较大压力,整体表现跑输市场。预计在今年四季度汽车消费旺季到来情况将得到好转。 重点个股跟踪 小鹏汽车(9868.HK):近期走势较弱一方面是由于月交付量不及市场预期,2022年9月总交付8,468台,交付量趋势性跌破月一万,导致投资者普遍失去信心;另一方面小鹏新车型G9发布反响较为一般,其在推出之后进行变相降价(2万左右),说明小鹏品牌并未在高价车型领域立稳。目前对于市场对于尚未盈利的造车新势力更加倾向于投新车型周期,如果新车型不及预期,那么股价将面临较大回调压力。 特斯拉(TSLA.O):近期回调主要是由于三季度交付不及市场预期,2022年三季度共交付34.3万辆汽车,不及市场预期的35.79万辆。另外特斯拉在同期共生产36.59万辆,公司方面解释供应链混乱是交货较差的主要原因。但我们分析来看随着全球衰退预期加强,需求端变弱,特斯拉交付情况不可乐观。从交付量来算特斯拉前三季度共交付90.85万辆,预计四季度交付35-37万辆,即预计共交付126-128万辆(年初公司指引140-150万辆),按照单车1万美元利润贡献计算,特斯拉利润22年预期126-128亿美元,当前总市值6873亿美元对应PE估值54倍左右。 投资建议 比亚迪股份(1211.HK)三季度盈利大幅超出市场预期,其本身具备较强的盈利提升以及出海逻辑,月度交付量持续新高,其海洋与王朝系列车型受消费者认可,近期有新车型海豹上市,反响较好。经过近期回调,目前估值已经具备一定吸引力,建议投资者持续关注。

  • 1
  • 116
  • 117
  • 118
  • 12997
前往

理工酷 - 工程师的技术圈子

每天 个免积分下载资料

已注册用户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