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用的技术资料,尽在理工酷
帖子 153897 篇,圈子 30 个,昨日新增帖子 0 篇
热门搜索: 智能汽车推荐系统人脸识别机器人毕业设计
关注推荐最新

热门标签

资源

压缩空气储能:未来长时储能主流品种

2022年10月22日发布 事件: 近日,青海能源局印发《2022 年青海省新能源开发建设方案》,通知公布了 2022 年新能源建设计划,明确配套储能技术类型的储能规划装机量共 6.36GWh, 其中, 压缩空气储能 3.04-3.84GWh,占比 48%-60%。 投资要点: 未来大型长时储能主流路线之一,规模和经济性可媲美抽蓄。 压缩空气储能是大型长时机械储能, 通过电能与压力势能+热能的相互转化,以实现储能和放电。 据中国科学报等,压缩空气储能特点是容量大(已有签约项目的容量达 1GW/6GWh)、安全环保(无爆炸风险)、 成本低( 现有规划项目单位投资成本 4.8-7.5 元/W,度电成本0.3-0.5 元/KWh)、寿命长(可达 30 年以上)、 建设周期短( 1.5-2年)。 我们认为,相较氢储能、 重力储能、液流电池等长时储能路线,压缩空气储能从经济性和技术成熟度等方面来看,是更接近大范围推广的储能形式。 当前压缩空气储能系统能量转化效率已可达 70%( 来源于中国储能),未来随着规模的扩大, 经济性有望进一步凸显。 商用大年将至, 现有规划装机量 6.3GW。 根据我们统计,截至 2022年 9 月,我国压缩空气储能在建/筹建装机量 6.3GW, 远高于我国现有累计装机 182.5MW。 根据观研报告网预计, 悲观/中性/乐观预期下, 2025 年我国压缩空气储能装机量为 3.5/6.8/10.1GW, 2030 年为 27.7/43.2/58.6GW。 据国家发改委, 2025 年我国新型储能装机将超 30GW,则中性预期下,压缩空气储能装机量占比为 23%。 中性预期下, 预计 2022-2025 年膨胀机、压缩机市场空间为 118、57 亿元。 据观研报告网, 压缩空气储能产业链上游包括设备(压缩机、膨胀机、换热器等)、 盐穴/储气罐、电源管理系统等。 据美国能源部,压缩空气储能设备价值量占比 50%, 其中, 膨胀机/压缩机/其 他 设 备 价 值 量 占 系 统 整 体 比 例 为 30%/14.4%/5.6% 。 按 照2025/2030 年我国压缩空气储能中性预期新增装机量 6.6/43.0GW,假设上述设备价值量占比不变、 单位投资成本 6 元/W, 则 2022-2025年压缩空气所需的膨胀机、压缩机市场空间为 118、 57 亿元,2022-2030 年膨胀机、压缩机市场空间为 773、 371 亿元。 投资建议: 行业上, 压缩空气储能是当前更接近大范围推广的长时储能形式, 商用大年将至,维持行业“推荐”评级。 个股上,建议关注压缩机厂商陕鼓动力、金通灵, 膨胀机厂商东方电气、上海电气和哈尔滨电气, 换热系统厂商西子洁能等, 项目设计开发厂商三维化学, 盐穴资源厂商苏盐井神。 风险提示: 政策变动风险; 装机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技术进步不及预期;测算存在主观性,仅供参考;重点关注公司业绩不及预期

资源

22冬春航季将启动,国内客班小幅增长

2022年10月20日发布 事件 2022年10月19日,民航预先飞行计划管理系统发布2022年冬春航季航班计划,将于10月30日开始执行,至2023年3月25日为止。据统计,国内航司客运航班量为112621班/周(不含国际),同比+2.3%。 评论 国内客班数量小幅增长,国际客班进一步加密。按起降一次计为1班,2022年冬春航季国内航司客运航班量为112621班/周,同比+2.3%,增速低于2021年同期的+6.8%。其中国内线、地区线客运航班量分别为111995班/周和626班/周,同比分别+2.3%、+10.8%,2021年同期增速分别为+7.1%、-35.4%。国内线方面,客班同比仅小幅增长且增速下降,或源于全行业运力增长放缓,我们预计供给增速下降将延续。国际线方面,10月以来多家航司已宣布陆续恢复及增班多条国际航线,新航季东航计划每周客运国际航线增至42条108班,较10月中旬约翻1倍。根据韩联社报道,中国和韩国之间的航班将由目前的每周27班增至64班。此外,中国和马来西亚、泰国之间的航班也有望增加。考虑此前国务院关于逐步、稳妥增加定期国际客运航班的有关要求,我们预计国际增班趋势仍将延续。 航司时刻增速分化,春秋航空时刻增速领跑。分航司看,2022年冬春航季各航司周客运航班量(不含国际)如下:春秋航空4144班,吉祥航空3677班,中国国航17759班,中国东航20835班,南方航空23663班,其中同比2021年客运航班量,春秋航空+6.2%,吉祥航空-2.6%,中国国航+2.8%,中国东航+1.5%,南方航空+2.3%,华夏航空-4%;较2019年同期客运航班量,春秋航空+36.7%,吉祥航空+9.4%,中国国航+7.7%,中国东航+1.4%,南方航空+8.3%,华夏航空+3%。春秋航空在疫情期间展现盈利韧性,机队增速较快且得到较好的消化,时刻增速得以领跑。 枢纽机场客运航班量同比增长有限,深圳机场时刻增速领跑。分机场看,2022年冬春航季客运航班量(不含国际)同比2021年:上海两场+0.2%,首都机场-0.2%,白云机场基本持平,深圳机场+2.2%。枢纽机场时刻增速低于整体行业增速,其中深圳机场时刻增速领先。2022年冬春航季国内客运航班量较2019年同期:上海两场+26.8%,首都机场-22.5%,白云机场+23.7%,深圳机场+15.2%,除首都机场因转场航班量下降外,各枢纽机场国内客运航班数量较2019年均大幅增加,主要源于部分国际时刻转为国内使用。待国际线放开后,后续航季或将进一步调整。 投资建议 维持行业“买入”评级。过去半年防疫政策边际优化,入境隔离政策改为“7+3”,香港地区9月修改政策为“0+3”,同时多条国际航线开始复航或加密。考虑疫苗普及率已较高,新冠小分子药物研发持续推进,国际航线终将恢复。未来两年航司运力增速放缓较为确定,而中国民航业需求具备韧性,届时供需缺口显现,票价有望上行,航司业绩将大幅反弹。近期航班量持续低迷,静待基本面恢复。航司方面,推荐国际放开后盈利弹性较强的中国国航、民营航司中国际线占比较高的春秋航空,关注吉祥航空、东方航空、南方航空。机场方面,推荐受益国际放开的上海机场、白云机场。 风险提示 疫情影响超预期风险、宏观经济增速低于预期风险、人民币汇率贬值风险、油价大幅上涨风险、安全运行风险、免税业务恢复不及预期风险。

资源

欧美酒店龙头复苏与股价深度复盘

2022年10月21日发布 行业复苏:价优于量,ADR大幅增长带动RevPAR恢复。2020年2月欧美疫情爆发至2022年8月,美国酒店业OCC从为2019年的58%上升到93%,而ADR恢复更为强劲,从仅为同期55%的最低点恢复至2019年同期水平114%,受益ADR强势复苏,目前美国酒店业RevPAR恢复达到2019年同期的106%。 行业供给:供给侧略有收缩,龙头开店速度整体略降。美国酒店行业疫情后存在供给略有收缩和连锁化率微升的现象,2020年美国酒店业房间数较2019年略下降2.4%,供给收缩可能导致疫后形成供需错配,同时也是造成房价先行复苏且复苏程度高于入住率,进而使得RevPAR恢复弹性有所提升的原因。与中国酒店龙头疫情期间大幅拓店不同,海外酒店龙头开店速度在疫情期间整体略下降,但随着行业复苏,投资意愿增强,自2021年起储备店净增回升,已全部转正,其中温德姆与希尔顿的储备店净增已超过2019年。 复苏场景分析:美国领先欧洲追赶,休闲高奢恢复更优。 1)分地区:美国领先,欧洲追赶。美国疫情防控政策较为宽松,经营恢复情况全球领先,欧洲在今年2月放开旅游管控后迎来反弹,表现超过2019年同期; 2)分赛道:休闲旅游服务优于商旅出行。美国周末休闲出行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工作日商务出行,而欧洲自2020年1月以来,休闲旅游出行表现始终优于商务出行; 3)分档次:奢华高端弹性大,经济型韧性强。疫情影响较为显著时,奢侈及高端酒店跌幅最为明显,经济型酒店韧性较强,跌幅相对更低,反弹时,奢华及高端档次也相对明显。推断原因或为经济型需求较为刚性以及疫情之下更具性价比因而跌幅小,高奢型契合疫情好转后集中释放的休闲度假需求影响以及其目标客群支付能力较强,能够承受更大幅度提价。 行业股价复苏节奏:前期经营恢复与政策放松共同驱动,后期对政策敏感度下降,复苏过程中出现一定溢价,后回归理性。2020年3月海外第一轮疫情集中爆发,龙头酒店股价迅速下跌并探底。在疫情复苏初期,疫苗研制成功、防控政策放松等积极信号与酒店经营数据相关度高,共同恢复驱动股价上行。RevPAR恢复至疫前水平后,由于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具有不确定性,股价对政策放松敏感度下降,主要是行业逐步恢复来驱动股价上行。 个股股价复苏:海外酒店集团表现分化,业绩为主要驱动,美国及休闲需求恢复程度最好。本文选取海外规模前7的酒店集团作为样本,整体上看经营恢复至疫前水平的公司估值也回归到疫前水平,股价主要由业绩恢复驱动。累计最大涨幅可以大概分为三个档次:1)精选国际与温德姆,受益美国本土休闲出行复苏,恢复程度最大;2)希尔顿、万豪、凯悦,主要布局美国本土且RevPAR具备较高弹性的高奢酒店集团恢复程度次之,3)洲际、雅高,受欧洲与大中华区经营恢复较慢影响,恢复程度最差。 他山之石:看国内酒店后续复苏。1)节奏相似:当前我国尚处复苏进程中场,参考海外复苏过程,完全放开时达到高峰,预计国内酒店板块有望在未来随我国进一步放开迎来上行行情,其中不排除出现溢价,后续逐步回归理性的可能。2)国内酒店龙头基本面有明显改善:国内酒店行业疫情期间供给下降较海外更为明显,需求复苏后存在明显供需错配,复苏弹性更强。与国外龙头不同,国内酒店龙头在疫情期间逆势加速开店,内在价值提升,回归理性后有望较疫前表现更好。 行业评级与重点推荐个股:海外酒店在疫情防控政策放松后迅速迎来反弹,经营回稳向好,看好我国酒店行业在疫情防控政策松动后迅速修复,维持酒店行业“推荐”评级。重点推荐华住集团、锦江酒店、君亭酒店、首旅酒店。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下行,行业竞争加剧,疫情反复影响出行,重点关注公司业绩不及预期,中国与国际市场并不具备完全可比性,报告中相关数据仅供参考。

资源

行业量价增速回落,各公司表现分化加剧

2022年10月21日发布 核心观点 行业:9月全行业快递业务量价同比增速均有所回落。 1)9月快递业务收入预计约930.6亿元,同比增长约1%,环比提高5.3%。1-9月累计业务收入约7694.9亿元,同比增长3.6%; 2)9月快递业务量97亿件,同比增长2.6%,环比提高2.8%。1-9月累计快递业务量799.9亿件,同比增长4.2%; 3)行业单票收入同比增速下滑。9月平均单票收入9.6元,同比降低1.6%,环比提高2.4%;1-9月累计单票收入约9.62元,同比降低0.6%。 上市公司:通达系件量增速下滑,高基数下单票收入涨幅收窄,各公司表现分化加剧。 1)收入端:申通当月快递业务收入增速连续7个月持续领跑,申通(41.4%)>圆通(19.1%)>韵达(13.3%)>顺丰(2.4%),1-9月累计增速申通(41.3%)>圆通(27.6%)>韵达(23.3%)>顺丰(5.1%); 2)件量端:各公司业务量增速分化加剧,9月业务量同比增速:申通(22.6%)>顺丰(8.7%)>圆通(7.6%)>韵达(-7.9%),环比8月增速:圆通(2.9%)>顺丰(1.8%)>韵达(0.8%)>申通(0.0%);1-9月累计业务量增速,申通(22.1%)>圆通(8.9%)>顺丰(2.9%)>韵达(1.1%)。9月市场份额圆通领跑,圆通(16.1%)>韵达(15.5%)>申通(12.6%)>顺丰(9.9%)。 3)基数走高,通达系单票收入同比增速收窄。9月顺丰单票收入16.05元,同比-5.8%,环比2.8%,我们预计主要系快递产品结构变化,退货件及丰网件占比提升影响;圆通单票收入2.52元,同比10.7%,环比持平,剔除菜鸟裹裹影响单票收入约0.09元,同比增长6.51%;韵达单票收入2.63元,同比22.9%,环比0.4%。申通单票收入2.44元,同比15.6%,环比增长0.8%,剔除菜鸟裹裹影响单票收入约0.12元,同比增长9.95%。1-9月单票收入:顺丰15.91元,同比增长2.2%,韵达2.55元,同比增长21.9%,圆通2.56元,同比增长17.2%,申通2.50元,同比增长15.7%。 投资建议与投资标的 把握行业转型升级发展机遇期。中短期看,我们认为快递行业处于从成长竞争期向成熟发展期过渡的关键阶段,行业逐步从价格战后的利润修复走向盈利能力的持续提升,企业自身经营质量将成为主导因素,行业虽短期出清较难,但企业间分化将加剧。中长期看,国家政策指引快递产业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行业拓展服务地理与内容边界,深度挖掘二次增长曲线。 建议关注政策与基本面共振,单票价格和盈利已持续显著改善的通达系快递。收入端的价格指导政策和成本端的派费指导政策底均已现,行业重回健康竞争秩序,关注头部企业经营分化情况。旺季将至,建议关注圆通速递(600233,未评级)、韵达股份(002120,未评级)、申通快递(002468,未评级); 此外关注顺丰控股(002352,未评级),3季度业绩超预期,公司成本管控效果逐步兑现,鄂州机场全面投运,收购嘉里物流与公司发挥协同效应,关注公司国际和供应链业务进展。 风险提示 电商消费低迷风险、疫情反复封控风险、局部价格战加剧风险、监管政策变动风险

资源

锂产业数据库(202210版)

2022年10月21日发布 价格:锂价在10月维持高位,持续普涨 截至10月18日,亚洲金属网工业级碳酸锂报价52.55万元/吨,电池级碳酸锂报价54.25万元/吨,电池级氢氧化锂报价53.25万元/吨,锂精矿报价5640美元/吨。整体锂价在10月维持高位,氢氧化锂/电碳/工碳/精矿皆环比上涨,涨幅依次达9.7%、8.4%、8.2%、6.2%;尤其在国庆节后,各品种报价皆创下历史新高。 供给:稳步释放,但增速较中下游需求增速较慢 锂资源最新开发动态: 雅化集团终止对加拿大超锂项目的投资 永兴材料年产2万吨电池级碳酸锂项目全面达产 中矿资源Bikita项目公布储量报告,新增矿山东区71万吨LCE资源量,项目合计资源量达到156万吨LCE

资源

光伏硅片:格局、盈利好于预期;关注石英砂、颗粒硅新变量

2022年10月21日发布 光伏行业需求:未来10年10倍大赛道;硅片占据较强地位、盈利能力强 1)光伏未来需求十年十倍,预计2030年全球新增装机达1246-1491GW,CAGR=26%。 2)预计硅片仍处格局较好、盈利高景气环节。未来核心受益短期:182/210大尺寸结构性紧缺。中期:硅料+石英砂限制硅片有效产出。长期:硅片格局仍处产业链较好环节,颗粒硅潜在成本优势将带来行业新变量。 硅片行业格局:处光伏产业链强势环节,成本转嫁能力强、竞争格局好产能统计:预计2022年底主流硅片厂产能超470GW。一方面来自隆基、中环老玩家扩产,一方面来自上机、双良、高景、京运通、美科、宇泽等新入玩家扩产。 竞争格局:预计硅片仍将是光伏产业链较为强势环节,盈利能力将维系。过去:竞争格局好、带来硅片具较强成本转嫁能力,龙头企业维持高盈利。2020年12月至今,硅料价格累计涨幅超270%。但硅片价格同步上涨,覆盖大部分上游成本涨幅。龙头企业仍能接近1毛/W的高水平。 未来:竞争格局无明显恶化,硅片仍处光伏产业链溢价能力较强环节。预计2022年硅片CR5市占率有望保持70%以上高位水平、行业CR2合计市占率超50%。硅片仍是行业竞争格局较集中的环节,具有产业链强势地位。电池片、组件行业迎HJT、TOPCon技术升级迭代、及短期成本端带来的盈利压力,预计行业集中度提升有限。 硅片行业盈利:受制大尺寸+硅料+石英砂紧缺、颗粒硅新变量,景气维系 短期:大尺寸硅片产能+硅料产能紧缺,硅片盈利能力较好在硅料紧缺背景下,硅片具成本传导能力。同时大尺寸硅片制造成本更低,盈利能力有望保持更高水平、带来下游需求加速提升。预计2022年大尺寸(182+210尺寸)需求将提升至90%,2022年大尺寸有效产能为230GW,大尺寸产能仍结构性紧平衡。预计2022年仍将是硅料产能决定硅片有效产能,大尺寸硅片盈利能力将较好。 中长期:“石英砂+颗粒硅”将成新变量,具核心竞争力硅片厂将受益 石英砂:受制于石英砂资源的紧缺(拉晶坩埚的核心原材料),预计2023年硅片将处光伏产业链中最紧缺环节之一。随着硅料产能的释放,叠加硅料环节利润向下游转移(硅片作为紧缺环节将优先受益),预计2023年硅片环节较高盈利将维系。 颗粒硅:颗粒硅不仅在制造成本大幅降本,在拉晶环节也明显降本。能拿到更多颗粒硅产量的硅片企业将仍保持较高盈利能力,综合竞争力将维持。 远期:硅片行业价格下跌是历史趋势,需求才会真正爆发。头部厂商因拥有更优的成本管控能力、以及更强的融资能力,在行业的下行期间,抵御风险能力更强。 硅片设备行业:赢家通吃——需抓住技术迭代期的“先发优势” 硅片设备行业集中度高,基本2-3家占据90%以上的市场份额。设备厂商需在技术迭代的变革期,优先做出好产品、合作下游核心大客户至关重要。 看好盈利景气环节的硅片行业、及竞争格局好的硅片设备行业。看好拥抱新技术、具备持续更新迭代研发和制造体系的龙头公司。 投资建议:看好:隆基股份、中环股份、晶科能源、晶澳科技;重点推荐:上机数控、晶盛机电、奥特维、高测股份、金博股份;重点关注:双良节能、京运通、天通股份、精功科技、连城数控等。 风险提示:光伏产品或技术快速迭代风险;产能扩张竞争格局恶化风险。

资源

多地下调首套利率,二手房市场持续回暖

2022年10月21日发布 核心观点 政策端:中央方面:财政部发布加强“三公”经费支出管理严控通知,严禁通过举债储备土地,不得通过国企购地等方式虚增土地出让收入,不得巧立名目虚增财政收入,弥补财政收入缺口。央行明确公积金下调规定。 因城施策方面:多地跟进下调房贷利率,天津、武汉、贵阳等十多个城市首套按揭利率至4%以下;宜宾降低首套二套商贷首付比例;湛江、柳州等地出台公积金宽松政策;贵州鼓励机关、企事业单位职工开展商品房团购,团购优惠价格不计入商品房备案价格跌幅比例范围。 市场端: 2022年第41周,全国46城商品房成交面积399万方,环比260.5%,同比-26.6%;10月前14天46城成交面积同比-35.2%,降幅较9月扩大16.2pct。一线城市年度累计销售面积同比-25.1%,优于二三线城市。 41周重点城市开盘去化率39.1%,环比下降7.1pct。二手房方面, 2022年41周, 17城二手房成交套数18409套,同比63.3%; 10月前14天17城二手房成交同比51.4%,涨幅较9月扩大27pct。 土地端: 集中供地方面, 广州2022年第三批次共推出20宗土地中最终成交15宗,成交建面353万方,成交地价总额约479.2亿元,整体溢价率0.5%。 3宗土地流拍, 2宗地块提前终止交易。从拿地企业来看,地块均由国央企和地方企业竞得,保利、华润均有竞得。 行业格局优化Alpha与政策持续宽松Beta行情共振。 本轮周期中央房住不炒的大基调未曾改变,宽松政策并非全面放开,对于时间和城市范围仍有所限制。从先前各地因城施策的散点式宽松政策上升到各部委自上而下的协同发力,随着政策宽松预期的打开,板块将迎来beta行情。中长期来看,融资以及土地获取集中度的提升带来行业格局优化,优质房企将迎来集中度及利润率的双升。 持续推荐: 1)经营稳健、融资畅通、一二线土储占较高的龙头房企:保利发展、招商蛇口、华润置地、中国海外发展; 2)行业底部拿地扩张的优质房企:滨江集团、华发股份。 风险提示 疫情再次升级对地产销售端造成冲击,房价超预期下跌,融资环境改善不及预期,行业流动性风险加剧等。

资源

业绩稳健提升 新车型大幅降本

2022年10月21日发布 事件概述: 北京时间10月20日,特斯拉发布22Q3财报: 22Q3单季营收214.5亿美元,同比/环比分别为+55.9%/+26.7%;交付量约为34.4万辆,同比/环比为+42.4%/+35.0%;汽车业务毛利率为27.9%,同比/环比为-2.6pps/0pps;能源业务和其他业务毛利率分别为+9.3%/+4.0%;归属于普通股东净利润32.9亿美元,同比/环比分别为+103.5%/+45.7%。在费用端,22Q3研发和销售管理费用分别为7.3亿美元/9.6亿美元;研发费用率为3.4%,同比/环比分别为-0.1pps/-0.5pps;销售管理费用率为4.5%,同比/环比分别为-2.7pps/-1.2pps。 分析与判断: 多项数据创纪录产能有序扩张 营收端:22Q3公司总营收为214.5亿美元,其中: 汽车业务营收186.9亿美元,同比/环比分别+55.0%/+28.0%。单车ASP方面,随着22Q3上海工厂出货量的提升,22Q3单车ASP环比下降至5.4万美元(21Q3为5.0万美元,22Q2为5.7万美元,同比/环比分别为+8.8%/-5.2%)。交付方面,22Q3全球交付34.4万辆,同比/环比分别为+42.4/+35.0%。销售主力车型Model3/Y交付量同比+36.3%,占22Q3交付量比例达到94.6%。ModelS/X交付量持续上升,达到1.9万辆,环比+15.5%。 能源业务方面,营收11.2亿美元,同比/环比分别为+12.2%/+29.0%,主要得益于自成立以来最高的单季储能设装机量(2.1Gwh,同比/环比+62.2%/+85.3%)。 服务和其他业务,营收16.5亿美元,达历史新高,同比/环比分别为+84.0%/+12.2%,主要增长来源为特斯拉付费超充服务量的快速增长。 利润端:22Q3在GAAP准则下归属于普通股东的净利润为32.9亿美元,同比/环比分别为+103.5%/+45.7%;净利率为15.5%,仅次于22Q1创下的历史记录(17.5%)。 毛利方面,22Q3汽车业务毛利率为27.9%,同比/环比分别为-2.6pps/0pps。22Q3利润方面的下滑:1)主要受到持续上升的原材料、物流所带来的压力;2)汇率变动所带来的2.5亿美元损失;3)德州和柏林工厂产能爬坡所导致的低效率生产。经营性收入方面,在剔除股权激励支出后,经营性利润率为18.9%,同比/环比分别为+0.9pps/+2.2pps。 费用端:22Q3公司研发费用为7.3亿美元,同比/环比分别为+20.0%/+9.9%;研发费用率为3.4%,较21年全年整体下降1.4pps;销售管理费用为9.6亿美元,同比/环比分别为-3.3%/0%;销管费用率为4.5%,同比/环比分别为-2.7pps/-1.2pps。22Q3费用率的同比下降主要得益于销售增加带来的规模效应。 产能端:柏林和德州工厂产能爬坡顺利,柏林工厂产量已达2,000辆/周。公司预计在未来的数月内,德州工厂产量也将突破2,000辆/周。 产能方面,柏林和德州工厂目前产能均超过25万辆/年;上海工厂在7、8月扩产后产能已经达到100万辆/年;加州工厂则具有55万Model3/Y和10万S/X的产能。23年特斯拉总产能将突破200万辆。 现金流:22Q3公司在手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包含短期可交易证券)为211.1亿美元,环比增长21.9亿美元。本季度产生自由现金流329.7亿美元,创造历史记录。 未来预期:公司表示,22Q4的需求端仍然表现良好,尤其是北美市场。虽然目前全球经济环境面临挑战,但公司认为,22Q4产销将迎来破纪录的成绩,中长期仍将维持年均50%的增速预期。 新车型下沉大众市场商用车业务正式开启 新车型平台:公司表示下一代车型平台的生产成本将是现款Model3/Y成本的一半,预计产量将超过所有特斯拉车型的总和。公司目前的重点仍然在Cybertruck和Semi的爬产,预计新车型将不会早于24年交付。 Semi:公司表示电动半挂卡车将在今年12月开启正式交付,首批产品将提供给百事可乐公司。这款产品可以在配载沉重货物的情况下拥有500英里(805公里)的续航能力。公司预期在24年北美市场销量将达到5万辆,且由于产品售价将远高于普通乘用车,将为公司带来新的增长空间。FSD自动驾驶:公司表示FSD将在年底前将推送给全部北美用户,且仍将持续更新。法规层面,公司认为今年底之前仍无法获得监管部门的批准,但将在23年内提供更新报告以期让监管部门相信汽车可以在无人驾驶的情况下运行。 4680电池:公司表示4680电池产能爬坡迅速,在22Q3已经达到了1,000个/周,超过22Q2给出的爬产预期。近期内,4680电池将仅用于德州工厂生产的ModelY车型。公司认为,4680产量目前处于指数型增长;长期的产能目标为在美国达到年产1000Gwh。 Cybertruck:公司表示计划在明年中期进入量产。 投资建议: 特斯拉引领产业变革,驱动增量部件。同时重塑整零关系,供应链层级变少,扁平程度更高,自主零部件凭借性价比优势和快速响应能力实现从单品到总成的配套机会,量价齐升。推荐: 1、智能电动增量:1)智能化主线:优选智能驾驶-【伯特利、经纬恒润-W、德赛西威】+智能座舱-【光峰科技、上声电子、继峰股份】;2)轻量化【文灿股份、爱柯迪】,受益标的【旭升股份、广东鸿图】; 2、新势力产业链:优选【拓普集团、新泉股份、上声电子、文灿股份】。 风险提示 新车型投放进度、产能建设进度推迟导致交付量不达预期;汽车需求低迷导致国内外新能源汽车销量不达预期;芯片短缺影响。

资源

汽车行业动态

2022年10月21日发布 细分赛道一周新闻跟踪 2.1商用车行业政策 1、经济发达地区率先响应佛山、西安放开皮卡进城(2022.10.12) 近期,佛山市政府印发关于贯彻落实广东省加大力度持续促进消费若干措施的实施意见,提出持续优化汽车消费环境,放宽皮卡进城限制,实施除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柴油多用途货车外,其他多用途货车不受限货区域和国三排放标准柴油货车限行范围的通行限制,佛山加入皮卡解禁阵营。同时自2022年10月15日起,西安全市对柴油国五及以上多用途货车(皮卡车)放开进城限制,无需办理通行证。 2、工信部发布2022第九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2022.10.12) 工信部近期公示了《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第362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2022年第9批)《享受车船税减免优惠的节约能源使用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第四十三批)、《免征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第五十九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中奥巴阔东方、福田、申沃、徐工等品牌多款纯电动商用车。 3、北京市:办理货车通行证的4.5吨以下物流配送车基本使用新能源汽车(2022.10.13) 2022年10月13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印发了《北京市碳达峰实施方案》。《方案》提出,制定新能源汽车中长期发展规划,大力推进机动车“油换电”,“十四五”时期市属公交车、巡游出租车、新增轻型环卫车全面实现新能源化,办理货车通行证的4.5吨以下物流配送车辆基本使用新能源汽车,推动氢燃料汽车规模化应用,逐步完善城市公路充换电和加氢网络。

资源

政策提速加码,产业规模可期

2022年10月21日发布 政策提速加码,规模发展可期。氢能作为一种清洁的二次能源,能够推动传统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和支持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发展,是全球能源技术革命和转型发展的重大战略方向,已经引起广泛重视,美国、欧洲、日本、韩国等主要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将氢能纳入国家能源战略规划。当前我国氢能产业布局基本成型但尚处于发展早期,未来发展潜力巨大。2019年以来国家氢能行业发展政策自上而下逐层加码落地,中央顶层规划及具体的推广政策示范引领、鼓励发展,地方规划及支持政策密集出台、配套落地,行业已经步入发展快车道,产业规模化发展可期。 全国性政策:规划逐步具体,示范发展落地。①目标规划:从支持鼓励到量化发展。早期的政策规划无具体的发展目标,以鼓励、支持、研发、突破的措辞为主,支持力度有限。2022年3月23日,国家发改委、能源局联合发布《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中给出了到2025年5万辆燃料电池车等量化的发展目标,行业发展提速。全国性政策的出台,为氢能行业实质性落地、推广和长远发展起到推动、引领作用。②补贴方式:从定额补贴到积分奖励。燃料电池车补贴始于2009年发布的《关于开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工作的通知》,燃料电池公交车最高补贴60万元/辆,并在后续逐步退坡,但退坡力度小于新能源车整体力度,随后跟随新能源汽车整体的政策获得免除购置税的支持;2018年发布的《关于调整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提出了对燃料电池汽车依据功率补贴的规则;2020年以奖代补政策出台,行业整体由“定额补贴”变更为“积分奖励”的模式,由最高50万元/辆的单车采购补贴,变更为零部件、整车、加氢等多环节、全产业链的奖励政策,测算单车最高可获得奖励金额66.7万元。③示范发展:从整体鼓励到具体支持。行业的示范性推广和规模化发展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准备,从早期的行业整体鼓励到具体某个零部件环节的补贴奖励,且地方小范围示范落地政策远早于中央出台的相关政策。早在2002年《“十五”国家高科技技术研究发展规划中》提出发展燃料电池汽车,随后陆续有政策对行业的研发和技术突破做出规划和支持,2016年发布的《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行动计划(2016-2030年)》开始提出将燃料电池汽车及分布式发电技术进行示范应用并推广。北京早在2011年便提出了燃料电池车的示范应用,而全国大范围的示范应用在2020年以奖代补政策出台后才开始的。2019年以来氢能行业重磅政策密集落地,各地示范城市群相关规划陆续出台,规划内容更加具体,支持力度进一步增大,为行业提速助力。 地方性政策:各地规划密集落地,支持力度明显加大。各地在中央政策明确后,陆续出台相关的氢能发展规划,以及配套的支持措施,涉及到发展方向和重点、推广规模、资金支持等多个方面。五个示范城市群各自规划及示范城市群内城市的具体规划比较来看,多个环节路径相似,由于发展水平不同,规划的侧重点略有差异。共同点:①氢气制储运加——整体方向路线接近。制氢环节首先依靠副产氢提纯保障现有氢源,逐步发展绿电制绿氢,探索风光发电与碱性电解水、质子交换膜电解水等方式的结合;储运环节首先突破高压气态储氢,研制70兆帕(Ⅳ型)瓶车载高压储氢瓶及长管拖车运输,逐步探索液氢储运技术及管网运输技术;加注环节均鼓励多站合一的建设模式,以降低成本、加快推广。②核心零部件——主要零部件均需突破,部分零部件发展有差异。其中质子交换膜、催化剂、氢气循环系统等环节各地均有待研发和突破,其他方面由于各地发展水平的不同,规划侧重有差异。差异点:核心差别为资金支持,上海、北京、广东分别在整车、零部件、运营环节支持力度领先。影响各地在示范推广和产业规模化发展进度的核心点在于各地政策支持力度的差异,尤其体现在资金支持和积分奖励方面。各省市区多有配套示范城市群以奖代补政策的相应奖励,涵盖了整车、零部件、加氢站建设以及整车和加氢站的运营。整车奖励多为配套比例的奖励,力度最大的是上海市和郑州市;零部件环节多为配套比例的奖励,北京市和张家口市奖励力度最大;加氢站建设多为与加氢能力和建设成本相关的定额奖励,运营多为限定售价后的定额奖励,上海市在加氢环节资金支持力度最大;整车运营环节多为满足运营历程要求后的定额奖励,佛山市单车单年奖励最多。 落地情况:仍需时间,有待观察。示范城市群政策自2021年落地以来已经完成首年工作,示范推广工作受到疫情冲击,具体落地效果的显现仍需时间,有待进一步观察。①技术研发:专利申请数量高增。各地政策支持下,相关专利申请数量增长较快。我国氢能专利申请自2016年开始保持年均20%以上的高增速,到2020年我国氢能专利申请量达到全球的62.3%,2021年专利申请超过8000件。②整车示范推广:集中于牵头城市,北京推广效果较好。根据高工产研氢电研究所统计,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五大示范城市群累计上牌销量2590辆(淄博等少数城市有重复),其中京津冀示范城市群完成上牌销量1240辆,主要集中在北京市(1104辆);上海示范城市群完成674辆,主要集中在上海市(426辆);广东、河北及河南示范城市群分别完成255、245、176辆;非示范城市群推广量达到605辆,占比约19%。③加氢站建设:积极推进,数量仍然较少。根据势银,截止2022年7月5日,全国已建成加氢站271座,较2021年底230座增加41座。由于整车采购存在季节性,四季度集中交付较多,全年的总体推广情况仍有待观察。 投资建议:核心关注具备国产化能力的技术领先企业。在中央及地方政策密集落地的情况下,政策支持力度前所未有,行业规模化初期成本高的问题极大得到缓解,各地积极推进各个领域的规模化发展和示范应用,行业发展进入快车道。整体上,当前仍然处于产业化初期阶段,各个环节均有具备不同程度国产化能力的企业,而政策大力支持国产化,看好产业链中具备核心技术及资源优势的企业。上市企业:关注全产业链布局的美锦能源、燃料电池系统龙头亿华通、催化剂环节稀缺标的贵研铂业、质子交换膜实现量产的东岳集团、储氢瓶实现量产的中材科技等。非上市企业:关注上市申请已受理的捷氢科技、治臻股份、国富氢能,以及行业内技术优势企业国鸿氢能、鸿基创能、氢璞创能、重塑股份、飞驰科技等。 风险提示:政策梳理缺失风险、政策支持力度不及预期风险、地域保护影响行业总体规模化发展的风险、技术进步不及预期风险。

资源

二十大胜利召开,定调汽车行业长远发展

2022年10月21日发布 核心观点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大会胜利开幕,会议指出要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10 月 16 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 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习近平总书记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 会议指出要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高质量发展助力汽车消费总量提升。 大会指出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 1) 我国汽车人均保有量有较大提升空间。 当前我国汽车千人保有量为 220 辆,远低于美国/德国 840/630 辆水平;2)我国年均销量仍有提升空间。 2009-2017 年为我国汽车销量快速增长期, 按 5 年置换周期及 12 年报废周期看, 未来车市需求将进一步上行至 3000 万+水平(此前最高为 2017 年 2894 万, 中汽协副秘书长陈士华预测 2025 年中国车市规模将达 3000 万辆左右) ; 3) 产业链优势助推自主表现及汽车出口。 2022 年前三季度我国自主品牌乘用车实现销量 816 万辆(同比+27%),市场份额达 48%, 前三季度汽车出口销量为 212 万辆(同比+56%) 。 碳中和达峰助力汽车新能源革命进程加速。 大会指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深入推进能源革命。 1)降碳要求汽车新能源进程持续。 根据中汽中心数据,我国汽车使用阶段碳排放约占社会碳排放 7%左右,汽车新能源进度的持续有益于我国顺利实现碳中和达峰; 2)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强劲增长。 2022 年前三季度我国新能源车销量达 457 万( 同比+110%) , 占比达到 24%,前三季度充电基础设施增量为 187 万台, 桩车增量比为 1:2.4,充电保障能力基本满足。 投资建议: 整车建议关注产品周期上行的长安汽车、长城汽车、上汽集团、比亚迪、 广汽集团、江淮汽车、江铃汽车。汽车电子相关零部件供应商有望在产业加速中,实现国产替代和价量齐升, 建议关注拓普集团(智能底盘 tier 0.5 供应商)、伯特利(EPB+线控制动)、星宇股份(智能车灯)、中鼎股份(空悬)、德赛西威(智能座舱系统)、科博达(灯控)、 旭升股份、广东鸿图、永贵电器。 风险提示: 政策效果不及预期、行业需求复苏不及预期,汽车智能化产业进程不及预期,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不及预期

  • 1
  • 114
  • 115
  • 116
  • 12997
前往

理工酷 - 工程师的技术圈子

每天 个免积分下载资料

已注册用户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