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报告

研究报告 · 圈子

7254 位酷友已加入

本圈子收集技术类研究报告、白皮书等资料,学术类、产业类的都可以,上传时请尽量注明研报的概述信息~加入圈子可以上传、下载资料,也可以使用提问来寻求资料或分享你认为有价值的站外链接~

关注推荐最新

热门标签

资源

7月第一周乘用车日均批发同比+16%,看好自主崛起

2022年07月17日发布 每周复盘:本周涨跌幅排名第5,SW乘用车PE/PB处于97%/95%历史分位:SW汽车下跌0.9%,跑赢大盘2.1pct。除SW商用载客车和SW汽车零部件,SW乘用车、SW商用载货车、SW汽车服务均呈下跌形态。申万一级28个行业中,本周汽车板块排名第5名,排名靠前。估值上,自2011年以来,SW乘用车的PE/PB分别处于历史97%/95%分位,分位数环比上周-1pct/-1pct;SW零部件的PE/PB分别处于历史86%/53%分位,分位数环比上周+1pct/+2pct。横向比较,乘用车板块估值在PE方面高于白色家电低于白酒,PB方面高于白色家电低于白酒;汽车零部件板块估值在PE方面低于计算机高于传媒,PB方面低于计算机高于传媒。(本周具体指2022.07.11~2022.07.17,后文同,文中月份/季度前未注明年份者均默认为2022年本年度) 景气跟踪:7月第一周日均批发/零售同比分别为+16%/+16%。乘联会口径:7月1-10日乘用车零售日均销量39,589辆,同比+16%,环比-6%;7月1-10日批发日均销量40,879辆,同比+16%,环比-1%。狭义乘用车6月产量220万辆,同比45.6%,环比31.7%;6月批发销量218.9万辆,同比43.2%,环比37.6%。库存:6月乘用车行业整体企业库存+1.1万辆,6月乘用车行业渠道库存+12.6万辆。 重点关注:原材料价格小幅下降。根据我们自建乘用车原材料价格指数模型,以玻璃、铝材、塑料、天胶、钢材等五大原料价格指数加权,本周(07.11-07.15)环比上周(07.04-07.08)乘用车总体原材料价格指数-7.63%,玻璃、铝材、塑料、天胶、钢材价格指数环比分别-2.36%/-5.50%/-5.34%/-4.22%/-8.38%。 投资建议:继续全面看多汽车板块!超配整车+零部件!整车选股按照电动智能汽车的新车周期强势程度排序:比亚迪+理想汽车(L9)+小鹏汽车(G9)+长城汽车/长安汽车/吉利汽车+华为(关注小康股份等)+广汽集团+蔚来汽车+上汽集团。零部件选股按照技术创新视角下赛道弹性和个股质地来排序:1)智能化大赛道:自动驾驶域控制器(德赛西威/经纬恒润)+HUD(华阳集团)+激光雷达(炬光科技)。2)线控底盘大赛道:线控制动&线控转向(伯特利+拓普集团+耐世特)+空气悬挂(关注保隆科技+中鼎股份)。3)一体化压铸大赛道:关注文灿股份+爱柯迪+拓普集团+旭升股份等。4)其他核心赛道:汽车功放(关注上声电子)+玻璃(福耀玻璃)+车灯(关注星宇股份)+综合性(华域汽车)。 风险提示:芯片短缺影响超出预期,疫情控制低于预期。

资源

储能招标高增,装机有望超预期

2022年07月16日发布 行业事件: 近期国内储能招标量大幅增长,据北极星储能网统计,仅7月12日单日就有17个储能项目招标发布,涉及新型储能规模0.95GW/2.64GWh;另外山西省22年内已备案了34个百兆瓦时储能电站项目,总规模超9.1GW/18.9GWh。 配储政策强力驱动,国内储能装机大幅提速 截至22年7月,已有23个省区发布新能源配储政策,新增风光项目通过自建或租用等方式的配储比例大多位于10-25%,配置储能时长一般要求2小时以上。据CESA, 22年上半年,我国新增电化学储能392MW/919MWh,装机功率及额定能量分别同比+70.2%和161.2%。据CNESA, 21年国内新增规划及在建的新型储能规模约为当年实际投运规模的十倍;另外13个省区规划“十四五”期间新增储能装机将超过46.7GW,行业有望继续高速发展。 下半年风光装机向好,预计储能将出现抢装 据国家能源局, 22年1-5月,我国光伏新增装机23.71GW,同比增长139%,相较全年新增并网108GW的目标还有较大空间,大量项目将在下半年集中并网。并且随着影响海风建设的不利因素减弱,结合大型化技术降本、地方补贴出台,共同助推海风项目收益率的提升,下半年海风装机规模有望实现显著回升。预计在全国多地强制配储的政策要求下,下半年风光装机量的高增也将带来储能大规模抢装,我们预计22年国内储能功率需求同比增长132%,容量需求同比增长174%。 欧洲能源价格高升,经济性推动储能需求提升 2020年以来,受疫情、寒冬、主要天然气出口国减少供应等多重因素影响,欧洲天然气价格持续上涨,用电成本显著上升,而光伏+储能的平准化度电成本未来将持续下降,双重因素导致投资回收周期缩短,培养了居民采购光储系统的消费习惯,驱动欧洲户用光储的需求进一步提升。 技术路线明确,磷酸铁锂电池占据主导地位 6月29日,国家能源局发布政策,提出中大型电化学储能电站不得选用三元锂电池、钠硫电池,不宜选用梯次利用动力电池。我们认为,未来储能技术路线将进一步明确,磷酸铁锂电池将保持市场主流地位。当前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处于供不应求的情况,相较去年同期各企业出厂均价大幅上涨195%,且市场份额相对集中, 2021年,前三大厂商合计占据我国54%的市场份额,龙头业绩或将大幅增长。 投资建议:关注弹性较大的变流器和电池环节 我们认为随着国内市场化机制的完善,具备丰富项目经验及强大产品力的厂商有望迅速抢占国内市场份额。并且随着储能行业安全标准的提升,具备更强技术实力的头部企业将具备明显竞争优势。我们重点关注储能变流器及系统集成龙头阳光电源;受益于海外户用储能高速发展的固德威、 派能科技;优质电池企业鹏辉能源、宁德时代;磷酸铁锂材料头部厂商德方纳米。 风险提示: 1)新能源装机不及预期; 2)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 3)海外贸易政策变化; 4)储能安全事故。

资源

国家统计局2022年1-6月行业数据跟踪:销售、资金修复,开工、投资继续下探,未来复苏路径曲折

2022年07月16日发布 6 月销售复苏,但未来修复路径较之前更加曲折。 2022 年 1-6 月,销售面积、销售金额增速分别为-22.2%、 -28.9%; 6 月单月,销售面积、销售金额增速分别为-18%、 -21%,较上月+14pct、 +17pct, 环比增速分别为 66%、 68%, 6 月销售进一步出现复苏。 6 月销售出现修复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1)政策组合拳效果开始显现; 2)房企冲半年度业绩 6月集中推盘,供给放量。近期部分城市的停贷事件逐步发酵,再次打击了购房者的信心,同时房企的信用扩张将再次受阻,正如我们之前强调的,本轮销售的复苏会比之前更加艰难和曲折,从我们跟踪的 30 城新房销售来看, 7 月上旬销售面积同比增速-44.0%,环比增速-5.1%, 7月销售再次走弱。 土地成交处于历史最低迷时期。 2022 年 1-6 月,土地购置面积、土地成交价款同比分别下降 48.3%、 46.3%。 6 月单月土地购置面积增速为-52%,较上月下降 10pct,受资金和销售预期的影响,土地成交依旧十分低迷。 6 月百城土地溢价率 4.25%,较上一个月+2.1pct, 从今年首轮土拍的结果来看,各城市出让优质地块比例加大,并且拿地主力以央国企为主,我们认为这些强信用房企将率先迎来盈利修复。 开工、施工、竣工齐下探。 2022 年 1-6 月,新开工面积同比下降 34.4%,6 月单月增速为-45%; 1-6 月施工面积累计同比下降 2.8%,为历史上首次转负, 6 月单月增速为为-48%, 在销售回款困难的影响下,施工开展受阻,停贷事件若继续发酵,政策则会较快出台“保交付”,施工仍有一定支撑; 竣工面积累计同比下降 21.5%, 6 月单月增速为-40.7%,竣工下降主要系疫情和资金影响了竣工进程。 开发投资增速继续走低,单月降幅扩大。 2022 年 1-6 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同比减少 5.4%, 6 月单月投资增速为-9.4%, 降幅较上月扩大 1.6%,由于土地成交和施工双双下行之下,开发投资继续下台阶,三季度内预计仍将持续处于下行趋势。 到位资金降幅收窄,主要得益于销售边际复苏。 6 月单月,到位资金增速为-24%, 较上月降幅收窄 9pct。 其中国内贷款、自筹资金、个人按揭贷款、定金及预收款增速分别为-32%、 -17%、 -20%、 -31%,分别较上月+2pct、 -4pct、 +14pct、 +18pct, 定金及预收款修复程度最大,主要得益于销售边际复苏。 投资建议: 目前行业的关注点在于销售能否复苏以及房企盈利能否修复,目前最关键的是恢复市场信心,我们认为政策更大程度的实质性宽松已经在途, 6 月销售数据虽然出现复苏迹象,但本轮销售的修复会较之前更加艰难和曲折;土拍市场优质地块比例加大,溢价率处于历史低位,中长期来看,土地市场的良好环境将促使强信用房企盈利率先企稳。我们建议关注优质住宅开发行业龙头股:万科 A(000002)、保利地产(600048)、金地集团(600383)、招商蛇口(001979)、滨江集团(002244)、龙湖集团(0960.HK)。建议关注优质物业管理公司:招商积余(001914)、旭辉永升服务(1995.HK)。 风险提示: 销售下滑超预期、政策支持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

资源

拜登中东之行会面临什么?

2022年07月15日发布 行业观点 近日油价随着拜登中东之行的开启,再次出现暴跌,显示市场对沙特以及阿联酋进行额外增产的信心大增。我们测算认为:沙特以及阿联酋的真实增产能力或远低于市场预期,即使沙特以及阿联酋答应增产,在执行层面低于预期的可能性较大。我们梳理了自1940年以来沙特以及阿联酋产量及油田投建数据,我们发现最新6月沙特原油月度产量已接近2016年的年度峰值产量。而阿联酋也同样表现出这一趋势,已经达到2016年年度产量峰值。与此同时,我们监测了沙特及阿联酋油气资产开发情况,当前两国主力油田开采周期平均超50年,油田产量基本处于达峰以后的产量衰减阶段,且中东过去10年新油田投产有限,伴随的存量油田产量的持续消耗,不排除沙特及阿联酋的进一步增产能力远低于预期。 当前沙特及阿联酋原油产量接近历史峰值,边际增量有限。我们梳理了1940年以来沙特和阿联酋的年度平均产量水平,沙特和阿联酋的年度平均产量峰值出现在2016年,产量分别为1060万桶/日和308.3万桶/日。参考OPEC最新月报,沙特与阿联酋6月原油产量分别为1058.5万桶/日和308.3万桶/日,当前沙特与阿联酋产量已接近历史峰值。 近年投产新油田数量有限,已开发主力油田产量衰减趋势明显。近10年OPEC投产新油田有限,现有产量主要通过存量资产释放。通过对沙特以及阿联酋在产油田衰减情况进行分析,我们发现沙特阿美和阿联酋的主力生产油田(探明储量在50亿桶以上)存量资产平均已开发超50年,由于开采时间较长,大多数油田已经度过产量爆发阶段步入产量衰减期,由于现有产量大多依靠存量资产开发释放,伴随存量资产的产量持续释放以及资产产量衰减,沙特和阿联酋原油供应增量大概率低于市场预期。2022年6月份沙特及阿联酋月度产量再次逼近2016年年度产量峰值,说明沙特及阿联酋进一步挤压了老油田的产能,加速了存量资产的消耗速度,或导致富余产能的进一步下滑。 供应端中东提供边际增量有限,更多为情绪影响。通过对沙特和阿联酋历史产量以及存量资产衰减程度的追踪,当前沙特及阿联酋原油产量增产空间较为有限,拜登中东之行对于全球原油供应边际影响有限,更多为情绪影响。 投资建议 行业策略:由于中东原油产量边际增量有限,我们认为当前原油基本面稳定,市场对于经济衰退预期或过于悲观,我们维持石油化工行业“买入”评级。 相关标的:我们建议关注油品上涨受益上下游标的(1)原油价格上涨受益的上游资产标的:中国海油,中国石油;(2)各类油品价格上涨受益的中下游炼化标的:恒力石化,荣盛石化,恒逸石化。 风险提示 (1)成品油价格维持高位导致炼厂产能增加;(2)地缘政治扰乱全球原油市场;(3)疫情爆发扰乱需求;(4)美联储加息或抑制终端需求;(5)项目建设不及预期风险;(6)卫星定位和油轮跟踪数据误差对结果产生影响的风险;(7)其他第三方数据来源出现误差对结果产生影响的风险。

资源

供需均转好,PMI齐回升,三季度专用设备或将景气仍存

2022年07月15日发布 6月制造业PMI50.2,环比提升,时隔三个月重新恢复至荣枯线以上。从供需两端来看,6月制造业生产指数为52.8%,环比上升3.1pct,新订单指数为50.4%,环比上升2.2pct,均回到扩张区间;制造业企业生产快速恢复,此前受到抑制的市场需求加速释放。供应链方面,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为51.3%,环比大幅提升,物流的快速畅通对制造业企业的生产经营恢复和供应链保障提供了有力支撑。分行业来看,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PMI分别为52.2%和52.8%,汽车、专用、通用设备等行业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均高于54%。随着全国疫情防控形势的持续向好和稳经济一揽子政策的落地,我国经济总体呈现复苏态势,企业复工复产加速推进,制造业景气不断修复。 挖机销量降幅继续收窄,出口保持强劲。6月纳入统计的26家主机制造企业共计销售各类挖掘机械产品20761台,同比下降10.1%。其中国内市场销量11027台,同比下降35%;出口销量9734台,同比增长58.4%。今年1-6月,共计销售各类挖掘机械产品143094台,同比下降36.1%。其中,国内市场销量91124台,同比下降52.9%;出口销量51970台,同比增长72.2%。随着疫情影响边际转弱基建项目开工逐步提升,叠加低基数效应,我们预计下半年挖机销量降幅有望进一步收窄。 钙钛矿电池转化效率再创新高,设备厂商实现新突破。作为第三代高效薄膜电池的代表,钙钛矿电池具有转换效率高、原材料成本低、工艺流程短、产能投资低、可制作柔性器件和大规模生产等优点;与硅晶电池技术相结合,则可获得更高的光电转换效率。近日,捷佳伟创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生产关键量产设备“立式反应式等离子体镀膜设备”(RPD)通过厂内验收,将发运给客户投入生产,填补了国产设备在这一领域中的空白。协鑫光电、宁德时代、极点光能等各领域玩家纷纷布局钙钛矿电池产能。镀膜、涂布、激光、封装设备等是钙钛矿电池的核心设备,多家设备企业加快布局。 投资建议:建议继续关注稳增长主线、受益上游涨价资本开支扩张及稳健低估值标的投资机会。长期仍然看好受益时代趋势的行业龙头,行业重点方向包括光伏设备(N型电池片产业化带来的设备投资)、新能源汽车相关装备(锂电、氢能、储能、充换电等方向设备投资)、工业机器人、工业母机、专精特新等细分领域。 风险提示:制造业投资低于预期,政策支持力度低于预期的风险。

资源

2022年上半年氢能产业发展及投融资分析

2022年07月15日发布 截止2022年6月30日,万得氢能指数收盘1555.77点,今年上半年下跌20.94%,6月上涨5.49%。 2022年上半年氢能产业氢气价格趋稳、燃料电池车销量大增:五大氢能示范区的4N级以上高纯氢气价格整体维持稳定。1-5月国内氢燃料电池车销量大幅走高,示范政策在推广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应用上显然已初见成效。 政策密集出台,助力氢能发展:2022年上半年我国出台了较为密集的氢能源相关政策,内容涉及“制-储-运-用”产业链各个环节,包括产业规模、企业培养、政策补贴、储氢站建设、燃料电池车投放等方面的具体规划。 2022上半年氢能产业股权投融资活跃,具体表现为:1)产业资本投资集中在制氢、储运氢、加氢等基础设施,以及与应用场景相关的燃料电池领域均有涉及;且行业初现产业链上下游整合。2)氢能项目融资事件主要集中于燃料电池领域,涌现了超5亿元的融资大项目。3)受疫情影响,氢能产业基金募集小幅减少16.6%。4)上半年氢能产业中国富氢能、治臻股份、捷氢科技三家发布招股说明书。 目前影响氢能产业应用推广的成本和基础设施均有大幅改善。近年来氢能产业关键材料国产化快速提升,其中质子膜、催化剂的国产占比稳步提升;燃料电池BOP基本实现国产化。同时随着技术上突破,关键原材料成本持续下降。氢能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地方政策补贴和加氢站设备价格下降,推动加氢站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液氢装备国产化在提速为氢能储运能力提升打开新空间。截至2022年4月中国累计建成加氢站数量达264座。 尽管氢能产业发展尚处于早期阶段,下游对上游产业带动能力有限。但从2022年上半年的实践来看,随着国内各地政策的密集出台,技术的突破与迭代成熟、用氢基础设施的完善,都能将显著降低终端用氢成本,从而降低下游应用推广难度。叠加资本支持及产业资本整合能够在一定程度对核心技术攻关和基础设施建设起到有效的补短板作用,降低终端应用成本,提振氢能渗透率。 投资建议:建议从氢能产业链重点环节进行投资布局:在产业链上游,可再生能源制氢、尤其是PEM制氢空间大;在中游储运环节关注储氢瓶、长管运输环节;在下游应用层面关注具备核心技术能力的燃料电池电堆的以及零部件、关键材料环节。 风险提示:相关政策推进不及预期,国内经济增速放缓,下游市场需求不及预期。

资源

上海支持探索发展NFT,释放了哪些信号?

2022年07月15日发布 上海发布数字经济“十四五”规划。7月12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上海市数字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明确提出上海将在“十四五”期间培育包括数字内容、数字贸易在内的数据新要素,支持龙头企业探索NFT(非同质化代币)交易平台建设,研究推动NFT等资产数字化、数字IP全球化流通、数字确权保护等相关业态在上海先行先试。《规划》同时指出,“要发展区块链商业模式,着力发展区块链开源平台、NFT等商业模式,加速探索虚拟数字资产、艺术品、知识产权、游戏等领域的数字化转型与数字科技应用。” NFT是数字/物理资产所有权的数字证书,具有唯一性。通过区块链技术为数据赋予一个特定的哈希值(hash),NFT不仅具有了永久保存、不可篡改和专属唯一的特点,也使NFT拥有了一定程度上的稀缺性和收藏价值。 NFT作为数据确权技术,应用前景广阔。在数字藏品之外,NFT技术可以实现数据在不同主体、区域间共建共享,提升交易的可信度。此外,NFT在提升使用者的协同分工效率、经济利益可信分配上拥有诸多重要的作用。NFT的出现及其确权核心,让数据真正拥有了“数字资产”的特性,使得数据层面的拥有权属、流通交换、共建共享、市场交易成为现实。 沪上数字经济方兴未艾,政策支持未来可期。根据亿欧智库《2021上海市数字经济发展研究报告》,仅21年上海产业数字化增加值规模超过1万亿元,产业数字化占GDP比重最高——超过40%。从2019年开始,上海先后发布《上海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推进上海经济数字化转型赋能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1—2023年)》,明确到2035年,努力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数字之都”。 投资建议:我们认为2021年可谓是国内NFT市场化元年,互联网平台相继入局。但由于我国政策环境仍相对严格,数字藏品营销属性大于交易价值,仍存在发展探索空间。放眼未来,我们认为随着政策持续完善,NFT有望随交易流通落地确权、增值服务、互动应用等多场景。我们看好在数字版权、数字藏品领域具备先发优势的公司。推荐三人行,建议关注蓝色光标、天下秀、中文在线、视觉中国、汤姆猫。 风险提示:NFT交易进展不及预期;行业政策风险;法律进程不及预期。

资源

关注快充性能提升带来的产业链机遇

2022年07月15日发布 1.新能源汽车 关注快充性能提升带来的产业链机遇 快充是当前电动车需求影响的关键痛点因素,多家车企都在重点推出具备快充功能的产品,电池厂也在进行持续突破。针对快充性能的提升,主要关注材料端、零部件配套端、充换电桩端等方面的进展和突破。材料端:主要关注负极材料、CNT导电剂、电解液等方面技术革新。 1)负极材料:技术革新主要为在现有的石墨负极材料体系上进行二次造粒、包覆、掺硅等方式,从而提升负极材料的倍率性能,二次造粒、包覆技术相对成熟,但硅基负极的发展处于初期,随着快充性能需求的扩大,有望加速硅基负极的产业化趋势。 2)CNT导电剂:主要针对于硅基负极的使用,CNT可以改善硅较差的导电性、包覆在硅四周一定程度上抑制膨胀,目前针对硅基负极材料使用的单壁管处于具备产业化条件、即将放量的阶段。 3)电解液:在快充模式下,对于电解液的热稳定性以及导电性提出更高要求,新型锂盐LiFSI具备更优性能,国内龙头电解液企业LiFSI的批量供应能力,并有望在需求驱动下加速应用。零部件:其它方面的变化包括电压平台、充电标准、充电桩的改变。电压平台短期可能采取大电流方案过渡,中长期将转换为800V高压方式,对于电机、电控、继电器、高压连接器等,均有一定的技术变化。 除快充等性能需求带来的技术革新之外,充电桩是电动车快速发展的必要支撑。当前充电桩的建设布局也在持续推进,桩车比例也在提升。根据中国充电联盟数据,截止2022年6月,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为391.8万台,同比增加101.2%。根据公安部数据,截止2022年6月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1,001万辆。以此计算,截至2022年上半年,国内桩车比为1:2.6,较去年同期的1:3.1明显提升。根据中国充电联盟数据,截至2022年6月,全国充电运营企业所运营充电桩CR15达到92.5%。除了充电设施之外,换电设施也是一类相应补充,在不同的场景下应用不同的充电方式,未来充换电将共同发挥作用为电动车发展做好基础设施支撑。 核心观点: 新能源汽车短期高景气度恢复趋势逐步确立,中长期高成长逻辑主线不变,全球电动化实现共振,新能源汽车将进入加速渗透阶段。持续看好: 1)国内新能源汽车恢复高景气度态势,电池端原材料价格影响向下游传导+下半年材料成本下降,有望迎来量利修复; 2)制造工艺、电池结构、化学材料等多个方面的技术升级,带来包括电池端在内的多环节机遇,具备技术领先优势的企业将加固自身护城河; 3)终端需求迎来反弹后,中上游供给仍偏紧的负极材料(石墨化)、隔膜、铜箔等; 4)原材料价格回落叠加动力电池价格上涨,盈利有望向好的动力电池企业; 5)龙头高成长、高确定性机会,特斯拉、比亚迪及新势力等车企以及宁德时代、LG化学等动力电池供应链; 6)长续航、快充需求扩大,以及4680电池等新技术落地,带来的高镍正极材料、硅基负极材料、导电剂以及新型锂盐等环节机遇; 7)需求定位愈加清晰,带来的磷酸铁锂&三元材料电池以及正极材料机会;以及高镍化趋势带来的正极材料以及前驱体行业格局更加明朗,龙头优势有望不断放大;海外客户占比较高的供应商成本传导更具优势; 8)在行业快速增长趋势下,自身优势增强推动业绩有望实现超预期表现的二线标的; 9)竞争格局清晰,具备较强的护城河标的;技术路线明确,拥有迭代逻辑较强产品的优秀企业; 10)产能加速布局有望显著受益行业需求快速增长的相关标的; 11)在政策支持下,有望快速发展的氢能源以及燃料电池汽车环节; 12)储能、两轮车等具备结构性机遇的细分环节,以及持续完善的充换电设施环节。 受益标的:天奈科技、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当升科技、璞泰来、中科电气、容百科技、中伟股份、诺德股份、嘉元科技、恩捷股份、星源材质、德方纳米、震裕科技、天赐材料、孚能科技、鹏辉能源、华友钴业、宏发股份、科达利、特锐德等。 2.新能源 核心观点: (1)光伏 光伏项目具备较强的“投资品”属性,项目内部收益率是影响行业需求增长的重要因素。随着硅料新增产能的持续投放,今年行业受上游约束的因素有望得到释放,我们认为,产业链供应能力的增强将提高装机规模上限;当前产业链价格维持高位,上下游环节正处于博弈阶段,随着时间进入到三季度,各环节让利结果将逐步明晰,行业需求预计逐季增长。中长期看,“碳达峰”、“碳中和”以及2025/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20%/25%左右目标明确,光伏等新能源未来在能源转型和碳减排中将发挥的重要作用。 关注市场变化下的供需关系及技术变革下的结构性机遇,如多晶硅、垂直一体化厂商、耗材环节和设备环节、逆变器、光伏胶膜、光伏玻璃、分布式光伏、光伏支架、新型电池等。受益标的:通威股份、晶澳科技、天合光能、隆基绿能、锦浪科技、德业股份、中信博、阳光电源、正泰电器、美畅股份、高测股份、金博股份、福斯特、福莱特、爱旭股份、海优新材等。 (2)风电 短期来看,行业量增价稳:①上半年招标规模达53.46GW,行业需求有所支撑。根据风电之音不完全统计,截至6月29日,风电项目招标规模达53.46GW。其中,央、国企共发布风机招标52137.85MW,占总招标量的97%;民企公开招标仅统计到1331.5MW。22年招标规模同比21年同期显著增长,为后续风电装机需求提供可靠保障;②低价竞争暂缓,风机报价企稳回升。3月风机招投标价下探至1400元/kw的区间水平后逐步回升。根据风电头条统计,2022年5月份风电中标项目累计约7.9GW,含塔筒陆上项目最高中标单价2300元/kW,最低中标单价2070元/kW,不含塔筒陆上风电项目最高中标单价为2050元/kW,最低风机中标单价为1548元/kW。 中长期看,风电是实现“碳中和”的能源替代形式之一,平价时代风电行业将摆脱周期性波动特点,持续看好风电行业的装机需求及发展空间。 受益标的:大金重工、东方电缆、天顺风能、天能重工、日月股份、广大特材、新强联、明阳智能、金风科技、中材科技、金雷股份等。 (3)储能 全球能源转型持续深入,风电、光伏装机量规模不断扩大带来储能领域景气度攀升。我们看好储能发展机遇下的电池、逆变器、储能系统集成三条主线: (1)电池:储能系统装机规模的快速增长将直接推动锂电池需 求提升,以及钠电池、钒电池等技术发展以及应用,具备性能成本优势、销售渠道以及技术实力的企业有望受益; (2)逆变器:PCS与光伏逆变器技术同源性强,且用户侧储能 与户用逆变器销售渠道较为一致,逆变器技术领先和具备渠道优势的企业有望受益; (3)储能系统集成:储能系统集成看重集成商的集成效率、成 本控制以及对零部件和下游应用的理解,在系统优化、效率管理、成本管控以及应用经验具备竞争优势的供应商有望在储能市场规模扩大中受益。 受益标的:阳光电源、锦浪科技、德业股份、科士达、宁德时代、亿纬锂能、鹏辉能源、国轩高科、派能科技等。 3.风险提示 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不达预期;新能源装机、限电改善不达预期;产品价格大幅下降风险;疫情发展超预期风险。

资源

绿色低碳行动方案制定,城市转型带来ESG投融资机遇

2022年07月15日发布 卷首语 ESG(Environmental(环境)、Social(社会)、Governance(公司治理))是一种关注企业环境、社会责任、环境保护和可持续性发展而不仅仅是财务指标的投资理念,涵盖ESG信息披露、评级和投资等多个维度。旨在推动公司把社会和环境治理等外部要素融入到企业内部业务管理中去,降低风险,发挥企业的社会责任,实现企业的更大价值。华宝证券研究创新部旨在ESG领域长期跟踪,释放ESG高频信号,打造ESG领域研究成果,探讨国内ESG评价体系的指标量化方法,帮助各产业企业和投资更加深刻全面认识ESG评价体系、ESG信息披露以及ESG投资。 研究观点 ESG事件聚焦:国内:《中国绿色债券市场报告2021》发布。2021年是继中国向国际社会宣示到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及2060年实现碳中和目标后的第一个年头,也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本年度中国绿色债券发行量的迅猛增长有力地印证了中国加快碳减排工作的雄心。国内:上海制定绿色低碳行动方案。本次《方案》,是围绕国家“碳中和、碳达峰”战略的实现而制定的产业全方位发展蓝图。是包含了上游原料、中游材料、终端生产以及制造过程中的能源清洁化的全产业链、全流程的绿色低碳的发展规划。国际:欧洲议会投票通过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近日,深交所发布《深市上市公司2021年报实证分析报告》。报告指出,在环境信息披露方面,深市公司的披露质量明显提升。国际:GRI发布农业、渔业可持续发展报告标准。《GRI13》行业标准是第一个针对作物、动物和海产品上游生产的所有公司的国际可持续性报告标准,可以为公司、投资者、政策制定者、学术界等公众利益相关方提供多维度的决策支持依据。 可持续投融资:截至2022年7月11日,沪深300ESG基准指数、中证500ESG基准指数自2017年7月(基日)以来的累计收益分别比母指数高1.56%和6.41%。 全球LP的ESG实践发展:从欧盟的发展实践来看,中国GP/LP应建立负责任投资体系,在投前阶段引入ESG尽职调查,排除潜在风险。投后管理过程中,引导企业完善自身ESG实践,并跟踪ESG改善情况。退出前,对企业进行ESG分析,了解投资期间企业接受辅导后ESG绩效的提升情况并做出总结。 风险提示:1.国内外ESG政策推进不及预期;2.宏观经济下行超预期。

资源

台积电Q2营收达指引上沿,汽车、IoT、HPC营收环比保持较好增速

2022年07月15日发布 投资要点: 台积电 Q2 营收接近前期指引上沿,利润率持续提升。台积电 2022Q2 季度收入181.6 亿美元,同比增长 36.6%,环比增长 3.4%;Q2 净利率 44.4%,较去年同期提升 8 个百分点,较今年一季度提升 3 个百分点;Q2 毛利率 59.1%,较去年同期提升了 9 个百分点,较今年一季度提升 3 个百分点。台积电 Q2 营收接近前期指引区间的上沿(176-182 亿美元),毛利率超过前期指引(56%-58%),但净利率略低于前期指引(45%-47%)。 汽车、IoT、HPC 环比保持较好增速,其中 IoT 环比增速较 Q1 明显提升。台积电Q2 分下游的营收环比增速中,高性能计算(HPC)、 IoT 和汽车增速最快,均在 10%以上,而智能手机营收环比增长 3%,表现相对较弱。从环比增速的趋势来看,相比 Q1,智能手机环比增速略有提升,而 IoT 则是各板块中环比增速提升最明显的;汽车和 HPC 的环比增速不如 Q1 那么高,可能受到基数抬升的影响。 台积电下半年资本开支增速预计较上半年提升。台积电 2022 年 Q2 资本支出为73.4 亿美元,同比增长 23%;上半年合计为 167.2 亿美元,同比增长 13%。据台湾地区《经济日报》,台积电总裁魏哲家表示,由于供应链不顺,台积电将把 2022年的部分资本支出推迟到 2023 年。台积电表示,3 纳米制程有望按照计划在今年下半年投产;2 纳米制程正按进度开发,预计在 2025 年量产。假设按照今年 400亿美元的资本支出计算,那么对应下半年,台积电的资本开支将为 233 亿美元,同比增长 53%。 台积电销售单价继续提升。2022 年 Q2,台积电的晶圆出货量为 3799 千片(等效12 英寸),环比增长 1%,同比增长 10%。近几个季度来,台积电晶圆保持环比小幅增长趋势。根据营收推算,Q2 公司的销售单价(ASP)为 4780 美元/ 片(等效12 英寸),同比增长 24%,环比增长 3%。我们预计先进制程占比进一步提升优化了公司销售结构,从而带动了 ASP 提升。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全球贸易摩擦风险。

资源

国内碳交易成交量降超70%,欧盟碳期货均价下跌4.21%

2022年07月15日发布 国内:整体来看,本周(7月4日-7月10日)全国整体碳配额交易市场活跃度下降,大部分市场成交量均有所减少。本周碳配额二级市场成交量共计41.55万吨,其中全国碳市场交易量14.02万吨,同比下降56.85%,主要是线下协议交易量减少较多。碳试点交易量27.53万吨,同比下降78.88%,除上海、福建外,其余试点市场交易量均有所回落。从线上周均价上看,全国碳市场均价57.21元/吨,同比下降1.36%,碳试点平均碳价50.67元/吨,同比上涨6.31%,试点周均碳价涨跌不一、大部分试点碳价上涨,其中上海、天津碳价涨幅较大,同比分别上涨13.52%、10.61%,福建碳价大幅下跌,跌幅为20.51%。本周(7月4日-7月10日)全国整体碳信用(CCER)二级交易市场交易量大幅上涨。从交易量上看,本周CCER交易量大幅上涨946.05%,主要是上海、四川等地CCER交易量大幅上升。根据可跟踪到的碳试点CCER挂牌交易价格,近2个月仅有北京试点公布挂牌交易价格,最近一次成交价格相对上次下降4.33%。 国际:本周(7月4日-7月10日)国外碳配额二级市场交易量整体趋于下行,碳价涨跌不一。欧盟市场本周EUA拍卖量同比上升30.09%,拍卖周均价下降3.02%,周内呈震荡走势;二级市场EUA期现货成交量分别下降20.16%、40.68%,期现货成交均价分别下降4.21%、5.20%,周内期现货碳价震荡下跌,后半周碳价走势与天然气价格走势类似。本周英国无拍卖,二级市场本周UKA期现货成交量与碳价均有所降低,期现货成交量分别降低37.56%、70.09%,期现货碳价分别下降0.87%、1.27%,周内碳价一路下跌。韩国市场本周KAU21现货成交量大幅下降,仅为2.58万吨,同比下降92.42%,但平均碳价上涨6.89%。 相关新闻:1)7月8日,发改委等16部门联合发布《贯彻实施〈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行动计划》,提出健全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实施方案;2)7月7日,商务部等17部门发布《关于搞活汽车流通、扩大汽车消费若干措施的通知》,支持新能源汽车消费。 投资建议:碳交易市场将逐步从区域试点阶段过渡到全国交易阶段。碳交易市场体系的建立一方面有利于高排放企业通过节能减排技术降低碳排放,排放配额的市场化交易手段为其提供安排动力及经济性支撑,另一方面可再生能源企业也将受益于自愿核证机制的推广,通过CCER交易实现企业价值重估,同时全国碳交易市场建设初期对于相关系统建设需求较大。重点关注可再生能源、高排放龙头及第三方服务等领域的相关投资机遇。 风险提示:碳中和政策推进力度不及预期,碳交易市场建设进度不及预期,碳交易市场活跃度不及预期。

资源

国产替代正当时,把握扩产窗口期

2022年07月15日发布 半导体制造材料国产化率约10%,具有广阔成长空间 半导体材料位于半导体产业链上游,是半导体产业链中细分领域最多的环节,全球整体市场空间(制造+封测)约643亿美元。其中,中国半导体材料市场规模约119亿美元,占比约18%。目前,国内半导体制造材料国产化率约10%,主要依赖进口,成长空间广阔 根据芯片制造流程,半导体材料可划分为制造用材料与封测用材料,其中,制造材料市场规模约404亿美元。由于细分子行业众多,所以企业进行平台化布局有助于扩大自身成长空间。但同时,细分领域众多也导致了单一市场较小,且产品从认证到批量供货需要一定时间,所以我们预计稳定成长将成为国内企业半导体材料业务业绩增长模式 黄金窗口期仍将持续1~2年,期间决定本土半导体材料企业竞争格局 半导体材料属于耗材类产品,晶圆厂扩产促进材料市场扩大,同时也为本土企业进行国产化替代带来机遇。出于对芯片产品稳定性的考量,我们认为,新建晶圆厂将是本土半导体材料份额提升的主战场。当前,大陆新建主要晶圆厂投产时间多始于2022~2024年,判断黄金窗口期还将持续2~3年,期间是企业进行半导体材料国产替代的最佳时间。晶圆厂产能开始爬坡后,认证则相对困难 建议关注: 硅片:沪硅产业、立昂微、TCL中环、神工股份 电子特气:华特气体、南大光电、金宏气体、昊华科技、雅克科技 CMP抛光液/垫:安集科技、鼎龙股份 光刻胶:南大光电、彤程新材 湿电子化学品:晶瑞电材、江化微、新宙邦 靶材:江丰电子、有研新材 风险提示:1)产品验证/替代进度不及预期;2)竞争加剧致厂商利润率下滑

  • 1
  • 617
  • 618
  • 619
  • 3218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