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报告

研究报告 · 圈子

7254 位酷友已加入

本圈子收集技术类研究报告、白皮书等资料,学术类、产业类的都可以,上传时请尽量注明研报的概述信息~加入圈子可以上传、下载资料,也可以使用提问来寻求资料或分享你认为有价值的站外链接~

关注推荐最新

热门标签

资源

钠电池产业化加速,有望补充锂电产业链

2022年06月14日发布 投资要点: 钠离子电池与锂电池原理类似,产业化基础良好。钠离子电池原理结构类似锂离子电池,制备工艺存在区别,但生产设备可兼容。钠电池正极材料有层状金属氧化物、普鲁士蓝类似物等多类,各有所长;负极材料主要是硬碳和石墨以外的软碳材料,技术上有待突破;隔离膜等与锂电池类似。2011年世界第一家钠离子电池生产商成立,2017年国内第一家钠离子电池生产商中科海钠成立,2021年宁德时代发布第一代钠离子电池。目前钠离子电池能量密度最高达160Wh/kg,循环次数最高可达5000次。 锂电池原材料价格维持高位,钠电池产业化步伐加快。钠资源在全球范围内以氯化钠,即食盐的形式广泛存在,而锂矿则正在全球范围内成为稀缺资源,以盐湖和锂矿的形式存在。目前新能车带动碳酸锂需求高速上涨,但供给端提取存在一定时滞,碳酸锂价格居高不下,原材料成本低廉的钠电池迎来加速发展期。 钠离子电池应用空间广阔,涵盖储能、乘用车、两轮车。钠离子电池能量密度良好,安全性较锂电池更优,且成本较低利于大规模集成使用,十分适合储能行业应用,随着电化学储能在储能行业中装机量占比不断提升,钠电池装机空间广阔。此外,钠电池在重性价比的A00级汽车,及原本用体积大且续航低的铅酸电池的电动两轮车两方面,钠电池凭借可接受的能量密度和低廉成本有望进一步渗透。综合估计到2025年,国内钠离子电池市场规模预计将达800-900亿元。 前瞻布局钠电池产业链的企业有望显著受益。电池:目前国内已有宁德时代、中科海钠研发完成钠离子电池产品。正极:振华新材具备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千吨级生产能力,容百科技具备钠电正极材料的吨级生产能力,正在配合下游客户规划开发钠离子电池。负极:道氏技术二氧化钛石墨烯负极专利正在申请中。电解液:天赐材料已具备钠离子电池电解液量产技术。此外,亿纬锂能、鹏辉能源、欣旺达等电池厂商在钠电领域的布局正不断加速。 行业评级:碳酸锂价格高位震荡,钠电池产业化进入加速期,储能+A00级车+电动两轮车应用空间广阔,首次覆盖,给予钠离子电池行业“推荐”评级。 重点关注个股:(1)电池环节:宁德时代、亿纬锂能、鹏辉能源、欣旺达;(2)正极环节:容百科技、振华新材、当升科技;(3)负极环节:杉杉股份、璞泰来。建议关注:负极环节,翔丰华。 风险提示:电池技术发展不及预期风险,下游市场规模不及预期风险,产品渗透率不及预期风险,配套制造设备发展不及预期风险,降本空间不及预期风险。

资源

积极关注疫后复苏,重视边际改善机会

2022年06月14日发布 酒旅餐饮:3月以来国内疫情波及范围广,且深圳、上海、北京等一线城市疫情防控压力大,酒旅餐饮行业成为受疫情冲击最为直接也是受影响最大的行业之一,复苏承压明显;但6月是上海、北京复工复产复商复市的重要时间点,暑期也是出游旺季,我们看好酒旅餐饮行业的疫后复苏逻辑:1)餐饮:疫后本地餐饮消费有望迎来反弹,品牌知名度、单店、管理等优异的连锁品牌优势明显。2)酒店:疫情下中小单体酒店出清,行业连锁化进一步提升,龙头逆势扩张优势巩固;头部企业有望享受疫后量价齐升带动的业绩及估值修复。3)OTA及景区演艺:长期来看,航空出行及出境旅游的渗透率提升为OTA行业发展带来潜力;短期内,借鉴国内21Q2及海外复苏经验,疫后客流恢复有望带动行业景气回升。 美容护理:1)受疫情冲击,2022年3-4月化妆品社零大盘出现下滑,随着疫情的好转以及618大促的到来,行业逐渐回暖。2)品牌端分化持续,头部国货品牌凭借产品迭代推新、线上多平台运营、较强的研发及供应链能力,在疫情冲击、政策趋严以及流量格局重构中保持较快增长。3)化妆品中游受原材料及海运价格上涨、疫情反复等因素影响短期承压,后续伴随价格传导及行业回暖,盈利能力有望逐步修复。4)建议积极关注产品粘性强、品牌知名度高、线上运营能力强的功能性护肤龙头贝泰妮,产品持续升级、品牌势能提升、线上多平台开花的大众护肤头部企业珀莱雅,同时积极关注品牌转型机会、中游盈利边际改善机会。 教育人服:1)K12教育方面,行业持续严监管,相关公司均已在2021年12月份剥离K12/K9培训业务,导致行业21年及22Q1业绩普遍承压;目前各龙头教育公司已确定转型,新东方、好未来、新东方在线等账面资金暂时充裕,转型上有一定优势,但现阶段尚处于转型初期,建议关注个股转型带来的机会,如直播带货已出圈的新东方在线等。2)人服方面,就业形势较为严峻,失业率上升、高校毕业生人数创历史新高、互联网裁员事件频发等都致使C端求职需求旺盛,但从B端企业来看,3月以来的疫情频发致使小企业经济压力进一步加大,大中型企业在当前形势下对招聘也较为谨慎,人服行业存在供需“矛盾”,我们建议关注盈利能力更为稳定的中高端招聘平台同道猎聘。 风险提示:1)疫情反复,防疫出现“一刀切”等现象;2)复苏不及预期,需求减弱;3)行业政策冲击;4)消费安全事故影响。

资源

政策加持 新型储能迎来最大发展机遇期

2022年06月14日发布 每周一谈:新型储能独立市场地位主体被明确迎来最大的发展机遇期 六月,发改委等部印发《关于进一步推动新型储能参与电力市场和调度运用的通知》,鼓励新型储能自主选择参与电力市场,提升储能总体利用水平。 2025年实现新型储能从商业化初期向规模化发展转变,装机规模超30GW; 2030年,新型储能实现全面市场化。按能量存储媒介,储能技术分为电储能、热储能和氢储能,前者的应用最为广泛。 抽水蓄能属于电储能的一种,是目前最主要的储能方式,全球投运储能项目累计装机容量占比至2021年达86.3%; 通常也将除抽水蓄能外的其他技术称为新型储能,其中以锂电池储能为主; 全球新投运的储能项目,2021年锂电储能装机占比首次过半,达到55.7%。新型储能的应用场景分为发电侧、电网侧、用户侧。 发电侧的代表产品为集装箱电池储能系统,为电力系统提供容量支撑,削峰填谷,获取发电收入和调峰补贴;电网侧面向基站,提供调峰和调频服务;用户侧面向工商业或社区,提供家用储能设备、便携储能设备等; 新型储能的应用场景由用户侧向发电侧和电网侧渗透,2021年国内新型储能新增装机规模里三者占比分别为24%,41%和35%。《“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明确2025年电化学储能系统降本30%。 280Ah大容量方形电芯成为趋势,通过减少系统层面的零配件,提高能量密度,降低成本,同时减少串并联,BMS管理难度降低;但更大的体积和容量也带来生产效率降低,散热性能变差等问题;电芯规格尺寸后续也需要进行规整。 钠离子储量420倍于锂,具有存量和成本优势;能量密度相对较低,适用对此不敏感的储能领域;更优异的安全、耐高低温性能有利于大规模储能装机应用。 投资策略 重点关注通过锂电池储能系统业务构建第二增长曲线,具备280Ah大电芯和磷酸铁锂大圆柱等优势储能产品矩阵的亿纬锂能(300014);以及直接受益于储能扩产规模增大的设备制造商先导智能(300450)。 市场回顾 电力设备行业本周涨幅4.93%,跑赢大盘,在申万31个一级行业中,排名第6;电池版块涨幅前五:振华新材(18.78%),利元亨(18.78%),中伟股份(18.39%),德方纳米(15.84%)和先导智能(12.81%);跌幅前五分别为维科技术(-2.79%),中科电气(-2.94%),野马电池(-3.61%),星云股份(-4.39%)和博力威(-4.70%)。 重要行业数据跟踪 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在2021年末开始走高,目前进入平台期,在15.6万元/吨徘徊;2022年石墨价格相对稳定,天然和人造石墨当前参考价格分别为4.2和5.8万元/吨;六氟磷酸锂目前价格达25.5万元/吨,较年初变动-115.7%;铝价继年初大幅上涨后回落,目前价格在2710美元/吨,较年初变动-3.5%。 风险提示 储能项目释放不及预期;上游原材料价格波动。

资源

五年一遇的汽车购置税优惠政策——拉动、透支、挤出定量测算

2022年06月14日发布 投资要点: 本轮购置税优惠政策力度远超前两轮: 第一轮自 2009.1-2010.12,估算拉动销量增长 558 万辆,月均 24万辆。 2019 年按 5%征收车辆购置税。补贴期间, 1.6L 及以下排量车型销量同比增速由 2009 年 1 月的 1%上行至同年 12 月的 109%。2009 年乘用车销量同比+53%,其中 1.6L 以下乘用车销量同比+71%; 2010 年按 7.5%征收车辆购置税,补贴政策逐步退出叠加高基数效应,全年同比增速回落.但整体销量仍然可观。 2010 年乘用车销量同比+33%,其中 1.6L 以下乘用车销量同比+32%。 2011-2012 年优惠政策终止,国内乘用车销量同比+5%/+7%,其中 1.6L 及以下排量车型销量同比+4%/+6%,增速下滑明显, 购置税减免政策有明显透支效应,估算政策透支 2011-2012 年销量 466 万辆。 第二轮自 2015.10-2017.12,其中 2015.10-2016.12 估算拉动销量增长 343 万辆,月均 23 万辆。 2015.10-2016.12 按 5%征收车辆购置税。 10月政策落地后销量同比+17.0%,环比+17.5pct。 2016年全年高景气,除 2 月外同比增速均超过 10%, Q3 同比增速超过 40%。 2016年乘用车销量同比+15%,其中1.6L以下乘用车销量同比+21%; 2017年政策逐步退出,全年按 7.5%征收,销量增速明显回落。 1.6L 及以下排量车型销量全年仅 1-2 月同比为正。 2017 年乘用车销量同比+1%,其中1.6L以下乘用车销量同比-2%,政策透支效应提前,估算政策透支 2017 年销量 248 万辆。 2018 年,购置税减免政策终止,当年国内乘用车销量同比-4%,其中 1.6L 及以下排量车型销量同比-8%。 2018-2021 年 1.6L 及以下排量车型销量增速稳定在-9%左右,在 2017 年透支销量后没有明显回升。 我们认为主要原因包括 1)受宏观因素影响汽车市场整体见顶回落; 2)新能源车崛起冲击燃油车市场; 3)仍受购置税减免政策透支效应影响。 预计本轮乘用车购置税减免政策拉动乘用车销量约 197 万辆,月均28 万辆;分别拉动 1.6L 及以下/1.6-2.0L 排量车型 129/68 万辆,月均 18/10 万辆。 无购置税优惠情况下,我们预计乘用车销量 5 月降幅收窄, 6 月供给端逐渐修复,下半年需求端缓慢复苏,最终达到相对稳态的增速。 预计全年 1.6L 及以下/1.6-2.0L 排量车型销量分别为 1021/592万辆,乘用车销量 2060 万辆,同比-4.1%。有购置税优惠情况下,我们预计 6 月政策落地引导需求端迅速改善;低基数效应叠加主机厂抢筹 600 亿补贴, Q3 同比增速进一步提高; Q4 受基数回升、补贴金额受限等因素影响,同比增速或有回落。 预计全年 1.6L 及以下/1.6-2.0L 排量车型销量分别为 1151/660万辆,乘用车销量 2257 万辆,同比+5.1%。 我们预计本轮购置税减免政策将透支 2023 年销量 59 万辆,其中分别透支 1.6L 及以下/1.6-2.0L 排量车型销量 46/13 万辆。 前两轮优惠政策终止后, 1.6L 及以下排量车型销量增速相对于补贴前三年复合增速降低了 15-20pct,我们认为本轮也会有相似降幅。考虑到本轮补贴时长仅 7 个月, 远小于前两轮的 23/15 个月,且受疫情影响存在补偿性需求, 预计 1.6L 及以下/1.6-2.0L 排量车型增速分别回落 4/2pct, 透支销量 46/13 万辆,合计 59 万辆。 我们预计本轮政策拉动总体销量 197 万辆,与透支销量的差值 138 万辆即为疫情影响下的补偿性需求。 我们认为,政策提振的对1.6-2.0L排量燃油车的需求主要是疫情影响下的补偿性需求,对新能源车销量的挤出效应全年应在22万辆以内。 以 2016-2021 年五年复合增长率 2.1%预测 2022 年 1.6-2.0L 排量车型销量为 638 万辆,将其视为在无疫情影响下该排量车型的预期销量。有/无购置税优惠情况下我们预测该排量车型的销量分别为 660/592 万辆,可推算购置税优惠提振的 68 万销量中, 46 万辆作为疫情下的补偿性需求,占比 68%; 22 万辆为增量需求,构成对新能源车的销量冲击,占比 32%。 以燃油车为主的整车厂和传统热销车型将受益本轮购置税优惠政策。 从车企来看,本轮乘用车购置税减免将利好吉利、长安、长城、奇瑞、广汽等以燃油车生产为主的整车厂;从热门车型来看,2021 年轿车和 SUV 零售销量前十中,除宏光 MINI、 Model Y 以外,其余车型在排量和价格方面均适用于本轮购置税减免政策。 我们预计下半年传统车型持续热销,轿车及 SUV 车型销量 CR10 将有所提高,增厚对应厂商全年业绩。 政策托底+成本端改善,新能源车五月销量高增。 在已公布5 月销量的车企中, 比亚迪月度销量首破 11 万辆,达 114943 辆,同比+250%; 广汽埃安销量 21056 辆,同比+150%;新势力中理想、哪吒、小鹏等车企销量均超万辆,同比+166%/144%/78%;蔚来已从疫情影响中逐步恢复,预计 6 月起交付速度加快;零跑销量同比增长连续 14 个月超 200%。我们认为, 1)各地相继落地短期汽车消费补贴政策; 2)上海疫情好转,产能加速释放; 3)汽车下乡政策,托底 A00 车型; 4)高通胀压力下美国讨论取消对华关税; 5)原材料价格回落等因素利好新能源车销量表现, 我们暂未调低新能源车全年销量预期,预计 2022 年新能源车销量 560 万辆。 5 月乘用车零售 135.4 万辆,同比-16.9%, 较 4 月同比-35%提高17pct; 环比+29.7%, 为近 6 年同期历史最高值。 批发 159.1 万辆,同比-1.3%,环比+67.8%。 随疫情缓解, 长三角地区零部件供应商逐步恢复供货, 主机厂有序复工复产, 5 月汽车供给端迅速复苏。新能源车零售销量 36.0 万辆,同比+91.2%,环比+26.9%; 批发销量 42.1 万辆,同比+111.5%,环比+49.8%,环比改善超预期, 渗透率达 26.5%,同比+14pct。 从车企来看, 13 家厂商 5 月新能源车批发量突破万辆, 其中比亚迪销量 114183 辆领跑行业; 特斯拉销量32165 辆排名第三。 目前国内疫情高点已过, 复工复产有序推进,随中央及地方刺激政策陆续落地, 6 月汽车市场供需两端将迎进一步改善。 行业评级及投资策略:近期中央到地方汽车消费刺激政策密集落地、上海全面复工复产、特斯拉恢复双班制生产,汽车行业基本面有望迅速改善。 2022 年 4 月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已达 29.0%,汽车产业加速变革,特斯拉、新势力的毛利率不断提升,特斯拉国产供应商业绩普遍快速增长;特斯拉浪潮带来整车估值重估, NOA 功能重新定义智能汽车引发军备竞赛,硬件堆料,国产替代空间大。维持汽车行业“推荐”评级。 推荐三条主线: 1、特斯拉产业链&零部件: 特斯拉生产制造革命—4680CTC+一体化压铸。推荐拓普集团、银轮股份、双环传动、爱柯迪、旭升股份、华域汽车、三花智控、星宇股份、福耀玻璃、均胜电子,关注新泉股份、文灿股份、华达科技。 2、智能驾驶&汽车电子: 新车型普遍预埋 L4 智能驾驶硬件,军备竞赛,硬件堆料,国产替代迎来历史机遇。推荐伯特利、保隆科技、科博达、德赛西威、华阳集团,关注铜峰电子、中科创达。 3、整车: 中央到地方汽车消费刺激政策密集落地,上海全面复工复产,汽车行业基本面有望迅速改善。推荐比亚迪、上汽集团、长城汽车、广汽集团、长安汽车、宇通客车,关注小鹏汽车、理想汽车、蔚来汽车、吉利汽车。 风险提示: 海外疫情若持续恶化,将对我国汽车出口造成影响;重点关注公司业绩不及预期的风险;需求增长不及预期的风险;原材料价格及运费持续上涨的风险;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不及预期的风险。

资源

需求复苏加大供需缺口,稀土行业有望持续景气

2022年06月14日发布 市场回顾:稀土板块行情好于整体大盘,稀土板块指数近期上涨幅度好于沪深300指数。6月10日,稀土指数收盘价为2101.3,较上周末上涨了4.3%,较月初上涨了13.5%,较年初下跌了9.5%;稀土永磁指数收盘价为5240.6,较上周末上涨了3.1%,较上月初上涨了11.7%,较年初下跌了8.2%;沪深300收盘价为4239.0,较上周末上涨了1.8%,较上月初上涨了3.8%,较年初下跌了13.8%。 价格:轻稀土与中重稀土产品价格持续上涨。6月10日,轻稀土产品:氧化镨钕的平均交易价格为96.25万元/吨,较上周末上涨0.8%,较本月初上涨0.8%,较年初上涨12.9%;氧化镨的平均交易价格为99.5万元/吨,较上周末上涨1.0%,较本月初上涨1.0%,较年初上涨16.4%;中重稀土产品:氧化镝的平均交易价格为258万元/吨较上周末下跌1.4%,较本月初下跌1.4%,较年初下跌12.7%;氧化铽的平均交易价格为1455万元/吨较上周末持平,较本月初价格不变,较年初上涨29.3%。 进出口:4月稀土矿进口量略微上涨,缅甸矿进口量持续下降。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2年4稀土矿进口量为7855.96吨,同比上涨6%,环比下降36%;进口金额为8651.04万美元,价格同比上涨6%,环比下降22%;其中,自缅甸进口的混合碳酸稀土进口量为87.09吨,同比下降81%,进口金额为225.16万美元,同比下降81%;未列明稀土金属及其氧化物为1509.37吨,同比上涨了15%,进口金额为2161.33万美元,同比上涨15%;稀土金属矿为6259.50吨,同比上涨11%,进口金额为6264.55万元,同比上涨11%。 投资建议:近期,稀土价格持续上涨,态势良好;而稀土作为新能源产业的重要原材料,随着需求边际改善,稀土材料供需缺口进一步加剧,对稀土价格起到支撑作用,从而拉动稀土相关企业释放利润。稀土供给端,我国稀土配额指标稳定增长,为我国稀土矿供给主要来源;进口稀土矿数量有限。近日,北方稀土子公司华星稀土拟吸收合并科日稀土,持续提升稀土氧化物及金属产能,为产业链提供原料保障。 我们看好稀土板块,预测稀土价格有望在6月份重回100万/吨的价格。 风险因素:稀土产品价格波动超预期;受疫情影响复工复产;下游需求不及预期。 重点关注:北方稀土、盛和资源、金力永磁、大地熊、华宏科技等公司。

资源

美国电子烟监管进程加速推进,建议关注思摩尔国际

2022年06月14日发布 美国PMTA为电子烟产品主要申请上市途径,仍有30余万个未结申请。根据FDA官网,目前为止FDA接收的所有有关电子烟产品的上市前申请均通过PMTA途径提出。截至22年3月31日,FDA共收到超过800万个电子烟产品PMTA申请,并对其中的95%以上发出了拒绝指令,其中包括对261家电子烟企业发出了123万个MDO,还剩下30多万项申请未给出最终答复。 近四个月月均一家获得MGO,进度明显加快。根据FDA官网,截至目前,已有三家公司的23项申请通过PMTA审核获得了MGO,涉及产品包括雷诺烟草旗下的VuseSolo、VuseVibe和VuseCiro系列,Njoy旗下的ACE和DAILY系列,以及Logic旗下的Vapeleaf、LogicPro和LogicPower系列。其中4月26日通过的ACE系列是Njoy的主力换弹式产品,而6月10日通过的DAILY系列则是通过的首款一次性电子烟。此外4月8日帝国烟草myblu烟草口味产品被下发MDO,这是主要电子烟企业首次收到烟草味产品的MDO。 主流产品PMTA申请预计22年6月前完成半数审核,23年6月前完成全部审核。根据4月15日美国马里兰州地方法院的补偿命令,FDA应当要求新型烟草产品在2020年9月9日前归档申请,此外FDA有权以正当理由对单个产品进行豁免。修订后该文件中列出了覆盖申请清单,包括了JUUL、Vuse、NJOY、Logic、Blu、SMOK、Suorin和PuffBar旗下产品,以及其他市占率达到2%的产品,并要求FDA从4月29日起,每隔90天递交一份进度报告,内容包括未来每个季度清单中申请的审核进度目标。根据蓝洞新消费,5月13日FDA提交了首份报告,指出清单中共有240项申请需要审查,预计22年6月30日将完成其中的51%,至年底完成56%,并于23年6月30日全部完成。 通过产品均为烟草味,薄荷味仍在审核中。根据FDA官网,目前获得MGO的电子烟产品均为烟草味产品,薄荷味产品仍在审核中。在薄荷味烟草产品监管方面,22年4月28日,FDA宣布拟禁止薄荷醇作为卷烟中的特征香精,5月4日至7月5日公众可提出意见,此外6月13和6月15日两天还将召开听证会。2009年FDA已禁止除烟草和薄荷醇外的所有特征风味,本次的目标也为降低卷烟吸引力,预计禁止薄荷醇卷烟将使吸烟行为在40年内减少15%。 合成尼古丁烟草产品纳入FDA监管,7月13日为重要节点。根据FDA官网新闻,22年3月15日,美国总体拜登签署了2022年综合拨款法案,其中一项条款修订了FD&C法案,使得FDA能够监管含有任意来源尼古丁的烟草产品。因此使用非烟草尼古丁的电子烟产品也被要求提交PMTA,提交截止日期为22年5月14日。若非烟草尼古丁产品的含烟草尼古丁版本已被发出拒绝指令,则其应在5月14日后退出市场;其余产品中,4月14日前已上市,且及时提交了PMTA申请的产品可以继续销售至7月13日,此后应退出市场直至获得MGO,4月14日后才上市的产品也应获得MGO后方可上市销售。 总体而言,我们认为美国电子烟主流产品有望逐步审核完毕,随着技术升级和监管规范,薄荷醇及口味产品对非烟民的吸引力有望得到控制,此外合成尼古丁受到监管利好换弹式电子烟份额提升,头部品牌或受益,建议关注电子烟出口代工龙头思摩尔国际,预计随监管推进,其美国市场份额将继续扩张。 风险提示:电子烟监管不及预期,客户和产品开发不及预期。

资源

疫情控制叠加产业链复苏,5月电动车销量重回高增长

2022年06月14日发布 疫情控制叠加产业链复苏,新能源车5月环比大涨50%销量大超预期。5月我国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为42.1万辆,超过此前市场38-40万辆的预期,同比增长111.6%,环比增长50.4%。由于疫情得到控制以及产业链复产和物流保障政策的推动,5月的新能源车与传统燃油车环比走势都大幅改善,疫情下私人出行需求以及地方补贴拉动的新能源车强势增长,从市场看自主车企比亚迪长城等以及造车新势力不断完善产品结构矩阵,传统车企和合资车企的电动化趋势持续显现,比亚迪5月销量依旧超预期,广汽环比增长100%重回2万大关,造车新势力多数也回到万辆大关。 产业链复苏明显,具备工艺和产业链优势的二线厂商有望形成突围。5月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18.6GWh,同比增长90.3%,环比增长39.9%,产业链复苏明显;虽然宁德时代和比亚迪两大龙头占据动力电池67%的市场份额龙头优势明显,但是从竞争格局看布局优势结构封装工艺(蜂巢推出了从电芯到电池包的LCTP技术,中创新航推出one-stop battery技术,国轩高科推出了JTM)以及逐步具备产业链一体化优势尤其是碳酸锂自供(国轩高科和永兴材料合作宜春锂云母矿22年投产8000吨,亿纬锂能入股大华化工大柴旦盐湖产能扩建中,欣旺达则和金圆川恒合作获得阿根廷Goldinka盐湖勘探权)的二线动力电池产生有望进一步缩小和龙头差距,市场份额有望进一步提升从而形成突围。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锂资源市场行情持续走强,本轮供给需求的错配周期将超出预期,锂精矿和碳酸锂价格有望维持高位,在海外新增供给推进进度不及预期的情况下,因此我们更应关注在开采成本较低,拥有锂矿资源优质的相关上市公司,他们在价格上行中凭借较低的成本能获得更高的毛利,业绩弹性因此相对较大;此外国内相关资源上市公司通过锂矿开采到锂盐生产销售一体化布局,随着新能源车市场持续向好,终端需求车企寻求向上延伸直接和锂盐厂商签订供货协议来降低产业链成本,相关一体化布局的上市公司凭借价格优势有望持续拓展市场份额。此外关注新能源车行业高景气度下电池厂商产能持续扩张带来锂电产业链的增长机会。下游需求的推动也带动了中游电池材料厂商订单需求的旺盛,可以关注正极材料中高镍三元技术布局较深和海外业务扩张优势明显的龙头正极材料厂商以及供给仍处于紧缺状态的隔膜龙头厂商。 风险提示:新能源车产销量不及预期,锂电行业竞争加剧,新能源发电行业复苏不及预期,产业链原料价格大幅波动,新能源行业政策不及预期。

资源

东方欲晓,曙光渐现

2022年06月14日发布 僵局:政策实质改善,房地产困局未破。 2021年9月中央提出“两个维护”以来,房地产政策暖风频吹,供需两端步入实质改善。但当前楼市、地市延续低迷,房企信用事件蔓延,行业仍未走出基本面下行与信用危机困局。 成因:购房者预期悲观,市场信心仍待修复。 历史经验显示,销售转正滞后政策放松、按揭利率见顶约6-10个月。本轮2021年9月政策缓和、利率见顶后,销售增速持续创出新低,修复时间明显拉长。究其原因,主要与疫情反复及经济压力致购房预期转变、短期需求透支、购房烂尾担忧仍在等因素相关。 展望:政策持续发力,房地产缓慢复苏。 当前储备政策工具仍旧丰富,仍具较大腾挪空间,多重利好作用下近期部分楼市已小幅回温。下半年随着疫情控制与政策加大发力,预期稳定下房地产有望温和修复。考虑人口结构变化、杠杆提升空间及短期货量供应不足等,修复程度及复苏斜率或弱于过往。 房企:加速分化,强信用企业更具潜力。 信用冲击之下,央国企等强信用企业融资、销售、投资更占优势,后续凭借充足土储与购房者较高信任度,有望率先受益行业复苏,呈现更好经营表现。 投资建议: 过往宽松周期,地产板块超额收益主要分为“政策发力+销售未稳”、“政策延续+销售改善”两个阶段。下半年温和修复下板块有望迎来基本面兑现行情,维持“强于大市”评级。建议优选销售、投资占优,率先受益行业复苏的高信用企业,如保利发展、中国海外发展、招商蛇口、万科A、金地集团、滨江集团、天健集团等。多元化方面,随着房地产温和复苏,物管成长性及独立性担忧有望缓解,龙头物企估值有望修复,建议关注碧桂园服务、保利物业、招商积余、新城悦服务、星盛商业等。 风险提示: 1)政策改善及时性低于预期风险; 2)房企流动性问题发酵风险; 3)行业短期波动超出预期风险。

资源

5月产销恢复性增长

2022年06月14日发布 投资摘要: 每周一谈:5月产销恢复性增长 5月产销呈现明显恢复性增长,产销分别完成192.6万辆和186.2万辆,同比分别下降5.7%和12.6%。1~5月,产销分别完成961.8万辆和955.5万辆,同比分别下降9.6%和12.2%。出口量创年内新高。 乘用车产量已高于同期水平,销量略低于同期水平,恢复情况良好。产销分别完成170.1万辆和162.3万辆,产量同比增长5.2%,销量同比下降1.4%。自主品牌表现相对强势,占有率同比上升7.9pct至49.2%。稳产保供措施逐步显现效果,政策层面支持力度较大,消费信心有望回升,产业发展形势正在好转,行情回暖值得关注。 商用车市场恢复程度明显不足,产销同比依然呈明显下降。产销分别完成22.5万辆和23.9万辆,同比分别下降47%和50.5%。受需求透支及疫情因素影响,表现明显乏力。 新能源汽车表现依然出色。产销分别完成46.6万辆和44.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13.9%和105.2%,当月市场渗透率为24%。1-5月,市场渗透率为21%。我们继续对新能源汽车产销保持乐观态度,预计全年销量突破550万辆。 市场回顾: 截至6月10日收盘,汽车板块3.2%,沪深300指数3.7%,汽车板块涨幅低于沪深300指数0.5个百分点。从板块排名来看,汽车行业上周涨跌幅在申万31个板块中位列第9位,表现一般。年初至今汽车板块-8.5%,在申万31个板块中位列第10位。 子板块周涨跌幅表现:板块涨跌互现,电动乘用车(15.9%)、摩托车(3.9%)和汽车经销商(3.5%)涨幅居前,商用载客车(-7.3%)、商用载货车(-2.9%)和其他运输设备(-2.6%)跌幅居前。 子板块年初至今涨跌幅表现:大部分板块出现不同程度下跌,电动乘用车(30.1%)、汽车经销商(2.1%)出现上涨,汽车电子电气系统(-23.8%)、轮胎轮毂(-21.8%)和底盘与发动机系统(-18.9%)跌幅居前。 涨跌幅前五名:国机汽车、立中集团、亚太股份、申华控股、恒帅股份。 涨跌幅后五名:越博动力、超捷股份、华培动力、渤海汽车、东风科技。 本周投资策略及重点推荐: 汽车板块应关注低估值的整车和零部件龙头企业因业绩改善带来的机会,新能源电动化和智能化的优质赛道核心标的。因此我们建议关注:在新能源领域具备先发优势的自主车企,如比亚迪、长城汽车、广汽集团、理想汽车、小鹏汽车等;业绩稳定的低估值零部件龙头,如华域汽车、均胜电子、福耀玻璃等;电动化和智能化的优质赛道核心标的,如华阳集团、德赛西威、瑞可达、科博达、伯特利等;国产替代概念受益股,如菱电电控、三花智控、星宇股份、上声电子、中鼎股份等;强势整车企业对核心零部件的拉动效应,如拓普集团、文灿股份、旭升股份等。 本周推荐组合:比亚迪20%、德赛西威20%、三花智控20%、福耀玻璃20%和拓普集团20%。 风险提示:汽车销量不及预期;汽车产业刺激政策落地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芯片等关键原材料短缺及原材料成本上升的风险;疫情控制不及预期。

资源

机场客流环比+14.48%,4月货物贸易额同比+80.2%

2022年06月14日发布 核心观点 海南客流:第22周客流环比上涨14.48%,持续向好。5月30日-6月5日,海南机场客流为31.5万人次,同比下滑53.28%;相比2022年第21周27.5万人次的客流水平,环比上涨14.48%,恢复至2019年同期水平的48.71%,为1个月前(第18周)客流水平的142.35%。我们认为海南客流持续向好,在后续暑期、国庆假期、冬季等客流旺季将迎来快速增长。 京沪客流:因疫情反复有所震荡。5月30日-6月5日,从上海机场飞往海南岛内机场的旅客人次为1479人次,环比下滑4.02%;从北京机场飞往海南岛内机场的旅客人次为5365人次,环比上涨5.59%。京沪客流因疫情反复有所震荡,随后续疫情缓和,预计京沪客流进入快速恢复通道。 进出口贸易:自贸港优惠政策刺激下,外贸规模屡创新高。2022年前4月,海南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为598.4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68.8%,增速稳居全国首位,较去年同期增速快于全国60.9个pct。其中,海南进口消费品为183.7亿元,同比增长23.7%,占同期全省进口商品总值的41.1%。4月当月,海南货物贸易进出口164.7亿元,创近5个月来最高值,同比增长80.2%。 风险提示:离岛免税销售不及预期;国际客流恢复不及预期;局部疫情反复;岛内竞争加剧。

资源

社融超预期,金属需求持续向好

2022年06月14日发布 投资要点: 社融超预期, 金属需求持续向好 5 月社融新增 2.79 万亿, M2 同比增速达 11.1%,与 20 年高点水平持平, 5 月 M2 与社融均超市场预期。总体来看,随着国内疫情逐步缓解,流动性宽松环境将进一步带动经济复苏,工业金属需求有望受到提振。 工业金属 铜: 粗铜供应偏紧,铜杆开工率回落 6 月 10 日国内精铜社会库存 11.24 万吨,环比累库 0.2 万吨。供应方面,国内粗铜现紧张格局, 5 月国产粗铜加工费报价 1200-1400 元/吨,环比下滑 175 元/吨,主要由于疫情影响部分地区回收拆解供应及冶炼厂处于集中检修期下市场粗铜需求增加。消费方面,上周精铜制杆开工率环比进一步回落至 59.2%,节后下游线缆订单发力略显不足。 铝:下游开工率环比上行 6 月 9 日国内电解铝社会库存 85.3 万吨,环比下降 3 万吨, LME 维持去库态势。供应端方面,根据 SMM, 2022 年 5 月中国电解铝产量343.5 万吨,同比增加 3.6%;需求方面,型材开工率进一步提升至 69.2%,铝板带开工率维持 81%。电解铝平均利润上周环比增至 2500 元/吨以上。整体来看,当前电解铝基本面仍维持供需双增格局。 锌: 终端订单有待进一步发力 国内精锌社库较 6 月 2 日去库 0.68 万吨至 23.18万吨。据 SMM,上周镀锌开工环比增加至 67.94%,镀锌管方面,终端订单较少对镀锌管需求形成一定拖累,成品库存增加;结构件方面,铁塔订单维持常量,整体精锌需求有待终端订单进一步发力。 贵金属 黄金: 美国 CPI 持续走高,滞胀压力凸显 5 月美国 CPI 持续走高,同比上涨8.6%,美国通胀仍未见拐点。通胀超预期下市场对美联储激进加息预期或进一步强化。同时高通胀下,美国经济增速预期下调, 6 月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走低至 50.2,美国滞胀压力进一步凸显,金价长期有望保持强势。 投资建议: 随着国内疫情逐步缓解,流动性宽松环境将进一步带动经济复苏,工业金属需求有望受到提振。建议关注:驰宏锌锗,明泰铝业,云铝股份,赤峰黄金,山东黄金。 风险提示: 海外地缘政治风险;供给超预期增加;需求不及预期。

资源

5月动力电池装机量恢复,储能盈利模式持续完善

2022年06月14日发布 本轮反弹始于2022.4.27,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的次日,以前期超跌反弹及稳增长作为核心主线,光伏、风电等新基建成为电新领域的领涨板块。当前时点我们认为,市场依然将围绕稳增长、疫情后复苏作为重点发力板块,同时兼顾Q2业绩较好或者部分盈利指标环比改善的细分展开。 (1)锂电板块:5月新能源车销量全面开花,电池环节Q2顺价后盈利改善,当前时点重点推荐。我们的逻辑核心:1)整体需求转好和特定车型具有优势,2)Q2锂电环节顺价+成本小幅下降,盈利水平边际改善;锂电板块估值有望迎来一定修复。比亚迪产业链:关注贝特瑞、中科电气、星源材质、恩捷股份、紫江企业、德新交运、道氏技术。电池环节:a.Q2顺价,成本下降,叠加复工复产:推荐宁德时代、亿纬锂能;b.碳酸锂自供比例高:推荐国轩高科;c.ToC端顺价通畅:关注派能科技、鹏辉能源、蔚蓝锂芯。新技术:材料体系创新迭代伴随导电剂技术演进,导电炭黑国产替代空间广阔:重点关注黑猫股份;受益于渗透率提升逻辑的碳纳米管:重点关注天奈科技、道氏技术。三元装机量反弹,低估值环节:a.三元装机反弹,估值较低:关注容百科技、当升科技、长远锂科;b.成本下行,低估值:关注科达利、震裕科技、嘉元科技。 (2)光伏板块:经过本轮反弹,光伏行业基于2022年业绩预期的估值已相对公允,当前光伏板块的核心在于:1)是否会提前估值切换,2)部分有预期差的细分是否会估值修复。如果估值提前切换,板块依然有一定上涨空间:目前,硅料价格在2023年下跌以及2023年光伏装机量高增速是确定的;路透社报道拜登政府2年内不会对东南亚的光伏产品加征新关税,该事件可能成为估值提前切换的催化剂。此外,欧洲议会通过反强迫劳动海关协议,后续进展需持续关注。推荐:隆基绿能、通威股份、中环股份、阳光电源、晶澳科技、晶科能源;关注BIPV及微逆:洛阳玻璃、正泰电器、禾迈股份、德业股份。 (3)风电板块:市场依旧对海风、国产替代领域预期较高;对钢价在中期维度预期下行后,部分零部件领域盈利修复有所反应。当前风电招标数据较好、海风平价可期、风电板块估值也相对于光伏板块估值低,所以估值仍有一定修复空间,不过经过本轮反弹,空间没有前期的大。1)海风建设有望超预期、国产替代逻辑下,推荐东方电缆,关注大金重工、恒润股份;2)国产替代逻辑下,关注五洲新春、新强联;3)盈利修复逻辑下,推荐日月股份、关注金雷股份。 (4)电网领域:新基建是这波反弹的主力军,我们认为电网龙头公司和二线公司估值经过本轮修复后,处于相对公允状态,开始进入业绩兑现期,如有困境反转逻辑更佳,重点关注思源电气、许继电气、特变电工、国电南瑞。

  • 1
  • 792
  • 793
  • 794
  • 3218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