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报告

研究报告 · 圈子

7252 位酷友已加入

本圈子收集技术类研究报告、白皮书等资料,学术类、产业类的都可以,上传时请尽量注明研报的概述信息~加入圈子可以上传、下载资料,也可以使用提问来寻求资料或分享你认为有价值的站外链接~

关注推荐最新

热门标签

资源

欧洲天然气价格回落;原油价格承压;澳煤小幅下挫;欧美电价分化

2022年10月26日发布 核心观点 欧洲天然库存升至92.9%,库存压力缓解,天然气近月合约价格回落 截至10月21日,欧盟27国的天然气在库储量达到1038TWh,为最大储量的93.2%,较上周+1.3pct,较上月+6.5pct,较去年同期+15.9pct,对比往年情况来看,已基本可以满足过冬需求。德国方面,截至10月21日,天然气在库储量达到237TWh,为最大储量的96.8%,较上周+1.6pct,较上月+6.3pct,较去年同期+25.0pct。 天然气库存压力得到缓解,受此影响近月天然气期货价格也随之开始回落。本周,英国NBP、荷兰TTF和美国HenryHub次月交割的天然气期货合约周内均价分别为6.53$/MMBtu(-3.8%)、31.28$/MMBtu(-7.6%)和43.73$/MMBtu(-9.6%)。 美国宣布将额外释放1500万桶石油战略储备,WTI及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承压 石油方面,本周拜登政府宣布在6个月释放1.8亿桶战略石油储备的基础上,再额外释放1500万桶石油,并将此前的释储计划延长至今年12月份。受此影响,WTI原油期货和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下挫,本周内均价分别为84.59(-4.42%)和91.61(-2.36%)美元/桶。 动力煤市场价格基本平稳,澳煤小幅下挫 国际动力煤市场基本平稳,南非理查德港及欧洲ARA三港动力煤现货价(FOB)与前一周持平,分别收286.50和325.00美元/吨;澳大利亚纽卡斯尔港动力煤现货价(FOB)收382.20美元/吨,较前一周下降17.20美元/吨(-4.3%)。 欧洲电价持续分化,美国电价震荡 欧洲电力市场方面,欧洲国家电力市场日前交易价格走势持续分化。本周均价来看,丹麦205.99EUR/MWh(+108.6%)、芬兰69.80EUR/MWh(-12.7%)、法国224.31EUR/MWh(-8.6%)、荷兰207.36EUR/MWh(+15.9%)、德国210.73EUR/MWh(+32.2%)、英国181.87EUR/MWh(+16.9%)。 美国方面,本周美国主要电力市场成交的次月交割电力期货合约价格继续回落,四大市场周均值为72.83$/MWh,较上周下跌15.1%。其中得州ERCOT周均值52.52$/MWh(-12.8%)、南加州SOCAL周均值69.62$/MWh(-8.3%)、新英格兰NEWPOOL周均值86.30$/MWh(-18.1%)、纽约周均值82.88$/MWh(-18.2%)。 投资建议与投资标的 欧洲能源危机预计将加快欧洲能源转型步伐,全球传统能源品价格若持续走高将使可再生能源更具吸引力,光伏及储能产业链有望受益。欧洲和美国是全球重要的光伏和储能市场,中国企业是欧洲及美国光伏、储能产业链主要供货商,有望在欧洲及美国能源结构调整带来的市场高速增长中受益。建议关注以下环节:户用储能、硅料、逆变器、一体化组件。 风险提示 地缘风险可能恶化;欧美新能源政策推进速度可能不及预期,加剧对传统能源的依赖;欧洲电力市场改革进展若较慢或出现负面因素。

资源

BMIC:模拟芯片皇冠,国产替代空间广阔-汽车模拟芯片系列报告(一)

2022年10月26日发布 核心观点 电池管理芯片( BMIC) 在电池管理系统( BMS) 中起到重要作用。 经历数十年的发展, BMS 系统从早期的无管理时代迈入全面管理时代,在电池系统中全面取代人工, 是电池的大脑、管家和保镖。 BMIC 是 BMS 的关键部件,起到信号采集(电压、电流、温度等)、电池状态( SOC、 SOH 等)估计、电池保护等作用。 BMIC 具有较高技术门槛,在数字和模拟两个维度均有较高要求。 BMIC 属于数模混合芯片,数字端, SOC/SOH 算法等功能技术壁垒较高,对数字内核协调片内资源的能力亦有较高要求;模拟端,高精度低噪声采样电路、高压工艺等也有赖于企业在模拟电路设计方面的深厚积累。 正由于技术门槛极高, BMIC 也被称为“模拟芯片的皇冠” 。 需求端: BMIC 需求快速成长,市场空间广阔。 根据我们测算, 2021 年全球主要下游领域 BMIC 市场规模达到 42.54 亿美元,预计到 2026 年增长至80.31 亿美元, 2021-2026 年 CAGR=13.55%。受限于复杂度和数据可得性,我们的测算中忽略了大量长尾市场(如玩具等),因而实际市场空间更大。分下游领域来看,储能、 电动汽车、泛消费(可穿戴) 等领域增速较快, 2021-2026 年 CAGR 分别为 72.34%、 40.07%、 14.50%。 供给端:全球 BMIC 市场呈现双寡头格局,海外厂商垄断。 根据 Yole 数据, 2020 年 TI、 ADI、高通、 Maxim 四家厂商占据全球 BMIC 市场约 7 成份额。 2021 年 ADI 收购 Maxim 后, TI 和 ADI 占据全球 BMIC 市场约 6 成份额。 BMIC 市场呈现双寡头格局,全球市场被海外企业垄断。 BMIC 行业国产替代趋势明确。 根据 GGII 数据,中国企业在 22H1 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中占比超过 5 成。 而根据我们测算, 2021 年 BMIC 全球市场国产份额不及 10%。 同时,布局 BMIC(或处在规划论证阶段)的上市(拟上市)企业已超过 10 家。巨大的份额差距、高企的行业关注度和密集的资本投入,国产替代趋势已经明确,产业链变革正在孕育。 BMIC 技术升级脚步不停。 从最早的铅酸电池到锂电池,从消费电子到新能源汽车和储能, BMIC 的技术要求不断提升。展望未来, BMIC 行业具有无线化、智能化、高压高可靠、 应用向电池全生命周期延伸等四大行业趋势,新技术突破一方面为相关企业带来成长机遇;另一方面亦有望不断为 BMIC打开新应用场景,拓宽应用范围,持续助力市场规模的增长。 建议关注: 中颖电子、赛微微电、必易微、希荻微、芯海科技、圣邦股份、英集芯、钜泉科技、南芯科技、 BYD 半导等。 风险提示: 宏观需求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新技术替代风险

资源

需求空间广阔,轻薄化“锐不可当”

2022年10月26日发布 投资要点: 锂电铜箔轻薄化趋势明显。铜箔的性能对于锂电池的性能有很大影响。新能源汽车行业提升续航能力等需求影响,锂离子电池向着更小、更轻、更高能量密度发展的同时,对锂电铜箔提出了同样的要求。近年来,高能量密度锂电池成为锂电池生产企业布局的重心,2018年以来6μm锂电铜箔逐渐替代8/10/12μm锂电铜箔,早期主要是在动力领域渗透,之后数码领域头部企业也开始使用6-7μm铜箔。预计2023-2024年是全球锂电铜箔产能的集中释放期。 行业产能快速释放,但结构性仍紧缺。国内锂电铜箔市场整体呈现供过于求,未来两年产量持续扩大,行业总体上进入产能过剩状态。未来国内6μm动力领域锂电铜箔或将出现供需缺口。目前国内锂电铜箔行业已出现低端产能过剩,高端产能不足的现象,锂电铜箔行业已进入了由量转质的阶段,积极提升产品性能才是核心竞争力。2020年之后,随着供需缺口的产生,各家锂电铜箔厂商的6μm锂电铜箔的实际产量将决定其行业地位。 超薄锂电铜箔市场潜力大,持续关注6μm及以下锂电铜箔企业发展。锂电6μm制造难度越高,使得企业可以享受更高的技术溢价,毛利率更高,技术溢价明显。在未来2-3年锂电铜箔整体产能过剩的大背景下,受益于铜箔轻薄化趋势,6μm及以下铜箔产品结构性紧缺,相关企业加工费在此期间有望维持在高位,相关公司将受益于加工费预期提高,盈利持续改善。建议关注未来两年内新增投产的超薄锂电铜箔企业及6μm及以下铜箔产品销售占比较高的龙头企业。 风险提示:铜箔行业竞争加剧导致加工费下滑;行业内相关企业产能扩张不及预期;铜箔技术变更的风险;下游消费增长不及预期。

资源

海上光伏方兴未艾-“蓝海生明日,风光共此时”

2022年10月26日发布 投资要点: 行业本周整体跑输大盘。本周沪深300指数下跌2.59%,申万电力设备指数下跌2.61%,涨幅在全部申万一级行业中排第24位。光伏设备、风电设备、电池、电网设备、电机II、他电源设备II子板块分别变动-4.92%、+2.32%、-3.70%、+0.83%、-0.05%、+2.78%。 专题:蓝海生明日,风光共此时——海上光伏方兴未艾 水上光伏是光伏发展客观需求。首先土地成本是光伏系统重要成本,根据CPIA2021年数据显示,一次性土地成本约占光伏系统5%支出。同时土地资源瓶颈制约光伏电站建设。随着林地、农田等用地限制增加,光伏用地受限。而荒漠、隔壁、沙漠占据主体的大基地项目与东南沿海用电密集区域距离遥远,用电供需两端存在地区差异。在东南部分布式光伏推进同时,水上光伏也开始发力。目前主要水上项目为内陆淡水项目,难度较低。 海上光伏方兴未艾,理论空间巨大。据国家海洋技术中心海洋能发展中心表示,我国大陆海岸线长1.8万公里,按照理论研究,可安装海上光伏的海域面积约为71万平方公里。按照1/1000的比例估算,可安装海上光伏装机规模超过70GW。目前海上光伏仍然方兴未艾,空间很大。截至2022年5月,我国确权海上光伏用海项目共28个,累计确权面积共1658.33公顷。其中,江苏最多,达到18个,占比64.3%。 目前海上光伏主要以滩涂光伏和离岸1-5km近岸光伏为主,一般水深不超过50米。相比内陆淡水环境,发展海上光伏,受地形、海浪与自然灾害、温度等自然条件约束。我国海域温度在0-29度左右,均符合光伏组件正常工作区间。海浪、海风、自然灾害可能会引起组件隐裂、甚至形变、断裂、损毁。 海上光伏应用场景主要分为沿海滩涂和水面两种形式。沿海滩涂区域,一般在冬季出现大面积干塘现象,在夏季时岸边水深1-2米,对于光伏系统有水陆适应两方面要求。水面则需要使用漂浮式光伏系统。大规模的海上光伏项目目前主要以沿海滩涂或潮间带中的固定桩基式为主,大部分所谓的海上漂浮式案例,均为近海接近岸边,风浪与内陆湖泊接近。真正的近海海域漂浮项目仍未形成可推广的成熟商业化模式。 目前漂浮式光伏中国引领潮流,全球兴起。从地域来看,亚太占据2022年装机量93%,其中华能国际德州320MW项目是目前全球最大规模的;欧洲占据4%装机量,其中85%为荷兰及法国装机,西班牙、葡萄牙等国也在陆续发展。 风光结合,摊薄成本,助力实现平价上网。海上光伏经常与海上风厂相结合构建海上风光联合电场,通过共用箱变、升压、线路、海缆等降低成本。 风电龙头布局海上光伏。根据山东省2022年度海上光伏项目竞争配置结果公示,规模共计1125万千瓦。除了光伏龙头隆基绿能、天合光能之外,风能龙头明阳智能、远景能源、东方电气等均在中标之列。 电动车&锂电池板块 (1)电动车市场进入旺季,销量维持高增长:10月2周,新能源汽车上险10.7万辆,同比增长58%,环比增长50%,渗透率28.6%,环比增加7pcts。国内车企陆续出海,认可度增加,部分车企海外营销网络建设顺利,服务网点丰富,进一步提升我国车企竞争力。 (2)四季度终端市场迎来旺季,整体材料需求情况较好:1)锂盐。工业级、电池级碳酸锂短期仍有上涨趋势,工业级、电池级碳酸锂10月21日报价52万元/吨、55万元/吨,环比小幅上涨。供给端:气温降低,盐湖端厂家减量明显,叠加青海地区疫情影响,运力不足,碳酸锂供给缺口预计将进一步扩大。PLS第10次锂精矿拍卖以7100美元/吨成交,考虑锂含量以及运费等因素,折合生产成电池级碳酸锂的成本约53.5万元/吨。2)正极材料。磷酸铁锂:原材料价格波动,导致磷酸铁价格震荡调整,部分企业有涨价意愿,磷酸铁10月21日报价2.325万元/吨。磷酸铁锂10月21日报价16.4万元/吨,铁锂厂商产线依旧满产,各厂商新产能释放在即,预计接下来供给情况得到缓解。三元材料:近期锂盐价格依旧处于上升趋势,带动正极材料价格仍处高位运行。下游订单量可观,在锂盐供给短缺情况下三元材料仍处震荡运行。三元5系单晶型、6系单晶型10月21日分别报价35.5万元/吨、38万元/吨,环比均小幅上涨。3)负极材料。下游的高需求带动负极厂商订单显著增长,但是受电池厂降价影响,负极厂商提价十分谨慎,预计整体订单将继续上涨。石墨化产线处于爬坡状态,市场供需依旧偏紧。人造石墨高端、天然石墨高端10月21日报价分别为6.8万元/吨、6.1万元/吨,石墨化(高端)10月21日报价2.7万元/吨。4)隔膜。本周隔膜情况较为稳定,一线隔膜厂湿法基膜产能释放,市场竞争态势显著增强。四季度下游需求逐步增长。涂覆材料PVDF近期价格小幅下滑,但是终端涂覆膜价格持稳,预计隔膜厂盈利能力小幅提升。5)电解液。电解液市场维持稳定,各电解液厂商稳步按照订单排产,开工率整体较好,电解液价格持稳。原材料方面,六氟磷酸锂报价持续震荡攀升,近期小幅回落,主要受碳酸锂供需偏紧影响,10月21日报价29.65万元/吨;近期溶剂价格小幅回落,工厂生产稳定,供给情况较好,出货稳中小幅攀升。 建议重点关注:中科电气:电池负极石墨化整体需求较大,公司多条产线投产,贵州工厂年产4.5万吨石墨化产品Q2投产,四川工厂年产1.5万吨产品预计H2逐步投产,目前公司石墨化规划产能约40万吨,未来随着产能逐步投放有望进一步增加公司收益。公司客户结构优质:与宁德时代、亿纬锂能、比亚迪合资建设年产10万吨负极一体化项目、中创新航参与公司定增。 光伏板块 (1)集中式放量,锂电、风电跨界加码光伏:目前集中式放量,终端需求向好。黑龙江、山西、江苏、湖南等地能源转型政策不断发布,政策端对于终端需求继续托底。国家能源局加强对于终端管理,将对可再生能源项目建档立卡。另外,行业方面,其他新能源赛道加码光伏。比亚迪本周正式宣布进军户用光伏,宁德时代公布钙钛矿电池专利,明阳智能HJT产能建设中。 (2)价格整体维稳,电池片上涨趋势不改:硅料:价格维稳。硅料产量环比上升明显,虽然市场预期和观望情绪较重,但价格并未出现明显变动。同时受疫情及北方雨雪天气影响,物流问题对于下游供给造成一定影响。硅片:价格维稳,受节后拉货以及疫情对西北产能造成影响,观望情绪略微缓解。但是月底到下月供应增量仍会对未来价格产生压力。电池片:主流尺寸价格继续上行,M6逐渐萎缩,价格向下松动,M10价格上升至每瓦1.34元。电池片供应紧张趋势不减,预计未来一段时间仍是全供应链最紧张缺乏的环节,价格居于高点仍无松动迹象,后续端看组件厂家对于高价格接受程度。组件:国内价格维稳,海外价格止稳。本周500w+双玻组件执行价格持稳约每瓦1.95-2.05元人民币、单玻的价格价差每瓦1-3分人民币左右。受集中式项目开工影响,需求放量支撑价格稳定。但是上游电池片价格上行叠加胶膜涨价趋势,成本压力显现。海外仍处观望状态,受汇率波动、通胀、逆变器短缺等影响。 (3)技术迭代推进,扩产投产不断:设备端:REC与迈为签署生产设备协议;捷佳伟创获得钙钛矿、TOPCon订单,HJT设备开始交付。扩产、投产不断:爱康科技BIPV开启交付;通灵股份拟18亿元投资新一代光伏接线盒、芯片模块项目;中来与裕兴签署供货协议等 建议重点关注:捷佳伟创:1.N型技术迭代加快,公司作为TopCon设备龙头近期中标,PE-Poly路线获头部客户认可,下半年有望放量;2.布局钙钛矿,公司交付钙钛矿电池的核心设备,技术国内唯一。 风电板块 (1)海风装机容量再提升,多地发布海风相关规划:广东潮州市人民政府发布“十四五”能源规划,潮州拟规划2个海上风电场址,初步规划总容量43.3GW。其中,粤东场址六离岸最近约72公里,最远约160公里,水深15-50米,初步规划容量10.80GW,粤东场址七离岸最近约75公里,最远约185公里,水深11-50米,初步规划32.50GW;河北省发改委发布相关通知,其中海上风电项目:包括秦皇岛市和唐山市省管海域海上风电项目,可结合全省海上风电规划初步成果,提前谋划一批具备实施条件的海上风电项目;汕头市发布“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目标,期间海上风电资源可开工规划装机容量达到0.6~0.8GW,力争每年不低于0.2GW的可开发容量。到2025年,完成海上风电装机0.094GW,陆上风电0.034GW;河北发改委发布相关复函,原则同意河北阜平太行山新能源发展示范基地提出的新能源开发目标,到2025年规划建设风电1.5GW,2030年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宁夏固原市人民政府发布“十四五”清洁能源规划的11个项目,其中3个风电项目共计1.55GW;浙江舟山发布相关规划,2026-2030年初步规划风能和光伏共1.45GW。 (2)陆风招标价格企稳回升,多地项目公开招标:根据公开资料统计显示,吉林公司国能吉林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吉林长岭A10万kW风电项目风力发电机组设备(含塔筒)公开招标项目中标候选人公示,明阳智能为第一中标候选人,折合单价2580元/kW(含塔筒);远景能源位列第二,投标报价为2640元/kw。据我们统计,陆风第三季度投标报价区间为1700-1900元/kw,此次投标报价较上周六炉山项目招标报价(明阳智能1901元/kw)有所上升,我们认为陆风招标价格将持续回升态势,四季度相关企业盈利状态有望回暖。 招标公告方面:华润电力2022年度第31批招标华润电力桦川一期150MW风电项目风力发电机组(含塔筒)货物及服务进行公开招标;华能岱山1号海上风电项目风力发电机组(含塔筒、五年整机维护)采购标段Ⅰ招标公告,项目合计规模300MW,本次招标为标段1,总容量255MW;中广核固镇县刘集风电场风力发电机组设备公开招标,项目容量100MW。 建议重点关注:明阳智能:风机大型化、轻量化前提下,叠加陆风机组价格逐步回暖,近期预中标多个风电项目,公司盈利有望进一步提升。东方电缆:多地政府发布海风相关规划,公司作为海缆龙头,产品矩阵优势明显,供应端有望占据优势,对公司业绩带来提振。 氢能板块 (1)吉林发布氢能发展规划,武汉扩大氢车应用比例:吉林省发布2021-2035年“氢动吉林”发展规划,规划指出,到2025年底,形成可再生能源制氢产能6-8万吨/年,建成加氢站10座,氢燃料电池汽车运营规模达500辆,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制氢产能达30-40万吨/年,建成加氢站70座,氢燃料电池汽车运营规模达7000辆,到2035年可再生能源制氢产能达120-150万吨/年,建成加氢站400座,氢燃料电池汽车运营规模达70000辆;武汉市起草“应对气候变化‘十四五’规划”,其中氢能方面指出到2025年,力争推广应用5000辆燃料电池汽车,建成加氢站30座以上,培育打造氢能能源链、技术链和产业链。 (2)燃料电池车上险量新高,核心部件产业化在即:根据氢云链数据库显示,9月燃料电池汽车上险量为527辆,截至三季度末,国内燃料电池汽车上险总量近2600辆。9月交强险数据中,以地区划分,五大城市群均有上险数据,山东占比24.1%,上海23.9%、浙江19.9%;以车型划分,重卡车型占比38.9%、专用车32.8%、客车27.3%;以车企划分,厦门金旅、上汽大通、启航汽车占据前三,合计占比为48.2%,集中度较之前有所下降;从功率来看,平均单车功率为103kw,最高120kw,燃料电池汽车最大功率稳步提升;从配套车企来看,捷氢科技、爱德曼、重塑科技、国鸿氢能、亿华通位列前五。核心零部件方面,科润新材料质子交换膜项目奠基,项目建成后,质子交换膜年产能可达100万平方米;厦钨新能拟投1亿元设立全资子公司,专注贮氢合金材料相关业务;宝泰隆8000Nm3/h燃料电池氢项目氢气提纯和充装装置完成调试,以公司甲醇装置副产尾气为原料,经PSA技术制取99.9999%纯度氢气。 建议重点关注:美锦能源:公司筹划境外发行GDR

资源

碳陶刹车:电动时代渗透加速

2022年10月26日发布 投资要点 碳陶刹车:理想刹车材料 制动盘是盘式制动器的摩擦偶件,车辆行驶时跟随车轮转动,制动卡钳通过夹住制动盘从而实现减速或停车。制动盘材料目前以铸铁为主。碳陶复合材料是在碳碳复材的基础上加一道硅化增强工序,即C/C-SiC双基体系。碳陶刹车于上世纪90年代开发,2001年第一款应用车型为保时捷911GT2型跑车上。碳陶刹车是理想刹车材料:密度低(约2.0g/cm),潮湿摩擦系数大、耐高温、寿命长,百公里制动距离相较铸铁盘的42m可以缩减到30m以内,也是自动驾驶线控系统理想的刹车执行材料,能极大提升制动安全性。缺点是价格高昂,目前碳陶主要用于改装车和跑车,单车价格一般都在10万元以上。 电动车轻量化需求+碳碳成本下移——碳陶刹车加速渗透 2021年下半年以来多家车企加速布局碳陶刹车盘。2021年10月比亚迪子公司弗迪科技发布了一款自主研发碳陶刹车盘,专门匹配比亚迪汉。2022年7月定点给金博股份;2021年11月特斯拉为ModelSPlaid提供碳陶刹车盘选配车型,供应商为Brembo,价格2万美金;此外今年3月和6月,天宜上佳和金博股份也分别收到北汽福田和广汽埃安碳陶刹车项目定点。 渗透契机一:轻量化收益显著,可以节省电池成本3000元左右 电动化为轻量化带来巨大赋能:轻量化是新能源车提高续航里程的关键,或在相同续航里程下可以减少电池成本。车身每减重100kg可以提高续航里程25公里,或者可以节省电池包3-5度电,电池成本收益大约在3000元左右。 而碳陶刹车盘作为簧下部件轻量化效果尤为显著:簧下一公斤相当于整车减重5公斤。相较于铸铁刹车盘碳陶刹车减重20kg,相当于整车减轻100kg,即直接电池成本收益3000元左右。目前铸铁刹车盘价格普遍在1000元左右,所以理想情况下当碳陶刹车盘价格下降至4000元时可以实现纯电车的全面替代。 渗透契机二:碳陶材料降本空间大 具体降本路径上,在2021年10月“2021中国汽车供应链大会”上湖南世鑫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肖鹏团队代表总结出5个降本维度:1、原材料成本:调整碳纤维牌号和含量,以及提高国产碳纤维使用比例;2、开发近尺寸预制体成型工艺:目前预制体都是方形,从方形预制体中切出圆环制动盘会有四个角和中间部分的浪费,开发圆环预制体成型工艺可以提高原料利用率;3、提高热工艺环节效率:通过开发多料柱限域CVI工艺和快速熔融工艺将生产周期从45天左右缩短至30天;4、生产智能化:陶瓷成分极大增加加工难度,智能化检测和生产可以大幅提高效率;5、降低能源价格:制备碳陶材料耗电量极大。 市场空间:预计2025年国内碳陶刹车盘市场达到152亿元 因为新能源车和燃油车对轻量化、制动要求有明显的差异,我们分新能源车和燃油车分别计算碳陶刹车盘市场空间。假设碳陶刹车盘售价可以下降到5000元/辆车,我们认为对于20万元以上新能源车和C级燃油车都具备较高的性价比。中性假设50%的渗透率下对应碳陶刹车盘152亿元。 风险提示 碳陶材料产业化降本进度不及预期。

资源

开工提速,基建有望延续高景气

2022年10月26日发布 基建继续保持强劲势头,新开工项目总投资与项目到位资金均保持高速增长。1-9月份,基础设施投资(不含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同比增长8.6%,增速比1-8月份加快0.3个百分点,连续五个月回升,1-9月全口径基础建设投资累计增速同比提升11.2%,较1-8月提高0.8个百分点,9月单月同比增速达16.28%,为全年最高水平。此前发行的专项债和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的杠杆作用逐步显现,资金到位情况明显好转。从投资先行指标看,前三季度,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同比增长20.8%,投资项目(不含房地产开发投资)到位资金增长21.3%,有利于后续投资持续增长。在9月28日的稳经济大盘四季度工作推进会议中指出四季度经济在全年份量最重,抓住时间窗口和时间节点,用好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根据地方项目需求合理确定额度投放,加快资金使用和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在四季度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国庆节前多地密集开工,开工项目数量以及投资额环比已经呈现大幅增长,据Mysteel不完全统计,2022年9月,全国各地共开工8720个项目,环比增长82.4%;总投资额约51365.3亿元,环比增长82.0%,同比增长30.2%,随着开工项目的持续拉动,预计将有效助力四季度实物工作量。 民生保障及水利公用等持续发力。2022年1-9月份水利管理业投资增长15.5%,较1-8月份提高0.5个百分点,同比增速已连续四个月加快。截至9月底,全国水利工程在建项目3.77万个,投资规模超过1.9万亿元,创造了历史纪录。我国流域防洪体系不断完善,加快防汛抗旱水利提升工程建设进度,水资源配置体系不断优化,前三季度我国水利建设落实投资、完成投资大幅增长,1-9月,全国落实水利建设投资10571亿元、同比增长53%,全国完成水利建设投资8236亿元、同比增长64.1%。1-9月份,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增长12.8%,较1-8月份小幅回落0.3个百分点,依然属于投资拉动项。国务院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额度和专项债直接投入基建领域,更加注重交通、水利、医疗、教育等基础设施的高质量规划建设和民生领域补短板。随着我国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加快补短板进程,民生类投资有望持续扩大。 房地产投资与新开工面积仍然承压,竣工面积降幅收窄,到位资金边际改善,持续关注“保交楼”政策效果。2022年1-9月房地产投资同比下降8.0%,自2021年起持续下滑,新开工面积同比下降38.0%,房屋竣工面积同比下降19.9%,较1-8月提升1.2个百分点。从销售看,1-9月份,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22.2%,降幅较1-8月份继续收窄0.8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额下降了26.3%,降幅较1-8月收窄1.6个百分点。房地产企业资金情况边际改善,1-9月份,房地产企业到位资金同比下降24.5%降幅收窄,较1-8月份继续收窄0.5个百分点。三季度已有200省市出台超过300条政策,9月份政策发力明显加强,地产预期性改善有望持续增强。三季度约30个左右的省市出台“保交楼”举措,郑州“保交楼”大干30天的阶段性进展,截至10月6日已排查出的147个已售停工、半停工商品住宅项目中,有145个实现全面、实质性复工,另外2个已确定化解路径。 非标增加,企业信贷增长强劲,居民贷款仍弱,经济改善下企业投资状况或有所好转。9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2.47万亿元,同比多增8100亿元。其中居民贷款增加6503亿元,同比少增1383亿元,居民短期与中长期贷款同比皆有下降,反映出居民购房意愿低迷。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1.92万亿元,同比多增9370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同比多增4741亿元,中长期贷款同比多增6540亿元。体现出经济改善下企业投资状况或有所好转。9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3.53万亿元,同比多增6245亿元。其中新增委托贷款同比多增1530亿元;新增信托贷款同比多增1907亿元;政府债券同比减少2533亿元;企业债券融资同比减少952亿元。 水泥产量单月环比提升,需求受地产拖累因素仍在,四季度基建实物工作量任务重、时间紧,有望对水泥需求形成一定支撑。2022年1-9月份全国水泥累计产量15.63亿吨,同比下降12.50%,较1-8月提升1.7个百分点,9月单月水泥产量为2.09亿吨,同比上升1.00%。基建工程往往具有明确施工期限,资金到位的情况下叠加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同时中央会议要求在四季度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因此有望对水泥需求继续形成支撑。 玻璃产量回暖,“保交楼”政策有所成效,竣工端持续改善将有望为玻璃需求继续带来一定支撑。2022年1-9月份,平板玻璃累计产量77445万重箱,同比-3.20%;9月单月平板玻璃产量同比上升1.4%。当前玻璃终端需求仍然承压,9月份仍有累库现象。今年地方地产政策密集调控,竣工面积有所修复,随着“保交楼”配套政策不断落地,地产竣工持续改善,玻璃端需求有望得到一定支撑。 投资建议:重大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对基建投资起到支撑作用。我们认为四季度基建有望继续保持强劲动能,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为经济继续恢复向好注入动力。建议重点关注基建产业链,第一,建筑板块建议关注头部央国企如中国建筑、中国铁建、中国中铁、地铁设计、山东路桥等,建材板块建议关注海螺水泥,防水新标落地背景下关注东方雨虹、科顺股份等;第二,“保交楼”政策持续发力下竣工有望迎来边际改善,建议关注竣工端玻璃旗滨集团等;第三,新材料领域如风电产业链时代新材、山东玻纤、中国巨石、中材科技;建筑减隔震龙头震安科技。 风险提示:房地产资金紧张、基建投资下滑、疫情扰动工程进度。

资源

9月光伏新增装机量同比+133.0%,光伏电池+组件出口金额同比+39.0%

2022年10月26日发布 事件 10月24日,国家能源局发布1-9月份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截至9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约24.8亿千瓦,同比增长8.1%,其中,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3.6亿千瓦,同比增长28.8%。1-9月,光伏新增装机量52.60GW,同比增长105.9%,其中,9月光伏新增装机量8.13GW,同比增长133.0%,环比增加20.6%。1-9月份,全国主要太阳能发电企业电源工程完成投资1328亿元,同比增长352.6%。 10月24日,海关总署发布9月出口主要商品量值表。1-9月,太阳能电池片共计出口710万吨,同比增长57.5%;共计出口365亿美元,同比+84.1%。其中,9月太阳能电池片共计出口72万吨,同比增长21.9%,环比减少13.3%;共计出口38亿美元,同比增长39.0%,环比减少12.6%。 点评 国内方面,9月光伏新增装机量高达8.13GW,同比+133.0%,环比+20.6%。从发电装机累计容量来看,截至9月底,光伏发电装机总容量为3.6亿千瓦,同比+28.8%;水电/火电/核电/风电装机总容量分别为4.1/13.1/0.6/3.5亿千瓦,分别同比+5.8%/+2.4%/+4.3%/+16.9%,光伏装机总容量增速居各发电种类之首。从新增装机量来看,1-9月光伏新增装机量为52.60GW,同比+105.9%;水电/火电/核电/风电新增装机量分别为15.90/23.58/2.28/19.24GW,分别同比+10.7%/-27.4%/-32.9%/+17.1%。单月来看,9月光伏新增装机量为8.13GW,同比+133.0%,环比+20.6%。从完成投资额来看,主要光伏发电企业电源工程完成投资额1328亿元,同比+352.6%,光伏企业电源工程完成投资额及增速均居各种类发电企业之首。以上数据均印证了光伏行业的高景气度,当前经济背景下,风光大基地建设将成为稳增长的重要手段,集中式电站需求有望景气上行。 海外方面,9月光伏电池+组件出口38亿美元,同比+39.0%,环比-12.6%。从出口量和出口值来看,1-9月电池+组件共计出口710万吨,同比+57.5%,出口金额高达365亿美元,同比+84.1%。单月来看,9月电池+组件共计出口72万吨,同比+21.9%,环比-13.3%,出口金额高达38亿美元,同比+39.0%,环比-12.6%。从出口均价来看,海外市场具有较高的价格接受度,2022年1-9月光伏电池+组件的出口值增速高于出口量增速,实现了量价齐升。综合来看,我们认为在全球能源转型浪潮下,海外装机需求将持续高景气,2022年Q4中国的光伏电池和组件出口值有望维持高增长。 投资建议 相关标的:1)产能及成本行业领先、拥有新技术或产品布局的硅料龙头通威股份、大全能源、协鑫科技;2)组件一体化龙头隆基绿能、晶澳科技、天合光能、晶科能源;3)受益于光伏+储能双轮驱动逆变器龙头阳光电源、锦浪科技、固德威;4)受益于双玻组件渗透率提升光伏玻璃双寡头福莱特、信义光能;5)受制于原材料供应瓶颈,供需格局紧俏EVA胶膜龙头福斯特、海优新材;6)受益于分布式光伏占比提升的正泰电器、晶科科技。 风险提示 政策推进不及预期;疫情发展超预期。

资源

9月印尼高低卡价差走扩,俄煤进口量环比降低

2022年10月26日发布 数据拆解: 9月进口量有所略超预期。2022年1-9月,煤及褐煤累计进口量实现2.01亿吨,同比减少12.70%;9月单月实现进口量3305万吨,同比增长0.52%,环比增长12.20%。 9月动力煤进口环比减少。9月动力煤进口量实现496万吨,同比减少37.89%,环比减少12.28%。分国别来看,9月进口俄罗斯动力煤254万吨,同比减少30.49%,环比减少34.56%;进口印尼动力煤151万吨,同比减少49.81%,环比增长22%;进口蒙古动力煤84万吨,同比增长486%,环比增长70%。 9月炼焦煤进口持续回升。9月炼焦煤进口量实现684万吨,同比增长57%,环比增长7%。分国别来看,9月进口加拿大炼焦煤60万吨,同比减少37.67%,环比减少24.44%;进口蒙古炼焦煤287万吨,同比增长387%,环比增长12%;进口俄罗斯炼焦煤245万吨,同比增长165%,环比增长29%;进口美国炼焦煤26万吨,同比减少82.49%,环比减少49.14%。 9月印尼带动褐煤进口量大幅增长。9月褐煤进口量实现1590万吨,同比增长26%,环比增长14%。分国别来看,9月进口印尼褐煤1509万吨,同比增长34%,环比增长15%。 9月无烟煤进口量环比下降。9月无烟煤进口量实现83万吨,同比增长15%,环比减少34.80%。分国别来看,9月进口俄罗斯无烟煤77万吨,同比增长3%,环比减少39.53%。 点评与投资建议: 9月进口数据略超预期,进口增量主要由炼焦煤和褐煤贡献。炼焦煤方面进口呈逐月递增趋势,增量主要由蒙古和俄罗斯贡献,一方面国内开工旺季对焦煤需求有所改善,另一方面海外焦煤价格上涨幅度不及动力煤存在贸易空间。褐煤进口9月环比和同比均有较大幅度提升,供应国主要为印尼。一方面火电替代作用延续,另一方面印尼高低卡价差走扩,褐煤贸易性价比更强。 俄煤季节性回落带动动力煤和无烟煤进口环比下降。除海外动力煤价格高企影响进口之外,俄罗斯出口呈较为明显的季节性,根据过往经验冬季出口量将会明显降低。预计未来随着气温不断下降,俄煤进口量将会有所收缩。随着四季度供暖季的到来,电煤保供压力仍存。建议关注兖矿能源、陕西煤业、华阳股份、中国神华、山煤国际。 风险提示:欧洲能源危机缓解,蒙古国通关车辆数大幅增加,中澳煤炭贸易重启,俄煤加速进口,印尼煤炭基准价大幅回落,国际煤价大幅下跌。

资源

工业互联网总体网络架构国家标准正式发布

2022年10月26日发布 工业互联网总体网络架构国家标准正式发布 近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2022年第13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公告,批准发布国家标准GB/T42021-2022《工业互联网总体网络架构》,这是我国工业互联网网络领域发布的首个国家标准,标志着我国工业互联网体系建设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工业互联网助力高质量发展 工业互联网是数字经济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通过对人、机、物、系统等的全面连接,为工业乃至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提供了实现途径。近年来工业互联网产业增加值规模始终保持两位数的同比增速,2021年达到4.13万亿规模。工业互联网能高效连接生产信息、需求信息、供应链信息、技术信息,并可以通过建模分析,实现资源高效配置,助力高质量发展。 “5G+工业互联网”加快推进 5G商用以来,网络建设加快推进。截至8月末,我国以已经建成的5G基站总数达210.2万个,占移动基站总数的19.8%,占比较上年末提升5.5个百分点。其中1-8月份新建5G基站67.7万个,已超过今年60万基站的建设目标。5G移动电话用户达4.92亿户,比上年末净增1.38亿户,占移动电话用户的29.4%。但移动渗透率和5G渗透率都将面临天花板压力。行业应用将可望成为5G新的重点方向。 2020年底,工信部工业互联网专项工作组出台《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2021-2023)》,加快推进“5G+互联网”协同发展。当前,5G网络设施覆盖推进,组网模式逐步清晰,应用案例更加丰富,先导区建设也发挥了重要的引领效应。5G URLLC标准的持续演进并逐步落地应用,提升了工业互联网的应用支撑能力,未来空间广阔。 投资建议 《工业互联网总体网络架构国家标准》的正式发布,标志着我国在工业互联网领域的顶层设计进一步推进落地,对行业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5G等新基建也可望进一步加大,行业应用和解决方案更加丰富和成熟,支持工业互联网的持续发展。 今年以来,通信行业整体运行平稳,业务收入稳中有升,上市公司业绩总体上保持增长,但分化较为明显。经过近期的市场波动,风险部分释放。建议关注产品技术领先、拓展行业应用的解决方案提供商;竞争能力突出、加强研发创新的设备商;以及网络建设持续推进、加快探索算力网络的运营商。 风险提示 1、新冠疫情持续反复;2、数字经济发展低于预期;5、中美贸易摩擦升级等。

资源

晶科TOPCon电池再破纪录 广东“十四五”规划风电装机20.9GW

2022年10月26日发布 晶科能源TOPCon电池再破纪录,N型电池具备更强盈利弹性 10月17日,晶科能源宣布其自主研发的182N型高效单晶硅电池技术取得重大突破,经权威第三方测试认证机构中国计量科学院检测实验室认证,全面积电池转化效率达到26.1%,又一次创造了182及以上尺寸大面积N型单晶钝化接触(TOPCon)电池转化效率新的世界纪录。晶科研发团队开发出界面缺陷修复、高透多晶硅膜以及激光SE基础的超细金属电极等多项适用于大尺寸的先进技术,以及自主开发的成套HOT高效电池工艺技术等多项创新及材料优化,实现26.1%的转换效率,再次突破今年4月创造的25.7%的转换效率。 广东“十四五”规划风电装机20.9GW 10月20日,广东潮州市人民政府发布《潮州市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规划》显示,潮州南面领海线外专属经济区海域拟规划2个海上风电场址,初步规划总容量43.3GW。根据风芒能源统计,截至目前,广东共有16个市发布了“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共规划风电新增装机容量为20.9GW,其中海风17.8GW 投资建议 N型TOPCon电池具备更高理论转换效率,设备投资较少,支持从PERC产线升级,是现阶段新技术扩产主流产品。我们测算,当前N型TOPCon电池相较于PERC电池理论溢价0.25元/W,成本高0.03元/W左右;HJT电池成本高于PERC电池1.6元/W左右,当前时点N型TOPCon具备更强盈利能力。晶科能源已披露的三季度业绩预告,公司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为16.5-1.7亿元,同比增加128.77%-135.70%,N型TOPCon出货占比上升,带来盈利和收入共振增长。建议关注具备一定先发优势的N型TOPCon电池公司和一体化企业,以及相关设备公司投资机会。 根据GWEC预测,2021-2026年全球海上风电装机CAGR为6.3%,2026-2031年CAGR为13.9%,其中2022、2023年中国海风装机分别为4、6GW,2023年预期同比增长50%。本周铁矿石期货收盘价为676.5元,较上周下降26元/吨;中厚板(20)钢材价格为4120元/吨,较上周下降53元/吨,随着原材料价格持续下降,风电零部件企业盈利能力有望持续修复。在海风装机高增长预期和风机大型化趋势下,建议关注抗通缩能力强的海缆、塔筒相关企业,具备自有码头和区位优势的零部件公司盈利能力更强。 风险提示 1、原材料价格波动;2、项目开工不及预期;3、疫情控制不及预期;4、地缘战争及冲突加剧等

资源

业务量增速回落,通达系单价稳中提升

2022年10月26日发布 9月行业业务量同比增长约2.6% 事件:截止10月25日,国家邮政局仍未公布9月快递行业运行情况,但根据此前国家邮政局2022年9月中国快递发展指数报告,我们测算,9月全国快递企业预计完成业务量约97亿件,同比增长约2.6%,环比提高2.8%;完成业务收入约931亿元,同比增长约1%,环比提高5.3%;单票收入约9.6元,同比下降1.6%。1-9月,快递行业预计累计完成业务量约800亿件,同比增长约4.2%;完成业务收入7695亿元,同比增长约3.6%;单票收入约9.62元,同比下降0.6%。9月处于行业淡季,快递业务量同比增速有所回落,整体来看,单票价格未受到疫情扰动,整体表现平稳,旺季提价叠加政策性提价,期待四季度传统旺季表现。 申通业务增速超20%,通达系单价持续提升 顺丰控股、申通快递、圆通速递、韵达股份陆续公布其9月份快递经营数据。整体看,各公司业务量增速表现分化加剧,申通维持高增长,韵达受疫情影响同比下滑。单票收入方面,通达系同比依旧明显增长,韵达涨幅最大。 顺丰控股:9月公司速运物流业务收入153.94亿元,同比增长2.45%;完成业务量9.59亿票,同比增长8.73%;速运物流业务单票收入为16.05元,同比下降5.81%; 申通快递:9月公司快递服务业务收入29.85亿元,同比增长41.37%;完成业务量12.26亿票,同比增长22.63%;单票收入2.44元,同比增长15.64%。 圆通速递:9月公司快递服务业务收入39.44亿元,同比增长19.09%;完成业务量15.64亿票,同比增长7.62%;单票收入2.52元,同比增长10.65%。 韵达股份:9月公司快递服务业务收入39.39亿元,同比增长13.25%;完成业务量15亿票,同比下降7.86%;单票收入2.63元,同比增长22.9%。 业务量:申通增速最快,韵达受疫情拖累 从上市公司经营数据看,9月申通同比增速最快,韵达受疫情拖累。 1)9月业务量同比增速:申通(22.63%)>顺丰(8.73%)>圆通(7.62%)>行业(2.6%)>韵达(-7.86%),申通业务量增速表现强劲,领先同行,顺丰、圆通业务增速稳定且增速超行业平均,韵达快递业务预计受疫情影响与货物结构、产品结构调优等影响,竞争力有所下降,业务增速暂时回落。 2)环比增速:圆通(2.89%)>顺丰(1.8%)>韵达(0.8%)>申通(0%); 3)1-9月业务量累计增速:申通(22.1%)>圆通(8.9%)>行业(4.2%)>顺丰(2.9%)>韵达(1.1%); 4)市场份额圆通领跑:圆通(16.1%)>韵达(15.46%)>申通(12.64%)>顺丰(9.89%)。今年以来,行业格局正悄然发生变化,申通正逐渐缩小与前排龙头企业的差距,韵达市占率在4月下跌至15.1%后,慢慢被圆通反超。顺丰、申通、圆通、韵达市占率较年初相比变化+0.2pct、+2.4pct、+0.8pct、-1.5pct。 单票收入:基期变高,通达系单票收入同比增速收窄,韵达增幅最大 顺丰单票收入16.05元,同比下降5.8%,主要或与产品结构变化,如大闸蟹等时令商品寄递需求的季节性差异,及退货件业务和丰网业务量占比提升有关,拉低了公司单票收入。通达系中,圆通单票收入2.52元,同比增长10.65%,环比持平,剔除菜鸟裹裹影响单票收入约2.43元,同比增长6.51%;韵达单票收入2.63元,同比增长22.9%,单价增幅最高;申通单票收入2.44元,同比增长15.6%,剔除菜鸟裹裹影响单票收入约2.32元,同比增长9.95%。环比来看,通达系环比基本持平,顺丰环比提升2.86%。 1-9月单票收入:顺丰15.91元,同比增长2.3%,韵达2.55元,同比增长21.9%,圆通2.56元,同比增长17.2%,申通2.5元,同比增长15.7%。 自2021年四季度以来,行业严监管下逐渐摆脱恶性竞争,同比均持续改善。同时随着疫情反复下防疫成本上升,行业单价具备一定韧性。随着传统旺季来临,业务量短期大幅上涨带来的临时性成本增加会使得单价提升,同时由于季节转换,快递货品结构重量普遍增加带来单价提升,以及淡旺季转换节点政策风向的趋严等多重因素影响下,或将继续带来提价效应。 整体来看,上市公司快递业务营收同比增速:申通(41.37%>圆通(19.09%)>韵达(13.25%)>顺丰(2.45%)。具体看: 1)顺丰9月速运业务营收153.94亿元,同比增长2.45%,供应链业务营收74.33亿元,同比增320.42%,总营收达到228.27亿元,同比增长35.92%。时效件增速略缓和单票收入同比下降,或与与中秋节错位有关,部分中秋相关礼品食品寄递前置至8月。其次,合并嘉里物流的相关业务收入,公司供应链及国际业务收入继续保持高增长。在多网融通下实现运输资源整合和跨业务板块的资源协调,业绩有望稳步增长。 2)加盟制快递企业9月营收略有分化,其中,申通同比增速最大,受去年基期较低影响,实现营收29.85亿元,同比增41.37%;圆通稳扎稳打,实现营收39.44亿元,同比增19.09%;韵达因疫情业务量有所下滑,但对产品结构进行调优等影响,单票收入大幅增长,实现营收39.39亿元,同比增13.25%。 前三个季度,尽管快递受到疫情等因素的干扰,叠加消费者电商平台购买欲望降低等因素,但快递行业单票价格企稳回升正在逐步获得验证,快递行业正从存量竞争、价格竞争,逐渐走向服务竞争。2022年天猫双十一于10月24日晚开启预售,10月31日晚正式开启第一波销售,11月10日晚开启第二轮销售,且预售及销售时间均调整至晚8点。双十一开启,看好旺季行业表现。 通过自营物流菜鸟直送(丹鸟)、加盟式的菜鸟驿站以及联合申通快递多种方式加大送货上门力度;各大平台及快递企业加大投入以保障双十一期间快递服务质量,双十一期间,菜鸟平台将增加10万短期用工人员,通过自营物流菜鸟直送(丹鸟)、加盟式的菜鸟驿站以及联合申通快递多种方式进一步提高上门率;申通双十一将在30个网购活跃城市推出按需配送服务,允许客户选择收获方式,增加3000名专职按需配送人员并补贴送货上门网点以保障服务质量。 10月14日,顺丰控股披露2022年前三季度业绩预告,预计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44.2–45.7亿元,同比增长146%–154%,扣非后净利3–39.5亿元,同比增长1041%–1086%。其中,22Q3预计实现归母净利19.1-20.6亿元,同比增长84%-99%;扣非后净利16.5-18亿元,同比增长104%-122%。在嘉里物流并表贡献下,其国际业务同比实现高增,盈利能力持续回升,且前三季度扣非后净利润大增10倍。 10月14日,圆通速递率先披露2022年三季报,2022年前三季度,圆通速递实现营收388.25亿元,同比增长27.12%;归母净利27.71亿元,同比增长190.47%。其中,22Q3圆通速递实现营收137.58亿元,同比增长24.55%;归母净利9.98亿元,同比增长223.44%。可以看出,收入增长主要系业务量增长及快递产品单票收入增加所致,净利润增长系业务量增长及产品定价能力提升,并叠加经营环境改善所致。 韵达受疫情和自身产品结构调整等影响,其业务量增长延续了上月“失速”的表现,也是“通达系”中唯一一家业务量下滑的企业。10月17日韵达股份公告,董事长提议回购公司股份,管理层希望通过回购方案对外释放信心,10月24日公告称,拟斥不超1.0亿元回购公司股份,回购股份价格不超20.0元/股,全部用于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本次回购的规模是自其股份上市以来之最大。 整体而言,快递价格稳中有升,竞争环境有所改善,但行业出清需要较长周期,各家围绕市场份额的竞争仍在持续。特别是顺丰的丰网速运,网点覆盖度已具备一定规模,对标通达系。短期看,快递市场进入四季度传统旺季,叠加去年低基础及前期疫情影响,行业景气度有望进一步修复和提升。中长期看,行业监管政策持续释放,价格有望回归良性竞争,单价毛利提升和规模效应下,头部企业业绩有望率先进入修复期。 建议重点关注:品牌优势、产品结构优化、产能投放趋缓、成本管控强以及持续推进四网融通和航空货运能力,差异化服务较强的顺丰控股;件量增速回升、成本改善持续,数字化赋能强劲、航空货运业务持续发力的圆通速递。持续关注:业务量高速增长的申通快递的申通快递;短期困境已过、向上动力明确的韵达股份。 风险提示:价格竞争加剧、新竞争者进入、人工成本上涨、疫情影响等

资源

基础设施投资加速,投资结构继续改善

2022年10月26日发布 事件 今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积极发挥推进有效投资重要项目协调机制作用,认真用好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和地方专项债,有力推进项目尽快落地实施,加快形成实物工作量,发挥投资关键作用。前三季度,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421412亿元,同比增长5.9%,增速比1—8月份加快0.1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小幅回升。三季度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5.7%,增速比二季度加快1.5个百分点。从环比看,9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0.53%。 点评 三季度疫情对经济冲击减弱,稳增长举措逐步落地显效,制造业投资稳中有升,基础设施投资持续发力。三季度GDP同比增速为3.9%,较二季度GDP增速提升3.5个百分点,主要原因为三季度国内疫情形势较二季度有所好转,以及国家接续出台稳经济举措,带动经济重回复苏的轨道。在各项稳经济举措中,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明显,是经济复苏的主要动力,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和制造业投资实现高速扩张,前三季度基建设施和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速分别为8.6%和10.1%,有效抵消了房地产投资下滑对经济的拖累。 基建投资呈现结构性特征,资金投向更聚焦。根据统计局最新数据,前三季度水利管理业投资增长15.5%,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增长12.8%,信息传输业投资增长12.2%,道路运输业投资增长2.5%,铁路运输业投资下降3.1%。基建的推进速度与资金的到位情况呈强相关性,政策效果在基建领域的显现尤为突出,从政策支持领域看,9月以来,新增3000亿元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和5000亿元专项债结存限额加速落地,资金重点流向了市政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城乡冷链和重大物流基础设施、社会事业、新型基础设施等多个领域,聚焦于基础设施“补短板”以及新基建“提质量”方向,确保了资金精准灌溉,做到不大水漫灌。 投资建议 我们认为四季度消费和房地产修复大概率继续承压,基建投资保持高增速在经济回暖过程中将继续发挥引擎作用。在投资机会方面,建议关注业绩稳定的国企龙头以及产业链上下游受益板块,相关标的:中国电建、中国能建、精工钢构、杭萧钢构等。 风险提示:疫情超预期波动;项目落地不及预期等。

  • 1
  • 58
  • 59
  • 60
  • 3218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