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报告

研究报告 · 圈子

7254 位酷友已加入

本圈子收集技术类研究报告、白皮书等资料,学术类、产业类的都可以,上传时请尽量注明研报的概述信息~加入圈子可以上传、下载资料,也可以使用提问来寻求资料或分享你认为有价值的站外链接~

关注推荐最新

热门标签

资源

7月乘用车销量超预期,新能源表现优异

2022年08月10日发布 事件:8月9日,乘联会发布7月乘用车产销数据:批发销量213.4万辆,同比增长40.8%,环比下降2.5%。 7月乘用车销量超预期,单月销量创历史同期新高。7月乘用车批发销量213.4万辆,同比增长40.8%,环比下降2.5%,单月销量创历史同期新高;1-7月的乘用车批发销量达到1230.3万辆,同比增长8.5%,表现优异。我们预计其主要原因有:1)购置税减半带动需求增长;2)芯片等物料供给持续改善;3)部分车企加大促销力度。 7月新能源乘用车销量表现优异,新能源渗透率达到26.4%。7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达到56.4万辆,同比增长123.7%,环比下降1.1%;新能源渗透率达到26.4%,环比提升0.3pct。其中纯电动车42.8万辆,同比增长109.0%;插电混动车13.6万辆,同比增长187.2%。我们认为7月新能源车表现优异的主要原因有:1)高油价带来经济型新能源车需求持续高增长;2)新能源车未交付订单较多。1-7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303.0万辆,同比增长123.0%,新能源渗透率达到24.6%。车企方面,7月新能源车批发销量TOP5车企分别为比亚迪16.2万台(环比+21%)、上汽通用五菱5.9万台(环比+20%)、吉利汽车3.2万台(环比+8%)、特斯拉中国2.8万台(环比-64%,主要由于7月上海工厂产线进行升级改造)、广汽埃安2.5万台(环比+4%)。 行业全面向好,2022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有望达到650万辆。随着比亚迪海豹、理想L9、问界M7、长安SL03、零跑C01、蔚来ET5、小鹏G9、欧拉闪电猫等众多重磅新车型上市或交付,2022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有望达到650万辆。传统车方面,随着国内疫情缓解、购车需求释放,行业基本面有望持续复苏,全年乘用车销量有望超过2468万辆,同比增长17%。 重点推荐优质自主整车和零部件企业。整车企业中,重点推荐优质龙头:比亚迪(品牌向上、技术创新、规模向上)、广汽集团(新能源车加速扩张、混动从0到1、合资新品周期)、长城汽车(品牌向上,高端化、电动化加速);零部件公司中,重点推荐:明新旭腾(拓展新势力+新产品交付放量)、方正电机(拓展新势力+一线自主+海外优质客户)、星宇股份(受益车灯行业高端化)、常熟汽饰(受益新势力客户放量)、英搏尔(拓展新客户+扩产加速)。 风险提示:芯片持续短缺,新产品进展不及预期,新车型销量不及预期。

资源

《推进家居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点评

2022年08月10日发布 行业事件: 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于8月8日联合发布《推进家居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行动方案》提出到2025年,家居产业创新能力明显增强,高质量产品供给明显增加,初步形成供给创造需求、需求牵引供给的更高水平良性循环。反向定制、全屋定制、场景化集成定制等个性化定制比例稳步提高,绿色、智能、健康产品供给明显增加,智能家居等新业态加快发展。在家居产业培育50个左右知名品牌、10个家居生态品牌,推广一批优秀产品,建立500家智能家居体验中心,培育15个高水平特色产业集群,以高质量供给促进家居品牌品质消费。 《行动方案》促进供需两侧协同发力,推动家居产业突破发展瓶颈家电、家具、照明电器、五金制品四个重点行业2021年规模以上企业营业收入达3.8万亿元,占轻工业比重近20%。家居产业品类多、产业链齐备,对于稳定传统工业基本盘意义重大。今年以来受房地产政策收紧、消费需求低迷和局部地区疫情复发影响,家居消费承压。疫情导致经营受阻,原材料价格较大的波动进一步对行业企业造成冲击,家居产业供需两侧面临双重压力。目前家电等家居产业发展迈入成熟期,行业面临存量升级的增长瓶颈。结合当前家居产业融合化、智能化、健康化、绿色化趋势,《行动方案》稳定家居产品大宗消费,促进家居产业补短板、育长板、优产品,引导资源要素向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集聚,将有力推动产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家居产业需求端韧性较强,供给端产品、渠道创新涌现,集中度提升从主要线上平台和头部品牌618战绩看,家居行业内需回补显现,上半年受疫情抑制的需求有望逐步释放。近年来消费者对于家居产品颜值、环保、便捷、个性诉求较为强烈,期望品牌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为应对地产周期,实现消费者省时省心一站式购齐的需求,家居行业整家定制、全屋智能的业态大幅度增加。7月份,欧派家居橱柜衣柜事业部举办整装高质量发展论坛、衣柜事业部举办2.0产品发布会;索菲亚进军门窗行业,做“门墙柜”一体化,和大家居融合;头部软体企业亦纷纷亮相全屋定制方案,慕思V6亮相全屋定制店,芝华仕亮相舒适整家定制店,顾家家居全屋定制稳步落地,顾家星选积极招商。龙头企业致力于挖掘消费者客流、提高零售端客单价、改善消费者购买服务体验,叠加中小品牌出清,家居产业供给侧优化持续进行,优质龙头市占率不断提升。 行业供给侧优化成核心主线,建议关注优质定制、软体企业《行动方案》从优质供给、数字化绿色化等多维度系统支持家居产业高质量发展,在房地产周期下行、家居消费升级的背景下,家居行业供给侧优化、龙头企业市占率提升将成为行业发展核心主线。我们看好优质家居行业龙头前景,建议关注发力整装模式并持续验证的欧派家居;软体+定制一体化融合的顾家家居;不断完善产品矩阵,进军床垫、定制家居的敏华控股;积极布局睡眠经济、产品和渠道加速发力的床垫龙头喜临门。 风险提示:疫情反复风险;原材料价格上涨风险;渠道布局进展不及预期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龙头集中度提升不及预期的风险。

问答

三大运营商,烽火,华为,中兴,诺基亚 关于智能光传输,算力网络,下一代IP的白皮书之类,公开资料

烽火,华为,中兴,诺基亚 关于智能光传输,算力网络,下一代IP的白皮书之类,公开资料

资源

汽车智能化变革,自动驾驶成汽车产业重要驱动力

2022年08月04日发布 随着汽车新四化的不断推进,智能驾驶技术高速发展。消费者逐渐改变的消费理念,推动汽车从代步工具向智能移动终端演进。自动驾驶感知、决策和执行环节高速进步。感知方面,传感器从单一传感器感知发展至多传感器融合阶段,摄像头发展路径逐渐明确,4D毫米波雷达迅速兴起,激光雷达开启量产上车。决策方面,域集中趋势不断推进,跨域融合架构也逐渐浮现。自驾域控制器成智能驾驶计算主体,大量OEM/Tier1/Tier1.5布局研发对应产品。执行方面,智能底盘顺应汽车电动化和智能化发展需要,线控转向、线控制动及空气悬架迅速渗透,自主供应商迎来发展机遇。 支撑评级的要点 智能驾驶高速渗透,硬件价值链逐渐凸显。智能驾驶受到政府、主机厂、消费者三方面推动。政府方面,产业政策持续推进,行业标准逐步规范,多地推进试点运行。主机厂方面,智能驾驶功能成产品差异化新方向。消费者方面,产品安全与智能化配置关注度越来越高。随着ADAS技术逐步走向成熟与产品价格逐渐下降,ADAS正逐渐从豪华车向中低端车型渗透,带动产业链上下游需求量攀升。 汽车传感器从单一传感器感知到多传感器融合。多传感器融合方案由于能有效提升单传感器方案的识别准确度和安全性,被多数厂商采纳。车载摄像头经历多目摄像头的尝试,发展路径及定位逐渐明确。毫米波雷达性能持续提升,4D雷达产品成市场新秀。激光雷达开启量产上车,混合固态产品方案百花齐放,逐渐从泛用型向专用型转变。 域集中趋势不断推进,自驾域控制器成智能驾驶计算主体。目前已有大量厂商从分布式架构转向域集中架构,以域的维度整合计算单元,DCU取代ECU,成为车载计算主体。高性能计算平台是汽车智能化发展的硬件保障,随着智能驾驶功能不断丰富,等级不断提升,主机厂对计算平台的要求也在不断攀升。随着汽车电子电气架构不断演进,域融合及中央计算架构初显,自驾域和座舱域预计逐渐融合。 智能底盘支撑高阶自动驾驶,线控技术迎来高速渗透。智能底盘是智能驾驶、智能座舱、动力系统重要的支撑平台,可以预测路况并实施主动的控制和执行,主要包括线控换挡、线控油门、主动悬架、线控转向、线控制动等,目前向安全、低碳、线控、智能四个方向发展。线控制动、线控转向系统作为其核心部件,是高级别自动驾驶的必要条件。线控转向目前处于市场早期,国内厂商有望迅速追赶。空气悬架大幅提升驾乘舒适性和稳定性,国产替代价格下降将迎来渗透率迅速提升。 投资建议 随着智能驾驶技术的不断推进与应用,相关产业链有望持续受益,建议重点关注核心零部件供应企业: 1)传感器重要供应商:德赛西威、均胜电子、华域汽车、保隆科技 2)域控制器相关企业:德赛西威、经纬恒润、均胜电子、华阳集团 3)智能底盘相关企业:伯特利、拓普集团、保隆科技、中鼎股份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 1)汽车销量不及预期;2)芯片短缺问题持续或加重;3)全球疫情控制不及预期;4)汽车智能化研发及商业化进展不及预期。

资源

高性价比碳纤维,高端制造业换装首选材料

2022年08月04日发布 碳纤维性价比高,能助力高端装备在极端条件实现长期可靠服役 随着行业技术的革新,部分装备在高温、高压、强腐蚀性等苛刻环境已无法实现长期可靠服役。但新装备的研制是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相互融合促进的过程,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因而装备材料端便迎来了巨大的挑战。 当前许多传统材料的研发已接近理论极限,寻找综合性能优异的新材料成为推动高端制造业发展的关键。碳纤维具备优异的力、热、电磁性能,同时还可以作为增强材料与树脂、金属、陶瓷及炭基体等复合制造先进复合材料,目前已然成为高端制造业换装首选材料。 碳纤维及其制品制备工艺路线复杂,掌握工艺及相关设备是关键 碳纤维的产业链长,关键控制点多,生产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带来的缺陷均将会传递到下一步并影响最终碳纤维的性能。因此,各工序精确调控及之间的精密配合是制备出稳定的高性能碳纤维的关键,了解并掌握碳纤维的制备工艺显得尤其重要。 目前碳纤维及其制品的制备工艺路线众多,每一类方法的优缺点及其鲜明,且设备各异,因而如何有效规避工艺及设备的缺点、最大程度发挥工艺及设备的优点成为难点,熟练掌握相关工艺设备才是企业构筑护城河的关键。 性价比是碳纤维及其相关产品拓展下游市场应用的唯一核心要素 综合性能优异下对传统材料的低成本替代是碳纤维能够拓展市场的关键,任何工艺及设备的革新都必须围绕着性价比这一要素。 性能方面,碳纤维为增强体,与树脂、陶瓷及金属等基体复合而成的碳纤维复合材料是当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复合材料之一。但由于各领域厂商对产品的要求不一,各国碳纤维型号标准基准不一,因而如何满足下游客户的需求定制开发是企业的立足之本。 成本方面,目前全球各大研究机构及企业都针对性的研发了众多新型工艺来降低各个环节的成本,但较多工艺尚不成熟,因此成本端仍需要行业上下游共同努力。此外,随着碳纤维生产量的增加,未来碳纤维回收有望成为碳纤维复合材料废料处理的最优方式。回收后的碳纤维仍保留了原始纤维优异的力学性能及电磁性能,目前回收碳纤维的用途与普通商业碳纤维一样,可用作树脂的增强材料制备复合材料。 碳纤维市场并非由单一市场驱动,多市场推动无需担心过度竞争 碳纤维的应用市场已经逐步开拓至航空航天、风电、汽车、氢能、建筑、电子电气等领域,根据《2021全球碳纤维复合材料市场报告》数据显示,2021年碳纤维的全球需求为118000吨,同比增长10.4%,中国碳纤维的总需求为62379吨,同比增长了27.7%,预计2030年全球的需求量将达到400000吨。 供给侧,虽然在碳纤维过去六十余年的发展中,我国碳纤维领域专利布局及产能建设起步时间均晚于西方国家,但近年来随着经过国内各大科研机构及企业的不懈努力,2021年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产能国,同时国产碳纤维供给率再次提升至58.1%。考虑到碳纤维的技术仍有进步空间,叠加下游各领域的需求快速释放,我们认为碳纤维行业仍有足够的空间供现有企业及新玩家各显其能。 投资建议 基于碳纤维下游国防军工、汽车、风电、氢能等行业的高景气度,考虑到相关领域海外企业专利到期,我们预计碳纤维行业将迎来快速发展期。建议关注光威复材、中简科技、中航高科、中复神鹰、吉林化纤、精功科技、博云新材等。 风险提示 行业需求不及预期;相关企业项目建设进展不及预期;技术研发不及预期。

资源

机器视觉:工业之眼,国产突围

2022年08月04日发布 核心观点 产业趋势:高端制造新军突起,机器换人大势所趋。高端装备制造业是我国实现“智能制造2025”,全面迈向工业4.0的核心抓手。随着我国新能源、半导体、汽车、航空航天等高端制造业占比提升,生产端企业对工业智能化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此同时,我国人口红利逐渐衰减、叠加疫情等外部因素持续扰动,促使制造业企业加速向“黑灯工厂”生产模式转型。此外,深度学习算法持续迭代,BERT、GPT-3等新型模型正在拉开人工智能新时代。因此,借助机器视觉等AI技术替代传统人工操作,实现提质、降本、增效,已成为制造业的共性需求,中国作为制造大国和人工智能强国正在弯道超车。 需求逻辑:机器之“眼”优势凸显,百亿赛道长坡厚雪。机器视觉通过光学装置和非接触式传感器能够实现人眼可及和不可及的功能,广泛应用于识别、测量、定位、检测等场景,相较人眼在精确性、可靠性、敏捷性等维度具备明显优势。机器视觉产业链上游为光源、镜头、相机、控制系统等核心零部件,中游为具备独立采集、分析能力的视觉系统和智能视觉装备,下游面向消费电子、汽车及其零部件、锂电光伏等离散型制造业,呈现多点开花的态势。根据机器视觉产业联盟预测,国内机器视觉市场规模自2021年起将保持28%左右的CAGR增长,预计到2023年国内机器视觉市场规模将达296亿元。格局方面,尽管基恩士和康耐视作为全球龙头,依旧占据过半份额,但国内头部厂商正在加速追赶,已在光伏锂电、3C电子、印刷包装、新型显示等细分领域实现份额领先。 竞争壁垒:技术实力决定产品层次,国产替代方兴未艾。机器视觉核心价值集中于产业链上游,硬件工艺与软件开发水平决定产品技术天花板。据统计,机器视觉系统约80%的价值量来自于上游的核心零部件和软件系统。国内厂商凭借本土化的服务能力、强大的非标定制能力、以及中国制造的成本优势,近年来国产替代之势迅猛,已在光源、工业相机等领域实现了较高的国产化率,也诞生了多家细分领域的龙头公司。相对而言,软件需要长时间的数据资源沉淀,对行业know-how的积累有着更高的要求,是目前国内厂商追赶发力的核心方向。我们认为新能源等行业的兴起为国内厂商划定了新起跑线,国产化有望进一步加速推进。此外,3D视觉作为2D机器视觉的有力补充,未来有望广泛应用于服务机器人、AR/VR、智能3C终端,具备创新能力和软硬件核心技术的厂商有望率先受益。 建议关注:天准科技、奥普特、凌云光、奥比中光、亿嘉和。 风险提示:下游扩产情况不及预期、研发投入不及预期、新冠疫情扰动、行业竞争加剧等风险。

资源

下半年的重点还是汽车、虚拟显示、中游扩产

2022年08月04日发布 重点关注汽车电子、虚拟显示、中游扩产带来的投资机会。 1.汽车电子:汽车电子零部件和Tier1国产化趋势刚开始,重点看好电动化智能化带来的连接器、半导体、域控制器、智能座舱、传感器等增量市场,看好电子公司进入汽车Tier1竞争。建议关注公司:主控及座舱相关(晶晨股份、瑞芯微、富瀚微)、功率半导体(士兰微、时代电气、斯达半导、宏微科技、新洁能、东微半导体、闻泰科技、比亚迪半导体)、模拟芯片(思瑞浦、力芯微)、传感器芯片(纳芯微、比亚迪半导体、韦尔股份、矽杰微、晶方科技)、储存芯片(聚辰股份、复旦微电、普冉股份、北京君正、兆易创新)、连接器(电连技术、瑞可达、博威合金)、Tier1及智能化(京东方、三安光电、东软集团、立讯精密、湘油泵、菱电电控)、被动元器件(风华高科、泰晶科技、顺络电子、可立克、江海股份)、PCB(景旺电子、沪电股份、世运电路) 2.虚拟显示:看好苹果推出MR产品,围绕苹果的扩产和AR/VR行业零部件挖掘,预计下半年消费电子有望因创新估值修复。建议关注整机(立讯精密)、零部件(歌尔股份、舜宇光学科技、蓝特光学、联创电子) 3.中游扩产:半导体国产替代弥补全球下行周期,预期材料下半年增速会好于设备,重点关注长江存储产业链扩产机会,同时关注车风光储带来的扩产机会。建议关注材料(雅克科技、沪硅产业、鼎龙科技、有研新材),设备(大族激光、北方华创、正帆科技),元器件(艾华集团、泰晶科技、江海股份) 风险提示:海内外疫情反复风险,研发成果不及预期,政策传导效应不如预期,下游需求不及预期、产能扩充速度低于预期等

资源

传统能源短缺,欧洲热泵市场景气度再升级

2022年08月04日发布 1、【热泵】是热领域实现零碳的最优技术方案 清洁环保:直接碳排放为零,契合能源转换革命,复合终端电气化发展需求。 经济节能:采暖:空气源热泵采暖所需能量是燃煤供暖的20%,是电阻加热器直接加热空气需要能量的28.6%。热水:热泵热水器年耗能产能的费用是电热水器的25.20%,是燃气热水器的46.65%左右。 2、国内市场:政策真空期已过,新政助力发展 “煤改电”退坡接近尾声:“煤改电”项目占比已不足25%,热水、采暖自然零售需求带动行业回暖。 “碳达峰”接力推动热泵发展:“碳达峰”目标提出,各地“十四五”能源规划陆续落地,利好热泵行业发展。22年财政部预算报告显示:2022年大气污染防治方面拨出300亿元,比去年增加25亿元,进一步增加北方地区清洁取暖补助支持。 3、海外市场:高增又逢欧洲能源紧缺,景气度再升级 全球热泵景气度高企:21年我国热泵出口额同比增长99%,其中西欧国家如意、德、荷、波兰等涨幅均超过100%。 能源紧缺又逢冬季采暖,热泵需求将再度高企,上半年能源供应正常情况下,意、美、澳依旧维持100%以上增长。 规模预期:根据BSRIA预测,欧洲热泵20-25年复合增长15%(2020年160万台),到2025年预计规模将达到370万台。相关标的: 整机及压缩机:美的集团(000333.SZ)、海尔智家(600690.SH)、格力电器(000651.SZ)、海立股份(600619.SH)、日出东方(603366.SH)。 泵:天山铝业(002532)、中金环境(300145)阀件:三花智控(002050)、盾安环境(002011) 电控:和而泰(002402)、拓邦股份(002139)麦格米特(002851) 风险提示 1、地缘政治风险:受国际间政治不确定因素影响,出口贸易以及地缘政治存在不确定因素影响物流、贸易以及需求。 2、市场竞争加剧:随市场规模持续增长,行业竞争格局或出现恶化以及竞争压力加大。 3、原材料价格大幅提升:若原材料价格大幅提升,将导致热泵厂商成本端压力加大。 4、技术风险:或有新兴清洁、低碳技术突破带来的现有热泵技术路径对比优势下降。

资源

汽车行业动态

2022年08月04日发布 行业新闻 1.岚图梦想家达成1000辆交付 8月2日,从官方获悉,岚图品牌于8月2日完成电动豪华旗舰MPV梦想家第1000辆交付。至此,岚图也因此成为中国高端电动MPV市场首个累积交付破千的品牌。 岚图汽车CEO卢放表示:“岚图梦想家的上市正式把MPV带入电动化、智能化的新时代。而它的快速交付则重新塑造了中国高端MPV市场的新格局。梦想家的用户分布在医疗、教育、科研、互联网等多个行业,他们是各个领域的追梦者,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新中坚。” 2.新能源汽车有望继续高增长 尽管受新冠肺炎疫情多点散发和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影响,今年上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66.1万辆和260万辆,同比均增长1.2倍,市场占有率达到21.6%。 随着国家促汽车消费政策陆续出台,限购地区增加汽车指标数量、放宽购车资格限制,以及产业链供应链的恢复,下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有望继续保持高增长。中汽协预计,全年销量有望达到550万辆,同比增长56%以上。 3.北上广深等六大城市开展智能网联汽车高精度地图应用试点 8月2日,自然资源部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做好智能网联汽车高精度地图应用试点有关工作的通知》,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重庆6个城市开展智能网联汽车高精度地图应用试点。 高精地图在自动驾驶方面具备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未来车路协同的重要载体。六个城市开展智能网联汽车高精度地图应用试点将极大促进自动驾驶业态发展,推动自动驾驶技术落地。 4.兰博基尼上半年业绩创纪录,订单排到2023年底 德国《汽车周刊》8月2日报道,兰博基尼上半年业绩创纪录,仅半年已经卖出了一整年的销量,订单已排到2023年底。 据悉,兰博基尼在2022年上半年生产了5090辆汽车,刷新了公司的生产纪录,其中北美销量1521辆,中国576辆,德国468辆。兰博基尼2022年上半年的业绩也再创新高,公司的营业额达133亿欧元,增长30.6%,运营利润增长69%,为4.25亿欧元。兰博基尼成为大众集团旗下盈利最高的品牌,利润率为31.9%,超过了保时捷(19.4%)。 5.哪吒汽车与黑莓建立合作,哪吒S将搭载黑莓QNX系统 近日,哪吒汽车与黑莓公司正式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根据合作内容,哪吒汽车全新旗舰车型——哪吒S将搭载黑莓QNX系统,以保障新车的功能安全、网络安全和可靠性。 哪吒汽车智能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张祺表示,黑莓是汽车嵌入式系统行业领导者,QNX系统为哪吒S提供安全认证的基础软件。此次,哪吒汽车与黑莓公司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是哪吒汽车智能生态圈的又一次升级,将进一步夯实哪吒汽车在智能汽车时代的核心竞争力。 6.小鹏汽车智算中心建成 8月2日,小鹏汽车宣布在乌兰察布建成中国最大的自动驾驶智算中心“扶摇”,用于自动驾驶模型训练。“扶摇”基于阿里云智能计算平台,算力可达600PFLOPS(每秒浮点运算60亿亿次),将小鹏汽车自动驾驶核心模型的训练速度提升了近170倍。

资源

新能源爆款车型系列七:深蓝SL03/理想L9等订单表现出色,新势力月销量齐破万

2022年08月04日发布 投资要点: 7月,新势力继续保持过万销量。新势力中,哪吒汽车交付14037台,同比增长133.5%,本年累计77168台;零跑汽车交付量连续三个月创新高,7月交付量达12044台,同比增长超177%,累计交付64038台;小鹏汽车交付11524台,同比增长43%,本年累计80507;理想汽车交付10422台,本年累计70825台;蔚来交付新车10052台,本年累计60879。此外,广汽埃安销量25033台,创历史新高,本年累计12.5万台;小康赛力斯销量7807台,同比增长8873.56%。 2022年新能源新车型市场表现亮眼,爆款车型有望持续扩充。2022年是新能源汽车的产品大年,多款车型在预售或上市交付阶段表现出色,长安深蓝SL03上市当晚33分钟订单突破10000辆,理想L972小时内订单量超30000张;腾势D9预售两个月订单超3万台;岚图梦想家交付当日大客户现场签约6000辆。此外,蔚来ET7自3月底交付以来,6月销量已达4349辆;比亚迪海豹于7月29日上市,并拥有超过6万订单。 新能源车新品周期释放,自主品牌集体加速向上。2020-2021年,A级车是传统自主厂商布局新能源的主要细分市场,新车型多以SUV为主;另外,A0/A00级新车数量相对较多,B/C及新车数量相对较少。进入2022年之后,1)迎来新能源轿车的新品周期,比亚迪海豹、驱逐舰05、长安深蓝SL03、上汽智己L7等传统厂商的新款轿车车型,以及新势力中的蔚来ET7/ET5、哪吒S、零跑C01等轿车车型都集中在今年上市。2)B/C级新车数量相比前两年明显增多,A0/A00级新车数量减少,这体现出自主品牌正在加快推进高端化发展。 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25.6%,1-6月累计销量同比增长119.6%。6月,我国汽车销量达250.2万辆,同比+24.16%,其中乘用车222.2万辆,同比+41.59%;商用车28.1万辆,同比-37.10%。新能源乘用车销量56.9万辆,同比+135.7%,环比+33.3%;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25.6%;新能源乘用车1-6月累计销量达247.7万辆,同比+119.6%。 2022年6月,汽车市场品牌集中度与车型集中度小幅回升。相比2022年5月,6月新能源车企CR2回升1.8pct,CR5回升2.7pct,CR10回升0.2pct;新能源车型CR5回升4.8pct,CR10回升2.7pct,CR15回升1.4pct,CR20回升1.0pct。我们认为,在终端涨价和新冠疫情等市场不利因素的影响下,比亚迪展现出强大的产品力和品牌力,销量表现最为稳定;而随着疫情好转,各家产能逐渐恢复,且产品多样性不断丰富,导致车企集中度和车型集中度环比下降。2022年疫情、上游原材料涨价、安全问题等多方不利因素的共同作用,是对车企的一次压力测试和全面洗牌,头部车企集中度将逐渐提升。 2022年6月共13款新能源车型批发量破万辆,其中7款为比亚迪旗下车型,2款为特斯拉旗下车型,头部优势显著。13款车型分别为:ModelY(52557辆),宏光MINIEV(46249辆),宋PLUSDM(26517辆),Model3(26349辆),元PLUS(16704辆),理想one(13024辆),汉EV(12945辆),汉DM(12494辆),秦PLUSDM(12111辆),AIONY(11801辆),秦PLUSBEV(11269辆),比亚迪海豚(10376辆),奔奔EV(10161辆)。 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量TOP10车企中,全部月销超万辆,其中比亚迪以月销破13.3万辆的成绩稳居榜首。疫情冲击过后,特斯拉以7.9万辆的成绩位居第二;此外,6月传统车企表现优于新势力。 行业评级及投资策略:①整车板块,本轮购置税优惠刺激拉动最大、透支最少、挤出有限,月均28万辆;分别拉动1.6L及以下/1.6-2.0L排量车型129/68万辆,月均18/10万辆。②零部件板块,零部件盈利能力历史上没有出现连续3个季度的持续下滑,22年Q1拐点向上。2022年6月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已达25.6%,汽车产业加速变革,特斯拉、新势力的毛利率不断提升,特斯拉国产供应商业绩普遍快速增长;特斯拉浪潮带来整车估值重估,NOA功能重新定义智能汽车引发军备竞赛,硬件堆料,国产替代空间大。维持汽车行业“推荐”评级。 推荐三条主线: 1、特斯拉产业链&零部件:特斯拉生产制造革命:4680CTC+一体化压铸。①一体化压铸:推荐拓普集团、旭升股份、爱柯迪,关注文灿股份、广东鸿图、立中集团;②4680CTC:热管理-大流量膨胀阀+水冷板,推荐三花智控、银轮股份,关注盾安环境。此外,我们预计2022年会批量出现:特斯拉成为第一大客户,新势力进入前五大客户的特斯拉产业链国产供应商,推荐双环传动、华域汽车、福耀玻璃、均胜电子、星宇股份,关注新泉股份、华达科技。 2、智能驾驶&汽车电子:NOA功能重新定义智能汽车,从高速NOA到城市NOA,预埋L4级别硬件,从选装到标配,引发新车型展开军备竞赛,国产替代迎来历史机遇。①线控底盘:推荐伯特利、拓普集团、保隆科技,关注中鼎股份;②激光雷达:推荐爱柯迪、华阳集团;③域控+智能座舱:推荐德赛西威、华阳集团,关注科博达。 3、整车:中央到地方汽车消费刺激政策密集落地,新能源+传统燃油齐增长,汽车行业基本面全面向好。推荐:①比亚迪:最强车型周期+盈利能力环比持续提升;②长安汽车:阿维塔+深蓝引领的新能源车型周期;③长城汽车:产能利用率提升带动盈利改善。此外,我们还推荐上汽集团、广汽集团、宇通客车,关注小鹏汽车、理想汽车、蔚来汽车、吉利汽车。 风险提示:海外疫情若持续恶化,将对我国汽车出口造成影响;重点关注公司业绩不及预期的风险;需求增长不及预期的风险;原材料价格及运费持续上涨的风险;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不及预期的风险。

资源

2023年EVA粒子供应缺口或将加剧,胶膜环节有望维持高盈利

2022年08月04日发布 光伏胶膜主要用于组件封装,可以对电池片起到保护作用。由于光伏组件常年工作在露天环境下,所以光伏胶膜需要有在多种环境下的良好耐侵蚀性,其耐热性、耐低温性、耐氧化性、耐紫外线老化性对组件的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再加上光伏电池的封装过程具有不可逆性,所以电池组件的运营寿命通常要求在25年以上,而一旦电池组件的胶膜、背板开始黄变、龟裂,电池易失效报废。所以尽管胶膜等膜材在光伏组件总成本中的占比不高,但却是决定光伏组件产品质量、寿命的关键性因素。 在光伏需求大增的大背景下,EVA粒子或将从2022Q4开始紧缺,2023年紧缺程度或将加剧。在光伏胶膜应用中,对于单面组件而言,EVA胶膜用在正反两面的封装,对于双面组件而言,采用正面EVA、背面POE类产品的封装方式,整体对EVA粒子的需求量大增。我们预计2022、2023和2024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分别在256、350、420GW,对EVA粒子的需求量需要达到122.1、161.6、188.6万吨,而全球光伏级EVA粒子总供给预计分别为117.2、147.8、184.8万吨,整体EVA粒子的需求维持供不应求情况,2023年EVA粒子供给缺口在加剧。 EVA粒子短缺或将驱动胶膜企业单平盈利维持高位,明年业绩或将超预期。EVA粒子供不应求或导致整体EVA胶膜的有效产量供不应求,虽然现在EVA胶膜名义产能在持续投放,但是有效的EVA胶膜产出或将有限,EVA胶膜企业的供应链管理能力将成为核心竞争力,这或将弱化名义产能过剩所带来的价格紧张压力。从历史来看,由于胶膜环节的主要成本为EVA粒子,2020年下半年以来,随着EVA粒子的价格持续上行,EVA胶膜价格也水涨船高,胶膜企业有很强的成本转嫁能力。而且随着EVA胶膜价格维持高位,EVA企业毛利率和净利率也依旧维持高位,单平盈利得到保证。 投资建议:当前整体EVA和EVA胶膜板块对应明年PE估值在20~25倍左右,尚未完成估值切换。同时后续随着EVA粒子价格上行和胶膜价格上行,后续EPS还有上修机会。重点关注EVA粒子供应企业和国内EVA胶膜龙头,首推联泓新科、东方盛弘,关注福斯特、海优新材、赛伍技术、鹿山新材、上海天洋等。 风险提示:全球需求不及预期,EVA粒子涨价不及预期;胶膜降价幅度超预期。

资源

工业金属价格反弹,看好锂价后续走高

2022年08月04日发布 投资要点: 钢铁:钢价环比+4.47%。钢厂减产下供给端持续收缩,传统需求淡季下,需求端表现较弱。在“稳增长”政策背景下,下半年钢铁板块的需求或迎来修复,仍需关注供给端的减产情况以及稳经济措施效果,长期看需关注成长型特钢。 铜: LME 铜/长江有色铜价环比+6.48%/+6.79%。 美联储偏鸽派言论缓解市场担忧。铜价下行后下游接受度提升,本周库存下行,叠加下半年国内稳经济措施发力预期,铜价企稳回升。 铝: LME 铝/长江有色铝价环比+1.56%/+2.64%。 美联储偏鸽派言论缓解市场担忧,海外能源短缺限制供给。国内供给端产能释放空间已经不大,需求端在国内稳经济政策刺激下有望反弹,当前库存处于低位并持续去化,铝价企稳回升。 锂:电碳/氢氧化锂价格环比+0.21%/持平。商务部消费促进司副司长安宝军表示,商务部将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进一步加大扩大汽车消费,有望提振锂下游需求。当前 Q3 补库需求正支撑价格回升;未来供应端增量有限,Q4 盐湖或出现季节性减产收缩供应;原料端价格处高位支撑价格, 看好后续锂价走高。 稀土:氧化镨钕/氧化镝/氧化铽价格环比-3.34%/-0.64%/+2.20%。价格长期处于高位情形下,下游维持刚需采购;供应端难有增量,供需双弱下短期价格以震荡为主,下半年是汽车旺季,同时工业机器人景气较好,看好下半年稀土需求,后续价格或有上行动力。 投资建议 钢铁建议关注甬金股份(603995) 、永兴材料(002756) 。工业金属建议关注嘉元科技(688388) 、南山铝业(600219) 。新能源金属建议关注赣锋锂业(002460) 、天齐锂业(002466) 、融捷股份(002192) 。稀土建议关注北方稀土(600111) 、五矿稀土(000831) 。 风险提示 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风险、新冠疫情蔓延超预期风险。

  • 1
  • 488
  • 489
  • 490
  • 3218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