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

电子 · 圈子

1421 位酷友已加入

电子圈子中包含常用的源代码、电路图、学习教程、产品样本、技术报告等干货资料,加入圈子可以上传、下载资料,也可以使用提问来寻求资料或分享你认为有价值的站外链接~

关注推荐最新

热门标签

资源

看好国产替代、智能汽车、数字能源

2022年09月19日发布 投资建议 电子行业观点:看好半导体设备零组件需求旺盛+国产替代。受到全球晶圆制造扩产的利好拉动,半导体设备需求持续旺盛,SEMI预测,原始设备制造商的全球半导体制造设备销售额预计将在2022年达到创纪录的1175亿美元,较之前2021年的行业高点1025亿美元增长14.7%。中国半导体设备公司上半年业绩亮眼,A股7家核心半导体设备公司22Q2归母净利润16亿元,同比+119%。根据产业链调研,受到半导体设备需求旺盛+国产替代的拉动,半导体设备零部件需求旺盛。中国的半导体设备零部件(工艺件、结构件、气体管路及模组等)全球市占率较低(以富创精密为例,2021年营收8.29亿,全球市占率不足1%),目前有些公司已经取得突破,获得了应用材料等国际大厂的认可,国产替代也正在加速进行,正处于快速发展期。整体来看,我们看好半导体设备/零部件、材料国产替代机会,看好新能源及智能汽车用电子半导体的机会。 通信行业观点:通信行板块重点关注智能汽车、物联网、数字能源等高成长板块及光通信、运营商等数字基建板块。展望三季度我们预计物联网智控器、智能汽车相关公司将出现较大边际改善。同时随着下半年稳增长举措的不断落地和推进,数字新基建板块景气度有望逐步提升,5G、云、光网络、物联感知、卫星互联网等新型ICT基础设施供应链中市场格局好、具备规模效应的头部公司将重点受益。从下游场景看,高景气赛道主要集中在通信和垂直行业相融合的AIoT、数字能源、智能汽车等新兴细分领域,在疫情反复、供应链波动等诸多不确定下,相关领域的部分头部公司年稳态增长预期仍将保持在30%左右的水平。建议重点关注移远通信、和而泰、拓邦股份、中国移动、经纬恒润、光庭信息、中兴通讯等。 计算机行业观点:我们持续看好下半年到明年的行业机会,认为计算机板块会迎来更好的投资窗口。一方面,计算机下游需求以G端/大B端为主,具有类预算制属性,疫情后有追赶全年计划的预期,因此预计下半年需求落地乃至收入确认的节奏明显加快;再叠加人员数量和薪酬增速管控,利润端有可能增速更高;且经过两年多回调,板块估值、机构持仓处于历史底部;综合考虑基本面趋势与估值分位的性价比,人工智能、信息安全、金融科技等下半年到明年的戴维斯双击机会更值得关注。景气投资视角下,信创、工业软件、智能驾驶等也具备机遇。 推荐组合:澜起科技、北方华创、江丰电子、兆易创新、法拉电子、移远通信、光庭信息、海康威视、恒生电子、奇安信。 风险提示:新能源车/手机销量低于预期、智能化配置不达预期、美国芯片法案产生的风险

资源

美合围之势已成,“卖铲人”加速破局

2022年09月19日发布 行情回顾 本周电子(中万)板块指数周涨跌幅为-5.4%,在中万一级行业涨跌幅中排名第17。电子行业(申万一级)指数随大盘下跌,跑输上证指数1.25pct,跑输沪深300指数1.47pct。电子行业PE处于近五年14.7%的分位点,电子行业指数处于近五年50.0%的分位点,本周平均换手率为1.3%。 美对华设备限制频频加码,各环节合围之势已成 美国三大头部半导体设备公司AMAT、LamResearch、KLA近期均表示收到美国商务部限令,14nm及以下设备对华禁售或必须得到相关审批,这意味着美对中的设备材料限制从10nm拓宽到14nm。从2019年将华为列入“实体清单”打击半导体终端,到限制先进制程芯片的获得,再到近期频频加码的对上游设备材料、设计工具的限制,美国对我国集成电路产业链各环节打击的合围之势已成。 我国“新型举国体制”助力集成电路产业链发展 大国博弃下,全球IC产业格局正在重塑,近年来我国也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鼓励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措施。“新型举国体制”强调将政府、市场、社会有机结合,科学统筹、集中力量、优化机制、协同攻关。集成电路是电子信息的基石,涉及国家安全,“新型举国体制”下,集成电路产业链各“卡脖子”环节,包括:EDA、半导体材料(硅片、电子特气、光刻胶等)、半导体设备(光刻机、刻蚀机、薄膜沉积设备、CMP设备等)等国产替代将明显提速。 是挑战更是机遇,锻造内功,向先进制程进发 美方各环节合围打击为我国半导体产业带来短期阵痛,但塞翁失马震知非福,关键是持续锻造内功,实现技术突破。从国内几家半导体设备厂商的现有能力来看:除光刻机以外,其他主流环节28nm及以上工艺基本已经能实现国产替代,部分厂商正在向14nm及以下拓展。当前国内晶圆厂扩产以28nm及以上成熟制程为主,也为国产化设备的制程突破创造了一定的时间窗。 国产替代换挡提速,设备市场空间可期 2022H1我国半导体设备国产化率约14.3%(板块营收/SEMI公示的中国大陆设备市场规模),较2021年提升3pct。部分环节国产化率提升较快,如国内CMP设备国产化率超过30%,刻蚀和清洗设备也在加速替代。美国三大半导体设备巨头2022H1合计在中国实现约80亿美元的收入,我们测算若中国设备完全实现“去美化”,则还约有4倍的成长空间。此外,2022H1我国主流设备厂合计营业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58.9%,设备厂商业绩一般呈前低后高的态势,板块全年业绩较为确定,积极把握赛道的配置机遇。 建议关注: IC行业“卖铲人”半导体设备:北方华创、华海清科、拓荆科技、正帆科技(设备零部件); 同样受益于国产替代的半导体材料:华特气体、雅克科技、华科技等;有望受益于消费回暖的标的:赛力斯,东材科技,希获微,闻泰科技,水晶光电。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持续下行,晶圆厂扩产不及预期、政策变动风险、流动性风险。

资源

市场看重增长确定性

2022年09月14日发布 川财周观点 本周电子行业止跌转涨,细分板块中涨幅较为明显的是半导体设备、半导体材料和电子化学品Ⅲ等板块。在全球经济整体前景较为承压的阶段,业绩增长的明朗度被市场尤其看重,虽然近期苹果、华为等公司相继发布新品,但市场相对而言仍然对半导体设备材料等板块公司的业绩增长确定性更加信任。智能手机总体而言已过行业发展的高速增长期,近期疫情、通胀等因素使得其发展前景确定性较为波动,而半导体设备材料等板块受下游新能源汽车、光伏、人工智能等多领域需求的带动,具有相对更为稳健的增长预期,我们长期看好设备材料板块的发展前景。 市场一周表现 本周申万电子行业上涨0.10%,上证指数上涨2.37%,沪深300指数上涨1.74%。各子板块中,半导体设备板块上涨9.15%,半导体材料板块上涨5.07%,电子化学品板块Ⅲ上涨3.89%。个股方面,电子行业周涨幅前三的公司为:传艺科技(002866.SZ,27.58%)、和林微纳(688661.SH,18.16%)、蓝黛科技(002765.SZ,15.58%);周跌幅前三的公司为:盈方微(000670.SZ,-20.18%)、实益达(002137.SZ,-19.97%)、五方光电(002962.SZ,-19.94%)。 行业动态 IDC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中国600美元以上高端手机市场份额达到13.3%,相比2021和2020年同期逆势增长,分别增长1.0和3.8个百分点。(199IT中文互联网数据资讯中心) 位列全球EDA三巨头之一的新思科技(Synopsys)近日在上海举行开发者大会,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AartdeGeus预计,2022财年营收将突破50亿美元大关,按年增长超过20%,利润率和每股收益也将大幅增长。该公司有关人士呼吁对成熟工艺产品的市占率加以重视,另外软件将有助于突破“摩尔定律”对芯片性能的限制。(21世纪经济报道) 半导体行业协会(SIA)称2022年7月全球半导体行业销售额为490亿美元,比2021年同期的457亿美元增长了7.3%,但比2022年6月的502亿美元下降了2.3%。SIA的统计数据99%来自美国半导体行业,非美国芯片公司占近三分之二。(199IT互联网数据中心) 上海有色网(SMM)称8月中国铜箔产量为6.18万吨,环比增长7.01%,其中锂电铜箔产量为3.84万吨,环比增长4.01%;电子电路铜箔产量为2.34万吨,环比增长12.33%。 电子相关的铜加工板块依然相对疲软,传统电子产品消费仅环比边际改善(SMM铜加工交流平台) 第四届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WNEVC2022)8月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召开。中国汽车芯片产业创新战略联盟联动60余家汽车芯片成员单位,携400余颗国产汽车芯片,以“链接‘芯’生态”为主题打造中国芯重磅亮相大会。(21世纪经济报道) 公司公告 寒武纪:公司股东古生代创投拟通过集中竞价、大宗交易方式合计减持寒武纪股份不超过10,264,096股,即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2.56%;宁波瀚高计划通过集中竞价、大宗交易方式合计减持寒武纪股份不超过3,162,476股,即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0.79%;国投创业基金计划通过集中竞价、大宗交易方式合计减持寒武纪股份不超过8,016,293股,即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2.00%。 TCL科技:发布2022年半年度业绩报告,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45.22亿元,同比去年13.60%,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6.64亿元,同比去年-90.25%;基本每股收益0.05元。 拓邦股份:披露2022年半年度报告。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2.28亿元,同比去年16.03%;归属母公司净利润2.47亿元,同比去年-42.43%;基本每股收益0.20元。 中芯国际:发布2022年半年度报告,实现营收245.92亿元,同比去年52.84%;归属母公司净利润62.52亿元,同比去年19.28%;基本每股收益0.79元。 炬光科技:西安炬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关于拟收购韩国COWINDSTCO.,LTD.100%股权的公告。 风险提示:疫情波动超预期风险、产业复苏不及预期的风险、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资源

重磅车型放量,智能驾驶渗透率持续提升

2022年09月14日发布 投资建议 8月国内外智能汽车指数承压,跑输大盘。根据Wind数据,2022/8/8至2022/9/9,智能汽车指数下跌11%,跑输沪深3009pct。全球自动驾驶和电动汽车指数下跌5%,跑输标普5003pct。国内智能汽车各板块均承压,车载显示、汽车芯片等板块全线回调。 8月销量超预期,Q3重磅车型交付放量。乘联会发布8月销量,1)电车方面:零售52.9万辆,同/环比+111.2%/+8.8%,渗透率28.3%(7月26.7%)。乘用车端:零售187.1万辆,同/环比+28.9%/+2.9%。Q3大量重磅电车交付放量(全年45款+,Q3即20款+)。重点车型包括腾势D9(9月交付);小鹏G9(8月上市,9月交付);比亚迪护卫舰07(预计9月上市);AITO问界M7(8月交付)等。从政策端看,目前新能源车销量、订单火爆,并未受燃油车购置税减半影响。随23年补贴退坡,预计Q4将迎来需求体现释放,同时购置税23年有望延续或部分延续。 华为发布问界首款纯电车型M5EV,腾势D9预售销量高。1)9月6日,华为发布首款纯电SUV-M5EV,基于HUAWEIDriveONE纯电驱智能平台打造,首搭HarmonyOS3操作系统,全系支持L2自动驾驶。此外新车还采用华为动态自适应扭矩系统,路面感知响应提升100倍。智能座舱方面搭载HUWEISOUND7.1,配备19个声学单元,同时配备智能调节HUD、自研静谧驱动电机等。2)腾势旗下新能源MPV腾势D9于8月23日上市,采用腾势Link超智能交互座舱及腾势Pilot高级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动力方面搭载腾势e平台3.0和DM-i超级混动技术。新车开启预售2个月订单已突破3万量,其中83%订单用户选择DM-i超级混动版车型,17%用户选择EV纯电版,新车预计九月开始交付。 上海市智能网联汽车政策落地,规划2025年L2/3级新车占比超70%。9月5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上海市加快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目标到2025年,初步建成国内领先的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发展体系:产业规模达到5000亿元,L2/3级自动驾驶汽车占新车生产比例超过70%,实现L4及以上汽车在限定区域和特定场景实现商业化应用。实施方案从技术、终端、生态、空间、应用、新基建及制度六个层面,对智能汽车产业发展提出新要求。我们认为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网联仍是主要的增量环节,未来市场将持续聚焦车规级芯片、人工智能算法、激光雷达、车载操作系统、智能计算平台、线控执行系统等关键部件。智能网联持续深化,带来5G车用无线通信网络、高精度地图等产品的落地,最终实现“车-路-网-云-图”一体的自动驾驶融合感知与规划控制。方案同时对车下新基建提出超前建设的发展要求,包括5G通信、卫星通信等网络基础设施,构建低时延、高可靠、广覆盖的车用无线通信网络。 推荐组合:建议关注汽车电动智能化核心标的,看好单车价值量提升空间大、渗透率快速提升的方向。包括恒帅股份、上声电子、韦尔股份、兆易创新、瑞可达、京东方精电、德赛西威、中科创达、华测导航、经纬恒润等。 风险提示:疫情反复风险、汽车智能化发展不及预期风险、电动化渗透率不及预期。

资源

终端需求“旺季不旺”,面板价格延续跌势

2022年09月14日发布 LCD行业月报:终端需求“旺季不旺”,面板价格延续跌势 行情&业绩回顾:2022年8月至今面板(申万)指数下跌3.70%,7月中国主要LCD厂商大尺寸LCD业务营收均同比下滑 行情回顾:2022年8月至今面板(申万)指数下跌3.70%,分别跑输上证指数、深证成指、沪深300指数3.97、0.53、1.87pct;其中京东方A、TCL科技、深天马A、龙腾光电分别下跌6.94%、6.31%、5.66%、5.80%,彩虹股份上涨0.90%。估值方面,截至9月9日A股面板行业总市值4131.61亿元,整体PB(LF)为1.18x,处于2016年以来的8.8%分位。 业绩回顾:根据Omdia数据,7月全球大尺寸LCD面板月度营收48.80亿美元,环比下降4.26%,同比下降35.65%,其中京东方、TCL华星、友达、群创大尺寸LCD面板月度营收分别同比下降39.27%、32.61%、51.74%、55.45%;LG大尺寸LCD面板月度营收同比增长3.53%。中国主要LCD厂商(深天马A、TCL科技、京东方A、彩虹股份、龙腾光电、友达、群创光电、瀚宇彩晶)2Q22营收1255.87亿元,环比下降9.93%,同比下降21.83%;归母净利润-10.1亿元,环比下降115%,同比下降104%;毛利率同比下降20.82pct、环比下降6.88pct至8.63%,净利率同比下降16.33pct、环比下降5.66pct至-0.80%;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同比减小0.97天、环比减小4.34天至54.05天,存货周转天数同比增加12.15天、环比增加4.10天至56.24天。 价格&成本:8月面板价格环比跌幅仍较大,9月跌幅有望收窄;主流尺寸的TV面板价格均已低于现金成本水平 电视:根据Omdia数据,2022年8月32、43、50、55、65英寸LCDTV面板价格环比下降6.9%、9.1%、2.7%、3.5%、6.1%至27、50、71、83、108美元/片;Omdia预计2022年9月32、43、50、55、65英寸LCDTV面板价格将环比下降3.7%、8.0%、2.8%、2.4%、2.8%至26、46、69、81、105美元/片;虽然6月以来面板厂商大幅调降产线稼动率,但由于下游需求较疲软,8月TV面板价格环比跌幅仍维持在较高水平,9月环比跌幅有望小幅收窄。根据WitsView数据,主流尺寸TV面板价格均已低于平均成本、现金成本水平,32、55、43、65英寸LCD电视面板价格分别低于现金成本7.53%、2.72%、11.75%、9.52%。 笔记本:根据Omdia数据,2022年8月10.1英寸(平板电脑)、14英寸(笔记本电脑)、23.8英寸(显示器)LCDIT面板价格环比下降4.3%、4.3%、7.4%至22.2、26.6、50.2美元/片;Omdia预计2022年9月10.1、14、23.8英寸LCDIT面板价格环比下降2.3%、1.9%、4.0%至21.7、26.1、48.2美元/片。根据WitsView数据,2Q2214英寸笔记本面板平均价格较现金成本高出80.85%;15.6英寸笔记本面板平均价格较现金成本高出74.07%。 供给&需求:7月全球大尺寸LCD面板出货面积同比下降10.98%,TV、Monitor、NoteBook、Tablet面板出货面积均同比下滑供给方面,我们预计2022年全球大尺寸LCD产能面积较2021年增长9.74%,其中1Q22、2Q22、3Q22、4Q22产能分别环比增长1.15%、1.33%、1.40%、1.42%;预计2023年全球大尺寸LCD产能面积较2022年增长4.26%,其中1Q23、2Q23、3Q23、4Q23产能分别环比增长0.98%、0.54%、0.51%、1.83%。 需求方面,2022年7月全球大尺寸LCD面板出货面积同比下降10.98%,其中全球LCD电视面板出货面积同比下降8.84%,全球LCD显示器面板出货面积同比下降10.00%,全球笔记本电脑面板出货面积同比下降31.24%,全球平板电脑面板出货面积同比下降17.24%。 我们认为,伴随着LCD扩产进入尾声,行业将由过去供给端主导(产能变化)转向需求端主导(终端需求大尺寸、高端化、多样化),行业周期属性将淡化,成长属性显现,LCD面板企业的盈利稳定性有望逐步强化。 投资建议:LCD产业链建议关注康冠科技、视源股份、京东方A、TCL科技国内LCD面板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现已实现全球领先,我们看好京东方A、TCL科技等国内面板龙头把握我国消费升级国产化的时代红利,凭借高世代线所带来的规模效应、成本优势以及市场份额领先所带来的行业话语权、定价权逐步实现盈利能力的稳步提升。此外,我们继续推荐紧抓海外智能交互平板发展机遇,受益于LCD面板跌价的康冠科技、视源股份。 风险提示 半导体显示器件需求不及预期的风险;半导体显示器件价格波动的风险;生产设备及原材料供应风险。

资源

全球手机市场分化依旧,三星、苹果逆势增长

2022年09月14日发布 核心观点 7月全球手机市场分化依旧,三星、苹果逆势增长。过去一周上证指数上涨2.37%,电子上涨0.10%,其中电子化学品上涨3.89%,消费电子下跌1.97%,年初至今电子累计跌幅27.51%。7月全球智能机市场再度走弱,月出货9700万部(YoY-7.8%,MoM-7.6%),其中三星1820万部(YoY1.1%)、苹果1550万部(YoY6.2%),均实现逆势增长。3Q消费电子备货旺季行情中,建议仍然聚焦果链业绩弹性(立讯精密、歌尔股份、福立旺、东山精密、鹏鼎控股),建议关注积极响应新能源(博敏电子、福立旺、东山精密、闻泰科技、光弘科技)、VRAR(歌尔股份、立讯精密)、折叠屏(精研科技、福蓉科技)等趋势性创新方向的优质个股。 苹果发布iPhone14系列新机,起售价保持不变,Pro系列备受消费者青睐。 9月8日苹果举行发布会,发布iPhone14/14Plus/14Pro/14ProMax、AppleWatchS8/SE2/Ultra、AirPodsPro2等新品;iPhone14起售价799美金/5999人民币,iPhone14Pro起售价999美金/7999人民币,均与前代相同。9月9日开启预售后,Pro系列新机备受消费者青睐,根据苹果官网,目前购买14Pro交货期5-6周,购买14ProMax交货期6-7周。在备货旺季催化下,2022全年出货量确定性高、中长期受益于华为高端机用户换机的苹果产业链配置价值突出,继续推荐立讯精密、歌尔股份、东山精密、福立旺、鹏鼎控股、闻泰科技等。 MetaConnect2022大会将于10月12日举行,预计将发布VR头显新品。 Meta宣布其Connect大会将于北京时间10月12日凌晨1点举行,有望正式发布备受期待的高端VR一体机Cambria/QuestPro,该产品预计将采用Pancake折叠光学、MiniLED背光LCD面板、高通XR2+Gen1SoC,支持彩色透视、面容追踪和眼动追踪功能。未来半年Pico、Meta、索尼、苹果等品牌将陆续发布VR新品,在新品频发的催化下我们继续推荐歌尔股份、三利谱、鸿利智汇、长信科技等产业链相关标的。 中央重申新型举国体制攻关核心技术,继续关注半导体自主化长期机遇。9月6日中央深改委会议强调,健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把政府、市场、社会有机结合起来,科学统筹、集中力量、优化机制、协同攻关;明确主攻方向和核心技术突破口,重点研发具有先发优势的关键技术和引领未来发展的基础前沿技术。在国际经贸环境日益复杂的背景下,再次强调新型举国体制,凸显了中央攻克包括半导体在内核心技术的决心,继续推荐自主化受益标的: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北方华创、中微公司、万业企业、广立微、鼎龙股份、安集科技、沪硅产业等。 全球半导体月销售额同比增速连续7个月收窄,车用芯片需求旺盛。据SIA的数据,7月全球半导体销额490亿美元,同比增长7.3%,环比减少2.3%,同比增速较上月收窄4.6pct,自22年1月已连续7个月收窄。与行业景气走弱不同,车用芯片需求旺盛,同时考虑到上游成本持续上涨,部分厂商仍计划调高车用芯片价格。据《电子时报》讯,汽车芯片大厂罗姆半导体将从10月1日正式调涨新、旧产品报价,涨幅为10%,部分产品线报价涨幅有所不同。在行业景气下行中,我们继续推荐结构性需求旺盛的汽车半导体标的:雅创电子、闻泰科技、斯达半导、纳芯微等。 新能源汽车需求旺盛,汽车芯片供应尚紧。8月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单月销量66.6万辆(YoY+107.5%,MoM+12.3%),其中比亚迪销量17.4万辆(YoY+157%,MoM+7%)保持领先,埃安2.7万辆(YoY+133%,MoM+8%)居造车新势力第一。根据AFS数据,截至9月4日由于芯片短缺22年全球汽车仍累计减产约315.61万辆,预计年底减产量将增至399.51万辆。由此可见,汽车芯片高景气有望延续,建议关注车规级IGBT代表厂商斯达半导、时代电气以及有较大规模自有产能释放的士兰微、闻泰科技等。 重点投资组合 消费电子:立讯精密、歌尔股份、博敏电子、福立旺、东山精密、福蓉科技、精研科技、康冠科技、易德龙、传音控股、视源股份、世华科技、鹏鼎控股、三利谱、京东方A、光弘科技、海康威视、长信科技 半导体:圣邦股份、雅创电子、峰岹科技、闻泰科技、晶晨股份、华虹半导体、士兰微、时代电气、中芯国际、纳芯微、力芯微、扬杰科技、斯达半导、韦尔股份、芯朋微、北京君正、晶丰明源、艾为电子、思瑞浦、卓胜微、兆易创新、通富微电、赛微电子 设备及材料:北方华创、鼎龙股份、万业企业、立昂微、安集科技、中微公司、沪硅产业、中晶科技 被动件:江海股份、顺络电子、三环集团、风华高科、洁美科技、泰晶科技 风险提示:疫情反复影响下游需求;产业发展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

资源

美国向中国禁售高端GPU芯片 欲限速中国AI

2022年09月14日发布 行情回顾: 本报告期内电子板块跌幅为2.11%,沪深300指数跌幅为0.33%,电子板块跑输沪深300指数1.78个百分点,在所有申万一级行业中排序25/31。申万电子三级行业表现:涨幅最大的是半导体设备(12.63%),跌幅最大的是品牌消费电子(-7.28%)。 个股表现:涨幅前五的个股为:华特气体(41.22%)、拓荆科技-U(32.63%)、传艺科技(30.60%)、长川科技(26.83%)、寒武纪-U(25.22%);跌幅前五的个股为:菲沃泰(-27.09%)、捷荣技术(-26.64%)、艾比森(-21.59%)、五方光电(-21.38%)、国光电器(-20.76%)。 行业观察: 美国向中国禁售高端GPU芯片,欲限速中国AI Canalys:2022年Q2全球可穿戴手环出货量为4170万台,同比增长2% 本周观点: 继EDA软件后,美国又在高端GPU方面对中国展开了新一轮的限制。8月31日,英伟达、AMD相继接到美国政府通知,要求停止向中国出口其高端GPU芯片,其中涉及英伟达A100、H100以及AMD的MI250芯片等,9月1日,美国政府宣布该出口禁令暂缓到2023年执行。此番禁令的芯片产品,皆为高端AI训练GPU芯片,此类芯片的断供可能会直接影响国内云计算、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美国的禁售新令目标打向的正是对计算速度、算力能力具有更高标准和要求的中国超级计算产业。该销售限制,或提高国产厂商替代比例,虽然短期内,对高端通用计算GPU的禁售令会影响英伟达和AMD的GPU产品在中国的销售,中国自动驾驶、超级计算和云计算及相关产业发展受到一定的阻碍。但长期来看,国产GPU及AI计算芯片厂商有望借此机会扩大市场份额、加速产品升级,持续提高GPU领域的国产化比例,国内相关的上市公司有景嘉微、海光信息、寒武纪、龙芯中科、北京君正、航锦科技等,非上市公司有墨芯人工智能、黑芝麻智能、燧原科技、瀚博半导体、地平线、平头哥等。 风险提示: 市场超预期下跌造成的系统性风险;通胀上行影响超过预期;市场竞争加剧。

资源

关注苹果产业链旺季及VR、折叠屏新品创新

2022年09月14日发布 消费电子建议关注苹果产业链旺季催化及VR、折叠屏新品创新。8月消费电子板块上涨1.15%,跑赢电子行业2.31pct,截至8月末消费电子整体PE(TTM)为31.00x,处于2016年以来的17.9%分位。苹果于9月8日发布iPhone14系列新机,定价优于市场悲观预期,结合市场最新出货数据,继续推荐用户群体消费力下行风险较小、受益华为高端机用户转换周期的苹果产业链(立讯精密、东山精密、福立旺、歌尔股份、闻泰科技、鹏鼎控股),以及积极响应新能源(博敏电子、东山精密、闻泰科技、光弘科技)、VRAR(歌尔股份、三利谱)、折叠屏(精研科技、福蓉科技)等趋势性创新方向的优质个股。 7月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下降7.8%,苹果份额同比提升2.1pct。根据SA,7月全球智能机出货9700万部(YoY-7.8%,MoM-7.6%),上半年出货7.02亿部(YoY-9.0%)。7月Top5中三星出货1820万部(YoY1.1%)、份额18.8%(YoY+1.7pct);苹果出货1550万部(YoY6.2%)、份额16.0%(YoY+2.1pct);小米出货1400万部(YoY-6.7%)、份额14.4%(YoY+0.2pct);vivo出货900万部(YoY-21.7%)、份额9.3%(YoY-1.7pct);OPPO出货880万部(YoY-23.5%)、份额9.1%(YoY-1.9pct);此外,传音出货610万部(YoY-16.4%),荣耀出货580万部(YoY23.4%),华为出货200万部(YoY0.0%)。 8月Steam月活VR用户占比回落至2.05%。根据Valve数据,2022年8月Steam平台月活VR头显用户总占比为2.05%,环比下降0.38pct。在8月Steam平台VR月活用户中,Meta旗下Oculus品牌的份额为67.50%(MoM:+0.34pct,YoY:+6.35pct),其中OculusQuest2份额49.25%(MoM:-1.07pct,YoY:+17.10pct);国内品牌Pico份额为0.88%(MoM-0.18pct,YoY+0.64pct)。根据WellsennXR数据,2Q22全球VR出货量230万部(YoY30.7%),WellsennXR预计2022年全球VR出货量将同比增长33.6%至1375万部,其中预计Meta将出货1100万部,Pico将出货100-120万部。 2Q22全球TWS耳机/智能手表出货量同比增长8.0%/5.8%。根据Canalys数据,2Q22全球TWS耳机出货量6301万部,同比增长8.0%;其中苹果AirPods出货量1533万部,同比增长2.3%;2Q22全球智能手表出货量1622万部,同比增长5.8%;其中AppleWatch出货量836万部,同比增长5.9%。 7月北美PCBBB值环比下降,原材料价格环比稳定。7月北美PCBBB值为0.98,较6月的1.03环比下降。原材料方面,7月无衬背精炼铜箔(厚≤0.15mm)出口平均单价为12.70美元/千克(YoY-5.4%,MoM+1.8%);8月环氧树脂平均价格16963.04元/吨(YoY-50.0%,MoM-0.5%);8月末电子玻纤布价格为4.0-4.1元/米,较7月末的4.2-4.3元/米小幅下降。 月度业绩跟踪:7月台股连接器、组装板块维持较高景气度。台股:7月台股LED厂商营收67.21亿新台币(YoY:-22.4%,MoM:-6.2%);台股面板厂商营收331.91亿新台币(YoY:-49.4%,MoM:-17.0%);台股PCB制造厂商营收763.31亿新台币(YoY:9.6%,MoM:2.1%);台股被动元件厂商营收222.52亿新台币(YoY:-13.9%,MoM:-4.0%);台股连接器厂商营收144.47亿新台币(YoY:19.7%,MoM:2.8%);台股光学厂商营收77.71亿新台币(YoY:4.4%,MoM:18.9%);台股电池厂商营收109.14亿新台币(YoY:2.7%,MoM:-2.4%);台股组装厂商营收9369.53亿新台币(YoY:13.9%,MoM:-9.7%)。 港股:7月舜宇光学科技手机镜头出货量8911.7万件(YoY:-14.9%,MoM:23.2%),摄像模块出货量3679.3万件(YoY:-33.5%,MoM:-8.8%);7月丘钛科技摄像头模块出货量3771.5万件(YoY:-3.7%,MoM:25.3%),指纹识别模块出货量677.0万件(YoY:-24.2%,MoM:7.2%)。 A股:7月鹏鼎控股营收35.15亿元(YoY:11.2%,MoM:27.8%),1-7月合计营收204.56亿元(YoY:16.0%)。2022年7月环旭电子营收56.43亿元(YoY:38.9%,MoM:-2.1%),1-7月合计营收345.84亿元(YoY:30.6%)。 重点推荐组合 1)用户群体消费力下行风险较小、受益于华为高端机用户换机的苹果产业链,包括立讯精密、东山精密、福立旺、歌尔股份、闻泰科技、鹏鼎控股等; 2)积极响应新能源趋势的博敏电子、东山精密、闻泰科技、光弘科技等; 3)下半年折叠屏新机频繁发布催化下的精研科技、福蓉科技、鼎龙股份等; 4)受益于元宇宙及VR/AR快速发展的歌尔股份、三利谱、鸿利智汇等。 5)紧抓海外智能交互平板发展机遇,受益于LCD跌价的康冠科技、视源股份。 风险提示:疫情反复影响下游需求;产业发展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

资源

电子板块震荡走平,苹果秋季发布会引热议

2022年09月12日发布 行情回顾 上周(2022年9月5日-9月9日),电子板块(申万)上涨0.10%,上证综指上涨2.37%,深证成指上涨1.50%,沪深300上涨1.74%,电子板块落后沪深300指数1.64pct,在申万31个一级子行业周涨跌幅中排名第25位。 行情分析 上周(2022年9月5日-9月9日),电子板块涨跌参半,汽车电子、元件保持景气,周涨幅分别为2.86%和2.34%;受市场整体影响,半导体、军工电子略有上涨,周涨幅分别为1.15%和2.00%。市场热点主要集中在新能源汽车、军工电子元件和半导体的发展上。 重大行业新闻 9月8日凌晨消息,苹果公司召开秋季新品发布会,推出iPhone14系列、Apple Watch Pro2代,以及Apple Watch Series8,新一代的“苹果三件套”诞生。新一代iPhone系列最大的变化,是支持卫星SOS紧急联络。未来,iPhone14凭借外观功能的直观更新升级,形成差异化,有望巩固苹果高端手机市场优势。 相关标的:立讯精密(002475.SZ)、长盈精密(300115.SZ)、兆威机电(003021.SZ)。 风险提示 下游应用行业增速不及预期;全球经济衰退风险;疫情频发带来的宏观政策变动的风险。

资源

苹果iPhone14预售火爆,有望稳定消费电子市场预期

2022年09月18日发布 事件 9 月 9 日晚 8 点整, iPhone 14 系列正式开启预售, iPhone 新品开售非常火热,苹果官网一度崩溃,目前, iPhone 14 Pro 发货时间目前已推迟至 10 月中下旬,需要 5-6 周,而在开启预售前 10 分钟则为 2-3 周。 9 月 13 日,据中国信通院数据, 7 月,国内市场手机出货量1990.8 万部,同比下降 30.6%,其中, 5G 手机 1467.2 万部,同比下降 35.7%。 1-7 月,国内市场手机总体出货量累计 1.56亿部,同比下降 23.0%,其中, 5G 手机出货量 1.24 亿部,同比下降 17.7%。 投资要点 iPhone 新机预售火爆为正常现象,但热销机型结构略有不同。从往年 iPhone 新品预售情况来看,苹果 iPhone 系列新机开售火热属正常现象,在“加量不加价”的销售政策下, Phone 13系列新机预售开始当天苹果官网也一度面临崩溃。另一方面,根据苹果分析师郭明錤发表的最新 iPhone14 线下预购调查数据,中国地区 iPhone 14 Pro 系列占订单分配约为 85%,是最受欢迎的机型,而市场之前预期较高的 iPhone 14 Plus,仅分配了约 5%的订单,占比在全系四款机型最少。今年苹果 Pro 机型的订单占比与往年相比更高,反映了苹果 iPhone 14 产品较上一代价格维持不变的策略的成功,高端机型更受消费者欢迎。目前,苹果 iPhone 14 系列新机已于 8 月正式开产,首批备货量或高达 1 亿台,相关产业链公司业绩有望得到提振。 手消费电子整体疲软已充分反映,折叠屏和 VR/AR 结构性机会持续可期。 从行业整体来看,根据 wind 数据,今年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为 2.86 亿部,同比下降 8.68%,连续四个季度同比下降都超过 6%。国内方面,继 6 月份手机销量同比增速年内首次转正后, 7 月份国内手机销量再次下滑,智能手机销量持续不景气,目前市场已充分反应,当前消费电子行业 PE(TTM)为 29.94 倍,位于近五年 19.19%分位。此外,下半年是消费电子传统旺季,预计苹果新机开售将稳定市场预期,折叠屏和VR/AR 设备作为行业增量,结构性机会持续可期,建议持续关注。 投资建议: 建议关注折叠屏手机和 VR/AR 设备零部件细分领域龙头供应商。 风险因素: 中美贸易竞争加剧;下游需求增长不及预期;手机出货量不及预期; 折叠屏手机出货量不及预期; VR/AR 出货量不及预期

资源

Pico4发布在即,新一轮新品周期催化“硬件+内容”投资机遇

2022年09月18日发布 Pico宣布将于9月22日召开发布会,发布旗下VR新品,同时已在天猫、京东线上渠道开放定金支付。后续Meta、Apple等大厂均有VR新品发布计划,且多项技术迭代有望推动VR新品在各项性能上实现大幅升级。随着VR市场放量,我们认为相关产业链有望受益新品事件催化,并建议关注VR内容生态加速构建带来的投资机遇。 PicoVR新品发布在即,大厂新一轮产品周期开启 (1)PicoVR新品将于9月22日发布,线上预订渠道开放本次可预订的有8GB+128GB和8GB+256GB两个版本,搭配各类VR平台内容权益; (2)Meta、Apple、Sony等厂商近期均有VR新品发布计划,硬件迭代推动消费端市场加速渗透,国内市场迎来重大发展机遇; 技术迭代推动产品升级,市场成长带来VR光学、显示等环节投资机会 (1)消费端产品需求催化Pancake光学方案、硅基OLED显示方案等新技术的应用,为市场带来增量需求。目前Pancake应用确定性较高,MicroOLED、MicroLED未来也有望成为市场主流方案,建议重点关注各细分环节上的优质公司。 (2)Pancake方案相关标的:立讯精密、歌尔股份、舜宇光学科技、兆威机电、三利谱、杰普特、创维数字; (3)MicroOLED、MicroLED方案相关标的:京东方、华兴源创、易天股份、利亚德、三安光电、长信科技; 硬件放量驱动内容生态加速构建,关注VR应用及“NFT+虚拟人概念” (1)我们认为优质的内容对于VR、AR打开消费级市场起到助推器的作用。在核心场景之一的游戏领域VR游戏已经构建起相对成熟的生态,而在视频、直播、健身等细分场景,优质内容凭借AR/VR的沉浸式体验优势,能够向用户提供颠覆性的使用体验,未来有望真正构建“虚实共生”的元宇宙生态。 (2)围绕优质内容创作实力挖掘元宇宙内容生态投资标的:蓝色光标、三人行; 风险提示 新技术发展及商业化应用进程不及预期;VR、AR内容生态构建进程不及预期;监管政策存在不确定性风险;宏观经济下行影响VR、AR消费需求。

资源

半年报业绩分化,功率/半导体设备材料景气度高

2022年09月13日发布 本周电子板块表现: 本周大盘指数普遍上涨,上证指数、深圳成指、创业板指分别上涨2.37%、1.50%、0.60%;电子行业涨跌幅为0.10%,在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涨幅位居第25位。在电子行业细分板块中,多数板块上涨,涨幅排名前三的板块分别为半导体设备、半导体材料、电子化学品,分别上涨9.15%、5.07%、3.89%。 本周电子板块个股表现 本周电子板块传艺科技、蓝黛科技、濮阳惠成领涨,分别上涨27.58%、15.58%、15.25%,公司主要业务分别为消费电子零部件、乘用车零部件、电子化学材料。盈方微、实益达、五方光电领跌,分别下跌20.18%、19.97%、19.94%,公司主要业务分别为智能处理器SOC芯片、智慧营销和智能硬件、精密光电薄膜元器件。 电子行业22H1整体业绩承压,功率/半导体设备材料景气度高 受消费电子行业需求下滑影响,电子行业业绩整体不佳。电子行业2022年上半年收入达到1.24万亿元,同比下降了5.39%;归母净利润达到626亿元,同比下降了21.68%。申万电子行业指数2022年上半年涨跌幅为-24.57%,在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下跌幅度最大。电子细分板块业绩分化明显,功率器件/半导体设备/半导体材料等行业维持较好的业绩增速和盈利能力。 投资建议 受到疫情/贸易冲突/通胀等多重因素影响,消费电子销售持续承压,电子板块内部呈现结构性景气度分化,我们认为XR/AIOT/新能源汽车/双碳等下游市场景气度有望持续提升,带动上游数字模拟设计公司和功率半导体业绩增长,重点标的国芯科技/华润微/新洁能/闻泰科技。晶圆厂资本开支居高不下,同时半导体设备材料国产化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因此我们长期看好半导体设备及材料赛道,重点标的盛美上海/拓荆科技/华海清科/神工股份/和林微纳。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下滑的系统性风险;新冠疫情反复反弹的风险;智能手机和IOT产品出货量低于预期;新能源汽车及光伏等新兴产业增速低于预期。

  • 1
  • 11
  • 12
  • 13
  • 120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