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用的技术资料,尽在理工酷
帖子 153897 篇,圈子 30 个,昨日新增帖子 0 篇
热门搜索: 智能汽车推荐系统人脸识别机器人毕业设计
关注推荐最新

热门标签

资源

通信“之光”

2022年10月14日发布 行业新闻 1.中国电信启动5G前传开放小基站及5G一体化小基站进网许可检测服务采购:总预算62.56万元 根据C114通信网10月12日报道,中国电信今日启动2022年5G前传开放小基站及5G一体化小基站进网许可检测服务采购。本项目涉及的主要评估产品品类为:CP01725测试服务,最高总预算为625,600.00元(不含税),项目不划分标段。项目服务地点为:广东省广州市或服务提供方实验室所在地。此外,本项目设置最高限价:价款(不含增值税)不超过625,600.00元,供应商报价高于最高限价的,其应答将被否决。 2.Credo推出新品单通道112G/s高速数字信号处理Retimer芯片 根据C114通信网10月12日报道,Credo(NASDAQ:CRDO)近日宣布推出Screaming Eagle 112G LR(长距)数字信号处理Retimer芯片,芯片容量高达1.6Tbps。通过支持1.6T、800G、400G、100G及最低至10G的多种端口速率,Screaming Eagle可以满足超级数据中心、企业、5G运营商和网络服务提供商等诸多客户的海量数据传输需求。 3.信通院和华为等合作,赋能物联设备可信身份 根据通信世界网10月12日报道,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联合华为2012网络技术实验室共同完成了基于区块链的去中心化可信标识技术原型验证。实验验证了工业互联网中物联设备全局可信身份的注册生成、分发与可信授权流转,为大规模物联终端的可信互通提供了基础;同时,基于IP地址内嵌可信身份标识,提升了网络内生安全能力,是面向全行业互联网的新一代协议体系在工业互联网络场景的探索和尝试。

资源

信创行业事件点评:鸿蒙借道狄耐克挺进百亿智慧病房场景

2022年10月14日发布 9 月 27 日,狄耐克与华为签约成为智慧病房行业首个鸿蒙 OS 的综合服务商,面向全国提供解决方案,开发智慧医院全场景项目。据我们估测,医护对讲空间 47 亿元,智慧医院信息交互大类空间更是超百亿元;鸿蒙系统在该领域渗透率低,有显著提升空间,公司对应业务成长空间可观。近期医疗IT 行业景气度也逐渐回升,公司今明年业务有望放量。 强强联合,鸿蒙正式进入智慧医护解决方案。 狄耐克是物联网和智慧医疗领先厂商,在安防、楼宇对讲、智慧医院等领域具备优势。尤其近年智慧医疗业务发力, 21Y 收入 0.57 亿元(+161.27%), 22H1 收入 0.47 亿元(+112.05%),业务规模高速增长,以医护对讲、智慧门诊和智慧病房为核心的智慧医院产业迅速成熟。华为鸿蒙终端数量高增(华为披露截至 2022 年 7 月超 3 亿台),多个细分领域产品迅速落地,此次是在智慧医院的医疗信息交互(包含医护对讲、探视、一键报警等)领域的首次落地,公司有望在医疗信息交互终端领域实现从屏幕到芯片和操作系统,从硬件到软件的全场景国产化适配。双方面向全国提供解决方案,联合开发智慧医院全场景项目。 市场空间估测约 50-100 亿元,渗透率提升在即。 据卫健委, 2021 年末我国病床数 945 万张,我们保守假设价值 500 元/床,即医护对讲市场空间为 47 亿元。信息交互大类方面,据卫健委, 2021 年末我国医疗机构 103万,保守按万元/家估算,市场超 100 亿元。目前基于鸿蒙这类系统的智能化产品渗透率还很低,公司智慧医疗业务收入在亿元级别(按线性外推预计),提升空间可观。 可观测到的智慧医疗行业景气度触底回升。 10 月大会召开,预计后续相关政策陆续落地,政府投入力度有望恢复,医疗信 息化是政府预算恢复受益领域。多个侧面也反应行业进入拐点:(1)按中国采招网数据统计,7-8 月份医疗 IT 行业头部厂商订单显著增加;(2)来邦科技(医护对讲厂商)医院端 22H1 收入同比增长 22.5%;(3) 9 月 30 日卫宁健康发布股权激励方案(22/23 年增长目标 24%/33%)。行业景气度显著回升、需求回暖,预示着公司今明年业务有机会放量。 投资建议: 公司在医护对讲领域具备优势,近年业务规模迅速增长,通过与华为的合作将逐步完成国产化系统适配,快速提升智慧医疗业务成熟度。医护对讲空间可观,国产化系统产品渗透率也还有很大提升空间,此外行业需求显著回暖,综合表明公司业务有望保持高速增长,建议关注。 风险提示: 疫情反复影响项目开发及落地; 需求回暖不及预期。

资源

数字基建有望获政策支持,关注东数西算主题行情

2022年10月14日发布 要点 事件: 新华社北京10月12日电,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22年10月16日在北京召开。我们认为,数字基建是近年来我国历次大会关注重点,主题性行情值得关注。 点评: 数字基建是历次大会重要关注点:党的十八大报告全文在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中明确指出,“建设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发展现代信息技术产业体系,健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推进信息网络技术广泛运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我们认为,在受疫情影响经济增长放缓的背景下,投资信息基建是刺激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并且带来产能过剩、经济滞涨等问题的可能性较小,此外,数字信息基建投资不仅会有助于拉动上游核心器件设备等的国产化进程,同时是数字经济创新等应用领域发展的重要支撑。 数字经济快速发展,东数西算主题行情有望获得催化:党的十九大以来,数字经济发展动能加速释放。22年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强调了数字经济相关内容,包括“促进数字经济发展,加强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建设数字信息基础设施,促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智慧城市、数字乡村,完善数字经济治理”以及“传统产业数字化、数字政府、数字贸易、公共文化数字化”等。数字信息基建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支撑,有望持续获得政策重视,我们认为东数西算作为通信行业的重要主题性行情有望持续。 三大运营商CAPEX向东数西算倾斜,将进一步拉动相关投资落地。从2022年三大运营商资本开支构成看,传输网、东数西算等投资占比上升。展望23年,我们判断国内三大运营商资本开支结构变化趋势仍持续,有线侧及东数西算投资有望进一步加大。 投资建议: 东数西算建设侧、运营侧、应用层有望持续受益主题催化: 建设侧:配套电力、IDC工程商、制冷设备受益于IDC建设,关注:佳力图、科士达、科华数据、英维克、城地香江等, 光模块、白交换等受益于数据中心部署,关注:新易盛、中际旭创、天孚通信、紫光股份、星网锐捷等, 运营侧:IDC提供商作为重要建设及运营主体,关注:光环新网、宝信软件、奥飞数据、数据港、美利云等。 应用侧:三大运营商是国内最大机柜持有方,同时未来将受益于东西网络数据传输需求扩大,关注: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 风险提示:5G商用进度不及预期、产业链降价超出预期、中美贸易摩擦升级。

资源

步履铿锵,高性能铜箔发展由“量”转“质”

2022年10月14日发布 投资要点: 电解铜箔出货量稳步增长,中国已成主要生产国。电解铜箔出货量稳步增长,中国已成主要生产国。据GGII数据,2021年全球电解铜箔出货量达到93.5万吨,其中锂电铜箔达到38.3万吨,PCB铜箔达到55.2万吨。无论是总量还是细分产品类型,中国产量占比均保持在60%以上,已成为全球电解铜箔的主要生产国家。 受益于下游需求的稳步增长,近年来我国电解铜箔产能及产量均保持着较快的增长速度。据CCFA的统计数据,2016-2021年,我国电解铜箔产能从32.9万吨增长至72.12万吨,每年的同比增速均保持在10%以上,2021年同比增长19.21%,产能增长的主体是内资铜箔企业;2016-2021年,我国电解铜箔产量从29.2万吨增长至65.6万吨,6年复合增长率14.5%,其中2021年同比增长34.21%,每年的产能利用率均保持在80%以上,2021年产能利用率达90.96%。 国内高性能PCB铜箔目前仍依赖进口,国产替代将加速。中国铜箔需要大量进口,国内企业在高端铜箔产品上与海外企业仍有差距。根据海关总署数据,我国铜箔产品常年保持净进口状态,2021年贸易逆差为17.67亿美元。日本是传统的高端铜箔出口国,2021年,日本平均出口金额高达28371美元/吨,接近同期中国铜箔出口均价的两倍。数据表明国内企业在高端、高附加值的铜箔产品上与海外领先企业差距显著。 高性能PCB铜箔将成为国内铜箔企业竞争的下一个赛道。根据CCFA统计,2021年以来,金川鑫洋、超华科技、慧儒科技等企业在甘肃、广西、安徽等地新建多项PCB铜箔项目,嘉元科技等锂电铜箔企业也瞄准了高性能电子电路铜箔赛道,截至2022年9月,国内重点企业PCB铜箔新增产能22.5万吨,PCB铜箔市场的稳定增长以及高端产品的盈利优势使得行业扩产速度加快。 行业龙头企业产品质量在不断提升,未来有望逐渐向高端产品市场渗透。高端PCB铜箔有望成为国内铜箔厂商的下一个发力点,成为企业盈利增长的关键要素。国内铜箔龙头企业正在加快产能扩张的步伐,加大高性能PCB铜箔产品推广和认证力度,有效布局未来市场,充分利用技术升级与产品结构调整,更多高性能铜箔有望实现国产化替代,国内PCB用铜箔向高端产品市场逐步渗透,建议关注国内高端PCB铜箔行业市占率较高及高端产品出货不断放量的龙头企业。 风险提示:铜箔行业竞争加剧导致加工费下滑;相关企业产能扩张不及预期;PCB铜箔技术变更的风险;下游消费增长不及预期。

资源

新能源车产销高增,国产造车势力强盛

2022年10月14日发布 投资要点: 9 月新能源车产销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中汽协数据显示, 9 月新能源汽车产量为75.5 万辆,同比增长 113.9%,环比增长 9.3%;销量为 70.8 万辆,同比增长 98.3%,环比上升 6.3%。分车型看,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 57.8 万辆和 53.9 万辆,同比分别增长 98.6%和 81.5%;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 17.7 万辆和 16.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 185.0%和 176.6%。 Model 3 的 9 月销量环比上调显著,比亚迪三款车型稳居前五。 Model 3 在 9 月销量上调趋势显著, 9 月销售 30919 辆,重回前五序列。宏光 Mini 销量 37,416 辆,同比增长 6.4%,环比上升 10.4%,以微弱优势获得新能源车月度销冠。相比之下,比亚迪秦、汉和海豚表现更为稳定,比亚迪秦 9 月销量 37,415 辆,同比增长 49.7%,环比增长 10.4%,与宏光 Mini 的销量差距细微;比亚迪汉销量 31,336 辆,同比增长 206.5%,环比增长 20.6%;比亚迪海豚销量 24,855 辆,环比增长 6.7%。 国产品牌表现强势,占主流地位。国产品牌方面,单月销量前 15 名均为国产品牌,宏光Mini 系月度销冠,比亚迪系列表现亮眼,有 4 款车型销量进入前十。 公共充电桩持续稳定增长, 9 月新增 1.3 万台。 9 月新增公共充电桩 1.3 万台,新增数同比下降 79.0%,公共充电基础设施稳定增长。联盟内成员单位总计上报公共充电桩 163.6 万台,其中直流充电桩 70.4 万台、交流充电桩 93.1 万台。 9 月国内动力电池产量环比持续提升, LFP 产量环比增长 13.0%。 根据 CABIA 数据显示, 9 月我国动力电池产量共计 59.1GWh,同比增长 155.2%,环比增长18.1%。其中磷酸铁锂电池产量 34.8GWh,占总产量 58.8%,同比增长 157.4%,环比增长 13.0%;三元电池产量 24.3GWh,占总产量 41.1%,同比增长 152.1%,环比增长 26.1%。 9月 LFP 装机继续扩大优势,装机量超三元 9.2GWh。 三元电池在 9 月的装机量为 11.2GWh,环比上升 6.5%,占比 35.4%;磷酸铁锂电池装机量为 20.4GWh,超过三元 9.2GWh,环比增长 18.5%,占比 64.5%。受益于低成本、高安全、长循环寿命等诸多优势,磷酸铁锂成为比亚迪汉、比亚迪·秦、特斯拉 Model3/ModelY、宏光 MINI EV 等热门车型配套的主要动力电池类型,在下游整车厂需求的传导下这一差距有望进一步拉大。 动力电池方面, 比亚迪 9 月装车量占比提升 1.0pct,华鼎国联跌出前 15 名。 具体到企业层面,宁德时代、比亚迪、中创新航、国轩高科、 LG 新能源位列国内 9月动力电池企业装车量前五名,其中宁德时代装车量占比达 47.80%,装车量环比提升 16.40%,仍保持龙头优势。比亚迪装车量环比上升,为 7.1GWh,占比 22.44%,比 8 月高 0.5pct。华鼎国联 8 月占比 0.79%, 9 月跌出前 15 名。 投资建议: 建议关注: 1)各细分领域具备全球竞争力的稳健龙头: 宁德时代、恩捷股份、璞泰来、天赐材料、 德方纳米、 容百科技、中伟股份、先导智能、天奈科技等。 2)深耕动力及储能电池的二线锂电企业: 亿纬锂能、国轩高科、欣旺达、孚能科技、 派能科技、 鹏辉能源等。 3)锂电材料环节其它基本面优质标的: 中科电气、 当升科技、 新宙邦、星源材质、嘉元科技、格林美、多氟多等。 4)受益于全球电动化的零部件龙头: 汇川技术、三花智控、宏发股份、科达利等。 5)产品驱动、引领智能的新势力: 特斯拉、蔚来、小鹏汽车、理想汽车等。 风险提示: 行业竞争加剧; 原材料价格波动;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不及预期

资源

Pico拆机报告

2022年10月14日发布 Pico4相较于Pico3和Quest2更多是实现了针对不同用户痛点的优化和升级,我们认为在价格、性能、用户体验三个方面综合来看其或能成为现阶段国内乃至海外最出色的一体机产品之一。 痛点优化和升级: 1)轻量化:通过采用Pancake光学方案做轻量化,实测前端重量减少28.8%,厚度减少24%; 2)显示:更大的视场角,更高的分辨率,与更好的像素密度;虽然并不是质变的体验改善,但较于Pico3和Quest2均有提升,缺点是亮度并没有显著改善(甚至因为Pancake方案的光损,实测体验亮度有减少); 3)交互加强:声学模组-更沉浸的立体音频;手柄–定位跟踪更稳定精准(陀螺仪芯片升级与新增红外LED),震动反馈升级(类似PS5的宽频线性马达); 4)MR功能预埋:通过1600万像素的RGB摄像头实现彩色透视功能,但是空间定位+彩色透视的算法还有待加强,对应MR应用也需要补充。 5)使用体验:瞳距调节模组能更完美的匹配使用者的瞳距;磁吸面罩作为小细节的升级同样让清理/更换面罩更简易。 6)内容生态:除了游戏端的持续扩容,我们看到的是字节同步在健身、社交、娱乐、视频/直播等赛道发力。而内容生态的重要性往往是被低估的重要因素。 投资建议:从硬件优化+内容生态丰富,我们认为Pico4有望成为一款更普及、亲民的VR产品,带动行业出货量提升;而明年或将推出的苹果MR有望成为一款质变的划时代产品。基于此我们建议紧密跟踪Pico和苹果产业链。围绕着本次Pico4拆机,建议重点关注歌尔股份(Pico链龙头)、舜宇光学(光学龙头)、韦尔股份(摄像头)、三利谱(光学膜)、兆威机电(瞳距调节模组)。苹果产业链我们建议重点关注立讯精密(苹果链龙头)、科瑞技术、领益智造、鹏鼎控股、蓝思科技。其余VRAR产业链建议关注:长盈精密、智立方、闻泰科技、世华科技、顺络电子、紫建电子、德赛电池、欣旺达、环旭电子、科森科技。 风险提示:PICO4硬件产业链相关公司可能与实际情况存在偏差,实际情况请以相关公司披露为准;VR国内/海外出货量不及预期;苹果MR落地时间或延后的风险;VR内容的扩张不及预期;公司经营风险等。

资源

优化ESG评价体系,增强ESG评分选股有效性

2022年10月14日发布 投资要点: 本篇报告聚焦于ESG评价体系中的指标选择与权重设置环节,从双重重要性原则出发、融合行业特征属性,构建指标选择与权重设置的模型与方法,并以中信一级行业电力设备及新能源为例,根据以上模型与方法对该行业的指标与权重体系进行优化。最终以组合是否具备有效性作为判断优化后指标与权重体系质量情况的依据。 从指标选择与权重设置环节入手,优化ESG评价体系。由于指标选择与权重设置在ESG评价体系构建过程中较为重要,以及对各评级ESG评价结果的差异性存在较高贡献,因此我们着手对ESG评级中的议题选择与权重设置方法进行深入研究,以期得到一套更贴合行业特征、又能反映当下发展趋势的指标体系与权重体系,最终相对合理地评价行业内不同公司的ESG绩效与可持续发展实力,较好地指导投资者在行业内部进行公司投资,选出具备α特征的公司。 电新行业易获ESG高分,但利益相关者、评级机构关注维度存在差异。在外部“政策+市场”双加持、以及内部电新行业上市公司日益重视ESG实践的背景下,电新行业更易获得ESG高评分,ESG评级整体好于其他行业。但利益相关者与评级机构以及评级机构与评级机构之间对E/S/G维度、议题的重视程度存在较大差异性,因此客观评判上市公司的ESG绩效与可持续发展实力存在较高难度。 基于双重重要性原则构建具有行业特征的议题选择及权重设置模型,得到优化后的电新行业议题与权重体系。使用双重重要性作为议题选择与权重体系优化的原则是有必要的,结合这一原则我们构建了影响维度选择模型。通过使用影响维度选择模型,我们梳理出不同议题影响程度的具体问题,采用了专家打分法、文献研究法、指标量化法等方法构建了影响程度评估模型。最终按照各议题影响程度的定量化得分为电新行业选择关键议题并给予相应权重。 对优化后的电新行业ESG评级结果以及其α选股有效性进行分析,可以发现:(1)优化后的各维度权重相对其他评级来说较为均衡,同时其权重大小更贴合电新行业特点以及当下发展趋势;(2)整体分布上看,调整维度权重后电新行业的评分结果相对原Wind评分结果整体分布略微向左平移、整体分布略微分散;(3)在α选股有效性分析中,根据我们的议题选择与权重设置模型对ESG评价体系进行优化后,所得到的电新行业ESG评分的选股有效性更强。 风险提示:优化后的指标与权重体系是基于历史数据形成的,在市场环境发生变化时存在失效风险。

资源

寻找确定性

2022年10月14日发布 一、船舶市场行情回顾: 9月份中航证券船舶产业指数(-9.52%),军工(申万)指数(-5.05%),跑输行业4.47个百分点。 上证综指(-5.55%),深证成指(-8.78%),创业板指(-10.95%); 涨跌变化前三:亚光科技(-15.04%)、湘电股份(-13.52%)、江龙船艇(-10.39%) 涨跌变化后三:海兰信(-3.80%)、中国动力(-6.59%)、中国船舶(-9.54%) 9月,在市场观望情绪浓厚,成交量萎缩的情况下,军工板块整体出现调整。而船舶产业同时受到军工板块与海运板块的调整影响跑输国防军工(申万)指数4.47个百分点,是军工板块里走势相对较弱的细分赛道。 船舶市场方面,克拉克森新船价格指数维持22个月上涨,达到2009年2月以来新高,但船舶完工量与新签订单方面均较去年有所降低。从船舶重要下游客户海运市场来看,9月克拉克森海运指数维持了今年5月以来的下降趋势,已不及去年同期水平,但仍然为十三五期间9月海运指数均值的192.09%。 业绩方面,对于船舶行业我们维持此前判断,即因船舶建造周期相对较长,船舶企业利润较新订单相对滞后。同年新订单并不能在当年完全转为利润,2021年与2022年中报报告期内船厂的利润很大程度上反应的是2020年与2019年的订单情况,2021年以后受益于新船价格增长的订单有望反应在2023年的利润中。 估值方面,截至9月末指数市盈率为121.36倍,船舶板块PE(TTM)较8月下降9.39%,但需要注意的是,船舶产业作为长周期行业,且此前数年内(16年至20年左右)为船舶前次周期底部,船舶企业利润被压缩至较低水平,因此历史估值水平对当前船舶投资的判断影响相对有限。 我们认为,船舶作为典型的长周期行业,对船舶行业的投资布局应当把目光放远。船舶的生产周期长、订单排期长,且船厂可能会对未来大型项目进行预留,因此短期的利好利空对船舶企业的基本面影响相对有限。我们认为,关注船舶周期所处的位置,并进行提前布局可能是相对合理的把握船舶板块投资价值的方法之一。 二、本月主要观点: 在变量多、单一变量可能同时造成正面、负面双方向影响的共同作用下,我们认为想要从全方位对船舶行业未来的发展做出判断是相对难以实现的。因此,我们认为,对于船舶行业未来发展的研判要点在于从所有不确定性中找寻确定性。 对于船舶领域的确定性因素,我们认为根据其影响范围应该从产业角度与企业角度两个方向去讨论。 (一)从产业角度来看 从产业角度来看,一般情况下我们认为在上一轮造船高峰期的20年后会是新的船舶更替期的起始点,考虑到船舶的建造排期这一起始时间可能会有1-2年的提前。上一轮新船交付高峰期为2003-2011年,在船龄老化了接近20年的当下可以预计船只的交替期正在到来。因此,我们认为“民船市场的船舶更替周期正在到来”是船舶产业需求侧角度的相对确定性因素之一。从供给侧来看,我们认为国家政策是对我国船舶产业供给侧的重要指引,今年以来我国出台了多项涉及船舶智能化、绿色化、高精尖化的意见与政策,可以预期船舶智能化、绿色化、高精尖化有望成为后续我国船舶建造领域的发展重点方向。因此,“我国向高技术船舶产业领域迈进趋势”是船舶产业供给侧角度的相对确定性因素之一。 综上所述,从产业角度来看,相对确定的两点因素民船市场的船舶更替周期与我国向高技术船舶产业领域迈进趋势有望共同助力未来我国船舶产业的发展,成为下一阶段我国民船建造领域的主要增长点之一。 (二)从企业角度来看 从船舶企业的角度来看,船舶企业未来的利润释放主要由成本端与收入端共同驱动。从收入端来看,当前克拉克森新船价格指数已经维持22个月上涨,当前(2022年9月)的克拉克森新船指数较2020年11月已经提升29.75%,受益新船价格增长的订单的收入确认节奏是船舶企业收入段的重要驱动因素之一。从订单排期来看,我国造船类上市公司中国船舶、中国重工先后宣布其订单排期与民船订单排期已至2026年,考虑到2021年为我国船舶产业新接订单的“大年”,2021年我国新接船舶订单为“十三五”期间年接订单均值的约2.25倍。因此,我们认为此轮上涨的新船订单有望于2023年开始逐步被我国船厂确认收入。 从成本端来看,今年2季度末以来船舶生产的重要原材料钢材的价格持续走低,以我国造船重镇的上海来看,今年以来上海的10mm造船板的最高点为3月7日的5780元/吨,而最低价为9月26日的4580元/吨,上海10mm造船板的价格相较高点已降低约20.76%。虽然在造船企业中可能存在此前高价库存钢材尚未用尽、与钢企存在长期上下游合作,长期船钢采购价与市价不同等因素的影响。但整体而言,钢价的走低对船舶企业成本端的影响是相对直观的,待到多数船厂用尽库存高价钢材、签约船钢采购价受市价冲击降低等时机到来时,造船成本的降低有望反映到后续船舶公司的利润中。 综合来看,我们认为在价格、收入两端的高船价、低船钢价共同驱动下公司利润空间有望进一步释放。 (三)从军民并进角度来看 我们认为,军船领域的“逆周期性”特点与民船行业的“长周期性”特点、军船订单经费来源的军费与民船订单来源的海运市场具有一定“对冲”效果,对船舶企业的稳定性有一定抬升,让相关船舶企业具有了一定对抗海运市场等周期性行业的影响力。 本月央视军事报道我国第三艘航空母舰“福建”号正按计划开展系泊试验,系泊试验系航母进行出海测试前最后一道关卡,我国第三艘航母正式入列海军的前期准备工作正稳步推进中。我们维持在《大国巨舰走向深蓝》深度报告中的判断,即对于军船产业链,一艘航空母舰根据作战任务的不同需要不同数量的属舰进行护卫、支援,同时对属舰在防空、反潜等领域的要求较高。高“质”、“量”的航空母舰与高“质”、“量”的属舰在完成作战任务上是相辅相成的。尤其是我国采用航空母舰与属舰协同发展的模式,相比美、英等海军强国属舰建造在前、航母建造在后的特点,我国航空母舰对属船建造“质”与“量”的影响更为明显,建议关注航空母舰后续可能带来的属舰发展机遇与军船产业链可能的投资机会。 同时,本月军船产业链公司邦彦技术完成完成科创板上市,进一步丰富了军船产业链的上市公司生态。 因此对于船舶建造行业,我们认为此后理想的发展情况可能会以“军船为基,提供基础利润支撑+民船为翼,顺应造船景气大周期拔高利润空间”的方式实现。在“新的造船时代”中同时享受军、民两类船舶企业发展逻辑的相关企业有望脱颖而出。 整体而言,建议关注同时受益于“民船市场更替周期”、“我国船舶产业智能化、绿色化、高精尖化发展”、“成本端收入端双驱动提升利润空间”与“同时享受军、民两类船舶企业发展逻辑”等四类船舶产业相对确定性因素的企业。 三、建议关注: 船舶产业链:湘电股份(综合电力系统、船用电机)、中国船舶(船舶总装厂)、中国重工(船舶总装厂)等 四、风险提示: 1.疫情发展仍不确定,导致国内宏观经济承压; 2.部分地区疫情反复,船舶产业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受疫情影响较大; 3.近期外汇市场波动较大,船舶产业受外汇波动影响相对较大,易受汇率波动导致影响企业营收水平;我国船用设备产业发展相对滞后,根据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的数据 4.我国本土船用设备装船率不足50%,柴油机、发电机、电子设备、仪表仪器等船用设备需大量进口,易受贸易仅售与汇率波动影响。

资源

数字人民币最新进展盘点

2022年10月14日发布 数字人民币近期事件催化较多 1)试点范围继续扩容:8月1日,央行在2022年下半年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要有序扩大数字人民币试点。9月19日,央行副行长范一飞在“第二届长三角数字金融产业创新周”开幕式上表示,对于开展试点最早的深圳、苏州、雄安、成都四地,央行将适时推动试点范围逐步扩大到全省。数字人民币试点进一步扩容。 2)跨境支付迈出新步伐:根据金融时报,8月15日至9月23日期间,国际清算银行(香港)创新中心、香港金融管理局、泰国中央银行、阿联酋中央银行和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联合宣布,在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m-CBDCBridge)平台上首次成功完成了基于四个国家或地区央行数字货币的真实交易试点测试,来自四地的20家商业银行基于货币桥平台为其客户完成以跨境贸易为主的多场景支付结算业务。试点测试中发行的央行数字货币总额折合人民币8000余万元,实现跨境支付和外汇兑换同步交收业务逾160笔,结算金额折合人民币超过1.5亿元。货币桥将于10月发布最新进展报告,详细阐述其技术设计,法律、政策、监管方面考虑及未来蓝图。 3)央行发文阐述新进展:10月12日,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刊发《扎实开展数字人民币研发试点工作》文章,从发展历程、试点应用场景、产品研发和服务升级、国际交流合作和标准制定、未来发展方向等多个维度,阐述了数字人民币的新进展。我们认为,这是央行继去年7月份印发《中国数字人民币的研发进展》白皮书之后,又一次系统阐述数字人民币的相关进展和展望,数字人民币产业有望进入发展的快车道,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亮点: 使用情况:试点范围继续扩大,交易活跃度持续提升 数字人民币试点范围继续扩大。2019年末央行在深圳、苏州、雄安、成都及2022北京冬奥会场景开展数字人民币第一批试点测试。2020年11月开始,增加上海、海南、长沙、西安、青岛、大连6个新的第二批试点地区。2022年3月31日,人民银行召开数字人民币研发试点工作座谈会,会议强调,有序扩大试点范围,在现有试点地区基础上增加天津市、重庆市、广东省广州市、福建省福州市和厦门市、浙江省承办亚运会的6个城市作为第三批试点地区,北京市和河北省张家口市在2022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场景试点结束后转为试点地区。2022年9月19日,央行副行长范一飞在“第二届长三角数字金融产业创新周”开幕式上表示,对于开展试点最早的深圳、苏州、雄安、成都四地,央行将适时推动试点范围逐步扩大到全省。我们可以看到,从2019年至今,数字人民币的试点城市和地区范围在持续扩大,尤其是进入到2022年,冬奥场景应用、第三批试点城市落地、第一批试点有城市逐步扩大到全省,一系列政策表明数字人民币试点扩容提速。数字人民币交易活跃度持续提升。根据去年发布的《中国数字人民币的研发进展》白皮书,截至2021年6月30日,数字人民币累计交易笔数为7075万余笔、金额约345亿元。而根据此次央行发布的《扎实开展数字人民币研发试点工作》文章,截至2022年8月31日,15个省(市)的试点地区累计交易笔数3.6亿笔、金额1000.4亿元,支持数字人民币的商户门店数量超过560万个。在一年多的时间内,数字人民币累计交易笔数增加了近2.9亿笔,交易金额则增长190%,体现出数字人民币交易活跃度的持续提升。 应用场景:红包多次发放、对公场景先行、智能合约创新 数字人民币红包是产业推广的重要手段和场景。根据《扎实开展数字人民币研发试点工作》文章,2022年以来,各试点地区政府围绕“促进消费”“抗击疫情”“低碳出行”等主题累计开展了近30次数字人民币消费红包活动,各商业机构还开展了多次市场化推广活动,有力促进社会消费回补与潜力释放。我们认为,数字人民币红包是快速提升数字人民币使用度的重要手段,结合数字人民币红包,有望促使更多应用场景加快落地。 对公场景是数字人民币未来重要的应用领域。根据《扎实开展数字人民币研发试点工作》文章,当前数字人民币在批发零售、餐饮文旅、教育医疗、公共服务等领域已形成一大批涵盖线上线下、可复制可推广的应用模式。多地电子政务服务平台开通数字人民币支付服务,支持线上线下渠道办理各类公共事业缴费,利用数字人民币发放退税资金、医保月结款专项资金、困难群众帮扶资金、“专精特新”企业扶持资金等。《文章》进一步提出要支持在财政、税收、政务等对公领域发挥数字人民币优势,为政府数字化和智能化治理提供先进的支付服务。我们认为,相比于个人消费场景而言,对公场景尤其是泛政府相关的场景在数字人民币推广应用方面更具备优势,以数字人民币作为支付方式推行各类公共事业缴费、发放各类津贴和专项资金等,既可以充分发挥数字人民币可控匿名、可编程性的技术特点,又可以为数字人民币的推广创造更为刚需的应用,是未来数字人民币落地的重要领域。 数字人民币“元管家”推出,智能合约是数币未来创新的重要方向。2022年9月8日,在第二届中国(北京)数字金融论坛上,央行数字人民币APP最新上线的智能合约预付资金管理产品—“元管家”发布。“元管家”在消费者向商户预付资金时,为每一位消费者创建一个加载了智能合约的数字钱包,当消费者实际完成消费后,商户发起智能合约的执行请求,智能合约检查是否符合约定的执行条件,符合条件的,才能将预付资金划拨至商户。我们认为,基于智能合约的可编程性是数字人民币区别于传统纸币和移动支付的重要技术升级。通过加载智能合约实现定制化支付,有望实现没有第三方信用担保情况下的交易,将创造更多的应用场景和需求。目前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已在消费红包、政府补贴、零售营销、预付资金管理等领域成功应用,取得良好效果。 跨境支付:对内打通陆港渠道,对外积极参与多边合作 在跨境支付方面,数字人民币当前也有新的应用进展。一是启动内地与香港跨境支付技术测试,探索数字人民币系统与香港本地“转数快”快速支付系统的互联互通,支持香港当地居民和商户的港币结算需求。二是积极参与国际清算银行倡导的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项目,探索建立基于法定数字货币的跨境支付多边合作机制和新型跨境支付基础设施与安排。根据金融时报,8月15日至9月23日期间,国际清算银行(香港)创新中心、香港金融管理局、泰国中央银行、阿联酋中央银行和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联合宣布,在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m-CBDCBridge)平台上首次成功完成了基于四个国家或地区央行数字货币的真实交易试点测试,来自四地的20家商业银行基于货币桥平台为其客户完成以跨境贸易为主的多场景支付结算业务。试点测试中发行的央行数字货币总额折合人民币8000余万元,实现跨境支付和外汇兑换同步交收业务逾160笔,结算金额折合人民币超过1.5亿元。我们认为,跨境支付是数字人民币从技术上具备的重要能力,也有望在未来国际社会的多边交易中扮演重要角色。 安全建设:建立健全纵深防御体系,安全重要性凸显 《文章》多处对数字人民币的安全进行了阐述。一方面是加强个人信息保护,数字人民币需要遵照《网络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反洗钱法》等法律法规,通过一系列制度安排和技术手段确保个人信息安全,同时防范违法犯罪风险。另一方面是保障业务的安全稳定。《文章》指出央行正在建立健全网络安全纵深防御体系,将安全底线始终贯穿于数字人民币应用全生命周期。为确保技术先进性,人民银行不预设技术路线,坚持长期演进、持续迭代、动态升级理念,采取竞争选优策略,支持稳态与敏态双模共存,基于多地多活、单元化、分布式、松耦合架构设计原则构建央行端系统架构。指定运营机构根据自身需求及技术优势自行选取本机构技术路线,确保系统满足高安全性、高可用性、高可扩展性、高并发量以及各项业务连续性要求。我们认为,数字人民币作为一个新兴起的技术和应用,围绕数字人民币的相关安全建设重要性在不断提升,未来安全也有望成为数字人民币发展中的一个重点投入方向。 投资建议:关注产业链主要环节投资机会 我们认为数字人民币产业链主要包含五类企业,建议关注相关上市公司的投资机会:1)应用场景企业:正元智慧、新开普;2)金融机具企业:广电运通、新大陆、新国都、优博讯、古鳌科技;3)银行IT企业:神州信息、长亮科技、宇信科技、科蓝软件、京北方、高伟达、天阳科技、博彦科技;4)支付机构:拉卡拉;5)加密算法企业:信安世纪、飞天诚信、数字认证、格尔软件、吉大正元。 风险提示 数字人民币政策力度不及预期、数字人民币技术成熟度不及预期、数字人民币系统建设成本超预期、市场规模测算不及预期。

资源

唐山规划“十四五”开工建设3GW海上风电

2022年10月14日发布 唐山规划“十四五”期间开工建设300万千瓦海上风电,并累计总投资50亿元推动当地海风产业链发展,上述政策实施后有望刺激当地海上风电装机需求释放,带动风电产业发展;维持行业强于大市评级。 唐山出台2022-2035年海上风电发展规划与实施方案:10月10日,河北省唐山市人民政府发布《唐山市海上风电发展规划(2022-2035年)》(下称“规划”)、《唐山市海上风电发展实施方案(2022-2025年)》(下称“实施方案”)。规划提出:到2025年,唐山市累计新开工建设海上风电项目2-3个,装机容量300万千瓦;到2035年,累计新开工建设海上风电项目7-9个,装机容量1,300万千瓦以上。“十四五”时期,重点推进深远海海上风电冀东场址1(150万千瓦),冀东场址7(150万千瓦)两个海上风电场址开发前期工作,力促尽早投入建设;积极推进规划场址的后续开发,文件附件统计唐山市邻近海域海上风电场规划场址容量合计1,715万千瓦。我们认为,截至2021年末,根据中国风能协会统计,河北海上风电累计容量仅为30万千瓦,而本次政策文件为河北省与唐山市明确了较大的海风增长空间,有利于当地需求快速释放。 规划与实施方案还将推动当地海风产业链发展:规划还提出要加快促进海上风电装备制造等相关产业协同发展,使得唐山市海上风电技术研发、装备制造和服务能力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累计总投资达到300亿元以上,建成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海上风电产业装备制造基地。同时,实施方案中进一步明确要发展风电设备,加强与明阳智能、大金重工、三一重能、东方电气等行业龙头企业对接,推动海上风电及海工装备实现全产业链规模化发展。打造产业园区,重点发展整机制造,以及主机、叶片、塔筒等主要部件生产。到2025年,累计总投资达到50亿元,引入5-10家海上风电装备制造企业,年生产规模达到100万千瓦以上。 风电装机有望快速增长,盈利能力或将迎来修复:当前国内陆上风电经济性充分显现,支撑招标量保持高位;各省海上风电装机规划与利好政策频繁出台,有望带动“十四五”期间海风新增装机量较快增长。根据每日风电的不完全统计,2022年1-9月,国内风电中标量已达到77.42GW。我们预计2022-2023年国内风电新增装机量有望分别达到50GW、75GW,同比分别增长5.11%、50.00%,后续风电核准制若能转为备案制,需求或有望进一步上修。此外,四月底以来大宗商品价格呈现下降趋势,生铁、废钢、42CrMo特种钢材最新报价分别为3,950元/吨、2,726元/吨、5,030元/吨,相比年内高点分别下降18.56%、21.26%、20.16%。我们认为在整机价格企稳情况下,大宗商品价格的下降或将有助于降低中游零部件环节的原材料成本,进而修复其盈利能力。 投资建议:唐山规划“十四五”期间开工建设300万千瓦海上风电,并累计总投资50亿元推动当地海风产业链发展,上述政策实施后有望刺激当地海上风电装机需求释放,带动风电产业发展。建议优先配置业绩增速有望匹配或超越行业需求增速的轴承、主轴、海缆等环节的龙头企业。推荐新强联、金雷股份、东方电缆、大金重工、海力风电、天顺风能、恒润股份、日月股份、三一重能、金风科技等,建议关注五洲新春、中天科技、明阳智能、运达股份等。 风险提示:价格竞争超预期;原材料价格出现不利波动;国际贸易摩擦风险;大型化降本不达预期;新冠疫情影响超预期;新能源政策风险;消纳风险。

资源

明年招标装机双高增确定性强,量利好转把握当下配置机遇

2022年10月14日发布 事件一:10月10日,河北省唐山市人民政府发布海上风电规划,到2025年累计装机容量3GW,到2035年累计装机容量13GW以上。 事件二:10月12日-13日,风电设备(申万)板块分别上涨8.06%、1.51%;个股方面,恒润股份连续两天涨停,海力风电、金雷股份、新强联、大金重工、天顺风能近两天涨幅均超10%。 我们认为,风电行业的股价主要受到未来装机预期及盈利情况变动的影响。今年风电行业有由于疫情等客观因素的影响,装机大概率不及预期,但短期来看,5月份以来原材料价格下降带来盈利能力改善将在四季度有所体现;中期来看,招标需求持续旺盛以及今年未完成并网的项目,将为明后年装机提供有力支撑;长期来看,海风成本下降经济性提升有望超预期,各地海风规划陆续落地进一步夯实海风高景气度。因此我们持续看好风电设备板块的未来前景,继续维持强于大市评级。 复盘风电,行业边际向好再迎配置机遇。2022年年初以来,原材料价格上涨,使得风电零部件企业盈利能力普遍承压,板块股价进入下行通道;5月份原材料价格开始下行,预期盈利能力边际改善,风电板块有所反弹;然而,7月份之后上半年由于受到疫情、大型部件供给紧张等因素导致的风电项目开工并网不及预期的后果开始显现,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2022年1-6月全国风电新增发电机容量仅12.9GW,同比去年增长19.4%,市场对于全年的装机量预期持悲观态度,板块股价表现萎靡。因此,回顾整个风电板块的走势,未来装机量预期及盈利情况变动是股价驱动的两大因素。而从当前时间点来看,招标需求旺盛以及各地海风规划落地超预期带来装机量预期上提,风机价格企稳原材料维持低位带来盈利能力边际好转,我们认为风电行业基本情况开始向好再迎配置机遇。 受疫情等因素扰动22年装机量难达预期,招标持续旺盛明后年装机容量高增长确定性强。进入三季度以来,全国疫情仍呈现多点零星爆发的态势,尤其是陆风项目集中的新疆、内蒙古等多地曾进入静默管理状态,根据国家能源局的数据,7、8月份装机量分别仅为2.0GW和1.2GW,我们预计9月份装机情况仍不乐观,前9月累计新增装机20GW左右。展望四季度,随着产业链排产情况环比持续改善,装机量环比将持续增长,但仍存在因疫情等客观原因导致装机继续延后的可能性。因此,我们预计全年装机容量在项目开工及并网进度理想的情况下将超过50GW,若四季度受疫情等客观因素影响超预期,全年装机容量将不超过50GW。而从招标量来看,根据我们的不完全统计,截止22年9月底,风电项目招标(不含框架)规模达到66.7GW,已经超过去年全年的招标总量,其中陆上风电54.6GW,海上风电12.1GW,预计全年招标量有望超过80GW,其中海风超过15GW,对23年乃至24年的装机提供有力的支撑,根据近两年的招标量预计2023年风电装机容量有望超过75GW,实现同比50%以上的增长。 风机招标价格企稳原材料价格下降,风电产业链迎盈利改善拐点。风机价格在经历了2021年的快速下行之后,进入2022年以来风机招标价格快速下行的趋势有所缓解,根据我们的不完全统计,9月份陆上风机(带塔筒)的招标平均价格为2443元/kW,个别项目低至2000元/kw以下,但从全年的趋势来看,价格基本稳定在2200-2500元/kW,目前陆风项目已步入完全平价时代,风电运营商更加关注风机的产品质量和稳定性,未来的价格竞争将更加理性,价格下降将更多的来自风机大型化带来的天然降本。此外,自22年5月份以来原材料价格进入下行通道,以螺纹钢期货为例,10月份价格已较年内高点下跌超过25%,原材料价格的回落将对风机零部件公司的盈利能力产生直接的影响,预计将在三四季度的业绩中有所体现。随着风机价格企稳以及原材料价格的低位运行,风电零部件企业的盈利情况将迎边际改善。 投资建议:推荐海力风电、恒润股份、东方电缆、大金重工、泰胜风能,建议关注新强联、日月股份、金雷股份、天顺风能、天能重工等。 风险提示:政策落地不及预期的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风电项目进度不达预期的风险;风机价格竞争的风险;疫情影响超预期的风险。

  • 1
  • 151
  • 152
  • 153
  • 12997
前往

理工酷 - 工程师的技术圈子

每天 个免积分下载资料

已注册用户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