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

电子 · 圈子

1421 位酷友已加入

电子圈子中包含常用的源代码、电路图、学习教程、产品样本、技术报告等干货资料,加入圈子可以上传、下载资料,也可以使用提问来寻求资料或分享你认为有价值的站外链接~

关注推荐最新

热门标签

资源

美国芯片法案刺激下利好半导体上游板块,汽车消费企稳回暖反映消费者信心提振

2022年08月08日发布 行情回顾 本周电子(中万)板块指数周涨跌幅为6.44%,在申万一级行业涨跌幅中排名第1。电子行业(中万一级)指数在本周大幅领涨,跑赢上证指数7.25pct跑赢沪深300指数6.76pct。电子行业PE处于近五年20.9%的分位点,电子行业指数处于近五年63.3%的分位点。行业每周日平均换手率为2.25%。 核心观点 1、美国拟进一步制裁我国半导体产业链,芯片国产替代浪潮利好上游半导体设备、材料等板块 美国近日通过“芯片和科学法案”重振芯片行业,抑制中国半导体崛起企图昭然若揭。虽然所谓“芯片和科学法案”宣称旨在提升美国科技和芯片业竞争力,但该法案包含一些限制中美正常科技合作的条款。美方拟通过限制出口和对相关企业施压对中国半导体产业链实行制裁,涉及环节包括EDA、存储制造设备、14nm以下的芯片制造工具、EUY和DUV光刻机等。本周佩洛西审访台湾并与台积电董事长会谈引起重大关注,再次印证了半导体在未来国际博弃中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我国芯片自给率较低、依赖进口,国产替代迫在眉睫。2020年中国大陆本土芯片自给率仅为5.9%,国产替代空间广阔。同时,我国集成电路产业依然存在相当严峻的贸易逆差,出口金额不足进口金额的四分之一,集成电路高度依赖进口,高端芯片目前都无法自给。 在我国晶圆厂持续扩产和国产替代进程加速的机遇下,重磅利好上游半导体设备、半导体材料。我们判断国内晶圆厂扩产需求仍然旺盛,同时鉴于国产替代的宏观政策加持与国际形势、供应链安全的不确定性,我国半导体产业链也将力求形成供应闭环,防止“缺芯潮”再度出现,因此国产半导体设备、半导体材料厂商有望订单持续饱满。 2、国内汽车消费企稳回暖迹象明显,一定程度上反映消费者信心提振 4月汽车产/销量触底后环比稳步上升,6月超过近年来同期水平。汽车行业已逐渐走出低谷,目前恢复情况良好。预计2022年全年汽车总销量小幅增长,乘用车、新能源车需求预期积极。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预测、2022年我国汽车销量有望同比增长3%。其中乘用车销量预计同比增长约7%,而商用车下降趋势未明显改善,预计同比下降16%左右。新能源车销量有望达550万辆,同比增长56%以上。 乘用车产/销量受政策推动恢复迅速,商用车表现仍稍显低迷。乘用车由于受到购置税减半政策、各地方促进汽车消费补贴以及对4、5月的一定回补,产/销量迅速攀升。今年上半年,乘用车累计产量、销量分别同比增长6.0%和3.4%,整体表现已恢复到疫情前水平。而商用车的产/销量虽然在5、6月环比有所改善,但今年上半年商用车产量、销量分别同比下滑38%和41%。 新能源车产/销量创历史新高,上半年均同比增长1.2倍。2022年1-6月,新能源汽车累计生产266.1万辆,同比增长118.2%,累计销售260.0万辆,同比增长115.0%,市场占有率达21.6%,其中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占乘用车总销量的24.0%。 汽车出口大幅改善,新能源车是中国汽车出口的核心增长点。5月、6月连续两月汽车出口量创新高,6月汽车企业出口24.9万辆,同比增长57.4%/环比增长1.8%。尽管俄乌冲突影响了部分的出口市场,但目前多数企业海外订单情况较好,并无明显回落迹象。 汽车产业链恢复态势良好,有望大力拉动国内汽车电子发展。鉴于下半年汽车产业链,尤其是新能源汽车销量预期乐观,以及汽车“四化”程度不断演进驱动汽车电子占整车成本比重攀升,汽车电子有望实现量价齐升。建议关注电动汽车带来新变化的整车制造板块、电动车核心器件功率半导体、ADAS/自动驾驶驱动的激光雷达以及落地较快的智能座舱相关板块。 汽车为代表的大宗消费作为我国消费的晴雨表回暖迹象明显,尤其是乘用车的亮眼表现也预示着我国消费者能力和意愿的提升。因此,我们预计随着汽车产业链消费回暖,传统消费电子也将在三季度末到四季度迎来小高潮,叠加Q4是消费电子的传统旺季,建议关注消费电子相关芯片及零部件厂商。 建议关注 美国芯片法案刺激下受到利好的半导体上游标的:华海清科、拓荆科技、北方华创、中微公司、华峰测控、华特气体等; 整车制造相关标的:赛力斯、江淮汽车等; 电动汽车关键部件相关标的:江海股份、士兰微、扬杰科技、韦尔股份等; 消费电子相关芯片及零部件相关标的:法拉电子、力芯微、希荻微等; 高景气行业龙头,业绩增长较为确定的标的:士兰微、扬杰科技、斯达半导、北方华创、华海清科、江海股份、法拉电子、韦尔股份、环旭电子、圣邦股份、兆易创新、景旺电子等。 风险提示 汽车销量不及预期、汽车智能化发展不及预期、国产芯片等产品研发进展不及预期、国际形势恶化的风险、疫情发展超预期、流动性风险。

资源

中国大陆IC份额提升,关注材料、设备板块机会

2022年08月08日发布 中国大陆本土制造IC市场份额提升。从2005年以来,中国大陆市场已经成为IC行业最大的消费市场。根据ICInsights数据,2021年,中国大陆本土制造IC产品占中国大陆集成电路的市场份额为16.7%,较2011年的12.7%增长4个百分点。2021年,中国大陆本土制造的312亿美元IC中,总部位于中国大陆的公司占比39.4%。 进出口ASP价差缩小,中高端芯片国产水平提升。目前,我国自主制造的芯片主要为模拟、分立器件等低端芯片,而逻辑、存储等高端芯片以进口为主。2012-2021年,中国集成电路进出口ASP价差下降显著。ASP价差的缩小,说明中高端芯片国产水平有所提升。 看好材料、设备国产替代。材料方面,硅片占晶圆制造材料市场的份额为37%,是占比最高的材料。国产大硅片处于放量爬坡阶段,沪硅产业一期产能30万片/月、立昂微衢州基地一期产能15万片/月已投产。设备方面,中微公司目前开发新一代刻蚀设备和包括更先进大马士革在内的刻蚀工艺,能够涵盖5nm以下更多刻蚀需求和更多不同关键应用的设备。中国大陆地区代工行业市场份额的提升和新建产能的释放,将推动国产材料、设备的发展。沪硅产业、立昂微、中微公司等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的材料、设备将受益于国产化进程,稳步发展。 电子板块行情强于大盘 8月1日至8月5日,上证下跌0.81%,电子板块上涨6.72%,跑赢大盘7.52个百分点。年初至今,上证指数下跌11.34%,中信电子板块下跌21.70%,跑输大盘10.36个百分点。 电子各细分行业涨幅 8月1日至8月5日,电子各细分行业板块除面板均有上涨。其中,涨幅前五的细分行业板块为半导体设备、半导体材料、半导体、集成电路、分立器件,分别上涨了22.99%、16.84%、13.35%、11.78%、9.23%。年初至今,电子细分行业均为负收益。 个股涨跌幅:A股 8月1日至8月5日,电子行业涨幅前五的公司分别为芯源微、新益昌、华峰测控、芯原股份-U、敏芯股份,分别上涨了42.34%、41.82%、36.78%、30.46%和29.12%。 投资建议 推荐关注中微公司、立昂微、沪硅产业。 风险提示 行业竞争加剧,行业发展不及预期,下游需求不及预期。

资源

半导体大幅反攻,国产替代成主弦律

2022年08月09日发布 国产替代有望加速,半导体大幅反弹 当周(2022/08/01-2022/08/05)市场整体下跌,沪深300指数下跌0.32%,上证综指下跌1.35%,深证成指上涨0.02%,创业板指数上涨0.49%,中信电子上涨6.72%,半导体指数上涨5.37%——较上周0.32%的跌幅大幅反弹。分板块看:EDA板块涨80%(广立微涨156%、华大九天涨68%、概伦电子涨53%)、半导体设计涨12.9%(芯原股份涨30%、敏芯股份涨29%、思瑞浦涨28%)、半导体制造涨10.5%(中芯国际A股涨10.6%、华虹半导体涨17.4%)、半导体封测涨12.4%(华天科技涨15.7%、通富微电涨13.8%、长电科技涨13.2%)、半导体材料涨12.9%(中晶科技涨20.45%,沪硅产业-U涨15.24%,立昂微涨14.74%)、半导体设备涨24.1%(芯源微涨42.3%、华峰测控涨36.8%、北方华创涨25.2%)、功率半导体涨12.3%(东微半导涨26.4%、时代电气涨19.4%、闻泰科技涨13.2%)。 本周半导体板块充分受益于三方面因素的叠加:1)地缘事件。美国政客窜访中国台湾,结合此前美国“芯片法案”事件,有望刺激中国大陆半导体国产替代加速演绎,其中设备、材料为最核心环节。2)稀缺标的上市。本周华大九天上市后接连大涨,一周时间上涨68%。在半导体自主可控大背景下,EDA作为上游国产率极低又必不可少的环节,受到市场热切关注。华大九天作为国产EDA龙头,充分受益于市场对EDA国产化加速的预期。3)Chiplet有望助力国产半导体破局。Chiplet通过灵活的封装形式,有望实现同等面积下芯片性能的提升,被视作中国大陆半导体产业突破海外束缚的一种重要方式。Chiplet一方面直接利好具备Chiplet工艺的封测龙头,如通富微电、华天科技、长电科技等,一方面带来“芯粒”数成倍增加、芯片测试需求随之增加,利好国产测试机龙头华峰测控、长川科技。 行业新闻 英飞凌回应汽车芯片瑕疵:产品未发货,问题已解决并增加产量 据澎湃新闻,8月5日,针对向韩国现代汽车提供的动力模块芯片(IGBT)出现瑕疵的新闻,英飞凌表示:今年春季公司的一个芯片前道工序制造厂在生产过程中出现了偏差,但在严格的质量控制标准和流程下,对整体产出的影响有限,相关产品并未向客户出货,目前这一问题已经解决,随后公司增加了产品产量,截至目前产量超过了最初的计划产量。 英飞凌、Microchip业绩亮眼,汽车、工业需求良好 本周新增公布最新季度业绩的公司有:英飞凌、Skyworks、Qorvo、Microchip。其中英飞凌、MicrochipQ2业绩同比均有20%以上增长、环比均有5%以上增长,主要受益于汽车、工业领域的强劲需求。而射频龙头Skyworks、Qorvo盈利能力同比、环比均出现下滑,主要受智能手机市场疲软的影响。英飞凌表示,低碳化和数字化的结构性驱动力对半导体的需求持续旺盛。 重要公告 新洁能:公司发布非《公开发行股票发行情况报告书》,本次发行募集资金总额为14.18亿元,发行价格为110.00元/股,发行数量为12890909股,发行对象为19名,限售期半年。此次募资,主要用于SiC/GaN器件及封测的产业化、功率IC及IPM的产业化、功率模块的研发产业化三大项目。 精测电子:公司发布公告,子公司常州精测近日与客户签订《设备采购合同》,拟向客户出售多台电源柜及压床(为锂电池生产企业化成分容产线的核心设备),总交易金额合计1.15亿元,截至2022年8月6日,公司新能源测试领域的销售合同累计达3.4亿元。 投资建议:关注充分受益于半导体国产替代加速的核心环节。 1)设备/零部件:北方华创/芯源微/拓荆科技/华峰测控/华海清科/长川科技/至纯科技/华亚智能; 2)材料:兴森科技/江丰电子/彤程新材/立昂微/沪硅产业/安集科技/鼎龙股份/新莱应材/正帆科技; 3)EDA/IP:华大九天/广立微(新股)/概伦电子/芯原股份; 4)封测/Chiplet:通富微电、华天科技、长电科技/晶方科技; 5)功率:下游新能源拉动的需求高景气仍将持续,建议关注扬杰科技、时代电气、斯达半导、士兰微、新洁能、宏微科技等; 6)模拟:龙头厂商料号稳步拓展、持续受益于国产化,建议关注圣邦股份、思瑞浦、希荻微等; 7)MCU:看好龙头通过产品结构调整+国产化持续实现业绩高增长,建议关注兆易创新、中颖电子、国民技术等。 风险提示:需求不及预期、产能瓶颈的束缚、大陆厂商技术进步不及预期、中美贸易摩擦加剧、研报使用的信息更新不及时。

资源

尖端科技演绎戴维斯双击

2022年08月09日发布 行业动态 根据半导体行业协会(SIA)和波士顿咨询集团(BCG)的数据,到2030年,半导体行业的规模将翻一番,达到1万亿美元以上,而中国将占到这一增长的60%左右。(半导体产业纵横)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IDC的最新报告指出,今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为2.86亿部,同比下滑8.7%,这已是连续四个季度同比下滑,而且下滑幅度低于IDC此前预期的下滑3.5%。(芯智讯) CINNOResearch发布报告称,在俄乌战争、全球通膨及各地疫情反复等因素影响下,全球经济及市场需求进入疲软期,2022年上半年全球市场AMOLED智能手机面板出货量约2.78亿片,较去年同期下滑10.5%。(IT之家) 根据工信部近日公布的2022年上半年电子信息制造业运行情况显示,上半年生产手机7.44亿台,同比下降2.7%,其中智能手机产量5.76亿台,同比下降1.8%;微型计算机设备产量2.12亿台,同比下降5%;集成电路产量1661亿块,同比下降6.3%。(飞象 川财周观点 本周电子行业实现显著上涨,表现强于大盘,细分板块多数均呈上涨态势,其中涨幅较为明显的是半导体设备、半导体材料、集成电路封测等板块。两大自主可控主线驱动板块行情上升明显,其一是3D封装技术与Chiplet技术的结合或将打破海外对先进制程的垄断;其二是设备、材料、EDA等晶圆制造设计环节必需品的国产替代,其中尤以涂胶显影机和EDA设计工具的国产代表性公司表现较为突出。近期美国对华科技制裁的加码、海峡局势的升级和相关公司业绩的陆续发布,均使得市场对上述两条主线上的尖端科技自主可控预期显著上升,叠加上半年估值的整体下修,相关重点公司行情上涨可看作戴维斯双击的实现。 市场一周表现 本周申万电子行业上涨6.44%,上证指数下跌0.81%,沪深300指数下跌0.32%。各子板块中,半导体设备板块上涨22.10%,半导体材料板块上涨17.20%,集成电路封测板块上涨14.95%。个股方面,电子行业周涨幅前三的公司为:概伦电子(688206.SH,52.90%)、大港股份(002077.SZ,51.37%)、广信材料(300537.SZ,51.32%);周跌幅前三的公司为:卓翼科技(002369.SZ,-28.63%)、宝明科技(002992.SZ,-15.32%)、朗特智能(300916.SZ,-11.68%)。网) 三星电子正准备于2022年第四季度或最晚2023年初在河内开设新的研发中心,计划从2023年中期开始在越南生产芯片,扩大在越南的零部件生产工作。(猎云网) 公司公告 赛微电子:2022年8月5日,公司某控股子公司收到中央项目资金支持2.2288亿元,与此相关的具体信息根据有权部门相关要求不予具体披露。 睿创微纳: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0.87亿元,同比增长24.89%;归母净利润1.12亿元,基本每股收益0.2527元。 正信光电:公司发布2022年半年度业绩预告,报告期内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200万元–670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62.97%-508.37%。 雅创电子:公司披露半年报,2022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9.77亿元,同比增长55.42%;净利润7739.6万元,同比增长134.79%;基本每股收益0.97元。 利扬芯片:公司披露半年报,2022年上半年实现营收2.26亿元,同比增加41.83%;归属于公司股东扣非净利润0.11亿元,同比减少69.65%。 风险提示:疫情波动程度超过预期、通胀影响超过预期、市场复苏进度不及预期

资源

全球6月集成电路销额首现环比下滑,SUMCO三季度预期乐观

2022年08月09日发布 核心观点 半导体国产替代紧迫性日益凸显, 景气下行周期建议关注材料、 设备及平台型设计企业。 过去一周上证下跌 0.81%, 电子上涨 6.44%, 在多边政治博弈局势紧张、 美国持续加大对于国内半导体产业发展限制的影响下, 加速国产替代的紧迫性日益凸显, 子行业中半导体上涨 12.10%。 考虑到下游消费电子需求疲弱、 3Q22 安卓手机阵营尚未出现明显反转, 当前全球半导体产业正处于景气度边际走弱、 市场分化加剧的阶段, 相较之下,产业链上游材料和设备的景气持续性更强, 继续推荐鼎龙股份、 立昂微、北方华创、 中微公司等。 与此同时, 由于未来两周, 三星、 小米等折叠屏新机发布临近, 消费电子产业链继续推荐精研科技、 福蓉科技等。 全球 6 月 IC 销售首现环比下滑, 国产替代提速有望对冲景气下行。 根据 SIA数据, 6 月全球 IC 销售额为 500.8 亿美元(YoY 13.3%,QoQ -1.9%), ICInsights 指出, 自 1976 年有数据以来首次出现 6 月 IC 销售额环比下降,主因内存 IC 销售大幅下滑, 下游终端中 PC、 中低端智能手机、 电视、游戏机和个人电子设备的出货量疲软。 另一方面, 随着外部环境日益复杂, 国内半导体产业链国产替代进程提速有望助力承载核心设备、 材料自主化任务的公司和细分行业龙头对冲半导体整体行业景气度下行, 产业链继续推荐中芯国际、 华虹半导体、 北方华创、 中微公司、 万业企业、鼎龙股份、 峰岹科技等。 SUMCO 2Q22 收入超指引且 3Q22 预期乐观, 大尺寸硅片需求仍然旺盛。 SUMCO2Q22 收入 1070 亿日元(YoY 30.7%, QoQ 6.5%), 超前期指引 1040 亿日元, 毛利率环比提升 1.24pct 至 32.3%; 预计 3Q22 收入 1050 亿日元(YoY32.7%, QoQ 7.5%), 续创新高。 价格方面, SUMCO 在维持合约价的同时,现货价格上扬。 虽然 PC 和手机需求减弱, 但数据中心、 工业和汽车半导体需求持续强劲, 带动 8 英寸和 12 英寸半导体硅片供应保持紧张,其他小尺寸供需预计将缓解, 相关产业链继续推荐大尺寸国产替代领先的立昂微和沪硅产业。 另外, 继续推荐需求相对强劲的工业和汽车半导体标的: 雅创电子、 闻泰科技、 时代电气、 圣邦股份等。 苹果或叫停 iPhone14 涨价计划, 新机或维持 5999 元起售价。 根据国际电子商情报道, 此前有消息称苹果计划将 iPhone 14 全系价格上涨 100 美元左右, 来抵消 iPhone 14 Pro 采用全新模具、 芯片涨价等带来的手机制造成本提升; 但根据最新消息, 苹果为确保新机销量的稳定取消了涨价计划, 即 iPhone14 起售价将维持 5999 人民币/799 美元。 考虑到当前复杂的疫情形势及国际政治环境, 2022 年全年出货量确定性高、 中长期持续受益于华为高端机用户换机周期的苹果产业链配置价值突出, 继续推荐: 歌尔股份、 东山精密、 立讯精密、 闻泰科技、 鹏鼎控股等。 2Q22 全球 VR 出货量同比增长 31%, 小米推出眼镜相机新品。 根据 WellsennXR 数据, 2Q22 全球 VR 出货量 233 万部(YoY 31%), 其中 Meta 出货量 182万部(YoY 28%), Pico 出货量 26 万部(YoY 767%); 2Q22 全球 AR 出货量8.6 万部(YoY 28%)。 8 月 1 日小米发布米家眼镜相机, 售价 2699 元,该设备将头戴形态与潜望双摄系统结合, 辅以高性能 AR 光机系统, 采用索尼 Micro OLED 显示屏, 可提供第一视角实时拍摄全新体验。 近期创维、 小米等国内品牌先后发布 VR/AR 新品, 国内 VR/AR 产业加速成熟,继续推荐歌尔股份、 长信科技、 蓝特光学、 立讯精密等产业链相关标的。7 月新能源汽车景气不减, 功率模块国产化率持续增加。 近日, 车企纷纷发布 7 月销量快报: 比亚迪涨势领先, 销量为 16.3 万辆(MoM +21%,YoY+183%), 其次为埃安销量 2.5 万辆(MoM +4%,YoY +138%), 哪吒销量 1.4万辆 (MoM +7%,YoY +134%)。 根据 NE 时代数据, 1H22 新能源汽车功率模块国产化率近 50%, 在新能源汽车需求增加的驱动下, 功率模块国产化率将进一步提升, 推荐关注车用 IGBT 模块批量供货的斯达半导、 时代电气以及有较大规模自有产能释放的士兰微等。 重点投资组合 消费电子: 歌尔股份、 博敏电子、 东山精密、 闻泰科技、 福蓉科技、 精研科技、 立讯精密、 康冠科技、 易德龙、 传音控股、 视源股份、 蓝特光学、 鹏鼎控股、 京东方 A、 光弘科技、 海康威视、 长信科技 半导体: 圣邦股份、 雅创电子、 峰岹科技、 晶晨股份、 华虹半导体、 士兰微、时代电气、 中芯国际、 力芯微、 韦尔股份、 芯朋微、 北京君正、 晶丰明源、艾为电子、 思瑞浦、 卓胜微、 兆易创新、 赛微电子 设备及材料: 北方华创、 鼎龙股份、 万业企业、 立昂微、 安集科技、 中微公司、 沪硅产业、 中晶科技 被动件: 江海股份、 顺络电子、 三环集团、 风华高科、 洁美科技、 泰晶科技 风险提示: 疫情反复影响下游需求; 产业发展不及预期; 行业竞争加剧

资源

从英飞凌FY22Q3财报看功率板块景气度

2022年08月09日发布 事件: 全球功率半导体龙头英飞凌发布FY2022Q3财务报告。 汽车、工业、新能源等需求强劲,英飞凌FY2022Q3业绩超预期。FY2022Q3英飞凌实现单季营收36.18亿欧元,同比+33%,环比+10%,超出此前FY2022Q2给到业绩指引34亿欧元。主要系汽车、工业、新能源、数据中心和物联网等领域需求强劲,公司产品价格调整灵活性增强,此外上海疫情超预期恢复及美元走强共同导致公司FY2022Q3业绩超预期。 ATV和PSS业务部同环比高增,IPC和CSS业务部保持稳健增长。 (1)汽车业务部(ATV)实现营收17.01亿欧元,同比+41%,环比+14%; (2)工业电源控制业务部(IPC)实现营收4.36亿欧元,同比+6%,环比+1%;(3)电源和传感器系统业务部(PSS)实现营收10.21亿欧元,同比+35%,环比+10%;(4)安全连接系统业务部(CSS)实现营收4.56亿欧元,同比+32%,环比+2%。 供求关系出现结构性分化,汽车、工业等关键下游供给仍旧紧张。地缘政治及宏观经济导致消费领域需求出现明显疲软,但具有强劲增长潜力的关键下游市场,如汽车、工业、可再生能源、云计算和物联网供给仍旧紧张。渠道库存仍旧偏低,下游客户库存有增加迹象,或由于下游客户持有部分关键性的、报废风险较低且占物料清单成本比例较小的库存商品以应对供应链风险。 积压订单高达420亿欧元,超过一半来自汽车领域。FY2022Q3公司积压订单从上季度的370亿欧元增长至420亿欧元,其中超过一半积压订单来自汽车领域。此外,420亿欧元的积压订单中,大约70%积压长达12个月,长期订单的增长要强于短期订单,显示关键下游应领域的未来的强劲需求。 公司展望FY2022全年预计营收140亿欧元,预计同比+27%。全年收入增长主要来自于产品销量增长及部分产品的有利定价。具体来看,预计汽车业务部(ATV)将以更快的速度增长;电源和传感器系统业务部(PSS)预计将保持微增;安全连接系统业务部(CSS)预计将跟公司整体增速保持一致;工业电源控制业务部(IPC)预计全年将保持10%左右的增速。 投资建议: 从英飞凌FY2022Q3财报及说明会中可以看出,虽然消费领域需求有所疲软,但汽车、新能源等下游仍处在供给不平衡的状态中,看好国内功率半导体公司在新能源汽车和光伏储能等领域的持续突破。推荐关注国内功率半导体公司斯达半导、宏微科技、扬杰科技、新洁能、东微半导、士兰微、时代电气等。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产能释放不及预期、研发不及预期。

资源

下半年的重点还是汽车、虚拟显示、中游扩产

2022年08月04日发布 重点关注汽车电子、虚拟显示、中游扩产带来的投资机会。 1.汽车电子:汽车电子零部件和Tier1国产化趋势刚开始,重点看好电动化智能化带来的连接器、半导体、域控制器、智能座舱、传感器等增量市场,看好电子公司进入汽车Tier1竞争。建议关注公司:主控及座舱相关(晶晨股份、瑞芯微、富瀚微)、功率半导体(士兰微、时代电气、斯达半导、宏微科技、新洁能、东微半导体、闻泰科技、比亚迪半导体)、模拟芯片(思瑞浦、力芯微)、传感器芯片(纳芯微、比亚迪半导体、韦尔股份、矽杰微、晶方科技)、储存芯片(聚辰股份、复旦微电、普冉股份、北京君正、兆易创新)、连接器(电连技术、瑞可达、博威合金)、Tier1及智能化(京东方、三安光电、东软集团、立讯精密、湘油泵、菱电电控)、被动元器件(风华高科、泰晶科技、顺络电子、可立克、江海股份)、PCB(景旺电子、沪电股份、世运电路) 2.虚拟显示:看好苹果推出MR产品,围绕苹果的扩产和AR/VR行业零部件挖掘,预计下半年消费电子有望因创新估值修复。建议关注整机(立讯精密)、零部件(歌尔股份、舜宇光学科技、蓝特光学、联创电子) 3.中游扩产:半导体国产替代弥补全球下行周期,预期材料下半年增速会好于设备,重点关注长江存储产业链扩产机会,同时关注车风光储带来的扩产机会。建议关注材料(雅克科技、沪硅产业、鼎龙科技、有研新材),设备(大族激光、北方华创、正帆科技),元器件(艾华集团、泰晶科技、江海股份) 风险提示:海内外疫情反复风险,研发成果不及预期,政策传导效应不如预期,下游需求不及预期、产能扩充速度低于预期等

资源

看好行业进一步复苏

2022年08月04日发布 行业整体表现:前期不利影响逐渐消化,行业回暖趋势愈发明显 电子行业7月份板块行情仍有所下跌,但跌幅较上月收窄,市场回暖信号逐渐显现,产业回升预期不断增强。积极的产业信号不仅反映在板块行情里,在估值水平中也同样有所体现。 电力电子:行业稳健增长,景气度持续 伴随着新能源发电的大规模接入和社会用电量的回升,国内许多企业加大了投入力度,各地也积极出台配套政策,使得电力电子产业链景气度持续。7月份我国电力电子行业保持较为稳健的增长态势,受益于光伏行业持续扩张,市场供不应求情况延续,硅料价格进一步上涨,预计产业链相关产品价格仍将维持一定程度的涨势。到7月底,多晶硅料价格上涨至294RMB/KG左右;全球单晶硅片(210mm/160μm)价格上涨至1.33美元/每片左右;单晶PERC电池片(166mm/22.8%+)均价上涨至0.17美元/每瓦附近;2.0mm、3.0mm镀膜的光伏玻璃均价分别维持在21.15、27.50元/平方米附近。 汽车电子:中长期发展趋势确定性高 7月份我国汽车电子市场走势相对持稳,存储器DDR4价格维持在2.00美元附近,碳酸锂价格维持在461000元/吨附近,14英寸面板价格环比下降2.4美元/片。前期汽车电子市场已积累较大涨幅,暂时的产品价格持稳一方面是缓解终端成本的上涨压力,另一方面也是受到关联性消费电子市场的间接影响而有所减速。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终端需求愈发旺盛,国产品牌实力显著增强,消费者选择性日益增多,预计未来随着市场不断扩大,产业链公司将持续受益。 消费电子:市场渐趋回暖,期待产业逐步复苏 7月份消费电子行业整体表现的回暖趋势渐显,但相关电子产品价格仍有不同程度的回调。虽然经历了线上购物节和各地消费政策的刺激,但受到疫情变异反复、通胀高位持续等因素影响,市场整体需求仍相对较低迷,产业链供应端的去库存等压力仍然较大,消费电子行业复苏虽有积极的迹象但仍需时日。尽管如此,随着疫情渐趋稳定、新型消费电子产品更新迭代及众多新品发布,市场需求或将迎来进一步的回升。 风险提示:疫情反复、通胀上行超过预期,科技创新、产业复苏进度不及预期。

资源

海外大厂MCU、模拟器件交期保持紧张,功率器件交期环比稳定

2022年08月04日发布 海外主流厂商高端MCU和FPGA交期保持紧张。我们根据全球电子元器件代理公司富昌电子发布的市场行情报告进行了各类元器件的历史交期梳理。目前海外主流厂商MCU产品交货继续保持紧俏,汽车MCU更加紧张,FPGA交期情况亦未见好转。预计海外主流厂商的紧张状态将加速该领域本土厂商产品导入。 模拟器件交期保持高位。模拟器件的交期普遍保持在高位,价格也在呈上涨趋势。整体而言,虽未达到紧缺状态,但货期普遍都已达到35~52周,其中汽车模拟和电源产品较为紧张,货期普遍超过40周。预计模拟器件供应紧张的局面仍将持续。 IGBT、MOSFET交期环比稳定。分立器件交期整体仍处于高位,海外主流厂商IGBT产品货期仍较长;SiC/GaNMOSFET产品交期也处于高位,货期达42-52周。ESD、SBD、TVS、晶闸管等产品供应情况略好。下游新能源、电动车等领域的需求不断释放,海外厂商供应仍较为紧张,而MCC(扬杰科技子公司)的低压、高压MOSFET产品交期状况相对良好,利于抢夺部分海外市场。 存储产品交期整体呈平稳态势,主流厂商EEPROM产品相对紧俏。EEPROM产品交期仍处于高位,ST与Microchip公司的EEPROM产品供应尤为紧俏。NOR闪存、NAND闪存、DRAM与SRAM产品交期状况整体相对稳定。 MLCC产品交期平稳,薄膜电容、电解电容部分产品供应仍紧张。从货期趋势看,多数产品交期保持稳定或出现下降。分产品看,部分薄膜电容、电解电容与滤波器产品交期仍较长,固定电阻器交期处于高位,超级电容、钽电容与电感/变压器交期适中。MLCC产品交期趋势总体平缓,其中低容MLCC交期普遍在20周左右,整体低于高容MLCC,而汽车级MLCC交期仍然较长,达到30-52周。 投资建议:建议关注MCU和FPGA领域的国产替代机会,标的包括:兆易创新、中颖电子、紫光国微、复旦微电、安路科技等。建议关注功率需求爆发叠加国产替代机会,标的包括:士兰微、宏微科技、斯达半导、时代电气、扬杰科技、新洁能、闻泰科技等。存储领域EEPROM供需紧张,建议关注聚辰股份等。被动元器件领域建议关注江海股份、法拉电子、三环集团等。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产能释放超预期、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资源

国内半导体前道设备厂商对比研究

2022年08月03日发布 核心观点 国内半导体设备行业穿越周期,成长为核心特征。市场担忧半导体行业景气度下行,考虑到:1)在新兴技术驱动下半导体中长期需求乐观,且国内芯片制造产能全球占比低;2)国产化率提升为当前设备核心增长逻辑,份额非线性加速提升带来高增长,我们认为国内半导体设备行业成长属性无虞。本报告从产品覆盖度、技术竞争力、在手订单及业绩等多维度分析对比国内半导体设备厂商竞争力及成长性,整体来看,细分龙头厂商已实现初步导入,技术水平/工艺覆盖度有望快速提升,完成0到1向1到N的转变,有望加速放量。 份额加速提升逻辑持续兑现,规模效益体现带动盈利能力大幅提升。半导体设备整体国产化率仅10%左右,大致分为三个梯队,第一梯队为大部分国产化的领域,主要为去胶设备;第二个梯队为小部分国产化的领域,主要包括清洗设备、CMP设备、刻蚀设备,国产化率在10-20%左右的水平;第三梯队为国产化起步阶段的领域,主要包括薄膜沉积设备、离子注入设备、涂胶显影设备等,国产化率大多在低个位数水平。从国内半导体设备厂商合同负债及存货情况来看,国内半导体设备厂商在手订单充沛,份额加速提升逻辑将持续兑现。当前国内厂商净利率较低,主要系企业处于发展初期,研发投入大,随着企业经营规模扩大,规模效应显现,盈利能力有望进一步提升,业绩弹性进一步释放。 产品覆盖度:北方华创领衔,多数厂商仍处深耕细分领域阶段,先做精后做强。我们从设备环节-细分品类-工艺覆盖纵深分析国内各家半导体设备厂商产品覆盖度并进行横向对比,国内部分厂商在清洗、CMP、离子注入等环节目前已达到较高的产品覆盖度,达到80%以上的水平,以检测及量测设备为代表的细分产品分类众多的设备大类,国内目前产品覆盖度依然较低,细分产品覆盖度仅20%左右的水平。整体来看,当前国内覆盖度前三位依次为北方华创、中微公司、北京屹唐,在半导体设备市场细分品类产品覆盖度分别可以达到30%、23%和17%。 技术竞争力:产品制程覆盖度方面,国内设备厂商基本均可实现28nm及以上下游应用。参与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情况方面,北方华创、中微公司承担了众多国家刻蚀设备等专项,芯源微、华海清科、中科飞测、盛美上海等厂商分别承担了涂胶显影、CMP、检测、镀铜等设备的重大专项。专利角度,国内半导体设备厂商经过长期积累,申请获得大量专利,其中北方华创专利数量达到3300+件,其他半导体设备环节龙头厂商亦具备200-300件左右专利积累。客户拓展情况方面,国内中微公司、芯源微、拓荆科技已切入国际领先晶圆厂供应链体系,盛美上海也具备供货海力士和美国客户的技术能力。研发配置方面,国内龙头厂商积极引进培养高水平人才,并积极与知名高校及科研院所展开合作研发,打造产学研一体化布局。 各厂商积极布局,上游零部件国产化有望加速。近年来,国内半导体厂商在积极推行供应链本地化战略,内生、外延并进,逐步增加本土采购的比例。根据披露,目前中微刻蚀设备已实现60%零部件国产化,MOCVD实现80%零部件国产化;华海清科本土原材料的采购比例达到约50%,助推设备领域本土化进程。 投资建议与投资标的 我们认为半导体设备领域壁垒高,市场前景广阔,本土厂商在国产替代趋势下业绩确定性高,长期成长属性凸显。建议关注国内半导体设备领先企业芯源微、拓荆科技、中微公司、万业企业、北方华创、华海清科、盛美上海等。 风险提示 半导体设备国产化进度不及预期、半导体设备行业景气度不及预期、客户验证进展不及预期、零部件断供风险、假设条件变化影响测算结果。

资源

关注估值洼地

2022年08月03日发布 一、行情回顾: 7月中航军工电子指数(+3.15%),国防军工(申万)指数(+1.95%), 中航军工电子指数跑赢国防军工(申万)指数; 上证综指(-4.28%),深证成指(-4.88%),创业板指(-4.99%); 月度涨幅前三:中瓷电子(+51.01%)、思科瑞(+25.11%)、上海瀚讯(+23.72%); 月度跌幅前三:宏达电子(-14.53%),复旦微电(-13.89%),景嘉微(-12.85%)。 二、本月主要观点: (1)被动元器件公司处于估值洼地,性价比较高。年初以来被动元器件公司杀估值主要是三方面原因导致:①市场风格从“成长”转向“稳增长”,②陆军“带量采购”倡议书和“军用电子元器件名录调整”两个事件曾引发市场对军工电子领域产品降价的两次担忧;③上半年疫情因素影响公司部分产品交付。然而,从行业景气度上看,被动元器件公司正处于积极扩产或产能爬坡阶段,需求端无需担忧。从估值看,当前宏达电子、火炬电子、鸿远电子PE(TTM)仅为27倍、25倍、32倍,分别处于过去3年估值的1.72%,12.38%和15.54%分位,处于过去5年估值的1.10%,14.91%,19.73%分位。已经处于估值洼地,配置性价比极高。已经处于估值洼地,配置性价比极高。 (2)TR组件行业步入高速发展期。一部有源相控阵雷达天线系统成本占雷达总成本的70%-80%,而T/R组件又占据了有源相控阵雷达天线成本的绝大部分。去年以来,TR组件领域企业证券化速度明显提升,包括雷电微力、臻镭科技、国光电气陆续上市,铖锠科技分拆上市,今年7月国博电子上市,引发二级市场对TR组件领域关注。我们认为有源相控阵TR组件领域步入高速发展期,产业逻辑主要来自于三方面:①有源相控阵雷达将逐渐替代机械扫描雷达、无源相控阵雷达成为主流;②导引头作为精确制导武器价值量占比最高部分,受益于精确制导武器消耗属性带来的增长空间;③有源相控阵雷达导引头体制迭代带来T/R组件数量级的大幅提升。 (3)军工电子元器件第三方检测业务迎来发展机遇期,相关企业证券化速度提升。对于军用电子元器件而言,可靠性比技术性能指标更为重要,因此高可靠性是军用电子元器件的最重要特性。当前,军用电子元器件可靠性检测行业呈现空间扩大、检测内容增加、检测技术精细化发展三大发展趋势。今年以来军用电子元器件第三方检测企业迎来密集上市期,包括思科瑞、西测测试IPO,北摩高科启动京翰禹分拆上市,京翰禹2020年、2021年营业收入1.31亿、5.56亿,2021年增速高达324.42%,思科瑞2018年-2021年营收复合增速高达49.83%,西测测试电子元器件检测业务2019-2021年营收复合增速高达87.97%。印证了第三方检测行业进入黄金发展时期。 (4)次新军工电子股本月涨幅突出,市场估值容忍度高。7月军工板块中共17家公司收盘价创出历史新高,其中次新股共12家,包括中瓷电子、思科瑞、臻镭科技、隆达股份、中复神鹰、铖昌科技、华秦科技、华如科技、同益中、中无人机、西测测试、超卓航科,次新股中军工电子类公司中瓷电子月涨跌幅(+51.01%),思科瑞(+25.11%),臻镭科技(+21.88%),铖锠科技(+8.87%),表现突出。考虑到当前12家军工次新股估值中位数已达到68.80倍,显示市场对军工次新股估值容忍度高。 (5)C919圆满首批6架圆满完成试飞,大飞机产业有望拉动国产航电系统发展。7月19日,C919六架试飞机完成全部试飞任务,标志着C919取证工作正式进入收官阶段,开始全力向取证冲锋。以C919系列为代表的国产飞机产业的发展正在拉动国产航电系统的发展,民机航电系统国产替代空间大。 三、建议关注 火炬电子、鸿远电子、宏达电子(高端电容),紫光国微、复旦微电(军工芯片),大立科技、富吉瑞(红外制导),新雷能(军工电源),国博电子、雷电微力、盛路通信(TR组件),振华科技(军工电子元器件),智明达(嵌入式计算机)。 四、风险提示 ①疫情发展仍不确定,军工电子企业受到交付影响; ②行业高度景气,但如若短时间内涨幅过大,可能在某段时间会出现业绩和估值不匹配; ③军工电子元器件阶段性降价幅度超预期。 ④免征增值税政策取消后对部分上游军工电子企业冲击。

  • 1
  • 22
  • 23
  • 24
  • 120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