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有用
1 下载
氢能有望加速发展,各环节测试设备或将率先受益

文件列表(压缩包大小 871.19K)

免费

概述

2022年04月05日发布

核心个股组合: 协鑫能科、双良节能、 西子洁能、联赢激光、奥特维、罗博特科、高测股份、科创新源、百利科技、至纯科技、先导智能、杭可科技、星云股份、天宜上佳、迈为股份、航锦科技、禾望电气、华自科技、科威尔、雪迪龙等。

本周专题研究: 氢能的制造、应用涉及诸多电化学反应,对反应环境及运行环境的稳定性要求较高,带动测试系统的旺盛需求。制氢端PEM市场化应用加速进行,电解槽测试设备需求旺盛;用氢端燃料电池可靠性要求较高,预计2025年测试设备市场规模超20亿元。下游需求快速增加的背景下,交期和性价比使得国产氢能测试设备厂商加速赶超,据TrendBank数据, 2021H1我国燃料电池测试设备企业国内厂商市占率约70%,其中群翌能源、科威尔合计市占率超过50%。 投资方面, 重点推荐布局燃料电池测试设备,并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的科威尔; 具备从燃料电池制造到测试设备一体化布局能力的先导智能。

重点跟踪行业:

锂电设备,全球产能周期共振,预计2025年需求超千亿元,国内设备公司优势明显,全面看好具备技术、产品和规模优势的一二线龙头;

光伏设备,设备迭代升级推动产业链降本, HJT渗透率快速提升,同时光伏原材料价格下降有望刺激下游需求,看好电池片、组件设备龙头;

换电, 2025 年换电站运营空间有望达到1357.55 亿元,换电站运营是换电领域市场空间最大的环节,看好换电站运营企业;

储能,储能是构建新型电网的必备基础,政策利好落地,发电、用户侧推动行业景气度提升,看好电池、逆变器、集成等环节龙头公司;

半导体设备,预计2030年行业需求达1400亿美元,中国大陆占比提高但国产化率仍低,看好平台型公司和国产替代有望快速突破的环节;

自动化,下游应用领域广泛的工业耗材,市场规模在400亿左右,预计2026年达557亿元,看好受益于集中度提高和进口替代的行业龙头;

氢能源, 绿氢符合碳中和要求,光伏和风电快速发展为光伏制氢和风电制氢奠定基础,看好具备绿氢产业链一体化优势的龙头公司;

工程机械,强者恒强,建议关注行业龙头,看好具备产品、规模和成本优势的整机和零部件公司。

双碳目标下, 政策持续推动氢能产业快速发展。 氢能来源丰富、 应用广泛, 具有绿色低碳的特点, 是全球公认能源转型发展的重要载体之一, 也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途经。 据中国氢能联盟预测, 2030年我国氢气需求量将达到3500万吨, 在终端能源体系中占比5%;到2050年, 需求量将接近6000万吨, 在终端能源体系中占比10%。

2020年以来中央及地方频繁出台氢能相关规划、 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 加快氢能产业化进程。 据《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 2021-2035) 》 ,目标到2025年, 我国燃料电池车保有量约5万辆, 可再生能源制氢量达到10-20万吨/年, 氢能产业步入快速发展阶段。

氢能的制造、 应用涉及诸多电化学反应, 对反应环境及运行环境的稳定性要求较高, 带动测试系统的旺盛需求。

PEM制氢技术电流密度高、 转换效率高、 运行灵活, 市场化应用加速进行。 电解水制氢纯度等级高, 杂质气体少, 易与可再生能源结合, 是未来主要的制氢方式, 据《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白皮书( 2020) 》 预计, 电解水制氢占比将从2020年的不足2%提升至2030年的10%, 进而带动电解设备及相关测试设备的旺盛需求。 从技术路径来看, 电解水制氢技术主要分为AWE( 碱性电解水制氢) 、 PEM( 质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 、 AEM( 固体聚合物阴离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 、 SOE( 固体氧化物电解水制氢) 四种, 其中PEM技术电流密度高、 电解槽体积小、 运行灵活、 利于快速变载, 与风电、 光伏具有良好的匹配性, 是企业重点布局的主流技术。

PEM电解槽测试涉及纯水电导率、实时伏安特性、寿命、产气效率、 动态响应等各项指标的监控,是保证电解槽稳定运行的重要途经。

用氢端燃料电池可靠性要求较高, 预计2025年测试设备市场规模超20亿元。 随下游需求快速爆发, 燃料电池行业需求也开始多元化、 具体化,应用企业更多地开始关注燃料电池各子系统的性能( 如质子交换膜、 气体扩散层) 、 电池阻抗分析和量产产线的活化测试等, 从而从各个环节、各个维度对燃料电池的可靠性进行把控, 加速产业化进度, 相关测试装备需求增加。 目前燃料电池测试设备主要包括燃料电池发动机测试系统、燃料电池电堆测试系统、 燃料电池零部件测试设备、 车载储氢系统测试设备等。 据TrendBank势银研究数据, 2021H1我国燃料电池测试设备市场规模约10亿元, 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超20亿元。

风险提示

新技术开发不及预期

海外市场拓展不及预期

海外复苏不及预期、国内需求不及预期

原材料价格波动

零部件供应受阻

产品和技术迭代升级不及预期

客户扩产不及预期

HJT技术进展不及预期。

理工酷提示:

如果遇到文件不能下载或其他产品问题,请添加管理员微信:ligongku001,并备注:产品反馈

评论(0)

0/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