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有用
0 下载
十四五规划高度重视战略科技力量,把制造强国和战略新兴产业放在最核心的位置

文件列表(压缩包大小 1.38M)

免费

概述

2021年03月16日发布

事件: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发布,规划提到高端制造的主要有:《第四章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第八章深入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九章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第十一章建设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十四五规划《第八章深入实施制造强国战略》中指出,坚持自主可控、安全高效,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增强制造业竞争优势,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点评:

十四五规划对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高度重视,顺位提高到所有领域的最前列

与十三五规划对比,十四五规划里把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依然是排名第二篇,仅次于总体指导思想、发展目标,放在规划所有领域的第一位。十四五规划具体实施内容的第一章就是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制定科技强国行动纲要,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提高创新链整体效能。这也反映了十四五规划对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视提升到第一顺位的高度。

十四五规划制造强国从第5位提升到第3位,首次站上C位,反映了国家对高端制造和实体经济的重视程度

十四五规划中第三篇就是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壮大实体经济基础,比十三五规划提升了2位。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第一章是深入实施制造强国战略,这也是制造强国战略首次站在五年规划的C位,反映了国家对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实现制造强国的紧迫感和重视程度。。

深入实施制造强国战略,主要提到以下几个要点:

1)加强产业基础能力建设

加快补齐基础零部件及元器件、基础软件、基础材料、基础工艺和产业技术基础等瓶颈短板。

点评:与十三五规划工业强基工程的“四基”瓶颈对比,新增基础软件,这也是在贸易战基础上未雨绸缪,针对我国工业软件高度依赖进口软件的现状提出的针对性补短板,利好工业基础软件行业。工业强基工程对工业基础瓶颈短板持续给与高度重视,有利于国内基础件行业自主可控,国产替代进程加速。

2)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

坚持经济性和安全性相结合,补齐短板、锻造长板,分行业做好供应链战略设计和精准施策,形成具有更强创新力、更高附加值、更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

立足产业规模优势、配套优势和部分领域先发优势,巩固提升高铁、电力装备、新能源、船舶等领域全产业链竞争力,从符合未来产业变革方向的整机产品入手打造战略性全局性产业链。

实施领航企业培育工程,培育一批具有生态主导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推动中小企业提升专业化优势,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点评:巩固高铁、电力装备、新能源、船舶等领域全产业链竞争力,利好这些产业的供应商,在装备层面实现了较强的竞争力后,国家引导资本进入这些优势制造领域的零部件等供应商环节,打通全产业链,彻底做强优势产业。

培育一批小专精的专业型领军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利好各种在单项领域取得较大突破的细分行业冠军,这可能对目前A股龙头抱团的投资趋势产生一些松动,市场目标可能转向这些在细分市场优势突出、生存发展能力强的制造业单项冠军型企业。

3)推动制造业优化升级

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推动集成电路、航空航天、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机器人、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先进电力装备、工程机械、高端数控机床、医药及医疗设备等产业创新发展。

深入实施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和技术改造专项,鼓励企业应用先进适用技术、加强设备更新和新产品规模化应用。

建设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完善智能制造标准体系。

点评: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包括集成电路、航空航天、船舶与海洋工程、机器人、先进轨交设备、先进电力设备、工程机械、高端数控机床、医药医疗设备等,这些都是每次五年规划必提到的高端装备、战略新兴产业。这些领域均是有望走出世界级龙头企业的方向,对二级市场投资者来说要给与重视,制造强国战略已经提升到这样的高度,制造强国具体的落脚点就在这些高端装备里面。

4)实施制造业降本减负行动

强化要素保障和高效服务,巩固拓展减税降费成果,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提升制造业根植性和竞争力。

扩大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信用贷款规模,增加技改贷款,推动股权投资、债券融资等向制造业倾斜。

点评:对比十三五规划,首次提到通过扩大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信用贷规模,推动股权投资、债券融资向制造业倾斜的方式,降低制造业企业融资成本。这意味着制造业融资渠道、上市渠道都会大大增加,各种信贷、股权、债券融资均对制造业融资倾斜。这也是国家层面对制造强国战略的保驾护航,对制造业投资复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制造业投资复苏将是今年比较重要的投资机遇之一。

建设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对交通、能源、水利等领域有更高的要求

十四五规划强调了新型数字基建、交通强国战略。

能源方面,推进能源革命,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提高能源供给保障能力。加快发展非化石能源,坚持集中式和分布式并举,大力提升风电、光伏发电规模。稳妥推动沿海核电建设,建设一批多能互补的清洁能源基地,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提高到20%左右。有序放开油气勘探开发市场准入,加快深海、深层和非常规油气资源利用,推动油气增储上产。

点评:十四五规划强调了新型基建的概念,强化了交通强国的战略,对基建、交通、能源、水利等有了更高的要求。

基建方面,除了传统铁公鸡,重点强调了建设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等新型基础设施。

交通方面,继续完善综合运输大通道,加强出疆入藏、中西部地区、沿江沿海沿边战略骨干通道建设,继续交通强国战略。

能源体系方面,加快发展非化石能源,坚持集中式和分布式并举,大力提升风电、光伏发电规模。稳妥推动沿海核电建设,建设一批多能互补的清洁能源基地,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提高到20%左右。不仅对光伏发电等新能源发电提出了鼓励和支持,同时也是时隔多年首次提到稳妥推动沿海核电建设。传统油气能源方面继续鼓励加大非常规油气开发利用,推动油气增储上产。

投资建议

十四五规划首次把科技创新放在第一位,把制造强国、战略新兴产业放在最前列之一,反映了十四五规划国家的工作重心往科技产业、高端制造倾斜的决心。十四五期间,规划涉及的主要细分方向包括集成电路、航空航天、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机器人、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先进电力装备、工程机械、高端数控机床、医药及医疗设备等在未来五年都有可能有较大投资机会,建议关注相关领域及上下游零部件的投资机遇。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复苏不及预期;地产、基建不及预期;制造业投资复苏不及预期;上游原材料价格持续大涨,成本提高过快。

理工酷提示:

如果遇到文件不能下载或其他产品问题,请添加管理员微信:ligongku001,并备注:产品反馈

评论(0)

0/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