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列表(压缩包大小 563.63K)
免费
概述
2021年08月04日发布
事件:
7 月 30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会议要求,要挖掘国内市场潜力,支持新能源汽车加快发展,加快贯通县乡村电子商务体系和快递物流配送体系,加快推进“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引导企业加大技术改造投资。要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加强基础研究,推动应用研究,开展补链强链专项行动,加快解决“卡脖子”难题,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要加大改革攻坚力度,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坚持高水平开放,坚定不移推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要统筹有序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尽快出台 2030 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坚持全国一盘棋,纠正运动式“减碳”,先立后破,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来源:财联社)
点评:
“碳中和”成全球共识,电动化是大势所趋。中、欧、美是碳排放最大经济体,荷兰环境评估署(PBL)发布的《Trends in global CO2 and total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2020 Report》 中提到, 2019 年中国(26%)、美国(13%)、欧盟(约9%)三大温室气体排放国合计占全球的 48%。中国是全球第一大碳排放经济体,温室气体排放量占比超 25%,人均排放量高于欧盟,与日本接近。新能源汽车的应用能够优化能源结构,降低石化能源的消耗,是碳减排的重要路径之一。为实现碳中和目标,各国纷纷明确碳中和目标,并提出禁售燃油车时间。我国提出 2030 年碳达峰、2060 碳中和的目标,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 2.0》政策文件中明确表示:到 2025 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总销量 20%左右,到 2030 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总销量的 40%左右;到 2035 年,新能源汽车成为主流,占总销量 50%以上。能源需求的增加将快速推动能源结构逐渐从煤炭向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转变。相较发达国家,我国实现碳中和目标任务更艰巨。对于大部分发达国家来说,由于达到碳达峰的时间较早,因此相对来说有更长的时间向碳中和过渡。我国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的过渡期仅有 30 年,且目前国内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占比偏高,城市化和工业化还有很大发展空间,未来对钢铁、水泥、汽车等碳排放较大工业产品需求仍然很大。因此为了如期实现目标,能源和经济转型、二氧化碳和温室气体减排的速度和力度,需要比发达国家实现转型过程的速度和力度要大得多,碳中和将成为推动我国经济未来四十年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国家多次出台政策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将能源结构转型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从近年来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能看出领导层对于“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高度重视,多次涉及“节能减排”、“优化能源结构”、“发展可再生能源”等内容。在我国“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到聚焦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氢能等领域组织实施未来产业孵化与加速计划等。 2020 年 10 月工信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 2.0》明确新能源车渗透要求:到 2025 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总销量 20%左右,氢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达到 10 万辆左右;到 2030 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总销量的 40%左右;到 2035 年,新能源汽车成为主流,占总销量50%以上,氢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达到 100 万辆左右。中共中央政治局 7 月 30日召开会议, 提出支持新能源汽车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被列为重中之重。 相关政策的出台体现出我国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决心, 国家将能源结构的转型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
国家和地方的政策体系逐渐成型,给予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极大支持。 除中央层面的大力支持外,地方政府也纷纷出台政策鼓励新能源汽车发展。 例如, 广东省对于报废旧车并购买新能源车或转出旧车并购买新能源车, 分别在使用环节补贴10000 元/辆、 8000 元/辆;浙江省明确提出到 2025 年,全省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持续做大,产量力争达到 60 万辆,工业产值力争达到 1500 亿元。国家与地方的政策体系逐渐成型,双轮驱动给予了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极大的支持。
新能源车需求旺盛, 上半年销量超市场预期。 2008-2021 年上半年新能源车销量变化呈 S 型增长趋势, 2020 年受疫情影响销量有所放缓,但仍保持近 25%的增速。从 2021 年新能源汽车销量来看,仅上半年销量已达 2020 年全年的 89%,新能源需求旺盛,销量超市场预期。随着渗透率的进一步提升,新能源车正式进入放量阶段。
国外传统车企加速布局电动化战略,不断提高新能源汽车比例。 全球知名车企奔驰、宝马、大众等陆续推出了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未来将不断推出新能源车型,提高新能源车销量在汽车总销量中的占比,加速电动车领域布局。例如大众于2021 年 7 月 13 日发布 2030NEWAUTO 战略,宣布其战略目标是成为全球纯电动车市场的领导者,计划 2025 年电动汽车销量达到 200-300 万辆,2025 年纯电动汽车销量占总销量的 20%-25%,到 2030 年纯电动车型的份额上升到 50%。最迟到 2050 年,集团将实现碳中和。车企布局电动化为新能源注入供给端增长确定性加强的逻辑,将进一步向整个产业链传导,推动新能源渗透。
广汽、长城等国内车企开启战略规划,积极抢占新能源高地。随着“新四化”发展,汽车市场再次被打开。 近两年国内各大车企通过自主研发或合作进行核心技术攻关等方式纷纷强化新能源布局,广汽、长城等国内车企开启了 5-10 年的战略布局,定位全球智能电动车领导者抢滩市场,车企竞争愈加激烈。
车企规划落地带动新能源车渗透率进一步提升。2021 年全年预计各车企集中上市 54 款新能源车型, 集中在 10-20 万的价格带,加剧了该价格带车型竞争情况。新车型主要集中在奇瑞、比亚迪、北京奔驰、吉利以及长城汽车等车企,结合2021 年上半年已上市车型市场销量情况来看,比亚迪三款 DM-i 车型以及特斯拉 Model Y 将为新能源贡献 30 万辆左右的销量。 新车型的上市为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为行业景气度整体持续上行提供支撑。
政策+市场双轮驱动下,预计 2021 年新能源车销量达 270 万辆。政策推动与车企布局双轮驱动,助推新能源汽车销量上行。我们结合各车型上半年销量情况,考虑性价比、 品牌溢价能力以及车型所处价格带细分市场竞争情况对 2021 年新能源车型销量进行预测,预计全年销量 270 万辆。在 2020 年新能源车型销量127 万辆的基础上, 2021 年全年各车企集中上市的 54 款新能源车型预计贡献销量 88 万辆。此外,考虑 2020 年上市的车型经过爬坡期后在 2021 年放量约 50万辆,2021 年部分停产车辆对新能源销量产生 5 万辆左右的负面影响,叠加市场本身 3%自然增量,预计 2021 年新能源车型总销量为 270 万辆左右。“供给+需求+库存”三周期共振奠定整体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三年景气上行的中长期发展基调,周期大方向不变。
投资建议:7 月 30 日,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求挖掘国内市场潜力,支持新能源汽车加快发展, 预计下半年新能源汽车政策与消费环境有望持续向好。汽车行业于5 月开始进入被动补库阶段,乘用车板块经过复苏期估值修复充分,较零部件板块溢价明显,乘用车板块仅存在波段机会。与此同时乘用车利润增速低于零部件,补库周期开启后板块估值开始震荡或收缩,业绩为王。汽车板块内大概率发生子行业轮动,零部件板块有望成为最优配置。
乘用车板块推荐吉利汽车、广汽集团(2238.HK)、长安汽车和特斯拉; 零部件板块推荐被错杀的细分行业龙头中鼎股份。
风险提示: 新能源汽车政策变化风险;全球芯片紧缺对国内汽车行业供给约束超预期,导致销量不及预期风险。
如果遇到文件不能下载或其他产品问题,请添加管理员微信:ligongku001,并备注:产品反馈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