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列表(压缩包大小 1.38M)
免费
概述
2021年12月31日发布
投资建议
2022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中,提到“确保安全前提下,有序推进具备可靠条件的核电项目核准建设”。2021年至今,全国新核准5台机组;今年前9个月的核电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增速为51.5%,达近十年新高。我们预计"十四五"期间我国每年新核准6-8台核电机组,合计开工40GW左右。随着新开工机组数量的增加,按照三代机组单台投资造价1.6万元/KW计算,单台核电机组造价约200亿元,我们预计核电建设迎来新一轮投资高速发展期,"十四五"中后期,核电年投资额将超1000亿元。核电建设进程加快利好全产业链,设备商和运营商均迎长期利好。目前三代机组国产化率已达到85%。我们看好高毛利,竞争格局好的核电设备商;看好随着在运机组增加,耗材属性强的设备商业绩持续增长。运营商因技术、资质壁垒高,将充分收益于市场空间持续扩容。
行业观点
核电是沿海地区缺电问题高效经济的解决途径。中国绝大部分沿海省份存在电量缺口,约20%以上。核电作为本地电源,可以有效解决沿海地区发电量不足的问题。核电的以下优势也会促进其在中国能源转型过程中持续发展,1)低碳排放:核电无直接碳排放,度电间接CO2排放量为21g,仅为煤电碳排放的1.6%、太阳能发电碳排放的7.5%、水电碳排放的8.9%;3)核电利用小时数远高于其他电源:因高利用率、不参与调峰等特性,核电利用小时数远高于其他电源。2020年,核电设备年平均利用小时数达7453h,较火电(4216h)高出76.8%。
乏燃料处理能力不足,后处理建设有望加速。从物理特性看,一座百万千瓦的压水堆核电站,每年卸出乏燃料约25t,其中含有可循环利用的铀约为23.75t。截至2021年9月,中国在运核电机组数量为52台,且呈逐渐增加趋势,中国仍未形成后处理工业能力,预计年后处理产能缺口超过1250吨,乏燃料后处理能力需加速建设。我们预计2021年底,离堆贮存累计量预计破万吨。乏燃料处理一定程度制约了中国核电行业发展,我们预计“十四五”期间随着新机组的增加,后处理环节会得到快速发展,建议关注布局乏燃料处理环节业务的设备商。
预计“十四五”期间,核电运营市场空间CAGR超7%。“双碳”目标的提出,电力需求旺盛、供给偏紧,能源转型优化等,都将带动中国核电供给占比的提升,带来运营市场规模持续扩容。根据中电联预测数据,中国核电发电量将从2020年的3662亿kwh增加至2025年的5189亿kwh。我们按照核电上网标杆电价0.43元/kwh进行预测,中国核电运营市场规模将在2025年达到2231亿元,未来五年复合增长率达7.2%。
推荐标的:设备商-东方电气、江苏神通、佳电股份;运营商-中国核电、中国广核。
风险提示
政策不达预期风险;核电新建、核准进度不及预期;核电安全事故导致建设停滞。
如果遇到文件不能下载或其他产品问题,请添加管理员微信:ligongku001,并备注:产品反馈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