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列表(压缩包大小 1.25M)
免费
概述
2022年04月17日发布
近一周行情
国防军工(申万)指数(-4.87%),行业(申万)排名( 24/31);上证综指(-1.25%),深证成指(-2.60%),创业板指( -4.26%);涨幅前五: 国瑞科技(+18.26%)、长城军工(+10.78%)、中船应急(+8.00%)、新余国科(+6.92%)、大立科技(+4.50%);
跌幅前五: 恒宇信通(-20.36%)、星网宇达(-15.29%)、苏试试验(-15.00%)、派克新材(-14.17%)、 皖通科技(-13.85%)。
重要事件及公告
4 月 8 日, 中国核工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签署《日常关联交易框架协议( 2022-2024 年)》暨日常关联交易公告,预计2022-2024 年每年公司与中核集团及其子公司的关联销售、关联采购、关联租赁、关联保理金额分别为 250 亿、 40 亿、 0.4 亿和 20 亿。
4 月 9 日, 航发动力公告,公司董事会制订了《中国航发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未来三年(2022 年-2024 年度)股东回报规划》 , 在公司按照《公司章程》的规定弥补亏损和提取法定公积金、盈余公积金后,公司在当期经营活动实现的净现金流量满足现金分红需要,或按照国家关于国有资本预算收益分配的要求优先采取现金分红方式分配利润,最近三年以现金方式累计分配的利润不少于最近三年实现的年均可分配利润的 30%。
4 月 11 日, 泰和新材公告, 公司拟出资设立烟台泰和新材高分子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研究院注册资本 5 亿元,由公司全资设立,持股比例 100%。设立高分子新材料研究院是服务于公司中长期战略目标的重要举措,短期内不会产生经济效益,长期看将有利于提升新产品、新业务的研发质量、数量和速度。
4 月 11 日, 据美联社和美国“The drive” (驱动)网站报道, 4 月 9 日,中国空军 6 架运-20 运抵塞尔维亚; 4 月 10 日,第二批 6 架中国运-20 飞抵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巴塔尼察空军基地。两天时间 12 架次中国运-20 飞赴欧洲腹地,向塞军方交付 FK-3 防空导弹系统。
4 月 12 日, 航宇科技发布关于向激励对象首次授予限制性股票的公告,股权激励权益授予日为 2022 年 4 月 12 日, 向 141 名激励对象首次授予 160万股限制性股票,约占目前公司股本总额 14,000 万股的 1.1429%。授予价格为 25.00 元/股。
4 月 13 日, 据欧盟理事会官网报道, 欧盟理事会宣布将通过欧洲和平基金为乌克兰军队提供 5 亿欧元资金援助,以支持欧盟成员国向乌克兰军队供应武器装备。这是欧盟近期第三次为乌克兰提供军事援助,前两次分别为2 月 28 日和 3 月 23 日,使得总支持资金达到 15 亿欧元。
4 月 13 日, 五角大楼于当地时间 13 日接待美国最大的八家军火制造商的负责人,讨论如果与俄乌冲突持续数年,美国军工行业将如何拥有满足乌克兰武器需求的能力。
4 月 13 日, 航宇科技公告, 关于拟与贵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签署项目投资协议, 投资标的为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用环锻件精密制造产业园项目, 总投资金额 12 亿元,项目内容为建设 3 条航空发动机环锻件精密轧制生产线、 2 条热处理生产线、 2 条机加工生产线及配套设施,主要生产各种金属材料环形锻件和自由锻件,产品主要应用于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航天、核电、风电、舰船等领域。 建设周期为自取得施工许可证之日起 18 个月内完成厂房主体及配套设施建设, 33 个月内开始试生产。4 月 14 日, 俄罗斯国防部证实,俄“莫斯科”号导弹巡洋舰发生火灾,导致弹药爆炸, “ 莫斯科” 号已经沉没。
4 月 16 日,新光光电公告, 拟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股份, 回购股份的资金总额不低于人民币 2,000 万元,不超过人民币 4,000 万元, 回购价格不超过人民币 39.00 元/股, 本次回购的股份拟在未来适宜时机全部用于股权激励。
4 月 16 日,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北京时间 2022 年 4 月 16 日9 时 56 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 11 时 5分,神舟十三号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全部安全顺利出舱。
4 月 16 日, 宝鸡钛业股份有限公司与控股股东宝钛集团有限公司及其全资子公司、控股公司拟签订相关日常关联交易协议(合同),本次关联交易协议(合同)系公司日常生产经营往来需要, 协议有效期为三年。
投资建议
一、 核心观点
行情上看,依然弱势,中航重机、振华科技、紫光国微等强势股出现了补跌。 本周来看,中航重机周跌幅达到-12.16%,振华科技跌幅-8.86%,紫光国微跌幅-8.99%。
当下对军工行业的诸多怀疑: 上游涨价压缩行业利润、 竞争加剧冲击现有格局、 军品定价机制改革、 税收增加的担忧、 业绩兑现的持续性、增速下行的可能性,等等,其实忽略了一个核心原则,以及一个关键问题。 忽略这个核心原则和这个关键问题,所带来的后果是,认为军工行业增长已步入中后期,增长已乏力,吸引力已降低。
一个核心原则是, 保质保量保交付, 而保质保量保交付, 那就是要“多快好”,但是否要“多快好省”,“省”也正是市场动辄质疑的焦点。我们的观点是,数量多、速度快、质量好、成本省,符合行业规律,但“省”不是靠“压”, 军工行业的首位是“保质量保交付”,绝不可能仅仅是出于成本的考量,而牺牲军品质量影响军品交付。 从保质保量保交付的原则,以及“ 以量换价、以效创利”的实现路径出发看问题,我们就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解释诸方面问题,也可以作出判断和预测, 市场化、专业化、规模化是行业的健康趋势,仅作出负面解读是一定程度上对军工行业特定时期的特定规律缺乏深刻理解。
一个关键问题是, 当前仅仅是军工行业全面扩产的早期,仅仅是实现
“ 2027、 2035、 2050”三个重要目标的开始,仅仅是军工行业黄金时代的序幕。 2021 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即突破了过去五年计划前松后紧的发展规律,首年即大年,开局即决战,起步即冲刺,全行业呈现出需求高度旺盛时不我待,供给高度紧张如火如荼,国企改革机制焕发内生性活力,民企开足马力抢抓历史性机遇。 而这些,仅仅是开始, 全行业历史性的产能扩张大部分落地在途,对行业增长的持续性和增速维持的怀疑, 言之尚早,虑之尚远。
军工行业已跌至近去年 5 月低点, 目前仍呈现出信心不足,然而中长期看,增长稳健且确定是防御之盾和进攻之锚,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武器装备需求空前旺盛, 全行业正如火如荼地历史性大扩产,这是不争的事实。
再次重申我们的中长期观点,我们倾向于认为,军工行业更可能是下跌有底的良性的“进二退一” 。 当前时点,军工行业估值已经显得便宜, 大量公司又回到 50 亿市值,核心个股对应 24 年、 25 年估值已到 20 倍左右, 可以且应当乐观一些了。 尽管当前市场整体低迷情况下, “新半军” 等赛道股依旧受到压制,但一旦俄乌局势等地缘政治方面变化,疫情控制、降息降准等带来市场情绪回暖风险偏好提升,我们相信,依靠坚实的基本面和高度的确定性,军工将依然是反弹的“排头兵”。
俄乌事件致使地缘政治危机继续演变, 刺激全球新一轮的军费开支,加速我国武器装备建设和交付。
3 月 24 日,北约峰会发表联合声明,决定增加对乌援助、军事部署、成员国军费, 将使各国的军费开支达到或接近各自国内生产总值 2%的标准。德国、比利时等国在本次会前已经宣布增加军费。北约认为,俄罗斯在乌克兰的军事行动已经彻底改变了欧洲的安全局势,北约因此需要作出的战略调整是长期和持久的。
3 月 28 日,美国防部公布了 2023 财年预算要求,美国联邦政府2023 财年预算要求中为国防安排 8133 亿美元,其中美国防部占 7730亿美元,比 2022 财年国防部获批预算增长 4.1%。其中,有近 565 亿美元用于空中力量平台和系统; 408 亿多美元用于海上力量;近 126 亿美元用于美陆军和海军陆战队战车的现代化。此外,安排了超过 1301 亿美元用于研究与发展经费。美国防部长奥斯汀表示: “ 这是前所未有的高水平。”
4 月 8 日,北约应乌克兰的请求同意向其提供更多重型武器。而俄罗斯警告称,向乌克兰输送武器将对和平谈判产生负面影响。据《金融时报》 4 月 8 日报道,乌克兰外交部长库列巴在北约外长会议上要求北约提供飞机、导弹、装甲车和重型防空系统等,并称若推迟援助将导致更多平民的死亡。北约秘书长斯延斯·托尔滕贝格在会上表示,盟国已同意立即在中长期内进一步加强对乌克兰的支持,并呼吁盟国应该采取更多行动和提供更多的设备。
4 月 13 日, 欧盟理事会宣布将通过欧洲和平基金为乌克兰军队提供 5 亿欧元资金援助,以支持欧盟成员国向乌克兰军队供应武器装备。这是欧盟近期第三次为乌克兰提供军事援助,前两次分别为 2 月 28 日和 3 月 23 日,使得总支持资金达到 15 亿欧元。
目前来看,俄罗斯和乌克兰的谈判“进展艰难”,俄乌冲突的影响
有向长期发展的趋势,各国陆续增加军费投入,扩编军队的现象也说明俄乌冲突的影响是极其深远且难以准确预判的,各国的安全诉求随之增强。我们认为,军强方能国安,为了应对巨大的不确定性,全球各国军费将呈现提速增长之势。与此同时, 军贸市场也将随之增长,进一步抬升军工行业天花板,成为军工行业的“第二曲线” 。
俄乌冲突引发世界局势动荡,美国对我国的制裁也不断加码,强军需求日益紧迫,要“加快构建武器装备建设新发展格局,全力以赴加快武器装备现代化,在新的起点上推动我军武器装备建设再上一个大台阶”。
三、建议关注的细分领域及个股
军机等航空装备产业链:
战斗机、运输机、直升机、无人机、发动机产业链相关标的,航发动力、航发科技、航发控制、航亚科技(发动机) ,航天彩虹、航天电子(无人机) ,光威复材、中简科技(碳纤维复合材料) ,抚顺特钢、钢研高纳(高温合金) ,西部超导、西部材料、宝钛股份(钛合金) ,铂力特(3D打印) ,爱乐达、派克新材、航宇科技、华伍股份、利君股份(航空制造)等。
航天装备(弹、星、链等)产业链:
航天电器(连接器) ,中国卫星(卫星互联网) ,天奥电子、海格通信、华测导航、振芯科技(北斗) ,北方导航(导航控制和弹药信息化) ,康拓红外(星载微系统) , 盟升电子(卫星导航通信) 。
信息化+自主可控:
紫光国微、复旦微电(军工芯片) ,大立科技(红外制导) ,国睿科技、四创电子(雷达) ,振华科技、火炬电子、鸿远电子、宏达电子(高端电容) ,智明达(嵌入式计算机) ,中国长城、中国软件(信创) 。另外, 2022 年首架 C919 有望交付,或将掀起民机领域的投资热情。
四、风险提示
① 疫情发展仍不确定,导致国内宏观经济承压,军费投入力度降低;
② 改革后军方用户组织架构调整,导致需求变化,部分已推迟或取消的订单可能不会重启;
③ 国企改革进度不及预期,院所改制、混改、资产证券化等是系统性工作,很难一蹴而就;
④ 军品研发投入大、周期长、风险高,型号进展可能不及预期;
⑤ 随着军品定价机制的改革,以及订单放量,部分军品降价后相关企业业绩受损;
⑥ 行业高度景气,但如若短时间内涨幅过大,可能在某段时间会出现业绩和估值不匹配;
⑦ 军贸业务开展短期受疫情影响较大,订单交付确认进度可能不及预期。
⑧ 减持在短期内可能会加大军工行业整体或个股走势的波动性。
如果遇到文件不能下载或其他产品问题,请添加管理员微信:ligongku001,并备注:产品反馈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