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列表(压缩包大小 672.13K)
免费
概述
2021年11月22日发布
事件:工信部发布《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条件(2021年本)》(征求意见稿)。
非强制性但会推出白名单。对于此政策定位,原文已经明确“不具有行政审批的前置性和强制性”,也就是说企业后期扩产的时候可以不遵循这个标准。但是这个政策也提到了后期的监管和管理,企业自愿申报材料后,经工信部和检测机构检测后,定期公布符合要求的企业名单。我们预计符合白名单的企业,大概率将会给企业带来积极影响。
能达到并不意味着高经济性。政策中对锂电池、正极、负极、电解液和隔膜提出了具体的技术要求指标,其中负极、电解液和隔膜的要求一般,现有工艺比较容易达到。但是对于锂电池和正极的指标要求明显偏高,其中要求能量型电池能量密度指标高于180Wh/kg。目前宁德时代给特斯拉配套的磷酸铁锂电池能量密度~170Wh/kg,预计宁德时代通过技术升级的方式比较容易达到该指标。但是目前市面畅销的车型,比如五菱宏光miniev搭载的电池能量密度仅有100~110wh/kg。高能量密度意味着高成本。另外正极材料要求指标中,多晶5系三元也很难达到,需要更高镍才能符合。
核心目的可能是为了与国际接轨。当前国内锂电池在磷酸铁锂方向发展非常迅速,无论是刀片电池,还是进入特斯拉供应链,甚至后面供应海外市场,都发展的非常成功。但是在三元的发展上,已经和国际脱轨。海外市场在9系、NCMA方向,明年都有望大规模出货。海外正在通过技术迭代实现降本。国内三元从8系向9系方向迭代,需要整个产业链配合。
投资建议。我们认为国内在磷酸铁锂方向已经发展的比较成功,后面三元方向有望获得更多政策扶持,建议重点关注高镍方向,包括三元正极材料企业:当升科技、容百科技等,三元前驱体方向:华友钴业、格林美、中伟股份等。
风险提示。政策变动,新能源汽车销量不及预期。
如果遇到文件不能下载或其他产品问题,请添加管理员微信:ligongku001,并备注:产品反馈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