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列表(压缩包大小 48.74M)
免费
概述
白皮书指出,随着智能化进程和大数据的普及,以及2020年新基建概念的火热,智能化商业时代的春天已经到来。
但在走进春天的前夜,商业应用仍面临巨大考验。比如在AI+IoT领域,就面临破碎的通讯协议标准导致不同的产品和品类难以互联互通,消费者端无法获得良好的智能使用体验等挑战。
此外,物联网设备带来的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层出不穷的“被黑”事件让企业和消费者对于智能设备抱有疑虑,而解决安全问题有赖于企业和政府的共同努力,包括建设物联网安全管理体系。
针对2021年AIoT行业的发展,白皮书也进行了预测,并提出六大趋势:
一、开发者成行业起飞关键角色
与PC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时代仅需个人电脑或智能手机作为载体,产品主要由代码构成不同,智能互联网时代的物联网设备,是虚拟网络与物理世界的融合。
高度差异化的应用场景与种类繁复的硬件设备,决定了物联网设备开发不再是科技公司能完全承担的项目,更需要数千万物联网开发者投身其中,从而实现“千人千面”的个性化产品开发。
据IDC发布预测,到2023年,中国兼职开发者的数量相对于2019年将增加一倍,从2019年的180万 增加到360万,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2.2%。
二、开放平台将成行业主要推动力
当智能物联网(AIoT)成为难以忽略的时代机遇,企业的首席智能官们开始考虑进入AIoT市场的投入产出比。智能物联网平台的价值体现在能够将分散化、碎片化的物联网应用集中管理,并且在跨产业布局时提供更大的灵活性。
对于达到一定规模的大中型企业来说,选择正确的物联网平台,是其能否在商业市场中持续发展的关键战略。
在这一背景下,开放平台应运而生。它源于技术开放平台,在吸引大量开发者之后逐渐发展为涵盖功能接口、开发工具、SaaS级解决方案、市场渠道的一站式开发平台。
开放平台最大的作用在通过开源、开放技术,避免开发者重复造轮子,让缺乏研发能力的企业或个人也能快速获得技术能力,提升行业效率,并孕育出下一个行业巨头。
三、前沿新技术和物联网的融合
智联网时代,并不是一类技术在单独发展,而是一系列的或互为伴生技术、或为前置技术的前沿科技在共同推进技术融合、产业落地。白皮书指出,未来构建的IoT产品背后往往代表了一个复杂系统,5G、 IoT、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大的技术方向会不断互相融合。
目前,已经出现了诸如AI+IoT=AIoT, Block Chain+IoT=BoT等等融合的产物,赋予单独的物联网技术所无法实现的功能。
四、ToB产业物联网的规模化
与消费物联网近年来快速发展不同,产业物联网虽然起步更早,但仍在探索规模化应用。物联网行业标准规范不统一,整体解决方案集成度、准确性、性价比有待提升,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产业物联网的普及。
总体来看,一方面,物联网所产生的经济价值与应用范围内“人口密度”呈现明显的负相关。这些具备“人口密度低”的特定区域,如果是成熟、大体量且价格不敏感市场,产业物联网更容易普及推广。
另一方面,产业物联网规模化商用程度,与所服务的行业客户是否同时具备付费意愿和付费能力有关。针对用户合规、避险、增效、降本等需求,产业物联网有望在资产管理、资产避险方面发挥切实作用。
五、工业互联网平台助力制造升级
在当前传统工业制造深陷成本上升、利润太低这些发展困境而迫切地需要转型的境况下,互联网又迎来了他的下半场——工业互联网。
工业互联网平台作为“工业新底座”,下连设备,上 接应用,正是工业互联网行业的重中之重。
据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2020年最新数据,截至2020年6月,中国具备行业、区域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超过70个,连接工业设备数量达4000万台套,工业APP突破25万个,工业互联网平台服务工业企业数近40万家。
同时,工业互联网正乘着“新基建”的东风,成为了中国创新创业的“网红赛道”,与各行业的融合应用也在向纵深推进。目前,工业互联网已经在家电3C、汽车、石油化工、钢铁、服装、机械等多个行业得到了应用,网络协同制造、管理决策优化、远程运维服务、大规模定制等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以实现降本增效、优化产业链。
六、新基建,将加速催化AIoT行业
在2020年初暴发的新冠疫情中,AI红外测温、智能定位、智能口罩、智慧社区等新产品、新模式一朝崛起,政府、企业、消费者对满足智能化、无接触、远程控制、互联互通等要求的智能设备的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显然,在新常态下,“新基建”将成为2021年的主旋律。
发布单位:涂鸦智能、Gartner、全球智能化商业
如果遇到文件不能下载或其他产品问题,请添加管理员微信:ligongku001,并备注:产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