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有用
2 下载
氢能顶层规划落地,行业发展步入快车道

文件列表(压缩包大小 284.75K)

免费

概述

2022年03月23日发布

事件:

3月23日,发改委发布《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

投资要点:

明确氢能产能战略地位,打开氢能中长期发展空间

氢能中长期发展规划明确了氢能产业发展战略定位:首先,氢能作为未来国家能源体系重要组成部分被明确定位,且能源属性得到定性;其次,氢能是用能终端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载体,脱碳成为氢能产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之一;最后,氢能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将被重点发展。

1)到2025年,政策、技术、应用端分别得到完善和提升,燃料电池车辆保有量约5万辆,部署建设一批加氢站。可再生能源制氢量达到10-20万吨/年;

2)到2030年,形成较为完备的氢能产业体系,产业布局合理有序,可再生能源制氢被广泛应用,有力支撑碳达峰目标实现;

3)到2035年,形成氢能产业体系,构建涵盖交通、储能、工业等领域的多元氢能应用生态。可再生能源制氢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明显提升。

上游制氢端:副产氢、绿电氢两条路线并行发展

当前我国氢能产业制氢结构中,化石燃料氢/工业副产氢/电解水氢占比分别为78%/21%/不足1%,按照《规划》,工业副产氢(包括焦化、氯碱、丙烷脱氢)将被优先利用且鼓励就近消纳,在氢能发展初期阶段,成为下游氢燃料电池应用的主要用氢来源。中长期角度,在碳中和目标下,可再生能源制氢将被大力发展,尤其是在风光水电资源丰富地区,可再生氢将被利用至化工、交通、钢铁等领域。

中游储运端:高压气态氢先行,低温液氢、管道氢紧随其后

当前我国氢能产业发展初期阶段,除原料氢以外的氢气用量及运输半径相对较小,氢能储运基本以高压气态氢为主,未来一段时间内,高压气态氢凭借性价比优势,仍将是主流氢储运方式,按照《规划》,高压气态储运商业化水平将被大幅提升;氢能市场发展到中远期,氢气需求半径将逐步提升,低温液氢及管道氢等高密度的氢储运路线将逐步得到产业化应用。

下游应用端:交通领域再次明确氢燃料重卡方向,氢储能、氢冶金、绿氢化工等积极推进

绿氢作为连接可再生能源与终端应用场景的绿色二次能源,既可以作为绿色能源应用于交通、储能领域中,又可以作为绿色原料应用于冶金、化工等领域。交通领域中,2020年9月由五部委发布的“以奖代补”政策中,官方已首次提出重点发展中重型车辆,补贴同样向该车型倾斜,此次《规划》依然是重点推进中重型氢能车辆,并与锂电池纯电动汽车形成互补发展模式。储能领域中,氢能可作为大容量、长周期的储能载体,用于可再生能源消纳、电网调峰。冶金领域中,氢能可作为绿色还原剂替代焦炭等高碳还原物。化工领域中,绿氢可促进合成氨、甲醇、炼化、煤制油气等行业由高碳工艺向低碳工艺转变。

投资建议

“30-60双碳”目标推动下,氢能作为连接可再生能源与终端应用场景的绿色二次能源,将在交通、储能、冶金、化工等领域得到规模化应用。此次《发展规划》落地,意味着氢能中长期发展空间被打开,氢能产业将真正迈入“1”至“10”过程。我们建议关注在氢能产业链各环节积极布局、有先发优势的公司,包括产业链一体化布局的美锦能源,燃料电池龙头亿华通,已打通光伏制氢的宝丰能源,布局氢能炼钢的宝钢股份,储运设备相关的京城股份、雪人股份、冰轮环境、致远新能、富瑞特装等。

风险提示

关键技术突破不及预期,政策实施力度不及预期,颠覆性替代技术出现

理工酷提示:

如果遇到文件不能下载或其他产品问题,请添加管理员微信:ligongku001,并备注:产品反馈

评论(0)

0/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