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有用
0 下载
锂想系列17:备货前置效应极致演绎,继续看好中国本土锂资源的战略重估

文件列表(压缩包大小 724.68K)

免费

概述

2021年07月14日发布

事件描述

我们出席2021年中国(青海)锂行业高峰论坛,对行业进行了持续跟踪。

事件点评

理解当下:需求增长的高烈度,遇上新增供给的高集中度,造就“备货前置效应”的极致演绎。步入Q3旺季,尽管产业链对于全年的需求体量已有较充分预期并进行了提前准备,但锂原料的供采依然进入焦灼的博弈,不排除再起波澜,我们认为躁动的背后主要反应“备货前置效应”,可从五点进行解读:

(1)根本原因在于全球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发展已行至增长斜率提高的拐点,终端产销旺盛,全球车企明年的需求订单有望在今年基础上再次大增,主流动力电池的有效产能甚至成为实现更高xEV销量的制约,当产业链集中投入扩能之际,上游的资源瓶颈便开始显现,资源端、尤其海外资源对于景气度的响应决策以及产能投放力度存在时滞。(2)新能源汽车是一个极具产业纵深的供应链条,1吨锂矿石从西澳锂矿出厂(不算之前的采选流程)-中国锂盐加工-中游材料制备-下游电池生产及检测-电池装车再到形成终端销售,我们预计需要6个月以上的时间,海外车企体系甚至更长,这意味着需求预期的变化将宽幅影响产业链的在途库存。(3)与成熟资源品不同,锂行业的存量基数小、需求增速高,这将进一步加剧备货前置效应;同时订单沿产业链自下而上、层层传导还容易形成重复叠加,放大在一定阶段内的供需矛盾,对于材料和电池而言,在需求快速增长、产能快速扩张的进程中,谁可锁定充足的原料供应,便可获得巩固、扩大未来份额的关键前提;同时在积极的预期中,产业链各环节也具备扩大原材料敞口的动力,而非严格执行“背靠背”策略。(4)本轮周期中不应忽视海外需求的力量,及其对于全球锂原料价格体系的影响权重。(5)与此同时,需考虑2021下半年锂资源新增供应的来源主体依然较为集中,包括SQM扩能、蓝科新线、以及西澳锂矿产能利用率提升等,因此供给侧在量价策略上将占据主动,并可根据下游的反馈来灵活调整。

展望未来:产业链有必要加大全球锂资源获取、形成价格调节能力,中国本土未来“白色石油”--锂资源的战略重估将继续深化。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有必要构建更加扎实的全球锂资源保障体系,这不仅是基于中国作为全球主要xEV终端消费市场之一的考虑,更是基于巩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在全球供应体系中核心竞争力的考虑,伴随产业集群规模的扩大,其必要性更加凸显。在资源为王的大背景下,我们看好“中国本土优质锂资源战略重估”逻辑的持续深化,并积极预期青海、西藏优质盐湖以及川西硬岩锂矿资源的加速开发。其中,青海盐湖提锂的产能建设已从“由0至1”进阶至由“1至N”,各主力盐湖的工艺基本定型,配套较为完备的基础设施,未来一方面将加快产能建设,另一方面将优化品质、提高附加值、实施更精细化的开采;同时,基于青海盐湖的技术成果还有望向西藏外溢,进一步打开盐湖锂资源的聚宝盆,为产业链带来确定性、大规模、低成本的上游保障,缓解资源焦虑。

投资层面:建议继续关注兼具优质资源以及领先工艺优势的生产商。

风险提示:1、若全球锂矿供给释放超预期、同时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低预期,将导致锂价中枢再度下滑;2、若电池技术革新并产业化,导致国内外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路径发生显著更替、降低了动力电池及储能的锂单耗。

理工酷提示:

如果遇到文件不能下载或其他产品问题,请添加管理员微信:ligongku001,并备注:产品反馈

评论(0)

0/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