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有用
3 下载
制造业+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发展报告

文件列表(压缩包大小 2.77M)

免费

概述

2021年10月21日发布

受政策支持、数据环境、算力提升、算法模型优化、商业化应用潜力五大利好因素驱动,中国制造业人工智能应用市场前景广阔,预计未来五年将保持年均40%以上的增长率,并在2025年超过140亿元人民币。

人工智能的应用使越来越多的技术商和创业企业成为制造业生态圈的一员,新生态组织因不同的目标而呈现不同的形态,如平台中心模式和场景中心模式。

目前,人工智能在制造业主要应用于解决可见问题(如缺陷检测)。未来需要通过发现和预测生产系统中的不可见问题(如工艺优化),实现制造系统生产效率的提升和产品竞争力的突破。

基础层面,工业问题的复杂性要求人工智能具备极高的算力。未来几年,中国人工智能芯片市场将保持年均40%-50%的增长。GPU与FPGA市场已被国外寡头占据,唯专用芯片ASIC尚未被头部企业垄断,成为各方布局的焦点。

技术层面,计算机视觉和机器学习技术带动人工智能在制造业应用市场的增长。预计到2025年,计算机视觉在制造业领域的应用市场将达到55亿元人民币,机器学习的应用市场达44亿元人民币。

平台层面,人工智能云部署方式快速增长,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60亿元人民币,占整体人工智能应用市场的43%,为制造企业提供开发新服务和新商业模式的机会。

应用层面,预测性维护或将成为人工智能在制造业的杀手级应用。中国制造业预测性维护的应用市场将从2018年的2.3亿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的42.7亿元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为49%。

柔性生产、协同制造等新的制造模式推动智能排产应用市场快速增长。预计中国人工智能在生产计划排产的应用市场将从2018年的1.8亿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的29.7亿元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达52%。

预计到2025年,电子通信/半导体人工智能应用市场的规模将达到41亿元人民币,汽车制造行业紧随其后达37亿元人民币,能源电力行业25亿元人民币,制药行业17亿元,金属及机械制造行业13亿元,其他行业8亿元。

质量控制场景从缺陷检测环节向制成环节的工艺优化扩展,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为23.2亿元人民币,2018到2025年复合增长率达51%。

领先工业企业,初创企业、科技巨头共同推动人工智能在垂直行业的应用,其中电子、汽车、能源电力行业的人工智能应用预备度较高、市场规模和增长领先于其他行业。

从人工智能的区域分布来看,北京、深圳、上海、杭州是聚集人工智能企业数5录多的城市,在政策、投融资、算力和人才维度处于第一梯队。

人工智能制造业应用的挑战主要是芯片技术有待突破、工业数据应用分析能力不足、项目无法直击业务痛点、复制性较差,以及制造企业理念和人才掣肘。

建议政府与全社会协力从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制造业信息化水平、技术标准及关键性技术、技术产业融合等方面推动人工智能应用。

理工酷提示:

如果遇到文件不能下载或其他产品问题,请添加管理员微信:ligongku001,并备注:产品反馈

评论(0)

0/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