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有用
0 下载
建筑PMI持续位居高景气区间,十四五规划文件发布新老基建均受益

文件列表(压缩包大小 1.02M)

免费

概述

2020年11月09日发布

行业及政策动态

1)2020年10月27日,财政部,全国发行地方债已经达到59499亿元,与去年的43624亿元相比,增发36.4%。10月27日至30日尚有1723.13亿元的地方债等待发行,主要以新增地方政府债券为主,分布在湖南、吉林、上海等省份。

2)2020年10月28日,中证网,截至今年9月底PPP平台已签约项目中民间投资项目共1683个,占全部已签约项目的43%。其中,民营企业单独中标项目835个,联合体中标项目中民营企业控股项目848个。今年1-9月,各地新增已签约项目197个,其中民间投资项目34个。

本周行情回顾

本周(11.2-11.6)建筑行业(申万建筑装饰指数)涨幅为2.26%(HS300为4.05%)。本周行业涨幅前5为四川路桥(+16.14%)、风语筑(+15.29%)、美芝股份(+13.71%)、农尚环境(+13.48%)、筑博设计(+12.28%);本周行业跌幅前五为华阳国际(-11.60%)、中材国际(-10.61%)、花王股份(-10.01%)、设研院(-6.02%)、镇海股份(-5.51%)。

从行业整体市盈率来看,至11月6日建筑装饰行业市盈率(TTM,指数均值整体法)为9.59倍,较上周有所下降,略高于去年同期行业市盈率(9.28倍)水平,接近2020年6月水平。行业市净率(MRQ)为0.90,与上周持平。当前行业市盈率(TTM)最低前5为中国中铁(5.11)、中国建筑(5.24)、中国铁建(5.59)、葛洲坝(6.86)、中国交建(7.26);市净率(MRQ)最低前5为中国交建(0.60)、中国铁建(0.64)、中国中铁(0.67)、中国电建(0.67)、广田集团(0.73。本周建筑装饰行业(SW)周涨幅2.26%,弱于深证成指(4.55%)、沪深300(4.05%)、上证综指(2.72%)本周表现,周涨幅在SW28个一级行业中排于第18位。本周建筑行业96家公司录得上涨,数量占比77%;本周涨幅超过行业指数涨幅(2.26%)的公司数量为54家,占比43%,本周建筑行业录得上涨公司家数和周涨幅超过行业涨幅公司家数较上周均大幅提升,周涨幅超过行业涨幅的公司家数较上周有所减少,行业排名较上周(第17位)小幅下滑1个名次。

从本周涨幅结构来看,本周涨幅排名靠前的主要为中小市值标的,以地方基建、装修装饰、建筑设计标的为主,本周地方基建建设板块的四川路桥(+16.14%)、浦东建设(+10.03%)涨幅均位于行业前10;装修装饰板块的的风语筑(+15.29%)、美芝股份(+13.71%)、名家汇(+9.96%)、柯利达(+8.94%)本周涨幅均位于行业前列。建筑设计标的汉嘉设计(+10.14%)、筑博设计(+12.28%)本周涨幅均在10%以上。此外,园林工程板块的农尚环境(+13.48%)、专业工程标的永福股份(+10.23%)本周涨幅位居行业前10位。

本周政策/要闻解读

10月31号,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20年10月中国采购经理指数(PMI)运行情况,2020年10月份,制造业PMI为51.4%,比上月微落0.1个百分点,但自3月份以来连续位于临界点以上,表明制造业总体持续回暖。

10月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6.2%,比上月上升了0.3个百分点,已连续8个月保持在临界点以上,持续位居高景气区间。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9.8%,比上月回落0.4个百分点,自4月起连续高于59.0%,建筑业工程量稳步增长。从市场预期看,建筑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67.1%,较上月回落0.7个百分点,企业对行业发展具有较强信心,连续四个月预期指数高于65%。

从市场需求看,建筑业新订单指数为53.1%,比上月回落3.8个百分点,但仍位于临界点以上。从劳动力需求看,建筑业从业人员指数为53.2%,比上月回落1.4个百分点,自3月起,持续位居53%以上。以上数据表明,今年3月以来,各地重大基建项目的开工进度、复工力度持续维持高位,建设复工成效及一系列稳增长政策自3月份起即开始明显体现,建筑PMI持续位居高景气区间,未来建筑PMI表现值得期待,2020年全年建筑PMI各指数总体有望呈现平稳提升趋势。

从企业层面来看,根据建筑行业3季度经营数据和业绩情况,多家上市公司新签订单提升显著,三季度新签订单强劲复苏,主要以各板块优质龙头为主,建筑行业2020Q3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21.94%和16.08%,较Q1\Q2增速水平显著提升。疫情以来稳增长政策持续加码,多地推出重大项目建设投资计划,财政政策积极有效,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提速扩容,货币政策宽松灵活,基建投资有望再发力,基建增速回升可期,同时装配式建筑大举推进,钢结构和装配式设计及装修标的受益行业需求和政策驱动,均有望带动全年估值提升及企业业绩好转。

近期,全国和多省市关于十四五建设发布了相关政策文件,11月3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公布。在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方面,《建议》提出:1)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系统完备、高效实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系统布局新型基础设施,加快第五代移动通信、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等建设。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完善综合运输大通道、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网络,加快城市群和都市圈轨道交通网络化,提高农村和边境地区交通通达深度。推进能源革命,完善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加强国内油气勘探开发,加快油气储备设施建设,加快全国干线油气管道建设,建设智慧能源系统,优化电力生产和输送通道布局,提升新能源消纳和存储能力,提升向边远地区输配电能力。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水资源优化配置和水旱灾害防御能力。2)拓展投资空间。优化投资结构,保持投资合理增长,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加快补齐基础设施、市政工程、农业农村、公共安全、生态环保、公共卫生、物资储备、防灾减灾、民生保障等领域短板,推动企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推进新型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支持有利于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项目建设。实施川藏铁路、西部陆海新通道、国家水网、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开发、星际探测、北斗产业化等重大工程,推进重大科研设施、重大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公共卫生应急保障、重大引调水、防洪减灾、送电输气、沿边沿江沿海交通等一批强基础、增功能、利长远的重大项目建设。发挥政府投资撬动作用,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形成市场主导的投资内生增长机制。

本周11月5日,上海市委常委会审议通过《上海市推动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指出要结合“十四五”规划编制,结合上海发展实际,全面提升传统基建,加速推进新型基建,为打造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提供有力支撑。要着眼优化城市空间布局狠抓落实,全力推进重点工程建设,努力取得更大实效。

本周11月5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东省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三年实施方案(2020—2022年)的通知:高质量建设5G网络;到2022年,全省5G站址达35万个。在传统基建领域方面,《方案》提出构筑经济社会智慧化运行的基础设施体系。能源、交通、城市、物流、医疗、教育、农业、水利、环保、应急等领域的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持续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对经济社会各领域的赋能作用全面提升,初步形成适应智能经济和智能社会发展的基础设施体系,主要推进以下领域的智慧智能建设:

1)推进智慧交通工程。加快推进新一代国家交通控制网和智慧公路试点工程(广东),结合5G网络部署,积极开展车路协同示范应用,在珠三角地区重点区域试点布设路侧智能感知设施,建成乐广高速、南沙大桥、深圳外环高速等示范路段项目;探索推动北斗系统与车路协同、ETC等技术融合应用。建设智能铁路,运用信息化技术提升铁路路网列车调度指挥和运输管理智慧化水平。打造智慧化港航设施,到2022年完成800公里航道的智能化改造。加快广州白云、深圳宝安、珠海金湾等机场的建设运营管理全生命周期智慧化改造建设,打造国内领先的智慧机场群。加快推进港珠澳大桥智能化运维技术集成应用项目建设,探索建立全息感知、高度智能的运行监测体系。

2)智慧城市工程。推进城市管理公共设施与5G、物联网、传感技术融合建设,部署城市数据采集智慧感知节点。推进智能交通灯、智能潮汐车道、智能停车引导、智慧立体停车等智慧治堵措施广泛应用。整合城市运行数据资源,探索建设覆盖省、市、区、街,并延伸至网格末梢的智慧化、精细化社会治理平台。

3)智慧水利工程。启动广东智慧水利融合工程建设。大力推进江河湖库以及涉水工程全面感知体系建设,实施防汛抗旱监测预警智慧化工程,构建全覆盖、全时空、全天候、全要素、全生命周期的一体化水利智能感知与一体化应用体系。到2022年,全省大江大河和重要水利工程管理基本实现数字化、网络化、可视化和管控智能化。

总体来看,基础设施建设仍为十四五规划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基建补短板和政策加码趋势仍将持续,传统基建重要作用仍凸显,基建央企、地方区域龙头、园林和装修装饰龙头未来仍将受益传统基建的稳步推进。中长期来看,建筑行业需求趋于稳定,各领域优质龙头市占率提升程度或更加显著,除各传统工程领域外,新基建的推进将为布局新兴业务领域的企业带来新的业绩增长点和估值提升,目前建筑行业多家上市公司,已相继布局智慧交通、智慧城市、IDC等新兴领域,目前仍处于研发探索阶段和框架建设阶段,部分企业承接了智慧化相关的课题研究及示范项目,建议关注:布局智慧交通领域的中设集团、苏交科,布局智慧建筑、智慧城市建设的华阳国际、新城市,布局IDC领域的中装建设等。

目前六稳六保基调明确,将持续积极扩大国内需求,加强传统基础设施和新型基础设施投资,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基建领域资金供给充足,3-6月、8月、9月,社融规模均超预期,两会强调积极有力的财政政策和灵活适度的货币政策,未来随信贷需求持续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的落地使用,叠加降准降息的政策推进,资金释放规模可观,基建投资的资金来源从各方面得到强力支持,建筑中小企业融资环境也有望发生积极改变,进而带动项目推进和业绩提速,4季度基建投资持续改善回升可期,2020年基建投资增速值得期待。

总体来看,疫情后出台的多项稳增长政策成效显著,各地重大基建项目的开工、复工力度不断加强,资金投放精准有力,基建累计投资增速回正,从基建主要子行业来看,多个板块投资明显反弹,其中道路运输和铁路运输业反弹最为强劲,基建加码交通先行成效显著,水利建设规模持续提升,水利管理业投资持续提升。从企业层面来看,多家央企和地方国企龙头2020前三季度新签合同额和业绩均同比提升显著,基建集中度有望提升,订单增长助力全年业绩释放。

投资观点

2017年以来,随着金融去杠杆力度加强和基建投资增速的放缓,建筑行业迎来了史上最为漫长的调整,2016-2019年建筑装饰行业指数(申万)(801720.SI)分别下跌0.44%、6.26%、29.27%和2.12%,2020年至今下跌0.29%。随着建筑行业的深度调整,建筑业成为低预期、低估值、低配置的“三低”行业。2020年以来,受疫情影响和冲击,中国经济的发展亟需扩大内需,加大投资力度,实现“六稳”和“六保”的政策目标。当前,建筑行业迎来较好的宏观发展环境:(1):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有效,提高财政赤字率,发行抗疫特别国债,加大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中央和地方双管齐下增强政府投资能力。(2)货币政策更加灵活适度,降息降准成为政策选项,金融去杠杆政策已经专项,宽松的货币环境和较低的融资成本有助于建筑行业快速发展。(3)地方政府的积极主动推出了约50万亿元的投资项目,国家对财政赤字率容忍度的提高,基建投资企稳回升概率较大。

我们认为当下建筑行业的投资逻辑如下:(1)政策回暖提升估值空间,尤其是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相

理工酷提示:

如果遇到文件不能下载或其他产品问题,请添加管理员微信:ligongku001,并备注:产品反馈

评论(0)

0/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