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有用
1 下载
美国专题2:政策和车型有望双驱动,寻找新技术和高弹性标的

文件列表(压缩包大小 2.73M)

免费

概述

2021年08月23日发布

摘要

复盘中国、欧洲渗透率,类似当年的智能手机和suv,均符合“S“型发展曲线,但EV渗透率加速时间更早,约10%增速。中国EV渗透率的提升前期依靠政策驱动,如今进入车型驱动。20年前政策驱动下,渗透率从0%提升至19年的4.7%,20年开始进入新车型驱动(特斯拉、小鹏P7、五菱宏光、比亚迪汉等),在补贴退坡下渗透率逆势提升至14.8%。而欧洲渗透率从19年的2%提升至21H1的15%以上。但同期美国渗透率仍在5%以下徘徊。

中美欧电动化进展的差距背后是顶层设计不同。每一轮能源革命的表面是蓝天保卫战,而背后的深意是全球重大产业链利润的再分配。

中国:牢牢把握住此次弯道超车机会,经过政策市——车型市,逐步培养了一批以“宁德时代”为代表的逐步具备全球竞争力的供应链。

欧洲:作为油车时代重要的既得利益者,在2020年排除万难全面拥抱电动车产业链。

美国:对传统石油能源有路径依赖,对电动车态度暧昧,奥巴马政府支持新能源——特朗普政府支持石油能源——拜登政府领导下又重新支持新能源。与此同时,中欧新能源车的加速一定程度上对美国形成冲击,因此,我们认为美国的电动化有望接下来迎来重要拐点。展望美国未来,我们认为在政策(拜登上台,顶层设计转变)+新车型(福特、通用推出新车型,皮卡重磅登场)双驱动下,21年为美国市场拐点,自此进入高增期。

过去,单车补贴20万辆上限+碳排压力不大使得政策对美国EV销量驱动力较弱。政策一般分为消费端的单车补贴和车企端的碳排强约束。美国联邦单车补贴对于同一车企有20万辆的上限,特斯拉、通用已达上限,无法享受补贴。碳排上,美国积分可在5年内结转,受益于过去的累计积分,美国车企减排动力不够,结果为自16年起美国碳排实际值开始高于目标值。如今,加大单车补贴力度+碳排趋严提案下,政策拐点已至。单车上,参议院财政委员会提案补贴取消20万辆限制,上调补贴上限至1.25万美金。碳排放政策上,EPA提案23年碳排目标值降幅为10%(原来1.5%),26年目标值定为171g/mi(原来为199)。

投资建议

从车企看,美国市场量最大的是特斯拉,其次是福特。由此给电池公司带来量的弹性,排序为松下(44GWh)>特斯拉(20GWh)>SKI(17GWh)>LG(12GWh)>三星(9GWh)。短期,国内电池厂进入美国供应链可能性较低,故投资机会多在材料&零部件。

材料:核心在于进入量大的电池供应链。首推松下主供【中国宝安】(贝特瑞)、SKI主供【当升科技】,建议关注特斯拉供应链【诺德股份】(有色组覆盖),其次【中伟股份】,最后【璞泰来】、【恩捷股份】、【天赐材料】。

零部件:核心在于绑定爆款车型。首推绑定特斯拉Model3等的【拓普集团】(汽车组覆盖),其次推荐绑定特斯拉Model3的【中熔电气】。此外,电池新技术(特斯拉自产电池技术路线4680)带来新材料的增量投资机会。4680电池会配备更高性能的材料,故可带来全材料体系ASP的提升。

首推有增量逻辑的为硅基负极(首推【中国宝安】)、碳纳米管(首推【天奈科技】)、LiFSI(首推【天赐材料】)。

其次重点推荐高镍正极【华友钴业】(有色组覆盖)、【中伟股份】,隔膜【恩捷股份】,结构件【科达利】。

风险提示:政策进展不及预期,新车型销量不及预期,测算具有主观性具有偏差风险

理工酷提示:

如果遇到文件不能下载或其他产品问题,请添加管理员微信:ligongku001,并备注:产品反馈

评论(0)

0/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