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列表(压缩包大小 486.42K)
免费
概述
2022年11月01日发布
事项:
10月28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全国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建设指南》(以下简称《建设指南》)。
平安观点:
全国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是对我国政务数据平台建设的进一步整合和完善。政务大数据是我国数字经济的“富矿”,其共享和利用一直是近年来相关主管部门重点推动的任务,也是数字经济行业发展的重点诉求之一。国家一体化大数据体系的建设完成,将为数据要素的汇聚、流动、共享和处理,提供顶层设计、标准规范、基础设施、应用支撑和安全保障支持,充分发挥政务数据在提升政府履职能力、支撑数字政府建设以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重要作用。目前,我国政务数据平台建设已取得显著成效。截至目前,全国已建设26个省级政务数据平台、257个市级政务数据平台、355个县级政务数据平台。但是,我国当前的政务平台建设仍存在政务数据统筹管理机制有待完善、政务数据共享供需对接不够充分、政务数据支撑应用水平亟待提升、政务数据标准规范体系尚不健全、政务数据安全保障能力亟需强化等问题。《建设指南》此次列出了8项任务,包括统筹管理、数据目录、数据资源、共享交换、数据服务、算力设施、标准规范和安全保障的一体化。《建设指南》要求,2023年初步完成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建设,2025年该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备。
政务大数据一体化主要任务的实施,将刺激国产大数据相关软、硬件产业的发展。
1)政务大数据体系统筹管理、数据目录、共享交换、规范标准等工作的加强,可以打通数据资源的汇聚、治理、应用、共享和交换等环节和堵点,从制度和标准体系等方面实现全国的统一,打破政府层级、地区之间的壁垒,真正实现政务大数据的“全国一盘棋”。该部分的工作,一直是我们国家政务大数据体系建设的难题,未来几年随着《建设指南》的实施,有希望得到理顺。
2)数据资源、数据服务、算力设施和安全保障的一体化,是国家大数据体系的主要内容,这部分也是对国内大数据相关软硬件开发、集成和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需求最为密集的领域。其中,数据资源一体化,将加快政务数据的归集、治理,并完善数据资源库的建设,计算机行业大数据治理、数据库、区块链等需求将上升;数据服务一体化,将加强国家政务大数据平台和各地区各部门政务数据平台的共性基础数据服务能力建设,聚焦城市治理、环境保护、生态建设、交通运输、食品安全、应急管理、金融服务、经济运行等场景进行应用开发;基础设施和安全保障一体化是国家政务大数据体系的基础和底座,将建设国家主备节点,优化政务云布局,搭建GPU、ASIC等异构算力中心,并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按照“谁管理、谁负责”和“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厘清数据流转全流程中各方权利义务和法律责任,提升防护能力,对信创云、服务器、基础软硬件以及数据安全厂商都有拉动作用。
研发能力强、业务相对综合的平台厂商将重点受益。统一化和一体化是近年来政务信息化的一大特点,政务大数据体系一体化建设也是其中的一个缩影。一体化的提速,直接带来了系统复杂度的成倍增长,对厂商的全方位服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原来仅仅提供技术支持或者单一集成服务,现在已经难以满足客户的需求。因此我们判断,资源整合、业务水平和生态圈等方面的较强实力,将是政务大数据一体化体系参与者的重要护城河。参与者不断要加深对客户业务的理解,还需要整合研发、咨询和服务等能力,应用AI、大数据、区块链和云计算等技术,为政府客户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服务。
投资建议:整体来看,国内大数据相关的ICT软硬件都会在这一体系的建设中受益,其中一些综合能力较强的厂商受益更为明确。我们建议重点关注大数据平台建设、算力底座、大数据应用、数据安全等主题。在大数据平台建设领域,推荐太极股份、美亚柏科;在算力底座领域,推荐浪潮信息、中科曙光;在大数据应用领域,推荐东方国信、超图软件,建议关注航天宏图、中科星图;在数据安全领域,强烈推荐启明星辰,推荐绿盟科技、深信服和安恒信息,建议关注奇安信。
风险提示:1)政府IT支出不及预期的风险。宏观经济下行压力较大,财政支出“过紧日子”将持续,信息化建设虽然是“新基建”优先推进的领域,但也存在支出不及预期的可能;2)市场竞争激化的风险。政务数据一体化市场参与者较多,除了传统IT软硬件开发商、集成商之外,互联网科技巨头、信息通信系统厂商等都在积极参与,竞争可能激化;3)供应链风险。当前,地缘政治、疫情蔓延等因素影响还在持续,我国在基础软硬件方面还在起步阶段,可能出现海外供应商断供,造成整个政务大数据体系建设延宕。
如果遇到文件不能下载或其他产品问题,请添加管理员微信:ligongku001,并备注:产品反馈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