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列表(压缩包大小 5.84M)
免费
概述
2022年10月14日发布
一、船舶市场行情回顾:
9月份中航证券船舶产业指数(-9.52%),军工(申万)指数(-5.05%),跑输行业4.47个百分点。
上证综指(-5.55%),深证成指(-8.78%),创业板指(-10.95%);
涨跌变化前三:亚光科技(-15.04%)、湘电股份(-13.52%)、江龙船艇(-10.39%)
涨跌变化后三:海兰信(-3.80%)、中国动力(-6.59%)、中国船舶(-9.54%)
9月,在市场观望情绪浓厚,成交量萎缩的情况下,军工板块整体出现调整。而船舶产业同时受到军工板块与海运板块的调整影响跑输国防军工(申万)指数4.47个百分点,是军工板块里走势相对较弱的细分赛道。
船舶市场方面,克拉克森新船价格指数维持22个月上涨,达到2009年2月以来新高,但船舶完工量与新签订单方面均较去年有所降低。从船舶重要下游客户海运市场来看,9月克拉克森海运指数维持了今年5月以来的下降趋势,已不及去年同期水平,但仍然为十三五期间9月海运指数均值的192.09%。
业绩方面,对于船舶行业我们维持此前判断,即因船舶建造周期相对较长,船舶企业利润较新订单相对滞后。同年新订单并不能在当年完全转为利润,2021年与2022年中报报告期内船厂的利润很大程度上反应的是2020年与2019年的订单情况,2021年以后受益于新船价格增长的订单有望反应在2023年的利润中。
估值方面,截至9月末指数市盈率为121.36倍,船舶板块PE(TTM)较8月下降9.39%,但需要注意的是,船舶产业作为长周期行业,且此前数年内(16年至20年左右)为船舶前次周期底部,船舶企业利润被压缩至较低水平,因此历史估值水平对当前船舶投资的判断影响相对有限。
我们认为,船舶作为典型的长周期行业,对船舶行业的投资布局应当把目光放远。船舶的生产周期长、订单排期长,且船厂可能会对未来大型项目进行预留,因此短期的利好利空对船舶企业的基本面影响相对有限。我们认为,关注船舶周期所处的位置,并进行提前布局可能是相对合理的把握船舶板块投资价值的方法之一。
二、本月主要观点:
在变量多、单一变量可能同时造成正面、负面双方向影响的共同作用下,我们认为想要从全方位对船舶行业未来的发展做出判断是相对难以实现的。因此,我们认为,对于船舶行业未来发展的研判要点在于从所有不确定性中找寻确定性。
对于船舶领域的确定性因素,我们认为根据其影响范围应该从产业角度与企业角度两个方向去讨论。
(一)从产业角度来看
从产业角度来看,一般情况下我们认为在上一轮造船高峰期的20年后会是新的船舶更替期的起始点,考虑到船舶的建造排期这一起始时间可能会有1-2年的提前。上一轮新船交付高峰期为2003-2011年,在船龄老化了接近20年的当下可以预计船只的交替期正在到来。因此,我们认为“民船市场的船舶更替周期正在到来”是船舶产业需求侧角度的相对确定性因素之一。从供给侧来看,我们认为国家政策是对我国船舶产业供给侧的重要指引,今年以来我国出台了多项涉及船舶智能化、绿色化、高精尖化的意见与政策,可以预期船舶智能化、绿色化、高精尖化有望成为后续我国船舶建造领域的发展重点方向。因此,“我国向高技术船舶产业领域迈进趋势”是船舶产业供给侧角度的相对确定性因素之一。
综上所述,从产业角度来看,相对确定的两点因素民船市场的船舶更替周期与我国向高技术船舶产业领域迈进趋势有望共同助力未来我国船舶产业的发展,成为下一阶段我国民船建造领域的主要增长点之一。
(二)从企业角度来看
从船舶企业的角度来看,船舶企业未来的利润释放主要由成本端与收入端共同驱动。从收入端来看,当前克拉克森新船价格指数已经维持22个月上涨,当前(2022年9月)的克拉克森新船指数较2020年11月已经提升29.75%,受益新船价格增长的订单的收入确认节奏是船舶企业收入段的重要驱动因素之一。从订单排期来看,我国造船类上市公司中国船舶、中国重工先后宣布其订单排期与民船订单排期已至2026年,考虑到2021年为我国船舶产业新接订单的“大年”,2021年我国新接船舶订单为“十三五”期间年接订单均值的约2.25倍。因此,我们认为此轮上涨的新船订单有望于2023年开始逐步被我国船厂确认收入。
从成本端来看,今年2季度末以来船舶生产的重要原材料钢材的价格持续走低,以我国造船重镇的上海来看,今年以来上海的10mm造船板的最高点为3月7日的5780元/吨,而最低价为9月26日的4580元/吨,上海10mm造船板的价格相较高点已降低约20.76%。虽然在造船企业中可能存在此前高价库存钢材尚未用尽、与钢企存在长期上下游合作,长期船钢采购价与市价不同等因素的影响。但整体而言,钢价的走低对船舶企业成本端的影响是相对直观的,待到多数船厂用尽库存高价钢材、签约船钢采购价受市价冲击降低等时机到来时,造船成本的降低有望反映到后续船舶公司的利润中。
综合来看,我们认为在价格、收入两端的高船价、低船钢价共同驱动下公司利润空间有望进一步释放。
(三)从军民并进角度来看
我们认为,军船领域的“逆周期性”特点与民船行业的“长周期性”特点、军船订单经费来源的军费与民船订单来源的海运市场具有一定“对冲”效果,对船舶企业的稳定性有一定抬升,让相关船舶企业具有了一定对抗海运市场等周期性行业的影响力。
本月央视军事报道我国第三艘航空母舰“福建”号正按计划开展系泊试验,系泊试验系航母进行出海测试前最后一道关卡,我国第三艘航母正式入列海军的前期准备工作正稳步推进中。我们维持在《大国巨舰走向深蓝》深度报告中的判断,即对于军船产业链,一艘航空母舰根据作战任务的不同需要不同数量的属舰进行护卫、支援,同时对属舰在防空、反潜等领域的要求较高。高“质”、“量”的航空母舰与高“质”、“量”的属舰在完成作战任务上是相辅相成的。尤其是我国采用航空母舰与属舰协同发展的模式,相比美、英等海军强国属舰建造在前、航母建造在后的特点,我国航空母舰对属船建造“质”与“量”的影响更为明显,建议关注航空母舰后续可能带来的属舰发展机遇与军船产业链可能的投资机会。
同时,本月军船产业链公司邦彦技术完成完成科创板上市,进一步丰富了军船产业链的上市公司生态。
因此对于船舶建造行业,我们认为此后理想的发展情况可能会以“军船为基,提供基础利润支撑+民船为翼,顺应造船景气大周期拔高利润空间”的方式实现。在“新的造船时代”中同时享受军、民两类船舶企业发展逻辑的相关企业有望脱颖而出。
整体而言,建议关注同时受益于“民船市场更替周期”、“我国船舶产业智能化、绿色化、高精尖化发展”、“成本端收入端双驱动提升利润空间”与“同时享受军、民两类船舶企业发展逻辑”等四类船舶产业相对确定性因素的企业。
三、建议关注:
船舶产业链:湘电股份(综合电力系统、船用电机)、中国船舶(船舶总装厂)、中国重工(船舶总装厂)等
四、风险提示:
1.疫情发展仍不确定,导致国内宏观经济承压;
2.部分地区疫情反复,船舶产业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受疫情影响较大;
3.近期外汇市场波动较大,船舶产业受外汇波动影响相对较大,易受汇率波动导致影响企业营收水平;我国船用设备产业发展相对滞后,根据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的数据
4.我国本土船用设备装船率不足50%,柴油机、发电机、电子设备、仪表仪器等船用设备需大量进口,易受贸易仅售与汇率波动影响。
如果遇到文件不能下载或其他产品问题,请添加管理员微信:ligongku001,并备注:产品反馈
评论(0)